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结构布帛和纤维制品

申请号 CN201080068405.9 申请日 2010-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3052742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申请人 帝人富瑞特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安井聪; 袋忠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的干燥性优异的多层结构布帛以及 纤维 制品。一种多层结构布帛,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将由具有S方向 扭矩 的 假捻 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构成的具有30T/m以下的扭矩的复合丝配置在任一方的最外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结构布帛,其特征在于,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由具有S方向扭矩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构成的具有30T/m以下的扭矩的复合丝配置在多层结构布帛的最外层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对所述复合丝实施交错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构成所述复合丝的纤维为聚酯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构成所述复合丝的纤维的单丝纤度
4dtex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所述复合丝的卷缩率为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在与配置有所述复合丝的最外层的相反侧的最外层配置单丝纤度4.0dtex以下的复丝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所述复丝为单丝纤度1.2dtex以下的假捻卷缩加工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作为其它纤维,包含单丝纤维直径为
1000nm以下的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作为其它纤维,包含聚醚酯纤维或者含有该聚醚酯纤维的复合丝,所述聚醚酯纤维由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硬段并将聚乙二醇作为软段的聚醚酯弹性体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作为其它纤维,包含使聚酯成分和聚酰胺成分并排型地接合而成的复合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多层结构布帛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这3层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单丝纤维直径为
1000nm以下的纤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多层结构布帛为编织物。
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单位面积质量为200g/m 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对多层结构布帛实施吸加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其中,配置有所述复合丝的最外层表面的水分残余率为20%以下。
17.一种纤维制品,是选自以配置有所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位于肌肤侧的方式使用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结构布帛而成的衣料、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室内装饰用品、车辆内装材料以及寝具用品中的任一种。

说明书全文

多层结构布帛和纤维制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适用于衣料、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室内装饰用品、车辆内装材料、寝具用品等用途的干燥性优异的多层结构布帛和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疏性纤维,与、人造丝等亲水性纤维相比,具有干燥性优异这一特征。因此,以往,为了提高出汗时的干燥性、洗涤后的干燥性,提出使用由疏水性纤维构成的布帛。
[0003] 然而,将所述布帛用作伴随大量出汗的运动所使用的衣料、在雨或中运动所使用的衣料、在水中运动所使用的衣料等吸收大量水分的衣料时,并不能说干燥性充分,因此存在使穿着者感到发冷感、发粘感这种问题。
[0004] 另外,在夏季等洗涤次数增加的季节,寻求干燥性优异的布帛。
[0005] 作为提高布帛干燥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即,对于多层结构针织物,构成一方的最外层(表面层)的纤维与构成另一方的最外层(里面层)的纤维相比,配置单丝纤度小的纤维,由此使汗从布料里面层移动扩散至表面层,提高干燥性。然而,对于上述针织物,并不能说干燥性充分。
[0006] 应予说明,已知使具有S方向扭矩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复合而得到低扭矩复合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是,所述复合丝与本发明所要实现的课题完全不同。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6757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66136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8/00192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干燥性优异的多层结构布帛和纤维制品,所述多层结构布帛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
[0011]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以将由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构成的低扭矩复合丝用于多层结构布帛的任一方的最外层、并将该最外层位于肌肤侧的方式得到衣料等纤维制品,则能够得到极其优异的干燥性,进而通过进行反复深入研究,从而完成本发明。
[0012] 这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结构布帛,其特征在于,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由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构成的具有30T/m以下的扭矩的复合丝配置于多层结构布帛的最外层而成。”。
[0013] 此时,优选对上述复合丝实施交错加工。另外,优选构成上述复合丝的纤维为聚酯纤维。另外,优选构成上述复合丝的纤维的单丝纤度为4dtex以下。另外,优选上述复合丝的卷缩率为2%以上。
