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申请号 CN201611206876.7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429128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向阳; 陈明林;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控制中心分别与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通讯连接,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存储机构和三个垃圾投放机构,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分别用于投放及输送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垃圾存储机构上部设有分别与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对应连通的三个存储仓,垃圾存储机构下部设有分别与三个存储仓通过连通 阀 连通的过渡仓,过渡仓内设有破袋机构,垃圾存储机构底部设有螺旋推动机构,螺旋推动机构底部设有排污机构,抽吸中转设备通过抽吸管道与螺旋推动机构连通,抽吸中转设备通过在抽吸管道内形成 负压 以将螺旋推动机构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内。
权利要求

1.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包括一控制中心、一抽吸中转设备和一个以上垃圾收集装置,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进行作业,多个圾收集装置之间通过抽吸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一垃圾存储机构和三个垃圾投放机构,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均设于垃圾存储机构上方,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分别用于投放及输送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所述垃圾存储机构上部设有分别与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对应连通的三个存储仓,垃圾存储机构下部设有过渡仓,过渡仓分别与三个存储仓通过连通控制连通,所述过渡仓内设有用于破碎大件垃圾及垃圾袋的破袋机构,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底部设有用于搅拌推动输送过渡仓内垃圾的螺旋推动机构,所述螺旋推动机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及排出垃圾残留液体的排污机构,所述抽吸中转设备通过抽吸管道与螺旋推动机构的出料口连通,抽吸管道靠近螺旋推动机构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垃圾排放的管道阀,所述抽吸中转设备通过在抽吸管道内形成所需负压以将螺旋推动机构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包括封闭式斗状的存储斗,所述存储斗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三个存储仓和一个过渡仓,过渡仓内设有通气管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通气管用于连通存储斗与外界大气,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存储斗内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仓底部设有用于控制存储仓内垃圾进入过渡仓的连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均包括投放通道,所述投放通道上设有若干个垃圾投放口,每个垃圾投放口处均设有用于封闭相应垃圾投放口的垃圾投放门和用于智能控制垃圾投放门启闭的感应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芯片为IC感应芯片或者RFID感应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通道内设有物位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物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内垃圾的体积与长度,重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内垃圾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驱动器和至少一个转动轴,第一驱动器与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均布有若干个破袋刀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动机构包括一变横截面积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顶部设有供过渡仓内垃圾进入螺旋槽内的进料口,所述螺旋槽一端面设有延伸出存储斗的出料口,出料口通过抽吸管道与抽吸中转设备连通,所述螺旋槽内至少设有一变直径变螺距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由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以将螺旋槽内垃圾搅拌送出出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设于螺旋推动机构底部用于收集垃圾残留液体的积液槽,所述积液槽内用于抽吸排出积液槽内垃圾残留液体的吸液管,吸液管与抽吸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中转设备为空气动抽吸车或者中央垃圾收集设备,空气动力抽吸车和中央垃圾收集设备均具有负压动力设备。

