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放装置

申请号 CN201580005950.6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5934343A 公开(公告)日 2016-09-07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佐木恒之; 熊井英司;
摘要 提供了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包括:介质 支撑 部,其支撑记录介质;以及张 力 施加部,其向所述介质支撑部施加 张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包括:
介质支撑部,其支撑记录介质;以及
施加部,其向所述介质支撑部施加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施加部包括弹性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连接至所述介质支撑部并且是相比于所述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液体排放部,其将液体排放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干燥设备,其加热并干燥所述液体,
其中,当所述干燥设备干燥所述液体时,所述介质支撑部支撑所述记录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中所述介质支撑部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允许在使用所述干燥设备干燥所述液体时产生的蒸汽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凝结诱导部,其使穿过所述开口部的所述蒸汽凝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中所述介质支撑部具有网状构件。

说明书全文

液体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包括支撑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
[0003] 例如,在PTL 1中已经公开了一种喷墨式记录装置,其中,网状构件被设置为介质支撑部,作为干燥设备的加热器布置在网状构件的附近,并且蒸汽能够穿过网状构件而被移除至外部。
[0004] 例如,在PTL 2中已经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其中,作为干燥设备的加热辊与转印在转印材料(所述转印材料由作为介质支撑部的吊带支撑并且用作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以如下方式接触:包含在转印材料中的蒸发成蒸汽并且蒸汽穿过吊带。
[0005] 引用列表
[0006] 专利文献
[0007] PTL 1:JP-A-10-217572
[0008] PTL 2:JP-A-2000-75773

发明内容

[0009] 技术问题
[0010]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记录装置中,支撑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在一些情况下变形。特别地,在PTL 1中所公开的介质支撑部的情况下,其中介质支撑部由网状构件构成并且具有布置在其附近的加热器,该网状构件在一些情况下热变形。而且,如在PTL 2中所公开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当加热辊与由作为介质支撑部的吊带支撑并且用作记录介质的转印材料接触时,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加热辊的挤压或热影响,作为介质支撑部的吊带变形。
[0011] 当介质支撑部变形时,由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记录介质变形。结果,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发生图像质量失效、介质转印失效等。
[0012]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或控制支撑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的变形并且减小由介质支撑部支撑的记录介质可能变形的可能性。
[0013]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有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包括支撑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以及向介质支撑部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
[0015] 根据该方案,张力施加部设置成向所述介质支撑部施加张力。结果,介质支撑部伸展,并因此,能够防止介质支撑部变形。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第一方案的张力施加部包括弹性构件。
[0017] 根据该方案,张力施加部包括弹性构件。结果,以张力施加部能够以低成本简单地设置这样的方式,介质支撑部由弹性构件拉动。
[001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第二方案的弹性构件连接至介质支撑部并且是相比于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的构件。
[0019] 根据该方案,弹性构件连接至介质支撑部并且是相比于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的构件。换句话说,介质支撑部通过弹性构件连接至相比于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的构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介质支撑部变形。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的任一个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液体排放部和干燥设备,所述液体排放部将液体排放到记录介质上,所述干燥设备加热并干燥液体,其中,当所述干燥设备干燥液体时,介质支撑部支撑记录介质。
[0021] 在具有当干燥设备干燥液体时记录介质由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构造的液体排放装置的情况下,特别地,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其原因在于介质支撑部受干燥设备的影响而可能热变形。然而,根据该方案,甚至在这样的液体排放装置中,因为张力施加部设置成向介质支撑部施加张力,所以能够防止介质支撑部变形。
