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包括移动的收集容器和辅助配给站的装置

申请号 CN201380045456.3 申请日 2013-08-16 公开(公告)号 CN104703880B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人 福尔康盛瑞士317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翰·万·德·库克; 艾迪·R·罗克思;
摘要 一种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包括:多个储存容器,每个储存多个药物部,并具有用于分发第一多剂量的药物部的配给装置;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用于收集药物部,并用于将已收集的药物部输出至封装站;以及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由配给装置分发至收集容器的药物部。该装置包括:辅助配给站(5),用于将第二多剂量的药物部输送至收集容器;运送装置,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 位置 、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收集容器,的辅助配给站和传输装置,用于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之间的收集容器,在该第一位置,收集容器从引导装置接纳药物部,在该第二位置,收集容器从辅助配给站(5)接纳药物部,在该第三位置,收集容器将已收集的药物部输出至封装站,收集容器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1),该装置(1)包括:
多个储存容器(2),每个储存多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用于分发第一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配给装置(21);
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3),用于收集固体药物部,并用于将已收集的药物部输出至封装站(9);
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由所述配给装置(21)分发至多个收集容器(3)中的一个收集容器的所述固体药物部;
辅助配给站(5),用于将第二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输送至所述收集容器(3);
运送装置(7,74,75),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收集容器(3),在该第一位置,所述收集容器(3)从所述引导装置接纳所述固体药物部,在该第二位置,所述收集容器(3)从所述辅助配给站(5)接纳所述固体药物部,在该第三位置,所述收集容器(3)将所述已收集的固体药物部输出至所述封装站(9),所述收集容器(3)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
辅助配给站(5),包括多个缓冲容器(51),每个缓冲容器暂时地保持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输送装置(53、63),该输送装置用于在所述收集容器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的期间,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将所保持的固体药物部(S)输出至其中一个所述收集容器(3);以及
控制装置(10),联接至所述运送装置(7)和所述缓冲容器(51)的输送装置(53、63),用于根据移动的收集容器(3)的位置而选择性地控制所述输送装置(53、63),使得被暂时地保持在所述缓冲容器(51)中的所述固体药物部被输出至选定的收集容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给站(5)的缓冲容器(51)是定置的,并布置成使得每个输送装置(53、63)能够在所述收集容器(3)沿着移动的预定的路径的上方的特定位置输出所述固体药物部,所述控制装置(10)配置成,如果欲将所述固体药物部输送至其中的一个具体的收集容器(3)在一个具体的输送装置(53、63)的特定位置的下方移动,那么,触发所述定置的缓冲容器的该具体的输送装置(53、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送装置(53、63)包括位于相应的定置的缓冲容器(51)的底部的封闭构件(5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给站(5)包括至少一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其中,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能够一起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该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被填充,在该第二位置,至少一部分所述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卸载至所述定置的缓冲容器(5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平地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路径是水平的直线路径,使得所述定置的缓冲容器(51)被布置在位于所述直线路径之上的直线行(5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被布置在处于水平面的列