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科技将人类引向灭亡?

导读:科技革命距今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这几百年在人类历史中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科技革命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过去,但究竟高速的发展是将我们引向更美好的明天,还是……

《人类简史》:科技将人类引向灭亡?-PatentHub专利检索

135亿年前宇宙形成,46亿年前地球形成,38亿年前地球出现有机体,而一直到7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才开始创造“文化”,继而发展出我们所谓的“人类历史”。

要将7万年的人类历史在400页的书内讲完,显然不能穷尽细节,单是讲中国的简史,恐怕400页书也不能够。因而这本书只讲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法则。而且作者不单是讲历史,还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多个角度,来阐释7万年来的智人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

这样一本人类历史的“提纲挈领”,可算是“哲学”了,因为它讲虽是过去,却让你看到了未来。

人类的历史,约7万年前,发生认知革命;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约500年前,科学革命。而这本书也是围绕这三次革命来展开。

一、认知革命(智人是如何消灭近亲的)

我们提到“人类”,想到的只是我们自己。其实,按照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人类是“属”的概念,我们智人只是“人属”下的一个物种。智人的亲戚有很多,只不过都已绝迹:

 

尼安德特人,魁梧高大、肌肉发达,适应寒冷气候,主要活动于欧洲;

直立人,存续时间最久的人类物种,近200万年,居住在亚洲;

梭罗人,适应热带气候,居住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弗洛里斯人,身高不到1米,体重不过25公斤(估计是《指环王》里霍比特人的原型),居住于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岛。

……

 

事实上,以上几例都是已经发现的,还有更多智人的“亲人”遗骸散落在世界各地,等待发掘。

 

因此,200万年前到1万年前,是许多人类物种共存于世的。但从7万年前开始,智人向全球扩张,其他人种急剧凋零,直至灭绝。

 

以智人的身体素质,打败弗洛里斯人绰绰有余,但远不是尼安德特人的对手。而我们胜出的原因,就是距今7万年前至3万年前发生的“认知革命”,即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

 

1,  八卦。我们的语言除了用来探讨猎物,警示危险,还开始被用来“八卦”,即讨论部落里的人情世故。也许你很难相信,“八卦”居然是智人制胜的法宝?确实如此。通过八卦,智人能很快熟悉部落所有人的情况,如此就能凝聚部落,发展出更紧密复杂的合作形式。

 

2,  虚构故事。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部落因而扩大,并联系紧密。但“八卦”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超过150人,大家无法深入了解彼此,紧密的合作也无从谈起。比如有专家研究,自然的黑猩猩部落维持在20~50只,超过100只必然陷入崩溃。然而“虚构的故事”却可以使成千上万的人组成“部落”,并紧密配合。

 

虚构的故事,重点在于所有人一起想象并相信。比如《圣经》的故事,它就能让所有信仰上帝但却互不认识的人在同一天进教堂祷告。甚至是国家、公司、法律等等都是我们智人虚构的故事,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就能让无数的人集结起来,有序地合作。

 

会八卦,能编故事,这迅速让智人部落壮大起来。如果尼安德特人看到一棵树,那它就是一棵树。可智人看到了一棵树,他可能会说,这树是我们的保护神,违背树神旨意就要得到惩罚,成百上千的智人虽互不了解,但树神的旨意是统一的,这棵树就能凝聚无数信仰树神的人,并让他们整齐划一,分工合作。

 

这棵树,在古代是上帝,在现代是法律。

 

智人个体战斗能力比不过尼安德特人,但智人可以有1000人以上的紧密合作的部落,尼安德特人却最多100个人一起战斗。好比动物园的黑猩猩可以轻易手撕人类,但却被我们关在笼子里。而这场人类物种之战,显然也是智人完胜。

 

二、农业革命(智人是如何给自己挖坑的)

人类有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在大约1万年前,我们开始停止游荡,全心全意培育几种动植物,以之为食,这便是农业革命。

《人类简史》:科技将人类引向灭亡?-PatentHub专利检索

1万年前,小麦只是野草中的一种。当人类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便开始精心种植小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草、杀虫、灌溉、施肥,草场变成麦田,最终的结果是人驯化了小麦,定居走入农业社会,但小麦何尝不是驯化了人类,为自己谋了个终身保姆?

