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标签袋

申请号 CN201610706882.2 申请日 2016-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6364118A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申请人 海宁市粤海彩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国勋; 叶丽; 胡晓冬;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纸塑复合轻 包装 膜,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层、 中间层 和内层;外层为厚度为15-20um的BOPP膜层,中间层为克重为24-35g/㎡的 牛 皮纸 ,内层为厚度为15-25um的PP膜层;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牛皮纸和BOPP膜;S2:采用挤出流延成型工艺在牛皮纸的一面热熔涂布PP层,即得到中间层与内层的复合结构;S3:采用复合工艺将BOPP膜与牛皮纸的另一面粘接,从而得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另外还公开一种标签袋,采用上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制成的袋体,在袋体表面开设有启封切口,并在袋体相应部位设有 覆盖 启封切口的密封贴标,密封贴标内侧具有与袋体表面粘合的可移除胶层。
权利要求

1.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为厚度为15-20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2)为克重为24-35g/㎡的皮纸,所述内层(3)为厚度为15-25um的PP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为厚度为18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2)为克重为30g/㎡的牛皮纸,所述内层(3)为厚度为20um的PP膜层。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牛皮纸和BOPP膜;
S2:采用挤出流延成型工艺在所述牛皮纸的一面热熔涂布PP层,即得到中间层与内层的复合结构;所采用挤出流延工艺主要参数如下:挤出流延模头温度为300-320℃,收放卷速度为150-160m/min;牛皮纸热熔涂布PP后,采用内部通有温度20℃±2℃循环冷却的冷却辊挤压并冷却定型;
S3:采用复合工艺将所述BOPP膜与所述牛皮纸的另一面粘接,从而得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BOPP膜上印刷有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复合工艺所使用的胶粘剂为无溶剂胶粘剂。
6.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制成的袋体(4),在所述袋体(4)表面开设有启封切口(41),并在所述袋体(4)相应部位设有覆盖所述启封切口(41)的密封贴标(5),所述密封贴标(5)内侧具有与所述袋体(4)表面粘合的可移除胶层(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封切口(41)的形状为圆弧线形,圆弧线形的启封切口(41)内侧部位形成可向外翻折打开的盖片(7),所述密封贴标(5)全面覆盖所述盖片(7),所述密封贴标(5)中部与所述盖片(7)粘合,所述密封贴标(5)的周边部位与所述袋体(4)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贴标(5)是由版纸(8)和所述可移除胶层(6)构成的两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贴标(5)是由BOPP印刷层(9)、铜版纸(8)和可移除胶层(6)构成的三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4)的两侧向内折叠而形成有V形折边(10)。

