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浆的输送管

申请号 CN200780011221.7 申请日 2007-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1426703A 公开(公告)日 2009-05-06
申请人 普茨迈斯特混凝土泵有限公司; 发明人 K·施莱希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泥浆特别是用于 混凝土 的输送管。该输送管主要包括一根由耐磨的、优选内部硬化的管材料制成的压 力 管(16)和至少一个在端侧材料接合地固定于压力管(16)外表面上的联接环(18’,18”)。按照本发明,所述联接环(18’,18”)具有一个第一环部分(34)及一个轴向连接到所述第一环部分(34)上的第二环部分(36),其中所述第一环部分带有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有余量尺寸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部分带有在轴向走向上偏离到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为过小尺寸的内锥体。联接环(18’,18”)以其第二环部分(36)的内锥体(38)压紧到压力管(16)外表面上。此外,压力管还以其第一环部分(34)与压力管(16)一起构成一个环形的缝隙空间(40)的边界,所述缝隙空间至少部分地被填充粘接剂,以造成材料接合的连接。
权利要求

1.用于泥浆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的输送管,包括一根由耐磨材料制成的 压管(16)和至少一个在端侧材料接合地固定于压力管(16)外表面上的联 接环(18’,18”),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18’,18”)具有一个第一环部分 (34)和一个轴向连接到所述第一环部分(34)上的第二环部分,其中所述第一 环部分带有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有余量尺寸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部分 带有在轴向走向上偏离到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为过小尺寸的内锥体(38); 所述联接环(18’,18”)以其第二环部分(36)的内锥体(38)压紧到压力管 (16)外表面上,并且以其第一环部分(34)与压力管(16)一起构成一个环形 的缝隙空间(40)的边界;所述缝隙空间(40)至少部分地被填充粘接剂(42), 而形成材料接合的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18’,18”) 在其第一环部分(34)的内表面区域内具有向内敞开的、用粘接剂填充的环槽 (46,48)。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18’, 18”)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环部分(34)区域内并且径向穿过环壁的填料孔 (44)。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在圆周方 向上彼此错开布置的填料孔(44)。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填料孔(44) 通入到第一环部分(34)的环槽(46)之一中。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填料孔(44) 通入到紧邻第二环部分(36)的环槽(46)中。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空 间(40)是朝联接环(18’,18”)的自由端敞开的。
8.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空 间(40)是朝联接环(18,18’)的自由端封闭的。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在联接环(18,18’)的 自由端上设有一个密封地贴靠压力管(16)外表面的环形的唇边(60)。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边(60)以其内 缘倾斜地指向缝隙空间(40)方向。
11.按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边(60)限 定一环槽(48’)的边界,一个通气孔(62)通入到该环槽中。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项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环 (18’,18”)在外侧具有一环形围绕的联接槽(20),用于嵌合一个壳式联接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的联接槽(20) 设置在第一环部分(34)区域内,其中,所述缝隙空间(40)至少部分地在联 接槽(20)下方穿过。
14.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的联接槽(20) 设置在第二环部分(36)区域中,其中,所述内锥体(38)至少部分地在联接 槽(20)下方穿过。
15.按权利要求1至14之一项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在联接环 (18’)中置入一个在端面连接到压力管(16)上的磨损环(30)。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环(30)贴靠 着所述联接环(18’)的一个在端面的内肩(32)。
17.按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环(30) 置入一个连接到所述联接环(18’)的第二环部分(36)上的第三环部分(54) 中,该第三环部分带有圆柱形的内表面。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部分(54) 具有比所述第一环部分(34)小的内径。
19.制造用于泥浆的输送管的方法,其中,将一根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压 力管(16)在端侧与一个联接环(18’,18”)材料接合地连接,其特征在于, 将联接环(18’,18”)在外侧套装到压力管(16)的一端,使联接环以一个相 对于压力管(16)部分地有过小尺寸的内锥体(38)压紧到压力管上并且在那 里对中;在压力作用下将液态粘接剂施加给一个在联接环(18’,18”)套装的 情况下在一第一环部分(34)与压力管(36)之间构成的环形的缝隙空间(40), 接着使所述液态粘接剂硬化或者使其反应而固化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剂(42)穿过联接环 (18’,18”)的至少一个填料孔(44)被喷注到缝隙空间(40)中,直至粘接剂 从缝隙空间(40)的一个开放口(50,62)流出为止。
21.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粘接剂在 喷注时通过内部的环槽(46,48)被分配到缝隙空间(40)的圆周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泥浆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的输送管,包括一根由耐磨材 料制成的压管和至少一个在端侧材料接合地固定于压力管外表面上的联接 环。