[002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第四方案的介质支撑部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允许在使用干燥设备干燥液体时产生的蒸汽穿过。
[0023] 根据该方案,开口部设置在介质支撑部中以允许在使用干燥设备干燥液体时产生的蒸汽穿过。结果,蒸汽能够穿过开口部而被从介质支撑部的附近移除,并因此,能够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中凝结
[0024]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第五方案的液体排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使穿过开口部的蒸汽凝结的水珠凝结诱导部。
[0025] 根据该方案,水珠凝结诱导部设置成使穿过开口部的蒸汽凝结。因此,蒸汽穿过开口部而被从介质支撑部的附近移除,并且进一步地,以能够减少蒸汽的浓度这样的方式,水珠凝结诱导部使蒸汽凝结。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中凝结。
[002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第五或第六方案的介质支撑部具有网状构件。
[0027] 根据该方案,介质支撑部具有网状构件。因此,开口部能够以低成本简单地设置。而且,蒸汽穿过开口部而被从介质支撑部的附近移除,并且进一步地,以能够减少蒸汽的浓度这样的方式,水珠凝结诱导部使蒸汽凝结。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中凝结。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9] 图2是当从介质支撑部侧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0] 图3是当从介质支撑部侧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1] 图4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2] 图5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水珠凝结诱导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3] 图6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4] 图7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部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
[0035] 图8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张力施加机构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
[0036] 图9是当从水珠凝结诱导部侧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7] 图10是当从水珠凝结诱导部侧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介质支撑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8] 图11是当从水珠凝结诱导部侧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张力施加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9] 图12是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的由于蒸汽凝结的结果的液体回收路径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将参照附图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体排放装置的记录装置的细节。
[0041]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况。记录装置1是能够使用水基油墨、图像(诸如照片、信函、符号和图表)在记录介质P上记录的记录装置。然而记录装置1并不局限于使用水基油墨的记录装置。
[0042] 图1图示出了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示意性侧视图。
[0043] 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记录介质P的放置部2。放置部2能够使记录介质P的辊R1进给,在记录介质P上执行记录。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使用作为记录介质P的辊型记录介质。然而,记录装置1并不局限于使用这种辊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例如,可以在记录装置中使用单片(切片)型记录介质。
[0044] 当记录介质P被沿着传送方向A传送时,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使放置部2被驱动,使得放置部2沿着旋转方向C旋转。在此时,安装在放置部2上的辊R1同样根据放置部2的旋转来旋转。当辊R1旋转时,记录介质P从辊R1分离并且沿着传送方向A传送。
[0045]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传送机构11设置在台板3中。传送机构11包括用于沿着传送方向A传送辊型记录介质P的多个传送辊(未示出)。当记录介质P被沿着传送方向A传送时,放置部2可以不被旋转地驱动。放置部2可以具有如下的构造。放置部2构造成被可旋转地被驱动,使得放置部2通过驱动传送机构11而被可旋转地驱动。
[0046] 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记录机构12,所述记录机构12使作为液体排放部的记录头4沿着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A相交的相交方向B以记录机构12执行记录的方式往复运动。记录头4将油墨排放到记录介质P上。通过从记录头4排放的油墨,图像形成(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
[0047] 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往复运动并执行记录的记录头4。然而,记录装置1可以为具有所谓的线性头的记录装置,油墨被排放所穿过的多个喷嘴沿着与传送方向A相交的相交方向B布置在线性头中。
