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分拣站处准备储藏单元的订单履行方法

申请号 CN201480040526.0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5473469B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德马泰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下伸;
摘要 一种通过在分拣站处准备储藏单元的订单履行方法,其中,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 输送机 而调度至装运区,或经由仓库入口输送机而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来自储藏货架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调度至装运区;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调度至装运区,或引入至储藏货架中;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引入至储藏货架中,或直接引入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或储藏货架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或引入至手动储藏/分拣区。
权利要求

1.通过从储藏设施中的产品单元分拣而使得在订单单元中可获得订单来履行订单的方法,其中,
-储藏设施具有手动储藏/分拣区(I);
-储藏设施具有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布置在手动储藏/分拣区(I)的下游或上游,且通过路由输送机连接至手动储藏/分拣区,路由输送机通向装运区(IV);
-手动储藏/分拣区(I)包括沿路由输送机的延伸部提供和布置的手动分拣站,且将在手动分拣站处分拣的订单单元提供给路由输送机;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包括:
-储藏货架,包括多个多层储藏支架,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储藏在所述多个多层储藏支架中,其中,储藏支架背对背成对地安置,且在对与对之间具有过道;
-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被设置用来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给送至储藏货架中;
-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被设置用来从储藏货架取出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
-至少一个自动储藏/取出装置,被设置用于每个储藏货架过道,其中,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自动储藏/取出装置而被储藏或被从储藏货架取出;
-至少一个升降装置,被用来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转移至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
-至少一个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用来从产品单元分拣至订单单元以履行订单,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而被给送至所述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以及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来被从所述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调度;
-其中,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U)从货源储藏支架经由储藏支架自身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Q)至相邻的目标储藏支架来直接在两个邻接的储藏支架(R)之间交换;
其中,路由输送机连接至至少一个入货仓库入口输送机和/或储藏货架的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
由此,
·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I)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或者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或者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I)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进一步处理,或者被直接引入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以用于立即处理;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或储藏货架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被引入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中或被引入至手动储藏/分拣区(I)以用于进一步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储藏/取出装置自身在横穿式输送位置(Q)中移置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U)。