[0014] 对于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优选在与配置有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的相反侧的最外层配置单丝纤度4.0dtex以下的复丝。此时,优选该复丝为单丝纤度1.2dtex以下的假捻卷缩加工丝。
[0015] 对于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作为其它纤维,优选包含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另外,作为其它纤维,优选包含聚醚酯纤维或者含有该聚醚酯纤维的复合丝,上述聚醚酯纤维由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硬段并将聚乙二醇作为软段的聚醚酯弹性体构成。另外,作为其它纤维,优选包含使聚酯成分和聚酰胺成分并排型接合而成的复合纤维。另外,优选多层结构布帛具有最外层、中间层以及最外层这3层结构。此时,优选在上述中间层包含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另外,优选多层结构布帛为编织物。2
另外,优选多层结构布帛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00g/m 以下。另外,优选对多层结构布帛实施吸水加工。另外,优选多层结构布帛的里面的水分残余率为20%以下。
[0016]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其选自以配置有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位于肌肤侧的方式使用上述多层结构布帛而成的衣料、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室内装饰用品、车辆内装材料以及寝具用品中的任一种。
[0017] 根据本发明,多层结构布帛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得到干燥性优异的多层结构布帛和纤维制品。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模式性表示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图。
[0019] 图2是模式性表示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图。
[0020] 图3是模式性表示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图。
[0021] 图4是模式性表示本发明的1个方式的图。
[0022]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中可采用的单丝纤维截面形状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0023] 图6是实施例1中使用的编组织图。
[0024] 图7是实施例2中使用的编组织图。
[0025] 图8是实施例4中使用的编组织图。
[0026] 符号说明
[0027] 1 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
[0028] 2 假捻卷缩加工丝
[0029] 3 复合丝
[0030] 4 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
[0031] 5 假捻卷缩加工丝
[0032] 6 复合丝
[0033] 7 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
[0034] 8 单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或者聚醚酯纤维或者复合纤维
[0035] 9 复合丝
[0036] 10 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
[0037] 11 单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或者聚醚酯纤维或者复合纤维
[0038] 12 复合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0] 首先,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是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的多层结构布帛。纺织物组织或编织物组织的层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维持柔软的质感的方面考虑,优选为2层(最外层和最外层)或3层(最外层、中间层及最外层)。特别优选为3层(最外层、中间层及最外层)。应予说明,本发明中,使用多层结构布帛时,将最位于肌肤侧的最外层称为里面层,将另一方位于最外部空气侧的最外层称为表面层。
[0041] 另外,在2个最外层中的任一方的最外层(优选为里面层)配置有由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构成的具有30T/m以下的扭矩的复合丝。该复合丝可以在2个最外层的两方含有,但优选只在一方的最外层含有。
[0042] 假捻卷缩加工丝有:在第1加热器区域固定假捻的所谓的单加热器(one heater)假捻卷缩加工丝;和通过将该丝进一步导入第2加热器区域并进行松弛热处理而减小了扭矩的所谓第二加热器(second heater)假捻卷缩加工丝。另外,根据施捻的方向,有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本发明中,可使用这些假捻卷缩加工丝。
[0043] 上述复合丝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即,可以将丝条经由第1辊、固定温度为90~220℃(更优选为100~190℃)的热处理加热器利用加捻装置施捻,由此得到单加热器(one heater)假捻卷缩加工丝,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导入第2加热器区域而进行松弛热处理,由此得到第二加热器(second heater)假捻卷缩加工丝。假捻加工时的拉伸倍率优
1/2
选为0.8~1.5的范围,优选假捻度在假捻度(T/m)=(32500/(Dtex) )×α的式中为α=0.5~1.5,通常为0.8~1.2位最佳。其中,Dtex为丝条的总纤度。作为使用的加捻装置,由于盘式或带式的摩擦式加捻装置容易穿丝且断头也少因而优选,也可以是销(pin)方式的加捻装置。另外,可根据施捻的方向选择假捻卷缩加工丝所具有的S方向扭矩或Z方向扭矩。接着,可将2种以上的假捻卷缩加工丝进行合丝而得到上述复合丝。
[0044] 优选通过交错加工对上述复合丝赋予交织。为了不损害柔软的质感、拉伸性而优选交织(交错)的个数在30~90个/m的范围内。如果该个数大于90个/m,则有可能损害柔软的质感和拉伸性。相反,如果该个数小于30个/m则有可能复合丝的集束性变得不充分,并且针织编织性受损。应予说明,交织处理(交错加工)使用通常的交错喷嘴处理即可。
[0045] 作为这样得到的复合丝的扭矩,为30T/m以下(优选为10T/m以下,特别优选为无扭矩(0T/m))尤为重要。通过将上述低扭矩复合丝用于最外层(优选为里面层),从而体积变大,使用时迅速吸收发出的汗后,可迅速移至其它层并得到极其优异的干燥性。扭矩越小越优选最优选为无扭矩(0T/m)。这样为了形成无扭矩,将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Z方向的假捻卷缩加工丝合丝时,除扭矩方向不同以外,可使用具有相同扭矩的2种假捻卷缩加工丝。
[0046] 另外,对于上述复合丝而言,优选卷缩率为2%以上(更优选为10~20%)。如果该卷缩率小于2%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得到柔软的质感、拉伸性。
