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063583.6 申请日 2017-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6739500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刘新金; 苏旭中; 谢春萍; 徐伯俊; 崔世忠;
摘要 本 发明 给出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装置包括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 支撑 架,在左前、左后支撑架上支撑有左 横杆 ,右前、右后支撑架上支撑有右横杆,在左、右横杆之间加装有印花装置,在左、右横杆下部加装有前、中、后竖 连接杆 ,在前、后竖连接杆上加装有送布辊、卷布辊和相应的 整理 辊,在中竖连接杆上加装有等间距排列的整理辊,整理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印花时,首先将需要印花的图像采用 正交 变换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图像,并将分解之后的图像按顺序排列依次传递给打印喷头的喷印控制系统,且排在奇数顺位的图像正立传递,排在偶数顺位的图像倒立传递,通过织物的顺 时针 和逆时针的往返传送,实现织物的循环印花。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和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左前支撑架和左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左横杆,在所述右前支撑架和右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右横杆,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为长方体形结构,在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前传动辊的左右两端、后随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外轴承与左横杆和右横杆连接,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可沿着左横杆和右横杆自由转动,所述前传动辊的左端伸出左横杆,在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之间环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且由前传动辊带动自由转动,在所述左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左前竖连接杆、左中竖连接杆、左后竖连接杆,所述左前竖连接杆位于前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左中竖连接杆位于传送带的中间部位,所述左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左横杆,所述左后竖连接杆位于后随动辊的正下方,在所述右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右前竖连接杆、右中竖连接杆、右后竖连接杆,所述右前竖连接杆位于前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右中竖连接杆位于传送带的中间部位,所述右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右横杆,所述右后竖连接杆位于后随动辊的正下方,在所述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送布辊,所述送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外轴承与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相连,在所述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卷布辊,所述卷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外轴承与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相连,所述送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前竖连接杆,所述卷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后竖连接杆,所述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通过皮带由第一电机带动周期性的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往返转动,在位于所述送布辊上方的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整理辊,在位于所述卷布辊上方的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整理辊,在所述左中竖连接杆和右中竖连接杆之间等间距的连接有3-10个第三整理辊,所述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四外轴承连接在相应的竖连接杆上且可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内加装有圆柱形的加热装置,在所述左中竖连接杆伸出左横杆的上顶端和右中竖连接杆伸出右横杆的上顶端之间连接有横撑杆,在所述横撑杆上加装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
2.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需要印花的图像采用正交变换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图像,并将分解之后的图像按顺序排列依次传递给打印喷头的喷印控制系统,且排在第一、第三等奇数顺位的图像正立传递,排在第二、第四等偶数顺位的图像倒立传递;而后当织物的长度大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与后随动辊之间间距、卷布辊和送布辊分别距离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将织物卷绕在送布辊上,同时依次紧贴第一整理辊、穿过传送带、紧贴第一整理辊后一周缠绕在卷布辊上,完成织物的初始化设置,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送布辊、卷布辊转动,继而带动传送带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送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卷布辊上,此时第一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二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卷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送布辊上,此时第二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一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与后随动辊之间间距、卷布辊和送布辊分别距离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根据织物的长度选择一个高度适宜的第三整理辊,而后将该织物依次穿过传送带的上方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下方,并将织物的两端缝合,继而实现织物对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环绕,而后将织物的缝合边转动到打印喷头的后方,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继而带动传送带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

说明书全文

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数字喷墨印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
[0003] 对于机头固定式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客户端将文档提交到印花设备的PC主机,PC主机经过图像转化以及色彩分析软件的处理,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喷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递给喷印控制器控制喷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务。相比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对于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者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数量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0004]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通过在打印平板的下方加装等间距排列的整理辊,配合上下排列的送布辊和卷布辊,实现不同长度的织物的循环式数字喷墨印花,从而改善印花效果,更加适应个性化的印花。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从而实现不同长度的织物的循环式数字喷墨印花,从而改善印花效果,更加适应个性化的印花。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架、右前支撑架、左后支撑架和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左前支撑架和左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左横杆,在所述右前支撑架和右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右横杆,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为长方体形结构,在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前传动辊的左右两端、后随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外轴承与左横杆和右横杆连接,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可沿着左横杆和右横杆自由转动,所述前传动辊的左端伸出左横杆,在所述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之间环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且由前传动辊带动自由转动,在所述左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左前竖连接杆、左中竖连接杆、左后竖连接杆,所述左前竖连接杆位于前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左中竖连接杆位于传送带的中间部位,所述左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左横杆,所述左后竖连接杆位于后随动辊的正下方,在所述右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右前竖连接杆、右中竖连接杆、右后竖连接杆,所述右前竖连接杆位于前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右中竖连接杆位于传送带的中间部位,所述右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右横杆,所述右后竖连接杆位于后随动辊的正下方,在所述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送布辊,所述送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外轴承与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相连,在所述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卷布辊,所述卷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外轴承与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相连,所述送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前竖连接杆,所述卷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后竖连接杆,所述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通过皮带由第一电机带动周期性的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往返转动,在位于所述送布辊上方的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整理辊,在位于所述卷布辊上方的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整理辊,在所述左中竖连接杆和右中竖连接杆之间等间距的连接有3-10个第三整理辊,所述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四外轴承连接在相应的竖连接杆上且可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内加装有圆柱形的加热装置,在所述左中竖连接杆伸出左横杆的上顶端和右中竖连接杆伸出右横杆的上顶端之间连接有横撑杆,在所述横撑杆上加装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