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货源储藏支架的自动储藏/取出装置将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U)放置在相邻的目标储藏支架的横穿式输送位置(Q)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储藏/取出装置通过入货缓冲机(25)来给货,并给货至出货缓冲机(26)中,其中,缓冲机(25、26)布置在储藏支架(R)之内,而横穿式输送位置(Q)被布置为直接在对应的储藏支架(R)的入货缓冲机(25)和/或出货缓冲机(26)之后/紧挨着对应的储藏支架(R)的入货缓冲机(25)和/或出货缓冲机(2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藏支架入口和出口用输送机环路(8、24)来形成,输送机环路(8、24)包括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至少一个升降机(21)和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机(21)通过仓库入口输送机(14)来给货,且其自身向仓库出口输送机(15)给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藏支架入口和出口用非环路型输送机来形成,非环路型输送机包括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两个升降机(21)和所述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其中,一个或两个升降机(21)通过仓库入口输送机(14)来给货,且一个或两个升降机(21)向仓库出口输送机(15)给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货缓冲机(26)给货至输送机环路(8、24)中,以及入货缓冲机(25)通过输送机环路(8、24)来给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储藏/取出装置为单层货架服务机或多层货架服务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储藏/取出装置为梭车(11)。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由输送机(5)具有一个层或两个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层路由输送机(5A)或高层路由输送机(5B)将部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从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提供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7),以及高层路由输送机(5B)或低层路由输送机(5A)将部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返回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层路由输送机(5B)或低层路由输送机(5A)将空单元提供给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7)。

说明书全文

通过在分拣站处准备储藏单元的订单履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订单履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操作储藏设施以履行订单时,必须考虑如下所述的若干方面。
[0003] 在从运送单元(诸如例如物品或容器)分拣或汇集订单时,有必要以直接方式或分类方式来提供与公共订单相关联的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此外,传统上在中间储存(缓冲)订单的运送单元,直到该订单所需的所有运送单元都到位。然后它们被一起传送至收集线路,收集线路将它们引导至例如货盘区、分拣站、发货、装运等。
[0004] 在分拣站处,用于履行订单的货物被从储藏单元取出并根据订单来放入订单容器等中。然后储藏容器(通常被称为供物者)按路线回到货架仓库并被储藏直到需要用于下一个订单。
[0005] (高层)货架仓库设施包括仓库入口区(所谓的前区),经由仓库入口区,货物被供应至自动存取机(在下文中称作AS/RS)或自动存取机从仓库入口区收集货物以放置在仓库中。以类似的方式,需要取货区,从仓库取货之后,AS/RS将同样被分配至前区的货物安置在取货区处。在自动分拣储藏设施的情况下,分拣位置通常位于前区附近。在前区中,也识别货物以用于存货管理系统或物流计算机。
[0006] 例如,EP 1 964 792 B1公开了使得从至少一条收集线路上的储藏设施可获得运送单元的方法。每个储藏货架过道中的AS/RS、从仓库的取出和出货线路以这种被匹配且被协调至彼此的方式来控制,且被装载有货物,货物最终以分类方式停留在收集线路上,或者以分类方式从收集线路卸载。
[0007] 因此,控制和匹配较复杂,且在所称的前区(即,在实际货架外部的区域)需要进行明显的技术工作以取得高的吞吐量和排序。
[0008] 此外,难以管理储藏设施之内的需求波动。具有手动分拣站的手动运行的储藏设施通常能够管理波动且具有低的初始成本,且对于总体为非常小体积的物品而特别地有限的物品为大体积的情况以及低成本劳动的情况非常有效。然而,它们必须在空间上更大以处理与自动系统相同量的订单。此外,难以以及时的方式控制手动操作的进程
[0009] 对于持续高层和高劳动成本的情况高度自动化效果佳。然而,如果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自动系统,则容量上的进一步增加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些商品不能自动操纵或分拣。
[0010]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订单履行方法,该方法为增加和减少容量以处理订单履行的需求波动提供了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11] 此目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实现。
