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底以及制鞋方法

申请号 CN98812690.7 申请日 1998-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73654C 公开(公告)日 2004-11-03
申请人 古桥政信; 发明人 古桥政信;
摘要 一种 鞋 的内底,该鞋的内底通过可拆卸式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到鞋的楦头上,该可拆卸式结构由设在楦头上的至少一个 吸盘 、以及设在鞋的内底上且与吸盘相对的至少一个平坦的面构成。一种 制鞋 方法,在至少具有一个吸盘的鞋的楦头上 吸附 具有与该吸盘相对的、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通过使吸盘与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之间形成空间减压,将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到楦头的底部,并在楦头上套上鞋的帮面后进行帮底缝合作业。上述鞋的内底和制鞋方法可以迅速地将鞋的内底安装到楦头上,即使内底的安装 位置 偏离,也很容易修正,不会发生忘记拔钉的危险、无须特别的设备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的内底,所述鞋的内底通过可拆卸式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到鞋的楦头上,其特征在于,该可拆卸式结构由设在所述楦头上的至少一个吸盘、以及设在所述鞋的内底上且与所述吸盘相对的至少一个平坦的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的面是设在鞋的内底上的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设在鞋的内底上的所述板用粘接剂粘接在鞋的内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设在鞋的内底上的所述板设在鞋的内底的整个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设在鞋的内底上的所述板埋设在该鞋的内底内,该板的一面与该内底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鞋的内底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平坦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的内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的内底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平坦的面通过涂粘接剂形成。
8.一种制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具有一个吸盘的鞋的楦头上吸附具有与所述吸盘相对的、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通过使所述吸盘与所述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之间形成空间减压,将所述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楦头的底部,并在所述楦头上套上鞋的帮面后进行帮底缝合作业。

说明书全文

的内底以及制鞋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为了便于制鞋工序中帮底缝合(つり込み)作业而将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在楦头上的一种鞋的内底以及制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鞋的内底以及制鞋方法,它采用具有吸盘的楦头和具有针对该吸盘的大致平坦的面的内底来构成上述可拆卸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下结合图4概略说明传统的制鞋工序。首先,在工序(a)中,用皮革、合成革等缝成鞋帮面11。在工序(b)中,则用钉子或浆糊等将内底13装到楦头12上。
在工序(c)中,将鞋帮面11套到楦头12上,将鞋帮面11的下边缘部与内底13的外周缝合,即进行所谓帮底缝合作业。为了提高后道工序中鞋底的粘接性,还要将鞋帮面11的底面11a起毛。
后面的工序则根据VP(Vulcanizing Press)制造法、CP(California Press)制造法等而有所不同,现以CP制造法为例说明,在工序(d)中,在内底13上放上后脚掌垫14、前脚掌垫15等。在工序(e)中,用橡胶、皮革等制造鞋底16。
在工序(f)中用压机17和粘接剂将鞋底16粘接到鞋帮面11及内底13的底面上。另外,在鞋内部的内底13的上面通常插入并粘接着内垫。这样完成鞋的制造。
在由本申请人提出的特愿平6-093753号公报中,公开了对用钉子或浆糊进行的传统制鞋工序作大幅度简化的划时代发明。在发明中,作为将鞋子可拆卸地安装在楦头上的结构,公开了磁性吸附材料或钩子或尼龙带扣等,这些结构各有长短,譬如采用磁性吸附材料时,那种具有能满足发明目的磁力的磁性吸附材料价格昂贵,而在采用钩子或尼龙带扣时,构成该安装结构的构件中残留在内底上的构件可能会影响穿鞋时的舒适性。
