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申请号 CN200610066376.8 申请日 2006-04-05 公开(公告)号 CN100439111C 公开(公告)日 2008-12-03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赤岩正夫;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用于在相同的处理片上进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处理和点字的刻印处理,包括:打印区设定单元,在所述处理片上设定所述符号图像的打印区;刻印区设定单元,在所述处理片上设定所述点字的刻印区;以及通知单元,在所述打印区和所述刻印区的设定阶段,在所述打印区与所述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进行警告。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用于在相同的处理片上进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处理和点字的刻印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区设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片上设定所述符号图像的打印区; 刻印区设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片上设定所述点字的刻印区;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打印区和所述刻印区的设定阶段,在所述打印区与所述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进行警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处理禁止单元,在所述打印区与所述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 时,所述处理禁止单元禁止所述打印处理禾W或所述刻印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区包括所述符号图像的实际打印区和设定在其周围 的预留条码边缘。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符号图像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符号图像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6. —种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在相同的处理片上进 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处理和点字的刻印处理,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符号图像的打印区与所述点字的刻印区的设定阶段,在所述处理片上所述打印区与所述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进行警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迷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打印区与所述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禁止所述 打印处理和/或者所述刻印处理。

说明书全文

打印刻印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相同的处理片上进4亍墨字的打印和点字的 刻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背景技术目前,公知一种将4见觉障碍者可以辨别的点字和明眼人(视觉 正常者)可以辨i人的墨字并4非;也或重叠i也配置在同一处理片(例如, 带等)上,让—见觉障碍者和明眼人都可以i人识的点字标签(例如,参照特开平10-275206号公报)。并且,还公知一种同时进行墨字打 印处理和点字刻印处理以制作上述点字标签的信息处理装置(例 如,参照特开2001-88358号^>才艮)。但是,由于点字是通过触摸进行阅读,不会对其着色,而另一 方面墨字是通过目视进行辨认的,所以即便点字与墨字重叠,基本 上还是能辨认出它们。因此,墨字的编辑与点字和配置无关,是以 能够视觉辨认出墨字为前提来进行的。但是,在将点字重叠配置在 打印有作为墨字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这样的符号图像的位置时,会存在妨碍符号图《象的读取的可能。而且,在条形码或二维码的上下或 左右规定有读取所需的预定空白区(预留条码边缘),因而即便符 号图像和点字没有重叠,也存在难以读取符号图像的可能。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相同的处理片上 进行符号图4象的打印和点字的刻印时,能够以不妨碍符号图4象的读 取的方式进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及点字的刻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 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本发明的打印刻印装置用于在相同的处理片上进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处理和点字的刻印处理,其包括:打印区设定单元,用于在 处理片上设定符号图像的打印区;刻印区设定单元,用于在处理片 上"i殳定点字的刻印区;以及通知单元,用于在打印区和刻印区的i殳 定阶段,在打印区与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进行警告。本发明的打印刻印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在相同的处理片 上进行符号图像的打印处理和点字的刻印处理,在符号图像的打印 区与点字的刻印区的i殳定阶4殳,在处理片上的符号图^f象的打印区与 点字的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进4亍警告。根据这种结构,在设定符号图像的打印区和点字的刻印区的阶 段,如果符号图像的打印区与点字的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便会进 行警告,所以用户可以在进行符号图像打印处理及点字刻印处理之 前,就知道打印区与点字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换句话-说,能够认 识到存在妨碍读取打印好的符号图像的可能。因此,不会违背用户 的意图,刻印出与符号图像的打印区重叠的点字。此外,在此的"符 号图像"指的是与任何的符号代码体系(符号体系)相符地将信息 代码化(编码)的图像,作为其中的一例可以列举出条形码或二维 码(QR码、Maxi码、Veri码、凄t据矩阵、PDF417等)。这时,优选还包括处理禁止单元,用于在打印区与刻印区的至 少部分重叠时,禁止打印处理和/或刻印处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打印区与刻印区至少部分重叠时, 禁止打印处理和/或刻印处理。

根据这种结构,在分别设定各区而让符号图像的打印区与点字 的刻印区的至少部分重叠时,禁止打印处理和/或刻印处理,从而可 以可靠地防止打印好的符号图像的读取受到妨碍。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打印区包括符号图像的实际打印区 和设定在其周围的预留条码边缘。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读取符号图像所需的预定空白区,即、预 留条码边缘被包含在符号图像的打印区中,所以可以将刻印出与符 号图 <象的预留条码边缘重叠的点字防范于未然。

而且,这时,优选符号图^象是条形码或二维码。

根据这种结构,尤其是在打印作为符号图^f象的条形码或二维码 时,不会刻印与条形码或二维码的打印区重叠的点字。

) 本发明的程序可以使计算才几起到作为上述的打印刻印复合装 置中的各单元的作用。

冲艮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一种用于以不会妨碍符号图像的读取 的方式进4亍符号图 <象的打印和点字的刻印的程序。

附图i兑明

