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指纹特性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280020495.3 申请日 2012-04-04 公开(公告)号 CN1036487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9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郑东株; 金暎奎; 孙永福; 郑贤基;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防指纹特性的贴膜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贴膜面板包括:基底材料;贴附在所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的基底层;贴附在所述基底层上的 铝 沉积层,所述铝沉积层被处理为具有细纹;置于所述铝沉积层上的 钝化 层,以及形成在该 钝化层 上的光泽涂层,其中在所述铝沉积层上处理的所述细纹的深度在0.25微米到0.35微米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贴膜面板,包括:
基底材料;
基底层,贴附在所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
沉积层,贴附在所述基底层上,所述铝沉积层被处理为具有细纹;
钝化层,置于所述铝沉积层上;以及
光泽涂层,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上,
其中在所述铝沉积层上处理的所述细纹的深度在0.25μm到0.35μm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铝图案层的亮度值为41到4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通过涂覆UV固化涂覆溶液并继而对其进行UV固化而形成所述光泽涂层,并且在所述UV固化涂覆溶液中添加消光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消光剂包括或聚乙烯(PE)蜡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基底层由聚氯乙烯(PVC)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钝化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
7.一种制造贴膜面板的方法,包括:
在基底层上印制或沉积铝沉积层;
处理所形成的铝沉积层以具有深度在0.25μm到0.35μm范围内的细纹;
在所处理的铝沉积层上形成钝化层;
利用UV固化涂覆溶液来涂覆所述钝化层;
通过红外线照射来固化所述UV固化涂覆溶液;以及
将所述基底层贴附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UV固化涂覆溶液中添加消光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铝沉积层的亮度值为41到49。
10.一种用于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
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
用耐酸油墨涂覆所述表面的一部分;
将涂覆有所述耐酸油墨的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电解着色;
从经过所述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以及
在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11.一种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
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
用耐酸油墨涂覆所述表面的一部分;
将涂覆有所述耐酸油墨的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第一电解着色;
从经过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
将耐酸油墨再次涂覆到经过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的一部分上;
将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第二次电解着色;
从经过所述第二次电解着色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以及在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喷砂、压花或蚀刻方法之一对所述面板的表面上的光泽进行消光。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辊涂覆来形成所述防指纹涂层。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时的电解液和所述第二次电解液时的电解液彼此不同。
15.一种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
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
对经消光的面板的表面执行随机的表面处理;以及
在经表面处理的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辊涂覆来形成所述防指纹涂层。

说明书全文

具有防指纹特性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防指纹特性的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诸如箱或者洗衣机家用电器的外柜使用由各种材料制成的面板。家用电器的柜体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是乙烯基涂层材料(VCM)。VCM指的是这种形式的膜,其具有贴附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的预定图案。VCM在以低成本呈现基于图案和制造而定的各种质地(texture)方面具有优势。
