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

申请号 CN201510954227.4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5398810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申请人 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绿高; 应申舜;
摘要 一种 汽车 制动 钳 支架 的放行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设于传送带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沿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 输出轴 上下运动并且分别固定连接第一 挡板 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下分时上下运动,并且所述第一挡板能向下抵住 工件 的上端阻挡工件沿传送带运动,所述第二挡板能向下运动从一侧挡住工件沿传送带运动。该放行阻挡机构通过沿传送带依次设置的挡板上下运动进而对工件实现依次地放行和阻挡,使得工件能够自动依次进入下一个工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制动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包括横向延伸的传送带(10)以及固定于传送带(10)上的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设于传送带(10)两侧的上下设置的两侧部分(11),以及与两侧部分(11)连接位于传送带(10)上方横向设置的横向部分(12),所述横向部分(12)上固定设有间隔位于传送带(10)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汽车制动钳支架的工件厚度较宽的一端放置在传送带(10)上,厚度较窄的槽口一端向上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沿传送带(10)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能够上下运动并且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在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分别驱动下分时上下运动,并且所述第一挡板(5)能向下挡住工件的上端槽口阻挡工件沿传送带(10)运动,所述第二挡板(6)能向下运动从一侧挡住工件沿传送带(10)运动,所述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的间距在工件厚度的
1-2倍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钳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21)通过连接(4)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5),并且所述连接块(4)上固定设有与该第一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21)同向延伸的导杆(7),所述导杆(7)穿过位于所述横向部分(12)上的孔,并且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部分(12)上的孔上下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31)通过连接块(4)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6),并且所述连接块(4)上固定设有与该第二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31)同向延伸的导杆(7),所述导杆(7)穿过位于所述横向部分(12)上的孔,并且在第二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部分(12)上的孔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钳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制动钳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的间距为传送带(10)上传送的工件厚度的1.5倍。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制动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钳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今的自动化加工领域中,通常需要传送带传送待加工的工件。但是如果待加工的工件之间的间隔不够或者说后续加工工序中加工时间过长,就会造成需要人工干预来进行控制调节,调节传送带上的工件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但费时费,浪费劳动力,而且也影响加工的效率。
[0003] 特别在汽车制动钳支架自动化生产线中,必须用其他装置来控制工件的通过,以便有序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件通过传送带从上一道工序往下一道工序运送,下一道工序从传送带上抓取单个工件,就需要装置对传送带上的过来的工件进行阻挡和单个放行,此时阻挡放行机构的出现就成了必然,阻挡传送带上的工件,当下一道工序有需求的时候,对工件依次放行。
[0004] 目前在生产线中,采用的技术是利用气缸带动阻挡板运动,需要阻挡时气缸带动挡板下降实现阻挡工件的功能,不需要阻挡时,气缸带动挡板上升,当一个工件顺利通过后,气缸下降,挡住下一个工件。虽然上述技术能够实现阻挡,但是对传送速度和气缸的灵敏度要求较高,传送带和气缸设置的参数调整繁琐,若设置不当会使挡板和工件碰撞,影响后续加工。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并且运行准确的能够单个依次放行待加工的汽车制动钳支架工件的放行阻挡机构。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制动钳支架的放行阻挡机构,包括横向延伸的传送带以及固定于传送带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设于传送带两侧的上下设置的两侧部分,以及与两侧部分连接位于传送带上方横向设置的横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上固定设有间隔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汽车制动钳支架的工件厚度较宽的一端放置在传送带上,厚度较窄的槽口一端向上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沿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能够上下运动并且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下分时上下运动,并且所述第一挡板能向下挡住工件的上端槽口阻挡工件沿传送带运动,所述第二挡板能向下运动从一侧挡住工件沿传送带运动,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在工件厚度的1-2倍之间。
