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

申请号 CN200680054597.1 申请日 2006-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1437695B 公开(公告)日 2011-02-16
申请人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发明人 田村淳也;
摘要 一种文件夹,其中可不在文件中打孔而阅读并保管文件。文件夹(1)具有供文件的一部分插入的接收部(40)、以可转动的方式通过 铰链 (50)接合至接收部(40)的前盖(10)和后盖(20)、以及切割部(31),在阅读文件时,当文件的插入接收部(40)中的部分在接收部(40)中被推压时,该切割部 挤压 并固定所述文件的该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文件夹,该文件夹包括:
供插入文件的一部分的接收部;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盖部;以及
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致使所述接收部的一部分由于在阅读所述文件时施加的外而经受变形,从而挤压所述文件的插入所述接收部中的部分;
其中所述接收部由背板及侧板形成,所述侧板连接至所述背板的端部而沿着所述背板延伸;
其中所述盖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侧板的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切割部,该切割部能够被从外部推入所述接收部中,且该切割部形成在位于盖部侧的所述侧板中。
2.一种文件夹,该文件夹包括:
供插入文件的一部分的接收部;
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盖部;以及
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在阅读所述文件时将该文件的插入所述接收部中的部分固定就位;
其中所述接收部由背板及侧板形成,该侧板连接至所述背板的一端部而沿着所述背板延伸,且该侧板具有切除部;
其中所述盖部具有前盖和后盖;
其中所述前盖连接成能够绕所述接收部的所述背板的所述端部转动;并且其中所述固定装置是一突起,该突起形成在所述前盖的内表面上,并能被从所述切除部推入所述接收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夹,其中在所述盖部的一端部处形成朝向所述盖部的内表面伸出的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夹,其中在所述盖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止动件,该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下防止所容纳的文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夹,其中基于与容纳在所述接收部中的文件的插入宽度相对应的接收宽度、与所容纳的文件的厚度相对应的接收厚度、以及与所容纳的文件的深度相对应的接收深度,来确定所述接收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件夹,其中所述接收部具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接收宽度、所述接收厚度以及所述接收深度中的至少一个。

说明书全文

文件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夹,该文件夹使得能够不在文件中打孔而保管文件等并阅读容纳的文件。

背景技术

[0002] 文件盒公知为用于容纳并保管文件等的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文件盒防止文件等受到灰尘和光的影响,从而使文件能被长期保管。
[0003] 此外,公知一种归档用具,其设有用于装订文件等的装订工具(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由于设置有装订工具,因而能保管和阅读文件等。除此之外,还公知一种如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
[0004] [专利文献1]JP 08—39980A
[0005] [专利文献2]JP 2000—141974A
[0006] [专利文献3]JP 2004—195992A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文件盒使得能保管文件等。然而,为了阅读所容纳的文件,必需暂时从盒中取出文件。同时,在设有装订工具的归档用具中,能保管并阅读文件等。但是,在上述的例如利用环的装订工具中,必需在文件中打孔。而且,当取出归档文件时,必需通过装订工具的操作而取出文件。而且,就环孔而言存在各种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因国别而异,从而引起很多麻烦。首先,这种归档用具不适用于不允许打孔的文件。
[0009] 作为不在文件中打孔而归档文件的技术,还公知具有夹子功能的归档用具。然而,当取出归档文件时,必需通过夹子的操作而取出文件。此外,在长期保管的情况下,会产生在文件上留下夹痕的问题。
[0010]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夹,该文件夹使得能不在文件中打孔而阅读并保管文件。
[0011]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手段。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一种文件夹包括:供插入文件的一部分的接收部(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盖部;以及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致使所述接收部的一部分由于在阅读所述文件时施加的外而经受变形,从而挤压所述文件的插入所述接收部中的部分。
