401 |
一种低污染燃烧室 |
CN201910353489.3 |
2019-04-29 |
CN110081462B |
2021-04-02 |
王晓峰; 赵磊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污染燃烧室,包括机匣和置于机匣内的火焰筒,其包括燃烧部、进气导流管和排气部;所述燃烧部包括起始端和封闭滞止端,所述燃烧部起始端与进气导流管的导流出气口连通,所述导流出气口朝向封闭滞止端,且导流出气口侧壁与起始端侧壁之间留有排气口,所述排气部与燃烧部通过排气口连通。本发明采用燃烧部和朝向封闭滞止端的导流进气口配合,使得燃料和空气在进入火焰筒后向封闭滞止端运动,形成滞止点回流,使得火焰筒内的燃烧既包含有新鲜的燃料和空气,也包含经过燃烧的燃气,可有效控制火焰筒内燃烧局部的氧含量,降低燃烧温度,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排放。 |
402 |
燃烧室中的引导装置 |
CN201980045741.2 |
2019-06-28 |
CN112534127A |
2021-03-19 |
杰克奎斯·马塞尔·阿瑟·布内尔; 亚历山大·埃里克·莱费布弗雷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燃烧室壁的开口中引导元件的装置。在焊缝或钎缝(800)与环边缘(500)的轨迹(600a)之间,在凹槽(620)中保留出中间空间(881),以供焊缝或钎缝突出到其中(在780处),使得焊缝或钎缝位于环边缘的轨迹外部。 |
403 |
燃烧室及航空发动机 |
CN202011183698.7 |
2020-10-29 |
CN112283747A |
2021-01-29 |
肖为; 陶焰明; 罗莲军; 吴良成; 江立军 |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烧室及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包含外机匣和内机匣、内环壁、燃烧室头部以及燃油喷嘴;外机匣和内机匣分别呈筒状结构,外机匣设置于内机匣外周,外机匣内部设置有再生冷却通道,再生冷却通道一端开口于外机匣外侧;内环壁呈筒状结构,且设置于外机匣与内机匣之间,内环壁与外机匣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环状空间形成燃烧室的火焰筒结构;燃烧室头部设置于火焰筒结构前端;燃油喷嘴设置于燃烧室头部并连接于再生冷却通道的位于外机匣内侧的一端,用以向燃烧室头部输送燃油。 |
404 |
具有双壁的燃烧室 |
CN201610138281.6 |
2016-03-11 |
CN105972637B |
2021-01-29 |
M.T.毛雷尔; F.鲍姆加特纳 |
本发明涉及燃烧室(26),其包括导管壁(10),以在运行期间在热气流径中导引热气流(9)。导管壁(10)是双壁结构,其包括内面(11)、外面(12)和壁腔体(13)。套管(15)至少部分地围绕导管壁(10),以在套管(15)和导管壁(10)之间的冷却通道(17)中沿着导管壁(10)的外表面将冷却气体(16)导引到出口端(21),并且腔体通往冷却通道(17)。本公开进一步涉及包括这种燃烧室(26)的燃气涡轮(1)。 |
405 |
一种旋流器及燃烧室 |
CN202010803773.9 |
2020-08-11 |
CN111878850A |
2020-11-03 |
郭德三; 宋俊波; 刘青山; 白生玮; 张金琦; 苏洋; 王威威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流器及燃烧室,该旋流器包括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叶片,且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针对每一个空气通道,还包括与空气通道对应设置的多个燃料通道,该多个燃料通道包括朝向空气通道设置的进料口;该多个燃料通道的轴线至少两两相交,且轴线相交的燃料通道的进料口朝向对应的交点设置。上述实施例中,使燃料在喷出时多股射流相互撞击,形成自击雾化,自击雾化后燃料在空气流的作用下再次雾化,通过两次雾化增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效果,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 |
406 |
一种喷嘴及燃烧室 |
CN202010803770.5 |
2020-08-11 |
CN111878848A |
2020-11-03 |
郭德三; 李成勤; 顾明恒; 刘亚东; 郭荣荣; 秦高雄; 韩孟克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嘴及燃烧室,该喷嘴包括喷管、插设在喷管内的液体燃料喷射部以及液体燃料阻挡部,其中:喷管上设有空气入口,空气通过空气入口进入喷管内;液体燃料喷射部用于向液体燃料阻挡部的表面喷射液体燃料。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液体燃料与固定壁面之间的撞击以及空气助雾化使液体燃料形成细小的微粒,增强了雾化效果,保证了液体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 |
