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插接输送带系统及其方法

申请号 CN200880123499.8 申请日 2008-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1910676B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申请人 剑桥国际公司; 发明人 小罗伯特·E·梅因; 小乔治·H·梅西克; C·E·亨宁加; C·琼斯;
摘要 输送带系统包括每个端部具有J形钩的插接杆和用于接收从中穿过的插接杆的多个 连杆 。连杆还包括用于固定插接杆的特别改进的连杆端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带,包括:
多个隔开的牵引杆
相对于移动方向横向布置并且使所述多个隔开的牵引杆相互连接的多排平的金属网形件;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平的金属网门形件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外缘连杆,所述外缘连杆包括位于其外侧上的突出舌部;和
其中,所述多个牵引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所述至少一个牵引杆的至少一个钩形端部与一个所述外缘连杆上的所述突出舌部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排平的金属网门形件中,限定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排的所述外缘连杆中的每个包括一对突出支腿,所述支腿包括尺寸设计成足以使所述牵引杆的所述钩形端部通过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牵引杆上的所述钩形端部与所述排上的所述外缘连杆中的每个上的所述突出舌部接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牵引杆包括第一边杆、中心插接杆和第二边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第一边杆和所述第二边杆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所述中心插接杆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第一边杆的所述端部之一与所述外缘连杆之一上的所述突出舌部接合,所述第二边杆的所述端部之一与所述外缘连杆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突出舌部接合,所述第一边杆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边杆的另一端部和所述中心插接杆的相对的钩形端部接合。
7.一种用于沿移动方向输送产品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
多个横过所述输送带横向延伸的枢转横杆,所述横杆沿所述输送带的内和外边缘具有内和外端部,所述横杆的所述内和外端部具有钩形构造;
沿着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内和外边缘布置成至少一个纵排并且分别与所述横杆的所述内外端部相互枢转连接的多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具有一对纵向延伸的支腿和穿过每个所述支腿横向延伸的开口,使得所述横杆的所述钩形构造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其中,每个所述连杆的外部支腿包括其中具有开口的延伸部;
其中,所述横杆的所述内和外端部的所述钩形构造布置成穿过所述连杆的所述外部支腿中的所述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多个横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边杆、中心插接杆和第二边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带,其中,所述第一边杆包括位于每个端部上的钩形构造,所述中心插接杆包括位于每个端部上的钩形构造,所述第二边杆包括位于每个端部上的钩形构造。
10.一种制造输送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横杆,所述横杆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
提供多个门形件或连杆,其具有横向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对开口和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对开口,最外边缘的门形件或连杆包括突出延伸部;
使所述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对开口布置,以便使所述横杆以纵向隔开布置的方式枢转地相互连接;和
其中,所述横杆的所述钩形端部与所述最外边缘的门形件或连杆上的所述突出延伸部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外边缘的门形件上的所述突出延伸部包括突出舌部,所述横杆的所述钩形端部与所述突出舌部接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外边缘的连杆上的所述突出延伸部包括具有穿过其中的开口的延伸连杆支腿,所述横杆的所述钩形端部延伸穿过所述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横杆包括第一边杆、中心插接杆和第二边杆,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边杆从中间输送带位置布置到外部边缘位置,将所述第二边杆从中间输送带位置布置到外部边缘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边杆和所述第二边杆连接到所述中心插接杆上。

说明书全文

快速插接输送带系统及其方法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提交于2007年12月3日的临时申请序列No.60/996,733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更特别地,涉及具有预制插接杆的输送带,仍然更特别地,涉及在输送带部件中具有特定尺寸开口以容纳从中穿过的插接杆的输送带系统。