[0013]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在文件中打孔而阅读并保管文件。由于设有固定装置,能够将文件的一部分(即,一端)固定就位。因此,能够阅读文件。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仅在阅读时操作,而在不进行阅读时不施加固定作用。因此,不会在文件上留下痕迹。此外,由于设有盖部,能防止文件的部被弄皱,从而能保管文件。
[0014] 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设有接收部,待容纳的文件的一部分插入该接收部中。因此,形成了在容纳在文件夹中的文件的一部分上施加少许力的空间。例如,所述接收部可由背板以及形成为沿着所述背板的端部延伸的相对的侧板形成。在背板与相对的侧板之间形成一空间,可将文件的一部分插入该空间。通过从外部施力,阅读时接收部的一部分变形,从而文件的插入接收部中的部分受到挤压。因此,文件的一部分被固定就位,从而能阅读文件。“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对应于文件的通常称为页边空白部或页边装订部的部分。
[0015] 可基于与待插入所述接收部中的文件的宽度相对应的接收宽度、与待插入的文件的厚度相对应的接收厚度、以及与文件的插入深度相对应的接收深度,来形成所述接收部。文件的宽度是指沿插入方向测量时文件的宽度,文件的厚度对应于待容纳的文件的张数。
文件的深度是指文件的容纳在接收部中的部分。也就是说,与其对应的页边空白部等。
[0016] 所述盖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收部。所述盖部可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文件插入口的边缘部,或者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底面的端部。表述“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例如指接收部的边缘部和盖部相互铰接。盖部可例如由前盖和后盖构成。接收部和盖部可由合成树脂形成。合成树脂的实施例包括聚丙烯。
[0017] 在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中,接收部由背板和侧板形成,所述侧板连接至所述背板的端部而沿着所述背板延伸,所述盖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固定装置为切割部(部分),该切割部能够被从外部推入所述接收部中,并且该切割部可形成在位于盖部侧的所述侧板中。
[0018] 阅读时,将切割部被推入接收部中,从而能将文件的容纳在接收部中的部分固定就位。由想要阅读文件的使用者本人将切割部推入接收部中。例如,通过利用拇指等将切割部推入接收部中,能将文件的一部分固定就位。切割部可例如通过在盖部侧的侧板中形成状切割部而形成,使得仅一端被铰接。理想的是,使切割部形成在侧板的纵向中央附近,换句话说大致位于接收部的接收宽度方向中央附近。这使得能在所容纳的文件的宽度中央附近将文件固定就位。理想的是,切割部的铰链形成在背板侧,自由端设在与盖部进行连接的一侧。这便于将切割部推入接收部中。理想的是,铰链形成为薄壁铰链。薄壁铰链可与接收部的侧表面一体模制,从而减少部件数量。
[0019]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件夹,该文件夹包括:供插入文件的一部分的接收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收部的盖部;以及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在阅读文件时将文件的插入所述接收部中的部分固定就位;其中所述接收部由背板及侧板形成,该侧板连接至所述背板的一端部而沿着所述背板延伸,且该侧板具有切除部;其中所述盖部具有前盖和后盖;其中所述前盖连接成能够绕所述接收部的所述背板的所述端部转动;并且其中所述固定装置是一突起,该突起形成在所述前盖的内表面上,并能被从所述切除部推入所述接收部中。
[0020] 通过将形成在前盖的内表面上的突起从切除部推入接收部中,能够将文件的一部分固定就位。因此,能够不在文件中打孔而阅读文件。通过想要阅读文件的使用者本人将突起推入接收部中。通过握持而夹住接收部并将突起推入接收部中,能将文件的一部分固定就位。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仅在阅读时进行操作。除了阅读期间以外,不施加固定作用,因而不会在文件上留下痕迹。
[0021] 所述突起可设有固定至前盖的内表面的固定部、推入时与文件接触并挤压文件的挤压部、以及连接固定部和挤压部的连接部。使用者通过握持而夹住接收部,从而在固定至前盖的内表面上的突起上施加向内的力。因此,突起的挤压部挤压文件的一部分,从而能将文件固定就位。理想的是,所述突起由柔性件形成。这使得能够实现具有弹簧功能的突起。
[0022] 在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中,可在所述盖部的端部处形成朝该盖部的内表面突出的盖板。
[0023] 这有助于防止所容纳的文件在盖部关闭的状态下排放到外部。通过在盖部的整个端部(除了与接收部相连的部分)设置盖板,能够密封文件夹。因此,能够防止所容纳的文件受到灰尘和光的影响。
[0024] 在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中,可在盖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止动件,该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盖部关闭的状态下防止所容纳的文件运动。
[0025] 这有助于在盖部关闭的状态下防止文件夹内的文件运动。因此,能防止文件的角部被弄皱。所述止动件形成在预定位置处,相对于盖部的内表面基本上成直角。考虑待容纳的文件的尺寸及其索引而确定所述预定位置。理想的是,所述止动件布置成与文件插入侧盖板相距预定间隔。通过使该预定间隔大于索引宽度,能容纳带索引的文件。
[0026] 在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中,所述盖部和所述接收部可由ABS树脂形成。
