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档存照相底片的保存袋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94119171.0 申请日 1994-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26326A 公开(公告)日 1996-07-10
申请人 苏州康瑞照相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谭惠明;
摘要 一种档存照相底片的保存袋和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保存袋包括两层连续 薄膜 材料,结合一起,形成一系列装底片小口袋,其每一在接近一侧面边缘处,有一个开口。薄膜材料上每隔等间距有打孔的手撕线而将一组组小口袋分隔成单页。各单页还具有书写识别资料的页头,感应标志用于装片机上,以决定小口袋的 位置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建档储存照相底片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此保存袋 包括:
第一层和第二层柔韧透光的连续薄膜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 列装底片的小口袋,此连续薄膜材料延伸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并具 有取向沿纵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侧面边缘,所述小口袋的取向和纵 向方向垂直,每个小口袋在接近侧面边缘之一处具有一个开口,
此两层连续薄膜材料三为纵向方向每隔等间距处有打孔而成的 手撕线,两条相邻的手撕线由数个小口袋所隔开,如此,手撕线将一 组组口袋分隔成一个个的单页,
此两层连续薄膜材料包含建档储存的要件,要件和连续薄膜材 料构成一个整体,因此,每张单页也包含了一组建档储存的要件,
此两层连续薄膜材料包含许多的识别区域,如此每个单页都有 一个区域,可以书写有助识别的资料,
此两层连续薄膜材料还包含为数众多的感应标志,每一标志和 一个小口袋相对应,在装片的机器上用以表示每个小口袋的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小口袋在两层连续 材料上成组排列,每一组和各个单页之一相关,在两组邻接的小口袋 之间由第一间距相分隔开,所有同组相邻小口袋,则由一小于第一间 距的间隔分开。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若干建档储 存要件,该要件包括每个单页保存袋的至少在一层材料上的一个以 上的孔,这此孔的位置,刚好可以让环扣式讲义夹里所有的环扣穿 过。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档储存要件 各包括一在每个单页保存袋的两层材料之间形成的管槽并在单页的 两个相对边缘之间延伸,此管槽做成能接受档案悬挂杆的形状。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识别区域, 该识别区域各包括一个用油墨印刷的区域,此区域可以接受用笔手 写的资料。
6.按权利要求1之所述的保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薄膜材 料被卷成卷线的形状,也就是按纵向方向将连续薄膜材料,盘旋卷起 来,材料开始盘旋的一端半径较小,到另一端半径则较大。
7.一种用于建档储存的照相底片保存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供给第一层和第二层连续薄膜材料,此材料均沿纵向连续地 延伸,
b)将两层连续薄膜材料的选定的部份结合起来,形成装底片的 小口袋,所述小口袋和纵向方向垂直,每个小口袋在接近连续薄膜材 料一个侧面边缘处设有一个开口,
c)在两层连续薄膜材料上,沿纵向方向,相隔等间距处打孔形成 打孔线,两条相邻之打孔线,则为数个小口袋所隔,如此打孔线将连 续薄膜材料分隔成单页,
d)在对应于每个单页的连续薄膜材料部份中至少设有一个建档 储存的要件,
e)在每个单页上印上标题,以明示适合于书写的识别区域,
f)在连续材料上印上多个的感应标志,每条标志和一个小口袋 相对应,在装片的机器上用以表示每一小口袋的位置,
g)在步骤a)到f)完成之后,将连续薄膜材料围绕一个中心轴卷 成一个由单页组成的卷子,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指的第一 层及第二层连续薄膜材料是指一个单层塑胶膜,沿伸长方向摺叠后 的两个相邻的部份。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摺叠的塑胶膜也可以 是压平的塑胶管子。
10.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所指的 第一层和第二层连续材料也可以是两个分开的单层连续薄膜材料。
11.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在每个单页上做成数个孔的步骤,此诸孔的位置刚好可以让环扣式 讲义夹里所有的环扣穿过。
12.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在每页的两层材料之间形成管槽,每个管槽在每个单页的相对边缘 之间延伸,所述管槽做成能接受档案悬挂杆的形状。
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一 步包括:
d1)让塑胶膜通过第一和第二滚筒之间,此处第一滚筒包含多个 切刀,第二滚筒有一光滑的砧表面,两个滚筒精密定位,当它们相 对旋转时,切刀和铁砧面刚好接触
d2)当两个滚筒旋转时,在切刀和铁砧面之间的连续薄膜材料上 切出孔洞。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进一 步包括:
d3)从至少一层连续材料上,移走切下的废料,该废料是从切刀 经由第一滚筒排出的。
15.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可以做成 某种形状而使产生的孔洞不成为一个封闭环形,如此在完成步骤 (d2)之后,在孔洞里的材料和孔洞外面的材料,仍连接在一起。
16.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连续薄膜 材料结合的步骤(b),使小口袋在连续材料上成组排列,每组和各单 页之一相关,对紧接的两组,其相邻的两个小口袋以第一间距分开, 所有同组相邻的小口袋则由一个小于第一间距的间隔分开。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用以储存冲洗好的照相底片(包括负片和正片)的保 存袋,及一套以成卷材料连续生产底片保存袋的方法。

