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保持系统和方法

申请号 CN201480024932.8 申请日 2014-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5164030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申请人 哈伯西有限公司; 发明人 恩里克·维斯孔蒂; 马尔科·卢基;
摘要 模组式带(300)包括带模组(320)、枢转杆(350)和链接帽(340)。带模组(320)包括中间部分(322)、沿平行于带行进方向的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322)延伸的外链接端(324)和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322)延伸的相对链接端(330)。所述相对链接端(330)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的链接端交错并且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所述外链接端(324)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和配合连接器(326)。枢转杆(350)穿过所述外链接端(324)的横向开口设置。链接帽(340)用于保持枢转杆(350)并且具有对应连接器(342),所述对应连接器被构造为与所述外链接端(324)的配合连接器(326)配合。
权利要求

1.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包括:
带模组(20;70;120;220;260;320;620),该带模组包括:
中间部分(22;72;322);
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该外链接端沿平行于带行进方向的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22;72;322)延伸,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25;75)和配合连接器(26;76;126;326);和
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该相对链接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22;72;322)延伸,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20;70;120;220;260;320;620)的链接端交错,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
330;630)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82);
枢转杆(100;150;250;350),所述枢转杆穿过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设置;和
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所述链接帽用于保持枢转杆(100;150;250;
350),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具有对应连接器(42;92;142;242;342),所述对应连接器被构造为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配合连接器(26;76;
126;326)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带模组(20;
70;120;220;260;320;620)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内链接端(78;128;228;328;628),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链接端(78;128;228;328;628)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同轴的横向开口(7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240)还包括一体形成的小棒(250),该小棒被构造为与所述枢转杆(255)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240;340;540)的对应连接器(42;92;242;342)是插头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400),其中,所述链接帽(140)的对应连接器(142)是卡口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枢转杆(100;150;350)具有杆直径,并且所述枢转杆(100;150;350)还包括具有大于所述杆直径的环直径的保持环(102;152;35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同轴的横向开口(41;91;341),并且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的横向开口(41;91;341)具有小于所述枢转杆(100;150;250;350)的环直径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被构造为抵接所述枢转杆(100;150;250;35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还包括指示器(93),其用于将所述链接帽(40;90;
140;240;340;540)与其他带部件区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指示器(93)是凸起表面的设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指示器(93)是喷涂设计。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具有不同于其它带部件的颜色的颜色。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具有小于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当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附接至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上时,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和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总横向宽度与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的横向宽度基本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其中,所述带模组(20;70;120;220;260;320;620)包括多于一个的内链接端(78;128;228;