背景技术

[0004] 用于沿笔直和平弯曲路径运送各种产品的最常用输送带之一是格栅式输送带。传统格栅式输送带的实例是可从本发明的受让人Cambridge,Inc.购得的Cam- 和重载Cam- 输送带。通常如美国专利No.6,354,432(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所示的格栅式输送带包括由至少两排U形连杆,即张支承构件滑动互连的多个隔开的横杆,所述U形连杆分别沿着所述横杆的内外边缘布置。横杆的末端形成为扩大头部或半圆头,其将连杆保持在横杆上,随后进行焊接以将连杆固定到半圆头和横杆上,从而防止连杆在横杆上的旋转运动。连杆利用设置在所述连杆中的狭槽以彼此嵌套关系布置以便滑动接收所述横杆。
[0005] 这种类型的格栅式输送带由于其能够沿直线输送机路径以及沿弯曲输送机路径移动获得了市场认可,从而使格栅式输送带能够令人满意地在螺旋笼式输送机上使用。然而,当输送带由于破损或维护需要修理时,半圆头端部和焊接端部的存在需要使用例研磨机和断线钳的专用工具以及焊接,以便将环形输送带分开或者将输送带的两个分开端部重新连接或插接在一起。另外,在现场进行修理/维护时,必须使用具有端部螺母的专用螺纹连接杆以代替具有半圆头端部的杆。
[0006] 平的金属网输送带也在市场中使用了许多年,例如美国专利No.2,619,306所示,该专利的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平的金属网输送带通常进行少量维护保养,并且在由链轮强制(positively)驱动有很小或没有横向位移。参考图1,公开了平的金属网输送带10,其包括多个栅形件12(有时也称作形件)和互连14,所述栅形件围绕互连杆铰接。输送带的栅形件限定了张力支承构件并且支撑要输送的产品,使用互连杆将输送带的部件保持在一起。这类平的金属网输送带还使用镦粗杆端16,即半圆头形端部,用于连接杆保持。栅形件之间的压缩防止其向半圆头端部内侧移动,而半圆头端部防止栅形件向外移动。这类平的金属网输送带还可以用在直线和旋转应用中。图2所示的第二种平的金属网输送带10′使用用于连接杆保持的机械敲弯杆端部16′。这类输送带只在直线运行应用中使用。
[0007] 平的金属网输送带同样获得了长期的市场认可。然而,当输送带由于破损或维护需要修理时,半圆头端部和敲弯杆端部的存在需要使用例如研磨机和断线钳的专用工具以及焊接或专用手动工具,以便将环形输送带分开或者将输送带的两个分开端部重新连接或插接在一起。另外,在现场进行修理/维护时,必须使用具有端部螺母的专用螺纹或部分敲弯的连接杆以代替连接杆。
[0008] 尽管市场趋势要求进行减少输送机系统停机时间的改进,使用者发现维护资源在数量和技术方面都在减少。因此,市场需要具有连接杆的平的金属网输送带,其中,所述连接杆能够快速、容易地插接在一起并且使用最少的工具或技术修理输送带。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输送带系统满足了这些及其它目标,所述输送带系统包括每个端部具有J形钩的插接杆和用于接收从中穿过的插接杆的多个连杆。连杆还包括用于固定插接杆的特别改进的连杆端部。
[001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输送带,包括:多个隔开的牵引杆;相对于移动方向横向布置并且使所述多个隔开的牵引杆相互连接的多排平的金属网门形件,其中,所述至少一排平的金属网门形件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外缘连杆,所述外缘连杆包括位于其外侧的突出舌部;所述多个牵引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所述至少一个牵引杆的至少一个钩形端部与一个所述外缘连杆上的突出舌部接合。
[0011] 更进一步,本发明涵盖制造输送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横杆,所述横杆包括位于其每个端部上的钩形端部;提供多个门形件或连杆,其具有横向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一对开口和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对开口,所述最外边缘处的门形件或连杆包括突出延伸部;和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对开口布置,以便使所述横杆以纵向隔开布置的方式相互枢转连接;其中,所述横杆的所述钩形端部与所述最外侧门形件或连杆上的突出延伸部接合。附图说明
[001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阅读下列详细说明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13] 图1是传统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4] 图2是第二种传统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15]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顶部正视图。
[0016] 图4是图3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侧部正视图。
[0017] 图5是图3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透视图。
[0018] 图6是图5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0019] 图7是图3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0020]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格栅式输送带中的连杆的透视图,其中,连接杆部分地安装。
[0021] 图9是其正视图。
