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申请号 CN201580046556.7 申请日 2015-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6604630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黄昌渊; 发明人 黄昌渊;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上述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层(10); 铝 涂敷层(20),形成于保温材料层(10)的一面或两面; 无纺布 层(30),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20)的上部;聚烯 烃 复合层(40),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30)的上部,由聚烯烃 树脂 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制备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材料层;
涂敷层,形成于保温材料层的一面或两面;
无纺布层,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的上部;
聚烯复合层,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上部,由聚烯烃树脂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聚烯烃复合层而言,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树脂,包含10~200重量份的无机粒子来制备挤压片后,通过拉伸赋予透气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纺布层与聚烯烃复合层之间还包括透气性粘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气性粘结层通过喷雾涂敷或凹版辊涂敷方式来涂覆粘结剂而具有粘结剂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使得具有透气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铝涂敷层使用包含铝粒子的溶液进行涂敷或蒸敷来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涂敷是指通过丝网涂敷或凹版辊涂敷来进行的涂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保温材料为选自花、针刺工序无纺布、塑料泡沫、熔喷无纺布、纤维织物及纺织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材料层的克重为
25~800g/m2,铝涂敷层的克重为1~80g/m2,无纺布层的克重为10~60g/m2,聚烯烃复合层的克重为10~100g/m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气性粘结层的克重为1~10g/m2。

说明书全文

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具体地涉及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通过使用保温材料层、涂敷层、无纺布层及聚烯复合层进行层叠来维持透气性,并使强度得到加强,且不让分或水滴渗透,从而维持建筑物的防水性、保温性及透湿性。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塑料大棚通过弯曲质管等而绑扎隧道形态的框架并在其上部覆盖氯乙烯膜、聚乙烯膜等的塑料膜而成,主要用于蔬菜类、花卉类、果实类的栽培,且通用于畜牧业,尤其,在考虑到暴和强及寒流等的气象灾害而设计的农家普及型塑料大棚的情况下,由于具有种类及标准规格,按照塑料大棚使用用途,推荐使用适合的大小和材料。
[0003] 并且,塑料大棚一般将保温作为主要目的,在气温低的冬季,通过运行锅炉或暖风机使内部温度提高的方法来制热,为此,通常燃烧如固体燃料(炭、蜂窝煤等)、液体燃料(油等)、气体燃料(燃气等)的埋藏资源来产生热量并制热,或借助电气运行加热器或暖风机来制热。
[0004] 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具有如下问题,即,均需要较多的维护费,因此,随着栽培作物的成本上升,导致生产品的价格竞争降低,并且在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情况下,需要将燃烧时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追加设施,在电气的情况下,虽易于管理,但需要较多的电费,因此,使效率性降低。
[0005] 尤其,如上所述的制热,其发热具有局部性,为了对整体塑料大棚供给热气,需要额外的空调设施,难以使温度同时均匀地提高并维持。
[0006] 并且,在不需要制热的季节,还以单纯地覆盖无纺布的方式实现绝热,防止冷害。但是,在上述无纺布的情况下,不是一直覆盖于塑料大棚,而是重复进行晚上覆盖、白天考虑到日照亮重新掀开的过程,由于其过程繁琐,难以管理,且由于位于塑料大棚的外侧,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外部环境(雨、雪、摩擦、外力等)损坏,存在更换带来的负担,且难以处理更换后产生的废弃物。