说明书全文

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标签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标签袋,属于软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包装的自然功能有:对内容物的保护功能、方便使用功能、方便存贮与展示功能、方便回收功能等。在社会生活中包装对产品的运输、销售和使用都带来的方便,但过度包装也是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经常产生的问题: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等过度包装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过度使用的包装回收困难,对环境造成危害。
[0003] 以贴标袋为例,贴标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卫生巾、湿巾等卫生用品的包装形式,贴标袋由用于承装物品的袋体和用于密封袋口的可反复粘贴的粘性贴标组成。为实现袋体折叠处产生棱、具有挺拔的视觉效果,目前贴标袋的袋体由PET复合塑料薄膜组成,贴标由塑料薄膜复合镀铝PET以及可移除胶构成,贴标在镂空的袋体上完成贴标袋组合,可满足客户重复提取内容物并且卫生的要求。但此类包装袋由于大量使用镀铝PET,其回收困难且不环保,会加剧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
[0004] 上述卫生用品普遍具有自身重量轻、无异味、在包装内码放整齐、运输中不会对包装产生较大冲击的特点,因此,该类卫生用品对包装的承载性能、抗冲击性能与阻隔性能等要求不高。其包装材料中选用具有高强度、高阻隔性能、但难回收的镀铝PET仅仅是为了获得镀铝PET膜制袋时的高挺度特性,这是对包装材料的一种过度使用。
[0005] 纸塑复合包装膜是塑料软包装行业应用较多的一种复合膜结构,根据公开文献检索,目前纸塑复合包装膜的结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类,但都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
[0006] 第一类:为利用皮纸抗撕裂强度高、铝箔或镀铝膜阻隔性好的特点,采用牛皮纸、镀铝膜或铝箔、塑料薄膜等复合形成的高强度、高阻隔性纸塑复合薄膜。例如,专利CN1080256设计了BOPP/纸/铝/PE四层材料的复合薄膜;专利CN101871187A设计的纸塑复合膜由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牛皮纸、树脂粘结层、真空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粘合剂层、热封层组成;专利CN201931661U设计的纸塑复合膜由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牛皮纸、树脂粘结层、真空镀铝热封层组成;专利CN202805796U设计的纸塑复合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牛皮纸层、第一胶粘剂层、真空镀铝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第二胶粘剂层、热封层;专利CN103538317A设计的复合薄膜,由牛皮纸膜层、聚酯膜层、铝箔层及聚乙烯膜层通过粘合剂复合成一体。
[0007] 第二类:由中高克重的包装纸与其他改性层复合形成的用于获得高承重特性的载重纸塑复合膜。例如CN105291526A、CN105328964A、CN105328965A、CN105365282A、CN105313411A等专利文件中公布了采用克重45-65g/m2的原纸层与多组分改性层复合形成的载重包装膜;而食品包装、小宗散装粉粒状物料包装为实现包装袋高承重性、高强度的特性,常采用外层为克重50-200g/m2的中高克重牛皮纸与内层塑料塑料编织布复合的结构形式,获得高承重、高强度包装袋。
[0008] 第三类:具有特殊防护层、用于特殊内装物包装的纸塑复合膜。例如专利文献CN104118182A中公布了用于冷饮包装的纸塑复合膜包括:防护涂层、印刷层、纸张、防渗涂层、聚酯粘合层、聚酯薄膜和热封涂层;专利文献CN104129133A中公布了用于液体包装的纸塑复合薄膜包括:防护涂层、印刷层、纸张、防渗涂层、第一聚氨酯粘合层、尼龙薄膜、第二聚氨酯粘合层和聚乙烯薄膜。