图1是标签制作装置关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刻印单元的平面图及截面图。图4是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5A ~ 5C是用于说明标签制作装置的处理模式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包含条形码的墨字信息的输入步骤的说明图。

图7A〜7E是例示带宽为24mm的带中、条形码打印区与点字 刻印区相重叠的版式、以及条形码打印区没有与点字刻印区重叠的 片反式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对符号图像的打印区进行详细描述的说明图。

图9B〜9D是例示带宽为12mm的带中、条形码打印区与点字刻印 区相重叠的版式、以及条形码打印区没有与点字刻印区重叠的版式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印刻印复 合装置运用于标签制作装置的情况进行^i明。该标签制作装置包括 墨字打印部和点字刻印部,在墨字打印部中,先对处理带进行墨字
打印,在剪切其打印完毕部分获得带片后,再将该带片手动插入到 点字刻印部中,然后在点字刻印部中,对带片进行点字刻印。
图1是标签制作装置处于关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其 处于开盖状态时的外观立体图。如两图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 装置主体2,其对处理带T进行墨字打印,并对由该处理带T获得 的带片Ta (参照图2)进行点字刻印;和带盒C,安装于装置主体 2上,可自由拆卸,用于容纳处理带T和墨带R。装置主体2由装置壳体3构成其外轮廓,其内部很大的范围都 构成为墨字打印部62,在装置壳体3的后半部右侧设置有点字刻印 部64。在装置壳体3前半部的上表面上配置包括各种键4的键盘5。 在装置壳体3后半部的上表面上,将开关盖7设置得较大,在开关 盖7的前侧i殳置有开启该盖的盖体开启4姿4丑8。而在开关盖7的表 面侧,设置有显示来自键盘5的输入结果等的长方形显示器9。
当按下盖体开启按钮8而打开开关盖7,便可看到安装有带盒 C的带盒安装部6凹入形成在其内部,并且,在带盒安装部6上配 i殳有用于对从带盒C陆续抽出的处理带T进行墨字打印的打印头 21 (参照图2)。
在装置壳体3的左侧部上形成有连通带盒安装部6和装置外部 的打印带排出口 18,在装置壳体3中内置有朝着该打印带排出口 18的、用于切断处理带T的剪切器单元31。剪切器单元31包括: 全剪切器33,配置成朝着打印带排出口 18,通过电动机驱动(全 剪切器电动机32,参照图4),以剪刀形式切断处理带T;附有制动 器的剪刀形式的半剪切器35,配置在全剪切器33的带输送方向下 游侧,通过电动才几驱动(半剪切器电动才几34,参照图4),只切断 后述的处理带T的记录带Tr。通过该半剪切,在处理带T的向后述 刻印组件40手动4翁入方向上的前端部形成余冲+部(省略图示)。
另一方面,在装置壳体3的后半部上面的右侧,配置有点字刻 印部64。点字刻印部64包括:刻印带插入部(片插入部)1L,前 后夹持作为点字刻印部64的主体的刻印组件40,使带片Ta的打印 面朝上,从前方手动插入到其中;以及刻印带排出部12,向后方排 出点字刻印后的带片Ta。在刻印带插入部11中设置有用于调整其 宽度的手动导向器13。此外,图1中的标记15是覆盖刻印组件40 的刻印部护罩。在装置壳体3的右侧部形成有用于纟是供电源的电源供给口 16、以及用于与图外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连接的连接口 (接口 )17。 由此,可以将外部装置连接到连接口 17,从而根据由该外部装置生 成的字符信息等进行墨字打印或点字刻印。而且,虽然未在两图中 示出,但在装置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构成统一控制装置主体2的控 制部60 (参照图4 )的电3各基板。在带盒安装部6中突出设置有:打印头21,包括发热元件,并 -陂头罩20覆盖;定位突起22,用于定位后述的带巻轴26的位置; 滚筒驱动轴(省略图示),输送带盒C的处理带T和墨带R,并与 打印头21对置;以及巻绕驱动轴(省略图示),用于巻绕墨带R, 而且,在带盒安装部6的部设置有由多个微型转换器构成的带识 别传感器23 (参照图4),而且,在带盒安装部6的底^反的内侧内 置有驱动滚筒驱动轴和巻绕驱动轴的打印输送电动机24(参照图4) 或减速齿轮系等(省略图示)。