 

农业革命之前,人类居无定所,食物难以保障,农业革命之后,每单位土地能稳定地提供更多的食物,人口也开始不断增加。如果以DNA拷贝数的多寡来衡量一个物种演化成功与否,难么智人绝对算是成功的。但就智人个体来说,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幸福的生活吗?

 

答案是否定的。智人定居下来进行农耕,变成农民,第一代农民不用担心野兽袭击、风吹雨淋,确实享受到了好处。

 

但是(下面才是重点),

 

随着人口的增多,农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农耕,获取食物;

而农耕部落显然强于采集部落,因此逼迫后者也加入农耕行列;

而农耕部落的冲突显然比采集部落的火拼更加硝烟弥漫,同时农耕部落还面临着河堤决口、旱灾等自然灾害,迫使需要大规模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作为保障,最终形成国家;

可农民勤劳不懈,付出的保护费总比得到的保护要多,农民交出去的粮食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一小部分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过上了比农业革命前更优越的日子,但为数最多的农民却背负上了空前沉重的税负。

 

农业革命的真正本质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与此对应的是奢侈品陷阱,我们想让生活变得容易的努力,却带来了无穷的麻烦。比如,以前寄信很麻烦,写信封、贴邮票,还要经过几天甚至几月的等待,而我们发明电子邮件之后,寄信便不再是麻烦事了。可现在,尤其对上班族来说,每天都面临着几十、上百封email,且都在等着立刻回应。相比于车马很慢的年代,电子邮件省下了很多时间,但实则是生活步调被极大加速,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应付。

 

而且革命还有其他受害者,就DNA拷贝数来说,被人类驯化的鸡,牛,猪,羊,可以说演化很成功。但在现代畜牧场里,一只小牛可能终生被关在笼子里,避免走动而肌肉变硬,因为肌肉越柔软,牛排也越鲜嫩多汁。牛是演化成功的物种,但牛的个体却可能承受着无比悲惨的生活。

 

农业革命还有其他的影响:

 

1,  在此之前,人类采野果,驱虎豹,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但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只与“自己家”紧密相连,与其他生物画出界限。

 

2,  农业革命之后,社会变得格外复杂,人脑不足以记录所有信息,于是出现了新的信息类型:数字。早期的文字只用来记录事实和数字。现发现的人类史上第一个文本,不是诗歌法律,却是财经文件,记着税务、债务及财产所有权。而史上记下第一个名字的人,是记录这些数字的会计师。

 

人类在这些无聊的数字外,不断加入其它符号,最终形成完整的表意文字。楔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2500年,中国约在公元前1200年发展出表意文字。

三、人类的融合统一(智人是如何紧密联系的)

关于人类历史的方向,如果仅从鸟瞰的角度,看过去的几个世纪,还不足以得出结论,而应该从“间谍卫星的高度”,看几千年,几万年的发展轨迹,才能得到结论: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大趋势。

 

有以下三种力量,建立起全球一家的基础:

 

1,货币。人类虚构故事的产物,正因为人们相信一张纸代表的价值,因此从物物交换,发展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本拉登肯定不喜欢奥巴马,但他对美元却是来者不拒。

 

2,帝国。帝国就像一台压路机,将许多民族独特的多样性夯平,整合制造出新的更大群体。比如,西古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推翻,但此前被罗马征服的努曼西亚人、阿尔维尼人、赫尔维蒂人等都没有恢复重生,这是因为这些后代早就被罗马帝国同化。

 

3,宗教。社会秩序只是想象的产物,因此,社会规模越大,秩序也就越脆弱。而宗教则说有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超越人类,不容动摇。不再质疑秩序本身,只得遵守,因而能确保统一和稳定。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最高权柄,基督教为上帝,佛教和道教则为自然法则。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宗教,将几乎所有的智人纳入了今天的全球世界。

四、科技革命(智人是如何走向末日的)