[0047] 对于上述复合丝,优选单丝纤度为4dtex以下(优选为0.00002~2.0dtex,特别优选为0.1~2.0dtex)。该单丝纤度越小越好,也可以是称为纳米纤维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复合丝。如果该单丝纤度大于4dtex则有可能无法得到柔软的质感。另外,作为复合丝的总纤度,优选为33~220dtex的范围内。进而,作为复合丝的纤丝数优选为
50~300根(更优选为100~300根)的范围内。
[0048] 另外,作为上述复合丝的单丝截面形状,可以为通常的圆截面,也可以为圆截面以外的异型截面形状。作为上述异型截面形状,可例示三见方、四见方、十字、扁平、带有收缩部的扁平、H型、W型等。通过采用这些异型截面形状,从而能够对布帛赋予吸水性。特别是,通过采用如图5所示的带有收缩部的扁平异型截面形状,从而不仅赋予吸水性,还对布帛赋予特别优异的柔软性。此时,从布帛的柔软性的见方度考虑,由扁平截面形状的长边中心线方向的长度B与在与该长边中心线方向呈直见方而交叉的方向的最大宽度C1的比B/C1表示的截面扁平度优选为2~6(更优选为3.1~5.0)的范围内。另外,从吸水性的见方度考虑,其宽度的最大值C1与最小值C2的比C1/C2优选为1.05~4.00(更优选为1.1~1.5)的范围内。
[0049] 作为构成上述复合丝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聚酯纤维、丙烯酸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乙酸酯纤维、以及棉、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或将它们复合而成的纤维。在得到优异的干燥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聚酯纤维。作为上述聚酯,优选以对苯二甲酸为主要酸成分、以选自原子数2~6的烷撑二醇即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中的至少1种为主要二醇成分的聚酯。其中,特别优选以乙二醇为主要二醇成分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以丙二醇为主要二醇成分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0050] 对于上述聚酯,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少量(通常30摩尔%以下)的共聚成分。此时,作为所使用的对苯二甲酸以外的二官能性羧酸,例如可举出间苯二甲酸、二羧酸、二苯二羧酸、二苯氧乙烷二羧酸、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P-氧苯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己二酸、癸二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的二官能性羧酸。另外,作为上述二醇以外的二元醇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环己烷-1,4-二甲醇、新戊二醇、双酚A、双酚S等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的二元醇化合物及聚氧烷撑二醇等。
[0051] 上述聚酯可以使用任意方法来合成。例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说明时,可通过以下两个阶段反应来制造,即,第一阶段反应,使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化反应,或者使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这样的对苯二甲酸的低级烷基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或者使对苯二甲酸与环氧乙烷反应,从而生成对苯二甲酸的二醇酯和/或其低聚合物;以及第二阶段反应,在减压下加热第1阶段的反应生成物,使其发生缩聚反应直到获得所希望的聚合度。另外,上述聚酯,可使用被材料再利用或化学再利用的聚酯,或者可以是如日本特开2004-270097号公报、特开2004-211268号公报记载的使用含有特定磷化合物及化合物的催化剂得到的聚酯。此外,可以是使用聚乳酸或立体络合聚乳酸等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聚酯,或如日本特开2009-091694号公报记载的使用以生物质即来源于生物的物质作为原材料得到的单体成分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52] 如果上述聚酯含有相对于聚酯重量为0.1重量%以上(优选为0.1~5.0重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则能够对多层结构布帛赋予紫外线遮挡性而优选。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例示苯并 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等。其中,从在纺丝的阶段不分解的见方度出发,特别优选苯并 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0053] 作为上述苯并 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可优选例示日本特开昭62-11744号公报所公开的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即,有2-甲基-3,1-苯并 嗪-4-酮、2-丁基-3,1-苯并嗪-4-酮、2-苯基-3,1-苯并 嗪-4-酮、2,2’-亚乙基双(3,1-苯并 嗪-4-酮)、2,2’-四亚甲基双(3,1-苯并 嗪-4-酮)、2,2’-p-苯撑双(3,1-苯并 嗪-4-酮),
1,3,5-三(3,1-苯并 嗪-4-酮-2-基)苯、1,3,5-三(3,1-苯并 嗪-4-酮-2-基)萘等。
[0054] 另外,如果上述聚酯含有相对于聚酯重量为0.2重量%以上(优选为0.3~2.0重量%)的消光剂(二氧化钛),则能够对多层结构布帛赋予防透性而优选。
[0055]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聚酯中含有微孔形成剂(有机磺酸金属盐)、着色防止剂、热稳定剂、阻燃剂(三氧化二锑)、荧光增白剂、着色颜料、防静电剂(磺酸金属盐)、吸湿剂(聚氧烷撑二醇)、抗菌剂、其它无机粒子中的1种以上。
[0056]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中,对配置在配有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以外的层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得到优异的干燥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在其它层配置由上述的聚酯纤维构成的单丝纤度4.0dtex以下(更优选为0.00002~2.0dtex,特别优选为0.1~2.0dtex)的复丝。作为该复丝,从进一步提高干燥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单丝纤度1.2dtex以下(更优选为0.00002~1.2dtex)的假捻卷缩加工丝。
[0057] 另外,为了对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赋予吸水性,作为其它纤维,还优选包括日本特开2007-291567号公报记载的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特开2005-36374号公报记载的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硬段并以聚氧乙二醇为软段的聚醚酯弹性体构成的聚醚酯纤维、或者含有该聚醚酯纤维的复合丝、特开2006-118062号公报记载的使聚酯成分和聚酰胺成分并排型接合而成的复合纤维等。其中,从提高吸水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优选为10~1000nm,更优选为510~800nm)的纤维。