[0048] 在这种情况下,“线性头”意指如下的记录头:沿着与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A相交的相交方向B的喷嘴区域能够在相交方向B上覆盖整个记录介质P,其中,以形成图像这样的方式,记录头或记录介质P中的任一个固定而另一个移动。在线性头中,沿着相交方向B的喷嘴区域可以不在相交方向B上覆盖记录装置中所使用的所有类型的整个记录介质P。
[0049] 在记录机构12中,红外线加热器5设置成干燥从记录头4排放的油墨。
[0050] 来自红外线加热器5的红外线的波长在0.76微米至1000微米的范围中。通常,红外线根据其波长被具体地分类成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尽管存在分类的各种定义,但红外线的波长如下。近红外线的波长在大约0.78微米至2.5微米的范围中。中红外线的波长在大约2.5微米至4.0微米的范围中。远红外线的波长在大约4.0微米至1000微米的范围中。在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中,优选使用中红外线。
[0051] 而且,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介质支撑机构13设置在记录头4的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A上的下游区域中。介质支撑机构13具有介质支撑部6和水珠凝结诱导部15,该水珠凝结诱导部15具有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下面将描述介质支撑部13的细节。
[0052]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干燥机构14设置在面向介质支撑部6的位置处。干燥机构14加热并干燥传送至介质支撑部6的记录介质P和排放到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干燥机构14具有作为干燥设备的红外线加热器9。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使用红外线加热器9的辐射热传播型干燥设备被应用为干燥设备。然而,干燥设备的类型、形状、安装位置等未特别地限制,只要其能够干燥通过记录头4记录在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即可。例如,可以将对流热传播型干燥设备应用为干燥设备,该对流热传播型干燥设备通过吹气流(诸如热空气)来向记录介质P传递热量并蒸发液体。可以将内发热型干燥设备应用为干燥设备,该内发热型干燥设备向记录介质P发射微波并从内部加热记录介质P。而且,两种类型可以结合使用。
[0053] 卷绕部10设置在干燥机构14的在记录介质P的传送方向A上的下游区域中。卷绕部10能够将记录介质P卷绕成辊R2的形状。当记录介质P被卷绕时,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卷绕部10沿着旋转方向C旋转。
[0054] 接下来,将描述介质支撑机构13的细节。
[0055] 图2和图3是当从(斜上方)介质支撑部6侧观察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介质支撑机构13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图示出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的示意性立体图,并且图5是图示出该实施例的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示意性立体图。
[0056] 如图2和图4中图示出的,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机构13包括介质支撑部6、固定构件16和固定构件17。介质支撑部6布置在面向干燥机构14的红外线加热器9的位置处并且支撑记录介质P。固定构件16布置在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上的上游的区域中并且固定至介质支撑部6。固定构件17布置在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上的下游的区域中并且固定至介质支撑部6。与介质支撑部6相类似地,固定构件16和固定构件17能够支撑记录介质P。图3图示出了固定构件16和固定构件17被移除的状态。
[0057] 如图2中的介质支撑部6的放大图示中所示的,开口部21设置在介质支撑部6中。在使用红外线加热器9干燥油墨时产生的蒸汽穿过开口部21。开口部21遍及能够与记录介质P接触的介质支撑部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优选的是,介质支撑部6的至少一部分由线性构件构成。而且,优选的是,介质支撑部6的一部分具有由线性构件构成的网孔形状(网状)。其原因是网孔形状适用于支撑介质并且允许蒸汽穿过。线性构件的实例包括细的线性形状的金属构件,诸如丝。而且,线性构件可以由除钢丝外的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介质支撑部6中的网的网孔相当于开口部21。开口部21的形状等未特别地限制。然而,优选的是,开口部
21的至少一部分由直径被设定在0.05mm至0.3mm的范围中的线性构件构成。而且,优选的是,开口部21的与介质支撑部6有关的开口面积比被设定在等于或大于40%且小于100%的范围中。
[0058] 介质支撑机构13包括使穿过开口部21的蒸汽凝结的水珠凝结诱导部15。该水珠凝结诱导部15包括使穿过介质支撑部6的开口部21的蒸汽凝结的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如图3和图5中所图示出的,在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中,开口部23设置成允许蒸汽穿过。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包括不具有用于允许蒸汽穿过的板状构件。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具有如下构造:穿过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开口部23的蒸汽能够凝结在板状构件中。
[0059] 如图2和图3中所图示出的,在沿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紧固部18中,介质支撑部6、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互相紧固并且连接至记录装置1的壳体。因此,在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来自红外线加热器9的热量容易从介质支撑部6传递至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和记录装置1的壳体。因此,对于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而言难以变成高温。因此,对于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而言难以由于热量而热膨胀。然而,该构造并于局限于上述构造。在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介质支撑部6、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可以不互相接触。