带盒C在带盒外壳25的内部包括:巻绕处理带T的带巻轴26; 在右下部巻绕墨带R的墨带供给巻轴27以及墨带巻绕巻轴30。而 且,在带巻轴26的左下部形成有用于使覆盖打印头21的头罩20 4翁入的贯通开口 28。进而,还配置有对应于处理带T和墨带R重 叠的部分,与上述滚筒驱动轴嵌合并4皮旋转驱动的滚筒辊29。当将带盒C安装在带盒安装部6上时,头罩20、定位突起22、 巻绕驱动轴、及滚筒驱动轴分别插入到贯通开口 28、带巻轴26、 墨带巻绕巻轴30、及滚筒辊29,如果在该状态下,关闭开关盖7, 则与此连动,打印头21隔着处理带T和墨带R与滚筒辊29抵接, 处于打印待机状态。接着,根据由控制部60对应于从键盘5输入 的字符信息等制成的墨字数据,滚筒驱动轴和巻绕驱动轴以 一 定周 期旋转,送出处理带T和墨带R,同时,驱动打印头21来进行墨 字打印。与此同时,从墨带供给巻轴27陆续放出的墨带R围绕着贯通开口 28的开口壁移动,并巻绕在墨带巻绕巻轴30上。墨字打 印后的处理带T通过半剪切器35形成一余料部(省略图示),同时, 打印完毕部分被全剪切器33切断,切断后的带片Ta从打印带排出 口 18排出到外部。处理带T包4舌背面〉余有粘着剂层的PET (聚对苯二曱酸乙二 (醇)酯)制的记录带Tr、和通过该粘着剂层粘贴在记录带Sr上 的PET制的剥离带Tp构成。将处理带T的记录带丁r朝外,而剥 离带Tp朝内地巻绕成辊状而容纳在带盒外壳25内。并且,准备有 多种不同带宽的处理带T。在带盒外壳25的背面,形成有多个4皮检 测孔(省略图示),通过上述的带识别传感器23对该多个被检测孔 进行识别,从而能够识别处理带T的种类。参照图3A,刻印组件40面向将刻印带插入部11和刻印带排 出部12连4娄成直线状的带移动路径36,包括刻印单元41 (点字刻 印单元)和带^T送单元42,该刻印单元41靠近带移动^各径36宽度 方向上的带盒安装部6 —侧的一半进行配置,用于进行点字刻印; 该带输送单元42将从刻印带插入部11手动插入的带片Ta向刻印 带排出部12输送。带输送单元42包括:输送辊44,旋转输送带片Ta;辊轴支承 部45,轴支承输送辊44,使其旋转自如;可正反向旋转的刻印输 送电动4几43 (参照图4 ),使输送辊44旋转;动传递才几构(省略 图示),将刻印输送电动机43的动力传递到输送辊44;以及前端检 测机构46,才全测输送来的带片Ta的前端。当刻印输送电动冲儿43驱 动时,通过动力传递才几构,,餘送4昆44随此驱动而进《于》走转,并输 送带片Ta。 4妄着,前端4佥测才几构46检测输送来的带片Ta的前端, 以此作为触发,通过刻印单元41开始点字刻印。而且,如图3B所示,刻印单元41配置在输送辊44的带输送 方向的上游侧,该刻印单元41由刻印部47和刻印tR受部51构成, 其中,刻印部47配置在插入的带片Ta的下侧,而刻印承受部51 设置在与刻印部47对置的位置上。刻印部47包括:三根刻印针48, 与构成点字(六点点字)的六个刻印凸部中纵向的三个刻印凸部对 应排列;刻印引导49,引导三根刻印针48进退自如地进行刻印 动作;以及作为驱动源的三个螺线管50。刻印承受部51形成有与 三根刻印针48对应的三个接受槽52。通过带输送单元42输送带片 Ta,同时,以三个螺线管50为驱动源,4吏三冲艮刻印针48面向接受 槽52选择性地跳起,进行刻印动作,从而在带片Ta上形成所谓的 六点点字的刻印凸部。接着,参照图4,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 明。标签制作装置l包括:操作部61,其包括键盘5和显示器9, 起到用于用户输入字符信息或显示各种信息等的用户接口的作用; 墨字打印部62,其包4舌带盒C、打印头21和打印输送电动对几24, 用于在输送处理带T和墨带R的同时,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在处 理带T上打印墨字数据;切断部63,其包括全剪切器33、半剪切 器35、以及驱动上述剪切器的全剪切器电动机32、半剪切器电动 才几34,用于对打印完毕的处理带T进4于全剪切、半剪切。而且,标签制作装置1还包括:点字刻印部64,包括螺线管 50、刻印针48、以及刻印输送电动才几43,用于在输送带片Ta的同 时,在带片Ta上点字刻印根据字符信息的点字数据;检测部65, 包括带识别传感器23和前端检测机构46等各种传感器,用于进行 各种一企测;驱动部72,包4舌显示器驱动器66、头驱动器67、打印 输送电动4几驱动器68、剪切器电动才几驱动器69、刻印驱动器70、 以及刻印输送电动机驱动器71,用于驱动各部;以及控制部60, 与各部分连接,用于控制标签制作装置1整体。控制部60包括CPU 73、 ROM 74、 RAM 75、以及输入输出控 制装置76(IOC: Input Output Controller:输入输出控制器),相互 之间通过内部总线77连接。CPU 73才艮据ROM 74内的控制程序, 通过IOC 76从标签制作装置1中的各部输入各种信号、数据,而 且,根据所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处理RAM75中的各种数据, 并通过IOC 76向标签制作装置1中的各部输出各种信号数据,由 此,进行墨字打印处理或点字刻印处理的控制等。