(58)和行(57)的矩阵中,其中,如果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移动到多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那么,一行(57)的所述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位于该直线行(50)的所述定置的缓冲容器(51)之上,并能够被卸载,第二位置的数量对应于列(58)中的缓冲容器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给站(5)包括两组(55a、55b)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其中,一组能够在其第一位置被填充,另一组能够在其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被卸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配给站(5)包括具有多个隔间的至少一个可移除的运送托盘,每个隔间用于接纳欲填充到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中的一个运送缓冲容器中的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其中,所述运送托盘的隔间的布置对应于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的缓冲容器的布置(55a、55b),由此,所述运送托盘能够位于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的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55a、55b)之上,使得每个隔间位于相应的缓冲容器之上,每个隔间的底部包括封闭构件,如果所述托盘位于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之上,那么,该封闭构件能够打开,使得所述运送缓冲容器能够被填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联接至所述可移除的运送托盘的填充转接站,该填充转接站包括用于辅助用所述固体药物部手动地填充所述隔间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引导由所述配给装置(21)分发至所述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3)中的一个收集容器的所述固体药物部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多个移动的下降管(4),每个下降管(4)被至少暂时地与收集容器(3)相关联,并且,在所述收集容器(3)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的期间被竖直地布置在所述相关联的收集容器(3)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配给装置(21)的所述多个储存容器(2)被布置在包括多行竖直列的至少一个矩阵中,每列包括多个竖直地堆叠的储存容器(2),其中,配给装置(21)的输出开口(22)被布置成当所述移动的下降管(4)定位成领接该列的储存容器(2)时,邻接下降管(4)的侧壁中的相应的输入开口(41)。

说明书全文

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包括移动的收集容器和辅

助配给站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储存容器、多个收集容器、引导装置以及辅助配给站,每个储存容器储存多个固体药物部且具有用于分发第一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配给装置,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固体药物部并用于将已收集的药物部输出至封装站,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由配给装置分发至其中一个收集容器的固体药物部,辅助配给站用于将第二多剂量定固体药物部输送至收集容器,该辅助配给站包括多个缓冲容器,每个缓冲容器暂时保持一个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用于输出所保持的固体药物部(S)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从EP1433457A1已知一种装置。该文件描述了一个药品供应装置,其包括多个储存容器(片剂盒包括驱动基座和容器),每个储存容器储存多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用于分发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配给装置(驱动基座中)。两个收集容器由两个遮板形成。每个遮板从其中一半的储存容器接纳固体药物部,并将药物部输出至料斗,该料斗将药物部传递至包装站。用于引导由配给装置分发至两个收集容器中的一个收集容器的固体药物部的引导装置由竖直滑槽形成,该竖直滑槽由储存容器的两个搁架之间的间隙形成。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第二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辅助配给站。辅助配给站(被称为药品加料器)包括多个缓冲容器(被称为接收隔间),每个缓冲容器暂时保持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用于将所保持的固体药物部(多个)直接排出至料斗的输送装置。