[0007]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方法,首先将需要印花的图像采用正交变换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图像,并将分解之后的图像按顺序排列依次传递给打印喷头的喷印控制系统,且排在第一、第三等奇数顺位的图像正立传递,排在第二、第四等偶数顺位的图像倒立传递;而后当织物的长度大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与后随动辊之间间距、卷布辊和送布辊分别距离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将织物卷绕在送布辊上,同时依次紧贴第一整理辊、穿过传送带、紧贴第一整理辊后一周缠绕在卷布辊上,完成织物的初始化设置,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送布辊、卷布辊转动,继而带动传送带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送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卷布辊上,此时第一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二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卷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送布辊上,此时第二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一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与后随动辊之间间距、卷布辊和送布辊分别距离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根据织物的长度选择一个高度适宜的第三整理辊,而后将该织物依次穿过传送带的上方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下方,并将织物的两端缝合,继而实现织物对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环绕,而后将织物的缝合边转动到打印喷头的后方,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继而带动传送带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
[0008] 本发明通过在打印平板的下方加装等间距排列的整理辊,配合上下排列的送布辊和卷布辊,实现不同长度的织物的循环式数字喷墨印花,从而改善印花效果,更加适应个性化的印花。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由图1所示,一种循环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架1、右前支撑架2、左后支撑架3和右后支撑架4,在左前支撑架和左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左横杆5,在右前支撑架和右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右横杆6,左横杆和右横杆为长方体形结构,在左横杆和右横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前传动辊7和后随动辊8,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前传动辊的左右两端、后随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外轴承9与左横杆和右横杆连接,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可沿着左横杆和右横杆自由转动,前传动辊的左端伸出左横杆,在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之间环绕有传送带10,传送带可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且由前传动辊带动自由转动,在左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左前竖连接杆11、左中竖连接杆
13、左后竖连接杆17,左前竖连接杆11位于前传动辊7的正下方,左中竖连接杆13位于传送带10的中间部位,左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左横杆,左后竖连接杆17位于后随动辊8的正下方,在右横杆的下部加装有右前竖连接杆12、右中竖连接杆14、右后竖连接杆18,右前竖连接杆12位于前传动辊7的正下方,右中竖连接杆14位于传送带10的中间部位,右中竖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右横杆,右后竖连接杆18位于后随动辊8的正下方,在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送布辊15,送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外轴承16与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相连,在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加装有卷布辊24,卷布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外轴承25与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相连,送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前竖连接杆,卷布辊的左端伸出左后竖连接杆,前传动辊伸出左横杆的左端、送布辊伸出左前竖连接杆的左端、卷布辊伸出左后竖连接杆的左端通过皮带由第一电机带动周期性的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往返转动,在位于送布辊上方的左前竖连接杆和右前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整理辊23,在位于卷布辊上方的左后竖连接杆和右后竖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整理辊
26,在左中竖连接杆和右中竖连接杆之间等间距的连接有3-10个第三整理辊19,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四外轴承20连接在相应的竖连接杆上且可自由转动,在第一整理辊、第二整理辊、第三整理辊内加装有圆柱形的加热装置,在左中竖连接杆伸出左横杆的上顶端和右中竖连接杆伸出右横杆的上顶端之间连接有横撑杆
21,在横撑杆上加装有打印喷头22,打印喷头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
[0011] 工作时,首先将需要印花的图像采用正交变换的方式分解成若干图像,并将分解之后的图像按顺序排列依次传递给打印喷头22的喷印控制系统,且排在第一、第三等奇数顺位的图像正立传递,排在第二、第四等偶数顺位的图像倒立传递;而后当织物的长度大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7与后随动辊8之间间距、卷布辊24和送布辊15分别距离前传动辊7和后随动辊8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将织物卷绕在送布辊15上,同时依次紧贴第一整理辊23、穿过传送带10、紧贴第二整理辊26后一周缠绕在卷布辊24上,完成织物的初始化设置,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7伸出左横杆5的左端、送布辊15伸出左前竖连接杆11的左端、卷布辊24伸出左后竖连接杆17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送布辊、卷布辊转动,继而带动传送带环绕前传动辊和后随动辊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送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卷布辊上,此时第一整理辊23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二整理辊26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22沿着横撑杆21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7伸出左横杆5的左端、送布辊15伸出左前竖连接杆11的左端、卷布辊24伸出左后竖连接杆17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由卷布辊经传送带卷绕在送布辊上,此时第二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第一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22沿着横撑杆21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打印图像的长度与前传动辊7与后随动辊8之间间距、卷布辊24和送布辊15分别距离前传动辊7和后随动辊8的高度之和、卷布辊和送布辊的截面周长之和时,首先根据织物的长度选择一个高度适宜的第三整理辊19,而后将该织物依次穿过传送带10的上方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下方,并将织物的两端缝合,继而实现织物对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的环绕,而后将织物的缝合边转动到打印喷头22的后方,而后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7伸出左横杆5的左端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前传动辊转动,继而带动传送带10环绕前传动辊7和后随动辊8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对织物实现印花后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22沿着横撑杆21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当织物第一顺位图像的印花结束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前传动辊7伸出左横杆5的左端顺时针转动,继而带动织物不断的环绕传动带和选定的第三整理辊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三整理辊19对织物实现印花前的整理,同时,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22沿着横撑杆21来回滑动,实现对织物排在第二顺位图像的印花,上述过程持续反复,直到完成对织物所有图像的印花。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