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

申请号 CN201080052292.3 申请日 2010-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66309B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稻叶真一; 后藤宽; 藤田实智昭; 岩坪贡;
摘要 容器主体(11)具备 挤压 操作部(13a),该挤压操作部(13a)包含:挤压面部(16),在肩部(15)和底部(14)之间与挤压方向(X)相对;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沿挤压方向(X)配置于挤压面部(16)的两侧的部分;倾斜连结面部(18),倾斜地介于它们之间而设置。向挤压方向(X)压挤挤压面部(16)时,倾斜连结面部(18)一边从相对于挤压面部(16)倾斜的状态 变形 为沿着挤压面部(16)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的间隔扩张。倾斜连结面部(18)被限制为在变形直至扩张的 力 消失之后不向挤压方向(X)侧反转,定量吐出内装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使该容器主体挤压变形而从吐出口吐出规定量的内装液体,
所述容器主体具备挤压操作部,所述挤压操作部包括:挤压面部,与挤压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于肩部和底部之间;一对侧面支承壁部,沿挤压方向配置于夹持该挤压面部的两侧的部分:倾斜连结面部,介于该一对侧面支承壁部和所述挤压面部之间而设置,使所述挤压面部相对于所述侧面支承壁部向挤压方向的相反侧突出配置,
所述倾斜连结面部经由纵向延伸设置的接合棱线而与所述挤压面部及所述侧面支承壁部连接设置,
手指压在所述挤压面部的规定的位置并向挤压方向压挤时,靠近该规定的位置的部分的所述倾斜连结面部一边从相对于所述挤压面部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所述挤压面部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所述一对侧面支承壁部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的接合棱线部分扩张,并且所述倾斜连结面部被限制为在变形直至扩张的消失之后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从而使得将手指压在所述规定的位置并反复进行的挤压操作所产生的所述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面部具有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连结面部具有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挤压面部形成有挤压位置导向部,所述挤压位置导向部对利用手指进行用于定量吐出的挤压操作的所述规定的位置进行引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连结面部具有使所述接合棱线弯曲为在靠近肩部及底部的上下的端部宽度窄,朝向中央部分宽度慢慢变宽的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挤压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的挤压面部和其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与夹持所述一对侧面支承壁部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相对配置而设置有一对。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支承壁部和与所述挤压面部相对配置的背面壁部之间的部接合棱线,成为曲率比所述倾斜连结面部和所述挤压面部或所述侧面支承壁部之间的接合棱线大的、具有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截面形状的棱线。

说明书全文

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特别是涉及使容器主体挤压变形而从吐出口吐出内装液体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挤压式容器是例如通过用手把持挤压(压挤)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的躯干部,使容器主体挤压变形,从吐出口向吐出部位按规定量吐出内装液体的容器。另外,还开发有在挤压容器主体的躯干部时,容器的变形量不产生偏差,以在反复进行的每次挤压操作分别吐出一定量或大致一定量的内装液体的方式下功夫的所谓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0003] 在此,专利文献1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在容器主体的内部设有限制容器主体的压入幅度的抵接部件,在使容器主体挤压变形时,通过使按压操作部与抵接部件抵接,将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另外,专利文献2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用筒状罩体覆盖容器主体的外周壁,并且在该筒状罩体上形成朝向容器主体的外周壁可反转的桥接部,通过使该桥接部反转,使容器主体的外周壁以规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4950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74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具备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使该容器主体挤压变形而从吐出口按规定量吐出内装液体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容器主体具备挤压操作部,该挤压操作部包含:挤压面部,其与挤压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于肩部和底部之间;一对侧面支承壁 部,其沿挤压方向配置于夹持该挤压面部的两侧的部分;倾斜连结面部,其倾斜地介于该一对侧面支承壁部和所述挤压面部之间而设置,使所述挤压面部相对于所述侧面支承壁部向挤压方向相反侧突出配置。所述倾斜连结面部经由纵向延伸设置的接合棱线与所述挤压面部及所述侧面支承壁部连接设置。倾斜连结面部在将手指压在所述挤压面部的规定的位置并向挤压方向压挤时,靠近该规定的位置的部分一边从相对于所述挤压面部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所述挤压面部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所述一对侧面支承壁部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的接合棱线部分扩张,并且被限制为在变形直至扩张的消失后,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由此,将手指压在所述规定的位置反复进行的挤压操作所产生的所述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附图说明
[0007] 图1(a)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0008] 图1(b)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正面图。