[0003] 将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例如片剂、胶囊、囊片以及丸剂封装在袋、包装袋或其它类型的封装袋中通常是有利的,其中,每个袋中的药物部是按照每次摄取的量而分开包装的,其中,该袋带有用户信息,例如,必须服用的药物部的日期和日期的时刻。用户的袋典型地彼此附接并以卷绕在分发盒中的方式供应。
[0004] 将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批次)填充于单独的封装物正在逐渐自动化。一种已知的用于配给最终被封装在单独的封装袋中的固体药品的系统(例如从EP1433457A1已知的系统)包括多个供应容器(储存容器),每个供应容器填充有不同种类的药物。在读取或输入药品处方之后,与处方相关的供应容器打开以允许一剂量的固体药物部(例如,一个片剂或胶囊,或者少量的片剂或胶囊)下落至位于供给容器的出口之下的中央下降管。在下降导管的底部,选择性袋释放的药物部被收集并转递,填充到封装袋,例如袋或包装袋中,在此之后,封装袋被封闭。在此,在填充封装袋之前或之后,能够向封装袋提供用户信息。
[0005] 然而,该已知系统具有若干缺点。该已知系统的一个显著缺点是系统的填充频率或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且受限于药物部在下降导管中下落的(最长)时间,由此,已知系统的填充频率受限且不能增加。这意味着,用于下一个袋的填充周期仅可以在预期填充本袋的周期完成之后,即,在预期药物部沿着下降导管从最远处(最高)的供应容器下降至底部和封装袋的最大时间届满之后。然而,由于对药品的不断增加的需求,需要在实践中在每单位时间提供更多封装袋的多剂量的药物部。
[0006] 荷兰申请NL2007384(尚未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改进系统,其包括多个配给站、第一无端传送带以及第二无端传送带,配给站用于分发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第一无端传送带用于沿着配给站移动联接至第一传送带的多个平行的下降管(或下降导管),其中,每个下降管适于引导由至少一个供应容器输送的一剂量的药物部,第二无端传送带用于移动联接至第二传送带的多个收集容器,其中,每个收集容器适于接纳被引导穿过其中一个下降管的药物部,至少一个分发配给站用于将由每个收集容器收集的药物部转移至封装袋并用于封闭和封装。在药物部由下降管引导并下降至收集容器的期间,下降管和收集容器一致地移动。应用可活动的下降管和收集容器,其实际上用作暂时储存缓冲器,使得多个药品处方被平行(同时)或并行地收集,而不是连串地(连续地)收集,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填充封装袋的频率。在该剂量的药物部下落穿过下降管时,下降管和下方的收集容器能够以连续的方式移动,通常向着一个或多个后续的配给站的方向,能够可选地出于分发更多的多剂量的药物部的目的而启动配给站,取决于应当遵循的处方。每个收集容器能够收集通常与一位用户和/或给定的日期和时间相关联的一个处方。
[0007] 收集容器和位于其上的下降管非物理性地地彼此连接,这是因为两种部件的断开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从下降管物理性地分离收集容器,使得能够引导收集容器远离下降管。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传送带的物理长度大于第一传送带的长度。这使得能够不经由下降管沿着一个或多个其他种类的(特定)配给站(在此,称为辅助配给站)引导收集容器,以将药物部直接分发至收集容器。这些特定的配给站能够有利地用于例如在应用作为较不频繁地配给的药物部的特定药物部时。荷兰申请提出了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特定配给站由联接到载体框架的供应屉以供应屉能够位移的方式形成。旨在使用两个这样的供应屉,一个供应屉出于分发药物部的目的而位于收集容器之上,另一供应屉更远离收集容器,以使得能够再次填充。出于填充的目的,有利的是,每个供应屉可拆卸地联接至(相同的)载体框架。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由此所述装置具有增加的填充速率,并能够以灵活的方式分发辅助配给站的额外的固体药物部(包括多个缓冲容器,每个缓冲容器暂时地保持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少量固体药物部)。
[0009] 根据本发明,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包括:多个储存容器,每个储存多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用于分发第一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配给装置;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固体药物部,并用于将已收集的药物部输出封装站;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由配给装置分发至多个收集容器中的一个收集容器的固体药物部;辅助配给站,用于将第二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输送至收集容器;运送装置,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收集容器,在该第一位置,收集容器从引导装置接纳固体药物部,在该第二位置,收集容器从辅助配给站接纳固体药物部,在该第三位置,收集容器将已收集的固体药物部输出封装站,收集容器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辅助配给站,包括多个缓冲容器,每个缓冲容器暂时地保持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并具有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用于在收集容器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的期间,在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将所保持的固体药物部输出至其中一个收集容器;以及控制装置,联接至运送装置和缓冲容器的输送装置,用于根据移动的收集容器的位置而选择性地控制输送装置,使得被暂时地保持在缓冲容器中的固体药物部被输出至选定的收集容器。