发明内容

[0009] 对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消耗材料少、厚度薄、结构简单、且挺度高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以及该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和采用该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制成的标签袋。
[0010]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11] 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厚度为15-20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为克重为24-35g/㎡的牛皮纸,所述内层为厚度为15-25um的PP膜层。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层为厚度为18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为克重为30g/㎡的牛皮纸,所述内层为厚度为20um的PP膜层。
[0013] 一种上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S1:准备牛皮纸和BOPP膜;
[0015] S2:采用挤出流延成型工艺在所述牛皮纸的一面热熔涂布PP层,即得到中间层与内层的复合结构;所采用挤出流延工艺主要参数如下:挤出流延模头温度为300-320℃,收放卷速度为150-160m/min;牛皮纸热熔涂布PP后,采用内部通有温度20℃±2℃循环冷却的冷却辊挤压并冷却定型;
[0016] S3:采用复合工艺将所述BOPP膜与所述牛皮纸的另一面粘接,从而得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
[0017]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1中,所述BOPP膜上印刷有图案。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3中,复合工艺所使用的胶粘剂为无溶剂胶粘剂。
[0019] 一种标签袋,采用上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制成的袋体,在所述袋体表面开设有启封切口,并在所述袋体相应部位设有覆盖所述启封切口的密封贴标,所述密封贴标内侧具有与所述袋体表面粘合的可移除胶层。
[00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启封切口的形状为圆弧线形,圆弧线形的启封切口内侧部位形成可向外翻折打开的盖片,所述密封贴标全面覆盖所述盖片,所述密封贴标中部与所述盖片粘合,所述密封贴标的周边部位与所述袋体粘合。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贴标是由版纸和所述可移除胶层构成的两层结构。
[002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贴标是由BOPP印刷层、铜版纸和可移除胶层构成的三层结构。
[002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袋体的两侧向内折叠而形成有V形折边。
[0024]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
[0025] (1)针对轻质卫生用品对包装材料与包装结构的要求,本专利中采用克重为24-35g/㎡的低克重牛皮纸与超轻塑料薄膜复合,设计了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该薄膜在强度方面满足卫生用品的包装要求,但所用材料更少、更环保,薄膜厚度也更轻薄;采用该薄膜替代镀铝PET复合薄膜制作贴标袋体,采用铜版纸作为结构层,设计了纸塑复合贴标或纸质贴标来取代镀铝PET复合薄膜贴标,该方案在保证袋体挺拔效果与反复使用特性的同时,便于回收与环境保护,同时提升了包装的视觉效果;在生产工艺方面,通过优化超轻塑料薄膜与低克重牛皮纸的复合结构与薄膜制备工艺,一方面,在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复合薄膜厚度的情况下,满足轻质产品对包装材料强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袋体两侧部形成向内的V形这边能够使包装袋具有高挺度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包装袋的容量。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结构视图;
[0027] 图2为实施例3中标签袋的正向视图;
[0028] 图3为图2中标签袋揭去密封贴标后的结构视图;
[0029] 图4图2所示标签袋启封切口打开时的结构视图;
[0030] 图5为实施例3中第一种密封贴标的结构视图;
[0031] 图6为实施例3中第二种密封贴标的结构视图;
[0032] 图7为图2中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0033]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外层;2-中间层;3-内层;4-袋体;41-启封切口;5-密封贴标;6-可移除胶层;7-盖片;8-铜版纸;9-BOPP印刷层;10-V形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如图1所示,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所述外层1为厚度为15-20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2为克重为24-35g/㎡的牛皮纸,所述内层3为厚度为15-25um的PP膜层。
[003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1为厚度为18um的BOPP膜层,所述中间层2为克重为30g/㎡的牛皮纸,所述内层3为厚度为20um的PP膜层。
[0038] 针对轻质卫生用品对包装材料与包装结构的要求,本专利中采用克重为24-35g/㎡的低克重牛皮纸与超轻塑料薄膜复合,设计了一种纸塑复合轻包装膜,该薄膜在强度方面满足卫生用品的包装要求,但所用材料更少、更环保,薄膜厚度也更轻薄。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实施例1中纸塑复合轻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 S1:准备牛皮纸和BOPP膜;S2:采用挤出流延成型工艺在所述牛皮纸的一面热熔涂布PP层,即得到中间层与内层的复合结构;所采用挤出流延工艺主要参数如下:挤出流延模头温度为300-320℃,收放卷速度为150-160m/min;牛皮纸热熔涂布PP后,采用内部通有温度20℃±2℃循环冷却水的冷却辊挤压并冷却定型;S3:采用复合工艺将所述BOPP膜与所述牛皮纸的另一面粘接,从而得到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在步骤S1中,所述BOPP膜上印刷有图案,从而提高美观性。
[0042] 本实施例的步骤S3中,复合工艺所使用的胶粘剂为无溶剂胶粘剂;可采用75%固含量的聚氨酯胶粘剂,上胶量2.5--2.6g/m2,上述复合过程使用无溶剂胶粘剂,生产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排放,对环境友好,干式复合效果好,所复合薄膜也没有溶剂残留,符合卫生用品包装的卫生要求。
[0043] 实施例3
[0044] 一种标签袋,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袋体4,该袋体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纸塑复合轻包装膜制成,在所述袋体4表面开设有启封切口41,并在所述袋体4相应部位设有覆盖所述启封切口41的密封贴标5,所述密封贴标5内侧具有与所述袋体4表面粘合的可移除胶层6。采用可移除胶层6的选用可以实现对袋体4的密封及反复打开。
[0045] 进一步,所述启封切口41的形状为圆弧线形,圆弧线形的启封切口41内侧部位形成可向外翻折打开的盖片7,所述密封贴标5全面覆盖所述盖片7,所述密封贴标5中部与所述盖片7粘合,所述密封贴标5的周边部位与所述袋体4粘合,采用这种结构可保证密封贴标5的粘合的牢度及密封性。设置圆弧线形的启封切口41可形成所述盖片7,打开所述盖片7后在袋体4上相应位置出现与所述盖片7形状大小相符合的开口,该开口的存在有利于内容物的取出。
[004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密封贴标5结构是由铜版纸8和所述可移除胶层6构成的两层结构。
[004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密封贴标5结构,该密封贴标5是由BOPP印刷层9、铜版纸8和可移除胶层6构成的三层结构。该密封贴标制作方法为:先采用干式复合方法复合铜版纸8与BOPP印刷层9,然后在铜版纸8另一面涂覆可移除胶。
[0048]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袋体4的两侧向内折叠而形成有V形折边10,采用这种结构,袋体4两侧部形成向内的V形这边能够使包装袋具有高挺度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包装袋的容量。
[0049]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