[0007] 作为得到改善的塑料大棚保温方法,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77790号(2009年01月02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沿着用于制造塑料大棚的覆盖塑料的长度方向,构成包括规定宽度的面状发热体的塑料大棚用塑料,利用上述塑料大棚用塑料制造塑料大棚,并向上述面状发热体施加电源来维持塑料大棚的内部的温度。
[0008] 并且,韩国实用新型公报实1990-0002728号(1990年03月31日)公开了塑料大棚用保护盖,作为塑料大棚的保温方法,在常规的气泡膜之间和两侧表面层叠由塑料泡沫或聚酯等而成的薄板状的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的两面接合合成树脂布,并在其表面利用合成树脂膜进行涂敷。但是,如上所述的方法有如下问题,即,白天为了接收太阳热需掀开保护盖,晚上重新覆盖,因此需要进行消耗很多劳动力的作业。
[0009] 作为改善上述问题的技术,韩国授权专利第10-0770694号(2007年10月22日)提供如下的塑料大棚保温塑料,即,在设置于大棚架的双重塑料之间,沿着相互交叉的方向,使热空气持续循环,从而使塑料大棚的内部的保温效果最大化。
[0010] 在小农户中经常使用的通常通过仅一层进行绝热的塑料大棚的情况下,室内的热量容易被外部抢走,产生相当的热损失。为了阻止热损失,需要覆盖绝热材料,由于追加的绝热材料的费用和为了提高室内温度而使用的较多量的燃料及电力所需的费用,复杂地施工和设备投资费对于小农户是很大负担。并且,虽然将塑料大棚用塑料以多层层叠来使用,但是,这难以实现坚固的塑料大棚结构,且保温效果也不大。但是,若将塑料大棚的结构以双重结构设置,则可使保温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但是,为了绝热和保温,需将框架和塑料以双重结构设置。
[0011] 作为改善上述问题的发明,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18608号(2009年09月16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通过在多层的塑料片附着构成有气穴的加强部件,来预先防止雹等的冲击导致的塑料的破损,利用包括于气穴的空气层来提高保温效果,还包括加强网来使塑料大棚的塑料结构更加坚固。
[0012] 如上所述,对于广泛使用于农业领域的塑料大棚,公开了用于提高保温性并改善耐久性的方法和材料,但是上述例所述的以往的方法均具有如下问题,若要维持塑料大棚的内部的温度,则需要持续地运行额外的电源或能源,且结构也复杂,因此设置及管理复杂,且花费大。

发明内容

[0013] 技术问题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在对保温材料层、铝涂敷层、无纺布层及聚烯烃复合层进行热粘结或喷射涂敷粘接剂来粘结的情况下,具有优秀的透气性,且强度得到加强,上述铝涂敷层涂敷有包含铝粒子的溶液,上述聚烯烃复合层由聚烯烃复合层树脂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制造而成。
[001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防止结露现象的同时具有优秀的拉伸强度及结合力,且容易施工。
[0016]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 本发明设计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上述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层;铝涂敷层,形成于保温材料层的一面或两面;无纺布层,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的上部;聚烯烃复合层,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上部,由聚烯烃树脂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制备而成。
[0018] 并且,参考图1及图2可见本发明的更加优选例。
[0019] 首先,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包括形成于保温材料层10的一面的铝涂敷层20、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20的上部的无纺布层30、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30的上部的聚烯烃复合层40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2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包括形成于保温材料层10的两面的铝涂敷层20、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20的上部的无纺布层30、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30的上部的聚烯烃复合层40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21] 以下,对本发明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进行具体说明。
[0022]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上述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层10;铝涂敷层20,形成于保温材料层10的一面或两面;无纺布层30,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20的上部;聚烯烃复合层40,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30的上部,由聚烯烃树脂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制备而成。