取用一种有效的办法来储存冲洗好的底片,是颇为重要的,举例 而言,执法机关、书报、杂志出版社,及各式各样的研究机构,都是大 量使用照相软片的地方。他们常常需要建档保存冲洗好的底片,以供 未来查考和使用。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产品已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膜做成一连 串小口袋,用以储存冲洗好的底片,这种产品就称为“底片保存袋”。 其最简单的形式,包括两层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膜,用热封结合的方 法封成一连串小口袋,此种底片保存袋是在以成卷材料连续生产的 设备上制造,做成卷子供给使用者。由于这种底片保存袋价格低廉, 几乎所有“一小时”型相片冲洗公司,都使用这种简单形式的底片保 存袋。而且用以装底片进入这种底片保存袋的机器也是现成的。可 是这种简单形式的底片保存袋不适用于有组织的编档储存,因为这 种底片保存袋不易分割成长短一致的单页,又不能在袋子上面记录 与底片有关的资料,更没有放入环扣式讲义夹,或悬挂式档案架,所 必须具备的要件。

一种更优越的底片储存系统,是使用大小一致单页的底片保存 袋。亦如前述最简单型式的袋子,每一页上有一连串小口袋。这种单 页式底片保存袋的顶端部份预留有记录资料的空间,同时,在一侧冲 有与标准讲义夹环扣距离相等的小孔。有些单页式保存袋,则设计成 能插入从市面上买得到的标准悬挂杆。就储存底片的观点而论,这种 产品比在用成卷材料连续生产的机器上制造的卷式底片保存袋是大 大的进步了。可是,由于单页袋子不能在用成卷材料连续生产的机器 上制造,这种保存袋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每个单页的价格相当昂 贵,并且,因为这种底片保存袋不是成卷供应,使用时需要个别处置 单张,即虽利用特别设计的机器,装片入袋的手续仍然比较困难,而 且很费时间。

洛斯在其美国专利4,787,766中曾详细讨论一个此种单页式底 片保存袋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一部特别设计的机器,用以装底片进 入袋子。在讨论其发明背景时,洛施曾表示,成卷的底片保存袋无法 达到放入环扣式讲义夹或悬挂式档案架必要的条件,所以不能建档 储存。在其专利的第一栏,第57~64行,洛施更进一步指出,如果需 要用环扣式讲义夹或其他类似方法储存底片,通常的办法是将底片 从成卷式,保存袋的小口袋取出,然后用手工的方法将底片重新放入 可建档的单页式底片保存袋里,这显然是一个又麻烦又费人工而且 昂贵的办法。