[0009] 图1(c)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沿图1(b)的A-A的截面图。
[0010] 图2(a)是说明在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中在挤压操作时限制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的状况的示意截面图。
[0011] 图2(b)是说明在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中在挤压操作时限制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的状况的示意截面图。
[0012] 图3(a)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0013] 图3(b)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正面图。
[0014] 图3(c)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沿图3(b)的B-B的截面图。
[0015] 图4(a)是说明在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中在挤压操作时限制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的状况的示意截面图。
[0016] 图4(b)是说明在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中在挤压操作时限制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的状况的示意截面图。
[0017] 图5(a)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0018] 图5(b)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正面图。
[0019] 图5(c)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沿图5(b)的C-C的截面图。
[0020] 图6(a)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0021] 图6(b)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正面图。
[0022] 图6(c)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沿图6(b)的D-D的截面图。
[0023] 图7(a)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立体图。
[0024] 图7(b)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正面图。
[0025] 图7(c)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沿图7(b)的E-E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上述现有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需要在容器主体的内部安装抵接部件,或者覆盖容器主体的外周壁而安装形成有桥接部的筒状罩体。因此,构造变得复杂,并且制造成本也增大。因此,希望有一种新技术的开发,其不使用抵接部件及筒状罩体,通过对容器主体的形状下功夫,从而限制为反复进行挤压操作时的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 生偏差,能够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0027] 本发明涉及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对容器主体的形状下功夫,限制为反复进行挤压操作时的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能够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0028] 本发明为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其具备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使该容器主体挤压变形而从吐出口按规定量吐出内装液体。容器主体具备挤压操作部,该挤压操作部包含:挤压面部,其与挤压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于肩部和底部之间;一对侧面支承壁部,其沿挤压方向配置于夹持该挤压面部的两侧的部分;倾斜连结面部,其倾斜地介于该一对侧面支承壁部和所述挤压面部之间而设置,使所述挤压面部相对于所述侧面支承壁部向挤压方向相反侧突出配置。所述倾斜连结面部经由纵向延伸设置的接合棱线而与所述挤压面部及所述侧面支承壁部连接设置。倾斜连结面部在将手指压在所述挤压面部的规定的位置并向挤压方向压挤时,靠近该规定的位置的部分一边从相对于所述挤压面部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所述挤压面部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所述一对侧面支承壁部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的接合棱线部分扩张,并且被限制为在变形至扩张的力消失之后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由此,将手指压在所述规定的位置反复进行的挤压操作所产生的所述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
[0029] 图1(a)~图1(c)所示的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用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11、以及可拆装地安装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2的盖部件(图示省略)构成。在挤压容器10内,作为内装液体,可以容纳例如衣服用液体洗涤剂、柔软剂、漂白剂、餐具用洗涤剂、沐浴露等。挤压容器10在握住容器主体11的躯干部13而使其倾倒或倒立的状态下,通过挤压(压挤)所握住的躯干部13而使容器主体11变形,从而可以从设于例如盖部件上的吐出口使内装液体朝向吐出部位吐出规定量。挤压容器10具备如下功能:通过只对容器主体11的形状下功夫,从而限制为例如用手指压挤躯干部13的规定的位置而反复进行挤压操作时,容器主体11的挤压变形量不会产生偏差,使内装液体每次可按一定量吐出。
[0030] 即,挤压容器10是具备由可挤压变形的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11, 且使容器主体11挤压变形而从吐出口使内装液体按规定量吐出的挤压容器。如图1(a)及图1(b)所示,容器主体11在下部的底部14和上部的肩部15之间的躯干部13具备成为从挤压方向X即正面方向观察时具有大致矩形的投影形状的部分的挤压操作部13a。躯干部13的挤压操作部13a被构成为包含与挤压方向X垂直或大致垂直地相对配置的挤压面部16、沿挤压方向X配置于夹持挤压面部16的两侧的部分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倾斜地介于该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和挤压面部16之间设置且使挤压面部16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1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突出配置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