[0023] 为了提高绝热性及保温性,上述保温材料层10可使用保温材料来形成。举具体例子,上述保温材料可使用选自由花、针刺工序无纺布、塑料泡沫、熔喷无纺布、聚烯烃类无纺布、聚烯烃树脂、纤维织物及纺织物等形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保温材料。为了实现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的绝热性及保温性的目的,上述保温材料层10的克重为25~800g/2 2
m,优选地,上述保温材料层10的克重为100~300g/m ,更加优选地,上述保温材料层10的克重为100~200g/m2,但不局限于此。
[0024] 为了使热反射带来的保温效果增加并完全阻隔室内的热量向外部泄出,上述铝涂敷层20可以通过利用包含铝粒子的溶液进行涂敷或蒸敷来形成,或对铝箔施加热加压或通过粘结剂粘结来形成。尤其,在上述保温材料层10的上部涂敷或蒸敷包含铝粒子的溶液来形成铝涂敷层20的情况下,可制造保温效果提高的同时具有优秀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及透气性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并且,与使用铝箔的情况相比,在利用包含铝粒子的溶液进行涂敷或蒸敷来形成铝涂敷层20的情况下,可形成保温效果提高的同时具有更优秀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及透气性的铝涂敷层20。
[0025] 更具体地,上述铝涂敷层20可使用将粒子大小为8~15μm的铝粉末分散于有机溶剂的溶液,优选地,使用粒子大小为8~15μm的铝可同时满足透湿度和热反射率。
[0026] 上述有机溶剂只要是能将铝粉末分散就不限制,举具体地例子,可使用选自由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己烷、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及甲基异丁基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0027] 举具体例子,上述涂敷可进行丝网涂敷或凹版涂敷,上述铝涂敷层20的克重为1~80g/m2,优选地,上述铝涂敷层20的克重为1~40g/m2的时,可完全阻隔热量向外部泄出,为了高的绝热效果,优选地,以上述范围进行涂敷。
[0028] 上述无纺布层30起到使作为机械物性的拉伸强度得到加强并防止发生撕裂等的现象的作用。并且,本发明的无纺布层30的无纺布可使用选自利用纺粘法、纺花边或针刺等制造的无纺布或网状膜或纤维织物中的一种,但并不局限于此,优选地,为了实现透气性优秀的效果且具有所要的强度并防止撕裂,优选地利用聚酯类或聚烯烃类长丝纤维进行纺丝来使用。可使用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层叠并通过热粘结或针刺工序制造的无纺布,使无纺布层的克重成为10~60g/m2,但不一定局限于此。
[0029] 上述聚烯烃复合层40可通过在聚烯烃树脂中添加无机粒子来制造挤压片,由此使防水及透气性提高。举具体例子,上述聚烯烃树脂可使用选自乙烯-α-烯烃共聚合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在使用乙烯-α-烯烃共聚合树脂的情况下,为了膜的柔韧性,使用密度范围在0.895~0.940g/cm3、熔融指数在0.8~5.0g/10min(190℃,2.16kg)的乙烯-α-烯烃共聚合树脂,并且,乙烯-α-烯烃共聚合树脂的α-烯烃可使用选自由丁烯、己烯、辛烯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在使用上述低密度3
聚乙烯树脂的情况下,可使用密度为0.9~0.95g/cm 、熔融指数为2.5~7g/10min(190℃,
2.16kg)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并且,在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的情况下,优选地,使用乙酸乙烯酯含量在5%以上、密度为0.910~0.940g/cm3、熔融指数为1~4g/10min(190℃,2.16kg)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
[0030] 在使用上述聚烯烃树脂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情况下,若低密度聚乙烯的量多,则膜的加工性会增加,但是拉伸强度及延伸率的物性会降低。并且,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树脂的量变多,在规定量的范围内,有助于无机粒子的分散性,但是,在规定范围以上的含量中,无法帮助分散性的增加,并导致拉伸强度及延伸率的物性降低。
[0031] 优选地,可从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中选择来使用。上述聚烯烃树脂只要是具有可以形成膜的程度的分子量就不限制,但是,在本发明中使用熔融指数在1~7g/10min(190℃,2.16kg)范围内的聚烯烃树脂,有利于维持机械物性、透气性及透湿性。