特鲁克在其美国专利4,911,777中曾叙说一个用成卷材料连续 生产“幻灯片(或正片)保存袋”的方法,其过程之中包括在袋子上做 手撕线,使袋子很容易的被撕成任何长度的单张。特鲁克的专利涉及 个别装框幻灯片所使用的保存袋,而不涉及成条底片的保存袋。因为 用Truc方法生产的保存袋系成卷供应,使其顺乎自然的能在机器 上装幻灯片入袋子。按照Truc的系统,如要使其所生产成卷的保存 袋变为能放入环扣式讲义夹或悬挂式档案架以供建档储存之用,则 必须将单页从卷子撕下来之后,再将建档储存所需的结构要件用胶 粘接合的办法加在保存袋的边缘之上。固然用成卷材料连续生产方 法中获得了经济效益,但为了达到能有组织的保存每个单页,而增加 的结构部分则有赖于昂贵的二次加工。尤为甚者,假如依照Truc所 叙说的步骤,将卷式的保存袋撕成单页保存袋的手续,要在装幻灯片 之前先做,就完全丧失掉利用机器未装幻灯片入卷式保存袋的机会 了。

特鲁克为使其卷式保存袋在结构上变为能装入环扣式讲义夹, 或放进悬挂式档案架,精心设计的办法,足以说明这些功能对于照相 底片保存系统的重要性。特鲁克未能将这些要件包括在其用成卷材 料连续生产的程序之中,而依靠昂贵的二次加工来达到目的。

包含前述各种保存袋的优点,而且可以利用成卷材料连续生产, 也不需要二次加工,即能且备组织自动化储存的功能,这样的底片保 存袋是颇为需要的。如果保存袋做成卷子供应,使能利用机器装底片 入袋,则更为理想。

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底片保存袋包括两层(将称之为,第一层 和第二层)柔韧,透光的连续透明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装 底片小口袋。此连续薄膜材料延伸的方向定义为纵的方向,并且有取 向沿纵向方向的第一和第二侧面边缘。小口袋的取向和纵向方向垂 直,即横向放置,每个小口袋在接近侧面边缘之一处,有一个开口。连 续薄膜材料沿纵向每隔等间距处,有打孔而形成的手撕线,两条相邻 的手撕线之间有数个小口袋,这样,手撕线将一组组小口袋,分隔成 一个个的单示。建档储存所需的结构要件和连续薄膜材料结合一体, 因此每个单页也都包含了建档储存的功能。连续薄膜材料上还有许 多识别区域,如此,每个单页都相应有一个这样的区域,可以书写用 以识别的资料。又有为多个的敏感标志(即,电眼线),每一个标志和 一个口袋相对应,供装底片的机器决定口袋位置之用。

按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套包括下述步骤以生产底片保存 袋之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层连续薄膜材料沿纵向延伸,连续薄膜 材料在指定部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装底片的小口袋,这些小口 袋与纵向垂直,即横向放置,而且每个小口袋在接近连续薄膜材料一 侧边缘之处,设有一开口。连续薄膜材料上,每一等间距之处,打孔而 形成手撕线,两条手撕线之间则为数个小口袋所分隔,如此,则手撕 线将连续薄膜材料分为一个个的单页,每个单页上至少包含一种作 为建档储存所需的要件。每个单页上印有标题用以明示适合于书写 之用的识别区域。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连续薄膜材料绕着一个中心 轴,卷成一个由单页组成的卷子。

按本发明的底片保存袋,其应用不仅限于35mm底片,保存袋 也可以故成适合于其他形式的底片,诸如120、127和70mm等其他 底片。

由下面详细的叙说和所附的图,可以对本发明的内容,及其目的 和优点有更详细的了解。

图1是一卷底片保存袋的透视图,此卷是结合本发明的第一较 佳实施例而生产的。

图2是一从图1的一卷子上分离出的一个单页底片保存袋的平 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而生产的自一卷子中取出的单页底片保存袋 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而生产的自一卷中取出的单页底片保存袋第 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而生产的自一卷中取出之单页底片保存袋第 四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生产底片保存袋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 图。