通过这种4空制,可以对处理带T作各种各样的处理。例如,无 庸置疑可以先在处理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在将其切断而得到带片 Ta后,再进行点字刻印,从而获得既进行了墨字打印又进行了点字 刻印的带片Ta,而且,还可以不进行点字刻印,而只进4亍墨字打印, 在进4亍切断后4寻到带片Ta。 4匕外,也可以不进4亍墨字打印,而在切 断处理带T得到带片Ta后,只进行点字刻印。并且,处理后的带 片Ta作为同时记录有墨字、点字的标签、墨字标签、以及点字标 签,分别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
当制作既进行了墨字打印又进行了点字刻印的带片Ta时,用 户通过利用键盘3的键操作,可以设置想要的打印刻印版式(省略 了操作步骤的详细描述)。如图5A〜5C所示,若是带宽为24mm 的带Tl时(参照图5A),可以选择打印配置部Ep在上端、而刻印 配置部Eb在下端(a-l ),或者打印配置部Ep在下端、而刻印配置 部Eb在上端(a-2)中的4壬意一种片反式。
虽然在带宽为18mm的带T2的情况下(参照图5B ),也可以 选择打印配置部Ep在上端、而刻印配置部Eb在下端(b-l ),或者 打印配置部Ep在下端、而刻印配置部Eb在上端(b-2)中的j壬意 一种版式,但这时要与带宽一致地缩短打印配置部Ep的带宽方向 长度。此外,在这些带Tl或带T2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选择上述的 版式之外,还可以选择将点字重叠在打印成所要的尺寸的墨字的局部上的版式,或者选择在带的长边方向上并排配置打印配置部Ep和刻印配置部Eb的版式。在带宽为12mm的带T3的情况下(参照图5C ),由于该带宽 是能够刻印1方大小(带宽方向的长度)的点字的最低长度,所以 只能选择〗吏打印配置部Ep和刻印配置部Eb重叠的版式(不过,也 可以在带长边方向上,并4昨配置打印配置部Ep和刻印配置部Eb)。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1可以打印条形 码或二维码这样的符号图像S (参照图8)。而且,如上所述,标签 制作装置1可以在相同的处理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但 是,如果与符号图像S重叠地刻印点字,会存在妨碍符号图像S的 读取的可能。因此,本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需要与符号图像 S重叠地进行点字刻印时,进行控制,以将此情况通知用户。下面, 就对这种控制进4亍说明。首先,参照图6,围绕用户的操作步骤,对在带宽为24mm的 带T上先打印作为符号图像S的条形码Sl,然后再进行点字刻印 的情况进行说明。如果用户在显示通常的文本输入画面DIO的状态 下,例如,选择了条形码插入键,于是,便会显示用于选择插入的 条形码Sl的规格的条形码规格选择画面D20。并且,在图示的条 形;^U各选冲争画面D20中,会显示作为《夷补的"JAN-8"和"JAN-13', 两种头见才各,ft^此之夕卜,还可以选择"I丁F"、 "NW-7"、 "CODE39',、 "UPC-A"、以及"UPC-E"等各式各样规格的条形码Sl。在条形码规才各选择画面D20中,如果用户选择了作为打印对象 的条形码Sl的规格(图中,选择的是"JAN-8"),接着,便会显示 用于选择条形码Sl的宽度的条形码宽度选择画面D30。在该条形 码宽度选择画面D30中,可以从"小"、"普通"、"大"三个当中, 选择要打印的条形码si的宽度。在选择好条形码Sl的宽度后(图中,选4奪的是"普通"),会进一步显示用于输入条形码Sl的数值的翁j直输入画面D40。在该凄t值输入画面D40中,用户将条形码 Sl的数值输入(图中,输入"09807654321")。在结束数值输入画面D40中的条形码Sl的数值输入后,会再 次显示文本输入画面D10,表示条形码Sl已输入的条形码标记M 会显示在画面内。接着,用户可根据需要,紧跟在条形码Sl之后 输入墨字信息(图中,输入的是"DU")。