[0010] 设置缓冲容器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能够根据移动的收集容器的位置而被选择性地控制,从而能够将缓冲容器排出至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中的随意选定的收集容器,使得特定的药物部能够被单独地放入选定的收集容器或能够被添加至从储存容器排出的药物部。此外,多个缓冲容器的多个药物部能够被同时排出至不同的收集容器。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封装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的装置的特征在于,辅助配给站的缓冲贮器是定置的,并布置成使得每个输送装置能够在收集容器沿着移动的预定的路径的上方的特定位置输出固体药物部,控制装置配置成如果欲将固体药物部输送至其中的一个具体的收集容器在一个具体的输送装置的特定位置的下方移动,那么,触发定置的缓冲容器的该具体的输送装置。优选地,每个输送装置包括位于相应的定置的缓冲容器的底部的封闭构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给站包括至少一组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其中,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一起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该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被填充,在该第二位置,至少一部分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被卸载至定置的缓冲容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平地在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选发展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路径是水平的直线路径,使得定置的缓冲容器被布置在位于直线路径之上的直线行中。这简化了设计,并允许直线导轨引导移动的收集缓冲器。优选地,一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被布置在处于水平面的列和行的矩阵中,其中,如果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移动到多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那么,一行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位于该行定置的缓冲容器之上,并能够被卸载,第二位置的数量对应于列中的缓冲容器的数量。行和列中的缓冲容器的布置便于缓冲容器被再填充时的处理。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配给站包括两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其中,一组能够在其第一位置被填充,另一组能够在其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中的一个被卸载。这导致增加的填充速率,因为它避免了在最后的运送缓冲容器被排入至定置的缓冲容器后等待再次填充运送缓冲容器。
[0013]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给站包括具有多个隔间的至少一个可移除的运送托盘,每个隔间用于接纳欲填充到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中的一个运送缓冲容器中的一个固体药物部或几个固体药物部,其中,运送托盘的隔间的布置对应于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的缓冲容器的布置,由此,运送托盘能够位于定位在第一位置的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之上,使得每个隔间位于相应的缓冲容器之上,每个隔间的底部包括封闭构件,如果托盘位于该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之上,那么,该封闭构件能够打开,使得运送缓冲容器能够被填充。优选地,设有能够联接至可移除的运送托盘的填充转接站,该填充转接站包括用于辅助用固体药物部手动地填充隔间的装置。
[001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引导由配给装置分发至多个移动的收集容器中的一个收集容器的固体药物部的引导装置包括多个移动的下降管(或下落管),每个下降管被至少暂时地与收集容器相关联,并且,在收集容器于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的期间被竖直地布置在相关联的收集容器之上。优选地,带有配给装置的多个储存容器被布置在包括多行竖直列的至少一个矩阵中,每列包括多个竖直地堆叠的储存容器,其中,配给装置的输出开口被布置成当移动的下降管定位成领接该列时,邻接下降管的侧壁中的相应的输入开口。附图说明
[0015]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透视图,
[0017]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另一示意透视图,