图7是图6里的“摺叠站”的示意图。

图8是图6里的“热封站”的示意图。

图9是图6里的“打孔站”的示意图。

图10是适用于图6里的“印刷站”的板(或称凹板)印刷过程 之示意图。

图11是适用于图6里的“印刷站”的橡胶板(或称凸板)印刷过 程之示意图。

图12是适用于图6中的“冲孔站”的旋转式冲孔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适用于图6中的“切孔站”的切孔装置的示意图。

图14和15是适用于图13装置中两种不同切孔滚筒的断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生产底片保存袋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示 意图。

图17是图16里的“接合站”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生产底片保存袋的第三实施例的方法的示 意图。

图19是适用于图18里的“切割站”所用工具的示意图。

图20是将底片放入本发明的底片保存袋上小口袋所使用的装 片机透视图。

现在请参看附图1—5,图1是一卷底片保存袋10的透视图,此 卷系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而制成,卷子10由两层柔韧、透 光、连续的薄膜材料12,13做成。材料决定了两侧边缘的位置,并沿 纵向L平行延伸。

连续薄膜材料12,13可以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颗粒制造的塑 胶薄膜形成,但应可了解到,对于某些特定应用,其他塑胶原料亦可 适用。连续薄膜材料12,13的厚度通常在千分之1.5英寸到千分之 2.5英寸(即百分之3.8毫米到百分之6.4毫米)之间。可用的塑胶 薄膜可以从很多的制造厂家取得。如塑料薄膜是用“吹膜法”的工艺 生产,吹成的薄膜呈管状,压平之后卷成大卷,成卷供应(下文将以 “压平管子”称之),否则的话,塑胶薄膜通常是以一层厚度的单张,卷 成大卷,成卷供应。塑胶薄膜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的,取决 于应用所需,在本文中“透光”一词将用以包括两种薄膜材料。

如图1所示,沿纵向方向,每隔固定的间隔距离都做了打孔线 16,这些打孔线可以用于撕断,使连续薄膜材料12,13分裂成一张接 一张的单页。

每个单页18里有许多平行的热封线20,另外在接近侧面边缘 14处还有许多热封点22。热封线20和热封点22配合起来形成许多 小口袋24,每个小口袋的三个边是靠热封线和热封点封闭起来,而 在第四边留下一开口26,如图1所示,这些开口的位置接近侧面边 缘15,每个小口袋24的大小足以放入一条照相底片,如一段冲洗好 的负片。小口袋的宽度,则可配合所要存放的底片,而作适当的选择。

每个单页18包含了一个页头28,作为识别区域,页头28印有 标题,以示页头为书写之用。使用者可以在每单页18上标注相关识 别资料,页头28亦可印成如白色等可以写字的底色。

每个单页18之上又印有一系列感应标志30,每根感应标志30 都和一个小口袋24相应排列,由感应标志可以决定小口袋的位置, 在装片机上感应标志就用作决定小口袋24的位置,以便装底片入 袋,沿纵向L,敏感或感应标志并不是完全等距均匀排列,应该注意, 由于页头的存在,和同一页上相邻两个小口袋之间的距离相比,前一 页最后一个小口袋到下一页第一个小口袋之间的距离增大许多。

诸单张18上尚包含编档保存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它采取孔 32的形式,这些孔在薄膜(片材)上以接纳环扣式讲义夹(图中未示 出)的环扣相适宜的间距加以设置。

图1所示卷筒形式中,薄膜12、13是沿纵向方向盘绕而卷成的。 如图1所示,所有小口袋24,都和侧面边缘14,15及纵向方向L,成 横向布置。

图2是从卷子10分离下来一个单页的平面图,在此实施例中, 小口袋24针对35mm底片的使用而设计,每个单页18可以储存六 条底片,每条底片有五格之宽。单页相关尺寸通过图2上的参考符号 加以表示。图1中示出了这些尺寸的较佳数值。