[0012] 根据本发明,已经认识到当手动储藏/分拣区与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结合(如所请求保护的)时(换言之,当混合方案被提出时),可以最佳地服务具有高的需求/订单履行波动率或存在很慢的移动物或有限数量的快速移动物的应用。手动分拣区可以不仅用来以经济且高效的方式分拣很慢的移动物和很快的移动物,而且用来在需要时应付高峰时段,另一方面,在不需要时可以关闭。这允许将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保持在最佳利用范围中。而且,手动分拣区减轻了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一些储藏容量。也可能使用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来分离订单履行过程。
[0013] 因此,当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位于手动分拣区的上游时,其提供对订单处理投递的调节和排序功能,这影响订单投递。这意味着在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处对何时、什么以及多少和以什么顺序来分拣订单进行良好控制,且订单被调度至手动分拣区以用于完成订单。
[0014] 当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位于手动分拣区的下游时,其提供对两个区域之间的订单处理的分离功能以及管理订单投递。这意味着它为两个区域提供无干扰环境,这导致操作效率的增大,以及对订单何时、什么以及多少和以什么顺序而被投递至调度区的良好控制。
[0015] 根据本发明,储藏设施包括手动分拣区和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
[0016]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被布置在手动分拣区的下游或者上游,且通过路由(routing)输送机连接至手动分拣区,路由输送机通向装运区。因此,路由输送机连接两个分拣区,且也用作完成订单至装运区的调度输送机。
[0017] 手动分拣区包括沿路由输送机的延伸部布置且将在手动分拣站拣得的订单单元提供给路由输送机的手动分拣站。路由输送机也将产品单元和/或订单单元提供给手动分拣站。
[0018] 手动分拣区也可以通过手动批量分拣过程(将来自若干不同订单的若干产品组合在公共容器中(恶劣的批量分拣))来供应,产品从公共容器而被放置在产品单元中,以及被放置在路由输送机上。明显地,也可以以其他已知方法来执行对路由输送机的供应。
[0019] 手动分拣站可以为任何类型,且也可以包括临时储藏处,例如,用于非常快移动物的货盘流动式货架或静态位置、用于快速移动物的流动货架、用于慢速移动物的搁板、分拣墙等。
[0020]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包括储藏货架,储藏货架包括多个多层储藏支架,在多层储藏支架中储存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其中,储藏支架背对背成对地安置,且在对之间具有过道。换言之,支架其间具有过道,且每个支架毗邻附近过道的支架。
[0021] 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给送至储藏货架中,以及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而被取出。优选地,但不局限于,为每个过道设置仓库入口输送机和仓库出口输送机。
[0022] 每个储藏货架过道通过至少一个自动储藏/取出装置(AS/RS)来服务以从仓库储存和取出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优选地,每个过道的每个层具有专的AS/RS机,而且AS/RS装置服务两个或更多个层也是可能的。
[0023] 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从货源储藏支架经由储藏支架自身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至相邻的目标储藏支架而直接在两个邻接的储藏支架之间交换。这允许以更简单的方式来从仓库分类取出,而不需要在过道外部的分类。这降低了技术复杂度和空间、降低了成本并取得了更好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已经还认识到,当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从储藏货架过道的一个支架经由储藏货架单元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至下一个储藏货架过道的相邻支架来直接在两个邻接的储藏货架单元之间交换时,因为运送单元已经储存在单个储藏支架过道中(即使初始它们储藏在其他地方),因此可以省略前区中的分配和/或复杂分类。当被从仓库中取出时,它们被简单按顺序取出。
[0024] 因此,可以在无“横穿式”输送机的情况下实现运送单元的直接转移而不需要过道外部的分配和分类,且这具有更简单和更小的技术装置,具有更小的空间和更高的可靠性。因此,可以按要求的顺序来仅从相应的过道取出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这允许减少所谓的前区装置。仓库最好为全自动仓库。换言之,毗邻支架的储藏货架位置被用于使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从货架的一侧起穿过到达下一货架,使得运送单元可以从一个货架转移至下一货架。
[0025] 因此,横穿式输送或分类在货架单元自身内部是可能的,从而可能免除前区中的“横穿式输送机”。
[0026] 必要时可以将使用前区输送机以用于横穿式输送与此构思结合(尤其是如果因为除横穿式输送之外的理由而不能省略前区输送机),同时降低前区输送机和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和吞吐量需求。
[0027] 横穿式输送位置以有利的方式而被设置在储藏货架单元的每个层或任何选定层中。
