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人造卫星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人造卫星用可再充电的电池和再充电系统 CN91107974.2 1991-12-10 CN1062623A 1992-07-08 大卫·珀森; 大卫·鲍尔斯
一种卫星用可再充电电池,包括一个以枢轴方式安装在电池壳体上并能在第一偶合位置和第二偶合位置之间旋转90°的头部嵌件。该头部嵌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使电池构成一标准干电池式样;位于第二位置时,有一导电棒自其曲线状底面伸展出来,供连接到一充电电池的插座内。除此以外,该卫星电池还含有一个充电插座,用来连接第二个卫星电池内的导电棒,以便使来自充电电池和第一个卫星电池的电流通过其中并对第二个卫星电池进行充电。
42 应用于卫星的模散热装置和人造卫星 CN202510008079.0 2025-01-03 CN119408743B 2025-04-08 梁军民; 刘千玉; 封世刚; 刘金全; 孙国安
发明涉及卫星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应用于卫星的模化散热装置和人造卫星,应用于卫星的模块化散热装置包括集热板、多根热管、电磁及多个散热板,集热板的一侧用于与卫星的热源接触;多根热管呈阵列设置,每相邻两根热管可拆卸连接,每一根热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与集热板连接,热管内盛有液态金属,热管内设有轴向贯通的蒸汽流道和冷凝流道,液态金属在蒸发端蒸发为气态,并沿蒸汽流道到达冷凝端,液态金属在冷凝端冷凝为液态,并沿冷凝流道到达蒸发端;电磁泵连接热管,电磁泵用于驱动热管内的液态金属流动;多个散热板相互连接,以围合在多个热管的周围。通过自由增减热管的数量对应不同的卫星产品,从而提高适配性。
43 针对人造卫星微动状态的雷达信号仿真方法 CN202111426242.3 2021-11-25 CN114254485A 2022-03-29 李刚; 赵志纯; 焦健; 王建文
申请提出了一种针对人造卫星微动状态的雷达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数量的散射点,建立卫星散射点三维仿真模型;确定待仿真的多个卫星微运动,针对每个卫星微运动分别建立运动模型,在每个运动模型下计算每个散射点至雷达的距离,并根据每个散射点至雷达的距离计算当前卫星微运动的雷达回波数据,多个卫星微运动包括:卫星整体转动复合振动、太阳帆板沿长轴转动、太阳帆板展开和天线展开复合转动;对每个卫星微运动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获取每个卫星微运动的时频谱图。该方法能够仿真卫星微运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并展示不同微动状态下的时频谱图,有利于更加高效的监测卫星的微运动。
44 用于在地球轨道中安全释放人造卫星的方法 CN201880077739.9 2018-11-29 CN111417575A 2020-07-14 卢卡·罗塞蒂尼; 洛伦佐·费拉里奥; 洛伦佐·阿雷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地球轨道中安全释放人造卫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能够在轨道高度移动的轨道运输航天器(1),并且该轨道运输航天器(1)包括用于释放由轨道运输航天器(1)运输的卫星(12)的多个POD(11);将所述轨道运输航天器(1)容纳在配置成达到轨道高度的空间发射器(100)中;产生释放信号并将其发送至轨道运输航天器(1),以从空间发射器(100)释放轨道运输航天器(1);在未能释放轨道运输航天器(1)的情况下,或者在轨道运输航天器(1)从空间发射器(100)释放后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激活轨道运输航天器(1)的安全子系统(21)以生成POD(11)激活序列以释放卫星(12)。
45 带有集成热交换器人造卫星用结构板 CN201210064223.5 2012-03-13 CN102673803A 2012-09-19 J·于贡; T·达尔让
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通用型结构板(PS)包括:用于安置在人造卫星外侧的外蒙皮(PE);芯(AM),其包括安装成与所述外蒙皮(PE)固定接触的至少一个集成热管(CAL);和用于安置在人造卫星内侧的内蒙皮(PI),所述结构板(PS)配备有多个通用型热交换器,它们被配置成与热控制回路相连,该热控制回路中采用了液体制冷剂的循环,并且该热控制回路安置在所述结构板的外侧。
46 采用液态金属的卫星模组散热系统和人造卫星 CN202510013475.2 2025-01-06 CN119389462A 2025-02-07 梁军民; 刘千玉; 唐尧; 闫少文; 王新蕾
发明涉及卫星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采用液态金属的卫星模组散热系统和人造卫星,采用液态金属的卫星模组散热系统包括管路组件、电磁、热电模、储能模块及散热器,管路组件平铺在卫星模组的表面,管路组件内流动有液态金属;电磁泵连接管路组件,以驱动液态金属流动;热电模块连接管路组件的流出端,热电模块用于发电;储能模块与热电模块连接,用于储存电能,储能模块与卫星模组电连接;散热器连接热电模块的流出端,散热器通过电磁泵连接至管路组件。本发明可以满足大功率卫星设备的散热需求,还能够将卫星模组安装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在极端条件下供给卫星设备使用。
