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申请号 CN201610501822.7 申请日 201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5947599A 公开(公告)日 2016-09-21
申请人 王锋; 发明人 王锋;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皮带机打滑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其在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连接的皮带段上,提供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向内产生压 力 的压轮,用于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 角 、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皮带张紧力三项中的至少一项。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连接的皮带段上的不同 位置 设置压轮,压轮上顶皮带,间接增加皮带与传动滚筒间的 摩擦力 ;通过本申请皮带包角由190°至210°增加为210°至230°,皮带被紧压传动滚筒上时直接增加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彻底解决了皮带打滑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生产事故的发生;而且皮带主要受到压力故不易损坏,降低成本,便于长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连接的皮带段上,提供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向内产生压的压轮,用于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皮带张紧力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包括传动滚筒、增面轮、皮带和压轮;皮带绕设于传动滚筒上,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传动滚筒和增面轮的皮带段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向内产生变形增加张紧力的压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压轮位于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的皮带段,压轮的右上方设有位于皮带内侧且能向皮带提供与压轮相反作用力的旋转配对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压轮位于靠近传动滚筒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压轮紧贴在传动滚筒右下方,传动滚筒上皮带包角为210°至230°。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中所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机打滑处理器、驱动缸和连杆机构;驱动缸与压轮通过能随着驱动缸中活塞杆运动而驱使压轮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的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缸上设有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滑自动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打滑检测器和控制系统,驱动缸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在一起的电动液压缸;所述打滑检测器安装在皮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电连接有声光报警仪。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9所述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缸和连杆机构下方安装有支架

说明书全文

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皮带机打滑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皮带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打滑现象,从而造成传动滚筒仍在运转而皮带不动,输送物料停止,造成整条皮带大量压料,清理工作量大,无法启动;传动滚筒处皮带被磨穿产生各种大的故障,生产被迫中止,处理难度大,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故障时间很短(几秒钟),操作人员很难发现,往往会造成生产中断,即使操作人员发现打滑,因害怕压料,经常采用脚踩皮带的危险办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3] 目前针对皮带打滑的自处理装置:一是通过皮带机自带的尾部、中部拉紧装置用来增大拉紧,但力量有限不说,皮带不断的拉紧更加促了皮带损坏;二是通过更换传动滚筒的包胶、开槽、重新包敷等手段增大皮带与传动滚筒间的摩擦力,但花费成本较高,且需经常更换。这两种方法在皮带机设计时都含有,但随着天气、环境、负荷、设备磨损,打滑发生的很多,不能彻底解决皮带打滑问题;就如汽车轮胎总要磨损,下雨、的天气,泥沙路面等不可避免打滑。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新的、能够快速处理打滑、并根据打滑情况能智能型全自动做出各种处理动作、彻底解决皮带打滑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的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0005]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这样实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在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连接的皮带段上,提供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向内产生压力的压轮,用于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皮带张紧力三项中的至少一项。
[000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这样实现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包括传动滚筒、增面轮、皮带和压轮;皮带绕设于传动滚筒上,在连接传动滚筒和增面轮的皮带段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向内产生变形增加张紧力的压轮。
[0007] 进一步的,压轮位于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的皮带段的中部,压轮的右上方设有位于皮带内侧且能向皮带提供与压轮相反作用力的旋转配对轮。
[0008] 进一步的,压轮位于靠近传动滚筒一侧。
[0009] 进一步的,压轮紧贴在传动滚筒右下方,传动滚筒上皮带包角为210°至230°。
[0010]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三是这样实现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包括皮带机打滑处理器、驱动缸和连杆机构;驱动缸与压轮通过能随着驱动缸中活塞杆运动而驱使压轮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的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
[0011] 进一步的,驱动缸上设有限位装置。
[0012] 进一步的,打滑自动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打滑检测器和自动控制系统,驱动缸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在一起的电动液压缸;所述打滑检测器安装在皮带上。
[0013] 进一步的,控制系统电连接有声光报警仪。
[0014] 进一步的,驱动缸和连杆机构下方安装有支架
[0015]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传动滚筒和增面轮间连接的皮带段上的不同位置设置压轮,压轮上顶皮带,使得皮带向传动滚筒一方发生变形或存在变形趋势,能够增加传动滚筒上皮带包角、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皮带张紧力三项中的至少一项,间接增加皮带与传动滚筒间的摩擦力;通过本申请皮带包角由190°至210°增加为210°至230°,皮带被紧压传动滚筒上时直接增加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彻底解决了皮带打滑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生产事故的发生;而且皮带主要受到压力故不易损坏,降低成本,便于长久使用。