说明书全文

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人工收集垃圾的方法是:在每层楼的电梯间或者走廊通道处摆放一个垃圾桶供居民投放垃圾,垃圾暂时储存在这个垃圾桶内直到环卫工人前来将垃圾收运走;在一些老城区或者街道,还有的是采用垃圾推车或者大型垃圾桶来装垃圾,其不仅造成周围散发着浓厚的臭味,严重污染了周边空气,而且还需要环卫工人再次将垃圾收集到一起并运往垃圾集中处理中心。这些传统人工收集垃圾的方法不仅耗时耗,而且还造成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0003]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CN101712400A的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垃圾投放设备、输送管道、中央收集设备、控制中心和负压动力源装置,该输送管道连接垃圾投放设备与中央收集设备,控制中心控制负压动力源装置在输送管道内形成所需的负压气力,所述垃圾投放设备包括垃圾投放口、存储节、排放和进气阀,所述存储节下方接有排放阀;该系统虽然克服了上述传统人工收集垃圾存在的缺陷,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该系统容易产生卡滞现象:当夹杂有诸如废弃酒瓶、盆、碗、铲、勺等不利于管道输送的大体积、长尺寸垃圾从垃圾投放口投入并落至存储节时,很容易卡滞在存储节、排放阀或者输送管道等处,从而造成存储节堵塞、排放阀失灵、输送管道负压形成效果差等问题,进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0004] 二、该系统存在爆炸隐患:当含有厨房汤的垃圾从垃圾投放口投入并落至存储节时,不仅容易污染垃圾投放口、存储节、排放阀,并散发出难闻的臭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而且由于存储节内空气流通性差,甲烷含量越积越高,当甲烷含量达到5-15.4%时,一旦有人将诸如未熄灭的烟头等明火丢入存储节内就会立刻发生剧烈的爆炸。
[0005] 三、该系统未进行垃圾分类:该系统设计不完善,无垃圾分类处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将诸如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垃圾完全混合倾倒入同个垃圾投放口,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而且存储节内也没有进行分类存储,使得垃圾中能够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不容易被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环保,运行通畅高效,智能化程度高,具有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存储功能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包括一控制中心、一抽吸中转设备和一个以上垃圾收集装置,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抽吸中转设备和垃圾收集装置进行作业,多个圾收集装置之间通过抽吸管道连通,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一垃圾存储机构和三个垃圾投放机构,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均设于垃圾存储机构上方,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分别用于投放及输送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所述垃圾存储机构上部设有分别与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对应连通的三个存储仓,垃圾存储机构下部设有过渡仓,过渡仓分别与三个存储仓通过连通阀控制连通,所述过渡仓内设有用于破碎大件垃圾及垃圾袋的破袋机构,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底部设有用于搅拌推动输送过渡仓内垃圾的螺旋推动机构,所述螺旋推动机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及排出垃圾残留液体的排污机构,所述抽吸中转设备通过抽吸管道与螺旋推动机构的出料口连通,抽吸管道靠近螺旋推动机构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垃圾排放的管道阀,所述抽吸中转设备通过在抽吸管道内形成所需负压以将螺旋推动机构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内。
[0008] 进一步,所述垃圾存储机构包括封闭式斗状的存储斗,所述存储斗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三个存储仓和一个过渡仓,过渡仓内设有通气管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通气管用于连通存储斗与外界大气,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存储斗内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
[0009] 所述存储仓底部设有用于控制存储仓内垃圾进入过渡仓的连通阀。