[0028] 如果横穿式输送位置被安置为更靠近入货和出货输送机线路,则取得特别有效路径时间优化。也可以使横穿式输送位置定位于一个层之内的不同位置处。
[0029] 横穿式输送位置也可以被用作缓冲(尤其是如果它们属于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的最终目标过道),即,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保留在其中,直到它们被实际需要或取出为止。
[0030] 可以关于AS/RS来主动地或被动地实现交换,即,一方面横穿式输送位置可以仅为被动储藏表面,一个过道的AS/RS将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放置在被动储藏表面上(类似于将它们放置在仓库中),以及相邻过道的AS/RS从被动储藏表面接收运送单元(类似于将他们从仓库移除)。对于每个货架储藏位置或横穿式输送位置,总是可以仅单向地或双向地执行该过程。
[0031] 优选地,自动储藏/取出装置自身在横穿式输送位置中移置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即,最希望的是AS/RS自身为主动操纵工具,即,单元仅通过AS/RS来操纵也用于在横穿式输送位置中的交换,且这些不具有自己的驱动工具。
[0032] 因为横穿式输送位置简单性,所以也可能随后改进或改装横穿式输送位置且灵活地适应储藏系统中所需的效率平。
[0033] 出于交换的目的,AS/RS可以同样地在横穿式输送位置中以双倍深度储藏或三倍深度储藏来放置运送单元。因此,一个过道的AS/RS可以将储藏中的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放置在横穿式输送位置中达这种深度,即,使得它们已经被指定给相邻的货架且可以被AS/RS“正常地”到达,换言之,货源支架的自动储藏/取出装置将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放置在相邻的目标支架的横穿式输送位置中。此外,负载接收工具(例如,伸缩臂)可以具有延伸的范围。使用对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的层叠储藏也是可能的。
[0034] 由于横穿式输送位置受到广泛的使用且降低对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的损坏,因此有利的是可以涂覆横穿式输送位置的地板以减小摩擦和/或可以进行结构加固。
[0035] 特别优选的是,AS/RS为“迷你装载”或单层货架服务单元。尤其是,首选梭车(shuttle)或卫星车(satellite vehicle)。“迷你装载”AS/RS为具有灵活的负载操纵装置的地面运转多层储藏/取出机,其支持大范围的具有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独立物品、绑物品或堆叠物品、容器、货盘、纸箱。此外,具有两个负载操纵台的层叠布置或升降台的梭车将结合本发明用于从单轨道操纵若干层。
[0036] 特别地,所谓的 被用作单层AS/RS。它们在例如EP 1 254 852 A1中进行了描述。 是可以普遍使用的系统,以模化方式来构建且
以集成构思来组合储藏和运送。 将自动小部分储藏设施的域补充为高性能、
廉价且创新的方法。其为在货架中工作且服务整个储藏系统的轨道运载车辆。该系统构思基于用于容器运送的在储藏系统内部和外部工作的自主轨道导引车辆。特定的负载接收工具允许短暂的负载改变时间以及同时的装载和卸载。该系统具有移动轨道,移动轨道安装在储藏设施的每个层中或者在前区中升降或悬浮。除导引车辆之外,它们还向其提供电压
[0037] 梭车可以以两种布置来使用,所谓的“受控”或“漫游”布置。在受控布置中,梭车停留在它们相应的层处。在漫游布置中,梭车按需换层。
[0038]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保持任意过道中的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的期望的顺序的同时获得特别高水平的取出效率是可能的。相比于根据现有技术,这也用相当少的技术工作来实现。
[0039] 至少使用一个升降装置以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转移至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即,升降机允许来自仓库入口输送机或去往仓库出口输送机的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的层改变。通常这将为固定式升降机,但是同样可以设想具有升降功能的AS/RS(例如,迷你装载)。
[0040] 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机可选地为通行型(drive-through-type),意味着如果其为输送机,则单元可以在货架之内穿过升降机。
[0041]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升降机安装在过道的每个支架中,且每个升降机或为连接至仓库入口输送机的入货升降机或为连接至仓库出口输送机的出货升降机、或者为连接至仓库入口和仓库出口输送机二者的入货和出货输送机。
[0042] 特别地,可能的升降机包括垂直输送工具。有利的是,每个升降机具有用于运送单元或储藏单元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别地,2个)位置/地点。还将方便的是,储藏货架的每个层具有用于分离单层AS/RS与升降机的至少一个缓冲位置。这使得可能充分利用更快的单层AS/RS,以及防止升降机的空跑。
[0043] 还将有利的是,对于每个位置每个升降机具有单独驱动的输送工具。特别地,如果每个升降机具有每个位置被设置有沿不同方向可移动的单独驱动的输送工具的两个位置,则是方便的。因此,对于每个层,两个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的转移可以总是在不同方向上同时进行或者被转移到不同的出货缓冲点(例如,被转移至左边或被转移至右边)。此外,对运送单元至升降机的接收被更好地控制,使得两个单元将被卸载至一个层上。由于通向升降机的转移位置(缓冲位置)实际上总是被占据使得对于对升降机的控制提供了选项(允许升降机相应地被用于一个层的不同缓冲点的运送单元/储藏单元占据),因此这由于所使用的梭车的高效率而是可能的。
