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变焦镜头 |
CN202111158946.7 |
2021-09-30 |
CN113805322B |
2025-05-16 |
陈汇东; 陈瑶; 白兴安; 罗荣彬 |
|
2 |
变焦镜头 |
CN202010503775.6 |
2020-06-05 |
CN111474693B |
2025-05-02 |
闻人建科; 戴付建; 赵烈烽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其包括沿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其包括沿光轴依序设置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改变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变焦镜头的连续变焦;变焦镜头处于最终状态时的总有效焦距ft与变焦镜头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总有效焦距fs满足:1.3<ft/fs<1.5。 |
3 |
变焦镜头 |
CN202110560395.0 |
2021-05-21 |
CN113126267B |
2025-04-11 |
白兴安; 陈汇东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群(G1)、第一变焦群(G2)、光阑(STOP)、第二固定群(G3)、第二变焦群(G4)和聚焦群(G5),所述第一变焦群(G2)和所述第二变焦群(G4)可沿光轴移动完成所述变焦镜头从广角到长焦的变化,所述聚焦群(G5)用于通过沿光轴移动来校正变倍过程中像面的移动。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可以应用于安防领域,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小畸变、大像面与小体积相结合,能适应监控距离存在较大变化的领域,并且具有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 |
4 |
变焦镜头 |
CN202411950292.5 |
2024-12-27 |
CN119781148A |
2025-04-08 |
费穷; 赵代兵; 朱盛宏; 苏宁; 何剑炜; 李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对焦透镜组、变焦透镜组和固定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变焦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固定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对焦透镜组包括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变焦透镜组包括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固定透镜组包括第十透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采用三组元结构,使用10枚透镜,通过设置3个透镜组中的透镜数量,并进一步限定3个透镜组以及10枚透镜的光焦度搭配,实现了体积小、光圈大、红外及高低温共焦的高像质变焦镜头,并能够配合1/1.8”芯片使用。 |
5 |
变焦镜头 |
CN202411711524.1 |
2024-11-27 |
CN119335712A |
2025-01-21 |
李建华; 何娟娟; 张嘉煌; 费穷; 何剑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第一变倍镜群组、第二变倍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和第二固定透镜群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变倍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第二变倍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对焦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采用五组元结构,使用16枚透镜,通过设置各个透镜群组中的透镜数量,并进一步限定各个透镜的光焦度搭配,实现了靶面大、倍率大、光圈大、畸变小、体积小的变焦镜头,可以满足更加广泛的使用需求。 |
6 |
变焦镜头 |
CN202411708766.5 |
2024-11-27 |
CN119200186A |
2024-12-27 |
费穷; 何娟娟; 张嘉煌; 李建华; 李赞; 赵代兵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至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第一变倍镜群组、第二变倍镜群组、对焦透镜群组和第二固定透镜群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一变倍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第二变倍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对焦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具有负光焦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采用五组元结构,使用14枚透镜,通过设置各个透镜群组中的透镜数量,并进一步限定各个透镜群组以及各个透镜的光焦度搭配,实现了靶面大、倍率大、光圈大、畸变小、体积小的变焦镜头,可以满足更加广泛的使用需求。 |
7 |
变焦镜头 |
CN202111494078.X |
2021-12-08 |
CN114089518B |
2024-12-27 |
周静; 周小青; 梁伟朝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光阑(STO)、具有正或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在所述第五透镜组(G5)的像侧还包括具有正或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组(G6)。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高分辨率、大变倍率、低畸变的特点。 |
8 |
变焦镜头 |
CN202211058853.1 |
2022-08-30 |
CN115343833B |
2024-10-15 |
黄慧; 范家永; 蓝岚; 应永茂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固定透镜群组、具有正光焦度的变焦透镜群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对焦透镜群组,其中,用于所述变焦镜头在广角端和望远端之间实现光学变焦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和用于补偿光学变焦过程中像面的位置变化的所述对焦透镜群组沿所述光轴可移动,所述固定透镜群组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通过合理的分配透镜群组光焦度及透镜布置,可以实现变焦镜头小体积、大光圈和大靶面,且日夜共焦,高低温不虚焦,全焦段分辨率可达四百万以上。 |
9 |
变焦镜头 |
CN202011181735.0 |
2020-10-29 |
CN112346225B |
2024-10-15 |
白兴安; 杨唯一; 邹文镔; 徐奉刚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变焦透镜组(G2)、光阑(STO)、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透镜组(G3)和具有正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组(G4)。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体积小、大光圈、高分辨率、低畸变、大像面、‑40℃‑8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的特性。 |
10 |
变焦镜头 |
CN202410578487.5 |
2024-05-10 |
CN118169857B |
2024-09-24 |
梁伟朝; 应永茂; 梁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均为变焦组,第五透镜组为补偿组,第六透镜组为固定组;第一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分别沿光轴在物侧和像侧之间移动,以实现广角端与长焦端之间的变焦;第五透镜组沿光轴在物侧和像侧之间移动,以实现变焦过程中像面位置变化的补偿。 |
11 |
变焦镜头 |
CN202110802845.2 |
2021-07-15 |
CN113534424B |
