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纸币用的凹版印刷机

申请号 CN90103015.5 申请日 1990-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21309C 公开(公告)日 1993-06-23
申请人 乔里路公司; 发明人 加里蒂罗·乔里路;
摘要 凹版印刷机包括印版滚筒(4)、压印滚筒(3)、擦拭装置(10)和多色着墨系统。印版滚筒有多个具有代表主要图案要素的凹雕刻纹和代表安全背景要素的较浅较细凹雕刻纹的凹印版。着墨系统包括汇集墨辊(5),其弹性表面与印版滚筒上的凹印版相作用。汇集墨辊由与待印 颜色 种类一样多的选色墨辊(7)着墨,后者具有对应于安全背景和主要图案的色区,着墨装置(3)与每个选色墨辊结合,汇集墨辊的直径可以是印版滚筒直径的二或三倍。
权利要求

1.通货纸币特别是行钞票用的输入纸或卷筒纸的凹版印刷机,它包括一个带几个印刷版的印刷滚筒(4)、一个压印滚筒(3)、一个擦拭装置(10)和一个着墨系统、着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与印刷版相互作用的弹性表面的汇集墨辊(5)、几个具有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待印色区并与汇集墨辊(5)的周面相接触的浮凸区的选色墨辊(7)和一个与每个选色墨辊(7)相结合的着墨装置(8),其特征在于,汇集墨辊(5)的直径等于印刷滚筒(4)的直径的N倍,N为1至3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汇集墨辊(5)是一种橡皮滚筒,橡皮布数目与印刷版数目之比等于上述两个直径之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汇集墨辊的直径等于印版滚筒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4)承载至少两个最好三或四个印刷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三个最好有四个选色墨辊(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刷版具有代表主要图案要素的凹雕刻纹和代表安全背景图案要素的较浅较细的凹雕刻纹,主要图案的至少一些凹雕刻纹具有250至300μm的深度,至少一个选色墨辊将油墨传送给汇集墨辊(5)以便给代表主要图案的凹雕刻纹着墨,而其它选色墨辊将油墨传送给汇集墨辊(5)以便给代表多色安全背景图案的凹雕刻纹着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压印滚筒(3)和印版滚筒(4)的两个轴的线垂直于连接印版滚筒(4)和汇集墨辊(5)的两个轴的线,而压印滚筒(3)至少近似地安置在印版滚筒(4)的垂直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被安装在一个主框架(6)内,汇集墨辊(5)和选色墨辊(7)被安装在第一车架内,着墨装置(8)被安装在第二车架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汇集墨辊(5)的周面上有一个装置(11),用于自动清洗该汇集墨辊的橡皮布或相应的柔性和连续表面,上述清洗装置在印刷操作期间不接触该墨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通货纸币特别是行钞票用的输入纸张或卷筒纸的凹版印刷机,它包括一个带几个印刷版的印版滚筒、一个压印滚筒、一个擦拭装置和一个着墨系统,着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与印刷版相互作用的弹性表面的汇集墨辊、几个具有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待印色区并与汇集墨辊周面相接触的浮凸区的选色墨辊和一个与每个选色墨辊相结合的着墨装置。

为了增大防止以任何形式伪造通货纸币的安全因素,已经发现,完全利用凹版印刷工艺生产通贷纸币是有利的,因为伪造完全用凹版印刷生产的通贷纸币要困难得多,这也适用于安全背景图案。

为此,本申请人已经在文件EP-B091,709中提出一种凹版印刷机,在这种已知的机器中有一个直径小于印版滚筒直径的汇集墨辊,这个汇集墨辊连同与其结合的选色墨辊一起,仅仅对印刷版上代表安全背景图案的较浅的凹雕刻纹着墨,该机器装备了一个具有直接着墨印版用的着墨装置的常规着墨辊。事实上,人们认为,为了正确地填充主要图案的较深凹雕刻纹,用相当高的压使着墨辊对印版直接着墨是很重要的。