[0044]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也包括用于从产品单元分拣至订单单元以履行订单的至少一个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而被供给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来被调离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使用若干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特别地,每个过道一个)也是可能的。
[0045] 在本申请中,全自动分拣站被定义为根据货到人原则而使用全自动单元(手提袋、容器、货盘、箱子等)操纵的分拣站,即,对产品单元和订单单元的全自动供应以及卸载和送货。空订单单元和具有调试货物的订单被自动供应至工作站。单元以人体最佳使用高度来放置在分拣站上。通常这种站将也包括用于指引、指示和控制以及管理分拣员(其将手动地将产品单元拣出至订单单元)(例如,电子标签辅助拣货(pick-to-light)等)的工具。作为选项,操作员可以用自动分拣装置/机器来取代以实现全自动过程。
[0046] 相反地,半自动分拣站将不会具有刚才描述的全自动单元操纵,但将涉及对单元的手动处理。
[0047] 为了履行订单,路由输送机连接至储藏货架的至少一个入货仓库入口输送机和/或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这允许:
[0048] ·来自手动分拣站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或者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导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0049]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
[0050]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而被调度至装运区,或者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导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0051] ·来自手动分拣区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导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以用于之后的处理;
[0052]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或者储藏货架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被引导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中或至手动分拣区中以用于进一步处理;
[0053] 这可以根据需要而为立即订单发放或受控订单发放。
[0054] 自动储藏/取出装置(AS/RS)可以通过入货缓冲机来给货,以及可以给货至出货缓冲机,其中,缓冲机布置在储藏支架之内,而横穿式输送位置最佳(但不限于)被布置为在对应的储藏货架的入货缓冲机和/或出货缓冲机正后边/紧挨对应的储藏货架的入货缓冲机和/或出货缓冲机。
[0055] 此外,形成具有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至少一个升降机和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的输送机环路是可能的,其中,至少一个升降机通过仓库入口输送机来给货,且其自身向仓库出口输送机给货。
[0056] 然后,出货缓冲机可以给货至输送机环路中,而入货缓冲机可以通过输送机环路来给货。分拣站应当被包含至该环路中。
[0057] 优选地,对于每个分拣层,路由输送机可以具有一个或两个层,且可以有不止一个分拣层。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低层的路由输送机将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的部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供应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而高层路由输送机将部分或已完成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返回至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的储藏货架。那么可能的是,低层路由输送机将空单元供应至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拣站。反之也是可能的,意味着高层路由输送机供应部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以及操纵空单元,而低层路由输送机返回部分订单单元/产品单元。
[0058] 当在系统之内不需要操纵订单手提袋时更青睐单层输送机,那时可以以分类方式来一个接一个地取出产品单元且不需要操纵空订单单元。
[0059] 要理解的是,在使用术语“订单单元”或者同样的“产品单元”时,其将不被解释为限制性的,事实上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其他类型的运送器也可以同等有效地被使用。特别地,术语“产品单元”或“订单单元”也包括手提袋、货盘、容器、纸板容器、纸箱、物品堆、包裹或单元、打包单元(即,个体物品等的组合)以及个体物品。
[0060] 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可以随机地(混乱地)放置在仓库中,分布在整个系统中而不知道后续的取出它们时的顺序。与DE 299 12 230相反,未要求对可能的模块或储藏区域的限制。
[0061]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在于高度的灵活性,因为入货给货线路和出货给货线路可以在任意点处连接至对应的升降机。