[0031] 倾斜连结面部18经由纵向延伸设置的2根接合棱线19、20而分别与挤压面部16及侧面支承壁部17连接设置。将手指压在挤压面部16的规定的位置并向挤压方向X压挤时(参照图2(a)),倾斜连结面部18变形为,靠近该规定的位置的部分一边从相对于挤压面部16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挤压面部16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18的接合棱线20的部分扩张。倾斜连结面部18变形至扩张的力消失之后(参照图2(b)),靠近手指所推压的规定的位置的部分的倾斜连结面部18被限制为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因此,将手指压在挤压面部16的规定的位置反复进行的挤压操作所产生的容器主体22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可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0032]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倾斜连结面部18具有使两侧的接合棱线19、20弯曲为在靠近肩部15及底部14的上下的端部宽度窄,朝向中央部分宽度慢慢变宽的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参照图1(a))。
[0033] 再有,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挤压面部16的中央部分,优选配置于该挤压面部16的宽度最窄的(倾斜连结面部18的宽度最宽的)区域、对用手指进行用于定量吐出的挤压操作的规定的位置进行引导的挤压位置导向部21,作为圆形的凹陷凹部而形成。 [0034]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11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氯乙烯等的适于形成可挤压变形的塑料容器的公知的各种合成树脂,通过例如吹塑成形而形成为具备底部14、躯干部13、肩部15、口颈部12的中空的瓶状。另外,容器主体11形 成为,上端部分的肩部15及口颈部12和下端部分的底部14形成为比躯干部13的壁厚更厚,并且肩部15和底部14具备大致正方形的平面形状。由此,使上端部分及下端部分的大致正方形的截面形状在坚固且稳定的状态下保持。
[0035] 于是,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肩部15和底部14之间夹持的躯干部13的整体,成为从挤压方向X即正面方向观察时具有纵长的大致矩形的投影形状的挤压操作部13a(参照图1(b))。另外,该躯干部13成为通过形成为比肩部15及底部14的壁厚更薄,从而可利用把持躯干部13的手及手指的力而容易地挤压变形的具有可挠性的构造。 [0036]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躯干部13由挤压面部16、配置于夹持挤压面部16的两侧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与该倾斜连结面部18连接并配置于与挤压面部16大致垂直的面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将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的倾斜连结面部18的相反侧的缘部之间连结为一体且与挤压面部16相对并与其大致平行地配置的背面壁部22构成。 [0037] 在此,倾斜连结面部18和挤压面部16的接合棱线19、及倾斜连结面部18和侧面支承壁部17的接合棱线20,如上所述,在弯曲为倾斜连结面部18具有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的状态下,纵向延伸设置于肩部15和底部14之间而设置。另外,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和背面壁部22之间的各部接合棱线23,成为曲率比倾斜连结面部18和挤压面部16或侧面支承壁部17之间的各接合棱线19、20大的、具有大致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截面形状的棱线,纵向延伸设置于肩部15和底部14之间而设置。
[0038] 由此,除了躯干部13的上端和下端之外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如图1(c)所示,在背面侧部分,成为经由角部接合棱线23将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和背面壁部22大致垂直地接合的形状。另一方面,在正面侧部分,成为挤压面部16从两侧的接合棱线20经由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1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以等底座形状突出配置的形状。再有,除了躯干部13的上端和下端之外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作为整体具有大致六边形(参照图1(c))。另外,躯干部13的上端和下端的横截面形状,由于倾斜连结面部18的宽度变窄,从而作为整体具有大致正方形。由此,躯干部13与肩部15及底部14 一体地接合。
[0039] 于是,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为了使容器主体11挤压变形而使内装液体定量吐出,在把持容器主体11的躯干部13并使容器10倾倒或倒立之后,在使吐出口朝向吐出部位的状态下,例如,将拇指压入凹状的挤压位置导向部21,对挤压面部16施加压挤力。由此,如图2(a)、图2(b)所示,使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支承压挤力,靠近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部分的挤压面部16向挤压方向X压入,并且靠近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部分的倾斜连结面部18一边从相对于挤压面部16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挤压面部16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18的接合棱线19的部分扩张。通过靠近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部分的倾斜连结面部18从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挤压面部16的状态,从而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和挤压面部16所形成的等底座形状的截面形状部分被压成平坦,容器主体11的容量减少,因此,通过该容量的减少,可使内装液体吐出。还有,在图1(a)~图1(c)及图2(a)、图2(b)中挤压位置导向部为凹状的大致圆形,也可以为凸状,另外,也可以是椭圆等的形状。 [0040]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倾斜连结面部18变形至大致沿着挤压面部16的位置时,如图2(b)所示,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和挤压面部16所形成的等底座形状的截面形状部分成为平坦地延伸的状态,倾斜连结面部18无法扩张其以上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17的间隔。