图3表示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单页18′。单页18′亦为35mm底 片而设计。在此情形下有五个小口袋24′,每个小口袋24′的长度是 可以放七格底片。小孔32′沿平行于小口袋24′长度方向延伸的轴线 冲切成形。如图所示、页头28′分为两段,而在小孔32′的区域内有一 管槽31′,这个管槽由热封线20′,21′形成,管槽每端都开口,在靠进 摺叠边缘的一端,可以在冲切小孔32′时,同时将开口冲切出来。单 页18′已从卷子上取下之后,可以将档案悬挂杆插入管槽31′。这种 悬挂杆34′的两端呈钩形,可将单页18′悬挂在两条平行的导轨(图 中未示)之间的适当位置上。此处的情形和图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相 似,有一个侧面边缘14′也是摺叠而成,而另一个侧面边缘15′是由 连续薄膜材料12′,13′暴露的边缘形成。同样的,相关的尺寸在图中 以参考符号予以表示,其数值则例入表1之中。

图4所示的是作为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单页18″,此单页和图3 里的单页18′极为相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连续薄膜材料12″,13″ 是两张分开的材料,而不是前述一张摺叠起来的材料。在此情形,用 热封小点22″以封闭小口袋24″的一端。表1中提供了相关尺寸的数 值。

图5所示的是依第四种较佳具体范例而制成,并由卷子上分离 下来一个单页18的平面图,单页18和图2中的单页18相似,只是 连续薄膜材料地2,13是一连续的压平管子的两面,因此两侧边缘 14″,15″都是摺叠边而不自由边,此种情形,在一层连续薄膜材料上 须切割一缝隙36使小口袋24有开口。利用侧面边缘14的摺叠边 和热封点22可形成管槽,此管槽沿着小孔32排列成一列。管槽两 头开口,可让插入的档案悬挂杆34并使其从两头伸出来。表1列有 相关尺寸的典型数值。

            表1较佳尺寸的数值(毫米)

    A1=3     A2=3     A3=3     A4=3   B1=18.4     B2=3     B3=3   B4=18.4   C1=279.4   C2=222.3   C3=222.3   C4=279.4     D1=3     D2=3     D3=3     D4=3     E1=3     E2=277     E3=274     E4=195     F1=215     F2=280     F3=280     F4=215     G1=17     G2=16.3   G3=16.3     G4=20     H1=10     H2=200     H3=200     H4=10     I1=42.5     I2=40     I3=40     I4=42.5     J4=15

第一实施例,包括单页18,在生产上可以说最为简单的。讲义夹 环扣孔32,沿左边摺叠边冲切出来,右边开口以供装底片之用。单页 18典型的宽度是215毫米(8.5英寸)。此实施例,专供环扣式讲义夹 建档储存之用,讲义夹则按一般标准图书的方位使用。

单页18′和18″(图3和4)可用于环扣式讲义夹,也可用于悬挂 式档案架建档储存。当用于环扣式讲义夹时,讲义夹要从一般标准图 书的方位,顺时针方向转一个20°度。讲义夹环扣孔32′,32″排列之 方向和连续薄膜材料的延伸方向垂直。左侧的边缘是摺叠边(图3) 或热封边(图4),右侧边缘开口,以供装底片之用。当用于悬挂式档 案架时,先要将标准的悬卦杆34′,34″插入与冲切小孔32′,32″排成 一列的管槽。此实施例中,保存袋(单页)的宽度一般约279.4毫米 (11英寸)。

图5所示第四实施例和其他几个实施例比较起来,最难生产,但 它有一些重要的优点。此一范例的左右两个边缘都是摺叠的边。整 个卷子上层的连续薄膜材料在离左边一定距离处被切割成缝,照相 底片通过缝隙36装入小口袋24。讲义夹环扣孔32也沿左侧边缘 进行冲切。单页典型的宽度是215毫米(8.5英寸)。此实施例可以用 于和一般标准图书方位相同的建档储存的环扣式讲义夹,也可以在 将标准悬挂杆34插入沿小孔32排列方向的管槽之后,用于悬挂式 档案架,以建档储存。

