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放夹

申请号 CN96191379.7 申请日 1996-02-19 公开(公告)号 CN1168123A 公开(公告)日 1997-12-17
申请人 科库友株式会社; 发明人 辻野伸明;
摘要 一种贮放夹10,由具有多个贮存袋20的贮放夹构件11、12和可以连接到贮放夹构件11、12之间的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构成。贮放夹构件11、12在其连接边端部提供插入部22,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在其连接边端部配备具有插入部53的 背板 45。连接构件14提供分别连接贮放夹构件11-13的一对连接片30。连接片30适合插入到插入部22、53。
权利要求

1.一种贮放夹,设有形成有记录媒体贮存袋的一对贮放夹构件,同 时,以这些贮放夹构件的一端为支点另一端可以开闭地连接,其特征是: 前述一对贮放夹构件,通过拆装自由地设于这些端部侧的连接构件可相 互分离地连接着,同时,前述连接构件横跨各贮放夹构件的各端部之间 而安装着。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贮放夹,其特征是:在前述一对贮放夹构 件之间可连接地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增设用贮放夹构件;前述连接构件 横跨相邻贮放夹构件的各端部被分别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贮放夹,其特征是:前述连接构件具 有夹着折曲部的相对的一对连接片而构成,同时,在前述各贮放夹构件 的端部设有连接片的插入部;通过在这些插入部插入前述连接片,各贮 放夹构件被相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贮放夹,其特征是: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 件具有形成有装订孔的装订片,在这些装订片的端部,拆装自由地安装 着对称地配置着前述连接片的插入部的背板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贮放夹,其特征是: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 件,在前述装订片区域内形成一对夹子安装部,在此夹子安装部分别拆 装自由地设有悬挂用的夹子。
6.一种贮放夹,其特征是:在正反各面形成记录媒体贮存袋,同时, 在一端形成具有装订孔的装订片,并且,在比前述装订孔更内侧的装订 片区域内形成有悬挂用夹子可自由拆装的夹子安装部。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与贮放夹有关,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使各种记录媒体、例 如软盘、CD、盒式磁带、录像带等的贮存量适当地增减,并且能够选 择不同的贮存形态的贮放夹。

在软盘等记录媒体飞速普及的今天,适合于有关记录媒体的贮存、 保存的文件夹、贮放夹等各种物品被提出来。众所周知,例如实公平5 -32467号公报所明示的,存在将封面和封底的内侧相对面分隔成多个 区,配备了软盘贮存袋的文件夹。

然而,此种类型的东西,软盘的贮存张数以在封面封底的内侧形成 的贮存袋的数量为最大限度,在贮存超过此贮存袋数目的软盘时,必须 利用别的文件夹。因此,在应保存的软盘的数量达到相当量的情况下, 存在着必须利用多个文件夹、而不能在一个文件夹中一体地保存大量的 软盘的问题。

然而,在特公平4-5369号公报或者特开平6-321279号公报中, 明示了作为可贮存多张软盘的单体的贮放夹。这些贮放夹,在其一端侧 配有装订用孔而构成。由此,能够使活页夹等的装订插脚穿过贮放夹的 孔,使对应于软盘贮存量增加时的贮存变为可能。

另外,在前述特开平6-321279号公报所明示的贮放夹的情况下, 采用在设置装订用孔的相对侧配备了能够使之结合于拉出的悬挂用导轨 上的夹子的构成,使选择不同的贮存形态成为可能。

然而,在特公平4-5369号公报及特开平6-321279号公报中的 贮放夹中,不可能进行超过活页夹的贮存幅度的装订。而且,此种的贮 放夹,至少具有超过软盘板厚的厚度,因此,即使采用能装订于活页夹 的构成,由于装订页数本身受限制,很难说是可将渐增的软盘一体地贮 存的根本对策。

另外,特开平6-321279号公报所明示的贮放夹,虽然有选择该 贮放夹的贮存形态的可能,但是,前述夹子被设置于由装订侧边的对侧 突出出来的位置,在将贮放夹装订于活页夹上时,会产生夹子碍事的问 题,另外,也难以说设计上的形态好。