328;628)和多于一个的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
17.带模组系统(10;60),包括:
端模组(20;70;120;220;320;620),该端模组包括:
中间部分(22;72;322);
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该外链接端沿平行于带行进方向的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22;72;322)延伸,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25;75)和配合连接器(26;76;126;326);和
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该相对链接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22;72;322)延伸,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20;70;120;220;260;320;620)的链接端交错,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
330;630)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横向开口(82);和
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所述链接帽用于在枢转杆(100;150;250;350)被安装时阻止枢转杆(100;150;250;350)的移动,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
540)具有对应连接器(42;92;142;242;342),所述对应连接器被构造为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配合连接器(26;76;126;326)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端模组(20;70;120;220;
320;620)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22;72;322)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内链接端(78;128;228;328;628),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链接端(78;128;228;328;628)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同轴的横向开口(79)。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90;
140;240;340;540)还包括一体形成的小棒(250),该小棒被构造为当所述链接帽(240)附接至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上时穿过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140)的对应连接器(142)是卡口连接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240;340;540)的对应连接器(42;92;242;342)是推入式连接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140;240;340;540)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向开口(25;75)同轴的横向开口(41;91;341),并且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的横向开口(41;91;341)被构造为与枢转杆(100;150;350)的保持环(102;152;352)配合以保持所述枢转杆(100;150;350)。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140;240;340;540)被构造为在被安装时抵接枢转杆(100;150;250;350)。
24.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140;240;340;540)还包括指示器(93),其用于将所述链接帽(40;90;140;240;340;
540)与其它带部件区分开。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指示器(93)是凸起表面的设计。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指示器(93)是喷涂设计。
27.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140;240;340;540)具有不同于所述端模组(20;70;120;220;320;620)的颜色的颜色。
28.根据权利要求17-2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链接帽(40;
90;140;240;340;540)具有与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29.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具有小于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当所述链接帽(40;90;140;
240;340;540)附接至所述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上时,所述链接帽(40;90;
140;240;340;540)和外链接端(24;74;124;324;624)的总横向宽度与所述相对链接端(30;80;130;330;630)的横向宽度基本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还包括:
中心模组(260),所述中心模组包括:
中间部分;
多个第一链接端,所述多个第一链接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延伸,并且每一个所述第一链接端具有被构造为当所述中心模组(260)抵接所述端模组(220)时与所述外链接端的横向开口对齐的横向开口;和
多个第二链接端,所述多个第二链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延伸,所述多个第二链接端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的多个第一链接端交错,每一个所述第二链接端具有横向开口并且被构造为当所述中心模组抵接所述端模组(220)时与所述相对链接端的横向开口对齐。
32.根据权利要求18-3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组系统(10;60),其中,所述端模组包括多于一个的内链接端(78;128;228;328;628)和多于一个的相对链接端(30;80;130;
330;630)。
33.组装模组式带(300;310;400;500;60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枢转杆(100;150;250;350)插入链接帽(40;90;140;240;340;540)中,以形成链接帽组件;
穿过两个相邻的带模组(20;70;120;220;260;320;620)的交错的链接端的横向开口束紧所述链接帽组件的枢转杆(100;150;250;350);以及
将所述链接帽组件附接至模组行的端模组(20;70;120;220;320;620)上。

说明书全文

杆保持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括链式和砖砌式模组式输送带的模组式带。

背景技术

[0002] 模组式塑料带被设计为链式(在带的每一行有一个带模组)或砖砌式带(在一行或多行具有多于一个带模组)。带模组具有带有用于将模(多个模块)铰链地结合至相邻行的模组的枢转杆的孔的插入的链接端。必须设置枢转杆保持设备以避免杆逃出带。
[0003] 许多现代的模组式输送带具有较小的带节距,通常为0.5英寸(大约1.27厘米)或更小。由于该较小的带节距,所以只存在非常小的空间可用于诸如夹具或具的杆保持系统。可能的方案已知在诸如美国专利US 5645 160 A和US7108127 B2中公开的那些现有技术中。在这些情况下,杆端配备有保持环,该保持环通过环靠着链接面的压入配合或抵接与最外面的链接啮合。虽然这些方案解决了保持杆的问题,但是在小节距带中,为了拆卸而抽出杆仍然是困难的。这对于带的清洁、维护或修理尤其重要。因此,存在对不仅较好地保持杆而且允许更容易的抽出的杆保持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通过提供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模组式带、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7的带模组系统和根据独立权利要求33的组装模组式带的方法,本发明满足上述需求。优选实施例将会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0005] 本公开提供使用与US5645160 A中公开的杆保持系统相似的杆保持系统、但包括特别的端模组以便更容易地拆卸的带(链式或砖砌式)。端模组的外链接端变得更窄并且配备有连接结构。制造单独的帽部件,以提供适于连接至端模组的外链接端的对应的连接结构,以使得外组合件的宽度与带的其它链接端的宽度基本相同。链接帽配备有开口,以允许组装枢转杆,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链接帽提供前述已知的杆保持结构。
[0006] 本公开还提供用于组装模组式带的方法,其中在组件附接至端模组之前枢转杆插入链接帽中。链接帽提供枢转杆的更容易的抓握和更方便的移除,以便拆卸模组。
[0007] 在另一实施例中,链接帽包括一体的小棒(rodlet),以便更方便地组装。
[0008] 公开的带模组系统可以用在单个行中以组装带。在其它实施例中,带模组系统可以被安装在带的每一行上或带的任何数量的行上。此外,带模组系统可以被安装在模组行的一侧或两侧上。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目的,需要参照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0]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模组系统的俯视图;
[0011] 图1B是图1A的带模组系统的正交视图;
[0012] 图1C是图1A和1B的带模组系统的正交视图,其中链接帽未附接至端模组上;
[0013] 图2是安装有图1A-1C的带模组系统的带部分的正交视图;
[0014]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模组系统的俯视图;
[0015] 图3B是具有附接至端模组的链接帽的图3A的带模组系统的俯视图;
[0016] 图3C是图3B的带模组的正交视图;
[0017] 图3D是图3A的带模组的正交视图;
[0018] 图3E是图3B和3C的带模组的另一正交视图;
[0019] 图3F是图3A和3D的带模组的另一正交视图;
[0020]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俯视图;
[0021] 图4B是图4A的枢转杆和链接帽与带模组组装的俯视图;
[0022] 图5A是图4A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正交视图;
[0023] 图5B是图4B的组装的枢转杆和链接帽与带模组的正交视图;
[0024]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俯视图,其中链接帽具有卡口型连接器;
[0025] 图6B是端模组与图6A的组装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俯视图;
[0026] 图7A是图6A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正交视图;
[0027] 图7B是端模组与图6B的组装的枢转杆和链接帽的正交视图;
[0028] 图7C是组装的枢转杆和链接帽与带模组的组件的正交视图,其中链接帽具有卡口型连接器;
[0029]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一体形成的小棒的链接帽的端视图;
[0030] 图8B是图8A的链接帽的替代的端视图;
[0031] 图8C是图8A和8B的链接帽的正交视图;
[0032] 图9是示出了小棒和浮动杆的接口的两行组装的模组的局部正交细节图;