[0010] 本发明的垃圾存储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三个存储仓的设计,便于垃圾分类存储;过渡仓的设计,使得垃圾能够被破袋机构破碎成小;通气管的设计,使得抽吸中转设备通过在抽吸管道内形成所需负压以将螺旋推动机构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内的过程中,能够对存储斗和抽吸管道内部进行补充空气,确保抽吸管道内具有一定的抽吸速,使得垃圾能够处于悬浮状态下进行移动,从而减小了垃圾与抽吸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抽吸效率;气体传感器的设计,使得能够实时监测存储斗内易燃易爆气体(甲烷)的含量,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判断,当存储斗内易燃易爆气体达到预设含量时,及时通过外设的报警机构发出警示信号,并利用通气管等设有的通气机构对存储斗进行及时通风,以降低爆炸风险。
[0011] 进一步,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均包括投放通道,所述投放通道上设有若干个垃圾投放口,每个垃圾投放口处均设有用于封闭相应垃圾投放口的垃圾投放门和用于智能控制垃圾投放门启闭的感应芯片。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芯片为IC感应芯片或者RFID感应芯片。进一步,每个垃圾投放机构所述的投放通道底部均与相应存储仓内部连通。
[0013] 进一步,每个垃圾投放机构所述的所述投放通道内均设有物位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物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内垃圾的体积与长度,重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内垃圾的重量。
[0014] 本发明的垃圾投放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投放通道可以竖直设置在大楼内,若干个垃圾投放口分布在大楼内的各个楼层,投放通道也可以设置在大楼外,垃圾投放口设置在便于投放垃圾的投放通道近地端;垃圾投放门的设计,能够对垃圾投放口进行封闭,避免投放通道内垃圾气味扩散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感应芯片的设计,使得能够通过刷卡控制垃圾投放门的启闭,用于驱动垃圾投放门启闭的驱动机构可以是气动,也可以是电动,还可以是手动;物位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的设计,使得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垃圾的体积、长度或者重量,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启动破袋机构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0015] 进一步,所述破袋机构包括一个第一驱动器和至少一个转动轴,第一驱动器与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均布有若干个破袋刀具。
[0016] 进一步,所述螺旋推动机构包括一变横截面积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顶部设有供过渡仓内垃圾进入螺旋槽内的进料口,所述螺旋槽一端面设有延伸出存储斗的出料口,出料口通过抽吸管道与抽吸中转设备连通,所述螺旋槽内至少设有一变直径变螺距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由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以将螺旋槽内垃圾搅拌送出出料口。
[0017]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槽的横截面积、螺旋叶片的直径以及螺旋叶片的螺距均从螺旋槽另一端至螺旋槽一端逐渐减小。
[0018] 进一步,所述排污机构包括设于螺旋推动机构底部用于收集垃圾残留液体的积液槽,所述积液槽内用于抽吸排出积液槽内垃圾残留液体的吸液管,吸液管与抽吸管道连通。该设计使其能够收集垃圾存储机构内垃圾沉积、挤压产生的残留液体,并及时将残留液体排出垃圾存储机构外,从而避免残留液体变质产生甲烷造成甲烷含量上升导致存在爆炸安全隐患,防爆性好。
[0019] 进一步,所述抽吸中转设备为空气动力抽吸车或者中央垃圾收集设备,空气动力抽吸车和中央垃圾收集设备均具有负压动力设备。
[0020]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每个垃圾收集装置均作为一个单元,可根据小区大小、公园、公共区域布置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之间通过抽吸管道连通,每次抽吸垃圾都只开启一个待抽吸垃圾收集装置及其相应的管道阀门;三个垃圾投放机构和三个存储仓的设计,使得该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能够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分类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与分类存储,以便于独立回收垃圾中能够再次被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优化了系统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和成本;螺旋推动机构的设计,使其能够对垃圾存储机构内的垃圾进行挤压与剪切后输送至出料口处,以便抽吸中转设备在控制中心的控制下通过抽吸管道抽吸垃圾至抽吸中转设备内,与现有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相比,不堵塞,抽吸耗能少,效果好,效率高;破袋机构的设计,使其能够将垃圾存储机构内的大件垃圾及垃圾袋破碎成小块垃圾,不仅可以避免垃圾对其流动通道造成卡滞与堵塞,提高系统运行的通畅性和正常性,提高垃圾收集效率,提高设备可靠性。
