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

申请号 CN201410695984.X 申请日 2014-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4441803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申请人 长兴中远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伟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包括底布,底布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的底层冗起部,底层冗起部的底部空间内设有 支撑 条,底布的顶面上分布有多个球状凸起,底布的上表面贴合 覆盖 有 锡 箔层,锡箔层上方设有上层布,上层布上设有与底层冗起部相匹配的上层冗起部,上层布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 位置 与球状凸起的位置对应,制作好的窗帘遮光效果好,而且具备良好的防拉扯性和 隔音 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包括底布(1),其特征在于:底布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的底层冗起部(11),底层冗起部的底部空间内设有支撑条(3),底布的顶面上分布有多个球状凸起(12),底布的上表面贴合覆盖箔层(4),锡箔层上方设有上层布(2),上层布上设有与底层冗起部(11)相匹配的上层冗起部(21),上层布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2),通孔的位置与球状凸起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底层冗起部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布为无纺聚酯纤维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布为涂有纳米功能助剂的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布底面也设有球状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条为空心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为直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包括两个斜孔,两个斜孔底部相交,相交部分的位置位于球状凸起的正上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窗帘布都是垂帘式的,收卷时都是横向收卷,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窗帘布基本都是单层布料结构,单层布料结构的隔音效果非常有限,另外现在市面上的窗帘没有专的遮光结构,如果要增加遮光效果只有加厚布料,加厚布料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成本上升,而且自然加重了窗帘的重量,很不划算,而且即使加厚了布料,也达不到完全遮光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制作好的窗帘遮光效果好,而且具备良好的防拉扯性和隔音效果。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包括底布,底布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的底层冗起部,底层冗起部的底部空间内设有支撑条,底布的顶面上分布有多个球状凸起,底布的上表面贴合覆盖箔层,锡箔层上方设有上层布,上层布上设有与底层冗起部相匹配的上层冗起部,上层布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球状凸起的位置对应。
[0005]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底层冗起部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0006]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布为无纺聚酯纤维布。
[0007] 优选的,所述的底布为涂有纳米功能助剂的布。
[0008]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布底面也设有球状凸起。
[0009]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条为空心软管。
[0010] 优选的,所述的通孔为直通孔。
[0011] 优选额的,所述的通孔包括两个斜孔,两个斜孔底部相交,相交部分的位置位于球状凸起的正上方。
[0012]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利用双层布料结构,底布与上层布结合,底布与上层布之间隔有锡箔层,上层布上与球状凸起对应设有通孔,当光照透过上层布照到锡箔层上后,会被锡箔层反射回去,并且大部分光会通过通孔直接反射到外界,不会形成多次反射,起到完全遮光效果,另外底布上设有球状凸起,有了球状凸起后上层布与底布之间隔有一层隔音空间,锡箔层因为是覆盖贴合在底部表面,所以锡箔层也是自然形成球状凸起,当声波进入隔音空间后会在球状凸起之间反弹,经多次反弹后,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弱,可以达到消音效果,还有一部分声波会直接被球状凸起反射,通过上层布上的通孔反弹到外面,达到直接隔音效果,底层冗起部内设有支撑条,支撑条可以作为窗帘的纵向支撑用,增加纵向拉扯牢度,同时也方便窗帘布横向收卷。附图说明
[0013]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三维示意图;
[0014]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
[0015] 附图3为实施例1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0016] 附图4为实施例2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遮光效果的窗帘用纺织布料,包括底布1,底布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的底层冗起部11,底层冗起部的底部空间内设有支撑条3,底布的顶面上分布有多个球状凸起12,球状凸起基本密集分布在相邻两条底层冗起部之间,底布的上表面贴合覆盖有锡箔层,锡箔层因为是覆盖贴合在底布表面,所以锡箔层也是自然形成球状凸起,锡箔层上方设有上层布2,上层布上设有与底层冗起部11相匹配的上层冗起部21,上层布的底面贴合覆盖于锡箔层上形成球状凸起的顶部,即上层布的底面与锡箔层之间相隔一个球状凸起的高度,自然形成一个中空的隔音空间,实际粘接时,底层冗起部与上层冗起部粘接,粘接后相邻两个底层冗起部之间的隔音空间成为封闭空间,上层布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2,通孔的位置与球状凸起的位置对应。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利用双层布料结构,底布与上层布结合,底布与上层布之间隔有锡箔层,上层布上与球状凸起对应设有通孔,当光照透过上层布照到锡箔层上后,会被锡箔层反射回去,并且大部分光会通过通孔直接反射到外界,不会形成多次反射,起到完全遮光效果,另外底布上设有球状凸起,有了球状凸起后上层布与底布之间隔有一层隔音空间,锡箔层因为是覆盖贴合在底部表面,所以锡箔层也是自然形成球状凸起,当声波进入隔音空间后会在球状凸起之间反弹,经多次反弹后,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弱,可以达到消音效果,还有一部分声波会直接被球状凸起反射,通过上层布上的通孔反弹到外面,达到直接隔音效果,底层冗起部内设有支撑条,支撑条可以作为窗帘的纵向支撑用,增加纵向拉扯牢度,同时也方便窗帘布横向收卷。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每条底层冗起部之间的间距为30~50cm,所述的底层冗起部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方便配合支撑条,当然也可以是矩形;为了增加消音效果,所述的上层布底面也设有球状凸起,如此便增加声波的反弹阻碍物,使得声波消耗能量更多;所述的支撑条为实心布条,实心布条比较柔软,同时也是起到支撑防拉扯的作用,另外,所述的支撑条也可以为空心软管,空心软管的优点在于内部中空,可以将一部分声波的能量消耗在空心软管内,消音效果更好,同时窗帘作为易燃物,有必要对窗帘本身增加一定的阻燃效果,所以在所述的底布的顶面和底面涂有耐火涂层;另外,所述的上层布优选为无纺聚酯纤维布,无纺聚酯纤维布质轻,非常适合制作窗帘,而且无纺聚酯纤维布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者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纤网结构中会形成微小的孔,这些孔可作为本方案中的上层布的通孔,另外所述的底布为涂有纳米功能助剂的棉布,采用纳米功能助剂棉布纺织成品进行纳米技术处理,可以使制作窗帘的棉布具有阻燃、隔热、隔音、抗菌、防霉、防、防油、防污、防尘、防静电、耐磨等功能,集合了多种功能的布加工的窗帘,使用后始终不沾灰尘,免除了经常洗涤窗帘的烦恼,增强了布的隔热保温功能,属低节能型窗帘,非常适合本发明的特性。
[0020] 如图3中所示,实施例1中的通孔为直通孔,直通孔结构简单,加工时只需在上层布上直接扎孔即可,光或者声波进来时反射效果也好。
[0021] 如图4中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的所述的通孔包括两个斜孔,两个斜孔底部相交,相交部分的位置位于球状凸起的正上方,与实施例1的区别效果在于实施例2能接受能多度照射过来的光,无论上午的光照,还是下午的光照,都能被通孔下方的球状凸起直接反射,比实施例1的反射效果更好,例如从左边斜孔进入的光,大部分直接从右边斜孔反射出去,减少反射次数,使得本窗帘遮光效果更好。
[0022]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与以上实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