[0032] 上述无机粒子可使用选自由、粘土滑石、滑石、硫酸钡、氧化铝、沸石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但并不限于此。上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可根据发明的目的选择来使用,为了透湿度、透气性及机械强度,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5~30μm,优选地,上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7~5.0μm。
[0033] 其含量为根据需要而调节的,例如,为了提高弯曲强度、弹性及柔韧性,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烯烃树脂,可使用10~200重量份的无机粒子,优选地,可使用10~150重量份,进而优选地,可使用30~100重量份。为了防止容易撕裂并维持透气性及透湿性,优选地,上述聚烯烃复合层40的克重为10~100g/m2。
[0034] 并且,本发明中,上述无纺布层30和聚烯烃复合层40可通过热辊来热粘结或通过在无纺布层30与聚烯烃复合层40之间还包括透气性粘结层来粘结。
[0035] 上述透气性粘结层可将粘结剂涂敷于无纺布层30的上部或聚烯烃复合层40的上部来形成,为了具有优秀的粘结力及透气性,优选地,上述透气性粘结层的克重为1~10g/m2。为了将粘结剂均匀地涂敷并维持透气性,上述透气性粘结层可通过喷雾涂敷或凹版辊涂敷的方法形成。通过上述喷雾涂敷或凹版辊涂敷具有粘结剂的涂敷部和非涂敷部,使透气性更加提高。
[0036] 上述粘结剂虽不限制,例如,可使用聚氨酯粘结剂中的热熔粘结剂或一液型溶剂型粘结剂。举具体例子,上述热熔粘结剂可使用50~55%重量百分比的聚烯烃类树脂、30~45重量百分比的粘结增强剂、5~10重量百分比的软化油,上述聚烯烃类树脂可以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三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粘结增强剂可以为选自石油类树脂、萜类树脂、松香类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述软化油可以为选自芳香族类油、环烷类油、石蜡类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但并不局限于此。
[0037] 将上述热熔粘结剂加热至200℃以上,优选地,加热至250~300℃并熔融,之后利用喷雾器以喷雾涂敷方法进行涂敷,上述一液型溶剂型粘结剂能够以利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涂敷的方法进行涂敷,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上述利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涂敷的情况下,多个小圆点(spot)形状的粘结剂形成于无纺布层30或聚烯烃复合层40的表面,可不妨碍透气性的同时使粘结力提高。
[0038] 本发明的粘结剂利用喷雾涂敷方法以圆点形状分散于无纺布层30的上部或聚烯烃复合层40的上部,可最大限度地维持氧渗透度,与以往的格子性粘结方式相比,可使粘结力提高。
[0039]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上述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层10;铝涂敷层20,形成于保温材料层10的一面或两面;无纺布层30,形成于上述铝涂敷层20的上部;聚烯烃复合层40,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30的上部,因此,无需额外赋予透气性的过程,可防止使水分或水滴渗透,但使湿气及空气能够透过的透气性,并使拉伸强度及梯形撕裂得到提高。
[0040] 发明的效果
[0041] 本发明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可制造具有优秀的透气性及优秀的强度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42] 并且,可制造如下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即,不仅能够防止结露现象,而且能够使湿气通过,从而维持建筑物的防水性及保温性。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中形成于一面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的结构的图。
[0044]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中形成于两面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的结构的图。
[0045]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6] 10:保温材料
[0047] 20:铝涂敷层
[0048] 30:无纺布
[0049] 40:聚烯烃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为了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举一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0051] 以下,根据下述方法对物性进行检测。
[0052] 1)拉伸物性
[0053] 以纺织品断裂强力及伸长率标准试验方法(抓样法)(ASTM D5034)为准,沿着机械(MD)方向及交叉(CD)方向分别检测试样断裂时的强度及伸度。
[0054] 2)梯形撕裂
[0055] 以使用梯形规程的无纺织物的撕裂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5733-95)为准,沿着机械方向及交叉方向分别检测试样的撕裂。
