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版印刷装置

申请号 CN200780034206.4 申请日 2007-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1516631A 公开(公告)日 2009-08-26
申请人 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宫胁崇充;
摘要 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利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绕 凸轮 的 转轴 的轴线移动,由此来调整第二臂的端部的 位置 ,进而调整凸轮的滑动面上的凸轮随动件的位置,由此,对供纸驱动装置驱动同步辊的时刻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机构中,设置有始终朝着绕凸轮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进行施 力 的施力装置(98)。
权利要求

1.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具有将制版后的孔版原纸安装在外周上 的孔版安装体的印刷部、以及朝印刷部送出格式纸的供纸部,
供纸部包括:
将格式纸朝印刷部送出的同步辊;
与孔版安装体的旋转同步地旋转的凸轮
在所述凸轮的滑动面上滚动的凸轮随动件;
将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凸轮随动件为关节连结而成的连杆机构;
供纸驱动装置,第一臂的端部转动自如地与该供纸驱动装置连结,通 过第一臂的动作,所述供纸驱动装置借助小齿轮来驱动同步辊旋转;
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第二臂的端部转动自如地与该供纸时刻调整部件 连结,该供纸时刻调整部件对第二臂的端部绕所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的位 置进行调整;以及
调整部件驱动装置,该调整部件驱动装置利用轮齿与在供纸时刻调整 部件的周面上形成的轮齿啮合,且通过转动,借助轮齿彼此的啮合来使供 纸时刻调整部件绕所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移动,利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绕所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 移动,由此来调整第二臂的端部的位置,进而调整所述凸轮的滑动面上的 凸轮随动件的位置,由此,对供纸驱动装置的驱动时刻进行调整,所述孔版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施装置,该施力装置始终朝着绕所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方向 中的任一个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进行施力。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尤其涉及对同步辊的供纸时刻进行调整的 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对同步辊的供纸时刻进行调整的机构的已知例,例如有专利文献1、 2和图12所示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的机构中,使用行星齿轮来调整供纸时刻。 在专利文献2的机构中,使用了带轮和凸轮,利用凸轮使同步辊的驱动部件动 作,通过调整凸轮的动作位置来调整供纸时刻。
在图12所示的机构中,利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 95绕凸轮91的转轴911的轴线移动,由此来调整第二臂932的端部9321的位 置,进而调整凸轮91的滑动面912上的凸轮随动件92的位置,由此,对供纸 驱动装置94驱动同步辊41的时刻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5-834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66657号公报
在图12的机构中,如图13所示,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利用轮齿961与 在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周面上形成的轮齿951啮合,通过转动,借助轮齿 彼此的啮合来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绕凸轮91的转轴911的轴线移动。即, 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与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通过轮齿951与轮齿961连续啮 合而连动。一般而言,在轮齿彼此啮合时,为了顺畅地进行连续的啮合动作, 在啮合的轮齿彼此之间设置极小的间隙C,这就是所谓的“齿隙(backlash)”。
因此,当在使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朝一个方向转动而使轮齿951与轮齿 961抵接的状态、即图13的状态下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朝一个方向(此处是 箭头B方向)移动,之后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朝另一个方向(此处是箭头A 方向)移动时,若使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朝另一个方向转动,则轮齿961会在 移动了间隙C之后与轮齿951抵接。即,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会空移动与间 隙C相应的量。因此,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只能移动比调整部件驱动装置96 的转动距离少与间隙C相应的量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版印刷装置,该孔版印刷装置具有可利用简 单的结构来消除因“齿隙”而产生的供纸时刻调整的移动差的供纸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孔版印刷装置包括:具有将制版好的孔版原纸安装在外周上的孔 版安装体的印刷部、以及朝印刷部送出格式纸的供纸部,供纸部包括:将格式 纸朝印刷部送出的同步辊;与孔版安装体的旋转同步地旋转的凸轮;在上述凸 轮的滑动面上滚动的凸轮随动件;将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凸轮随动件为关节连结 而成的连杆机构;供纸驱动装置,第一臂的端部转动自如地与其连结,通过第 一臂的动作,其借助小齿轮来驱动同步辊旋转;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第二臂的 端部转动自如地与其连结,其对第二臂的端部绕上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的位置 进行调整;以及利用轮齿与在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的周面上形成的轮齿啮合,通 过转动,借助轮齿彼此的啮合来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绕上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 移动的调整部件驱动装置,利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绕上述 凸轮的转轴的轴线移动,由此来调整第二臂的端部的位置,进而调整上述凸轮 的滑动面上的凸轮随动件的位置,由此,对供纸驱动装置的驱动时刻进行调整, 孔版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始终朝着绕上述凸轮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中的 任一个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进行施的施力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供纸时刻调整部件始终被朝着绕凸轮的转轴的轴线方向中的 任一个方向施力,因此,供纸时刻调整部件的轮齿始终从与施力方向相反的一 侧与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轮齿抵接。