进而,如果选择了点 字输入4建,则会显示点字输入选择画面D50,用于选4奪是以通常的 字符输入方式输入点字信息(字符输入)、还是直接指定刻印点进 4亍输入(直接输入)。在用户选择了输入方法后(图中,选择的是 "字符,俞入"),会进一步显示点字信息编辑画面D60。用户在点字 信息编辑画面D60中输入点字信息(图中,输入的是"D ^二、'")。 此夕卜,也可以在画面转换到点字信息编辑画面D60时,显示最初在 文本编辑画面DIO中输入的信息。根据这种结构,将同一信息打印 及刻印为墨字及点字时,可以省却花费在输入上的工夫。用户通过预定的键操作确定了点字信息的输入后,在点字信息 编辑画面D60上,除了会显示已确定的点字信息的平假名标识之 外,还会分别预览显示片作i名标识和点字标识。随后,如杲用户指 示打印处理开始,标签制作装置l便基于输入的各种信息及版式, 设定墨字信息的打印区及点字信息的刻印区,并且,作为设定各区 的结果,如果存在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会与点字刻印区HE至少 部分重叠的可能,那么标签制作装置1便显示用于将该情况通知用 户的通知画面D70。用户在看到通知画面D70后,便可以用预定的 键操作选择是照样强制执行打印处理和点字刻印处理、还是中止打 印处理和点字刻印处理。作装置1辨别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与点字刻印区HE至少一部分 重叠的一些版式实例、以及标签制作装置1辨别条形码Sl的打印 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没有重叠的一些版式实例。图7A所示的例子是表示在"墨字+点字',版式中,用户设定 点字刻印区在"上端:靠左"或者在"上端:靠中央"时的实例, 其中的"墨字+点字"版式是将点字重叠在打印成所要尺寸的墨字 的一部分上的版式,而图7B所示的例子是表示用户"i殳定点字刻印 区在"下端:靠左"或"下端:靠中央"时的实例。在图7A及图 7B所示的任何一例的情况下,标签制作装置1都辨别条形码Sl的 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至少部分重叠,并显示通知画面D70 (参照图6)。另一方面,图7C所示的例子是表示在"墨字+点字"版式中, 用户i殳定点字刻印区在"上端:靠右"或者在"下端:靠右"时的 实例,其中的"墨字+点字"版式是将点字重叠在打印成所要尺寸 的墨字的一部分上的版式,而图7D表示用户设定的是在带T的长 边方向上并排配置墨字信息的打印区和点字信息的刻印区的"墨 字、点字,,版式。在图7C及图7D所示的任何一例的情况下,标签 制作装置1都辨别条形码Sl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没有 重叠,因而,不显示通知画面D70 (参照图6),直4妄开始墨字打印 处理及点字刻印处理。此外,图7E所示的例子表示用户设定的是固定地将墨字信息 的打印区配置在上端、而将点字信息的刻印区配置在下端的"墨字: 上端、点字:下端"版式。这时,自动调整作为墨字信息输入的条 形码si和"D A^::、",字符的尺寸,以便墨字整体打印在带T的上 半部。换句话说,通过标签制作装置1来根据安装的带T的带宽, 设定要打印的墨字信息(条形码以及"9^C'"字符)的尺寸。这 时,与图7C及图7D所示的例子同样,标签制作装置1辨别条形码Sl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没有重叠,因而,不显示通知 画面D70(参照图6),直接开始墨字打印处理及点字刻印处理。此 外,条形码SI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是否重叠也受与墨 字信息相关的各种i殳定(字符尺寸、空白部分、字符间隔等)的影 响,无庸置疑,除上述情况之外,还存在其它各式的例子。
此外,在条形码或二维码等符号图像S上规定有读取符号图像 S所需的预定空白区,即预留条码边缘QZ。本实施例涉及的标签制 作装置1将要打印在带T上的符号图像S中、包含符号图像S的预 留条码边缘QZ的区作为符号图像S的打印区PE进行设置。如图8 所示,当符号图像S为条形码SI时,将预留条码边缘QZ配置在 其前后,并将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设定为包含区BZ和预留条码 边缘QZ的区,在该区BZ上打印有构成条形码SI的各条形。此外, 在符号图像S为二维码S2的情况下,将预留条码边缘QZ配置在 其前后左右,并4导二维码S2的打印区PEi殳定为包含区DZ和预留 条码边缘QZ的区,该区DZ打印有构成二维码S2的各点。
