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也就是3月28日,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宣布,将裁掉超过40个主动型基金部门的员工岗位,其中包括7名投资组合经理,转而用机器人代替。
而“机器人基金管家”,也就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量化投资的计算机。据悉,贝莱德此次重组规模为300亿美元,约占主动型基金规模的11%。其中,有60亿美元将被并入集团旗下的BlackRock Advantage基金,即机器人管家来掌控的基金。
消息一出,反响四起。
毕竟,基金经理向来是高智商财经人才所从事的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尚在意料之中,代替基金经理实在让人意外。
凯文﹒凯利曾在《失控》中指出,人们在将自然逻辑输入到机器的同时,也把技术逻辑带到了生命之中,因而,人造和天生的联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除了基金经理,机器还融入了哪些人类的工作岗位:
1,机器人士兵
在好莱坞大片里,不乏机器人战士,像《终结者》里的T800和T1000、《星球大战》里面的C-3PO,还有《机械公敌》里面的NS-5。这些虽是电影人的创作,但在现实中,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具有高智商、高自主化的智能机械。
机器人士兵不畏死亡、不会饥饿、忠于命令,还不会产生战争后遗症等心理疾病,它们可能比人类士兵更加优秀,似乎派它们上战场也更人道。因此美国政府就希望10年内机器人士兵能成为美军的主力。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了一款名为“PetMan”的军用机器人,能够像士兵一样活动手臂和大腿,它的职能是为美军实验防护服装。
图为PetMan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学工程公司还研制了一款“大狗”机器人,其体型与大型犬相当,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为士兵运送弹药、食物和其他物品。
可以想见,机器人取代人成为未来战场上的主力将是科技飞跃带来的最终结果。那么,机器人代替人类上战场,是不是一个减少流血牺牲、避免人类伤亡的人道方案呢?
当然,最人道的方案还是——没有战争。
2,机器人厨师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有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实在是能让自己省下烹饪的时间,并依然能享受到美味的佳肴。
图为Moley
英国的研发团队,就开发了这样一个机器人,Moley,其号称是“世界上第一款自动化厨师机器人”,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烹饪体验。
它的数据库中拥有多达2000多道菜,包括米饭、寿司、蟹肉浓汤、橙汁鸡等等各国美食。相信只要代码编好,食材准备齐全,由它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也不是难事。
3,机器人司机
机器人司机其实就是自动驾驶,不少科技巨头都花费重金布防在自动驾驶领域。
像苹果公司的造车项目“Titan”。虽然苹果公司不是汽车业巨头,但其有着足够的资金储备和技术支持,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弄潮儿也未可知。
Ub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ravisKalanick曾说过,“我们意识到自动驾驶一定会引领世界潮流,如果我们不能参与到其中,我们就会被未来世界抛弃。”去年,Uber高调宣布和沃尔沃达成合作,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谷歌从2009年就正式启动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作为最早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谷歌在技术上有着丰厚储备。同苹果公司一样,谷歌在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动驾驶软件的研发,而不是自己制造自动驾驶汽车。
而国内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较大突破的要算是百度了。2015年,百度正式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并提出了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五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目标。2015年12月份,百度以改装过的宝马三系GT为试验车辆在北京5环上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不久后,百度还拿到了美国加州颁发的全球第15张无人汽车上路测试牌照。
不难想象,在如此多的科技巨头研发、布局的情况下,实现自动驾驶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未来世界,是不是也就没了“老司机”?
4,机器人记者
机器人能写新闻,这不算是新闻了。
2016年9月10日上午10时9分,腾讯网财经频道发出了一篇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的稿件,引起多方关注。
但大家的关注点并不在内容,而是这篇报道是由新闻写作机器人写出来的。
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是按照逻辑算法来进行工作的,它强在数据处理,竟难以想到它也可以用来新闻写作。
当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写作机器人,如今都是在写一些有着固定模板的简单新闻。真正的写作,需要想象力和情感,而这些,现在的机器人没有,未来会有吗?
……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几例,除了基金经理,机器人还可胜任的工作其实不胜枚举。因此,本文的题目似乎应该改成——还有哪些工作,机器人不能做?
你觉得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