407 |
直流燃烧室火焰筒 |
CN202010297839.1 |
2020-04-16 |
CN111561713A |
2020-08-21 |
黎超超; 陈江; 万卜铭; 曾琦; 胡畅; 刘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燃烧室火焰筒,包括分体的火焰筒头部环、帽罩、火焰筒内环以及火焰筒外环,帽罩和火焰筒外环分别设于火焰筒头部环的两侧,火焰筒内环设于火焰筒外环的内腔中,帽罩将火焰筒头部环压盖在火焰筒内环上并共同从火焰筒内环的内侧与火焰筒内环连接,帽罩、火焰筒头部环、火焰筒内环三者通过第二连接固定件固定连接;同时,帽罩将火焰筒头部环压盖在火焰筒外环上并共同从火焰筒外环的外侧与火焰筒外环连接,帽罩、火焰筒头部环、火焰筒外环三者通过第一连接固定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直流燃烧室火焰筒,火焰筒外环与火焰筒内环可拆卸,火焰筒可维修性高、维修成本低。 |
408 |
一种柴油机燃烧室 |
CN202010401649.X |
2020-05-13 |
CN111561385A |
2020-08-21 |
帅石金; 果泽先; 王博远; 张展腾; 王鹏; 裴元江; 何鑫; 孙兴玉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燃烧室,包括:中心平台、凹坑区、唇口、台阶区和活塞顶;凹坑区的边界曲线一端与中心平台侧面向燃烧室底部延伸的平台侧面母线相衔接,另一端通过向燃烧室顶部延伸的导流线与唇口衔接;唇口通过台阶型的曲面与活塞顶面衔接,在台阶型的曲面上方形成台阶区;导流线与燃烧室径向外侧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是锐角;当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油束线与导流线的接触点到导流线底端起点的连线长度与导流线总长度之比在预设比例范围内。该技术方案通过减少被高温包围的富氧区域面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同时引导混合气向气缸中心运动加速碳烟后期氧化,实现了在保持柴油机热效率不降低的同时,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排放的效果。 |
409 |
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 |
CN201810543663.6 |
2018-05-31 |
CN108758690B |
2020-08-21 |
施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包括机匣、火焰筒、燃料喷射器,所述火焰筒包括火焰筒头部、火焰筒外壁和火焰筒内壁,所述火焰筒外壁设有第一主燃孔、多个第一掺混孔和多个第一冷却孔,火焰筒内壁设有第二主燃孔、多个第二掺混孔和多个第二冷却孔,靠近燃烧室出口端的第一掺混孔和第二掺混孔是由冲压形成的侧开孔,侧开孔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形成于火焰筒的外壁面,所述出口形成于火焰筒的内壁面,因冲压形成的呈弧形的突起部与火焰筒内壁面一起限定所述出口,所述出口的开口方向即出口的端面的法线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形成30~60度的夹角,本发明能够使燃烧室的出口燃烧温度均匀、抑制热力型NOx的产生。 |
410 |
一种蒸发管燃烧室 |
CN201710879089.7 |
2017-09-26 |
CN107726364B |
2020-08-14 |
刘富强; 卢海涛; 穆勇; 杨金虎; 刘存喜; 胡春艳; 徐纲; 朱俊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管燃烧室,在蒸发管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均设置带有带有中心通道和旋流通道的旋流器。进口处的旋流器可以加速燃油的破碎雾化蒸发,初次旋流作用加强蒸发管内燃油和空气的掺混程度,同时可以增加油气混合物在蒸发内的停留时间;出口处的旋流器通过空气的二次旋流作用,在蒸发管下游至火焰筒头部之间形成低速回流区,用来提高火焰稳定性,防止燃烧室在低负荷时熄火。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旋流燃烧室的旋流作用用在蒸发管燃烧室上面,具有加强油气掺混和提高燃烧稳定性的双重优势。本发明提出的蒸发管燃烧室可用于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 |
411 |
排气弯管和回流燃烧室 |
CN202010354634.2 |
2020-04-29 |
CN111503660A |
2020-08-07 |
汪玉明; 王梅娟; 江立军; 陈盛; 石小祥; 蒋尧; 彭中九; 张荣幸 |