[0060] 相反地,在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介质支撑部6、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未互相紧固。因此,对于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而言易于变成高温。因此,对于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而言易于热膨胀。然而,如图2和图3中所图示出的,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定位在介质支撑部6的沿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张力施加机构24中,作为用于向介质支撑部6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的多个弹簧19沿着与传送方向A相交的相交方向B对齐。介质支撑部6通过弹簧19伸展。因此,甚至当介质支撑部6热膨胀时,弹簧19能够吸收介质支撑部6的由膨胀引起的变形。结果,能够降低由介质支撑部6支撑的记录介质P可能变形的可能性。
[0061]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弹簧19被用作张力施加部。然而,记录装置1的构造并不局限于此。然而,优选的是,诸如弹簧19的弹性构件被用作张力施加部。其原因如下。介质支撑部6由弹性构件以张力施加部能够低成本设置这样的方式来拉动。
[0062] 而且,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加强构件20设置在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的沿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加强构件20是相比于介质支撑部6不易于变形的构件。弹簧19与介质支撑部6和加强构件20均连接。如上所述的,介质支撑部6经由弹簧19连接至相比于介质支撑部6不易于变形的构件。结果,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能够有效地防止介质支撑部6变形。
[0063] 而且,如上所述的,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将油墨排放到记录介质P上的记录头4和加热并干燥油墨的红外线加热器9。另外,介质支撑部6布置在面向红外线加热器9的位置处。因此,能够说,当红外线加热器9干燥油墨时,介质支撑部6支撑记录介质P。
[0064] 在具有当干燥设备干燥油墨时介质支撑部支撑记录介质P的这种构造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特别地,介质支撑部可能会通过热而变形。然而,尽管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是上述类型的记录装置,但弹簧19设置成向介质支撑部6施加张力,并因此介质支撑部6的变形由弹簧的弹力吸收。结果,防止了介质支撑部变形。
[0065]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介质支撑部6和水珠凝结诱导部15两者设置在面向红外线加热器9的位置处,红外线加热器9布置在记录机构12的传送方向A的下游的区域上并且用作后加热器。然而,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和水珠凝结诱导部15两者可以布置在面向红外线加热器5的位置(其为台板3的位置)处,该红外线加热器5布置在记录机构12中并且用作打印机加热器。
[0066] 如图2中的介质支撑部6的放大图示中所示的,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由网状构件构成。在使用红外线加热器9干燥油墨时产生的蒸汽所穿过的开口部21设置在介质支撑部6中。因此,蒸汽能够穿过开口部21而被从介质支撑部6的附近移除。结果,能够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67] 如上所述的,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使穿过开口部21的蒸汽凝结的水珠凝结诱导部15。因此,蒸汽穿过开口部21而被从介质支撑部6的附近移除,并且进一步地,水珠凝结诱导部15以能够减少蒸汽的浓度这样的方式来使蒸汽凝结。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68] 尽管开口部21的形状等未特别地限制,优选的是,开口部21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等于或小于0.3mm的直径的线性构件构成。其原因在于能够以高可靠性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和记录介质P之间的接触部中凝结。
[0069] 优选的是,开口部21的与介质支撑部6相关的开口面积比等于或大于40%。其原因在于能够以高可靠性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70] 如上所述的,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由网状构件构成。因此,开口部21以低成本简单地设置在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中。而且,蒸汽穿过开口部21而被从介质支撑部6的附近移除,并且进一步地,水珠凝结诱导部15以能够减少蒸汽的浓度这样的方式使蒸汽凝结。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71] 为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介质支撑部6由不锈钢(SUS)形成,并且水珠凝结诱导部15(其由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构成)由具有比SUS的热传率性高的热传导率的形成。以引起蒸汽在水珠凝结诱导部15中凝结这样的方式,水珠凝结诱导部15具有比介质支撑部6的热传导率高的热传导率。结果,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然而,该构造并不局限于此。
[0072]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加强构件20由电锌涂层钢板(SECC)构成。然而,在不局限于此的情况下,加强构件20可具有相比于介质支撑部6不易于变形的形状并且例如由SUS构成。
