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及装箱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543014.7 申请日 2016-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6044611A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人 安徽埃玛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费文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及装箱方法,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装箱装置结构复杂、效率低、操作极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滚轮架、设置在滚轮架上的滚轮、 支架 、杠杆架以及 丝杆 ,所述的滚轮架上端设置 支撑 部,所述的杠杆架包括 支点 部、阻 力 部和动力部,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轴座;所述的支撑部与支点部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阻力部与支架底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动力部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 螺母 块 ,所述的支轴座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转动支轴块;所述的丝杆穿过所述的螺母块上的 螺纹 孔与转动支轴块通过 轴承 连接。本发明能有效减小集装箱空间,降低运输成本,且操作方便、装箱效率极高。
权利要求

1.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架(1)、设置在滚轮架(1)上的滚轮(2)、支架(3)、杠杆架(4)以及丝杆(5),所述的滚轮架(1)上端设置支撑部(11),所述的杠杆架(4)包括支点部(41)、阻部(42)和动力部(43),所述的支架(3)包括支架底座(31)和支轴座(32);所述的支撑部(11)与支点部(41)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动力部(43)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螺母(44),所述的支轴座(32)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转动支轴块(33);所述的丝杆(5)穿过所述的螺母块(44)上的螺纹孔与转动支轴块(33)通过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的丝杆(5)与转动支轴块(33)的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支撑部(11)与支点部(41)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A;所述的支撑部(11)与支点部(41)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动力部(43)与螺母块(44)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B;所述的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动力部(43)与螺母块(44)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C,A、B与C之间满足关系:C=2A,C>B>3/2A。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架(1)由至少两块隔板及隔板框组成;所述的支撑部(11)设置在所述的隔板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架(4)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块,两块所述的杠杆架(4)之间通过设置焊接筋板(45)连接;两块所述的杠杆架(4)上支点部(41)之间设置铰接轴(46)与所述的滚轮架(1)上的支撑部(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块(44)设置在两块所述的杠杆架(4)上动力部(4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底座(31)为“U”形,所述的支架底座(31)底部设置有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5)上固定设置有把手(6)。
9.一种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待装箱机床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与支架底座(31)对应的挂
S2.准备至少两件起落装箱小车,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支架底座(31)安装至步骤S1中设置的挂耳上;
S3.先后或者同时旋转步骤S2中起落装箱小车的把手(6),丝杆(5)相对螺母块(44)旋转,螺母块(44)带动杠杆架(4)上动力部(43)沿丝杆(5)往远离转动支轴块(33)方向运动,在杠杆架(4)上支点部(41)的支点作用下,阻力部(42)上升,与阻力部(42)连接的支架底座(31)也上升,带动步骤S1中机床上升;
S4.步骤S3中机床上升距离H后,利用外力推动机床,机床在滚轮(2)的作用下进入集装箱;
S5.步骤S4中机床进入集装箱后,卸下各起落装箱小车,装箱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H可取值1~
1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及装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及装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剪板机、折弯机等大型机床的重量一般在5~10吨左右,这些机床在运输前需要进行装箱处理,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磕碰撞伤;为了最大化减小运输货物的体积,集装箱的大小一般与机床的大小相吻合,高度大于机床高度100mm左右,长度和宽度比机床大300~400mm,尽管相对机床而言,对集装箱的空间留有足够的空余,但仍然给装箱带来不少困扰;