[0027] 这有助于实现强度优异的文件夹。通过利用ABS树脂,能够使文件夹具有构造精美的部分。更具体地说,能够在一侧上设置构成转动中心的伸出轴,在另一侧上设置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该伸出轴连接的伸出轴承。这有助于不利用任何铰链销而通过铰链连接实现接收部和盖部之间的连接。
[0028] 可基于与容纳在所述接收部中的文件的插入宽度相对应的接收宽度、与所容纳的文件的厚度相对应的接收厚度、以及与所容纳的文件的深度相对应的接收深度,来确定所述接收部的尺寸。所述接收部可具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接收宽度、所述接收厚度以及所述接收深度中的至少一个。
[0029] 根据待容纳的文件的尺寸及其张数确定接收部的尺寸,从而能实现适于待容纳的文件的文件夹。此外,由于设置有调节装置,因而能够调节文件夹以适于尺寸不同和页边空白部不同的待容纳文件。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0032]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0033] 图4A是沿图3的箭头线a-a方向剖取的侧视图。
[0034] 图4B是沿图3的箭头线b-b方向剖取的侧视图。
[0035] 图5是示出如何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视图。
[0036] 图6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割部31处于其中文件200未被固定就位的状态下的视图。
[0037] 图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割部31处于其中文件200被固定就位的状态下的视图。
[0038]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0039]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
[0040]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0041] 图10是沿图9的箭头线a-a方向剖取的侧视图。
[0042]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部40a的立体图。
[0043]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32的立体图。
[0044] 图13是示出如何使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视图。
[0045] 图14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32处于其中文件200未被固定就位的状态下的视图。
[0046] 图14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32处于其中文件200被固定就位的状态下的视图。
[0047] 图15A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处于其中没有从外部施力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0048] 图15B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处于其中从外部施力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0049] 图16是示出设有文件用接收深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的视图。
[0050] 图17A是设有文件200用的接收厚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e的立体图。
[0051] 图17B是设有文件200用的接收厚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e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文件夹的实施方式。
[0053] [第一实施方式]
[0054]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设有前盖10、后盖20、接收部40以及形成在接收部40的侧面中的切割部31。前盖10、后盖20以及接收部40通过铰链50的居间作用而连接在一起。铰链50可由薄壁部形成。前盖10和后盖20分别具有拉手19a和拉手19b。理想的是前盖10、后盖20以及接收部40由聚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形成。
[0055] 参照图3及图4A、4B详细描述接收部40。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A是沿图3的箭头线a-a方向剖取的侧视图,图4B是沿图3的箭头线b-b方向剖取的侧视图。接收部40设有背板43、连接至背板43的端部的侧板41、以及宽度侧板42。基于与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宽度相对应的接收宽度X、与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厚度相对应的接收厚度Y、以及与所容纳的文件200的深度相对应的接收深度Z,来确定接收部40的尺寸。文件200的宽度是指沿所容纳的文件200的插入方向测量时的文件
200的宽度。文件200的厚度对应于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张数。文件200的深度是指其容纳在接收部40中的部分。也就是与其对应的页边空白部。
[0056] 接收部40容纳所容纳的文件200的一部分。表述“文件200的一部分”对应于页边空白部或者页边装订部。通过利用切割部31挤压该部分,可以将文件200固定就位。因而,期望的是侧板41的横向长度,也就是接收深度是与所容纳的文件200的页边空白部对应的长度。更具体地说,根据所容纳的文件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为A4大小的文件),优选的是接收深度为15mm至30mm,更优选的是近似20mm。考虑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张数而确定接收厚度。