[0003] 尤其是,具有将印制或者沉积在膜的表面上这种类型的图案的VCM广泛使用在诸如冰箱或者洗衣机等家用电子产品中。可以处理具有这种铝图案的VCM以获得铝材所具有的细纹(hairline),以便提供与实际铝材非常类似的质地。
[0004] 对于使用VCM的家用电器而言,膜的强度低于由金属或者树脂形成的基底材料的强度,这导致这样的家用电器容易划伤。于是,为了保护表面,通过UV固化形成高光泽硬涂层。高光泽硬涂层具有提高产品表面的强度并且使产品更具吸引的优点,但也具有容易被指纹污染并且指纹容易被视觉捕捉的缺点。因此,其问题是,除非经常擦拭,否则产品将看上去很脏。
[0005] 为避免这些缺点,在所述硬涂层的表面上均匀地形成防指纹涂层。防指纹涂层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指纹造成的污染,但是仅仅减少指纹存留的程度,而不能完全防止由于指纹造成的污染,并且增加了材料处理成本。
[0006] 此外,具有比高光泽度涂层的强度相对较低的强度的防指纹涂层涂覆在材料的顶层,由此导致材料容易划伤。
[0007]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家用电子产品的柜体可以具有这样结构:由或者不锈钢而非VCM制成的面板的表面直接暴露在外部。
[0008] 为了使这样的柜体具有更具吸引力的外观,均匀设置各种类型的颜色。柜体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颜色或者带有两种或者三种色调的颜色以提高丰富性。作为使金属面板的表面具有各种类型的颜色的一种方法,可以考虑在面板的表面上涂覆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油漆。然而,这会呈现出较差的耐磨性和外观品质,因此不用于高品质产品。
[0009] 作为另一种方法,在透明膜的表面上执行凹版(gravure)辊印刷以形成两种色调的颜色,并且将该膜贴附到面板的表面上。在耐磨性和外观品质方面此方法比前一个方法更好,但难以呈现属于诸如不锈钢等材料本身的质地。而且,当对膜的表面执行印刷时,在印刷部分和非印刷部分之间会产生阶梯部。
[0010] 于是,为了快速处理和均匀的表面品质,最好使用辊来涂覆涂料。然而,当存在这样的阶梯部时,很可能在阶梯部处造成修饰性缺陷。此外,涂料仅以喷涂方式涂覆,这导致难以获得均匀的表面品质并且增加涂覆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0011] 此外,在机械作业中允许进行诸如弯曲等处理。然而,对深冲压而言,会破坏膜并使膜从表面脱落,这导致对应用的处理方法的限制。发明内容
[0012]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详细描述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指纹特性的贴膜面板,即使不形成高价位的防指纹涂层,也能将由于指纹造成的污染最小化。
[0013] 详细描述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贴膜面板的方法。
[0014] 详细描述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能够制造金属面板,其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处理而保持金属面板的独特质地。
[0015] 为了获得这些优点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根据这里的具体和概括描述,提供了一种贴膜面板,包括:基底材料;基底层,贴附在所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铝沉积层,贴附在所述基底层上,所述铝沉积层被处理为具有细纹;钝化层,置于所述铝沉积层上;以及光泽涂层,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上,其中在所述铝沉积层上处理的所述细纹的深度可以在0.25μm到0.35μm的范围内。
[0016]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人们认识到,当调整光泽涂层的光泽度时,即使没有单独的防指纹涂层,就算在面板上留下指纹也很少在视觉上捕捉到,因而可以控制影响光泽度的因素以赋予防指纹特性。详细而言,基于60的光泽度,当光泽度在130到170的范围内时,用户用裸眼不会感觉到光泽度的不同,但是却在防指纹特性(更具体而言,视觉上捕捉到指纹的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当将铝层的细纹深度调整到0.25μm到0.35μm的范围内时,增加了漫反射平以降低光泽,而不会在视觉上辨识出指纹,因而显著地改善了防指纹特性。
[0017] 此外,铝沉积层的亮度值可以为41到49。亮度代表颜色的明亮度水平,且白色值为100而黑色值为0。一般而言,当形成铝图案时,亮度值被设定为41或42。当将亮度设定为该值时,用户的裸眼识别不出亮度上的较大差异,但是却提高了防指纹特性。
[0018] 可以通过涂覆UV固化涂覆溶液并继而对其进行UV固化来形成所述光泽涂层,并且可以在所述UV固化涂覆溶液中添加消光剂。这里,还可以考虑通过将消光剂添加到UV固化涂覆溶液中而形成UV固化层。消光剂可以用于降低UV固化层的光泽,这可导致防指纹特性的提高。
[0019] 这里,所述消光剂可以包括或聚乙烯(PE)蜡中的一个。另外,可以增加UV固化涂覆溶液中所含有的固体成分以调整光泽。
[0020] 同时,所述基底层可以由聚氯乙烯(PVC)制成。
[0021] 所述钝化层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
[0022] 可以在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光泽涂层之间另外形成底漆层。
[0023]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制造贴膜面板的方法,包括:在基底层上印制或者沉积铝沉积层;处理所形成的铝沉积层以具有深度在0.25μm到0.35μm范围内的细纹;在所处理的铝沉积层上形成钝化层;利用UV固化涂覆溶液涂覆所述钝化层;通过红外线照射来固化所述UV固化涂覆溶剂;以及将所述基底层贴附到所述基底材料的表面上。
[0024] 这里,可以在所述UV固化涂覆溶液中添加消光剂。
[0025] 所述铝沉积层的亮度值可以为45到49。
