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运输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244502.8 申请日 2016-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5731024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申请人 深圳市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尚学勇; 石红文; 周亮; 贺诗飞;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顶层 支架 ,中层支架以及底层支架;顶层支架设有传输带,中层支架的 重心 处设有 驱动器 ,底层支架固定有称重 传感器 以及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自动调心组件;自动调心组件包括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下 支撑 柱,与中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柱以及位于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之间的 钢 珠;下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下容纳孔,上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上容纳孔,钢珠位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且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自由转动。它的优点是自动调心组件可以有效防止底层 机架 晃动,减少因晃动对称重传感器采集数据产生的误差;驱动器设于中层支架的重心处,减少了因重心偏向一侧而影响称重 传感器数据 的采集。
权利要求

1.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顶层支架,与顶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中层支架以及底层支架;
所述顶层支架设有传输货物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支架的重心处设有带动传输带运动的驱动器,所述底层支架固定有称重传感器以及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自动调心组件;所述自动调心组件包括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柱,与中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柱以及位于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之间的珠;所述下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下容纳孔,所述上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上容纳孔,所述钢珠位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且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自由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设有容纳下支撑柱的第一容纳槽,下支撑柱的顶部套于第一容纳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设有容纳上支撑柱的第二容纳槽,上支撑柱的底部套于第二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层支架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与称重传感器螺纹连接,上支撑柱与中层支架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通过设有的同步轮带动传输带运动。

说明书全文

称重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尤其是一种称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输送装置用来传输货物,同时为了在传输货物过程中能够测量输送货物的重量,常会在输送装置上安装称重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再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得到货物的重量。由于输送装置在输送货物的过程中常出现晃动,同时现有的输送装置中称重传感器与用于支撑传输带的上层机架之间是硬性固定连接,因此影响到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同时输送装置上的4个称重传感器是相互固的,4个称重传感器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称重数据不准确;同时现有的输送装置中电机安装在皮带轮一侧,因此整体重心偏向一侧,使得采集数据传感器采集数据不准确;由于重心不稳定,使得带动皮带轮在输送产品时存在大幅度的摆动,降低了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称重运输装置。
[0004] 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顶层支架,与顶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中层支架以及底层支架;顶层支架设有传输货物的传输带,中层支架的重心处设有带动传输带运动的驱动器,底层支架固定有称重传感器以及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自动调心组件;自动调心组件包括与称重传感器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柱,与中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柱以及位于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之间的珠;下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下容纳孔,上支撑柱设有容纳钢珠的 上容纳孔,钢珠位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且于下容纳孔和上容纳孔内自由转动。
[0006] 一种优选方案是上支撑柱设有容纳下支撑柱的第一容纳槽,下支撑柱的顶部套于第一容纳槽内。
[0007] 一种优选方案是下支撑柱设有容纳上支撑柱的第二容纳槽,上支撑柱的底部套于第二容纳槽内。
[0008] 一种优选方案是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层支架的上表面。
[0009] 一种优选方案是下支撑柱与称重传感器螺纹连接,上支撑柱与中层支架螺纹连接
[0010] 一种优选方案是驱动器为电机。
[0011] 一种优选方案是驱动器通过设有的同步轮带动传输带运动。
[0012]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发明的有益效果:自动调心组件可以有效防止底层机架晃动,减少因晃动对称重传感器采集数据产生的误差;驱动器设于中层支架的重心处,减少了因重心偏向一侧而影响称重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0013] 上述说明仅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图1中除去顶层支架时的立体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7]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中顶层支架的立体图。
[0019] 图6是图5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1] 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顶层支架40,与顶层支架40固定连接的中层支架10以及底层支架20;顶层支架40设有传输货物的传输带404,中层支架10的重心处设有带动传输带404运动的驱动器101,底层支架20固定有称重传感器201以及与称重传感器201固定连接的自动调心组件30;自动调心组件30包括与称重传感器201固定连接的下支撑柱301,与中层支架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柱302以及位于下支撑柱301和上支撑柱302之间的钢珠303;下支撑柱301设有容纳钢珠的下容纳孔304,上支撑柱302设有容纳钢珠303的上容纳孔305,钢珠303位于下容纳孔304和上容纳孔305内且于下容纳孔304和上容纳孔305内自由转动。
[0022] 具体地,本发明中驱动器101为电机。驱动器101通过设有的同步轮带动传输带404运动。如图4所示,上支撑柱302设有容纳下支撑柱301的第一容纳槽306,下支撑柱301的顶部套于第一容纳槽306内,可有效减少称重传感器201的晃动弧度。称重传感器201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层支架20的上表面,每个称重传感器201的上表面都固定有1个自动调心组件30,自动调心组件30用于支撑中层支架10,其中2个称重传感器201组成一对支撑于中层支架10的前侧,另外2个称重传感器201组成一对支撑于中层支架10的后侧。
[0023] 为方便自动调心组件30与中层支架10安装和拆卸。下支撑柱301与称重传感器201螺纹连接,上支撑柱302与中层支架10螺纹连接。
[0024] 货物经过传输带404从上游运输至下游,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晃动,自动调心组件30中的钢珠303和第一容纳槽306可以减少称重传感器 201与传输带404之间的相对晃动,因此称重传感器201可准确的采集货物重量的数据。
[0025] 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下支撑柱设有容纳上支撑柱的第二容纳槽,上支撑柱的底部套于第二容纳槽内。
[0026] 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称重运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滚轮组件70,第二滚轮组件50以及调节组件60;第一滚轮组件70和第二滚轮组件50通过传输带404连接,顶层支架40设有两平行的侧板401,侧板401的一端分别设有平滑槽402,侧板401的另一端设有支撑孔403,第一滚轮组件70包括第一滚筒703和第一滚轮轴701,第一滚轮轴7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板401的支撑孔403;第二滚轮组件50包括第二滚筒502和第二滚轮轴501,第二滚轮轴501的两端延伸至两侧板401的水平滑槽402;且第二滚轮轴501于水平滑槽402内自由滑动;调节组件60包括固定于水平滑槽402一端的固定板601以及用于调节固定板601与第二滚轮轴501间距的调节杆602,固定板601位于侧板401的外侧且靠近第一滚轮轴701的一侧。
[0027]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601设有螺纹孔,调节杆602为螺钉,螺钉的一端穿过固定板601的螺纹孔后与第二滚轮轴501抵接。调节组件60还包括紧固螺栓603,紧固螺栓603用于紧固定板601与第二滚轮轴501的相对位置。当需要调节第一滚轮轴701与第二滚轮轴501之间为位置时,调节调节杆602与固定板601的相对位置。当需要加紧第一滚轮轴701与第二滚轮轴501时,螺钉相对固定板601旋转,使得第一滚轮轴701与第二滚轮轴501的距离增加;
当需要放松第一滚轮轴701与第二滚轮轴501时,螺钉相对固定板601旋转,使得第一滚轮轴
701与第二滚轮轴501的距离减少。因此可以方便快速地调节传输带404的松紧程度。
[0028] 以上是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