公元1500年左右,即大航海时代,通过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从这之后,一直到人类登上月球,发生就是“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与之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目的是取得新能力。可以说,科技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而科学的蓬勃发展,还要归因于其他力量的推动,其中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尤其重要。

 

1,科学和帝国的联姻。过去的欧洲帝国主义自以为了解整个世界,“征服世界”是为了传播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但在征服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领地,也不断发现新知识,反过来这些新知识又成为它们继续征服的武器。

 

因为资助科学家能带来新知识,而新知识能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公元1500年之后,帝国越来越愿意资助科学研究。

 

2,资本主义。如果不是商人想赚钱,哥伦布也不会到达美洲,阿姆斯特朗也不会登上月球。

 

过去,许多文化认为赚钱是种罪恶,认为世界是一张大饼,你多拿一块,势必损害别人的利益。赚钱就是零和游戏。比如耶稣就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如果地主赚的的利润高于基本所需,多余的钱就会用来雇佣更多的助手,好进一步提升利润。利润越高,所雇人员也越多。因而获利并投入再生产正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由此产生了新的道德标准:拿出利润,投入再生产,并如此循环。所谓,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而帝国+资本+科技就产生了收割暴利的庞然大物——英国东印度公司。其运营的逻辑是:信贷资助新发现,新发现带来新殖民地,殖民地带来利润,利润建立起信任,信任转化为更多的信贷,如此循环

 

而现代经济的逻辑就是,相信明天的饼会更大,因此不断拿出今天的利润,投入再生产。然而,经济的大饼真能无限制变大吗?如果不能,现代经济显然就是一场庞氏骗局。

 

制造每块饼,都需要原材料能源,如果这两者穷尽了,显然现代经济便崩溃了。而资源有限,这只是相对的说法。因为,科学似乎总能找到解决之道。比如质能方程E=MC^2就告诉我们,能源其实无穷无尽,唯一的限制就是能源转化的方法。关于原材料,我们的目光如果不局限于地球,放眼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更是发现它取之不尽。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想要存活,就必须要不断生产。如同鲨鱼,停止游动就会窒息。这就是为什么,明明你的iPhone5功能正常,但iPhone6,7还是接二连三上市,并诱惑着你去购买。这也便是资本主义创造出的消费主义,从而使整个现代社会变成:有钱人,投资;消费者,购买

 

工业革命找出了新的能量转换和商品生产方法,因而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依赖性大减,结果我们砍伐森林、抽干胡泊,造成全球暖化、污染猖獗等等生态问题。

 

因此,最先崩溃的很可能不是我们的经济,而是我们居住的环境。

 

但抛却这些问题,我们今天确实生活在比以往更和平的环境里,以往战争带来殖民地便带来海量财富,在今天战争绝对得不到这样的利润,而且核子末日的威胁也促进了和平主义。然而今天的我们是否生活的更幸福了呢?好比农业革命更像一场骗局,工业革命又带来了什么?

 

此外,历史书籍总是对社会建立和瓦解,帝国兴衰,科技发明与传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对这一切给人类带来的是快乐或痛苦,却只字不提。快乐的历史,有待研究,而人生的幸福,则要靠自己体会。

《人类简史》:科技将人类引向灭亡?-PatentHub专利检索

21世纪曙光乍现之际,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智慧设计的法则取代。智人通过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工程,来干预、甚至掌控生命,制造出自然演化不可能出现的产物。

而这些智慧设计也被用于智人自身,如果未来科技能够改造我们的身体,也能改造我们的心灵,那这种“更完美”的生物诞生之时,也将是智人历史落幕之日。

(全文完)

发表评论

坐等沙发
相关文章
“墨子号”实验卫星将带来怎样的专利技术?
“墨子号”实验卫星将带来怎样的专利技术?
一文读懂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统计学之间的区别
一文读懂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人工智能…
码农的世界
码农的世界
为什么受伤最多的总是ofo?
为什么受伤最多的总是ofo?
VR扩张路径:比拼生态圈
VR扩张路径:比拼生态圈
除了基金经理,还有哪些工作机器人可以做?
除了基金经理,还有哪些工作机器人可以…
1592***3839 订阅者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