[0016] 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压轮提供向正上方压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例:1.传动滚筒,2.增面轮,3.皮带,4.压轮,5.旋转配对轮,6.电动液压缸,7.连杆机构,8.限位装置,9.打滑检测器,10.控制系统,11.声光报警仪,12.支架,β.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α.增加的皮带包角,F.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
[0018] 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皮带机打滑处理方法,在传动滚筒1和增面轮2间连接的皮带段的外端面上,提供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3向内产生压力的压轮4,用于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F、皮带张紧力三项中的至少一项。这三种方法全部是瞬间快速、自动增加摩擦力,随时出现打滑随时消除。
[0020] 如图1所示,通过在传动滚筒1正下方设置压轮4,压轮4提供向正上方的压力,使得皮带3向传动滚筒1一方存在变形趋势,增加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F,增大传动滚筒1和皮带3间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如图2所示,通过在传动滚筒1和增面轮2间的皮带段的中部设置压轮4,压轮4提供向正上方或者向左上方的压力,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增大传动滚筒1和皮带3间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如图3所示,通过在传动滚筒1右下方设置紧贴在传动滚筒1上的压轮4,压轮4提供向左上方的压力,同时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传动滚筒和皮带间的压力F、皮带张紧力,增大传动滚筒1和皮带3间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上述方法对应于不同打滑现象及皮带3类型(角度、长度、负荷),适用范围广,实施效果好,不磨损皮带3,一次性投入可彻底、长久解决皮带3打滑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且成本低,便于长久使用。
[0021]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包括传动滚筒1、增面轮2、皮带3和压轮4;皮带3绕设于传动滚筒1上,在连接传动滚筒1和增面轮2的皮带段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3向内产生变形增加张紧力的压轮4。压轮4位于传动滚筒1和增面轮2间的皮带段的中部,压轮4的右上方设有位于皮带3内侧且能向皮带3提供与压轮相反作用力的旋转配对轮5。令该段皮带产生弯曲变形增加张紧力、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
[0022] 通过压轮4和旋转配对轮5的配合使用,增加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稳定输送中的皮带;还因压轮4和旋转配对轮5对皮带3的作用力方向相反,能提供一定的皮带张紧力。从而增大传动滚筒1和皮带3间摩擦力,使之高于临界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
[0023] 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皮带机打滑处理器,包括传动滚筒1、增面轮2、皮带3和压轮4;皮带3绕设于传动滚筒1上,在连接传动滚筒1和增面轮2的皮带段的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令该段皮带3向内偏左方产生变形并提供压力的压轮4;压轮4位于靠近传动滚筒1一侧;压轮4紧贴在传动滚筒1右下方,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为210°至230°。
[0024] 皮带机在未安装增面轮2的情况下,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为180°至190°;仅安装增面轮2的情况下,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为190°至210°;在紧压在传动滚筒1右下侧的压轮4作用下,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为210°至230°;将原有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最大角度190°提升至230°甚至更高;压轮4提供向左上方的压力,可增加皮带张紧力;压轮4压紧皮带3紧贴在传动滚筒1上,可增加传动滚筒1与皮带3间压力。这样仅需一个压轮4就能实现三种增大传动滚筒1和皮带3间摩擦力的方法,结构最精简,改善打滑现象最明显,效率最高;并且不受滚筒沾灰、雨雪、物料湿滑等因素的影响。
[0025] 实施例4,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包括实施例2中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驱动缸和连杆机构7;驱动缸与压轮4通过能随着驱动缸中活塞杆运动而驱使压轮4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的连杆机构7连接在一起。
[0026] 实施例5,如图4所示,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包括实施例3中的皮带机打滑处理器、驱动缸和连杆机构7;驱动缸与压轮4通过能随着驱动缸中活塞杆运动而驱使压轮4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的连杆机构7连接在一起;驱动缸上设有限位装置8;打滑自动处理装置还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打滑检测器9和控制系统10,驱动缸为与控制系统10电连接在一起的电动液压缸6;所述打滑检测器9安装在皮带3上;控制系统10电连接有声光报警仪11;驱动缸和连杆机构7下方安装有支架12。
[0027] 工作时,打滑检测器9检测到皮带3出现打滑情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10,当信号数据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系统10给出执行信号至电动液压缸6,电动液压缸6中的活塞杆运动带动连杆机构7,推动压轮4向左上方运动并顶起皮带3,直至皮带3被紧压在传动滚筒1上,压紧程度可由现场情况设置好的限位装置8来决定。由于皮带3被顶起与压紧在传动滚筒1上起到了三个作用:增大传动滚筒上的皮带包角β,增加皮带张紧力,增加传动滚筒1与皮带3间压力;这三个作用使传动滚筒1与皮带3间的摩擦力迅速提升,打滑立刻消失,实现全自动处理皮带打滑现象。
[0028]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打滑情况作出各种自动处理。自动声光报警仪11可在打滑时发出警报。控制系统10留有接口便于将打滑控制情况传输至中控室,便于检修人员判断打滑原因。限位装置8可根据不同皮带机规格、皮带机的负荷、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行设定,用于改变压轮4的压紧位置以及压紧力的大小。打滑检测器9为现有公知公用技术,通过传感头检测皮带3速度,并转变为脉冲信号,测定实际速度后与理论速度进行比对。电动液压缸6和连杆机构7下方安装的支架12能够调高位置,便于调节改变压轮4的压紧位置以及压紧力的大小和方向。从皮带3打滑到压轮4上顶到打滑消失,时间只有短短1-3秒,反应迅速,不会在皮带3上积压物料,保证皮带机顺利运转,提高生产效率,消除操作人员搬物料、人力辅助皮带运转带来的安全隐患。
[0029] 打滑自动处理装置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和皮带机磨损程度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
[0030] 智能工作模式:根据现场打滑的经验,一般只需启动打滑处理数秒后,打滑检测器9检测到不再打滑,皮带机正常运行后,皮带机打滑处理器自动退回原位;但为了适应恶劣条件下生产,控制系统10还设定了如果连续出现打滑,连续多次辅助处理后,系统将执行持续辅助处理,即压轮4始终压紧皮带3至传动滚筒1上,不再退回。
[0031] 持续给压工作模式:在某些皮带机运行环境极差,皮带湿滑运行,摩擦力大幅下降的条件下,当皮带机启动时,控制系统10直接控制压轮4持续压紧皮带3至传动滚筒1上,给出最大辅助,最大限度增加摩擦力,消除打滑现象。
[0032]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