47 针对人造卫星微动状态的雷达信号仿真方法 CN202111426242.3 2021-11-25 CN114254485B 2024-04-19 李刚; 焦健; 王建文; 赵志纯
申请提出了一种针对人造卫星微动状态的雷达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数量的散射点,建立卫星散射点三维仿真模型;确定待仿真的多个卫星微运动,针对每个卫星微运动分别建立运动模型,在每个运动模型下计算每个散射点至雷达的距离,并根据每个散射点至雷达的距离计算当前卫星微运动的雷达回波数据,多个卫星微运动包括:卫星整体转动复合振动、太阳帆板沿长轴转动、太阳帆板展开和天线展开复合转动;对每个卫星微运动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获取每个卫星微运动的时频谱图。该方法能够仿真卫星微运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并展示不同微动状态下的时频谱图,有利于更加高效的监测卫星的微运动。
48 用于在地球轨道中安全释放人造卫星的方法 CN201880077739.9 2018-11-29 CN111417575B 2021-07-23 卢卡·罗塞蒂尼; 洛伦佐·费拉里奥; 洛伦佐·阿雷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地球轨道中安全释放人造卫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能够在轨道高度移动的轨道运输航天器(1),并且该轨道运输航天器(1)包括用于释放由轨道运输航天器(1)运输的卫星(12)的多个POD(11);将所述轨道运输航天器(1)容纳在配置成达到轨道高度的空间发射器(100)中;产生释放信号并将其发送至轨道运输航天器(1),以从空间发射器(100)释放轨道运输航天器(1);在未能释放轨道运输航天器(1)的情况下,或者在轨道运输航天器(1)从空间发射器(100)释放后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激活轨道运输航天器(1)的安全子系统(21)以生成POD(11)激活序列以释放卫星(12)。
49 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人造卫星指向分析方法 CN201610145887.2 2016-03-15 CN105786770B 2019-04-23 庄德文; 唐轶峻; 夏晨阳; 康湘华
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人造卫星姿态指向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造卫星光谱数据采集,记为观测谱;步骤2,光谱数据预处理;步骤3,建立卫星的三维模型,确定各面元的法线方向及材料谱;步骤4,利用在轨测量,确定卫星质心到测站的方向矢量和卫星质心到太阳的方向矢量;步骤5,记卫星的偏航俯仰角、滚动角,计算旋转矩阵R;步骤6,计算在本体参考系下的卫星指向测站的方向矢量和卫星指向太阳的方向矢量;步骤7,由朗伯散射模型计算预测谱;步骤8,计算预测谱与观测谱之差的欧氏范数(残余)作为姿态指向判别度量;步骤9,估计卫星姿态指向,以最小残余所对应的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作为卫星姿态的空间指向。本发明有效适用于深空环境、准确性更高。
50 各类人造卫星自动旋转演示教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0482358.1 2016-06-22 CN105931562A 2016-09-07 王舒琴
发明公开了一种各类人造卫星自动旋转演示教具,包括一个具有底座和立柱的支架,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同心安装的地球轴、近地卫星轴、同步卫星轴和极地卫星轴;以上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地球仪、一个近地卫星模型、一个同步卫星模型和一个极地卫星模型;所述地球仪的赤道呈竖直,所述近地卫星环、同步卫星环和极地卫星环同心竖直分布并分别和地球仪的赤道同心。本演示教具,其使用方法分为以调节准备和演示二个步骤;采用了本发明的演示教具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不同转速的电机来带动近地、同步、极地卫星环,使固定在其上的近地、同步、极地卫星模型绕地球仪转动,直观的演示了各种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速度,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记忆。
51 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人造卫星指向分析方法 CN201610145887.2 2016-03-15 CN105786770A 2016-07-20 庄德文; 唐轶峻; 夏晨阳; 康湘华