因此,无论使调整部件驱动装置朝任一个 方向转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轮齿都不会空移动。因此,可防止因“齿隙” 而产生供纸时刻调整的移动差,从而可准确地调整同步辊的供纸时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示意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可采用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另一形态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示意纵剖 视图。
图5是可采用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又一形态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示意纵剖 视图。
图6是用于对适合在本发明的孔版印刷装置中采用的版筒平保持机构 进行说明的、版筒保持部的透视侧视图。
图7是从前侧观察图6的保持部的主视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图6的保持部的透视立体图。
图9是用于对适合在本发明的孔版印刷装置中采用的版排出单元倾斜度 调整机构进行说明的、已将版排出单元打开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对图9的版排出单元予以支撑铰链机构的透视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铰链机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调整机构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以往的调整机构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3印刷部
31孔版安装体
4供纸部
41同步辊
91凸轮
911转轴
912滑动面
92凸轮随动件
93连杆机构
931第一臂
9311端部
932第二臂
9321端部
94供纸驱动装置
95供纸时刻调整部件
951轮齿
971轮齿
98施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示意纵剖视图。在该孔版印刷 装置10中,孔版原纸(母版)100由版筒11供给,在制版部2中被热敏头21 加热穿孔,进行制版,并朝印刷部3供给。供给来的孔版原纸100被夹持装置 (未图示)夹持,卷装在孔版安装体31上。另一方面,格式纸111由供纸部4 朝印刷部3供给。接着,在印刷装置3中,利用作为按压装置的压辊32将格 式纸111压紧在辊33上,基于孔版原纸100进行印刷。印刷结束后,被印刷 好的格式纸111朝排纸部5的排纸台51输送,在印刷中使用后的孔版原纸101 被版排出部6的引入辊61、62从孔版安装体31上剥下而卷绕在卷芯63上。
另外,供纸部4具有如下的机构作为同步辊41的供纸时刻的调整机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立体图。本发明的调整机构具 有与图12的以往的机构相同的整体结构,但图2所示的部分与图12的以往的 机构不同。下面参照图2和图12进行说明。即,供纸部4包括:凸轮91、凸 轮随动件92、连杆机构93、供纸驱动装置94、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以及调 整部件驱动装置。凸轮91设置成与孔版安装体31的旋转同步地旋转。凸轮随 动件92设置成在凸轮91的滑动面912上滚动。连杆机构93通过将第一臂931 和第二臂932以凸轮随动件92为关节连结而成。第一臂931的端部9311转动 自如地连结在供纸驱动装置94上。供纸驱动装置94构成为:通过第一臂931 的动作,借助小齿轮411来驱动同步辊41旋转。第二臂932的端部9321转动 自如地连结在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上。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构成为:对第二 臂932的端部9321的绕凸轮91的转轴911的轴线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部件 驱动装置通过齿轮(未图示)与图2所示的驱动轮齿轴97嵌合而构成。如图3 所示,该齿轮具有轮齿971,利用轮齿971与在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周面上 形成的轮齿951啮合,并设置成:通过转动,借助轮齿彼此的啮合,使供纸时 刻调整部件95绕凸轮91的转轴911的轴线移动。
另外,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在图12的机构中在两个部位上得到支撑,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三个部位上得到支撑。即,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被第一轴 955、第二轴956和第三轴957支撑。第一轴955可滑动地位于沿着供纸时刻 调整部件95的移动方向的长孔952内,利用顶部的凸缘9551来轻轻地按压供 纸时刻调整部件95。第二轴956设置在沿着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内周缘的 位置上,利用顶部的凸缘9561来轻轻地按压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第三轴957 具有与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周面上的轮齿951啮合的齿轮9571,并设置成: 顶部的圆板9572的周缘覆盖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轮齿951。
另外,在本发明中,设置有施力装置98,该施力装置98始终朝着绕凸轮 91的转轴911的轴线的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即朝着图2中的箭头A方向或箭 头B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进行施力。作为施力装置98,可使用弹簧。 在使用弹簧98时,若朝箭头A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进行施力,则可将 弹簧98的一端981与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箭头A方向侧的端部953连结, 并将另一端(未图示)与装置本体连结。若朝箭头B方向对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 进行施力,则可将弹簧98的一端(未图示)与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箭头B方 向侧的端部954连结,并将另一端(未图示)与装置本体连结。