在建筑工业中,很多场合都要用到移动式混凝土,借其将混凝土从给料 位置经由输送管供送到工地上的使用位置。输送管通常位于布料杆的杆臂上, 布料杆的端部软管可以通过遥控装置被导引到混凝土浇注位置。此外还已知采 用固定式混凝土泵的应用场合,这种情况下,将输送管与地面固定地从给料位 置铺设到使用位置。在输送管端部所设置的联接环是用来使多个输送管能够例 如通过壳式联接器互相连接。联接环可以焊接到压力管上。对于焊接的联接环, 其缺点是:因温度作用,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压力管硬度降低的情况。另外还 已知的是,将联接环粘接到压力管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只 要粘接剂还没有充分固化,联接环在压力管上的对中和固定以及联接环相对压 力管的密封便会出现问题,对此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导言中所述类型的已知的输送管加以改进, 在将联接环固定于压力管上的同时实现对中以及在该区域中实现至少单侧的密 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了在权利要求1和15中给定的特征组合。本发明 的有利设计和发展记载于各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主要在于:所述联接环具有一个第一环部分和一个轴向 连接到所述第一环部分上的第二环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环部分带有相对于压力 管外表面有余量尺寸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部分带有在轴向走向上偏离到相对 于压力管外表面为过小尺寸的锥形内表面;联接环以其第二环部分的锥形内表 面摩擦合地压紧到压力管外表面上,并且以其第一环部分与压力管一起构成 一个环形的缝隙空间的边界;所述缝隙空间至少部分地被填充一种形成材料接 合的固定的粘接剂。这里,在第二环部分区域中的内锥体的作用是,至少直到 粘接剂硬化,使联接环在压力管上对中和固定以及使输送管相对于相应的端面 密封。

为了保证粘接剂在缝隙空间内部均匀地圆周分布,本发明的一种优选设计 提出:联接环在其第一环部分的内表面区域中具有向内敞开的、用粘接剂填充 的环槽。此外,联接环还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一环部分区域内并且径向穿过 环壁的填料孔,穿过该填料孔,在制造过程中将液态粘接剂施加给缝隙空间。 有利的是,设有两个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错开布置的、优选相互在直径上对置的 填料孔。所述填料孔宜通入到第一环部分的环槽之一中。这里最好是选择紧邻 第二环部分的环槽。

另一方面,按照第一种实施方案,缝隙空间是朝联接环第一环部分的自由 端敞开的。这个开口在填料过程中同时构成了通气口。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 粘接剂均匀地从该环形开口流出而实现对填料过程的监测。

与此不同,按照第二种实施方案,缝隙空间是朝联接环第一环部分的自由 端封闭的。这一点例如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在第一环部分的自由端上设置一个 密封地贴靠压力管外表面的环形唇边,该唇边宜以其内缘倾斜地嵌入缝隙空间 的内部。对此,适宜的是,唇边限定一环槽的边界,该环槽与一个通气孔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观察粘接剂均匀地从通气孔流出而实现对填料过程 的监测。

有利的是,联接环在外侧设有一环形围绕的联接槽,用于嵌合一个壳式联 接器。其中,所述环形联接槽可以设置在第一环部分区域中,此时,缝隙空间 至少部分地在联接槽下方穿过。但原则上也可以将所述环形联接槽设置在第二 环部分区域中,此时,内锥体至少部分地在联接槽下方穿过。尤其在供送管道 的入口侧端部,有利的是,在联接环中置入一个在端面连接到压力管上的磨损 环,该磨损环例如由化材料制成。在那里,所述磨损环可以贴靠着联接环的 一个在端面的内肩。对此特别有利的是,磨损环置入一个连接到联接环的锥形 第二环部分上的第三环部分中,该第三环部分带有圆柱形的内表面,其中,第 三环部分的内径可以小于圆柱形第一环部分的内径。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用于泥浆的输送管的新方法,其中,将一根由 耐磨材料制成的压力管在端侧与一个联接环材料接合地连接。为实现前文所述 的目的,在此提出:将联接环在外侧套装到压力管的一端,使联接环以一个相 对于压力管部分地有过小尺寸的内锥体压紧到压力管上并且在那里对中;在压 力作用下将液态粘接剂施加给一个在联接环套装的情况下在一第一环部分与压 力管之间构成的环形的缝隙空间,接着使所述液态粘接剂硬化或者使其反应而 固化。其中,粘接剂可以穿过联接环的至少一个壁孔被喷注到缝隙空间中。有 利地,液态粘接剂在喷注时通过内部的环槽被基本上均匀地分配到缝隙空间的 圆周上。缝隙空间被持续加给粘接剂,直到粘接剂从缝隙空间中由联接环自由 端区域内的环形开口流出为止。联接环通过其内锥体压紧到压力管上,该压紧 用于在联接环和压力管之间提供足够的对中和密封,至少直到粘接剂硬化为止。 由此,输送管在制造过程的操作变得简单了。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用于磨蚀性泥浆的两个输送管的互相联接的端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2a至c用于说明本发明制造方法的三个剖视图;