[0018] 图3是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0019] 图4是用于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引导装置的示意透视图,[0020] 图5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0021] 图6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0022] 图7是用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辅助配给站的透视图,以及
[0023] 图8-11是图7所示的辅助配给站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优选实施方式,该装置用于封装从多个储存容器2的分发装置分发并运送至封装站9的多剂量的固体药物部(例如,片剂、胶囊、囊片和其他种类的丸剂)的示意透视正视图。图2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相应的透视后视图。图3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5] 出于该目的,装置1包括以定置、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多个储存容器2(也称为罐)的支撑结构11(框架)。在此,每个储存容器2适于保持一个种类的药物(药剂)的供给。不同的储存容器2通常将保持不同种类的药物的供应,尽管也可以设想由多个储存容器2保持的被频繁配给的药物。
[0026] 储存容器2包括含有固体药物部的供应的可拆卸部分和安装到支撑结构11的框架的固定部分。储存容器2的可释放部分包括外壳和封闭外壳的盖。外壳优选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能够在不打开储存容器2的情况下,确定填充的程度。与外壳中保持的片剂或胶囊相对应地,外壳的外侧设有针对片剂或胶囊(药物部)的接纳空间。接纳空间被透明盖元件覆盖。人在此能够立即看到使用何种片剂或胶囊来填充储存容器2。容纳在外壳中的是可轴向旋转的个体化轮,该个体化轮可拆卸地连接到外壳并适于在轴向旋转的期间分离单个片剂或单个胶囊,其随后能够经由布置在外壳中的倾斜的下降引导件而从外壳被移除,且能够经由出口22(见图3)而被转移至下降管4的通道开口(入口)41(见图4)。在此,个体化轮设有多个接纳空间,该接纳空间用于分布在整个边缘周边的胶囊或片剂。接纳空间的尺寸适合于在供应中被保持的胶囊或片剂的尺寸。个体化轮能够由也容纳在外壳中的步进达旋转。布置在倾斜的下降引导件的是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检测胶囊或片剂移动通过的时刻,从而也检测外壳是否已空。储存容器2从装置1的外侧可见,并且,为了可能的补充,是可接近的。外壳将通常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使得能够指示储存容器2的当前状态,尤其是在储存容器2不得不被补充或不正确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0027] 大部分数量的应用的储存容器2布置在两个矩阵结构(图1至3仅示出了单个的矩阵结构)中,该矩阵结构共同包围针对下降管4的两个第一水平行进的传送带42的一部分。在此,下降管4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元件46,该安装元件46形成两个第一传送带42的一部分。在所示的示范性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几个下降管4,但实际上每个安装元件46将通常连接至一个下降管4,由此,第一传送带42随着下降管4而设在整个环形路。下降管4设有用于与两个第一传送带42的安装元件46协作的匹配安装元件48。然而,图4所示的下降管4的一个具体特征在于,下降管4设有附加的中央引导元件49,该中央引导元件49用于与能够附接至支撑结构11的定置引导件13协作,由此赋予下降管4和两个第一传送带42额外的稳定性
[0028] 第一传送带42由驱动轮44驱动,该驱动轮44经由竖直轴43而联接至电动马达45。为了能够应付传送带42的滑动,驱动轮44的行进面采取异型形式。通过驱动第一传送带42,下降管4能够沿着布置在矩阵结构中的储存容器2的配给装置的出口而被引导,以接纳由配给装置21分发的多剂量的药物部。每个下降管4在此适于同时与位于彼此之上的多个储存容器2的配给装置21协作。如图4所示,为了该目的,每个下降管4设有数量与竖直列中的储存容器2相对应的多个通道开口(入口)41,下降管4将同时与储存容器2协作。下降管4还设有用于限制下降的药物部的自由下降的最大长度的若干破壁14,以限制下降速度,从而限制对下降的药物部的损害(参照图4)。在此,通常使用20cm的最大自由下降长度。装置1还包括设有安装元件75的第二传送带74,在安装元件75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收集容器3,其也被称为药物车厢。每个安装元件74通常将在此设有收集容器3,该收集容器3适于暂时储存按照处方制成的一剂量的药物部。图1和2中未示出所有的收集容器3。第二传送带74机械地联接至第一传送带42,并也由电动马达45驱动,其中,传送带42和74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速度相同。而且,有利于第一传送带42和第二传送带74相互对准,其中,安装元件46、74位于基本上竖直的线(直接位于彼此之下)。邻接的安装元件6、75之间的距离达到80mm,这基本上对应于收集容器3、下降管4以及配给站2的宽度。收集容器3适于接纳下降穿过下降管4的固体药物部。出于该目的,每个下降管4在底部设有针对下降的药物部的通道开口。作为下降管4经过储存容器2的运送路径的一部分,每个收集容器3将在此位于相关的下降管4的正下方。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防止传送带42、74因为下降管4和收集容器3的各自的重量而松弛,传送带