上述各实施例,在开始时所有的单页在打孔线处都是连接起来 的而形成卷子。使用人可用一台装片机器将照相底片装入每一实施 例的小口袋。各所有情形下一般原理都是一样。首先将一卷底片保 存袋安装在以上机器上,然后将底片保存袋的自由端,穿进机器的推 进机构。机器都装有光电传感器(即电眼),每次传感器探测到感应标 志(即电眼线)时,就会使底片保存袋停下,并且将小口袋正确对准底 片推进的轨道,此时可以推动底片进入小口袋。当尽可能多的底片格 数被推入小口袋后,在底片两格或两框之间的空隙切断,这样交替地 推底片保存袋前进,然后推底片入小口袋,一整卷照相底片会很快被 装入一页底片保存袋。如果需要比一页更多的保存袋,多余的底片可 以放进下面一页的底片保存袋。

图20是一台适用之装片机的透视图。此装片机可以用与本领域 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那些常规机器相类似或相同的制造方法加以制 造。满足现有技术工艺的机器,先例有OMAGA公司型号S401, NORITSU公司型号ENV—M5和CROWN公司型号4508等机 种。

当单页通过装片机之后,可以沿打孔线撕断,单页就很容易的分 离开。然后可以用专在塑胶膜上写字的标注用笔,将识别的资料写 在底片保存袋上。如果页头印有可标记的背景油墨,则如前述,可以 用一般常用的圆珠笔书写。

有时为了方便,要将放在底片保存袋里的一组底片做一张“接触 曝光”或“接触印相”印成的照片,此种“接触曝光”照片可以用本发明 的单页底片保存袋直接做成,如果识别资料直接写在塑胶膜的表面, 则这些资料也被印在“接触曝光”印成的照片上。

图6,16和18所示之示意图为三种适合于制造上述各实施例, 所用成卷材料连续生产的转印方法。图6的方法从一个单层的连续 薄膜材料开始,然后摺叠成两层连续薄膜材料12,13(图2)和12’, 13’(图3)。图16的方法,从两个分开的单张连续薄膜材料开始,然后 结合起来形成连续薄膜材料12″,13″(图4)。图18的方法从一个压 平管子状的连续薄膜材料开始然后切割成如图5的底片保存袋。

现在来看图6,此图所示为适用于连续制造图1至3所示的底 片保存袋的生产方法。如图6左侧所示,此法由一单层塑胶膜40的 大卷开始,此宽大的单张在达到热封站44之前,第一步在摺叠站42 摺叠为双层。举例来说,图7中示出了一适合的摺叠站42。连续薄膜 材料40在摺叠模板43上摺出一个摺叠边,而在另一侧则产生连续 薄膜材料40的两个自由边。

摺叠之后的连续薄膜材料前进到热封站44,两层塑胶膜沿一条 条线,热合起来形成放照相底片的小口袋。

图8显示一个典型的热封站44,热封站44包括一个热封滚筒 46和一对应的支撑滚筒48,热封滚筒46用材做成,其外面有一些 隆起的棱条和棱点,棱条和棱点的位置则与底片保存袋上的热封线 和热封点所需的位置相对应。热封滚筒46用一个或多个嵌入在滚筒 46内的加热管加热。支撑滚筒48是金属圆管,其外表覆盖有足以耐 高温的矽橡胶。

再回到图6,热封后的连续薄膜材料前进到一个或多个印刷站 52,以印制底片保存袋上相应于每个小口袋位置的感应标志,也在页 头印上标题,以作每个单页识别之用,亦可印上其他任何需要的资 料。一般而论,印刷站52的数目由待印不同颜色的数目而定。