因此这种已知的机器由于存在一个非直接的着墨装置和至少一个直接着墨装置而具有相当复杂的构型。为了在待印图象的各部分之间准确地对齐,一方面,该机器要求汇集墨辊相对于印版滚筒的调整非常准确和小心,另一方面,又要求着墨辊相对于印版滚筒和汇集墨辊的调整非常准确和小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印刷通贷纸币的构造筒化了的新机器,印刷的纸币具有精细凹印的多色安全背景图案和深度凹印的主要图案,它们完全使用凹版印刷和一次性印刷,在这种机器中,安全背景图案和主要图案的着墨元件之间的对齐调整被大大简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依照本发明的机器的特征在手,汇集墨辊的直径等于印版滚筒的直径的N倍,N为1至3的整数。

依照本发明的措施产生两个有利的效果:一方面,汇集墨辊上的同一着墨区是准确地接触同一凹雕印版上的同一区域;另一方面,印版滚筒和汇集墨辊的直径都是相当大的,因为印版滚筒通常必须承载至少两个凹雕的印刷板,最好是三个或四个凹雕印版。对于承载三个印版的印版滚筒,直径比如说是840mm。由于这两个滚筒直径相当大,可以利用比直径较小的汇集墨辊需要的更小的压力耒获得良好着墨所要的接触带,此外,在传送油墨后接触区的即刻分开不如使用较小的汇集墨辊时那么突然。

已经证明,从这两个效果产生了几个惊人的优点:汇集墨辊不仅可以正确而完全地填满代表安全背景图案的精细凹雕刻纹,而且也可以正确而完全地填满代表主要图案的较深的凹雕刻纹,甚至有如已经可能查明的,也可以正确而完全地填满深达250至300μm的凹雕刻纹,这代表至今为止在直接着墨主要图案时通常使用的深度的将近两倍。似乎这种惊人的优点可能起因于下列事实,就是在操作期间,在汇集墨辊的周面上形成一种油墨浮凸层,它足以填满最深的凹雕刻纹,并且这种油墨凸层由于选色墨辊的着墨而不断更新。至今为止一直认为,为了正确的填满较深的凹雕刻纹,绝对需要使着墨辊以相当大的压力直接接触印版。本发明可以克服这种偏见。

其次,使用这种依照本发明的间接着墨、选色墨辊可以用某种硬质材料极精细极准确地刻蚀而成,印刷则通过用某种柔性材料制成的汇集墨辊进行着墨,这意味着达到最佳着墨状态所需要的油墨是最小的,从而相对于直接着墨显著地节省了油墨,因此在印版表面上待擦拭的油墨较少,由此减轻了擦拭装置的负担,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是,只要完成了所有选色墨辊对汇集墨辊和印版的调整,主要图案的着墨和安全背景图案的着墨就自动相互对齐,省去了至今为止所需的任何其它调整手续。

由于汇集墨辊的尺寸,沿其周面有较多的空间安装许多个选色墨辊,最好是4个甚至5个。因此,在多色印刷方式中完全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选色墨辊对主要图案着墨,而用其它三或四个选色墨辊对安全背景图案着墨。

当然,直接着墨装置就省去了,因此,机器的构造和维修就容易得多了。

下面参考附图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说明本发明,唯一的一张附图示意地表示依照本发明生产的输入纸张的凹版印刷机。

图示的机器包括压印滚筒3、印版滚筒4和汇集墨辊5,印版滚筒4与压印滚筒3相互作用,两者直径相同,汇集墨辊5与印版滚筒4接触。印版滚筒4装备了几个均匀分布的雕刻印刷版。在本发明的具体情况下,它承载三个印刷版,直径为840mm。汇集墨辊5具有弹性表面,其直径与印版滚筒4相同,在本发明的例子下,象压印滚筒3一样装备了三橡皮布。沿汇集墨辊5的周面并与周面相接触,安装有选色墨辊7,每个墨辊利用它自己的着墨装置8着墨。

各个滚筒和墨辊的转动方向用图中箭头表示。上述滚筒3、4和墨辊5及选色墨辊7安装在主框架6中。汇集墨辊5和选色墨辊7也可以安装在可以移动的车架中,后者可以与主框架6分开。

在雕刻印刷版上雕刻了待印刷的主要图案和安全背景图案,主要图案由尺寸可以变化而相当深的凹雕刻纹形成,深度为250至300微米,而安全背景图案由极细的凹雕刻纹特别是极细的线条甚至是点形成,这些刻纹比形成主要图案的刻纹要浅一些。