[0057] 切割部31基本形成在前盖10侧的侧板41的纵向中央附近,换言之基本位于文件的插入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在所容纳的文件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将文件固定就位。切割部31由两个平行长边以及与长边的两端相连的半圆形成。此外,位于背板43侧的一个长边形成为薄壁铰链,而另一长边及半圆部形成为切口。当从外部向切割部31施力时,以背板43侧的长边为转动轴,将所述另一长边(自由端)推入接收部40内。因此,能利用推入的自由端挤压文件20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切割部31的外表面上形成防滑部31a。因此,可容易地将切割部31推入接收部40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平行浅槽而形成防滑部31a。
[0058] 前盖10借助于铰链5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接收部40的边缘部。铰链50由薄壁部形成。薄壁部包括通过将前盖10和侧板41之间的连接部切割至不沿其厚度方向刺穿该连接部的程度而形成薄而长的槽。后盖20借助于铰链50也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至接收部40的边缘部。所述薄壁部可利用聚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与前盖10、后盖20以及接收部40一体形成。
[0059] 前盖10设有基板11和盖板12a、12b及12c(参见图2和图3)。盖板12a、12b及12c形成在基板11的端部,与该端部基本成直角。盖板12a、12b及12c的高度对应于接收部40的接收厚度的近似1/2。通过在前盖10上形成盖板12a、12b及12c并在后盖20上形成盖板22a、22b及22c,能在文件夹1关闭时形成密封空间。因此,能防止容纳在文件夹1中的文件200受到灰尘和光的影响。此外,盖板12a、12b、12c、22a、22b及22c的自由端部可形成为薄壁部。由于其中薄壁部上下叠置的构造,因此能在文件夹1的密封特性方面实现进一步改进。
[0060] 在文件200的插入侧在盖板12b和22b上形成拉手19a和19b。通过形成拉手19a和19b,便于开闭文件夹1。拉手19a形成为长端沿盖板12b延伸的板状件。拉手19b也形成为长端沿盖板22b延伸的板状件。拉手19a和19b的短端布置成当文件夹1关闭时,使这些短端在文件插入宽度方向的中央基本相互接触。
[0061] 在拉手19a和19b相互接触的部分处,理想的是设置用于防止前盖10和后盖20打开的接合部19a1和19b1。这有助于防止文件夹1意外打开。接合部19a1和19b1可例如包括设在拉手19b的接触部处的突起以及设置在拉手19a的接触部处的凹槽,该凹槽可以与所述突起接合。此外,该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盖板12b和22b具有用于在关闭状态下保持文件夹1的接合爪29a和29b。在文件夹1关闭的状态下,位于接合爪29a和29b前端处的突起相互接合,从而将文件夹1可靠地保持在关闭状态。
[006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包含拉手19a和19b)不管是用右手握持还是用左手握持都可使用。拉手19a和19b还可用作索引。此外,当使拉手19a和19b向外而将文件夹1放置在架子等上时,可以将手指钩在拉手19a、19b上,从而能容易地从架子等取出文件夹1。
[0063] 图5是示出如何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视图。当要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时,用手握持接收部40。当阅读文件时,例如用拇指将切割部31推入。这能将文件200的插入接合部40中的部分固定就位,从而使得能阅读文件200。当将文件夹1用于保管目的时,将前盖10及后盖20关闭,从而可防止所容纳的文件200受到灰尘和光的影响。
[0064] 图6A、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割部31的状态如何变化的视图。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文件200未固定就位,而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文件200固定就位。切割部31用实线表示。如图6A中所示,在其中不从外部向切割部31施力的状态下,切割部31与侧板41平齐。文件200以图6A中所示的状态保管,从而能不在文件200上留下痕迹地保管文件200。
[0065] 当逐渐向切割部31施加外力时,切割部31的自由端接近后盖20侧的侧板41(图中的右手侧的侧板)。当进一步向切割部31施力时,切割部31的端部挤压文件200。结果,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期望的是,切割部31和侧板41之间的连接部形成为薄壁铰链。
[0066] 如以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中,当要阅读文件时,将切割部31推入接收部40中,从而可将文件夹200的容纳在接收部40中的部分固定就位。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用拇指等将切割部30推入接收部40中时,切割部31的自由端挤压文件200的一部分,从而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因此,能阅读文件200。而且,能不在文件200上留下痕迹地保管文件200。
[0067] [第二实施方式]
[0068]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0是沿图9的箭头线a-a方向剖取的侧视图。