在底片保存袋上,可用任何适合的方法进行印刷,包括、熟知的 铜板(或称凹板)印刷和橡胶板(或称凸板)印刷。典型的铜板印刷,如 图10所示,包括三个基本要件:一个雕花的影像铜板滚筒54,一个 刮油墨叶片56和一个橡胶承印滚筒58。典型的橡胶板印刷,如图11 所示,包括四个基本要件:一个油墨浸沾滚筒60,一个油墨分匀滚筒 62,一个印刷板滚筒64和一个金属承印滚筒66。

铜板印刷和橡胶板印刷在印刷行业里都被广泛使用,塑胶购物 袋和自粘标签通常用其中任一方法印刷。应有此两种方法的印刷机 在市场上是现成的,例如可以从下列制造厂商得到:Windmoeller and Hoelscher,Inta—Roto,Bielloni Castello,Mark Andy,Web- tran和Alliecl Gear.

再回到图6,连续薄膜材料再前进到冲孔或切孔站68,沿每个既 定的单页底片保存袋的一个边缘,相对于一般环扣讲义夹的标准孔 距打上孔。在所举之底片保存袋实施例中,形成孔时,均将切下的废 料从连续薄膜材料移开,另外的情形,切一些直缘裂口,并不移走材 料,也可以形成孔,“孔”一词涵盖了以上两种形式。

当材料通过冲孔或切孔站时,有好几种方法在连续薄膜材料上 打出孔。第一种方法可以称为旋转式冲孔法,此法包括的模具有一个 凸模(或称冲头)滚筒69和相配的凹模滚筒,此两个滚筒,同步的旋 转,被抽拉之下的连续材料在两者之间前进,凸模和凹模相遇时,很 精确的配合在一起,于是在材料上冲出孔,用这种办法在纸张上打孔 很理想,因为适于高速生产。

可是,旋转式冲孔法,用于薄而软的塑胶膜并不一定成功,主要 因为要维持凸模和凹模之间所需的微小间隙,相当困难,而这种微小 间隙对能在材料上干干净净的剪裁非常重要,当凸模和凹模开始摩 损时,这种间隙问题只有变得更坏。上述这种高精度的旋转冲模,在 美国有Tools And Productions,Inc.,在德国有Schober Gmbh可 以供应。

在薄而软的塑胶膜上打孔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称为“吻式切割” 法。如图13所示,此法采用装有中空切刀72(类似旧式切密封垫的 刀)的第一滚筒70。切刀72的尾端是尖锐的,而且做成圆形,或其他 任何封闭环形。切刀滚筒70对着一个表面光滑的砧滚筒74滚动, 连续薄膜材料则在两者之间抽拉而过,切刀72的尖端和铁砧滚筒的 表面完全接触,而不压入,如此当两者相遇时,切刀被称为和铁砧滚 筒的表面“接吻”而过。

如图14所示,切刀滚筒可以做成中空,和切刀72连通。按此安 排,切刀72可以切穿材料呈封闭环形,用此方法打孔,可以很方便的 将废料和连续薄膜材料分离,而且可以经由滚筒中空部份将其排出, 一个适当的吸尘系统,可以经过滚筒的轴和滚筒相连,而将切下的废 料从移动的连续薄膜材料吸走。这种方法下,切刀72的内壁,应向内 斜,使废料容易掉进滚筒的中空部份。

图15所示是另一可替换的实施例,其中切刀72’的刀刃上有缺 口74’,这些缺口使切刀72’不能将废料从移动的连续薄膜材料上完 全切断,相连接的部份,使废料仍留在连续薄膜材料之上,使用者可 以在将底片保存袋放入环扣式讲义夹时,将废料拿走,这种情形之 下,切刀滚筒70’无须中空。

再回到图6,连续薄膜材料离开冲孔或切孔站68之后,下一步 是通过打孔线站76,在打孔线站76做出横向的打孔线,这些就是各 个单页底片保存袋之间的分断线,该线用手很容易撕断,而成一个个 的单页。