[0021] 本发明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在使用时,人们先判定所丢弃垃圾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者是暂时无法做出准确判定的待判定其它垃圾,然后将垃圾分类投入相应垃圾投放机构中,垃圾进入相应存储仓内存储;当三个存储仓中的任一存储仓内垃圾达到预设存储量需要进行转移时,控制中心控制开启相应连通阀连通该存储仓与过渡仓,使得垃圾进入过渡仓内,控制中心开启破袋机构进行破碎,打开管道阀门,并且控制中心控制启动螺旋推动机构将过渡仓内垃圾搅拌推动送出与抽吸管道一端连通的出料口,抽吸中转设备的抽吸口连接在抽吸管道另一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抽吸中转设备的负压动力设备在抽吸管道内形成所需负压,从而实现了将存储仓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内。其中,抽吸中转设备可以为多个,每个抽吸中转设备专门用于收集转移一种类型的垃圾;抽吸中转设备也可以为一个,使用时分批分趟的收集转移一种类型的垃圾。本发明设计合理,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系统运行通畅高效,封闭性、具有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存储的功能,能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附图说明
[0022]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发明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3之一所示,本发明的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包括一控制中心(图中未示出)、一抽吸中转设备1和一个以上垃圾收集装置2,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抽吸中转设备1和垃圾收集装置2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抽吸中转设备1和垃圾收集装置2进行作业,多个圾收集装置2之间通过抽吸管道8连通,所述垃圾收集装置2包括一垃圾存储机构3和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均设于垃圾存储机构3上方,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分别用于投放及输送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所述垃圾存储机构3上部设有分别与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对应连通的三个存储仓33,垃圾存储机构3下部设有过渡仓35,过渡仓35分别与三个存储仓33通过连通阀控制连通,所述过渡仓35内设有用于破碎大件垃圾及垃圾袋的破袋机构7,所述垃圾存储机构3底部设有用于搅拌推动输送过渡仓35内垃圾的螺旋推动机构5,所述螺旋推动机构5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及排出垃圾残留液体的排污机构6,所述抽吸中转设备1通过抽吸管道8与螺旋推动机构5的出料口55连通,抽吸管道8靠近螺旋推动机构5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垃圾排放的管道阀门81,所述抽吸中转设备1通过在抽吸管道8内形成所需负压以将螺旋推动机构5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1内。
[0024] 所述垃圾存储机构3包括封闭式斗状的存储斗31,所述存储斗31内通过隔板分隔为三个存储仓33和一个过渡仓35,过渡仓35内设有通气管32和气体传感器34,所述通气管32用于连通存储斗31与外界大气,所述气体传感器34用于监测存储斗31内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
[0025] 所述存储仓33底部设有用于控制存储仓33内垃圾进入过渡仓35的连通阀36。本发明的垃圾存储机构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三个存储仓33的设计,便于垃圾分类存储;过渡仓35的设计,使得垃圾能够被破袋机构7破碎成小块;通气管32的设计,使得抽吸中转设备1通过在抽吸管道8内形成所需负压以将螺旋推动机构5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中转设备1内的过程中,能够对存储斗31内部进行补充空气,确保抽吸管道8内具有一定的抽吸风速,使得垃圾能够处于悬浮状态下进行移动,从而减小了垃圾与抽吸管道8内壁的摩擦阻力,提高了抽吸效率;气体传感器34的设计,使得能够实时监测存储斗31内易燃易爆气体(甲烷)的含量,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判断,当存储斗31内易燃易爆气体达到预设含量时,及时通过外设的报警机构发出警示信号,并利用通气管32等设有的通气机构对存储斗31进行及时通风,以降低爆炸风险。
[0026] 所述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均包括投放通道41,所述投放通道41上设有若干个垃圾投放口42,每个垃圾投放口42处均设有用于封闭相应垃圾投放口42的垃圾投放门43和用于智能控制垃圾投放门43启闭的感应芯片44。
[0027] 所述感应芯片44为IC感应芯片或者RFID感应芯片。