本公开提供一种排气弯管,包括:弯管外壁和弯管内壁,弯管外壁开设有多个冲击孔;弯管外壁与弯管内壁之间形成壁腔,弯管内壁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凸台,相邻的凸台之间形成凹腔,每个凸台包括顶面及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每个凸台的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于第一侧面更靠近气体出口,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冷却孔;其中,弯管外壁的一侧通过冷气流,弯管内壁的一侧通过热气流,冷气流通过弯管外壁的多个冲击孔进入所述壁腔,并经多个冷却孔与热气流接触。本公开的排气弯管应用于回流燃烧室时具有良好的高温燃气冷却效果,可有效改善壁温分布周向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排气弯管的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412 |
用于燃气设备的燃烧室 |
CN201811602293.5 |
2018-12-26 |
CN111365713A |
2020-07-03 |
唐晓峨; 薛超雄; 张成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燃烧室,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相对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分火器,所述分火器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所述分火器内置于所述框体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燃气设备的燃烧室,通过第一插片与滑槽、第二插片与滑槽的配合实现分火器与框体快速装配,装配工序简单,提高了燃烧室的生产效率。 |
413 |
一种微型发动机燃烧室 |
CN201811330745.9 |
2018-11-09 |
CN109469922B |
2020-07-03 |
王丹丹; 刘驰; 何国忠; 孟春潮; 周君辉 |
一种用于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室,包括火焰筒、直射式蒸发管、燃油总管、扩压器、涡轮导向器、外机匣和内机匣组成;扩压器、外机匣、内机匣和涡轮导向器组成燃烧室工作区域,火焰筒内外壁采用单排主燃孔、单排掺混孔及多排离散冷却圆孔的开孔布局;扩压器出口高压空气通过火焰筒、蒸发管上的进气孔进入火焰筒内、并与燃油总管喷出的燃油混合燃烧流入涡轮导向器中,多排离散冷却圆孔布局有利降低火焰筒壁面温度,蒸发管进口段采用分体设计,分为蒸发管体和蒸发管内套,蒸发管内套可更换、且管口为双纽线型面;本发明降低蒸发管损失,提高蒸发管出口处压力,增强火焰筒头部回流涡强度,提高燃烧室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可应用于航空等领域。 |
414 |
一种燃烧室及燃气轮机 |
CN201911425201.5 |
2019-12-31 |
CN111043624A |
2020-04-21 |
汪秋笑; 李冠星; 崔扬泽; 周强民; 王海丽; 张明明; 王霞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及燃气轮机,该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机匣、及套装在燃烧室机匣内的火焰筒,燃烧室机匣具有至少一个燃烧室进气口,火焰筒上设置有旋流器,旋流器具有旋流器进气口。燃烧室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机匣内且隔离至少一个燃烧室进气口及旋流器进气口的第一孔板,第一孔板上设置有多个环绕火焰筒且用于整流的第一通孔。通过采用隔离旋流器进气口与至少一个燃烧室进气口的第一孔板,在助燃气体通过至少一个燃烧室进气口进入到燃烧室机匣内,并在流入旋流器进气口之前,先通过第一孔板上的多个第一通孔进行整流,使助燃气体更加均匀的进入到火焰筒内,改善火焰筒内的助燃气体与燃料混合的均匀性,改善火焰筒内的局部高温与局部低温现象。 |
415 |
燃烧室结构组合件 |
CN201910741921.6 |
2019-08-13 |
CN110822420A |
2020-02-21 |
M·洪堡; W·普菲斯特; W·布拉施克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结构组合件,具有:沿壳体纵轴线(L)的方向细长延伸的燃烧室壳体(14),所述燃烧器壳体包括径向向外限定燃烧室(16)的燃烧室周边壁(18)和轴向限定燃烧室(16)的燃烧室底部(20);以及通过多个穿透开口(38)朝燃烧室(16)敞开的燃烧用空气输送容积部(36),此外所述燃烧室结构组合件具有冷却介质输送布置结构(46),以用于输送液体的冷却介质至燃烧用空气输送容积部(36)。 |
416 |
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 |
CN201880036117.1 |
2018-05-31 |
CN110719990A |
2020-01-21 |
今村悟志; 福马真生; 中原康志; 井上淳; 松本浩太; 植木义治; 河野通治; 本田雄哉; 大西谦斗 |