[0022] 图10是格栅式输送带中的连杆的透视图,其中,连接杆完全地安装。
[0023] 图11是其正视图。
[0024]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顶部正视图。
[0025] 图13是图12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部分顶部正视图。
[0026] 图14是图12所示平的金属网输送带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带在图3中通常以参考数字100表示。输送带100优选地包括平的金属网输送带,其包括相对于移动方向连续且横向布置的多个隔开的杆102,每个牵引杆102具有两个端部104和106。
[0028] 输送带100包括多排栅形件108,其相对于所述移动方向横向布置并且使连续的杆102相互连接。每排栅形件108包括多个连杆110,每个连杆将牵引杆108与连续布置的下一个杆108连接。
[002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3-7所示,牵引杆102包括专用连接″J″形杆,用于将输送带的两个端部插接在一起。牵引杆102在每个端部104、106上预先形成有″J″形钩112。此外,连杆110包括靠近每个末端的开口114,开口限定了尺寸大小设计成允许杆102的端部104、106上的J形钩112自由穿过栅形件108的狭槽。为了使连接杆102在插入栅形件之后固定,栅形件的外端116被改进以形成突出舌部118。
[0030] 参考图6和7,为了将平的金属网输送带B1和B2的两个端部插接在一起,输送带的栅形件连续对准并且插接杆102沿箭头A的方向插入各排栅形件108的连杆开口114中。当杆102完全穿过栅形件时,J形端部104、106用手或通过使用一对简单的夹钳钩在或扣在栅形件108的每个端部116上的突出舌部118。当J形端部与栅形件端部连接时,插接完成。当需要将输送带分开时,例如去掉受损的栅形件,该过程可以容易地反向进行以拆下栅形件。
[0031] 它们适用于通向输送带侧部边缘的通路因需要安装步骤或空间限制而受到限制或不存在的情况。因为现场作业中的这种需求,不断开发上述输送带和插接方法的变形以允许输送带的中心插接。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如图12-14所示,输送带100′包括两个边杆102′和中心插接杆120,所述边杆包括位于每个端部上的专用连接″J″形钩112′,所述中心插接杆包括位于两个端部122、124上的专用″J″形钩112′。如上文针对输送带100所述,连杆110包括靠近每个末端的开口114,开口限定了尺寸大小设计成允许杆102′的端部上的J形钩112′自由穿过栅形件108的狭槽。为了使连接杆102′在插入栅形件之后固定,栅形件的外端116被改进以形成突出舌部118(图6)。边杆102′的一端与栅形件的外端116接合,边杆102′的相对端部与位于输送带中心或位于远离输送带边缘的其它位置处的中心杆120的相对端部122、124连接。中心杆120连接到两个边杆
102′上以形成一个连续的插接杆。
[0032] 为了将平的金属网输送带从中心插接在一起,输送带的栅形件连续对准并且第一边杆102′从输送带的中间开口或内部位置沿箭头B(图14)的方向朝向输送带的第一外缘插入各排栅形件108的连杆开口114中。当杆102′完全穿过栅形件时,外缘J形端部(未显示)用手或通过使用一对简单的夹钳钩在或扣在栅形件108的端部116上的突出舌部118上,如上文针对第一优选实施例描述的那样。另一个边杆102′在输送带的相对侧上以类似的方式并且沿相反的方向朝向输送带的第二外缘插入。中心杆120从输送带一侧上的中间开口朝向输送带相对侧上的另一中间开口插入。中心杆120的J形端部122、124分别与相对边杆102′的相应J形端部连接。当J形端部连接时,插接完成。
[0033] 格栅式输送带(如上文所述和如美国专利No.6,354,432中公开的那样)具有只安装在连接杆端部上的张力支承构件,因此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略有改进的插接系统。参考图8和9,格栅式输送带包括多个隔开的横杆202,其通过分别沿着横杆的每个端部204布置的一排U形连杆210相互滑动连接。与先前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类似,杆202包括用于将输送带的两个端部插接在一起的专用连接″J″形杆。杆202在每个端部上预先形成有″J″形钩212。此外,连杆210包括一对纵向延伸的支腿,所述支腿包括靠近每个末端的开口214,开口限定了尺寸大小设计成允许杆202的端部上的J形钩212自由穿过连杆210的狭槽。为了使连接杆202在其插入连杆之后固定,连杆210的外部支腿的最外侧端部216进行改进以形成位于连杆延伸部上的孔218,孔用于接收杆202上的J形钩212的端部并且在杆插入孔之后围绕所述杆弯曲。
[0034] 为了将格栅式输送带的两个端部插接在一起,输送带的连杆210连续对准,并且插接杆202沿箭头A的方向插入连杆开口214(图8和9只显示了一个输送带)。参考图10和11,当杆202完全穿过连杆210时,J形端部204通常用手钩在或扣在连杆210的端部
216上的孔218内。此后,连杆端部216利用一对简单的夹钳围绕杆端部向上弯曲以固定插接杆。当连杆末端向上弯曲时,插接完成。当需要将输送带分开时,例如去掉受损部分,该过程可以容易地反向进行以拆下受损部分。毫无疑问,上文针对平的金属网输送带所述的中心插接法也可用在格栅式输送带上。
[0035]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这只是出于公开目的进行解释说明,而不是将本发明限制到任何特定方案,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显示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进行各种改造、改变、偏差、去除、置换、省略和偏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