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444529.6 申请日 2017-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7162442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申请人 合肥钢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明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所述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第二玻璃基材、胶膜,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 醛 60~80份、聚甲基苯基 硅 氧 烷20~30份、纳米浆料3~8份、 增塑剂 20~35份、抗氧剂5~10份、 偶联剂 10~20份、抗静电剂3~8份;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 锡 10~30份、 硫酸 氧 钒 20~40份、 氨 水 80~100份、去离子水30~50份。本发明的夹胶玻璃具有 温度 控制功能,节约 能源 效果显著,生产工艺包括纳米浆料的制备、胶膜的制备、热熔 层压 等步骤,工艺简单可控,不需要苛刻的条件,适合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60~
80份、聚甲基苯基烷20~30份、纳米浆料3~8份、增塑剂20~35份、抗氧剂5~10份、偶联剂10~20份、抗静电剂3~8份;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10~30份、硫酸20~40份、80~100份、去离子水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2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6份、纳米浆料5份、增塑剂28份、抗氧剂6份、偶联剂
15份、抗静电剂6份;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20份、硫酸氧钒36份、氨水90份、去离子水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柠檬酸三乙酯、偏苯三酸酯、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
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N,N'-二乙酞基硫代二丙酞基双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聚醚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钠、硬酯酰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夹胶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
[0003] 夹胶玻璃中使用的夹胶玻璃胶膜是一种具有热黏合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该种材料可用于两层玻璃间的粘合,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玻璃的安全性能,同时起到一定的建筑、家庭等的装饰作用。目前夹胶玻璃胶膜材料通常具有单向的吸收阻隔热量的功能,但不具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来控制温度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该夹胶玻璃的胶膜借助纳米浆料作为功能性助剂,能够在高温环境阻隔热量,低温环境透过热量的智能温控,使得夹胶玻璃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节约能源效果显著。
[0005]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60~80份、聚甲基苯基烷20~30份、纳米浆料3~8份、增塑剂20~35份、抗氧剂5~10份、偶联剂10~20份、抗静电剂3~8份;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10~30份、硫酸20~40份、80~100份、去离子水30~50份。
[0006] 优选地,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2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6份、纳米浆料5份、增塑剂28份、抗氧剂6份、偶联剂15份、抗静电剂6份;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20份、硫酸氧钒36份、氨水90份、去离子水46份。
[0007]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柠檬酸三乙酯、偏苯三酸酯、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8]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N,N'-二乙酞基硫代二丙酞基双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9]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0] 优选地,所述抗静电剂为聚醚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钠、硬酯酰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
[0012] 优选地,所述步骤(2)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夹胶玻璃的胶膜借助纳米浆料作为功能性助剂,能够在高温环境阻隔热量,低温环境透过热量的智能温控,使得夹胶玻璃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节约能源效果显著;
该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纳米浆料的制备、胶膜的制备、热熔层压等步骤,工艺简单可控,不需要苛刻的条件,适合大规模生产。
[0014] (2)本发明的夹胶玻璃力学性能好、膜结构多样化,在玻璃贴合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或变形,制得的夹胶玻璃粘结性好,显著提高了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降低了由于玻璃之间的应力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废品率;纳米浆料与增塑剂、偶联剂、抗氧剂、抗静电剂的复配使用,提高了温度控制能力,有效地阻隔紫外线和静电,提高了夹胶玻璃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6] 实施例1.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2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6份、纳米浆料5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8份、抗氧剂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6份、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抗静电剂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6份。
[0017]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20份、硫酸氧钒36份、氨水90份、去离子水46份。
[0018]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19] 实施例2.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65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2份、纳米浆料4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0份、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7份、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抗静电剂聚醚酯酰胺4份。
[0020]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17份、硫酸氧钒28份、氨水88份、去离子水39份。
[0021]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22] 实施例3.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2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5份、纳米浆料6份、增塑剂磷酸三(2-乙基己)酯24份、抗氧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9份、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抗静电剂聚苯乙烯磺酸钠5份。
[0023]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22份、硫酸氧钒35份、氨水94份、去离子水37份。
[0024]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25] 实施例4.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5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8份、纳米浆料8份、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31份、抗氧剂N,N'-二乙酞基硫代二丙酞基双肼7份、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3份、抗静电剂硬酯酰三甲基氯化铵6份。
[0026]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30份、硫酸氧钒40份、氨水80份、去离子水50份。
[0027]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28] 实施例5.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80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0份、纳米浆料3份、增塑剂己二酸二异癸酯35份、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10份、偶联剂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抗静电剂(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8份。
[0029]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10份、硫酸氧钒40份、氨水100份、去离子水50份。
[0030] 上述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0031] 本发明的夹胶玻璃的胶膜借助纳米浆料作为功能性助剂,能够在高温环境阻隔热量,低温环境透过热量的智能温控,使得夹胶玻璃具有温度控制功能,节约能源效果显著;该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纳米浆料的制备、胶膜的制备、热熔层压等步骤,工艺简单可控,不需要苛刻的条件,适合大规模生产。
[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