[0062] 与出货升降机并行的是,同样可能通过相应地供应分发给货线路来提供专用入货升降机。另一方面,也可能控制出货升降机使得除出货操作之外它们还可以被用作入货升降机。在反向情况下,可选地,当前的专用入货升降机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被用作出货升降机。在个体升降机误操作的情况下,这也允许不中断操作或系统效率的增大。出于此目的,入货线路或出货线路必须被安置在升降机与不同高度的货架之间。这需要存在两个类似的组合式入货和出货层,在顺序地通过最后的出货线路之后其收集线路汇集到一起。
[0063] 通过AS/RS本身在货架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之内的横向位移功能(即,交换单元)提供以下优点,即,在例如出货升降机/入货升降机或给货线路的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相关过道的功能。附图说明
[0064] 从下文中对附图的描述来看,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细节是明显的,在附图中:
[0065] 图1示出具有手动储藏/分拣区和自动储藏/分拣区的储藏设施的示意性平面图;
[0066] 图2示出图1的自动储藏设施中的货架仓库之内的支架(rack)之间的运送单元的交换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67] 图3示出具有单层路由输送机的储藏设施中的第一分拣层和第二分拣层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68] 图4示出具有双层路由输送机的又一储藏设施中的分拣层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69] 图5示出又一储藏设施的由分拣层和其他储藏层组成的通行(drive through)型布局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70] 图6示出又一储藏设施的由第一分拣层和第二分拣层以及其他储藏层组成的通行型布局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71] 图7示出又一储藏设施的储藏货架中的由单循环升降机的对、分拣层和其它层组成的单侧型布局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72] 图8示出又一储藏设施中的由双循环升降机的对、具有选择项的分拣层和其它层组成的单侧型布局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0073] 图10至图12示出图7、图8和图9的各个实施例的其升降机在储藏货架的外部的可替代版本;
[0074] 图13示出又一储藏设施中的由第一分拣层和其它储藏层组成的通行型布局的典型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手动储藏/分拣区I和具有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设施的示意性平面图。
[0076]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布置在手动分拣区I的下游,且通过路由输送机5连接至手动分拣区I,手动分拣区I最终通向装运区IV。
[0077] 反过来讲也是可能的,则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将布置在手动分拣区I的上游,且通过路由输送机5连接至手动分拣区I,且路由输送机的末端将通向装运区IV。
[0078] 手动储藏/分拣区I通常通过手动批量分拣过程来供应(但不局限于),将来自若干不同订单的若干产品合并至公共容器中(恶劣的批量分拣),产品从公共容器被放置在产品单元中,以及被放置在路由输送机5上。而且也可能使用分立的分拣以供应手动分拣区I。
[0079] 手动批量分拣过程发生在批量分拣区III,批量分拣区III具有被过道3分离的手动起作用的货架或搁板2,分拣员1带着他的分拣车4进入批量分拣区III并根据分配给他的订单来聚集物品/商品。
[0080] 手动储藏/分拣区I还包括手动分拣站28,手动分拣站28沿曲折的路由输送机5的延伸部来设置和布置,且在曲折的路由输送机5的一侧或两侧上,且将在手动分拣站28分拣的订单单元U供应给路由输送机5。
[0081] 分拣站28通过常规的输送技术(如滚筒或带式输送机)来连接至路由输送机,且也可以包括临时储藏搁板10,特定的产品可以从临时储藏搁板10被分拣并被放置在订单单元中。
[0082] 分拣站28或者分开操作,或者通过两个分拣员来同时操作。
[0083] 可选地,可以使用“速度带分拣(pace belt pick)”来代替具有区域路由输送机的区域分拣站28。“速度带分拣”将具有直的路由输送机而无区域传递系统,且订单单元将在其上匀速地行进。分拣员分拣出所需的物品,并飞快地将它们放入每个分拣区之内的订单单元中。否则,输送机停下直到感应到物品为止。
[0084] 以下的实施例中的许多具有类似或相似的器件、装置等,因此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这些类似或相似的器件、装置等。
[0085] 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包括储藏货架6,储藏货架6包括多个多层储藏支架R,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U储藏在多层储藏支架R中,其中储藏支架R背对背成对地安置,且对与对之间具有过道13(也参见图2)。
[0086] 过道13经由输送机装置8连接至半自动或全自动分拣站7,输送机装置8包含至少一个被设置用来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U给送至储藏货架6、R中的仓库入口输送机14以及至少一个被设置用来从储藏货架6、R取出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U的仓库出口输送机15。