一般装箱采用的设备是叉车,叉车将机床托起后放入集装箱内,然后通过倾斜机床,抽出叉车的叉杆,对于重量较小的机床,此种装箱方法尚可勉强接受,但对于大重量机床,倾斜机床的过程十分危险,一旦倾斜过度,机床倾倒,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种装箱方法是采用一种叫地的装置配合叉车使用,叉车托起机床后,在机床底部放置若干地牛,地牛与地面有滚轮,通过滚轮将机床推进集装箱;但该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缺陷:一般地牛的自身高度较高,因而对集装箱的高度有严格要求,在卸载地牛时,集装箱内需要有足够的高度留给机床提升,这无疑增大了集装箱的体积,增加了运输成本。以下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几种机床装箱装置和方法: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55125.0,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卷板装箱机及卷板装箱方法,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卷板装箱机,包括车架、串杆、升降架、走行车轮、起升油缸、挂钩、方向控制部分;其中:所述车架的底座部分呈“U”形状,其中“U”形底座部分的两侧架体和中间架体均为中空,两侧架体与中间架体的连接侧均有孔;车架的顶部呈“U”形状,其中“U”形顶部的两侧架体和中间架体均为片层;所述车架的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通过两个支撑梁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支撑梁上均有供升降架上下运动的滑道;所述底座部分的两侧架体和顶部的两侧架体通过斜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架呈“U”形状,所述升降架两侧架体的体积小于中间架体的体积,所述升降架两侧架体上有滑槽,所述升降架两侧架体上的滑槽安装在车架两个支撑梁的滑道中;所述串杆安装在升降架的一侧;所述走行车轮安装在车架的底部部分的下侧,所述走行车轮的轴线方向均一致;所述起升油缸的缸体部分安装在车架底座部分的中间架体上,所述起升油缸的活塞杆部分安装与升降架的上侧相连。该技术方案要求集装箱体积大,否则无法实现装箱或装箱难度极大,因而在实际使用时效率较低、成本高。
[0004]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795051.2,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车载装卸工具组合结构,包括四个集装箱车载装卸工具,四个所述集装箱车载装卸工具分别与集装箱四处配用固定,一个集装箱车载装卸工具包括支架、支腿、驱动装置、底座、上紧装置和下锁紧装置,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竖直安装,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支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支腿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控制所述支架相对所述支腿的上下移动,所述上锁紧装置设置所述支架上部,所述下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下部,所述上锁紧装置和下锁紧装置用于锁紧集装箱。该技术方案结构较复杂,操作繁琐,且承载能受限,多连杆支撑设计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问题
[0006] 针对现有装箱装置结构复杂、效率低、操作极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及装箱方法,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小集装箱空间,降低运输成本,且操作方便、装箱效率极高。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包括滚轮架、设置在滚轮架上的滚轮、支架、杠杆架以及丝杆,所述的滚轮架上端设置支撑部,所述的杠杆架包括支点部、阻力部和动力部,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轴座;所述的支撑部与支点部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阻力部与支架底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动力部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螺母,所述的支轴座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转动支轴块;所述的丝杆穿过所述的螺母块上的螺纹孔与转动支轴块通过轴承连接。
[0010] 优选地,连接所述的丝杆与转动支轴块的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0011] 优选地,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支撑部与支点部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阻力部与支架底座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A;所述的支撑部与支点部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动力部与螺母块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B;所述的阻力部与支架底座连接销轴轴心至所述的动力部与螺母块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C,A、B与C之间满足关系:C=2A,C>B>3/2A。
[0012] 优选地,所述的滚轮架由至少两块隔板及隔板框组成;所述的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的隔板上端。
[0013] 优选地,所述的杠杆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块,两块所述的杠杆架之间通过设置焊接筋板连接;两块所述的杠杆架上支点部之间设置铰接轴与所述的滚轮架上的支撑部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的螺母块设置在两块所述的杠杆架上动力部之间。
[0015]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底座为“U”形,所述的支架底座底部设置有固定孔。
[0016] 优选地,所述的丝杆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0017] 一种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S1.在待装箱机床两侧各设置至少一个与支架底座对应的挂
[0019] S2.准备至少两件起落装箱小车,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支架底座安装至步骤S1中设置的挂耳上;
[0020] S3.先后或者同时旋转步骤S2中起落装箱小车的把手,丝杆相对螺母块旋转,螺母块带动杠杆架上动力部沿丝杆往远离转动支轴块方向运动,在杠杆架上支点部的支点作用下,阻力部上升,与阻力部连接的支架底座也上升,带动步骤S1中机床上升;