换句话说,当点字的刻印区HE与符号图像S的预留条码边缘 QZ重叠时,也辨别符号图像S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重 叠。因此,不仅可以可靠地防止违背用户的意图而将点字重叠在符 号图像S本身上,而且还能防止点字重叠在符号图像S的预留条码 边缘QZ上。
4妄着,对先在带宽为12mm的带T上打印作为符号图像S的条 形码SI,然后再刻印点字B的情况进行i兌明。与以带宽为24mm 为例说明的步骤一样(参照图6 ),如果用户在输入包含条形码的墨 字信息以及点字信息之后,指示打印处理开始,于是,本实施例的 标签制作装置1根据输入的各信息及版式,设定墨字信息的打印区 以及点字信息的刻印区,并在设定完各区后,判断条形码SI的打 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至少部分重叠。在辨别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至少部分重叠时,不是与带宽为24mm 的情况时一样显示通知画面D70 (参照图6),而是显示禁止打印处 理及刻印处理的禁止画面D80 (参照图9A),不让继续进行打印处 理及刻印处理。这是因为当带宽为12mm时,如果条形码Sl的打印区PE与点 字的刻印区HE至少部分重叠,那么便不仅仅是妨碍条形码的读取, 甚至不能读取条形码的可能性也4艮高。因此,在显示了禁止画面 D80的情况下,除非用户进行重新编辑,以让点字信息不与墨字信 息重叠,否则就不能继续进4于打印处理和点字刻印处理。图9B〜9D分别表示针对带宽为12mm的带T,当例如输入"^ 一〕一K"以及"A力、A/,作为墨字信息、并输入"A力、A/,作为 点字信息时,标签制作装置1辨别条形码Sl的打印区PE与点字刻 印区HE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一些豸反式实例、以及标签制作装置1辨 别条形码Sl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没有重叠的一些版式 实例。图9B所示的例子是表示在"墨字+点字"版式中,用户将点 字刻印区i殳定为"靠左"或"靠中央,,时的实例,其中的"墨字+ 点字"版式是将点字重叠在打印成所要尺寸的墨字上的版式。这时, 标签制作装置1辨别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至 少部分重叠,并显示禁止画面D80。另一方面,图9C所示的例子 是表示在"墨字+点字',版式卞,用户将点字刻印区设定为"靠右,, 时的实例,其中的"墨字+点字"片反式是将点字重叠在打印成所要 尺寸的墨字上的版式,而图9D表示用户设定的是在带T的长边方 向上并排配置墨字信息的打印区和点字信息的刻印区的"墨字、点 字"版式。在图9C及9D所示的任何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标签制作 装置1都辨别条形码S1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没有重叠, /人而不显示禁止画面D80,直4矣开始墨字打印处理和点字刻印处理。综上所述,在像条形码Sl或二维码S2这样的符号图像S的打印区PE与点字的刻印区HE至少部分重叠时,本实施例的标签制 作装置l可才艮才居带宽,或通知用户,或禁止打印及刻印处理,所以 不存在与符号图像S的打印区PE重叠地进行点字的刻印。即、可 以将打印出不方便读取的符号图像S的情况防范于未然。甚至,还可以将上面例示的标签制作装置1的各部分(各功能) 以程序的形式^是供。而且,也可以将这些程序存4诸在存卩诸介质(省 略图示)中进行提供。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利用CD-ROM、闪存 ROM、存储卡(微型闪存器(注册商标)、智能媒体、记忆棒等)、 压缩光盘、光磁盘、数字化视频光盘、以及软盘等。而且,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 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装置结构或处理步骤等进行适当的变更。附图才示i己i兌明1 标签制作装置36 带移动路径41 刻印单元S 符号图像S2 二维码HE 刻印区 Ta带片21 打印头40 刻印组一73 CPUSl 条形码PE 打印区T 处理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