2024-08-23 |
蓝岚; 沈悦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补偿组(G1)、固定组(G2)和变倍组(G3),还包括固定位于所述固定组(G2)物侧或像侧的光阑(STO),所述固定组(G2)相对像面位置固定,所述补偿组(G1)和所述变倍组(G3)可沿光轴移动完成变倍,所述补偿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所述固定组(G2)包括第四透镜(L4),所述变倍组(G3)包括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和第十透镜(L10),所述第八透镜(L8)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九透镜(L9)的光焦度为正。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超大光圈、大靶面、低成本的特点。 |
12 |
变焦镜头 |
CN202011130141.7 |
2020-10-21 |
CN112305730B |
2024-08-23 |
白兴安; 杨唯一; 邹文镔; 徐奉刚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固定群组(G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可动变焦群组(G2)、孔径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固定群组(G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聚焦群组(G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聚焦群组(G5)。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具有大光圈、大像面、大倍率特性,同时兼顾日夜共焦和在‑40℃‑8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 |
13 |
变焦镜头 |
CN201810927452.2 |
2018-08-15 |
CN108761749B |
2024-07-16 |
梁伟朝; 张巧鸽; 邹文镔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所述镜头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所述第二透镜组变焦,所述第三透镜组固定,所述第四透镜组像面位置补偿,所述第五透镜组固定。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镜头是一种日夜共焦、大倍率、光圈恒定、畸变小、高像质的变焦镜头。 |
14 |
变焦镜头 |
CN202410238475.8 |
2024-03-04 |
CN117891056A |
2024-04-16 |
熊鑫; 郭崇波; 李旦; 李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光学元件组,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组包括沿第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和光学反射元件;第二光学元件组,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组包括沿第二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三光学元件组,所述第三光学元件组包括沿第二光轴依次设置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组在所述变焦镜头从远摄状态向微距状态自动对焦的过程中可沿所述第二光轴移动。本发明提供的变焦镜头的对焦能力较强,可实现远摄和微距的拍摄,且成像质量较高。 |
15 |
变焦镜头 |
CN202410056665.8 |
2024-01-15 |
CN117826363A |
2024-04-05 |
徐友会; 沈辰弋; 刘超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镜头本体和调节圈,调节圈包括变焦环和聚焦环,变焦环被配置和聚焦环被配置为:在由第一角度转动至第二角度中,所述镜头本体的变焦状态保持第一焦距状态,所述镜头本体的聚焦状态可调,镜头本体可以保持在第一焦距状态,即焦距不变,聚焦状态可调。在由第三角度转动至第四角度中,所述镜头本体的变焦状态保持第二焦距状态,所述镜头本体的聚焦状态可调,镜头本体可以保持在第二焦距状态,即焦距不变,聚焦状态可调。实现了在变焦环和所述聚焦环同步转动下,可以实现两个不同焦距下的对焦。在采用驱动化控制中,只需要一台电机即可,可以降低变焦镜头驱动化控制的电机数量,减少制造成本。 |
16 |
变焦镜头 |
CN202311337751.8 |
2023-10-17 |
CN117092800B |
2024-02-20 |
章彬炜; 匡博洋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群组组成;所述第一群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成;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和滤光片组成;所述变焦镜头满足条件式:1.0基础上同时兼容微距成像功能,可实现从长焦状态到微距状态的光学连续变焦,极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
17 |
变焦镜头 |
CN202210952644.5 |
2022-08-09 |
CN115236843B |
2024-01-30 |
蓝岚; 李玉成; 梁伟朝; 应永茂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组、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组、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组、平行平板和像面,第一透镜组沿光轴从物侧向像侧做非线性移动;第三透镜组沿光轴从像侧向物侧做线性移动;变焦镜头还包括光阑,所述第三透镜组包含第九透镜在内的共计七枚透镜,第九透镜为近轴区凸凹型透镜;光阑位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或者,光阑位于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该镜头实现广角端的超大视场角138°以上,在实现超大光圈、小体积、低成本、高成像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自动变焦和对焦,在变倍全程,始终保持良好、稳定和清晰的成像品质。 |
18 |
变焦镜头 |
CN202311337751.8 |
2023-10-17 |
CN117092800A |
2023-11-21 |
章彬炜; 匡博洋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群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群组组成;所述第一群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成;所述第二群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和滤光片组成;所述变焦镜头满足条件式:1.0基础上同时兼容微距成像功能,可实现从长焦状态到微距状态的光学连续变焦,极大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
19 |
变焦镜头 |
CN202311112397.9 |
2023-08-30 |
CN116974051A |
2023-10-31 |
周静; 梁伟朝; 应永茂; 陈泽嘉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其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第四透镜组包含一枚胶合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其中,第一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为固定组;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为变焦组;第五透镜组为对焦组;变焦镜头满足:‑0.8≤FB/FG4≤‑0.1,其中,FB是第四透镜组中的胶合透镜的总有效焦距,FG4是第四透镜组的有效焦距。 |
20 |
变焦镜头 |
CN202211231431.X |
2022-10-10 |
CN115291376B |
2023-04-07 |
王义龙; 徐宇轩; 李旦; 李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共四组透镜组,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该变焦镜头具备大视场、大光圈以及小型化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