一种基于光谱特征的人造卫星姿态指向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造卫星光谱数据采集,记为观测谱;步骤2,光谱数据预处理;步骤3,建立卫星的三维模型,确定各面元的法线方向及材料谱;步骤4,利用在轨测量,确定卫星质心到测站的方向矢量和卫星质心到太阳的方向矢量;步骤5,记卫星的偏航俯仰角、滚动角,计算旋转矩阵R;步骤6,计算在本体参考系下的卫星指向测站的方向矢量和卫星指向太阳的方向矢量;步骤7,由朗伯散射模型计算预测谱;步骤8,计算预测谱与观测谱之差的欧氏范数(残余)作为姿态指向判别度量;步骤9,估计卫星姿态指向,以最小残余所对应的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作为卫星姿态的空间指向。本发明有效适用于深空环境、准确性更高。
52 用于最优化人造卫星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10021305.7 2011-01-17 CN102126564A 2011-07-20 V·马丁诺特; O·弗拉塔奇; H·塞恩科特
发明涉及用于最优化人造卫星质量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计算椭圆形的第二轨道(107)的步骤(201),该椭圆形的第二轨道(107)是通过第一轨道(103)围绕连接近拱点(104)和远拱点(105)的轴(106)转动而获得,该椭圆形的第二轨道(107)与第二最长日食持续时间(D2)相关联,该第二最长日食持续时间(D2)小于第一最长日食持续时间(D1);确定使人造卫星能够运动到该第二轨道(107)的调动的步骤(202);以及计算第二电池质量(Mb2)以及计算实现该调动所需的燃料质量(Mc)的步骤(203),该第二电池质量(Mb2)使人造卫星在该第二最长日食持续时间(D2)中保持工作。
53 用于人造卫星上装载的微波设备的电子装置 CN200880127430.2 2008-12-16 CN101953066A 2011-01-19 C·伊贝尔; C·德巴尔热
发明提供关于微波链路的传导敏感度的规格参数的保持与改进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通过简单的在不呈现显著的传导敏感度性能的单元(CRF1,CRF2)之间增加一个或多个180°移相器(PHI),来显著地衰减例如集成到人造卫星中的微波装置的微波链路中携带的寄生调制信号(PAR4)。因此,本发明能够省略用于衰减寄生信号的,通常集成在所有现有微波设备中出现的电源和其他DC/DC转换器(ALIM1)中的某些元件。
54 人造卫星安置到对地静止轨道上的方法 CN98801328.2 1998-09-10 CN1239458A 1999-12-22 A·瓦格纳
发明涉及的是,把用空间发射运载装置发射到对地静止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安置到该轨道上的方法。按照本发明所述,此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把由发射运载装置末级(L)和待进入对地静止轨道(G)的卫星一起组成的组合体,直接送往称之为墓地轨道的圆形轨道(C)上,此轨道靠近对地静止轨道(G),但是又离此轨道足够远,以避免对位于对地静止轨道(G)上的空间物体造成可能的干扰,把此卫星(S)与该末级(L)分离开来,此末级就保留在该墓地轨道(C)上,以及此卫星(S)从该墓地轨道(C)重返对地静止轨道(G)。
55 인공위성용 힌지 장치 KR1020080007065 2008-01-23 KR1020090081139A 2009-07-28 박희창; 김병인; 이성휘; 김진희; 김경원; 김선원; 김규선; 진익민; 이상률; 이주진
A hinge apparatus for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is provided to spread a solar panel smoothly in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in the extreme environment of outer space, to bear the vibration occurring when putting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loaded on a spacecraft into the sky, and to bear the vibration and impact occurring when flying in the outer space after a solar panel is spread completely. A hinge apparatus(60) for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comprises a first plate(10) attached to one end of an artificial satellite or a solar panel by a coupling member, a second plate(20) attached to one end of the solar panel by a coupling member and coupled with the first plate by a shaft to spread the solar panel, and a tension spring(30) coupled between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to spread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elastically.
