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申请号 CN201610975748.2 申请日 2016-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6494145A 公开(公告)日 2017-03-15
申请人 崔宝良; 发明人 崔宝良;
摘要 本 发明 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在制作工艺中将料姜石和泥塑很好的结合比传统泥塑更结实,强度更高,更加易于保存和收藏,且更加节约成本和环保,可在泥塑上采取速塑和漫塑两种上色工艺,增加了泥塑的观赏价值,使泥塑的色彩更加艳丽、透明,更能适应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黏土加入纸浆(废旧报纸或废旧书)和的湿泥巴备用,选择外形尺寸在
100cm--500cm的料姜石,清洗干净后备用;
步骤2、用磨机修整所需要的料姜石形态及料姜石上下面的平行度,或用雕刀在料姜石上雕琢,达到理想的整体创作要求;
步骤3、搭骨架:a、在料姜石选中若干部位用手电钻打孔,孔直径在3-5mm深度在20-
35mm;
b、将冷拨丝一头插入料姜石孔中,孔内注入少量白乳胶,用细牙签或木屑镶嵌在孔中,使冷拨钢丝根部牢固在料浆石上,
c、用竹条在冷拨钢丝上搭制骨架,
 d、在搭制好的骨架表面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鱼珠胶;
步骤4、泥塑成型:a、在骨架上湿泥巴堆出泥塑的大致形状,
b、在料姜石与湿泥巴联接部位涂抹厚度在1-2mm的白乳胶或鱼珠胶,增加泥塑的强度,c、泥塑干后进行打磨修复;
步骤5、使用颜料对泥塑进行上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拔钢丝的直径为1或2mm,长度为1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竹条可用木条、丝、钢筋、铁钉等替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可用丙烯画或油画颜料在泥塑表面直接上颜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可先在泥塑表面均匀少量涂抹白乳胶或鱼珠胶或酪蛋白胶,等胶在泥塑表面半干时,将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或纱布平整贴在泥塑表面,然后在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纱布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酪蛋白胶,等表面干透后,用油画技法在泥塑表面上颜色、作画。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3]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等。
[0004] 料姜石,为黄土层或风化红土层质结核。白或灰白色,土黄色、浅灰色,条痕浇黄色,不透明,土壮光泽,因掺杂次要矿物面硬度、密度不一。形状为不规则状,表面浅凹凸不平,并具裂隙,质坚硬可砸碎,味淡。产地华北、西北黄土地带,黄土高原地区的农田中常常可以见到料姜石,被农民当做废弃物,目前还没有一种使用料姜石制作泥塑工艺品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使用成本低廉、黄土高原农田中随处可见的料姜石作为原材料,制作出的泥塑工艺品比传统泥塑更结实,强度更高。
[0006]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备料,黏土加入纸浆(废旧报纸或废旧书)和的湿泥巴备用,选择外形尺寸在
100cm--500cm的料姜石,清洗干净后备用;
步骤2、用磨机修整所需要的料姜石形态及料姜石上下面的平行度,或用雕刀在料姜石上雕琢,达到理想的整体创作要求;
步骤3、搭骨架:a、在料姜石选中若干部位用手电钻打孔,孔直径在3-5mm深度在20-
35mm;
b、将冷拨丝一头插入料姜石孔中,孔内注入少量白乳胶,用细牙签或木屑镶嵌在孔中,使冷拨钢丝根部牢固在料浆石上,
c、用竹条在冷拨钢丝上搭制骨架,
 d、在搭制好的骨架表面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鱼珠胶;
步骤4、泥塑成型:a、在骨架上湿泥巴堆出泥塑的大致形状,
b、在料姜石与湿泥巴联接部位涂抹厚度在1-2mm的白乳胶或鱼珠胶,增加泥塑的强度,c、泥塑干后进行打磨修复;
步骤5、使用颜料对泥塑进行上色。
[0007]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冷拔钢丝的直径为1或2mm,长度为150mm。
[0008]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竹条可用木条、丝、钢筋、铁钉等替代。
[0009]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可用丙烯画或油画颜料在泥塑表面直接上颜色
[0010]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可先在泥塑表面均匀少量涂抹白乳胶或鱼珠胶或酪蛋白胶,等胶在泥塑表面半干时,将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或纱布平整贴在泥塑表面,然后在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纱布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酪蛋白胶,等表面干透后,用油画技法在泥塑表面上颜色、作画。
[0011] 本发明一种料姜石泥塑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在制作工艺中将料姜石和泥塑很好的结合比传统泥塑更结实,强度更高,更加易于保存和收藏,且更加节约成本和环保,可在泥塑上采取速塑和漫塑两种上色工艺,增加了泥塑的观赏价值,使泥塑的色彩更加艳丽、透明,更能适应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需要。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以制作关中民俗系列泥塑为例,
步骤1、备料,黏土加入纸浆(废旧报纸或废旧书)和的湿泥巴备用,选择外形尺寸在
300cm的料姜石,清洗干净后备用;
步骤2、用角磨机修整所需要的料姜石形态及料姜石上下面的平行度;
步骤3、搭骨架:a、在料姜石选中若干部位用手电钻打孔,孔直径在5mm深度在30mm,b、将直径2mm,长度为150mm的冷拨钢丝一头插入料姜石孔中,孔内注入少量白乳胶,用细牙签或木屑镶嵌在孔中,使冷拨钢丝根部牢固在料浆石上,
c、用竹条在冷拨钢丝上搭制骨架,
 d、在搭制好的骨架表面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鱼珠胶;
步骤4、泥塑成型:a、在骨架上湿泥巴堆出关中民俗人物的大致形状。
[0014] b、在料姜石与湿泥巴联接部位涂抹厚度在2mm的白乳胶或鱼珠胶,增加泥塑的强度。
[0015] c、泥塑干后进行打磨修复;步骤5、使用丙烯画颜料在泥塑表面直接上颜色,此为速塑工艺。
[0016] 实施例2:以制作西府民俗重彩泥塑系列为例,
步骤1、备料,黏土加入纸浆(废旧报纸或废旧书)和的湿泥巴备用,选择外形尺寸在
500cm的料姜石,清洗干净后备用;
步骤2、用角磨机修整所需要的料姜石形态及料姜石上下面的平行度,再用雕刀在料姜石上雕琢,达到理想的泥塑整体创作要求;
步骤3、搭骨架:a、在料姜石选中若干部位用手电钻打孔,孔直径在5mm深度在30mm,b、将直径2mm,长度为150mm的冷拨钢丝一头插入料姜石孔中,孔内注入少量白乳胶,用细牙签或木屑镶嵌在孔中,使冷拨钢丝根部牢固在料浆石上,
c、用竹条在冷拨钢丝上搭制骨架,
 d、在搭制好的骨架表面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鱼珠胶;
步骤4、泥塑成型:a、在骨架上湿泥巴堆出西府民俗人物的大致形状。
[0017] b、在料姜石与湿泥巴联接部位涂抹厚度在2mm的白乳胶或鱼珠胶,增加泥塑的强度。
[0018] c、泥塑干后进行打磨修复;步骤5、在泥塑表面均匀少量涂抹白乳胶或鱼珠胶或酪蛋白胶,等胶在泥塑表面半干时,将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或纱布平整贴在泥塑表面,然后在宣纸或亚麻类织物细丝布、纱布上涂抹少量白乳胶或酪蛋白胶,等表面干透后,用油画技法在泥塑表面上颜色、作画,此为漫塑工艺。
[0019]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