[0069]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设有前盖10a、后盖20a、连接前盖10a及后盖20a的脊部60、以及接收部40a。理想的是这些部件由聚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形成。前盖10a、后盖20a以及脊部60对应于本发明的盖部。
[0070] 如图9所示,接收部40a设有背板43、连接至背板43的端部的侧板41及41a、以及宽度侧板42。图11详细示出了接收部40a。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部40a的立体图。该接收部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部4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侧板41a中形成切除部47。切除部47大于突起32的轮廓。因此,在前盖10a关闭的状态下和在使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而阅读该文件时,突起32可容纳在接收部40a中。
[0071] 后盖20a的端部与接收部40a的侧板41的外表面进行面结合。这使得能将接收部40a结合至本发明的盖部。在将接收部40a结合至本发明的盖部时,还可以将接收部的背板43的外表面结合至脊部60的内表面。这使得能将这两个部件彼此牢固地结合。还可以仅在接收部的背板43的外表面与脊部60的内表面之间进行结合。
[0072] 在前盖10a的内表面上形成突起32,其用于挤压文件200的插入接收部40a内的部分。使用者握持文件夹,从而夹持接收部40a,借此将固定至前盖10a的内表面的突起32插入接收部40a中。因此,突起的挤压部挤压文件200的一部分,从而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图12详细示出了突起32。
[0073]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32的立体图。突起32设有固定至前盖10a的内表面的固定部32c、在推入时与文件接触以挤压文件的挤压部32a、以及连接挤压部32a和固定部32c的连接部32b。理想的是突起32由柔性材料形成。柔性材料的实施例包括聚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
[0074] 固定部32c的长端部和连接部32b的长端部以锐角相互连接,弯曲构造的挤压部32a连接至连接部32b的另一端。通过以锐角连接固定部32c和连接部32b,能有效地施加弹簧功能。此外,挤压部32a弯曲成在与文件200保持接触的一侧上凸起。从而能更有效地挤压文件200的一部分。
[0075] 前盖10a和后盖20a通过铰链51b和51c的居间作用而连接至脊部60。通过利用聚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能够一体地形成前盖10a、后盖20a以及脊部60。铰链51b和51c由薄壁部形成。所述薄壁部可形成为被切割至沿厚度方向没有被刺穿的程度的薄而长的槽。
[0076] 前盖10a还具有铰链51d。铰链51d形成在距铰链51c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理想的是该预定距离近似等于接收部的接收深度。因此,在文件夹1关闭的状态下,能沿着接收部40a的边缘部开闭前盖10a。后盖20a也具有铰链51a,其功能与铰链51d的功能类似。这使得能沿着接收部40a的边缘部开闭后盖20a。
[0077] 前盖10a还具有盖部18a,后盖20a还具有盖部18b。当文件夹1关闭时,盖部18a和18b用作防止文件200向外排放的盖(参见图8)。盖部18a由基板18a3、盖板18a1以及盖板18a2形成,盖板18a1形成为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8a3的纵向端,盖板18a2形成为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8a3的横向端(参见图9)。盖部18a还具有钩部15。钩部15可例如通过在盖部18a的纵向中央附近设置凹槽并使基板18a3突起而形成。
[0078] 盖部18b由基板18b3、盖板18b1以及盖板18b2形成,盖板18b1形成为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8b3的纵向端,盖板18b2形成为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8b3的横向端。盖部18b还具有钩部15。由于已对钩部15进行了描述,因此省略其说明。
[0079] 盖部18a设有钩接收部14a,盖部18b设有钩14b。通过钩接收部14a与钩14b之间的接合,可防止文件夹1意外打开。钩接收部14a包括在基板18a3的内表面的角部处伸出的部件。此外,在形成钩接收部14a的表面中设置凹槽。各钩14b均包括两个在盖部18b3的角部处伸出的部件。各钩14b均由布置成夹持钩接收部14a的两个部件14b1和14b2形成。各部件14b1和14b2均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待与钩接收部14a的凹槽接合的突起。
[0080] 盖部18b具有止动件13,用于在前盖10a和后盖20a关闭的状态下防止所容纳的文件200运动。因此,在前盖10a和后盖20a关闭的状态下,能防止文件200在文件夹1内运动。止动件13以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8b3的突起形式形成在预定位置处。理想的是考虑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尺寸及其索引而确定这些预定位置。通过在距盖板18b1的预定间隔处形成止动件13,可以容纳带索引的文件。
[0081]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使用方法。图13是示出如何使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的视图。使用者握持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以夹持前盖10a的接收部40a,并调节夹持力,借此通过突起32挤压文件200的一部分,从而使得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因此,能阅读文件200。