[0073] 类似于该实施例的介质支撑部6,优选的是,介质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不锈钢形成。不锈钢结实且不昂贵。而且,不锈钢的温度传导率和热传导率低。因此,不锈钢板和由蒸汽凝结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大,并因此不锈钢板不易于潮湿。结果,能够以高可靠性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74] 由除不锈钢外的金属(例如,钢或)形成并且经过镀镍或镀铬的构件可以被用作介质支撑部6。这样的构件还具有低温度传导率和低热传导率。因此,该构件与由蒸汽凝结产生的液滴之间的接触角大,并因此该构件不易于潮湿。结果,能够以高可靠性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75] 就物理学和热力学而言,加强构件20是相比于介质支撑部6不易于变形的构件。换句话说,加强构件20还是低热膨胀部,所述低热膨胀部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热膨胀系数。
[0076] 因此,能够说,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加强构件20,所述加强构件20连接至水珠凝结诱导部15并具有比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热膨胀系数小的热膨胀系数。
[0077]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介质支撑部6与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端部22的脊接触,其中,端部22定位在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沿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换句话说,水珠凝结诱导部15接触介质支撑部6。因此,当水珠凝结诱导部15变形时,存在对介质支撑部6也可能变形的担心。其原因如下。当介质支撑部6变形时,存在以下可能性: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因素可能被增添到介质支撑部6自身的因素。
[0078] 然而,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水珠凝结诱导部15连接至热膨胀系数比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热膨胀系数小的加强构件20。因此,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例如由于来自红外线加热器9的热量的变形得以防止,并因此防止了与水珠凝结诱导部15接触的介质支撑部6变形。
[0079]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如上所述,介质支撑部6和加强构件20通过弹簧19连接。因此,以防止介质支撑部6变形这样的方式,介质支撑部6连接至热膨胀系数比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热膨胀系数小的加强构件20。而且,弹簧19以张力施加至介质支撑部6这样的方式连接至加强构件20。介质支撑部6通过向介质支撑部6施加张力而伸展。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介质支撑部6的变形。
[0080]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加强构件20被紧固至水珠凝结诱导部15。这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因此,水珠凝结诱导部15被牢固地连接至热膨胀系数比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热膨胀系数小的加强构件20。因此,有效地防止了水珠凝结诱导作用部15变形,并因此防止了与水珠凝结诱导部15接触的介质支撑部6变形。
[0081]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水珠凝结诱导部15包括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和图5中所图示出的,用于允许蒸汽穿过的开口部23设置在第一水珠凝结诱导作用部7中。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能够使穿过开口部23的蒸汽凝结。因此,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蒸汽穿过开口部23而被从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附近移除,并且进一步地,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两者以减少蒸汽的浓度这样的方式使蒸汽凝结。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蒸汽在介质支撑部6中凝结。
[0082]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张力施加机构24的细节。
[0083] 图6是图示出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介质支撑机构13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是图示出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介质支撑机构13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其中未图示出加强构件20。图8是图示出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张力施加机构24的示意性横向剖视图。
[0084] 如图6中所图示出的,在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上的端部中,多个孔部25沿着相交方向B布置。而且,在对应于孔部25的位置处,多个孔部26布置在加强构件20中。如图6至图8中所图示出的,以弹簧19将介质支撑部6和加强构件20连接这样的方式,弹簧19钩在孔部25和孔部26两者上。因此,弹簧19使介质支撑部6与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端部22的脊接触,其中端部22定位在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沿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换句话说,通过钩在加强构件20上的多个弹簧19,以介质支撑部6从多个弹簧19接收张力这样的方式,介质支撑部6在传送方向A上伸展。结果,介质支撑部6在面向红外线加热器9的区域中延伸。