[0007] 为了使驱动装置驱动挡板更加平稳顺利,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并且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设有与该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向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穿过位于所述横向部分上的孔,并且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部分上的孔上下运动;
[0008]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板,并且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设有与该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向延伸的导杆,所述导杆穿过位于所述横向部分上的孔,并且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横向部分上的孔上下运动。
[0009] 优选地,所述导杆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两侧。
[0010] 为了使工件阻挡放行的节奏更加合理,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为传送带上传送的工件的厚度的1.5倍。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放行阻挡机构通过沿传送带依次设置的挡板上下运动进而对工件实现依次地放行和阻挡,使得工件能够自动依次进入下一个工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放行阻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放行阻挡机构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件放行状态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件进入待命状态的示意图(除去部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放行阻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传送带10,设于传送带10上方的支架1,该支架1包括设于传送带10的两侧上下设置的两侧部分11,将整个放行阻挡机构间隔架设于传送带10上方,以及与两侧部分11连接位于传送带10上方与传送带10相间隔横向设置的横向部分12。
[0018] 所述横向部分12上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该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其输出轴向下设置,可上下运动,并且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沿传送带10的运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0019] 该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上通过连接块4分别连接至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该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沿传送带10的运行方向间隔平行设置,并且可在驱动装置驱动下上下运动。
[0020] 该连接块4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21、31同向延伸的导杆7,导杆7分别位于输出轴的两侧各一根,横向部分12上设有供导杆7穿过的孔,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下运动的时候,通过连接块4带动导杆7沿横向部分12上的孔上下运动。这样使得挡板的运动更加有导向性,不会左右偏转或者转动。并且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
6分别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可以分时上下运动进而对传送带10上的工件进行阻挡和放行。因为汽车制动钳支架工件的形状的特点,其较宽的一端放置在传送带10上,而其上方的槽口宽度较窄,因此,即使传送带10上的工件相互依次靠近,其上方的槽口之间仍然相互分开。该第一挡板5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向下挡住待加工的工件上方的槽口,而第二挡板6在第二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从一侧挡住整个工件,该第二挡板6可以向下挡住整个工件,也可以仅仅挡住工件的槽口,即该第二挡板6的从一侧侧挡住待加工的工件,这样使得工件能够通过该放行阻挡机构依次放行,而且不会造成工件的损坏和防止工件之间的碰撞。。
[0021] 工件通过传送带10送往下一道工序时,工件放置的状态必须是厚度较宽的一端放置在传送带10上,厚度较窄的槽口一端向上设置,使得即使工件在传送带10上相互靠拢堆积,上方的槽口仍然相互间隔。第二驱动装置3通过连接块4带动第二挡板6往下移动,挡住位于传送带末端的工件,该工件即为“待命”工件,然后第一驱动装置2也通过连接块4带动第一挡板5往下移动,使第一挡板5的下端挡住传送带10末端的倒数第二个工件位于上方的槽口,即该倒数第二个工件使其不会向前运动,此时即使有其他工件随着传送带
10运动至该倒数第二个工件,也会因为该倒数第二个工件固定不动而不会向前运动;当下一道工序发送需求命令时,第二驱动装置3带动第二挡板6上移,第一驱动装置2以及第一挡板5不运动,使“待命”工件跟着传送带10运动,形成放行状态,如图3所示。该“待命”工件进入下一道工序之后,第二驱动装置3带动第二挡板6下移位于传送带10上放行成阻挡状态,第一驱动装置2带动第一挡板5上移,进而松开该倒数第二个工件,如图4所示,使下一个工件,即该倒数第二个工件从第一挡板5中放行,靠在第二挡板6上,即该第二挡板
6挡住“待命”工件,进入“待命”状态。然后第一驱动装置2下移,向下挡住再下一个工件的槽口,即该第一驱动装置2驱动第一挡板5挡住下一个工件。两个驱动装置重复上述动作,能使传送带上的工件按照需求依次进入下一道工序。
[0022] 优选地,该传送带10并排设置有两条,因此,该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也分别沿传送带10设有两组。并且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之间的距离只能容纳一个工件,而且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一个工件的厚度,这样使得工件在第一挡板5放行后进入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时不会被两个挡板打击到,即该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之间的间距在工件厚度的1-2倍之间,优选为工件的厚度的1.5倍。
[0023] 该放行阻挡机构通过沿传送带依次设置的挡板上下运动进而对工件实现依次地放行和阻挡,使得工件能够自动依次进入下一个工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
[0024]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