本发明为解决前述问题,使多个贮放夹构件能够任意地连结、分离。 贮放夹构件的相互连结,由能跨越贮放夹构件的端部间地安装连结构件 来进行。并且,将此连结构件拆装自由地设置,通过将有关连结构件取 出,能顺序地插入增设用的贮放夹构件,再将连结构件安装于端部间, 从而能够增加增设用的贮放夹数目。

本发明具有形成有记录媒体贮存袋的一对贮放夹构件,同时,以这 些贮放夹构件的一端为支点另一端可以开闭地连接贮放夹中,前述一对 贮放夹构件,通过拆装自由地设于这些端部的连接构件相互可分离地连 接。此连接构件能跨越各贮放夹构件的端部之间安装,可以不用活页夹 等构件而使之一体化。另一方面,在连接构件取下的状态,能够将各贮 放夹构件分离而个别使用。

在前述一对贮放夹构件之间可连接地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增设用贮 放夹构件较为理想。由于前述的一对贮放夹构件具有可分离的结构,使 在这些贮放夹构件之间连接多个增设用贮放夹构件成为可能。各贮放夹 构件的相互连接是由跨越相邻贮放夹构件端部那样地安装连接构件来进 行。

前述连接构件具有夹着折曲部的相对的一对连接片而构成,同时前 述各贮放夹构件的端部设有容纳前述连接构件并允许连接片插入的插入 部。由此,通过在插入部插入连接片,能够简单地连接各贮放夹构件。

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件具有形成有装订孔的装订片,在此装订片的 端部,也采用了将前述连接片的插入部对称配置而成的背板构件能拆装 自由地安装的结构。在此,在装订片的区域内形成夹子安装部,在此夹 子安装部最好拆装自由地设置悬挂用的夹子。

再者,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贮放夹的其他的实施形态,可采用以下 的结构:在单一的构件上在正反各面形成多个记录媒体贮存袋,同时, 在端部形成配备装订孔的装订片,并且,在比前述装订孔更内侧的装订 片区域内形成悬挂用夹子可自由拆装的夹子安装部。

图1为本发明相关的存放夹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斜视图。图2为显 示前述存放夹处于打开状态的外观斜视图。图3为显示将一对正反面贮 放夹构件连结并打开状态的内侧平面图。

图4为显示将正反面一对贮放夹构件分开的状态下的一方的平面 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贮放夹构件的连结侧的侧面图。

图6为连结构件的侧面图。

图7为连结构件的端面图。

图8(A)为显示增设用的贮放夹构件的平面图。

图8(B)为(A)中A-A线向视放大截面图。

图9(A)为背板构件的侧面图。

图9(B)为从背面侧看的背板构件图。

图10(A)为从内面侧看的背板构件图。

图10(B)为图10(A)中的B-B线向视放大截面图。

图10(C)为图10(A)中C-C线向视放大截面图。

图11为显示在增设用贮放夹构件上安装夹子的状态下的大略斜视 图。

图12为说明连结构件的安装方法的大略斜视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存放夹的实施例。

在图1中显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存放夹的外观斜视图、在图2中 显示了前述存放夹构件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外观斜视图。另外,在图3中 显示了除增设用的贮放夹构件外将正反面一对贮放夹构件连结起来的内 侧平面图。在这些图中,贮放夹10,由正反面一对贮放夹构件11、12, 和安装于这些贮放夹构件11、12之间的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和将这 些各贮放夹构件11-13在一端相互连结的连结构件14构成。

前述正反面一对贮放夹构件11、12,如图3所示,配置有平面部 15、和在此平面部15的外周边形成的周壁16、和将前述平面部15内的 区域分割成六个分区的分割壁17,由这些形成能够贮存作为记录媒体的 软盘F的贮存袋20。在此,在贮存袋20的部,贮存于各贮存袋20中 的软盘F,由与前述平面部15之间形成与磁盘的厚度相当的间隙的片状 部21来防止脱落。

在前述贮放夹构件11、12的连结侧,如图4及图5所示,形成有 连结构件1 4可拆装自由地安装的插入部22。此插入部22,由在作为连 结侧的周壁16上形成的切口部24,和从此切口部24的底部开始相隔狭 缝状的间隙C的位置设置的梁部25形成。在此,梁部25设置在由该周 壁16向其内侧进入大致相当于前述周壁16的壁厚的内侧位置。

