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

申请号 CN201610197909.X 申请日 2016-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5775618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梁平县兴渝豆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蒲宁;
摘要 本 专利 属于豆筋的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包括第一运输链条,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 豆浆 自动加热装置;第二运输链条,所述第二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收集盘;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用于驱动收集盘,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中至少两者共用一个 电机 。与传统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相比,本方案的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中至少两者共用一个电机,则至少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同时,由于电机的数量减少了至少一个,则需要把控的电机数量比较少,电机之间的同步性更易保存,从而确保了整个系统运行的连贯性。
权利要求

1.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包括第一运输链条,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豆浆自动加热装置;第二运输链条,所述第二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收集盘;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用于驱动收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中至少两者共用一个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共用一个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靠近第一运输链条安装,并位于第一运输链条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链条倾斜设置,且第二运输链条的进料端高于第二运输链条的出料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均包括由若干链条单元串联而成的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上设有承托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所述承托块上设有用于容纳豆筋成型棒的承托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呈Y型,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豆筋成型棒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沿链条本体对称设置,所述承托装置之间的连线与链条本体的传动方向相垂直。

说明书全文

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豆筋的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豆筋,是把经过筛选好的黄豆经过浸泡,再进行打磨,煮沸后过滤成豆浆;之后用大火在锅的一煮沸,用吹,待豆浆表面结皮时用豆筋成型棒将豆皮卷起,经过烘干而成的豆制品。以往采用传统方法卷制豆筋时,按两人一组,作业时间12小时,每天产品不过8公斤,其卷制效率极低,人成本高。另外,人工卷制豆棒时对豆皮的牵拉不均匀,容易造成豆皮断裂,严重影响豆棒卷制质量
[0003] 为了解决豆筋制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有人员研制了一种机械化的豆筋机,包括整列装置、豆筋成型棒运输装置(第一运输链条)、豆浆自动加热装置、出料装置(第二运输链条)和收集盘。豆筋成型棒经过整列后进入豆筋成型棒运输装置,豆筋成型棒运输装置先将豆筋成型棒运送至豆浆自动加热装置中,使得豆筋成型棒将豆浆表面的豆皮卷起,然后经过出料装置进入到收集盘中进行收集。本装置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豆筋的制造效率,然而,豆筋成型棒运输装置、出料装置和收集盘均采用独立的传送系统,而每一个传送系统均用单独的电机驱动。其缺点主要在于:1、电机的数量过多,资源浪费比较严重。2、各个电机之间的同步性难以保持统一,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的连贯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以降低豆筋机的电机使用量。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包括第一运输链条,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豆浆自动加热装置;第二运输链条,所述第二运输链条用于运输豆筋成型杆至收集盘;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用于驱动收集盘,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中至少两者共用一个电机。
[0006]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启动电机,电机驱动各个链条移动,为整个设备的运转提供动力。豆筋成型棒第一运输链条先将豆筋成型棒运送至豆浆自动加热装置中,使得豆筋成型棒将豆浆表面的豆皮卷起,然后经过第二运输链条进入到收集盘中进行收集。
[0007] 与传统的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相比,本方案的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中至少两者共用一个电机,则至少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同时,由于电机的数量减少了至少一个,则需要把控的电机数量比较少,电机之间的同步性更易保存,从而确保了整个系统运行的连贯性。
[0008]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和传动链条共用一个电机。本方案仅采用一个电机来保证整个传送系统运行,不存在其他电机的干扰,在同步性方面能达到最优状态。
[0009] 另外,豆筋和其他的食品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豆浆的表面在形成结皮时,振动过大会使得结皮困难。同时,豆筋成型棒将豆浆表面的豆皮卷起时,振动过大,也极易导致豆皮断裂。各个链条共用一个电机,首先是减少了振动源,其次,各个链条间彼此制约限制,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振动的产生。
[0010]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电机靠近第一运输链条安装,并位于第一运输链条的下方。
[0011] 现有的整列装置通常设置在第一运输链条的上方,其主要包括两个整列杆,两个整列杆上均设有供豆筋成型棒滑动至运输链条的第一凹槽,且两个第一凹槽相对设置。可预先在第一凹槽内放置较多的豆筋成型棒,最低端的豆筋成型棒则位于承托槽中,凹槽最下方的豆筋成型棒被运输链条运走之后,其上面的一根豆筋成型棒在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入承托槽中,以此不断重复。
[0012]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豆筋成型棒极易卡在第一凹槽中,而电机产生的振动正好可减少豆筋成型棒卡在第一凹槽中的情况。将电机靠近第一运输链条安装,则电机会相对远离豆浆自动加热装置,不会因为振动过大而影响豆筋的成型质量。