一种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包括:活塞的顶面;燃烧室顶面,形成于气缸盖;以及火花塞,安装于所述燃烧室顶面,具有以面临所述燃烧室的方式配置的点火部。所述活塞的顶面具有腔室,该腔室在从气缸轴向观察的俯视下在包含所述火花塞的所述点火部的下方区域的区域沿所述气缸轴向凹设而成。所述腔室的周缘部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所述气缸轴向上相对于所述周缘部的内侧的区域而立起,而且在所述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使所述点火部位于该引导部之间,将所述燃烧室内的混合气引导到所述点火部。 |
417 |
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 |
CN201880035810.7 |
2018-05-22 |
CN110719989A |
2020-01-21 |
今村悟志; 福马真生; 中原康志; 井上淳; 松本浩太; 植木义治; 河野通治; 本田雄哉; 大西谦斗 |
一种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其包括:活塞的顶面;燃烧室顶面;喷射器及火花塞,设置于所述燃烧室顶面;以及进气口及排气口,在所述燃烧室顶面上开口。在从气缸轴向的一侧观察的俯视下,以燃烧室的中心部分作为基准而将所述进气口开口的一侧作为进气口侧并且将所述排气口开口的一侧作为排气口侧时,火花塞的点火部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侧,火花塞在活塞通过压缩上止点后的时期进行点火,喷射器设置在所述中心部分,并且以能够朝着所述排气口侧喷射燃料的方式而被构成。活塞的顶面包含在所述排气口侧的相对于所述点火部而位于下方的区域沿气缸轴向凹设而成的腔室。燃烧室中设有随着膨胀冲程中的活塞的移动而将混合气引向所述进气口侧的逆挤压流生成部。 |
418 |
用于涡轮机的燃烧室 |
CN201910495293.8 |
2019-06-10 |
CN110578934A |
2019-12-17 |
伊万·约安·古泽尔; 弗朗索瓦·泽维尔·沙佩勒; 罗曼·尼古拉斯·吕内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轮机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底壁(16)、安装在所述底壁(16)的开口中,用于促进空气与燃料混合的至少一个混合缸(22),围绕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燃烧室内的气流方向轴向地安装在所述底壁(16)下游的至少一个环形的挡板(23),所述挡板(23)与所述混合缸(22)制造成一体,以形成一体组件(30),所述组件(30)包括用于冷却空气流动的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底壁(16)上游的进气口以及位于所述底壁(16)下游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挡板(23)径向相对。 |
419 |
燃烧室结构组合件 |
CN201810020532.X |
2018-01-10 |
CN108302529B |
2019-12-17 |
G·埃贝施巴赫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运行的车辆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组合件,其具有燃烧室壳体(12),所述燃烧室壳体包括通过周边壁(14)和底部区域(16)限定的燃烧室(18),其中相对于燃烧室(18)在下游设置由燃烧排气可流经的氧化催化器装置(54),其特征在于,设置碳氢化合物存储器装置(74)或/和氮氧化物存储器装置(76)。 |
420 |
一种干式低氮燃烧室 |
CN201910444542.0 |
2019-05-27 |
CN110207147A |
2019-09-06 |
房爱兵; 林峰; 王永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低氮燃烧室,包括机匣、端盖、燃烧喷嘴组件、火焰筒以及主燃料气路;机匣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端盖连接于机匣的一端,燃烧喷嘴组件设于机匣内并与端盖连接;火焰筒的头部与燃烧喷嘴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火焰筒与机匣同轴设置,以形成气流的环形二股通道;主燃料气路穿过端盖与燃烧喷嘴组件连通,值班燃料通过燃烧喷嘴组件进行喷射进入火焰筒;燃烧喷嘴组件包括中心体和熔断保险,中心体沿轴向设于端盖和火焰筒之间,中心体的端部位于火焰筒的颈部内,熔断保险设于中心体的端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案,提高中心值班喷嘴的稳焰作用,保证中心体的安全,降低热力型NOx的生成,改善燃气轮机的排放性能,可靠性高,稳定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