前述连结构件14,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中央部分夹着折曲部29 而相对配置,同时,配备具有能够插入前述插入部22的间隙C中的厚度 的一对连结片30、30而构成。折曲部29,由将位于各连结片30、30 之间的接续片31部分地减薄而形成。另外,在各连结片30的纵方向的 两侧形成大致为U字形的切口凹部33,同时,通过设于此切口凹部内的 弯曲片34,在外侧分别形成爪片30A、30A。在此爪片30A、30A的 外侧边上形成台阶部30B,此台阶部30B,在将连结片30插进前述插入 部22时,能够卡在插入部的一部分即梁部25的外缘部分。另外,爪片 30A、30A,当手指按其外侧来向内侧施加的时候,因前述弯曲片34 的存在可防止折断且可以相互向内侧变位,从而能够解除与梁部25之间 的卡合,另一方面,当解除手指施加的力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卡连位 置。

接下来就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在 以下,对与前述正反面贮放夹构件11、12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 符号,省略或简略说明。

如图8(A)及图8(B)所示,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在平面 部15的正反两侧各自构成记录媒体的贮存袋20。在此贮存袋20中贮存 的软盘F,能由片状部21来防止脱落。在此,与片状部21相对的平面 部15的部分形成冲压孔40。

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如图8(A)所示,配置有沿着连结 侧边缘具有多个装订孔42的装订片43,在此装订片43的端缘,拆装自 由地安装着背板构件45。另外,装订片43,配有沿纵方向部分地变为 薄壁的折曲部44,通过此折曲部44,在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被装订连 结于前述一对贮放夹构件11、12之间时,在连结区域的附近不会产生 过度的负荷且自由端侧可沿回转方向移动。在装订片43上,在与装订孔 42大致相同的线上形成多个角孔46,前述背板构件45可以结合在这些 角孔46上。

前述背板构件45,如图9及图10所示,配置有:细长延伸的背板 主体50;在此背板主体50的纵方向两端隔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的一对 背板片部51;设置于此背板主体50及背板片部51之间的插入部53; 从前述背板主体50及背板片部51的一个面突出设置、同时形成与前述 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上的装订片43的壁厚大致相当的间隙而交互地配 置的多个夹持片54(参照图10(A))。

插入部53,各由三根细的梁部55、56、57构成,夹着中间的梁 部56在两侧对称配置。在这些梁部55-57的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C设 置成前述连结构件14的连结片30能够插入的幅度。在梁部55-57中 除了中间的梁部56的梁部55、57,设置于向设置有夹持片54的方向 移动若干距离的位置。此移动的量大致对应于连结构件14上的接续片41 的壁厚。由此,在连结片30插入到插入部22的状态下,接续片41的外 侧面和背板主体50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上。另外,在前述夹持片54中, 在一部分夹持片54上形成爪部55A,这些爪部55A能够结合在形成于 前述装订片43上的角孔46上,由此,背板构件45不会自然脱落。

再者,如图11所示,在前述装订片43的区域内,在该装订片43 的上下各两边(图中为左右方向的边)附近设有由二个孔组成的夹子安 装部60,能够连接到图中未示的悬挂用的导轨上的夹子61可拆装地安 装在该夹子安装部60上。此夹子61由中央部能够折曲而形成的左右一 对夹子形成片63、63构成。此外,在一个夹子形成片63中设有具备能 穿入夹子安装部60内的外形的二个圆筒部64,在另一个夹子形成片63 中设有在折曲状态下能够嵌入到前述圆筒部64的栓轴65。另外,在各 夹子形成片63上形成向下开放的凹部66,在此凹部66内容纳悬挂用的 导轨。

下面,就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贮放夹的组装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参照 图12来说明。

在此,说明将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装订于前述正反面一对贮放夹构 件11、12之间而成为一体化的情况。

最初,将背板构件45安装于增设用的贮放夹构件13的装订片43 的边缘(参照图8(A))。此安装,可由使背板构件45的各夹持片54一 侧与装订片43的边缘相对、施加外力将装订片43插入交互配置关系的 各夹持片54之间来进行。在安装完成状态下,因夹持片54的爪部54A 插入并结合在装订片43的角孔46中,故如不施加外力,背板构件54不 会脱落。