图9所示是一个典型的打孔线站76,此打孔线站76包括一个 打孔线滚筒78,和一个支撑铁砧滚筒80,打孔线滚筒由钢材做成,把 打孔线的刀片镶嵌在筒体内,尖端露出滚筒的表面。如果滚筒的周长 和一张既定单页底片保存袋的长度一致,则只需一个打孔线刀片即 可。支撑铁砧滚筒是用钢材做成,而其表面经过硬化热处理。这种打 孔线的方法其实是前述“吻式切割”法的另一种应用。

连续薄膜材料经过打孔线站之后,在接收站82(图6)上,将它卷 在一个一次性的纸管上,而成为成品的底片保存袋。

现在来看图16,此图所示是一个生产本发明所述底片保存袋的 另一种方法,在此实施例中热封站44,印刷站52,冲孔或切孔站68, 打孔线站78和接收站82,全部都可以和前述相同。此实施例用两个 分开的单层塑胶膜材料供应卷子,生产如图4所示的底片保存袋而 设计的办法。在热封站44之前,先将此两层连续薄膜材料经过汇合 沿84,并合在一起。

图17所示为一汇合站84的示意图,在此站,将两层连续薄膜材 料12″和13″面对面地对齐。

图18表示本发明生产底片保存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为生产如 图5中所示那样的底片保存袋。此实施例的起始材料是压平的塑胶 管子,卷成一个材料供应卷子上。压平的管子在放卷站86展开之后, 首先通过相似于前述的热封,印刷,冲孔或切孔,打孔线等站,然后被 切开一个口子,以便将底片装入小口袋中。

图19示出了一个适宜的切割站88。在切割站中,刀片90,92切 割开压平的管子。刀片90用以割开管子的上、下两层,对于制造图5 中的保存袋单页18并不适用。一个放在压平管子上、下两层之间的 分隔板,将两层分隔开,刀片92只切割上层。壁如切割图5中的缝隙 36。此外,“吻式切割”法,也可以应用于切割站88来切割连续薄膜 材料。

其实,所有以上讨论的底片保存袋的实施例,都能从任何形式的 塑胶膜原料做成,成卷的材料不论是压平管子或者是单层薄膜,都可 以。而单层薄膜由一大卷供应或由两个大卷供应,也都可以。在一个 成卷材料连续生产的印制过程中,各个站的适当安排,视供应卷的形 式和要生产那个实施例而定。如果开始的材料是压平管子,通常至少 需要一个切割站,顺沿或接近一个边缘切开口子。如果开始的材料是 单层的薄塑胶膜,而且只有一个供应卷子,则至少要有一个摺叠站以 产生两层连续薄膜材料,而且做成一个封闭的边缘和一个打开的边 缘。切割站和摺叠站的实际数目,要看生产那一个实施例的底片保存 袋而定。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已克服了本文最前面讨论过现有底片保存 袋的诸多缺点。特别重要的是,本底片保存袋在高速度,有效的连续 印制机器上生产,无须二次加工,就做出了讲义夹所需的环扣小孔。 最后的成品是卷式的保存袋,可以立即放在卷式装片机上使用,这种 机器,能有效而可靠地将底片装入保存袋的小口袋中。

当然应该了解到,对于前述较佳具体范例,尚可做大幅度的修正 和改变。底片保存袋的布局设计和详细尺寸,视所需储存的某种特定 底片,而可加以适当修改。生产方法的步骤可以用任何适当的顺序进 行,前文所列的顺序并不重要。其他类型适合的印制站也可视需要而 予以应用,如接合线可以用不同于前述的方法做到,诸如胶粘接合, 声波接合等方法。同时感应标志也不一定是印刷的,而可以应用机 械的,光学的、电学的或磁感的特性。再说其他冲孔方法,诸如平板往 覆式冲孔系统亦可应用。所以说,前面详细的叙说仅为了示范目的而 没有限制性质,也必须了解到,下面所述的专利要求必须包括所有相 等性质之延伸,才能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