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变焦镜头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变焦镜头 CN202211264840.X 2022-10-17 CN115327756A 2022-11-11 王义龙; 徐宇轩; 李旦; 李亮
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共三组透镜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七透镜。该变焦镜头具备高成像品质、小型化和易加工的优点。
22 变焦镜头 CN202210745180.0 2022-06-27 CN115079389A 2022-09-20 蓝岚; 董文飞; 梁伟朝; 李玉成; 应永茂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补偿透镜组、光阑和光焦度为正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所述变倍透镜组依次包括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所述第七透镜(L7)和所述第九透镜(L9)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变倍透镜组的焦距Fb与所述变焦镜头的望远端焦距ft之间满足条件式:1.12分辨率成像和红外共焦,广端视场角超过120°且变焦过程无暗角、高效变焦,小体积、低成本,可兼容多种视窗。
23 变焦镜头 CN202210583397.6 2022-05-25 CN114967083A 2022-08-30 蓝岚; 梁伟朝; 应永茂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组(G1)、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组(G2)、光阑(S)、光焦度为负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光焦度为正的第四透镜组(G4),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像面(IMA)的位置固定,第二透镜组(G2)沿光轴在像面(IMA)和物面之间移动,第三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IMA)的位置固定,第四透镜组(G4)沿光轴做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相应的非线性移动;或者,第三透镜组(G3)沿光轴做与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相应的非线性移动,第四透镜组(G4)相对于像面(IMA)的位置固定。该镜头实现广端的超大视场角、超小型化、低成本,在变倍过程中都具有高清解析
24 变焦镜头 CN202111063150.3 2021-09-10 CN114859498A 2022-08-05 林国泉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框架;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引导单元;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多个透镜群,所述透镜群包括至少一个可沿着所述引导单元运动的可移动透镜群,以及驱动所述可移动透镜群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可移动透镜群和所述框架的其中一者上的磁、以及固定在另一者上的线圈,所述磁铁和/或线圈为多个且沿着第一方向排列。
25 变焦镜头 CN202210658250.9 2022-06-10 CN114839752A 2022-08-02 胡可欣; 陈礼光; 梁伟朝; 范家永; 应永茂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变焦透镜群组G2、光阑Stop、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对焦透镜群组G4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变焦透镜群组G2沿光轴可移动,对焦透镜群组G4沿光轴可移动;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和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具有正光焦度,变焦透镜群组G2具有负光焦度,对焦透镜群组G4和第三固定透镜群组G5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变焦镜头在广端的焦距Fw、变焦镜头在长焦端的焦距Ft与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第一个面到成像面的距离TTL满足如下关系:12≤TTL/(Ft/Fw)≤25。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实现了小体积、低成本、大倍率、分辨率达8k的高成像性能。
26 变焦镜头 CN202110086753.9 2021-01-22 CN112782836B 2022-07-05 李艳萍; 贺凌波; 戴付建; 赵烈烽
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三透镜组,包括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组,包括第八透镜。通过改变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在光轴上的位置,使变焦镜头在长焦状态与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使变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在15mm至30mm的范围内连续变焦。
27 变焦镜头 CN202111494076.0 2021-12-08 CN114236792A 2022-03-25 胡可欣; 梁伟朝; 陈礼光; 范家永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组(G2)、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群组(G4),所述第二透镜群组(G2)和所述第四透镜群组(G4)沿光轴移动,所述变焦镜头在长焦端时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G1)的最后一个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群组(G2)的第一个面的距离d12t、所述变焦镜头在广端时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G1)的最后一个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群组(G2)的第一个面的距离d12w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焦距fw之间满足关系式:0.7≤(d12t‑d12w)/fw≤1.2。该变焦镜头实现广视野、小体积、低成本、分辨率达4k以上的高成像性能。
28 变焦镜头 CN202111494102.X 2021-12-08 CN114089520A 2022-02-25 梁何; 梁伟朝; 范家永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方向,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组(G1)、变焦透镜组(G2)、光阑(STO)、第二固定透镜组(G3)、对焦透镜组(G4)和第三固定透镜组(G5),所述变焦透镜组(G2)和所述对焦透镜组(G4)可沿光轴移动,第二固定透镜组(G3)包括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第十二透镜(L12)和第十三透镜(L13),所述第九透镜(L9)具有正光焦度。本发明的变焦镜头最大光圈可达1.4,且具有高像素、大靶面、响应速度快、无热化和红外可共焦的特点。
29 变焦镜头 CN202111191896.2 2021-10-13 CN113805323A 2021-12-17 白兴安; 陈汇东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光焦度为负的第一变焦透镜群组(G2)、孔径光阑(STO)、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G3)、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变焦透镜群组(G4)和对焦透镜群组(G5),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5)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一变焦透镜群组(G2)、所述第二变焦透镜群组(G4)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G5)都可沿着光轴方向移动。本发明采用“正‑负‑正‑正‑正”的五群架构和“两变倍、一对焦”的三群联动方式,实现的变倍比超过30倍,最大光圈可达F1.4,兼容大变倍比、小体积和大光圈,确保1X‑20X焦距段的日夜红外共焦,实现全焦距段4K成像。
30 变焦镜头 CN202110871809.1 2021-07-30 CN113534426A 2021-10-22 胡可欣; 梁伟朝; 凌云辉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G2)、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G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群(G4)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群(G5),所述第二透镜群(G2)可沿光轴从物侧向像侧移动,完成从广端向长焦端的变倍,所述第四透镜群(G4)可沿光轴移动,以校正变倍过程中像面位置的变化,所述第二透镜群(G2)由四枚透镜组成,所述第五透镜群(G5)由一枚透镜组成。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大倍率、广视野、低成本、分辨率可达4k以上的特点。