42在约600N的偏压下张紧。传送带42、74通常由诸如聚酰胺(尼龙)的比较强的塑料制成。
[0029] 收集容器3包括用于与第二传送带74的安装元件75协作的匹配安装元件。为了增加稳定性,该收集容器3还包括用于夹紧或至少接合在第二传送带74的周围的紧固沟槽。收集容器3的上侧采取打开的形式,并呈漏斗形,使得它能够接纳从下降管7下降的药物部。收集容器17的下侧设有可枢转的封闭元件,该封闭元件设有操作舌,通过操作榫舌,能够使封闭元件枢转,以能够使收集容器3打开,从而卸载。收集容器3通常设有偏置元件,例如压缩弹簧,以促使封闭元件向着封闭收集容器的位置方向,由此,能够防止收集容器3的误打开。
[0030] 如图1、2和5所示,第二传送带74比第一传送带42更长。其优点在于,收集容器3能够沿着特定配给站5且在特定配给站5之下被运送得更远(图5所示),优选地由屉形成,设有特定的不太频繁地配给的药物部,其中,特定配给站5适于将选定的药物部直接输送至收集容器3,即不经由下降管4。
[0031] 收集容器3然后将向着分发封装站9的方向被引导,按照处方收集的固体药物部从收集容器3被移除,其中,药品部被转移至打开的箔封装袋。在封装站9,箔封装袋将陆续密封,并设有特定(用户)信息。封装站9包括能够由电动马达解绕的箔辊91,在此之后,解绕的箔经由多个引导辊而向着将要排空的收集容器3的方向被引导。在箔被运送至用于排空的收集容器3的下方之前,箔被纵向地折叠,由此创建V形折叠,药物部能够在收集容器3打开之后被接纳于该V形折叠中。箔能够被横向密封两次,纵向密封一次,从而能够使封装袋完全密封。施加纵向密封的是热棒,该热棒按压两个箔部分的一侧使其彼此附接,由此,箔部分熔合在一起,并形成纵向密封。有利的是,在此,每个热棒经由由塑料(尤其是特氟隆)制成的定置条或者可移位带38而接合箔,以防止热棒粘接到箔。横向密封也由两个直立的可旋转的热棒创建,其彼此协作,并按压箔部件彼此贴靠,实现横向密封。可选地,封装袋还能够设有标签。连续的封装袋(包装袋)最初保持彼此连接,并共同形成封装条92。
[0032] 装置1的整体控制由控制单元10实现。控制单元10联接至储存容器2的分发装置21、第一传送带42和第二传送带74的驱动马达、用于检测承载下降管4的第一传送带42的位置的传感器以及封装站9的部件。
[0033] 图5示出了包括辅助配给站5的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顶视图。如所示,辅助配给站5位于承载收集容器3的第二传送带74之上,其中,配给站位于安装到第一传送带的下降管4不沿着位于收集容器3之上的储存容器移动的区域。如已经提到的,在承载收集容器3的第二传送带74比承载下降管4的第一传送带42更长。
[0034] 从图7中可以看出,辅助配给站5包括两组可移动的运送缓冲容器,其由两个屉55a、55b形成。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屉55a、55b包括框架54a、54b以及处于水平面中的容器的四行57和16列。承载缓冲容器的框架54a、54b能够水平地移动至退回位置,在该退回位置,能够从上方接近该缓冲容器。
[0035] 图8-11是图7中所示的辅助配给站的部件的局部视图,其中,图8示出了屉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用于将一行上屉55a联接至图10和11所示的定置的缓冲容器51的中间引导构件61。
[0036] 屉55a、55b的运送缓冲容器能够水平地移动,使得一行57的运送缓冲容器位于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之上。每个运送缓冲容器具有通常封闭的底部开口。当一行57的运送缓冲容器位于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之上时,屉55a、55b的一行缓冲容器的所有底部开口能够同时打开,使得所有药物部从运送缓冲容器落入相应的定置缓冲接受器51中。如果上屉55a位于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之上,那么,中间引导构件61(如图9所示)转移至上屉55a的缓冲容器的底部和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的上边缘之间的间隙,以引导下降的药物部。
[0037] 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位于收集容器3沿着移动的路径之上。图10示出了行50的定置缓冲容器51的透视顶视图。图11示出了定置缓冲容器51的底视图。每个定置缓冲容器51包括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由位于缓冲容器的底部的封闭构件53和操作该封闭构件53的机电驱动器63组成。封闭构件53连接至控制单元10,使得每个封闭构件53能够选择性地打开,取决于从控制单元10已知的移动的收集容器3的位置。因此,被暂时地保持在缓冲容器中的固体药物部能够被输出至选定的收集容器3。
[0038] 在屉55a、55b的退回位置(如图6、7以及8所示),一个可移动的运送托盘(未示出)能够铺放在屉55a、55b的缓冲容器上。运送托盘具有多个隔间,每个隔间用于接纳一份固体药物部或少量(例如2至10)固体药物部。隔间的数量和布置对应于下方的输送缓冲容器的数量和布置。每个隔间具有通常封闭的底部开口。托盘的隔间的所有底部开口能够由手动操作的构件同时打开,使得所有药物部从隔间下降至退回的屉55a、55b的相应的输送缓冲容器。
[0039] 托盘的隔间能够填充转接站(未示出)被手动地填充。填充转接站优选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例如通过启动安装在欲填充的隔间的灯或发光二极管,或者通过将光束指向欲填充的隔间,从而向填充隔间的操作者指示欲填充具体的固体药物部的选定的隔间。
[0040] 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在此示出且描述的示范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而喻的许多变型能够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