[0085]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其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介质支撑部6、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和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未互相紧固。因此,对于介质支撑部6的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而言易于变成高温,并且对于介质支撑部6而言易于热膨胀。因此,以有效地防止介质支撑部6变形这样的方式,介质支撑部6在其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从多个弹簧19接收张力。
[0086] 接下来,将描述加强构件20的与水珠凝结诱导部15有关的紧固部的细节。
[0087] 图9和图10是当从(斜上方)水珠凝结诱导部15侧观察时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介质支撑机构13的示意性立体图。在图9和图10的图示中,移除了介质支撑部6。图9的图示示出了加强构件20被紧固至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状态。图10的图示示出了加强构件20被从水珠凝结诱导部15移除的状态。
[0088] 图11是当从水珠凝结诱导部15侧观察时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张力施加机构24的示意性立体图。在图11的图示中,移除了介质支撑部6。
[0089] 图12是图示出,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由蒸汽凝结产生的液体的回收路径的示意性立体图。在图12的图示中,移除了介质支撑部6和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两者。
[0090]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如图9和图10中所图示出的,在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的相交方向B上的中央部29中,以加强构件20紧固至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这样的方式,螺钉27配合到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的螺钉孔28中。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作为低热膨胀部的加强构件20紧固至水珠凝结诱导部15的中央部。
[0091] 因此,甚至当水珠凝结诱导部15关于加强构件20极大地热膨胀时,以中央部29作为基点,水珠凝结诱导部15关于加强构件20能够沿着相交方向B移动。因此,防止了加强构件20和水珠凝结诱导部15两者的变形,并且水珠凝结诱导部15相对于加强件20的移动量被设定得小。
[0092]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央部29可以定位在中央位置处或者可以定位在从中央位置稍微偏移的位置处。正如该实施例的情况,就所有方向上而言,中央部可以不定位在中央位置处,而是就一个方向而言(在该实施例中,其为相交方向B)定位在中央位置处。
[0093] 如图10和图11中所图示出的,具有沟槽形的弯曲部31设置在该实施例的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中。弯曲部31朝下突出并且在相交方向B上延伸。如图9和图11中所图示出的,弯曲部31能够插入到该实施例的加强构件20中并且孔部30形成在加强构件20中。随着孔部30在相交方向B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孔部30的宽度逐渐增加。如图12中所图示出的,随着弯曲部31在相交方向B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弯曲部31的竖直位置逐渐下降。
[0094]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如图12中所图示出的,随着弯曲部31在相交方向B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弯曲部31的竖直位置逐渐下降。结果,由蒸汽凝结产生的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中的液体在弯曲部31中沿着相交方向B移动并且通过管32而由废液接收瓶33重新获得。
[0095] 在该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弯曲部31插入到孔部30中。而且,如图11中所图示出的,孔部30具有如下构造:在孔部30与弯曲部31之间的端部中,间隙34沿着相交方向B设置。因此,甚至当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关于加强构件20极大地热膨胀时,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
8相对于加强构件20能够沿着相交方向B移动。结果,能够防止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8和加强构件20两者的变形。
[0096] 参考标号列表
[0097] 1  记录装置(液体排放装置)
[0098] 2  放置部
[0099] 3  台板
[0100] 4  记录头(液体排放部)
[0101] 5  红外线加热器
[0102] 6  介质支撑部
[0103] 7  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
[0104] 8  第二水珠凝结诱导部
[0105] 9  红外线加热器(干燥设备)
[0106] 10 卷绕部
[0107] 11 传送机构
[0108] 12 记录机构
[0109] 13 介质支撑机构
[0110] 14 干燥机构
[0111] 15 水珠凝结诱导部
[0112] 16 固定构件
[0113] 17 固定构件
[0114] 18 紧固部
[0115] 19 弹簧(张力施加部,弹性构件)
[0116] 20 加强构件(相比于介质支撑部不易于变形的构件,低热膨胀部)[0117] 21 开口部
[0118] 22 第一水珠凝结诱导部7的沿传送方向A的下游侧端部
[0119] 23 开口部
[0120] 24 张力施加机构
[0121] 25 孔部
[0122] 26 孔部
[0123] 27 螺钉
[0124] 28 螺钉孔
[0125] 29 第二水珠凝结诱导作用部8的沿相交方向B的中央部
[0126] 30 孔部
[0127] 31 弯曲部
[0128] 32 管
[0129] 33 废液接收瓶
[0130] 34 间隙
[0131] P  记录介质
[0132] R1 记录介质的辊
[0133] R2 记录介质的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