再有,即使具有一般市售磁性吸附材料的磁力,由于所得到的磁通密度的限制,最好是使鞋对楦头底面具备垂直方向的保持特性,但为了使与该底面在同一平面方向的保持性能达到实际制鞋工序所要求的平,如果只是部分地具备磁性吸附材料有时就不够,有时需在整个内底上设置磁性吸附材料,在这种场合,自然成本较高,故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不仅在于提供一种能迅速地将内底安装到楦头上、且当内底位置偏离时容易修正、不会产生忘记拔钉等的危险、无须大量设备成本的可拆卸式结构,还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该可拆卸式结构将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到楦头上时,能使与该底面在同一平面方向的保持特性达到充分适应制鞋工序要求的可拆卸式结构及使用该可拆卸式结构的制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安装在鞋楦头上的内底经过一定时间后,无须任何操作即可自动脱离鞋楦头、作业工序比传统的可拆卸式结构更加缩短的制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鞋的内底,该鞋的内底通过可拆卸式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到鞋的楦头上,其中,该可拆卸式结构由设在楦头上的至少一个吸盘、以及设在鞋的内底上且与吸盘相对的至少一个平坦的面构成。
本发明的鞋楦头的特点是,具备能使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吸盘,在这种场合,当然可使用一种公知的吸引装置,这种装置的效果与通过对吸盘与被其吸引的大致平坦面间的空间减压而进行保持的功能相同。作为这种吸引装置的一种,使用的是使公知的减压与大致空间连通的装置。
本发明中的大致平坦面有时是鞋的内底表面自身,有时是在鞋的内底的一面上另外设置具有大致平坦面的板。在后一种场合,最好采用公知的方法用粘接剂将鞋的内底的一个表面与具有大致平坦面的板接合,在有些场合,也可通过将上述板埋入鞋的内底内、或是采用另外使鞋内底表面平坦化的方法,譬如在该表面涂粘接剂之类通过固化而使液体变为固体的材料并使之固化等公知的方法实现大致平坦化。
再有,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制鞋方法,其中,在至少具有一个吸盘的鞋的楦头上吸附具有与该吸盘相对的、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通过使吸盘与成平坦面的鞋的内底之间形成空间减压,将鞋的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到楦头的底部,并在楦头上套上鞋的帮面后进行帮底缝合作业。
在本发明中,为了调节吸盘的保持力和保持时间等,有时在鞋内底上的大致平坦面上,且在与楦头上的吸盘相对的面上,形成微小的凹凸或微小的槽,以对与吸盘间形成的空间的减压状态保持时间进行控制。
采用本发明,通过用吸盘将内底可拆卸地安装在楦头的底部,与传统技术用的磁性吸附材料或夹头或尼龙带扣相比,在与楦头底部表面同一平面方向的保持力更佳,且具有与传统可拆卸式技术同样的特征,即即使内底的位置偏离,也很容易修正,且产品上不会有污垢或伤痕,而且因不用钉子,故完全不会产生忘记拔钉而导致受伤等的危险,同时无须涂浆糊用的设备等,可降低设备成本,而且与钉钉子或涂浆糊的方法相比,毫无疑问,可以省略钉钉子、拔钉子、涂浆糊、刮除浆糊等工序,而且由于在吸盘和与之相对部分的内底面上形成微小的凹凸或槽,可对吸盘的吸附力进行控制。
另外,采用传统的可拆卸式技术时,在帮底缝合作业后,为了使内底与楦头相互脱离,还需要一个用某种方法另外施加必要外力的工序,而本发明的可拆卸式结构可通过适当选择与吸盘相对部分的内底面的表面特性,可控制吸盘的吸附力,或自动解除吸盘的吸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鞋楦头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鞋内底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吸盘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鞋楦头和内底的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鞋楦头和内底的一实施例中、设置与吸引泵连通的开口以取代吸盘作为可拆卸式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图3(a)所示鞋楦头的底面的俯视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在整个鞋内底上设置大致平坦表面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般制鞋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鞋的内底及楦头。
该鞋的内底21是在俯视时呈足形的可挠性板22的前掌部及后掌部上粘接表面大致平坦的薄板23、24后形成。上述板23、24的表面形成可被本发明的吸盘吸附的面。可挠性板22只要具有能使在吸盘与相对面之间形成的空间成减压状态的表面即可,所用材料不限,不过最好是用与内底同样的可挠性材料做成。这种材料有橡胶、乙烯树脂等。
只要在鞋内底21自身的表面和与之相对的吸盘之间形成上述减压状态的空间,甚至可不必设置板23、24,而涂粘接剂等并使之固化后形成大致平坦的表面,以消除内底21表面的凹凸,以此替代板23、24。
另外,作为粘接在内底上的板,也可不用图1所示的相互独立的板,而是在内底的整个一面上粘接的板,这样也可构成本发明。