56 一种登月人造卫星飞行路径演示装置 CN202320685467.9 2023-03-31 CN219285900U 2023-06-30 耿赛猛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教演示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月人造卫星飞行路径演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对轨道的轨迹进行切换变轨,实现多轨迹模型展示的登月人造卫星飞行路径演示装置。一种登月人造卫星飞行路径演示装置,包括有底座、中心柱、下板、轨道、日月模型和变轨机构,底座中部上侧连接有中心柱,中心柱上转动式连接有下板,下板顶部连接有轨道,下板左右两部均连接有日月模型,下板上设有用于对轨道轨迹进行变轨操作的变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伸缩端进行伸缩运动,通过连接杆带动杠杆进行转动,杠杆转动带动变轨依次进行上下移动的操作,能够达到根据需要对轨道的轨迹进行切换变轨,实现多轨迹模型展示的效果。
57 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零变形框架 CN200720069467.7 2007-04-28 CN201086828Y 2008-07-16 方宝东; 张建刚; 申智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零变形框架,涉及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由复合材料接头、矩形方管、圆管组成,复合材料接头采用立体多通和平面多通接头与矩形方管、圆形杆管之间完全用胶粘接,拉脱强度大于26MPa。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轻质、高尺寸稳定性的技术特点,可用承受超过自身重量30倍以下的载荷重量,大大提高了光学载荷的成像精度,应用前景广泛。
58 一种全自动远程控制的人造卫星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02311023234.3 2023-08-15 CN116736878B 2023-11-21 严俊; 赵存; 杨默
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远程控制的人造卫星观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地面基站和人造卫星空间站;人造卫星空间站上设有观测设备;地面基站对恒星数据进行获取,同时控制观测设备进行实时指向跟踪;所述地面基站包括:数据获取模,用于获取恒星的目标位置以及人造卫星的轨道数据;人造卫星跟踪模块,用于提供指向跟踪模型;望远镜观测模块,用于引导观测设备平稳的对恒星进行跟踪观测;恒星跟踪模块,用于实时修正指向跟踪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实现与望远镜观测模块的状态显示和人机交互,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工程可实现性,要求卫星平台的机动度小,适用于各类高精度遥感卫星,可以轻松实现人机控制卫星对恒星的观察和检测。
59 一种用于人造卫星太阳能发电和温差发电一体化系统 CN201911158743.0 2019-11-22 CN111092596A 2020-05-01 邓方; 蔡烨芸; 丁宁; 赵佳晨; 梁丽; 石翔; 高欣; 陈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造卫星太阳能发电和温差发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太阳翼基板上的两以上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包括:设置在太阳翼基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两个以上温差发电片,两个以上所述温差发电片与两块以上太阳能电池板一一对应,用于利用温差发电,所述温差发电片热端朝向太阳能电池板,冷端朝向太阳翼基板;每个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涂覆导热膜。
60 一种低成本、超长寿命以太阳能为一次能源人造卫星蓄电系统 CN201310396593.3 2013-09-04 CN103414235A 2013-11-27 李洪强
一种低成本、超长寿命以太阳能为一次能源人造卫星蓄电系统,该蓄电系统采用小容量用于频繁充放电的缓冲蓄电单元与大容量用于较长时间间隔充放电的主蓄电单元构成双蓄电模,并依据一定原则对缓冲蓄电单元和主蓄电单元的容量进行设定,且主蓄电单元采用阶梯缓冲渐变式设计。采用本发明的蓄电系统可以将人造卫星的蓄电系统使用寿命超长提高,是目前人造卫星蓄电系统使用寿命的3-10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