[0013]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运输链条倾斜设置,且第二运输链条的进料端高于第二运输链条的出料端。当豆筋成型棒运动到第二运输链条上时,豆筋成型棒上的豆皮还未完全粘接在一起。如果第二运输链条平或者朝其他方向的设置,则当豆筋成型棒移动至第二运输链条的出料端落入收集箱内时,会由于豆筋成型棒与收集箱之间的距离过高而使得豆筋成型棒落入收集箱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导致豆皮散开,不能完全包覆在豆筋成型棒上。
[0014] 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第一运输链条、第二运输链条均包括由若干链条单元串联而成的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上设有承托装置。豆筋成型棒可放入承托装置中,链条本体移动时,即可带动豆筋成型棒一起移动,从而实现豆筋成型棒机械化的运输。
[0015]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所述承托块上设有用于容纳豆筋成型棒的承托槽。由于豆筋成型棒不直接与链条本体接触,有效的避免了豆筋成型棒卡在两个链条单元之间的可能。
[0016] 方案七: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承托块呈Y型,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豆筋成型棒的直径。由于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豆筋成型棒的直径,则豆筋成型棒只能容纳于承托槽内,而不会掉入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从而避免了因为操作失误而使豆筋成型棒与链条本体直接接触的问题。
[0017] 方案八: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承托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沿链条本体对称设置,所述承托装置之间的连线与链条本体的传动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个承托装置,两个承托装置对豆筋成型棒有更好的限位作用,使得豆筋成型棒运动得更加稳定。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1] 图4是图1中部分第二传输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整列装置10、第一运输链条20、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第二运输链条40、承托块401,承托槽402、传动链条50、收集盘60、第一辅助链条701、第二辅助链条702、第三辅助链条703、第四辅助链条704。
[002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豆筋机,包括机架、整列装置10、第一运输链条20、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第二运输链条40和收集盘60。整列装置10安装在第一运输链条20的上方,第一运输链条20、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第二运输链条40从左往右顺次安装,收集盘60安装在第二运输链条40的下方。
[002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豆筋机传送系统,包括第一运输链条20、第二运输链条40和传动链条50,第一运输链条20、第二运输链条40和传动链条50中共用一个电机。电机为伺服电机,转速稳定,可控性强。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运输链条20的下方。电机产生的振动正好可减少豆筋成型棒卡在第一凹槽中的情况。将电机靠近第一运输链条20安装,则电机会相对远离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不会因为振动过大而影响豆筋的成型质量。
[0025] 如图1所示,机架上对应链条的位置上设有多个转动轴承,轴承上转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均对应设有传动轮,用于驱动各个链条移动。传动轮和传动轴均为现有技术手段,后续介绍其他链条时就省略介绍。电机的输出端同时连有第一辅助链条701和第二辅助链条702,第一辅助链条701向左上方倾斜设置,并与第一运输链条20安装在同一传动轴上,用于同步带动第一运输链条20移动。第二辅助链条702与第三辅助链条703安装在一个共同的传动轴上,使得第二辅助链条702驱动第三辅助链条703运动,进而驱动传动链条50运动。第三辅助链条703与第四辅助链条704也有一个共同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即第二辅助链条
702、第三辅助链条703的共同的传动轴。如图1和图3所示,第四辅助链条704与传动链条50形成联动,从而使得第四辅助链条704与传动链条50同步运动。
[0026] 第二运输链条40向有下方向倾斜设置,当豆筋成型棒运动到第二运输链条40上时,豆筋成型棒上的豆皮还未完全粘接在一起。当豆筋成型棒移动至第二运输链条40的出料端落入收集箱内时,第二运输链条40向有下方向倾斜设置,豆筋成型棒与收集箱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从而而使得豆筋成型棒落入收集箱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确保豆筋的成型质量。
[0027] 具体传动时,一方面,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辅助链条701移动,第一辅助链条701带动第一运输链条20移动,从而将豆筋成型棒运送至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中,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上方的传送带带动豆筋成型棒向右方移动,将豆皮卷在豆筋成型棒上。另一方面,电机带动第一辅助链条701的同时,带动第二辅助链条702运动,第二辅助链条702带动第三辅助链条703运动,第三辅助链条703则驱使第二运输链条40移动,从而将豆浆自动加热装置30处的豆筋成型棒向右下方运送。再一方面,第三辅助链条703带动第二运输链条40移动的同时,还带动第四辅助链条704移动,第四辅助链条704则带动传动链条50移动,传动链条50则带动收集盘60运动,最终收集到第二运输链条40上的豆筋成型棒。
[0028] 本实施例采用一个电机来保证整个传送系统运行,不存在其他电机的干扰,在同步性方面能达到最优状态。另外,豆筋和其他的食品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豆浆的表面在形成结皮时,振动过大会使得结皮困难。同时,豆筋成型棒将豆浆表面的豆皮卷起时,振动过大,也极易导致豆皮断裂。各个链条共用一个电机,首先是减少了振动源,其次,各个链条间彼此制约限制,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振动的产生。
[0029] 另外,为了保证豆筋成型棒传送的稳定性,在第一运输链条20、第二运输链条40上均设有承托装置。承托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沿链条本体对称设置,所述承托装置之间的连线与链条本体的传动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个承托装置,两个承托装置对豆筋成型棒有更好的限位作用,使得豆筋成型棒运动得更加稳定。承托装置包括承托块,承托块上设有用于容纳豆筋成型棒的承托槽。由于豆筋成型棒不直接与链条本体接触,有效的避免了豆筋成型棒卡在两个链条单元之间的可能。承托块呈Y型,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豆筋成型棒的直径。由于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的距离小于豆筋成型棒的直径,则豆筋成型棒只能容纳于承托槽内,而不会掉入相邻两个承托块之间,从而避免了因为操作失误而使豆筋成型棒与链条本体直接接触的问题。
[0030] 最后,由于第二运输链条40倾斜设置,还可以在第二运输链条40上的承托块上通过紧固螺栓铰接一个挡柱,挡柱设置在承托槽的右边。当第二运输链条40运动时,挡柱对豆筋成型棒进行良好的限制,避免豆筋成型棒从承托槽中滑出。而通过紧固螺栓铰接的方式,则可方便的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挡柱的位置。
[003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