另一方面,楦头31的主体32是根据鞋的尺寸和形状用合成树脂或木头制作而成的。本发明所述的楦头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木头所制,只意味着是制鞋用的楦头。本发明是在该楦头31的主体32的底部32a中埋设2个吸盘33、34。有时为了防止楦头底部磨损,还在该吸盘的外侧贴上板32b。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吸盘33、34设在与内底21的板23、24相对的位置上,即,设在前掌部及后掌部。
有时,如图2所示,楦头上的吸盘由在与该吸盘相对的一面上设置的多个吸盘构成。通过使用多个吸盘,在被吸盘吸附后进行帮底缝合作业时,内底在与楦头底面同一平面内平行移动的距离可减少。这是因为,吸盘的圆锥形吸附部尺寸越大,该圆锥形部分在横向的可挠性越大。当在一个部位设置多个吸盘时,吸盘的数量和大小等可根据缝合作业所要求的许可范围等适当选择。
本发明还可如图3所示,在楦头31的主体32自身当中设置与吸引泵连通的通路41,其一端到达该楦头31的底面,甚至贯穿铁板32b,形成在该铁板32b上开口的通路41。此时通路41的形状、尺寸、开口42的数量、位置等可根据目的适当变化。
另外,为了便于吸引泵的吸附,各开口42可以采用与吸盘相同的材料,或具有类似材料特征的材料,并向该开口42的外侧开设形状与吸盘的圆锥形吸附部相同的圆锥部。
图2为本发明制鞋方法的一例,在该方法中,通过板23、24的表面与吸盘33、34之间的吸力将上述内底21固定在楦头31的底部32a上。在此状态下将鞋帮面套在楦头31上,将帮面的下边缘部与内底21的外周缝合(帮底缝合作业)。
在帮底缝合作业中,内底21只要固定在楦头31上即可,由于没有局部的力施加,故用吸盘的固定力即足够。而且,通过将内底21用吸盘的吸附力固定在楦头31上,可以简单迅速地安装内底21,同时通过适当选择与吸盘相对的表面的凹凸,可以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内底自然脱离吸盘,与传统的可拆卸式结构相比,更容易取下。
安装在内底21上的板23、24也可在帮底缝合作业完成后剥离,也可留在内底中。如果该板23、24较薄,则对舒适性的影响较小,还具有增强鞋底的效果,所以不如留在其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内底的一部分设置具有大致平坦表面的板,而是在整个内底上粘接具有大致平坦面的板,也可以不是粘接或埋设板,而是在内底自身的表面上涂粘接剂等树脂并使之固化,以使该表面自身成为具有凹凸的大致平坦状。
实验1为了比较本发明吸盘的吸附力与传统技术的可拆卸式结构的保持力,在吸盘的吸附面积与传统技术的可拆卸式结构的保持面积相同的状态下进行了保持力的比较试验。所用的构件如下。
吸盘:(市售吸盘)圆锥形吸附部最外周的直径  25mm材质                      聚氯乙烯吸附在吸盘上的板:表面特性                  出厂时的状态材质橡胶磁体:(市售片状磁体)磁通密度                  高斯厚度                      0.5mm直径                      25mm吸附在橡胶磁体上的板:材质                      铁板厚度                      0.2mm结果:吸盘                橡胶磁体垂直于面的方向            最大150g            最大20g与面内平行的方向          最大200g            最大5g吸附有效时间              最大24小时          几乎是半永久(注)上述测量在采用吸盘时,是在将吸盘吸附在板上后,在固定于吸盘后部中心部的凸起上的细绳一端依次载荷,而在采用橡胶磁体时,则是在将橡胶磁体吸附于铁板后,在用粘接剂固定于橡胶磁体背面的细绳的一端依次载荷。吸附有效时间则是分别在与面垂直的方向负大负荷50的状态下放置时能维持吸附状态的时间。
实验2为了控制本发明的吸盘与板之间的吸附力及其吸附有效时间,使用与实验1相同的吸盘和板,并变化所吸附的板的表面特性,以对这些特性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关于所用的板的表面特性,是将到手的板的表面用砂纸磨擦一定次数,或是用小刀在所用板的表面划出一定数量的伤痕,使表面特性发生变化。
表面1:所用的砂纸            编号磨擦次数              1次2次5次表面2:所用的小刀            剃刀表面伤痕数量          1条2条5条表面伤痕深度          约0.01mm结果:吸附力及吸附有效时间(%)(相对实验1)表面1             表面21次 2次 5次       1条 2条 5条与面垂直的方向        70  50  10        85  60  10
与面内平行的方向    60  30  0          75  45  0吸附有效时间        40  10  0          55  35  0(注)表面伤痕的深度是根据手指的感觉与砂纸造成的表面伤痕的深度比较后推定的。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是在楦头上设置吸盘并在与之相对的内底的表面设置大致平坦的平面来构成将内底可拆卸地安装于楦头底部的结构,与传统的可拆卸式结构相比,可大幅度地改善内底在与楦头底部表面同一平面内移动时的阻力,同时具有传统可拆卸式结构的特征,即,可将内底容易迅速地安装到楦头上,制造工序大幅度缩短,即使内底位置偏移,也较容易修正,产品上不会产生污垢或伤痕,而且因不用钉子等,不会发生忘记拔钉的危险,且无须涂浆糊用的设备,可降低设备成本。还有,通过适当选择吸盘和与之相对的表面,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该吸盘与表面之间会自然脱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