[0056] 3)无纺布层和聚烯烃复合层的剥离(PEEL)检测
[0057] 以涂层织物的测试方法(ASTM D 751)为准,将试片大小设置为宽度×长度=25×150㎝,利用拉伸强度试验机(INSTRON)沿着机械方向检测试样。
[0058] 4)透湿度
[0059] 以材料的水蒸气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ASTM E-96-96)为准,以g示出在24小时的时间内通过每1m2的大小的所制造的膜的水分。
[0060] 在温度为38℃、相对湿度为90%的恒温恒湿机内,暴露约2小时左右,检测了水分渗透透气性膜而产生的氯化钙的吸湿程度。
[0061] 5)耐水压
[0062] 以静水压试验方法(AATCC 127-1998)为准,在规定耐水压力下,检测试样抗被液体状态的水的浸透的阻抗性。
[0063] 本发明的物性检测中,机械方向是指行驶方向,交叉方向是指对于行驶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
[0064] 实施例1
[0065] 利用保温材料(透气性聚乙烯_(株)UPC,B-UP30,聚丙烯无纺布_(株)UPC,NAP06003)形成保温材料层,使克重成为170g/m2,之后利用铝粉末(IDI Chemical,silver 2)分散于稀释剂(Misung Chemical,P.E稀释剂)的溶液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一面进行凹版印刷,使克重成为1.5g/m2,之后在60℃温度下进行干燥,从而在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铝涂敷层。
[0066] 作为再一工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Hanwha Chemical,HANWHA LDPE 955,密度:0.913),混合55重量份的碳酸钙(yabashi limestone techs korea,YK1C)后进行熔融。在膜挤压机中以T-模具进行挤压后,在70℃的拉伸温度下,以2.5倍进行单向拉伸,来形成克重为30g/m2的聚烯烃复合层。
[0067] 作为另一工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无纺布层,即,利用聚丙烯长丝纤维进行纺丝后2
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进行层叠,并进行热粘结,使克重成为30g/m。在所制造的上述无纺布上层叠所制造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后,在170℃的温度下,以75kg/cm2的压力进行加热压合,使聚烯烃复合层通过压合贴合于无纺布上。
[0068] 使所贴合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层面与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有铝涂敷层的铝涂敷层面相向后,在170℃的温度下,以78kg/cm2的压力进行加热压合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69] 实施例2
[0070] 利用保温材料(透气性聚乙烯_(株)UPC,B-UP30,聚丙烯无纺布_(株)UPC,NAP06003)形成保温材料层,使克重成为170g/m2,之后利用铝粉末(IDI Chemical,silver 2)分散于稀释剂(Misung Chemical,P.E稀释剂)的溶液,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一面进行凹版印刷,使克重成为1.5g/m2,之后在60℃温度下进行干燥,以在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铝涂敷层。
[0071] 作为再一工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Hanwha Chemical,HANWHA LDPE 955,密度:0.913),混合55重量份的碳酸钙(yabashi limestone techs korea,YK1C)后进行熔融。在膜挤压机中以T-模具进行挤压后,在70℃的拉伸温度下,以2.5倍进行单向拉伸,来形成克重为30g/m2的聚烯烃复合层。
[0072] 作为另一工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无纺布层,即,利用聚丙烯长丝纤维进行纺丝后2
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进行层叠,并进行热粘结,使克重成为30g/m。以凹版辊涂敷方法,将聚氨酯粘结剂(SungDo Chemical,D-9800)涂敷于所制造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上,使克重成为5g/m2,之后在其上部层叠所制造的上述无纺布后使其通过加压辊,来使聚烯烃复合层通过压合贴合于无纺布上。
[0073] 使所贴合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层面与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有铝涂敷层的铝涂敷层面相向后,进行加热压合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74] 实施例3
[0075] 在上述实施例2中制造的聚烯烃复合层上以喷雾的方式涂敷聚氨酯粘结剂(SungDo Chemical,D-9800),除了上述步骤,通过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76] 实施例4