[0026]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用耐酸油墨涂覆所述表面的一部分;将涂覆有所述耐酸油墨的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电解着色;从经过所述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以及在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0027]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当在金属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时,通过经由电解着色来着上两色调颜色,可以允许更加匀称地涂覆所述防指纹涂层,从而防止在各颜色的边界处产生阶梯部。此外,可以在从金属面板的基底材料的表面上消除光泽的状态下最终形成防指纹涂层,从而与保留光泽相比能更进一步地提高防指纹特性。也就是说,当在作为背景的基底材料的表面上存在光泽时,如果留下指纹,将很容易看见。然而,当消除光泽后,即使留下相同程度的指纹,也相对不易看见这样的指纹。
[0028]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用耐酸油墨涂覆所述表面的一部分;将涂覆有所述耐酸油墨的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第一电解着色;从经过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将耐酸油墨再次涂覆到经过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处理的所述面板的一部分上;将所述面板放入电解液中以便执行第二次电解着色;从经过所述第二次电解着色的所述面板上去除所述耐酸油墨;以及在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0029] 在本公开的方案中,因为执行了两次电解着色,所以能够制造具有两种或更多色调的颜色的金属面板。
[0030] 这里,可以通过喷砂、压花或蚀刻方法之一对所述面板的表面上的光泽进行消光。
[0031] 此外,可以通过辊涂覆而形成所述防指纹涂层。电解涂覆处理后的部分可以被电解液氧化以形成厚度小于大约1μm的氧化物。这里,基本上不会出现阶梯层。因此,即使应用辊涂覆方法,各颜色之间的边界处的外观品质的降低也能得以最小化。
[0032] 所述第一次电解着色时的电解液和所述第二次电解液时的电解液可以彼此不同。因此,可以制造具有各种颜色的金属面板。
[0033]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制造金属面板的方法,包括:从金属面板的表面去除光泽;对经消光的面板的表面执行随机的表面处理;以及在经表面处理后的面板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0034] 这里,可以通过辊涂覆来形成所述防指纹涂层。
[0035] 在具有这些配置的本公开的这些方案中,即使没有单独的防指纹涂层,也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好地提高面板的防指纹特性,这导致制造成本的降低。
[0036] 此外,因为光泽涂层位于最上层上,所以面板能够具有耐划痕的防指纹特性。
[0037] 在具有这些配置的本公开的这些方案中,在消除光泽之后形成防指纹涂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指纹涂层的防指纹特性。
[0038] 在各颜色之间不会产生阶梯部,以防止降低在边界面处的涂层的品质,并且可以使用简单且所需成本更低的处理方法(例如辊涂覆)。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防指纹特性的贴膜面板的剖视图。
[0040] 图2是示出根据金属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对金属面板执行表面处理以形成两色调颜色的工艺流程图;以及
[0041] 图3是示出根据金属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对金属面板执行表面处理以形成三色调颜色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无论这些附图的图号如何,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均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多余的说明。在描述本发明时,如果对现有技术已知的功能或者结构的说明被视为不必要地转移了本发明的主旨,则省略这样的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理解。附图用于帮助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构思不被附图所限制。本发明的构思应当被认为引申到除了附图以外的任何变型、等同和替代方案。
[0043]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具有防指纹特性的贴膜面板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0044]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贴膜面板的剖视图。可以通过在作为基底材料的电解(EGI,Electrolytic Galvanized Iron)的表面上形成铝图案层来实现贴膜面板100。具体而言,在基底材料110的上表面上形成作为铝图案层的基底层的聚氯乙烯(PVC)层120。PVC层120可以覆盖在基底材料110的表面上存在的划痕或者表面凹凸(un-evenness),使得能够均匀地形成铝图案层,并且还起到防止铝图案层轻易脱落的作用。
[0045] 铝图案层130可以形成在PVC层120上。铝图案层130可以通过印刷或者沉积在PVC层120的表面上来形成。这里,一般将铝图案层130的亮度(明亮度)设定为值41或42以类似于实际的铝材,但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形成铝图案层130以具有45到49范围内的值的亮度。严格而言,亮度值与实际的铝材的颜色不同。然而,差别不大因而用户难以在视觉上辨认出差别。相反,与亮度值设定为41或者42的情形相比,本示例性实施例呈现出显著改进的防指纹特性。
[0046] 在形成铝图案层130之后,可以在铝图案层130的表面上形成细纹处理层140。细纹处理层140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预定细纹图案的抛光带对所产生的铝图案层130的上部进行抛光来形成,由此形成0.25μm到0.35μm范围内的深度。在抛光细纹以具有这样的深度后,在用户感觉到的光泽上观察不到太大的区别,但是在其上形成细纹的铝图案层上增加了漫反射,这使得留在表面上的指纹很少被视觉捕捉。