接着,如图12所示,各贮放夹构件11-13的前述插入部22、53 的位置相互一致地重合,该插入部22、53朝上地立设于桌子等上面。 在此状态下,将连结构件14的连结片30跨越各贮放夹构件11-13的 端部那样稍许插入到插入部22、53。然后,由上方施加压力,使前述 爪片30A、30A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变位以允许连结片30的全部插入, 连结构件14的接续片31的外面被插入到与各贮放夹构件11-13的各 端面同一平面的位置。此时,通过设置于爪片30A的外边的台阶部30B 卡在插入部22、53的内侧部分,可实现防止连结构件14的脱落。

在以上的连结操作完成后的状态下,各贮放夹构件11-13一体化 为图1所示的状态,此后,便可作为贮存软盘F用的贮放夹来利用。

在此,在向贮放夹构件11和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之间另外追加新 的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的情况下,例如,展开为图2所示的状态。然后, 从外侧用手指捏贮放夹构件11或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中的一个上的连 结构件14的爪片30A、30A。在此状态下,由对各爪片30A、30A在 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加外力来解除前述的卡合,此时能由将贮放夹构件11 及13拉向离开方向来解除连结。此后,采用对应于应追加的增设用贮放 夹构件13的另一个连结构件14,跨越各端部地,将连结构件14的连结 片30分别插入前述插入部22、53内即可。

前述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如图11所示,也能够选择以悬挂方式 订存的利用状态。此情况下,将前述背板构件从装订片43上取下,在夹 子安装部60安装夹子61即可。此安装,可以由将夹子形成片63的圆筒 部64插入夹子安装部60,将设有栓轴65的夹子形成片63沿图中箭头 方向折曲并使栓轴65嵌合在圆筒部64内来进行。另外,在没有安装背 板构件45及夹子61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装订片43的装订孔42,订 存于通常的活页夹等上。

再者,在前述实施例中,位于贮放夹10的正反面的贮放夹构件11、 12,虽然图示说明了外侧面为平面的类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 就是说,本发明也包含在贮放夹构件11、12中,在正反各面形成贮存 袋20从而实质上和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构成相同的东西。

另外,前述连结构件14,虽然采用了在沿贮放夹构件11-13的上 下方向的二个区域内分别安装的构成,但也可以将连结构件14的长度方 向的长度作成比实施例结构的长、从而在贮放夹构件11-13的端部的 一个区域进行相互连结。而且,连结构件14并不限于图示的构成例的形 状,只要能达到实质上相同的作用,也可以进行多种形状改变。

另外,设置于增设用贮放夹构件13的装订片43上的夹子安装部60 的形状,是由与被安装的夹子61的形状的相关关系而决定的,并不限于 图示的圆孔。例如,夹子安装部60可用设置从装订片的两面突出的栓来 代替圆孔。在此情况下,应考虑在夹子61上形成压入前述栓的孔。

而且,前述贮放夹构件11-13,虽然采用了适合软盘F贮存的贮 存袋20,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贮放夹当然可以贮存其它的记录媒体。例 如,以CD等为贮存对象的情况下,将贮存袋的外形作成圆形的同时, 在其中央部或者边缘部设置适当的卡合部以保持CD盘即可。进而,本 发明并不限于在贮放夹构件11-13的各个面形成多个贮存袋20,作为 一个贮存袋也可以。例如,LD等记录媒体由于直径大,贮存袋20必然 地要变成一个。

本发明由以上的构成和作用,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采用能够任意地进行贮放夹构件的相互连接和分离的连接构件的同 时,此连接构件具有能插入各贮放夹构件的插入部的结构,因而,可能 以将多张贮放夹构件连接起来的状态构成单一的贮放夹,能够集中地保 存和管理记录媒体。

另外,连接构件由夹着折曲部的相对的一对连接片构成,具备了以 树脂材料大量生产的适应性,所以,由可廉价地提供的连接构件,可以 不需要利用高价的活页夹。而且,本发明,积极地考虑到了增设型,随 着记录媒体贮存量的增加,消费者只购入作为单体提供的增设贮放夹即 可,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图谋经济的使用。

而且,增设用贮放夹,能够将各贮放夹构件分离来选择各种的利用 形态,因此能够对应消费者多样的需要,谋求商品价值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能够作为特别适合集中地贮存和管理软盘等记录媒体的贮放 夹来利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