[0087] 所以用于从产品单元D(供物者“donor”的D)分拣至订单单元O(订单“order”的O)以履行订单的半自动/全自动分拣站7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来给货,而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来返回至储藏货架。
[0088] 路由输送机5也连接至至少一个入货仓库入口输送机14和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
[0089] 每个储藏货架过道13具有一个梭车11形式的自动储藏/取出装置,梭车11形式的自动储藏/取出装置被设置在每个层或每若干层中以用于在储藏支架R中储藏和取出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
[0090] 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U从货源储藏支架经由储藏货架自身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Q(其可以是单向交换位置Q或为双向的)至相邻的目标储藏支架来直接在两个邻接的储藏支架R之间交换(参见图2)。
[0091] 梭车11自身主动用它的负载操纵工具12来在横穿式输送位置Q中移置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U,负载操纵工具12是在装载台两侧的伸缩臂,且配备有单元操纵杆。在架子R它们自身之内不存在主动驱动工具。
[0092] 货源储藏支架的梭车11将订单单元或产品单元U放置在相邻的目标储藏支架中的横穿式输送位置Q中,使得在相应的、附近的过道中工作的梭车可以通过正常深度操作来操纵单元。换言之,相比于对于用于交换的正常单倍深度储藏或双倍深度储藏,例如三倍深度,源端梭车操作得更深。
[0093] 因此,在不离开仓库的情况下按箭头9的指示经由储藏货架6来转移单元U是可能的。
[0094] 根据图3,半自动/全自动分拣站7可以具有很多不同的配置。
[0095] 在图3中,半自动分拣站7A(左手侧)经由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和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直接连接至储藏货架6的过道13,仓库入口输送机14和仓库出口输送机15又通过直转移装置16、17(在该领域中也被称作RAT)来连接至/穿过路由输送机5。
[0096] 半自动分拣站7A包含用于分拣员的一个/两个工作地点以及在其间的用于将完整订单直接调度给装运区IV的调度输送机。对于如电子商务中的小订单,这种分拣站是理想的。
[0097] 可选地或者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全自动分拣站7B,全自动分拣站7B以诸如经由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和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接收层A上的订单单元O和产品单元D的方式来布置,该仓库入口输送机14和仓库出口输送机15又如之前一样通过直角转移装置16、17来连接至/穿过路由输送机5,但止于用于订单单元O的服务输送机19A和用于产品单元或供物者单元D的服务输送机20A。
[0098] 然而,对订单单元O和产品单元或供物者单元D的调度是通过更高层B(右手侧)上的用于订单单元O的服务输送机19B和用于产品单元或供物者单元D的服务输送机20B来执行的。这是通过布路至层A上的仓库入口输送机14的层改变输送装置18实现的。
[0099] 路由输送机5具有仅一个层层A,且可以被用来将完整订单供应至装运站IV。
[0100] 可选地,如图4中所描述的,路由输送机5可以具有两个层5A和5B,即,在每个层A(左手侧)和B(右手侧)中有一个输送层。
[0101] 在层A中,与以上类似,订单单元O和产品单元D被供应给分拣站7C,但服务输送机19A和20A不直接与仓库出口输送机15对齐,而是位于路由输送机5A的下游,且通过使用RAT 
17可到达。
[0102] 因此,层B被用于通过更高层B(右手侧)上的用于订单单元O的服务输送机19B和用于产品单元或供物者单元D的服务输送机20B对来自分拣站7C的订单单元O和产品单元D的调度。服务输送机19B不与仓库入口输送机14对齐(类似于层A)而是经由下游的RAT 16。相反地,服务输送机20B与仓库入口输送机14对齐。因此,来自分拣站7C的订单单元O可以穿过RAT 16,且通过路由输送机5而被输送至下游,而产品单元D可以直接取道回到仓库中。此外,订单单元O可以通过RAT 16来改道至仓库中。
[0103] 因此,上述的储藏和分拣允许:
[0104] ·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I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5而被调度至装运区IV,或者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而被引入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0105]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5而被调度至装运区IV;
[0106]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半自动分拣站7的包含已完成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路由输送机5而被调度至装运区IV,或者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而被引入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中以用于之后的调度;
[0107] ·来自手动储藏/分拣区(I)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经由至少一个仓库入口输送机14而被引入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储藏货架6中以用于进一步的处理,或者被直接引入半自动/全自动分拣站7以用于立即处理;
[0108] ·来自自动储藏/取出货架区(II)的半自动/全自动分拣站7的包含部分订单的订单单元被引入自动储藏的储藏货架6中以及被取出至半自动/全自动分拣站7以用于进一步处理;
