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橱柜用板材及橱柜

申请号 CN201410625108.X 申请日 2014-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476858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申请人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洪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橱柜用板材,包括 基层 和 面层 ;基层为复合层,其包括竹 纤维 层;面层为金属层,其包覆在基层周围。基层包括 基板 层和基围层,基板层的第一竹纤维层、第二竹纤维层和基围层的纤维层将木质层包围在中间,竹纤维层设在基层的外部充分发挥了竹纤维层的优点,竹纤维层的强度高,耐 水 性好,不 变形 ,不开裂,从而使得整个基层都具有了竹纤维层的特点;基层的中部为木质层,并且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的厚度小于木质层的厚度,在满足橱柜用板材的性能前提下,降低了板材的成本;在基层的外部包覆 铝 合金 面层,在进一步提高板材的性能的同时,对内部的基层进行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面层
基层为复合层,其包括竹纤维层;
面层为金属层,其包覆在基层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基层包括基板层,基板层包括第一竹纤维层、木质层和第二竹纤维层,木质层夹在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
优选地,木质层与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的厚度小于木质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基层还包括基围层,基围层为采用竹纤维制成的第三竹纤维层,基围层包围在基板层四周;
优选地,基围层的第三竹纤维层与基板层的第一竹纤维层、木质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分别包括基层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面层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包覆基层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面层的第一侧面与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连接;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二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二半侧面,两个第二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二侧面;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三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三半侧面,两个第三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三侧面;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四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四半侧面,两个第四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四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和/或,两个第三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和/或,两个第四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面层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橱柜用板材,其特征在于,基层与面层之间采用胶粘方式固定。
9.一种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橱柜应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橱柜用板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橱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橱柜用板材用作橱柜的面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橱柜用板材及橱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橱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橱柜用板材及橱柜。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在家居装饰中安装橱柜进行储物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橱柜可以应用在厨房、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等室内环境中。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求用于橱柜的板材具有结构牢固、耐性好、不变形、不开裂等特点。现有技术中橱柜用板材一般采用单一材质制成,最常用的板材为木质板材,其在使用过程中遇水容易膨胀,即使在其外层包覆金属层也难以避免上述现象。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橱柜用板板材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橱柜用板材及橱柜,该板材的结构牢固、耐水性好、不变形、不开裂。
[000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橱柜用板材,包括:基层面层
[0005] 基层为复合层,其包括竹纤维层;
[0006] 面层为金属层,其包覆在基层周围。
[0007] 优选地,基层包括基板层,基板层包括第一竹纤维层、木质层和第二竹纤维层,木质层夹在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
[0008] 优选地,木质层与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0009] 优选地,第一竹纤维层和第二竹纤维层的厚度小于木质层的厚度。
[0010] 优选地,基层还包括基围层,基围层为采用竹纤维制成的第三竹纤维层,基围层包围在基板层四周。
[0011] 优选地,基围层的第三竹纤维层与基板层的第一竹纤维层、木质层和第二竹纤维层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
[0012] 优选地,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分别包括基层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面层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包覆基层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0013] 面层的第一侧面与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连接;
[0014]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二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二半侧面,两个第二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二侧面;
[0015]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三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三半侧面,两个第三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三侧面;
[0016] 面层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四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四半侧面,两个第四半侧面拼接成面层的第四侧面。
[0017] 优选地,两个第二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和/或,两个第三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和/或,两个第四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或大于基层的厚度。
[0018] 优选地,面层采用合金材料制成。
[0019] 优选地,基层与面层之间采用胶粘方式固定。
[0020]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橱柜,所述橱柜应用上述橱柜用板材。
[0021] 优选地,所述橱柜用板材用作橱柜的面板。
[0022] 在发明中,橱柜用板材包括基层和面层,基层为复合层,复合层包括竹纤维层;面层为金属层,金属层包覆在基层周围。基层中包括竹纤维层,增加了基层的强度和耐水性能,并且竹纤维层遇水不易发生变形和开裂,在基层周围包覆金属层,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橱柜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橱柜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橱柜用板材,包括:基层1和面层2;
[0026] 基层1为复合层,基层1包括竹纤维层;具体地,基层1包括基板层和基围层,基板层包括第一竹纤维层3、木质层4和第二竹纤维层5,木质层4夹在第一竹纤维层3和第二竹纤维层5之间,木质层4与第一竹纤维层3和第二竹纤维层5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基围层为采用竹纤维制成的第三竹纤维层6,基围层包围在基板层四周,基围层的第三竹纤维层6与基板层的第一竹纤维层3、木质层4和第二竹纤维层5之间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具体设计时,可以设置第一竹纤维层3和第二竹纤维层5的厚度小于木质层4的厚度。
[0027] 面层2为金属层,面层2包覆在基层1周围,面层2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体地,面层2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面层2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分别包括基层1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面层2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包覆基层1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面层2的第一侧面与面层2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连接;面层2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二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二半侧面,两个第二半侧面拼接成面层2的第二侧面;面层
2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三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三半侧面,两个第三半侧面拼接成面层2的第三侧面;面层2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第四侧边向内折叠分别形成两个第四半侧面,两个第四半侧面拼接成面层2的第四侧面。
[0028] 在具体设计时,两个第二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基层1的厚度,这样,第二半侧面的侧面对接形成第二侧面,或者,两个第二半侧面的宽度之和大于基层1的厚度,第二半侧面的侧面部分重合并形成第二侧面,可以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半侧面包覆在位于下方的第二半侧面。
[0029] 在具体设计时,两个第三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基层1的厚度,这样,第三半侧面的侧面对接形成第三侧面,或者,两个第三半侧面的宽度之和大于基层1的厚度,第三半侧面的侧面部分重合并形成第三侧面,可以将位于上方的第三半侧面包覆在位于下方的第三半侧面。
[0030] 在具体设计时,两个第四半侧面的宽度之和等于基层1的厚度,这样,第四半侧面的侧面对接形成第四侧面,或者,两个第四半侧面的宽度之和大于基层1的厚度,第四半侧面的侧面部分重合并形成第四侧面,可以将位于上方的第四半侧面包覆在位于下方的第四半侧面。
[0031] 根据上述基层1和面层2的结构设计,在组装过程中,在基层1外侧涂胶,和/或在面层2内侧涂胶,基层1与面层2之间采用胶粘方式进行固定。
[00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层1包括基板层和基围层,基板层的第一竹纤维层3、第二竹纤维层5和基围层的纤维层将木质层4包围在中间,竹纤维层设在基层1的外部充分发挥了竹纤维层的优点,竹纤维层的强度高,耐水性好,不变形,不开裂,从而使得整个基层1都具有了竹纤维层的特点;基层1的中部为木质层4,并且第一竹纤维层3和第二竹纤维层5的厚度小于木质层4的厚度,在满足橱柜用板材的性能前提下,降低了板材的成本;在基层1的外部包覆铝合金面层2,在进一步提高板材的性能的同时,对内部的基层1进行保护。
[0033] 根据上述所述的橱柜用板材,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橱柜,所述橱柜应用上述的橱柜用板材,所述橱柜用板材用作橱柜的面板。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