[0082] 图14A、14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32的状态如何变化的视图。在图14A所示的状态下,文件200未被固定就位,而在图14B所示的状态下,文件200被固定就位。突起32用实线表示。如图14A中所示,在其中前盖10a打开的状态下,突起32位于侧板41a外侧。接着,使用者例如握持前盖10a的连接侧端部附近的部分,从而夹持接收部40a。于是,突起32从切除部47进入接收部40。接着,如图14B所示,挤压部32挤压文件200的一部分。因此,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
[0083] 如以上所述,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中,当阅读时,将突起32推入接收部40a中,借此能将文件200的容纳在接收部40a中的部分固定就位,从而使得能阅读文件200。此外,能不在文件200上留下痕迹地保管文件200。
[0084] [第三实施方式]
[0085]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5A、15B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如何操作的视图。图15A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处于其中没有从外部施力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5B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处于其中从外部施力的状态下的剖视图。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设有前盖10c、后盖20c及接收部40c。在接收部40c内设置夹持件36,用于在阅读时夹持文件200的一部分。在接收部40c的侧板41c中形成开口48。例如,当使用者通过开口48而用手指夹持夹持面板36a时,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
[0086] 夹持件36由夹持基板36b以及夹持面板36a形成,夹持面板36a基本上以直角形成在夹持基板36b的两端。夹持基板36b和夹持面板36a可例如通过薄壁铰链连接。夹持基板36b的宽度设计成与接收部40c中的文件的厚度相符。理想的是,夹持基板36b的纵向长度(沿纸面的深度方向测量时的夹持基板36b的长度)为小于接收部40c中的文件宽度的值。理想的是,夹持面板36a的宽度设计成不延伸超过接收部40c的边缘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接收深度调节件49a来调节接收部40c的接收深度。因此,理想的是,夹持面板36a的宽度为接收部40c的接收深度Z减去通过调节件49a获得的调节高度而得到的值。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夹持面板36a,但是这不应视为限制。还可设置位于一侧的单个夹持面板。在其中在一侧设置单个夹持面板36a的情况下,也能将文件200的一部分固定就位。
[0087] 如图15A中所示,在其中没有从外部施力的状态下,夹持面板36a与侧板41c接触。如图15B所示,当从外部施力时,夹持面板36a的自由端相互接触。因此,能将文件200的插在夹持面板36a之间的部分固定就位。对于前盖10c和后盖20c而言,可以采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盖10至10b以及后盖20至20b。
[0088] [第四实施方式]
[0089]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图16是示出设有文件接收深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d的视图。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部40d内具有深度调节件49b。深度调节件49b设有预定厚度的深度调节基板49b1、以及深度调节侧板49b2,深度调节侧板49b2基本上以直角形成在深度调节基板49b1的两端。准备多个深度调节基板49b1的厚度不同的深度调节件49b,从而可根据所容纳的文件200的页边空白部的尺寸而使用深度调节件49b。这使得文件夹能适于文件200的页边空白部或者页边装订部。
[0090] [第五实施方式]
[0091] 接下来,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文件夹1。图17A、17B是示出设有文件200用的接收厚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e的视图。更具体地说,图17A是设有文件200用的接收厚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e的立体图,图17B是设有文件200用的接收厚度调节装置的接收部40e的剖视图。通过使接收部40e的底面可滑动,能调节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厚度,也就是所容纳的张数。例如可如下实现所述接收厚度调节装置。使接收部40e的背板43由内背板43a和外背板43b形成。接着,平行于侧板41在内背板43a的外表面中形成多个凹槽43a1。另一方面,在外背板43b的内表面上形成待与凹槽43a1接合的突起43b1。根据所容纳的文件200的张数改变所用的凹槽43a1和突起43b1,从而使得能改变接合部40e的接收厚度。
[0092] 本发明的文件夹1不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是可包括其所有可能的组合。
[0094]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文件夹在不在文件中打孔的情况下阅读和保管文件方面是有用的。而且,由于仅在阅读时施加固定功能,因而所述文件夹适于想要不在文件上留下痕迹地保管文件的情况。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