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膜

申请号 CN201410705978.8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4476840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申请人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玉春; 王平; 阮国宇;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 薄膜 ;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 铜 合金 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 申请 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 铜合金 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其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膜,包括:
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
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
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层光学薄膜的折射率均为2.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折射率为0.01~
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为0.025mm~
0.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膜中的铜合金为CuNi、CuSn或CuZ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7~2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
15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
25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
15n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为9nm~
25n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膜的厚度为17~
24n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
80%,红外透过率小于25%。

说明书全文

一种柔性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膜。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窗膜是一种多功能化的聚酯复合薄膜材料,贴在玻璃表面能够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强度。按照应用的领域不同,玻璃窗膜可分为:建筑玻璃窗膜、汽车玻璃窗膜与安全玻璃窗膜。其中贴在汽车玻璃内外表面的汽车玻璃窗膜,具有节能隔热、隔紫外线、安全防盗等作用;同时其对窗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与可见光反射率要求也很高。
[0003] 纯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传热性是所有金属中最高的。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纳米结构的银是一种厚度仅10nm~40nm的纳米岛状导体材料,由于其中的纳米岛状间隙使其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过性,而对红外光有较高的阻隔性,因此,银是玻璃窗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透明材料。
[0004] 在实际应用中,窗膜的制作可以采用物理真空的方法先将Ag沉积在基材(玻璃或PET)表面制成薄膜,然后根据需要利用高折射率与纳米厚度的其他材料与Ag层相干涉,从而使制备的窗膜达到增透效果。Ag薄膜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以达到99%,但是银的表面易被化,氧化后的Ag表面对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仅为80%左右;同时在以PET为基材的窗膜中,由于Ag类薄膜中需要插入粘结膜,因此窗膜结构中的多个极薄的金属粘结膜使材料结构变得复杂,且增加了制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见光透过率高、红外线透过率低且成本较低的柔性膜。
[0006]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
[0007] 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
[0008] 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
[0009] 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层光学薄膜的折射率均为2.0~2.1。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折射率为0.01~0.02。
[0012]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树脂
[0013]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为0.025mm~0.050mm。
[0014] 优选的,所述铜合金膜中的铜合金为CuNi、CuSn或CuZn。
[0015]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7~20nm。
[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15nm。
[0017]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25nm。
[0018]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15nm。
[0019] 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为9nm~25nm。
[0020] 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7nm~24nm。
[0021] 优选的,所述柔性膜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红外透过率小于25%。
[00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申请通过在PET基材表面依次复合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第二光学薄膜铜合金层以及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其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铜合金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从而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以及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薄膜的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柔性膜仅包括三层光学薄膜,从而降低了柔性膜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红外透过率小于25%。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0025]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膜,包括:
[0026] 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
[0027] 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
[0028] 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
[0029] 本申请通过在柔性PET基材上依次复合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第二光学薄膜Cu合金层与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并通过限定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0030]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柔性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PET基材,2为第一光学薄膜,3为第二光学薄膜,4为第三光学薄膜。
[0031] 本申请中所述基材为柔性基底,其可以为单面加硬柔性基底也可以为双面加硬柔性基材,即所述基材的单面或双面经过硬化处理。所述柔性基材优选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树脂,更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柔性基材的厚度优选为0.025mm~0.050mm,更优选为0.030mm~0.040mm。
[0032] 按照本发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为高折射率电解质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用来修饰第二光学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所述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NiCr层的折射率为2.0~2.1。在光学薄膜技术领域,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材料的折射率也就是确定的。本申请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优选的,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比值为1.3~1.8。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7~20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9nm~25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0~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7~24nm。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15mm,同时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7~24nm。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其光学曲线跑偏,即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与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柔性膜的可见光与红外线的透过率受到影响。
[0033] 本申请中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材质为铜合金。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即铜合金层的折射率为0.01~0.02,所述铜合金优选为CuNi、CuSn或CuZn。若仅在PET基材上复合铜合金层,则会使柔性膜的红外光透过率高,可见光的透过率低,而影响柔性膜的光学性质,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与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修饰铜合金层,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为10~25n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15nm。所述第二光学薄膜即铜合金层对厚度较为敏感,其厚度过大或过小会使柔性膜的光学曲线严重跑偏,严重影响柔性膜的可见光与红外光透过率。
[0034] 本申请优选采用Roll-to-Roll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柔性膜。所述Roll-to-Roll磁控溅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本申请不作特别的限制。
[00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膜,包括:柔性基材;复合于所述基材表面的第一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二光学薄膜;复合于所述第二光学薄膜表面的第三光学薄膜;所述第一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二光学薄膜为铜合金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为NiCr膜;所述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光学薄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2~2。本申请通过在PET基材表面依次复合第一光学薄膜NiCr层、第二光学薄膜铜合金层以及第三光学薄膜NiCr层,其中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作为介质层,其可以修饰铜合金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从而使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以及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
并且本申请通过限定第一光学薄膜与第三光学薄膜的厚度比,使薄膜的厚度达到良好的配合,有利于保证柔性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与较低的红外光透过率。另一方面,本申请的柔性膜仅包括三层光学薄膜,从而降低了柔性膜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0%,红外透过率小于25%。
[0036]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柔性膜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0037] 实施例1
[0038] 将卷材23u的PET放置于放卷室,收卷室更换新的卷芯,清洁腔室,更换防护板,-6待真空抽至<2.0*10 mbar开始生产;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sccm~500sccm,腔室使用NiCr靶材,中频功率(MF power)放电,使NiCr溅射在PET表面,使NiCr层的厚度为
10nm;然后腔室使用Cu合金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表面溅射10nm的CuSn层;最后腔室换用NiCr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的厚度为17nm,得到柔性膜。
[0039] 按照ASTMD1003标准检测柔性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4%,可见光反射率为10.5%;红外线透射率为20%,红外线反射率为70%。
[0040] 实施例2
[0041] 将卷材23u的PET放置于放卷室,收卷室更换新的卷芯,清洁腔室,更换防护板,-6待真空抽至<2.0*10 mbar开始生产;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sccm~500sccm,腔室使用NiCr靶材,中频功率(MF power)放电,使NiCr溅射在PET表面,使NiCr层的厚度为
15nm;然后腔室使用Cu合金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表面溅射15nm的CuSn层;最后腔室换用NiCr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的厚度为20nm,得到柔性膜。
[0042] 按照ASTMD1003标准检测柔性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可见光反射率为11.5%;红外线透射率为17%,红外线反射率为75%。
[0043] 实施例3
[0044] 将卷材23u的PET放置于放卷室,收卷室更换新的卷芯,清洁腔室,更换防护板,-6待真空抽至<2.0*10 mbar开始生产;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sccm~500sccm,腔室使用NiCr靶材,中频功率(MF power)放电,使NiCr溅射在PET表面,使NiCr层的厚度为
12nm;然后腔室使用Cu合金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表面溅射12nm的CuSn层;最后腔室换用NiCr靶材,在氩气保护下,气体流量为400~500sccm,MF power放电,使NiCr层的厚度为18nm,得到柔性膜。
[0045] 按照ASTMD1003标准检测柔性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备的柔性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2%,可见光反射率为11%;红外线透射率为18%,红外线反射率为72%。
[0046]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4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