[0033] 图10A是图1A的链接帽的端视图;
[0034] 图10B是图1A的端模组的端视图;
[0035] 图10C是图10A和10B的链接帽和端模组的端视图;
[0036] 图11A是在组装之前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的一部分的正交视图;
[0037] 图11B是在组装期间的带的该部分的正交视图;
[0038] 图12A是图11A的带的该部分的俯视图;
[0039] 图12B是图11B的带的该部分的俯视图;
[0040] 图13A是图11A和12A的带的该部分的仰视图;
[0041] 图13B是图11B和12B的带的该部分的仰视图;
[0042] 图14是图11A-13B的组装的带的该部分的俯视图;
[0043]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的一部分的正交视图;
[0044]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45]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46] 图1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参照图1A-1C,本发明可以实施为用于与诸如输送带的模组式带一起使用的带模组系统10。系统10包括具有中间部分22的端模组20。外链接端24沿第一方向从中间部分22延伸,该第一方向与带的行进方向(纵向方向)平行。外链接端24具有将进一步在下文描述的配合连接器26。外链接端24具有贯穿其宽度的横向开口25(参见图10B),该横向开口25适合于枢转杆,以便将模组束紧在一起以形成带。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3A-3F示出的实施例中,端模组70可以包括沿与外链接端74-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从中间部分72延伸的内链接端78。内链接端78具有贯穿其宽度的横向开口79,内链接端78的横向开口79与外链接端74的横向开口75同轴对齐。
[0049] 端模组70具有沿第二方向从中间部分72延伸的相对链接端80。第二方向平行于带行进方向但与第一方向相反。相对链接端80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的链接端交错(插入)。例如,端模组70可以安装在带中,以使得相对链接端80在相邻的端模组的外链接端与内链接端之间交错。在其它带中,端模组70可以安装在带中,以使得相对的模组在另一类型的模组的链接端之间交错。
[0050] 相对链接端80具有贯穿其宽度延伸的横向开口82。横向开口82被构造为与任何交错的链接端的横向开口同轴对齐。应注意的是,同轴对齐不应视为将横向开口限制为圆形形状,而是应宽泛地理解为描述枢转杆可以通过交错的链接端的开口而被安装。以此方式,模组可以互相连接以形成带。
[0051] 带模组系统60还包括链接帽90,该链接帽90被构造为附接至端模组70的外链接端74。链接帽90被用来在枢转杆通过外链接端74和内链接端78的横向开口75、79被安装时保持该枢转杆。链接帽90具有对应连接器92,该连接器92被构造为与外链接端74的配合连接器76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76是“母”型连接器,而链接帽90的对应连接器92是“公”型连接器。连接器76、92可以使用压入配合(有时被称为扣合)接合,例如图1A-1C中示出的那样。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A、6B、7A-7C中所示,连接器126、142使用卡口连接接合,其中链接帽140及其对应连接器142必须相对于端模组120旋转,以便连接器126、142的完全接合。
[0052] 带模块系统60还可以包括枢转杆100(图4A、4B、5A和5B),该枢转杆100被构造为穿过端模块70的外链接端和内链接端74、78的横向开口设置。链接帽90被构造为保持枢转杆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杆100具有保持环102,该保持环102具有大于枢转杆100的直径Drod的直径Dring,并且链接帽90被构造为与保持环102配合以阻止枢转杆100从其安装时的位置移动,如同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例如,使用链接帽90的环沟槽,其中,保持环102将被捕捉直至被移除推动)。在该实施例中,链接帽90被构造为具有横向开口91,该横向开口91与外链接端和内链接端74、78的横向开口75、79同轴。链接帽90的横向开口91可以具有提供与枢转杆100的保持环紧密配合(即过盈配合)的直径,以使得当保持环102接合链接帽90时枢转杆100必须被力推进安装位置中。
[0053] 在其它实施例中,链接帽90可以简单地阻止枢转杆100从其位置沿链接帽90的方向的运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链接帽90可以不具有横向开口91,以使得链接帽90用作枢转杆100的抵接。链接帽90可以具有另一种类型的抵接,以阻止枢转杆100移动出带而超过链接帽90。在另一实施例中,链接帽90具有不跨越链接帽90的整个宽度、而仅部分地穿过链接帽90的横向开口,由此产生枢转杆100可以驻留在其中的凹部。在该实施例中,当安装在带中时,在带的每一侧上提供链接帽90以阻止枢转杆100沿任一轴向方向移动可能是有利的。
[0054] 在其它实施例中,诸如图8A-8C示出的实施例,链接帽240包括一体的小棒250。例如,链接帽240可以被模制以包括小棒250。小棒25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以包括与完成的带的横向宽度一样长或更长(以使得小棒可以被修整至安装后的长度)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小棒250小于特定带的整个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小棒250用来将浮动杆
255(“浮子(floater)”)保持在带中的合适位置中。图9示出了带的单个模组行,其中可以看见小棒250在端模组220的内链接端228中的点261处接合浮子255。小棒250的尺寸可以设置为具有使得与浮子255的接合发生在横跨带的宽度的任何期望的位置处的长度。
[0055] 应注意的是,端模组70被如此命名是因为认为将端模组70定位在带的横向侧(边缘)处是有利的(但是不是必须的)。在该构造中,“外”链接端74被定位得最靠近带的边缘。应认识到,带模组系统60还可以包括具有中间部分的中心模组260和沿第一方向从中间部分延伸的多个第一链接端。中心模组26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被构造为与多个第一链接端交错的多个第二链接端。横向开口位于链接端中以使得枢转杆255可以为互锁交错的链接端。可以使用多于一个的中心模组260,并且较宽带可以包括多个砖砌模组。