下面,参照图2和图12来说明上述结构的供纸部4的动作。
当在同步辊41夹持着供给来的格式纸111的状态下孔版安装体31开始旋 转时,凸轮91也与其同步地开始旋转。一旦凸轮91旋转,凸轮91的隆起部 913便将凸轮随动件92朝远离凸轮91的转轴911的方向(箭头C方向)按压。 不过,连杆机构93的第二臂932的端部9321被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固定在 规定位置上。因此,在凸轮随动件92被朝箭头C方向按压时,第一臂931的 端部9311朝箭头D方向移动,即,供纸驱动装置94动作。一旦供纸驱动装置 94动作,便可借助小齿轮411驱动同步辊41旋转。由此,由同步辊41来进行 供纸。
另一方面,同步辊41的供纸时刻是通过对连杆机构93的第二臂932的端 部9321的位置进行调整来进行调整的。这是因为,一旦端部9321的位置改变, 凸轮91的周面912上的凸轮随动件92的位置也会改变,由此,供纸驱动装置 94的动作时刻便会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使端部9321的位置 朝箭头A方向移动时,凸轮随动件92的位置朝箭头a方向移动,由此,同步 辊41的驱动时刻提早,格式纸较早地被送出,因此,印刷图像的位置朝后移 动。反之,在使端部9321的位置朝箭头B方向移动时,凸轮随动件92的位置 朝箭头b方向移动,由此,同步辊41的驱动时刻推迟,格式纸较迟地被送出, 因此,印刷图像的位置朝前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端部9321的位置是通过利用调整部件驱动装置使供 纸时刻调整部件95移动来进行调整的。例如,在使调整部件驱动装置朝箭头E 方向(图2)转动时,由于轮齿971与轮齿951啮合,因此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 朝箭头A方向移动,因此,端部9321的位置朝箭头A方向移动。
然而,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移动量、即端部9321的位置的移动量是由 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转动量来设定的。因此,如参照图13说明的那样,端部 9321的位置的移动量会因“齿隙”而变得不准确。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供 纸时刻调整部件95始终被施力装置98朝着绕凸轮91的转轴911的轴线方向 中的任一个方向施力,因此,如参照图3说明的那样,不会因“齿隙”而产生 供纸时刻调整的移动差。
即,如图3所示,在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例如始终被朝着箭头A方向施 力时,将成为如下所示。即,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轮齿971的、箭头B方向侧 的面始终与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轮齿951抵接。因此,在使供纸时刻调整 部件95朝箭头B方向移动时,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转动量直接成为供纸时刻 调整部件95的移动量,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移动量、即端部9321的位置 的移动量变得准确。另外,在使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朝箭头A方向移动时, 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也在使轮齿951保持从箭头B方向侧与轮齿971抵接的 状态下,随着调整部件驱动装置的转动而朝箭头A方向移动。即,调整部件驱 动装置不会空移动与间隙C相应的量。因此,不会因“齿隙”而产生供纸时刻 调整的移动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孔版印刷装置中,由于设置有施力部件98,因此可 防止因“齿隙”而产生供纸时刻调整的移动差,因此,可准确地调整同步辊41 的供纸时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3点上支撑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因此 可稳定地进行供纸时刻调整部件95的移动。
另外,上述结构的供纸部4不仅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印刷部3为单筒 式的结构,还可应用于如图4或图5所示的、印刷部3为多筒式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孔版印刷装置中,最好采用下面所示的“版筒水平保持 机构”和/或“版排出单元倾斜度调整机构”。
(版筒水平保持机构)
图6是版筒保持部的透视侧视图。版筒11以被收容部111收容的状态配 置在保持部110内。在保持部110内,收容部111被弹簧1102施力,以随着 版筒11逐渐变小而朝保持部110的前壁1101侧移动。另外,收容部111在保 持部110内被支撑成水平状态。
图7是从前侧观察保持部110的主视图,图8是从下方观察保持部110 的透视立体图。收容部111在稍微偏离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的正中的位置上 具有转动轴112,借助转动轴112被保持部110支撑。
由此,收容部111因所收容的版筒11的重量,而欲以转动轴112为支 点朝箭头F方向倾斜。在该欲倾斜的一侧的收容部111的下表面1111上设 置有高度调节部件113,该高度调节部件113与保持部110的底面1102抵 接。通过调节该高度调节部件113来设定并保持收容部111相对于保持部 110的底面1102的水平状态。
然而,以往转动轴112被设置在宽度方向的正中,高度调节部件113被设 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为了保持收容部111的水平状态,必须准确调节两个高 度调节部件113。但是,若采用本机构,则只需调节一个高度调节部件113, 因此可简单且可靠地保持收容部111的水平状态。
(版排出单元倾斜度调整机构)
图9表示了版排出部6的版排出单元60。版排出单元60将卷绕使用后的 孔版原纸100的卷芯63装拆自如地保持。版排出单元60利用铰链机构66单 侧支撑在装置本体上,借助铰链机构66,在横向上相对于装置本体开关自如。 图10是表示铰链机构66的透视侧视图。铰链机构66具有铰链销661,该铰链 销661将版排出单元60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装置本体的凸缘部69上。铰链销661 垂直设置。图11是图10的铰链机构66的示意图。
另外,在本机构中,设置有牵引部件67,该牵引部件67将铰链销661的 下端部朝版排出单元60侧(箭头G方向)拉靠。作为牵引部件67,具体可使用 固定在凸缘部69的版排出单元60侧的下垂部691上并螺合插入铰链销661的 下端部的螺栓
然而,以往,如图11的单点划线Z所示,铰链销661会因版排出单元60 的重量而倾斜,可能会妨碍版排出单元60的开关。然而,若采用本机构,则 可通过紧固螺栓67,将铰链销661的下端部朝版排出单元60侧拉靠,使铰链 销661恢复垂直状态。因此,可防止因铰链销661倾斜而妨碍版排出单元60 的开关。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因“齿隙”而产生供纸时刻调整的移动差, 可准确地调整同步辊的供纸时刻,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