在印版滚筒4的周面上,沿转动方向在汇集墨辊5之后,有一个擦拭装置10,它擦净凹雕刻纹外面的凹印版表面,并将油墨压入刻纹内。

其次,在汇集墨辊5的周面上有一个自动的橡皮布清洗装置11,它在印刷操作期间不与该滚筒接触。

如上所述,汇集墨辊5有三块橡皮布,如用于橡皮滚筒那样。凹印版全套油墨所用的各种颜色,都被转移到这个汇集墨辊5上。因此它与待印颜色种类一样多的选色墨辊7相互作用。在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汇集墨辊5与四个选色墨辊7相互作用,其表面用硬质材料制成,如塑料、金属或硬化橡胶,每个选色墨辊被分成区段,以便具有浮凸区,其形状准确地对应于准备用相应颜色印刷的表面的形状。这些浮凸区是用任何已知的方法如激光刻蚀得到的。因为选色墨辊的表面是坚硬的,所以对想要得到的图案的细度没有限度。甚至能够产生一种不仅具有极细线条而且具有极细小点的安全背景图案,这是迄今为止不能得到的。

每个选色墨辊7与由真正的油墨墨斗和传色辊组成的着墨装置8相结合。此外,为了对使用者更加方便,较低的着墨装置在墨斗辊8a和辊8d之间有两个中间传色辊8b和8c。所有着墨装置8与辊一起全部安装在可以运动的着墨车架9上,车架9可以与主框架6分开,这个退缩位置由图中的点划线表示。如上所述,当汇集墨辊5和选色墨辊被安装在一个分开的可以运动的车架中时,可以运动的着墨车架9当然可以与主框架6分开。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选色墨辊7和汇集墨辊5的直径之比为1∶3。

纸张用给纸装置1和递纸滚筒2以单张的形式输给机器,递纸滚筒2将纸传给压印滚筒3。利用牙板固定在压印滚筒上的纸,通过压印滚筒3和印版滚筒4之间,在那里接受印刷,而后利用另一个递纸滚筒12输送到输送装置13上。

已经表明,汇集墨辊5和印版滚筒4之间的压力可以小于利用着墨辊直接着墨时的压力,但是尽管压力较小,油墨完全填满凹雕刻纹是有保证的。

同样,在选色墨辊7和汇集墨辊5之间只需要实际上减小到仅仅接触的微小压力,由此避免了刻蚀在选色墨辊上的区域的变形

为了保证在分区的选色墨辊7和雕刻的印刷版之间的完全对齐采用了下列步骤:在机器上安装一个还没有分区的选色墨辊;而后在印版滚筒4上安装一个印刷版并着墨和擦拭;而后利用汇集墨辊5将其图象传送到选色墨辊7上,使得印版的图象保留而印刷在这个尚未分区的墨辊上。然后将选色墨辊7从机器上卸下,印版的图象被用于利用任何适当方法刻蚀表面。当利用激光刻蚀时,印版的图象被用作进入激光机器的坐标基础,因此刻蚀完全对准印版的图案。当然,对代表其它颜色的其它选色墨辊7重复同样的操作。在这些条件下,主要图案和安全背景图案的着墨可以自动对齐。

如图中可见,机器的配置最好是这样的,就是连接压印滚筒3和印版滚筒4的两个轴的线垂直于连接印版滚筒4和汇集墨辊5的两个轴的线,而压印滚筒3至少近似地安置在印版滚筒4的垂直上方。在这些条件下,即使印版滚筒可能由于凹版印刷必需的高压而产生十分之几毫米的弯曲,这也不会妨碍汇集墨辊5。

汇集墨辊5也可以不用单个的橡皮布而装备连续光滑的柔性表面,特别是在有关卷筒纸印刷机器的场合。

汇集墨辊5的直径也可以两倍或三倍于印版滚筒4的直径,只要印版滚筒4的缩小的尺寸在实用中允许汇集墨辊采用这样的尺寸,这甚至会提供更多的空间,用于安装许多带着墨装置的选色墨辊。此时,汇集墨辊5上的橡皮布数目分别是印版滚筒4上的印版数目的两倍和三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也包括不同的实施例,特别是有关印刷版的数目和印刷颜色的种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