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性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06638.1 申请日 2017-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6965575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申请人 鹏码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言;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 水 性的热转印 碳 带,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 热层 、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 质量 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 树脂 45‑52%、 丙烯酸 改性聚 氨 酯树脂12‑15%、聚酰亚胺树脂16‑24%;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 甲苯 62‑70%、丙烯酸树脂12‑15%、乳化聚乙烯蜡3‑6%、乳化聚丙烯蜡5‑8%;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丁 酮 45‑50%、环己酮8‑12%、聚酯树脂12‑17%、帖烯酚树脂5‑8%、碳黑6‑8%、助剂1‑2%。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性的热转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热层、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45-52%、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12-15%、聚酰亚胺树脂
16-24%;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甲苯62-70%、丙烯酸树脂12-15%、乳化聚乙烯蜡3-6%、乳化聚丙烯蜡5-8%;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丁
45-50%、环己酮8-12%、聚酯树脂12-17%、帖烯酚树脂5-8%、碳黑6-8%、助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基的材质为聚酯薄膜,且带基的厚度为6-8μm。
3.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乳化聚乙烯蜡、乳化聚丙烯蜡,投入剪切设备中,剪切设备升温至68-75℃,在
1500-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分散处理0.3-0.5h,再缓慢降温至32-38℃,获得乳化液;
(2)称取甲苯溶剂、丙烯酸树脂溶液,投入乳化液中,在2500-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1.5h,获得离型层混合溶液,备用;
(3)称取丁酮、环己酮,投入搅拌分散装置中,在1500-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
0.5-1h,获得配置混合溶剂;
(4)称取聚酯树脂、帖烯酚树脂,加入混合溶剂,投入剪切分散设备中,在2500-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2-3h,获得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
(5)称取碳黑,粉碎后,过800-900目筛,获得粉末状碳黑;
(6)将粉末状碳黑投入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搅拌分散,在转速1000-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1.5h,再称取助剂,在转速1000-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5-1h,获得油墨层涂覆液,备用;
(7)称取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投入剪切设备中,分散处理
2-3h,获得耐热层涂覆液,备用;
(8)采用涂布机将耐热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正面,烘干后,在带基正面形成耐热层;
(9)采用涂布机将离型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背面,烘干后,在带基背面形成离型层;
(10)在离型层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层涂覆液,烘干后,在离型层表面形成油墨层。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性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碳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目前市场上的树脂基碳带在打印到标签表面后的耐水性和耐醇性不是太好,其主要是油墨涂层性能较差,其耐水性和耐醇性较差,影响油墨涂层打印不清晰以及打印效果较差等缺点,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来改善热转印碳带耐水性和耐醇性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热层、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45-52%、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12-15%、聚酰亚胺树脂16-24%;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甲苯62-70%、丙烯酸树脂12-15%、乳化聚乙烯蜡3-6%、乳化聚丙烯蜡5-8%;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
45-50%、环己酮8-12%、聚酯树脂12-17%、帖烯酚树脂5-8%、碳黑6-8%、助剂1-2%。
[0005] 优选的,所述带基的材质为聚酯薄膜,且带基的厚度为6-8μm。
[0006]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乳化聚乙烯蜡、乳化聚丙烯蜡,投入剪切设备中,剪切设备升温至68-75℃,在
1500-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分散处理0.3-0.5h,再缓慢降温至32-38℃,获得乳化液;
(2)称取甲苯溶剂、丙烯酸树脂溶液,投入乳化液中,在2500-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1.5h,获得离型层混合溶液,备用;
(3)称取丁酮、环己酮,投入搅拌分散装置中,在1500-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
0.5-1h,获得配置混合溶剂;
(4)称取聚酯树脂、帖烯酚树脂,加入混合溶剂,投入剪切分散设备中,在2500-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2-3h,获得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
(5)称取碳黑,粉碎后,过800-900目筛,获得粉末状碳黑;
(6)将粉末状碳黑投入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搅拌分散,在转速1000-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1.5h,再称取助剂,在转速1000-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5-1h,获得油墨层涂覆液,备用;
(7)称取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投入剪切设备中,分散处理
2-3h,获得耐热层涂覆液,备用;
(8)采用涂布机将耐热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正面,烘干后,在带基正面形成耐热层;
(9)采用涂布机将离型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背面,烘干后,在带基背面形成离型层;
(10)在离型层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层涂覆液,烘干后,在离型层表面形成油墨层。