[0109] 使用至少一个升降机21来改变单元的层以将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转移至至少一个仓库出口输送机15,以及用来从仓库入口输送机14接收订单单元和/或产品单元。升降机21可以具有用于单元的多个位置以同时运载多个单元。
[0110] 使用多少升降机21以及如何布置这些升降机取决于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6和图7,下面描述了一些可能的布置。
[0111] 在图5中,货架的层A以入货输送机22连接至仓库入口输送机14,入货输送机22又通向为通行型的升降机21A。升降机21又明显可以允许单元的层改变。在其它储藏层B中,例如,升降机21通过缓冲输送机26来供应,且调度至缓冲输送机25中,使得该层中的梭车11可以分别拣取或卸下单元。
[0112] 为了将单元从货架调度至分拣站7等,单元被从层A中的升降机21A输送至出货输送机23,单元经由RAT或牵引机27而从出货输送机23被改向至出口环路输送机24然后至仓库出口输送机15。可选地,它们可以穿过RAT 27至层A中的缓冲输送机25上。要被从层A中的货架调度的单元通过层A中的梭车而被卸下至缓冲输送机26,缓冲输送机26连接至出口环路输送机24。
[0113] 如果存在多个分拣站层,则可以添加额外的输送机环路。
[0114] 根据图6的布置与图5的布置类似。然而,层A中的布置被镜像在层B中,使得层A通过升降机21A和经过升降机21B的出口环路输送机24A来服务,升降机21B又与出口环路输送机24B一起来服务层B并经过升降机21A。在此情况下,储藏在层A上的单元将不被取出至层B(反之亦然),而储藏在其他储藏层中的单元可以被取出至层A和层B二者(反之亦然)。
[0115] 然后,层A和B可以给货至如上所述的单层或双层路由输送机5或分拣站等。
[0116] 如果存在多于两个分拣站层,则可以添加额外的输送机环路(为一个顺时针走向或一个逆时针走向、或者为两种走向的输送机环路)至每个升降机。
[0117] 在图6中的其它储藏层C中,升降机21通过缓冲输送机26来供应,并调度至每个货架R中的缓冲输送机25中,使得此层中的梭车11可以分别拣取或卸下单元。
[0118] 如层A和B中的虚线所表示的,缓冲输送机25、26、梭车11和RAT 27以及横穿式输送位置Q在这些分拣层上是非必选的。
[0119] 在图7中,每个过道13具有升降机21的对,每个货架R中有一对,一个升降机21A用于入货运输而另一个升降机21B用于出货运输,其中从路由输送机5或分拣站7供应的入货输送机22向升降机21A给货、而向路由输送机5或分拣站7供应的出货输送机24从升降机21B收货。其它层B类似于图6的层C,然而,它们仅具有一个缓冲输送机26和一个缓冲输送机25,每个在所示的货架R中。
[0120] 利用这种布置,储藏在任何层中的单元都可以按路线运送至任何分拣层,反之亦然。
[0121] 如果存在多个分拣站层,则可以额外添加一(多)对入货输送机和出货输送机。
[0122] 在图8中,过道13的每个货架R具有升降机21,如图7。然而,这个实施例每个过道具有两个入货输送机和两个出货输送机22、24,分别从路由输送机或分拣站向升降机给货和从升降机收货给路由输送机或分拣站。这两个入货输送机22直接在层A上,而两个出货输送机24在层A-1中,层A-1不是在下面的完整层而是在层A下部,使得它们可以二者都向一个分拣层给货且在下面的两个都从同一分拣层取出返回物。
[0123] 在其他储藏层B、C中,可以添加额外的缓冲输送机的对以增加升降机吞吐量以及更好的路由。使用非必选的缓冲输送机,储藏在任意层中的单元可以被按路线运送至任意分拣层中,反之亦然。从层B至层C等缓冲输送机每个层或每几个层改变其输送方向,即,如果每个层上未分配额外的缓冲输送机的对,则在偶数层中货架R具有按特定方向的缓冲输送机,而在奇数层中按相反方向。这种布置实现了双循环升降操作,这改善升降机的性能。
[0124] 如果存在多个分拣站层,则可以添加额外的入货输送机和出货输送机的对。
[0125] 图9的实施例与图8不同在于:入货输送机和出货输送机/过道通过过道13的货架R来交替(如图7),使得每个层A具有两个入货输送机和两个出货输送机。在此层A之下为第二层A-A,第二层A-A现在是层A之下的完整层,使得两个分拣层被供应有单元。
[0126] 在图10、图11和图12中,描述了图7、图8和图9的各个实施例的可选版本,其中升降机在储藏货架外部。为了实现这,梭车11的轨道延伸至货架的外部直到升降机21。另外,图10遵从图7。在图11和图12中,未示出可选的缓冲输送机,但是它们也遵从上述的图8和图9。
[0127] 图13类似于图5(或图6)和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组合。
[0128] 非分拣层B与图8中相同。
[0129] 分拣层A与图5或图6具有类似的布置,在于入货输送机22通向通行型的升降机21A。升降机21又明显地允许单元的层改变。为了将单元从货架调度至分拣站7等,单元被从层A中的升降机21A输送至出货输送机23上,单元经由RAT或牵引机27而被从出货输送机23重新定向至出口环路输送机24上然后至仓库出口输送机15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穿过RAT 
27至层A中的缓冲输送机25上。要被从层A中的货架调度的单元通过层A中的梭车11而被卸下至缓冲输送机26上,缓冲输送机26连接至出口环路输送机24。
[0130] 与图5或图6相反的是,层A也具有与输送机22、23一起在同一层中的第二升降机21B,使得可以在单个分拣站层中使用两个升降运输的量。
[0131] 与图5或图6相反的是,层B仅需要一对缓冲输送机以实现其功能。然而,可以添加额外的对以增大升降机吞吐量以及更佳的路由。使用非必选的缓冲输送机,储存在任意层中的单元可以按路线运送至任意升降机,反之亦然。缓冲输送机每层或每几层就改变其输送方向,即,如果每个层上未分配额外的缓冲输送机的对,则在偶数层中货架R具有按特定方向的缓冲输送机,而在奇数层中按相反方向。这种布置实现了双循环升降机操作,这改善了升降性能。
[0132] 如层A中的通过虚线表示的,缓冲输送机25、26、梭车11和RAT 27以及横穿式输送位置Q在此分拣层上是非必选的。
[0133] 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以上的实施例可以以许多方式来彼此组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