[0056] 在其它实施例中,端模组62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内链接端和多于一个的相对链接端(参见图17)。以此方式,可以通过使端模组620交错来构造带,而不需要中心模组用于砖砌构造。该构造通常被称为链式。
[0057] 链接帽40可以具有与外链接端24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当沿链接帽的纵向轴向(即横跨带的宽度)看时)。应注意的是,这还可以被视为外链接端24和中间部分22的组合横截面形状,但是,仅仅是为了方便而不是限制,本公开中参照外链接端24。例如,在图10A中,可以看见,链接帽40的横截面具有与带模组20(参见图10B)的外链接端24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围绕圆周)。在本文中,“基本”应被宽泛地理解为仅由功能限制。例如,在本文描述和例如图10A-10C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链接帽40包括位于其顶表面上的凸起的标志,其不被外链接端24的顶表面匹配。根据特定的带被设计用于的应用,这应该被理解为落入基本相同的横截面形状的范围内。
[0058] 链接帽90还可以包括指示器93,用于将具有链接帽90的带模组与传统的带模组区分开。以此方式,需要在带上操作的人员可以更容易地识别用来拆卸带的链接帽(多个链接帽)。指示器93可以基于例如可视化的外观、纹理等而引人注意。指示器93可以是浮雕式表面、凸起表面、喷涂表面(例如,丝印、印花等)、不同着色部、二次成型部、嵌件或包括不同指示的组合的任何其它类型的指示。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指示器93包括带的制造商的凸起标志,其可以与链接帽90一起模制成型。
[0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1A示出的实施例,外链接端24具有小于相对链接端30的横向宽度WOpp的横向宽度WOLE。链接帽40可以被设计为具有宽度WLC,以使得当链接帽40附接至外链接端24上时组合宽度WCombined与宽度WOpp基本相同。组合宽度WCombined可以被选择为任何合适的宽度。
[0060] 本公开可以实施为具有上述的带模组系统的模组式带300(图11A-17,或图2的带310)。以此方式,模组式带300包括具有中间部分322的带模组320。外链接端324沿第一方向从中间部分322延伸,该第一方向平行于带300行进的方向(纵向方向)。外链接端
324具有配合连接器32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链接端328可以沿与外链接端324相同的方向——第一方向从中间部分322延伸。外链接端324和内链接端328每一个都包括用于枢转杆的穿过链接端324、328的宽度的横向开口。这样,横向开口彼此同轴对齐。
[0061] 带模组320具有沿第二方向从中间部分322延伸的相对链接端330。第二方向平行于带300行进的方向但与第一方向相反。相对链接端330被构造为与相邻模组的链接端交错(插入)。例如,图17示出了带600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带模组620可以安装在带600中,以使得相对链接端630在相邻的带模组620的外链接端624与内链接端628之间交错。在其它带中,端模组可以安装在带中,以使得相对模组在另一类型的模组的链接端之间交错(例如,参见图15和16)。
[0062] 相对链接端330具有穿过其宽度延伸的横向开口。该横向开口被构造为与任一交错的链接端的横向开口同轴对齐。应注意的是,同轴对齐不应该视为将横向开口限制为圆形形状,而应宽泛地理解为描述枢转杆可以穿过交错的链接端的开口而被安装。
[0063] 带300还包括枢转杆350,该枢转杆350被构造为穿过带模组320的外和内链接端324、328的横向开口设置。带300还包括链接帽340,该链接帽340被构造为附接至带模组
320的外链接端324上。链接帽340被用来将杆350保持在穿过外和内链接端324、328的横向开口的位置中。链接帽340具有被构造为与外链接端324的配合连接器326配合的对应连接器342。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326是“母”型连接器,而链接帽340的对应连接器342是“公”型连接器。连接器326、342可以使用压入配合(有时被称为扣合)接合,例如图16-17中示出的那样。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5中所示的带400,连接器使用卡口连接接合(例如图6A、
[0064] 6B和7A-7C中示出的连接器),其中链接帽及其对应连接器必须相对于端模组旋转,以便连接器的完全接合。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杆350具有保持环352,该保持环352具有大于枢转杆350的直径Drod的直径Dring,并且链接帽340被构造为与保持环352配合以阻止枢转杆350从其安装时的位置移动,如同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例如,使用链接帽340的环沟槽344,其中,保持环352将被捕捉直至被移除力推动,参见图13A)。在该实施例中,链接帽90被构造为具有横向开口341(参见图11A),该横向开口341与外链接端和内链接端324、328的横向开口同轴。在其它实施例中,链接帽340可以简单地阻止枢转杆350从其位置沿链接帽340的方向的运动。在带500的该实施例中,在带500的每一侧上提供链接帽540以阻止枢转杆沿任一轴向方向移动(参见图16)可能是有利的。
[0066] 带模组620可以具有多于一个的内链接端628和多于一个的相对链接端630,以使得带600可以通过使带模组620成链而不是砖砌模组(参见图17)而被构建。
[0067] 本发明可以实施为用于组装模组式输送带的方法900,其包括将枢转杆插入链接帽的步骤930(参见图18)。方法900还包括穿过两个相邻的带模组的交错链接端的横向开口束紧枢转杆的步骤906。然后,链接帽和枢转杆被固定909至模组行的端模组。应注意的是,方法900中步骤的顺序不是固定的。例如,模组式输送带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被组装:将链接帽附接909至模组行的端模组上,然后穿过交错的链接端的横向开口束紧906枢转杆,并且然后将枢转杆固定903至链接帽中。
[0068] 虽然已经参照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时作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被认为仅被附属的权利要求及其合理的解释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