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977957.6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904400A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申请人 刘俊; 发明人 刘俊;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和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所述传输带围绕在两根转动轴上,所述两根转动轴中的一根转动轴由 电机 动 力 输出端连接,另一根转动轴作为从动轴,所述两根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若干 支撑 托架。本发明的实施可以使得在矿物传输过程中,堆积的矿物受到重力使得传输带向下坠,由支撑托架将传输带托起,因为支撑托架的特殊设计,使得整个传输带虽然向下坠,但是并不影响整个传输带的传输,不会增大传输带与支撑托架之间的 摩擦力 ,减少传输带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和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所述传输带围绕在两根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转动轴中的一根转动轴由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根转动轴作为从动轴,所述两根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托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到传输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设置有两个支撑侧面和一个支撑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的支撑顶面从两端向中间设置为内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托架的支撑顶面设置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面的设置为外凸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设置有两个支撑侧面设置为弧形坡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坡面为内凹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弧形坡面沿着支撑顶面的垂直轴心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支撑托架等间距设置在两根转动轴之间。

说明书全文

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计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技术背景
[0002] 在矿山进行运输矿产时,都会使用到机械传送装置,利用传送带将矿产传送到其他地方继续加工,传统传送带都是利用两个传动轮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传送带上的矿产,但是由于传送距离较大,传送带的中间段上矿产会因为受到重而使得传送带向下坠,减短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0003]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两根转动轴之间依次设置多根滚转轴来进行对传输带的支撑,避免在传输过程中传输带向下坠,比如公开文件(CN 103057901 A)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增加支撑托辊虽然可以将传输带进行支撑防止下坠,但是因为传输带上的矿物会是得传输带紧紧压在支撑托辊上,增加传输带与支撑托辊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转动轮的工作输出功率。如果传输带倾斜设置,还可以通过矿物自身的重力抵消摩擦力的作用力,但是在平行设置的传输带上,这种摩擦力根本就没法抵消,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通过在两根转动轮之间设置若干个支撑托架用于支撑传输带,无论传输带是倾斜设置还是平行设置,都不会因为传输带上矿物对其传输效果产生影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机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和传输架,所述传输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所述传输带围绕在两根转动轴上,所述两根转动轴中的一根转动轴由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根转动轴作为从动轴,所述两根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托架。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托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到传输架上。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托架设置有两个支撑侧面和一个支撑顶面。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托架的支撑顶面从两端向中间设置为内凹形状。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托架的支撑顶面设置弧形设置。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顶面的设置为外凸弧形。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托架设置有两个支撑侧面设置为弧形坡面。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坡面为内凹形状。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弧形坡面沿着支撑顶面的垂直轴心线对称设置。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个支撑托架等间距设置在两根转动轴之间。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有益效果于:本发明与现有的传输装置中的支撑托辊相比,本发明中的支撑托架设计为内凹的弧形,传输带压在支撑托架上后的受力向着支撑托架的接触面上相互抵消,即使传输带上设置有大量的矿物进行传输,传输带只会受到矿物的重力,支撑托架对传输带的反作用力不会影响到传输带的运行,减少了传输带与支撑托架之间的摩擦损耗;
因为本发明的支撑托架采用内凹结构设计,是得传输带上的矿物会沿着传输带的两边向着中心偏远,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矿物掉落传输带之外的情况,这一点是现有传输带无法做到的;
本发明的传输装置只需要一个电机进行动力输出就可以实现长距离的传输,与现有传输装置相比,更加节约动力,并减少传输带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指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转动轴,2是传输带,3是支撑托架,31是支撑托架顶面,32是支撑托架侧面,4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传输装置一样,均为设置一个传输之间,在支架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转动轮,传输带绕在两个转动轴上,在两个转动轴之间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托架。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整个传输装置只需要采用一个电机使得其中一个转动轮进行转动,另一个转动轮作为从动轮进行从动,从而实现长距离的传输,经过试验测得通过本发明的传输带一个正常的工业电机可以带动传输带实现长达400米的无损传输。
[0020] 本发明的中点在于对于支撑托架的设置,本发明中的支撑托架采用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托辊。支撑托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支撑托架与转动轴平行设置,支撑托架的从两端向着中心设置为内凹的弧形结构,是得在工作过程中传输带与支撑托架接触面受力左右可以均匀的抵消。在支撑托架上设置有一个支撑顶面和支撑侧面,支撑顶面与传输带直接接触,为了减小支撑顶面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将支撑顶面设置为外凸的弧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不但可以减小传输带与支撑顶面的接触面积,同样能减小传输带受到的摩擦力。当传输带上设置有大量的矿物时,传输带会被矿物压得下坠到支撑顶面上并与支撑侧面接触;因此将支撑侧面设置成内凹的弧形坡面,当传输带下坠时,弧形坡面可以增大与传输带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凹面对其下压的作用力进行分解,抵消部分下压的坠力,是得传输带能在支撑顶面上平稳滑动。为了减小弧形坡面对传输带的影响,两个弧形坡面需沿着支撑顶面的垂直轴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好处在于,传输带作用到弧形坡面上的力可以相互抵消。通过作用力相互抵消,实际上传输带与支撑托架之间的摩擦力已经非常小,不会影响到传输带的正常滑动,因此通过一个转动轮即可带动整个传输装置的运行。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