根据该状态,即使向挤压方向X进一步按压挤压面部16以试图使倾斜连结面部18向挤压方向X侧反转,在远离施加了压挤力的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位置,倾斜连结面部18尚未变形至沿着挤压面部16的位置,因此,在远离该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部分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18及挤压面部16的作用下,限制为靠近手指所推压的挤压位置导向部21的部分的倾斜连结面部18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由此,例如,将拇指按压在挤压位置导向部21而增加压挤力时,容器主体11通常以一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即反复进行的挤压操作所产生的容器主体11的挤压变形量不会产生偏差,因此,可容易地使规定量的内装液体定量吐出。 [0041] 因此,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通过仅对容器主体11的形状下功夫,从而限制为反复进行挤压操作时的容器主体11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可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0042] 图3(a)~图3(c)是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30的容器主体31的图。根据本第二实施方式,容器主体3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的容器主体11相同,使用合成树脂,形成为具备躯干部33、底部34、肩部35、口颈部32的中空的瓶状。另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夹在厚壁的肩部35和底部34之间的薄壁的躯干部33的整体,成为在从挤压方向X即正面方向观察时具有纵长的大致矩形的投影形状的部分即挤压操作部33a(参照图3(b))。
[0043] 于是,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由构成躯干部33的与挤压方向X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的挤压面部36和其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38构成的部分,与夹持一对侧面支承壁部37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正面部及背面部)相对配置而设置一对。
[0044] 即,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35和底部34分别形成为从上侧及下侧观察的形状具备大致六边形的平面形状,且以牢固且稳定的状态保持躯干部33的上端部分及下端部分的大致六边形的截面形状。另外,薄壁的躯干部33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的挤压面部36具有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与挤压面部36的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38之间的各接合棱线
39,以弯曲的状态在肩部35和底部34之间纵向延伸设置而设置。再有,挤压面部36的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38和一对侧面支承壁部37之间的各接合棱线40,在肩部35和底部34之间纵向直线状地延伸设置。
[0045] 由此,除了躯干部33的上端和下端之外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c)所示,成为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的挤压面部36从两侧的接合棱线40经由一对倾斜连结面部38,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3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等底座形状地突出配置的、作为整体为大致八边形的形状。另外,躯干部33的上端和下端的横截面形状,由于挤压面部36的宽度变窄,从而作为整体具有大致六边形。由此,躯干部33与肩部35及底部34一体地接合。 [0046] 于是,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30,以把持容器主体31的躯干部33并将吐出口朝向吐出部位的状态,例如将拇指按压在一方的挤压面部36的凹状的挤压位置导向部41,并且将食指按压在另一方的挤压面部36的凹状的挤压位置导向部41,并从两侧夹紧前后双方的挤压面部36,来附加压挤力时(参照图4(a)),则倾斜连结面部38,靠近挤压位置导向部41的部分一边从相对于挤压面部36倾斜的状态变形为沿着挤压面部36的状态,一边使两侧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37的间隔在与该倾斜连结面部38的接合棱线40的部分扩张。由此,可一边减少容器主体31的容量一边使内装液体吐出。
[0047] 另外,如图4(b)所示,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38从相对于挤压面部36倾斜的状态变形至大致沿着前后双方的挤压面部36的位置时,一对倾斜连结面部38和挤压面部36所形成的等底座形状的截面形状部分成为平坦地延伸的状态,倾斜连结面部38无法扩张其以上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37的间隔。从该状态起,即使向挤压方向X进一步按压挤压面部36以试图向挤压方向X侧使倾斜连结面部38反转,在远离挤压位置导向部41的部分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38及挤压面部36的作用下,限制为靠近挤压位置导向部41的部分的倾斜连结面部38不向挤压方向侧反转。由此,例如,在将拇指及食指按压在挤压位置导向部41施加压挤力时,容器主体31通常以一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因此,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30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相同的作用效果。 [0048] 图5(a)~图5(c)为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50的容器主体51图。根据本第三实施方式,容器主体5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的容器主体11相同,使用合成树脂,形成为具备躯干部53、底部54、肩部55、口颈部52的中空的瓶状。另外,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55和底部54之间夹持的薄壁的躯干部53的整体,成为从挤压方向X即正面方向观察时具有纵长的大致矩形的投影形状的部分即挤压操作部53a(参照图5(b))。
[0049] 于是,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由构成躯干部53的与挤压方向X垂 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的挤压面部56、和其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58构成的部分,与夹持一对侧面支承壁部57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正面部及背面部)相对配置而设置一对。