图3两根输送管的互相联接的端部的纵向剖视图,带有相对于图1有所 变化的联接环。

图1和图3示出了在联接位置的区域局部剖切的输送管10,该输送管用于 输送泥浆,特别是用在混凝土泵中来输送的液态混凝土。输送管10可以成对地 在联接位置12例如用壳式联接器14互相连接。为此,输送管10具有例如由淬 火材制成的压力管16,它在其端部带有联接环18’或18”。联接环18’、18” 分别具有一个环绕的联接槽20,用于嵌合壳式联接器14。壳式联接器14则又 带有内部密封件22、22’、22”,它或者是保持两个输送管之间的缝隙区域24 开放(图1:上方密封件22’)或者是用环绕的封条26封闭(图1:下方密封件 22”),或者设置在联接环18’、18”的端面之间(图3:密封件22)。

供送方向在图1和图3中用箭头28表示。另外从图1和图3可以看出,输 送管10的入口侧端部还有一个由碳化材料制成的磨损环30,磨损环被置入相 应的联接环18’中,在那里,在端面与相邻的压力管16连接并且以其另一端贴 靠到联接环18’的一个在端面的内肩32上。其中,磨损环30被置入一个连接着 联接环18’第二环部分36的第三环部分54上,该第三环部分带有圆柱形内表面 56,它的内径小于第一环部分34的内径。

在另一输送管10的出口侧端部则没有磨损环30。因此,出口侧联接环18” 可以设计得比入口侧联接环18’短一些。

两个联接环18’、18”具有一个第一环部分34及一个连接着所述第一环部分 34的第二环部分36,其中所述第一环部分带有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有余量 尺寸的圆柱形内表面35,所述第二环部分带有在轴向走向上偏离到相对于压力 管外表面为过小尺寸的内锥体38。联接环18’、18”以其第二环部分36的内锥 体38压紧到压力管16外表面上。每个联接环18’、18”以其圆柱形的第一环部 分与压力管16一起构成一个环形的缝隙空间40的边界,该缝隙空间被填充一 种能造成材料接合的连接的粘接剂42。为了填充粘接剂,在联接环18’、18” 中分别设置了两个相互在直径上对置的填料孔44,它们通入到联接环18’、18” 的一个环绕的内槽中。内槽46以及其它内槽48与缝隙空间40的较狭窄部分连 通,用来使粘接剂42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在图1所示的情形中,缝隙空间40一直延伸到联接环18’、18”后端的环形 开口50,通过该环形开口,缝隙空间在填料过程中可以排气。在缝隙空间40 被填满时,粘接剂从孔口50流出。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缝隙空间40在联接环18’、18”的后端是封闭的。 这一点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环部分34在其自由端以一个向内的唇边60密 封地靠紧压力管16的外表面。唇边60以其内缘倾斜地嵌入到缝隙空间内部, 并在那里限定出一个环形的内槽48’,该内槽与缝隙空间连通,并且有一个通气 孔62通入到该内槽中。在填料过程中,缝隙空间通过通气孔62进行排气。在 缝隙空间40被填满时,粘接剂从通气孔62流出。

在联接环18’的入口侧端部的区域内,用粘接剂42填充的缝隙空间40完全 位于联接槽20以外,而在联接环18”的出口侧端部,缝隙空间40在联接槽20 下方穿过。对于材料接合之连接的强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在缝隙空间40上延伸的 粘接剂层42的长度,该长度在两种情况下大致为同样大小。

图2a至2c示出了制造输送管10的不同步骤。首先,将预制的联接环18’ (必要时连同置入的磨损环30)和压力管16沿箭头52的方向彼此套插(图2a), 接着通过压力在内锥体38的区域内相互压在一起(图2b)。联接环18’及压力 管16这时被对中,并以摩擦锁合方式相互连接,其中,环形的缝隙空间40仍 保持空敞。然后,通过填料孔44将液态粘接剂42有压力地喷注到缝隙空间40 中,使粘接剂经由内槽46、48均匀地分配到缝隙空间的圆周上,直至填充到开 口50为止。在粘接剂还没有硬化的时候,内锥体38区域内的这种摩擦锁合连 接就起到使连接副对中、固定和密封的作用,因而在此状态下可以简单地操作 输送管10。当粘接剂硬化后,它便提供了一种持久的材料接合连接(图2c)。

概括总结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泥浆特别是用于混凝土的输送管。该 输送管主要包括一根由耐磨的、优选内部硬化的管材料制成的压力管16和至少 一个在端侧材料接合地固定于压力管16外表面上的联接环18’、18”。按照本发 明,所述联接环18’、18”具有一个第一环部分34及一个轴向连接到所述第一环 部分34上的第二环部分36,其中所述第一环部分带有相对于压力管16外表面 有余量尺寸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环部分带有在轴向走向上偏离到相对于压力管 16外表面为过小尺寸的内锥体。联接环18’、18”以其第二环部分36的内锥体 38压紧到压力管16外表面上。此外压力管还以其第一环部分34与压力管16 一起构成一个环形的缝隙空间40的边界,所述缝隙空间至少部分地被填充粘接 剂,以造成材料接合的连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