[0007]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油墨层制备是采用一种聚酯树脂,同时为改善打印效果添加适量萜烯酚树脂配置成主树脂体系,经混合溶剂充分溶解后再添加助剂、碳黑填料等经研磨至合适细度后放料使用,从而改善油墨涂层的性能,使其耐水性以及耐醇性性能提高,使得热转印碳带通过油墨层打印清晰,提高其打印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热层、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45%、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12%、聚酰亚胺树脂16%;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甲苯62%、丙烯酸树脂12%、乳化聚乙烯蜡3%、乳化聚丙烯蜡5%;
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丁酮45%、环己酮8%、聚酯树脂12%、帖烯酚树脂5%、碳黑6%、助剂1%。
[0009] 所述带基的材质为聚酯薄膜,且带基的厚度为6μm。
[0010]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乳化聚乙烯蜡、乳化聚丙烯蜡,投入剪切设备中,剪切设备升温至68℃,在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分散处理0.3h,再缓慢降温至32℃,获得乳化液;
(2)称取甲苯溶剂、丙烯酸树脂溶液,投入乳化液中,在2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h,获得离型层混合溶液,备用;
(3)称取丁酮、环己酮,投入搅拌分散装置中,在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5h,获得配置混合溶剂;
(4)称取聚酯树脂、帖烯酚树脂,加入混合溶剂,投入剪切分散设备中,在2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2h,获得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
(5)称取碳黑,粉碎后,过800目筛,获得粉末状碳黑;
(6)将粉末状碳黑投入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搅拌分散,在转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h,再称取助剂,助剂为海藻酸钠与聚醚改性消泡剂混合助剂,在转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5h,获得油墨层涂覆液,备用;
(7)称取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投入剪切设备中,分散处理
2h,获得耐热层涂覆液,备用;
(8)采用涂布机将耐热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正面,烘干后,在带基正面形成耐热层;
(9)采用涂布机将离型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背面,烘干后,在带基背面形成离型层;
(10)在离型层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层涂覆液,烘干后,在离型层表面形成油墨层。
[0011] 实施例2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热层、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48%、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13.5%、聚酰亚胺树脂20%;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甲苯66%、丙烯酸树脂13.5%、乳化聚乙烯蜡4.5%、乳化聚丙烯蜡6.5%;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丁酮47.5%、环己酮10%、聚酯树脂
14.5%、帖烯酚树脂6.5%、碳黑6.5%、助剂1.5%。
[0012] 所述带基的材质为聚酯薄膜,且带基的厚度为7μm。
[0013]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乳化聚乙烯蜡、乳化聚丙烯蜡,投入剪切设备中,剪切设备升温至71℃,在175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分散处理0.4h,再缓慢降温至35℃,获得乳化液;
(2)称取甲苯溶剂、丙烯酸树脂溶液,投入乳化液中,在275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3h,获得离型层混合溶液,备用;
(3)称取丁酮、环己酮,投入搅拌分散装置中,在175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7h,获得配置混合溶剂;
(4)称取聚酯树脂、帖烯酚树脂,加入混合溶剂,投入剪切分散设备中,在275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2.5h,获得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
(5)称取碳黑,粉碎后,过850目筛,获得粉末状碳黑;
(6)将粉末状碳黑投入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搅拌分散,在转速125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3h,再称取助剂,助剂为海藻酸钠与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混合助剂,在转速125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0.8h,获得油墨层涂覆液,备用;
(7)称取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投入剪切设备中,分散处理
2.5h,获得耐热层涂覆液,备用;
(8)采用涂布机将耐热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正面,烘干后,在带基正面形成耐热层;
(9)采用涂布机将离型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背面,烘干后,在带基背面形成离型层;
(10)在离型层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层涂覆液,烘干后,在离型层表面形成油墨层。
[0014] 实施例3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包括带基、涂覆在带基一侧的耐热层、涂覆在带基另一侧的离型层以及涂覆在离型层外侧的油墨层,所述耐热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52%、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15%、聚酰亚胺树脂24%;所述离型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甲苯70%、丙烯酸树脂15%、乳化聚乙烯蜡6%、乳化聚丙烯蜡8%;
所述油墨层由以下按照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丁酮50%、环己酮12%、聚酯树脂17%、帖烯酚树脂8%、碳黑8%、助剂2%。
[0015] 所述带基的材质为聚酯薄膜,且带基的厚度为8μm。
[0016]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乳化聚乙烯蜡、乳化聚丙烯蜡,投入剪切设备中,剪切设备升温至75℃,在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混合分散处理0.5h,再缓慢降温至38℃,获得乳化液;
(2)称取甲苯溶剂、丙烯酸树脂溶液,投入乳化液中,在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5h,获得离型层混合溶液,备用;
(3)称取丁酮、环己酮,投入搅拌分散装置中,在2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h,获得配置混合溶剂;
(4)称取聚酯树脂、帖烯酚树脂,加入混合溶剂,投入剪切分散设备中,在30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3h,获得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
(5)称取碳黑,粉碎后,过900目筛,获得粉末状碳黑;
(6)将粉末状碳黑投入油墨层主树脂混合液,搅拌分散,在转速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5h,再称取助剂,助剂为海藻酸钠与聚醚改性硅消泡剂混合助剂,在转速1500转/分钟的转速下,分散处理1h,获得油墨层涂覆液,备用;
(7)称取聚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投入剪切设备中,分散处理
3h,获得耐热层涂覆液,备用;
(8)采用涂布机将耐热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正面,烘干后,在带基正面形成耐热层;
(9)采用涂布机将离型层涂覆液均匀涂覆在带基背面,烘干后,在带基背面形成离型层;
(10)在离型层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层涂覆液,烘干后,在离型层表面形成油墨层。
[001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