[0050] 即,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55和底部54分别形成为从上侧及下侧观察的形状具备大致正方形的平面形状,以牢固且稳定的状态保持躯干部53的上端部分及下端部分的大致正方形的截面形状。另外,薄壁的躯干部53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的挤压面部56的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58具有大致船形的正面形状,其倾斜连结面部58和挤压面部56及侧面支承壁部57的各接合棱线59、60,以弯曲的状态,纵向延伸设置于肩部55和底部54之间而设置。
[0051] 由此,除了躯干部53的上端和下端之外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如图5(c)所示,成为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的挤压面部56从两侧的接合棱线59经由一对倾斜连结面部58,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5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以等底座形状突出配置的、作为整体为大致八边形的形状。另外,躯干部53的上端和下端的横截面形状,由于连结面部58的宽度变窄,所以作为整体具有大致正方形。由此,躯干部53与肩部55及底部54一体地接合。 [0052] 于是,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三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50,例如,将拇指及食指按压在凹状的挤压位置导向部61,从两侧夹紧前后双方的挤压面部56来施加压挤力时,则容器主体51通常以一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所以,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相同的作用效果。
[0053] 图6(a)~图6(c)是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70的容器主体71的图。根据本第四实施方式,容器主体7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的容器主体11相同,使用合成树脂,形成为具备躯干部73、底部74、肩部75、口颈部72的中空的瓶状。另外,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厚壁的肩部75和底部74之间夹持的薄壁的躯干部73中的、上部圆筒部73b和下部圆筒部73c之间的部分,成为挤压操作部73a(参照图6(b))。
[0054] 于是,本第四实施方式中,由构成躯干部73的挤压操作部73a的与挤压方向X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配置的挤压面部76和其两侧的倾斜连 结面部78构成的部分,与夹持一对侧面支承壁部77的前后双方的正面部(正面部及背面部)相对配置而设置一对。 [0055] 即,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75和底部74分别形成为从上侧及下侧观察的形状具备圆形的平面形状,以稳定的状态保持躯干部73的上部圆筒部73b及下部圆筒部73c的圆形的截面形状。另外,薄壁的躯干部73的上部圆筒部73b和下部圆筒部73c之间的挤压操作部73a,作为其横截面形状,具有前后双方的正面部的挤压面部76经由两侧的一对直线状的接合棱线79及倾斜连结面部78,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7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以等底座形状突出配置,作为整体的大致八边形(参照图6(c))。 [0056] 于是,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四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70,将例如拇指及食指按压在挤压位置导向部81,从两侧夹紧前后双方的挤压面部76来施加压挤力,从而容器主体71通常以一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所以,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相同的作用效果。
[0057] 图7(a)~图7(c)是表示本发明优选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90的容器主体91的图。根据本第五实施方式,容器主体9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的容器主体11相同,使用合成树脂,形成为具备躯干部93、底部94、肩部95、口颈部92的中空的瓶状。另外,本第五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95和底部94之间夹持的薄壁的躯干部93中的、上部的大致1/3的区域的部分,成为挤压操作部93a(参照图7(b))。
[0058] 于是,在本第五实施方式中,躯干部93的挤压操作部93a由挤压面部96、配置于夹持挤压面部96的两侧的一对倾斜连结面部98、与该倾斜连结面部98连接且配置于与挤压面部96大致垂直的面的一对侧面支承壁部97、以一体地连结一对侧面支承壁部97的倾斜连结面部98的相反侧的缘部之间的状态与挤压面部96相对配置的圆弧状的背面壁部102构成。
[0059] 即,本第五实施方式中,厚壁的肩部95形成为从上侧观察的形状具备背面侧为大致半长圆形状,正面侧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底部94形成为从下侧观察的形状具备圆形的平面形状。另外,薄 壁的躯干部93形成为下部的大致2/3的区域的部分具备大致圆筒形状。再有,躯干部93的上部的大致1/3的区域的挤压操作部93a,作为其横截面形状,如图7(c)所示,在背面侧部分,成为一对侧面支承壁部97和背面壁部102大致半长圆形状地连接的形状。另一方面,在正面侧部分,成为经由两侧的接合棱线99、100及一对倾斜连结面部98,使挤压面部96相对于侧面支承壁部97向挤压方向X的相反侧以等底座形状突出配置的形状(参照图7(c))。再者,挤压面部96和两侧的倾斜连结面部98的接合棱线99,以弯曲的状态纵向延伸设置而设置,躯干部93的上端,由于挤压面部96的宽度变窄,从而与肩部95一体地接合。
[0060] 于是,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的本第五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90,例如将拇指按压在挤压面部96施加压挤力,从而容器主体91通常以一定的变形量挤压变形,因此,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10相同的作用效果。
[0061]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未必需要在挤压面部设置挤压位置导向部,可部分地改变模具表面的粗糙度以使容器表面粗糙,也可以利用商标印刷等明示利用手指进行挤压操作的位置。另外,设置挤压位置导向部的位置及进行挤压操作的位置,未必需要为挤压面部的中央部,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压挤挤压面部进行挤压操作。再有,可以选择压挤位置,来适当调节利用挤压操作定量吐出的内装液体的吐出量。
[006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63] 根据本发明的定量吐出挤压式容器,仅对容器主体的形状下功夫,从而限制为反复进行挤压操作时的容器主体的挤压变形量不产生偏差,能够使内装液体每次吐出一定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