[0077] 利用保温材料(透气性聚乙烯_(株)UPC,B-UP30,聚丙烯无纺布_(株)UPC,NAP06003)形成保温材料层,使克重成为170g/m2,之后利用铝粉末(IDI Chemical,silver 2)分散于稀释剂(Misung Chemical,P.E稀释剂)的溶液,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两面进行凹
2
版印刷,使克重成为3g/m ,之后在6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以在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铝涂敷层。
[0078] 作为再一工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Hanwha Chemical,HANWHA LDPE 955,密度:0.913)混合55重量份的碳酸钙(yabashi li mestone techs korea,YK1C)后进行熔融。在膜挤压机中以T-模具进行挤压后,在70℃的拉伸温度下,以2.5倍进行单向拉伸,来形成克重为30g/m2的聚烯烃复合层。
[0079] 作为另一工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无纺布层,即,利用聚丙烯长丝纤维进行纺丝后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进行层叠,并进行热粘结,使克重成为30g/m2。以凹版辊涂敷方法,将聚氨酯粘结剂(SungDo Chemical,D-9800)涂敷于所制造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上,使克重成为5g/m2,之后在其上部层叠所制造的上述无纺布后使其通过加压辊,来使聚烯烃复合层通过压合贴合于无纺布上。
[0080] 使所贴合的上述透气性粘结层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层面与在上述保温材料层的上部形成有铝涂敷层的铝涂敷层面相向后,进行加热压合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81] 比较例1
[0082] 利用保温材料(透气性聚乙烯_(株)UPC,B-UP30,聚丙烯无纺布_(株)UPC,NAP06003)形成保温材料层,使克重成为170g/m2。
[0083] 作为再一工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Hanwha Chemical,HANWHA LDPE 955,密度:0.913)混合55重量份的碳酸钙(yabashi li mestone techs korea,YK1C)后进行熔融。在膜挤压机中以T-模具进行挤压后,在70℃的拉伸温度下,以2.5倍进行单向拉伸,来形成克重为30g/m2的聚烯烃复合层。
[0084] 作为另一工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无纺布层,即,利用聚丙烯长丝纤维进行纺丝后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进行层叠,并进行热粘结,使克重成为30g/m2。在所制造的上述无纺布层上层叠所制造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后,在170℃的温度下,以75kg/cm2的压力进行加热压合,使聚烯烃复合层通过压合贴合于无纺布上。
[0085] 使所贴合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层面与上述保温材料层面相2
向后,在170℃的温度下,以75kg/cm的压力进行加热压合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86] 比较例2
[0087] 利用保温材料(透气性聚乙烯_(株)UPC,B-UP30,聚丙烯无纺布_(株)UPC,NAP06003)形成保温材料层,使克重成为170g/m2。
[0088] 作为再一工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Hanwha Chemical,HANWHA LDPE 955,密度:0.913)混合55重量份的碳酸钙(yabashi li mestone techs korea,YK1C)后进行熔融。在挤压机中以T-模具进行挤压后,在70℃的拉伸温度下,以2.5倍进行单向拉伸,来形成克重为30g/㎡的聚烯烃复合层。
[0089] 作为另一工序,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无纺布层,即,利用聚丙烯长丝纤维进行纺丝后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以多层网进行层叠,并进行热粘结,使克重成为30g/m2。以凹版辊涂敷方法,将聚氨酯粘结剂(SungDo Chemical,D-9800)涂敷于所制造的上述聚烯烃复合层上,使克重成为5g/m2,之后在其上部层叠所制造的上述无纺布后使其通过加压辊,来使聚烯烃复合层通过压合贴合于无纺布上。
[0090] 使所贴合的上述透气性粘结层和无纺布层的无纺布层面与上述保温材料层面相2
向后,在170℃的温度下,以75kg/cm的压力进行加热压合来制造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
[0091] 表1
[0092]
[0093]
[0094] 通过上述表1可确认,本发明的透气性贴合保温材料通过在一面或两面包括铝涂敷层来维持透湿度,并且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延伸率、梯形撕裂及水渗透阻抗得到提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