[0047] 这里,可以在基于最终将要形成的UV涂层的厚度或成分而定的范围内随机确定具体的深度。如上所述,当增加深度时,防指纹特性得以提高但是降低了光泽,而当减小深度时,防指纹特性会降低但提高了光泽。因此,可以考虑光泽和防指纹特性的要求来增加或者减小深度。
[0048] 在细纹处理层140上可以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150作为用于保护铝图案层的钝化层。PET层150在材料特性上是透明的,并且因此用户能够感觉到铝图案层本身的颜色和质地。
[0049] 可以在PET层150上形成用于稳定形成UV固化涂层(下文将说明)的底漆(primer)层160,并且因此而用于提高与UV固化涂层的附着力
[0050] UV固化涂层170可以形成在底漆层160上。可以通过在底漆层160的表面上沉积UV固化溶液并通过红外线照射来固化UV固化溶液而形成UV固化涂层170。这里,UV固化溶液可以含有低聚物、单体、溶剂、光引发剂和其他添加剂。当使用红外线时,光引发剂被红外线的能量聚合,并照此而依序聚合低聚物和单体。于是,具有透明性和高强度的聚合物留在底漆层160上,以限定UV固化涂层。
[0051] 这里,其他添加剂可以包括消光剂。消光剂可以是二氧化硅或聚乙烯(PE)蜡,并且用于降低完成的聚合物内的残留物的光泽。
[005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PVC层、PET层和底漆层。此外,细纹处理的深度、铝材的亮度、消光剂的使用或者不使用、或者消光剂的成分可以对光泽和防指纹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因素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0053]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金属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而处理金属面板的工艺流程图。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待处理的面板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并且由于材料本身具有吸引力的外观而被广泛用于家用电子产品的相对高价位的产品中。
[0054] 根据处理方法,在不锈钢的表面上具有光泽。一般而言,市场上供应的不锈钢呈有光泽状。图2A示出展现有光泽的不锈钢基底材料10。本发明人已经意识到当表面呈现光泽时,即使表面上涂覆有防指纹涂层,也由于留有指纹的部分和未留指纹的部分之间在亮度上的巨大差异而很容易看见指纹。因此,本发明人已经允许在着色工艺前执行去除光泽的工艺。
[0055] 为从金属的表面去除光泽,可以使用喷砂、蚀刻、压花等工艺。于是通过经由处理而在不锈钢的表面形成粗糙的表面能够去除光泽。去除光泽的程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防指纹涂层的特性而随机设定。
[0056] 可以在具有粗糙面12的基底材料10的部分表面上涂覆耐酸油墨14。耐酸油墨14可以用于防止基底材料10(粗糙面12)在电解着色过程中接触电解液,并且涂覆有耐酸油墨14的部分可以保持粗糙面12的原样。
[0057] 在完成耐酸油墨14的涂覆之后,具有粗糙面12的基底材料10可以放入电解液中,从而可以为其执行电解着色。一旦执行电解着色,未涂覆耐酸油墨14的部分可以接触电解液,由此形成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可取决于电解液的类型,待获得的颜色的示例可以包括棕色、金色、红色、蓝色、绿色以及黑色。这里,所述颜色可以根据粗糙面12的明亮度而不同。也就是说,和针对光泽面执行电解着色相比,可以根据明亮度而获得中间色,从而能够呈现出更多不同的颜色。
[0058] 由于氧化物具有低于大约1μm的厚度,所以不会因未产生氧化物的部分而存在阶梯部。此外,由所产生的氧化物和光之间的干扰得到氧化物的特定颜色的呈现。于是,根据氧化物的特性而获得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是钢本身的颜色而非通过使用单独的颜料或染料获得的颜色。所以,颜色可以是环保的且色彩的寿命可以是半永久性的,而不是由喷漆所形成的漆膜。
[0059] 当通过电解着色获得着色后表面16时,可以去除耐酸油墨14并且可以进行洗涤工艺,由此获得具有双色调颜色的不锈钢面板。所获得的面板通过辊间(roll-to-roll)处理连续涂覆,由此在其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辊间处理是使用辊20在面板的表面上连续形成涂层。在两种颜色之间的边界面处呈现阶梯部的情况下,可能易导致表面缺陷,因而辊间处理可能不能用于这种情况。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电解着色可以去除边界面之间的阶梯部,这可以导致以较低成本连续生产高品质防指纹涂层。
[0060] 此外,如前所述,着色后表面16不是通过贴附单独的漆膜等获得的,而是基底材料本身,因此除了弯曲方法以外,本公开的面板还能利用诸如深冲压等处理方法来处理,从而基体材料展示出很高的变形率。
[0061] 同时,所述制造方法可以适用于具有两个或者更多色调的颜色的情况。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制造方法而对金属的表面进行处理以具有三色调颜色的工艺流程图。
[0062] 图3(a)对应于形成图2所示的形成防指纹涂层的步骤(即图2(e)所示的状态)之前的步骤。在此状态下,面板的一半呈消光状态,而其另一半呈着色处理后状态。在此状态下,为了在粗糙面12的部分上形成具有与着色后表面16不同颜色的着色后表面,将耐酸油墨14’再次涂覆在粗糙面12的一半上和着色后表面16上。
[0063] 此后,当执行第二次电解着色时,对粗糙面12的未涂覆耐酸油墨14’的部分进行着色。为便于说明,此部分称为“第二着色后表面18”。在第二次电解着色中使用的电解液与在第一次电解着色中使用的电解液不同。因此,着色后表面16和第二着色后表面18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
[0064] 在此状态下,当去除耐酸油墨14’时,能够获得如图3(d)所示的具有三种颜色的不锈钢面板。此后,可以根据如图2所示的辊涂覆方法而在面板的表面上形成防指纹涂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