[0021] S4.步骤S3中机床上升距离H后,利用外力推动机床,机床在滚轮的作用下进入集装箱;
[0022] S5.步骤S4中机床进入集装箱后,卸下各起落装箱小车,装箱完成。
[0023]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4中H可取值1~10mm。
[0024] 3、有益效果
[002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6] (1)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杠杆原理,能够实现力拨千斤的效果,从而起到能够搬运重量和体积较大的机床等设备进行装箱的效果,解决了一般装箱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占用空间大,对集装箱体积要求大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应用,还具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设备装箱效率的优点;
[0027] (2)本发明中各部件采用销轴连接能够起到铰链旋转和固定连接的作用;采用推力球轴承,能够承载轴向载荷,同时可以绕轴线旋转,实现丝杆与螺母块内螺纹孔相对旋转运动;
[0028] (3)本发明中杠杆架上各连接点A、B、C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支架(3)的提升高度以及杠杆力矩的合理分配,本发明要求结构紧凑、简单,同时需要兼顾螺母块与转动支轴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即高度差)不产生较大差距,设计C=2A,C>B>3/2A为较优方案;
[0029] (4)本发明滚轮架、杠杆架以及支架之间设置多个对称的铰接点,这样结构更加稳定、承载能力更强,能够进一步提高起落装箱的可靠性;
[0030] (5)本发明的装箱方法解决了现有叉车、地牛等设备在装箱过程占用空间大,操作复杂,危险性大,效率低等多重问题,有效降低了装箱成本,减小了集装箱的体积,提高了装箱便捷性。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起落装箱小车的结构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起落装箱小车中杠杆架的结构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起落装箱小车的立体结构图;
[0034] 图4为杠杆架上各铰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0035] 图5为滚轮架的立体结构图;
[0036] 图6为杠杆架的立体结构图;
[0037] 图7为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0038] 图8为起落装箱小车与待装箱设备连接示意图;
[0039] 图9为应用起落装箱小车装箱平面状态图;
[0040] 图10为应用起落装箱小车装箱立体状态图。
[0041] 图中:1、滚轮架;11、支撑部;
[0042] 2、滚轮;
[0043] 3、支架;31、支架底座;32、支轴座;33、转动支轴块;
[0044] 4、杠杆架;41、支点部;42、阻力部;43、动力部;44、螺母块;45、焊接筋板;46、铰接轴;
[0045] 5、丝杆;
[0046] 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0048] 实施例1
[0049] 如图1所示,一种起落装箱小车,包括滚轮架1、滚轮2、支架3、杠杆架4以及丝杆5,如图3和图5所示,滚轮架1由三块隔板及隔板框组成;滚轮2通过销轴连接设置在滚轮架1上,三块隔板两两之间各平行设置两个滚轮2,滚轮2内设置深沟球轴承,使滚轮能够更加灵活的旋转、滚动;如图1和图5所示,滚轮架1上隔板上端设置支撑部11;
[0050] 如图2和图4所示,杠杆架4包括支点部41、阻力部42和动力部43,同一平面上,支撑部11与支点部41连接销轴轴心至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A;支撑部11与支点部41连接销轴轴心至动力部43与螺母块44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B;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连接销轴轴心至动力部43与螺母块44连接销轴轴心的距离为C,A、B与C之间满足关系:C=2A,C>B>3/2A,本实施例中取A=220mm,B=390mm,C=440mm;如图6所示,杠杆架
4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块,两块杠杆架4之间通过设置焊接筋板45连接;
[0051] 如图1和图7所示,支架3包括支架底座31和支轴座32;支架底座31为“U”形,支架底座31底部设置有固定孔;
[0052] 如图3和图6所示,两块杠杆架4上支点部41之间设置铰接轴46与滚轮架1上的支撑部11连接;两块杠杆架4上动力部43之间设置有螺母块44,阻力部42与支架底座31通过销轴连接;支轴座32上通过销轴连接设置转动支轴块33;丝杆5一端穿过螺母块44上的螺纹孔与转动支轴块33通过推力球轴承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6。
[0053] 应用上述起落装箱小车进行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4] S1.在待装箱机床两侧各设置两个与支架底座31对应的挂耳,挂耳上设置与固定孔对应的通孔;
[0055] S2.准备四件起落装箱小车,如图8所示,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将支架底座31安装至步骤S1中设置的挂耳上;
[0056] S3.先后旋转步骤S2中起落装箱小车的把手6,丝杆5相对螺母块44旋转,螺母块44带动杠杆架4上动力部43沿丝杆5往远离转动支轴块33方向运动,在杠杆架4上支点部41的支点作用下,阻力部42上升,与阻力部42连接的支架底座31也上升,带动步骤S1中机床上升;
[0057] S4.步骤S3中机床上升距离1mm后,利用外力(如叉车等)推动机床,机床在滚轮2的作用下进入集装箱;
[0058] S5.步骤S4中机床进入集装箱后,卸下各起落装箱小车,装箱完成。
[0059] 本实施例的装箱方法适用于地面粗糙度小于1mm情况下进行,这样通过起落装箱小车,只需提升机床1mm的高度即可实现机床的运输,完全避免了机床倾倒的险,而且可以将机床装进体积较小的集装箱,减小集装箱高度方向的空间,提高机床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应用本发明的起落装箱小车具有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安全风险低,装箱效率高等多重优点。
[0060] 如遇底面粗糙度较大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步骤S4中机床提升高度,以确保顺利推动机床进入集装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