31 变焦镜头 CN202110740858.1 2021-07-01 CN113534422A 2021-10-22 白兴安; 詹坤河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群(G1)、第一变焦群(G2)、光阑(STO)、第二固定群(G3)、聚焦群(G4)以及末端透镜群(G5),所述末端透镜群(G5)为变焦群或固定群,所述第一变焦群(G2)可沿着光轴移动完成所述变焦镜头从广到长焦的变化,所述聚焦群(G4)用于沿光轴移动来校正变倍引起的像面的移动,所述第二固定群(G3)和所述聚焦群(G4)均具有正光焦度。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可应用于安防领域,其具备高分辨率、大像面、大变倍比、红外共焦且能实现连续变焦的特点。
32 变焦镜头 CN202110360767.5 2021-04-02 CN113156630A 2021-07-23 寺岡弘之
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由具有负屈折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组成,在变倍时,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中,相邻的透镜或透镜组的在光轴方向的间隔发生变化,所述第二透镜组由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组成,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_Tele/f_Wide≥1.80;‑1.75≤f3/f2≤‑1.35;‑1.75≤f4/f2≤‑1.35。本发明在收缩时变得小型,在摄影时,FNO明亮,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33 变焦镜头 CN202110560395.0 2021-05-21 CN113126267A 2021-07-16 白兴安; 陈汇东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群(G1)、第一变焦群(G2)、光阑(STOP)、第二固定群(G3)、第二变焦群(G4)和聚焦群(G5),所述第一变焦群(G2)和所述第二变焦群(G4)可沿光轴移动完成所述变焦镜头从广到长焦的变化,所述聚焦群(G5)用于通过沿光轴移动来校正变倍过程中像面的移动。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可以应用于安防领域,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小畸变、大像面与小体积相结合,能适应监控距离存在较大变化的领域,并且具有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人脸识别人工智能领域。
34 变焦镜头 CN202110360452.0 2021-04-02 CN113109933A 2021-07-13 寺岡弘之
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由具有负屈折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组成,在变倍时,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五透镜、以及所述第六透镜中,相邻的透镜或透镜组的在光轴方向的间隔发生变化,所述第二透镜组由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组成,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_Tele/f_Wide≥1.80;40.00≤D12_Wide/D12_Tele≤48.00;2.00≤d11_Wide/d11_Tele≤2.60。本发明在收缩时变得小型,在摄影时,FNO明亮,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35 变焦镜头 CN202110360365.5 2021-04-02 CN113109932A 2021-07-13 寺岡弘之
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自物侧依序由具有负屈折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组组成,在变倍时,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中,相邻的透镜或透镜组的在光轴方向的间隔发生变化,所述第五透镜组由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组成,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_Tele/f_Wide>1.80;‑1.85≤f3/f2≤‑1.20;2.00≤f4/f2≤3.00。本发明在收缩时变得小型,在摄影时,Fno明亮,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36 变焦镜头 CN202011130141.7 2020-10-21 CN112305730A 2021-02-02 白兴安; 杨唯一; 邹文镔; 徐奉刚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群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可动变焦群组(G2)、孔径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群组(G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聚焦群组(G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聚焦群组(G5)。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大光圈、大像面、大倍率特性,同时兼顾日夜共焦和在‑40℃‑8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
37 变焦镜头 CN202011105766.8 2020-10-15 CN112083561A 2020-12-15 蓝岚; 周小青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组,所述补偿透镜组包括两片负光焦度透镜和一片正光焦度透镜或者包括三片负光焦度透镜和一片正光焦度透镜。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高分辨率、红外共焦、无热化、高低温环境下不跑焦、小型化、低成本的性能。
38 变焦镜头 CN202011086830.2 2020-10-12 CN112068294A 2020-12-11 邹文镔; 徐奉刚; 陈汇东
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变焦透镜群组、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度的第二变焦透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的对焦透镜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变焦透镜群组。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可实现超过20倍的变倍比,满足高倍率小体积大光圈大靶面的性能需求,可实现全焦段4K成像。并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和特定玻璃材料的选择,实现了长焦端380~940nm之间色差和二级光谱校正,可满足全焦段红外共焦。还可以满足在‑40℃—+8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
39 变焦镜头 CN202010901506.5 2020-08-31 CN111929876A 2020-11-13 张骞; 胡亚斌; 戴付建; 赵烈烽
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沿变焦镜头的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空气间隔,第二透镜组能够在光轴上移动;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第三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空气间隔,第三透镜组能够在光轴上移动;第四透镜组,第四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三空气间隔;其中,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变焦镜头在广端的有效焦距和变焦镜头在长焦端的有效焦距的差值△f之间满足:2.5<TTL/|△f|<4.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头存在画质不稳定且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
40 变焦镜头 CN202010731866.5 2020-07-27 CN111694139A 2020-09-22 戴付建; 徐武超; 吴琪; 赵烈烽
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通过改变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在光轴上的位置,能够使变焦镜头进行连续变焦;变焦镜头处于长焦状态时的总有效焦距ft与变焦镜头处于广状态时的总有效焦距fw满足:1.3<ft/fw<3.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