[0028] 每个垃圾投放机构4所述的投放通道41底部均与相应存储仓33内部连通。每个垃圾投放机构4所述的所述投放通道41内设有垃圾传感器46,所述垃圾传感器46为物位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物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41内垃圾的体积与长度,重量传感器用于感应投放通道41内垃圾的重量。
[0029] 本发明的垃圾投放机构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投放通道41可以竖直设置在大楼内,若干个垃圾投放口42分布在大楼内的各个楼层,投放通道41也可以设置在大楼外,垃圾投放口42设置在便于投放垃圾的投放通道41近地端;垃圾投放门43的设计,能够对垃圾投放口42进行封闭,避免投放通道41内垃圾气味扩散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感应芯片44的设计,使得能够通过刷卡控制垃圾投放门43的启闭,用于驱动垃圾投放门43启闭的驱动机构可以是气动,也可以是电动,还可以是手动;物位传感器或者重量传感器的设计,使得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垃圾的体积、长度或者重量,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析垃圾的大小并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破袋机构7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0030] 所述破袋机构7包括一个第一驱动器71和至少一个转动轴,第一驱动器71与转动轴72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72转动,转动轴72上均布有若干个破袋刀具73。
[0031] 所述螺旋推动机构5包括一变横截面积的螺旋槽51,所述螺旋槽51顶部设有供过渡仓35内垃圾进入螺旋槽51内的进料口54,所述螺旋槽51一端面设有延伸出存储斗31的出料口55,出料口55通过抽吸管道8与抽吸中转设备1连通,所述螺旋槽51内至少设有一变直径变螺距的螺旋叶片52,螺旋叶片52由第二驱动器53驱动旋转以将螺旋槽51内垃圾搅拌送出出料口55。
[0032] 所述螺旋槽51的横截面积、螺旋叶片52的直径以及螺旋叶片52的螺距均从螺旋槽51另一端至螺旋槽51一端逐渐减小。
[0033] 所述排污机构6包括设于螺旋推动机构5底部用于收集垃圾残留液体的积液槽61,所述积液槽61内用于抽吸排出积液槽61内垃圾残留液体的吸液管62,吸液管62与抽吸管道8连通。该设计使其能够收集垃圾存储机构内垃圾沉积、挤压产生的残留液体,并及时将残留液体排出垃圾存储机构外,从而避免残留液体变质产生甲烷造成甲烷含量上升导致存在爆炸安全隐患,防爆性好。
[0034] 所述抽吸中转设备1为空气动力抽吸车11或者中央垃圾收集设备12,空气动力抽吸车11和中央垃圾收集设备12均具有负压动力设备13。
[0035]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每个垃圾收集装置2均作为一个单元,可根据小区大小、公园、公共区域布置多个单元,多个单元之间通过抽吸管道8连通,每次抽吸垃圾都只开启一个待抽吸垃圾收集装置2及其相应的管道阀门81;三个垃圾投放机构4的设计,使得该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能够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待判定的其它垃圾分类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与分类存储,以便于独立回收垃圾中能够被再次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优化了系统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和成本;螺旋推动机构5的设计,使其能够对垃圾存储机构3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剪切输送至出料口55处,垃圾经出料口55处设有的剪切板剪切,以便抽吸中转设备1在控制中心的控制下通过抽吸管道8抽吸垃圾至抽吸中转设备1内,与现有未设置有螺旋推动机构5的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相比,抽吸耗能少,效果好,效率高;破袋机构7的设计,使其能够将垃圾存储机构3内的大件垃圾及垃圾袋破碎成小块垃圾,不仅可以避免垃圾对其流动通道造成卡滞与堵塞,提高系统运行的通畅性和正常性,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0036] 本发明环保型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时,人们先判定所丢弃垃圾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者是暂时无法做出准确判定的待判定其它垃圾,然后将垃圾分类投入相应垃圾投放机构4中,垃圾进入相应存储仓33内存储;当三个存储仓33中的任一存储仓33内垃圾达到预设存储量需要进行转移时,控制中心控制开启相应连通阀连通该存储仓33与过渡仓35,使得垃圾进入过渡仓35内,控制中心开启破袋机构7进行破碎,打开管道阀门81,并且控制中心控制启动螺旋推动机构5将过渡仓35内垃圾搅拌推动送出与抽吸管道8一端连通的出料口55,抽吸式垃圾收集1车的抽吸口连接在抽吸管道8另一端,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抽吸式垃圾收集1车的负压动力设备在抽吸管道8内形成所需负压,从而实现了将存储仓33内垃圾抽吸转移至抽吸式垃圾收集1车内;其中,抽吸中转设备可以为多个,每个抽吸中转设备专门用于收集转移一种类型的垃圾;抽吸中转设备也可以为一个,使用时分批分趟的收集转移一种类型的垃圾。
[0037]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