[0058] 作为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优选溶解除去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海成分而成的纤维。此时,作为海岛型复合纤维,可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7-2364号公报公开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岛数100~1500)。
[0059] 这里,作为海成分聚合物,优选纤维形成性良好的聚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等。例如,作为易溶于水溶液的聚合物,优选为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环氧烷缩合系聚合物、聚乙二醇系化合物共聚聚酯、聚乙二醇系化合物及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的共聚聚酯。其中,优选将6~12摩尔%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与3~10重量%的分子量4000~
12000的聚乙二醇共聚而成的固有粘度为0.4~0.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共聚聚酯。
[0060] 另一方面,岛成分聚合物优选纤维形成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立体络合聚乳酸、共聚第3成分而成的聚酯等聚酯。该聚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含有微孔形成剂、阳离子染料可染剂、着色防止剂、热稳定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着色剂、吸湿剂、无机微粒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61] 上述由海成分聚合物和岛成分聚合物构成的海岛型复合纤维优选熔融纺丝时的海成分的熔融粘度大于岛成分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另外,岛成分的直径优选为10~1000nm的范围。此时,该直径不是正圆时求得外接圆的直径。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中,其海岛复合重量比率(海:岛)优选为40:60~5:95的范围,特别优选为30:70~10:90的范围。
[0062] 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容易地制造。即,使用上述海成分聚合物和岛成分聚合物进行熔融纺丝。作为用于熔融纺丝的纺丝喷丝头,可使用具有用于形成岛成分的中空针组、微孔组的喷丝头等任意的喷丝头。吐出的海岛型截面复合纤维复丝丝被冷却固化,优选以400~6000m/分钟进行熔融纺丝后进行卷绕。得到的未拉伸丝优选经另外的拉伸工序被制成具有所需的强度·伸长率·热收缩特性的复合纤维,或着也可以是暂时不进行卷绕而以一定速度卷取(引き取り)于辊,接着通过拉伸工序后进行卷绕的方法均可。进而,可以实施假捻卷缩加工。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中,作为单丝纤维纤度、纤丝数、总纤度分别优选单丝纤维纤度为0.5~10.0dtex、纤丝数为5~75根、总纤度在30~170dtex(优选为30~100dtex)的范围内。
[0063] 接着,根据需要将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制成布帛后,实施碱水溶液处理,通过用碱水溶液溶解除去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的海成分,从而将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制成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此时,作为碱水溶液处理的条件,可以使用浓度1~4%的NaOH水溶液在55~70℃的温度下进行处理。
[0064]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中,例如优选以下方式:如图1模式性表示,在一方的最外层配置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且在另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和假捻卷缩加工丝的方式;如图2模式性表示,在一方的最外层配置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且在中间层配置假捻卷缩加工丝,并且在另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的方式;如图3模式性表示,在一方的最外层配置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且在另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和上述其它纤维(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或上述聚醚酯纤维或上述复合纤维)的方式;如图4模式性表示,在一方的最外层配置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且在中间层配置上述其它纤维(单丝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或上述聚醚酯纤维或上述复合纤维)且在另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的方式等。其中,从获得优异的吸水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在一方的最外层配置单丝纤度为1.5dtex以下且纤丝数为36根以上的复丝(或者假捻卷缩加工丝),并且在中间层配置单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的纤维,并且在另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的方式。如果将上述布帛以配置了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位于肌肤侧的方式使用,则汗从一方的最外层迅速移至另一方的最外层,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干燥性而优选。
[0065]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中,作为纺织物组织或编织物组织,只要是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纺织物组织或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编织物组织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果是编织物组织,则可举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ポンチ口一マ)、罗纹空气层组织(ミラノリブ)、集圈罗纹(タックリブ)、反面鹿点花纹(裏鹿の子)、单式凹凸组织(シングルピケ)、双式凹凸组织(ダブルピケ)等圆针织物(丸編地),半畦组织(ハ一フ)、背面半畦组织(バックハ一フ)、经绒组织(クインズコ一ド)、经斜平组织(シヤ一クスキン)等单梳栉经针织物(シングル経編地),双面拉舍尔经编组织(ダブルラッセル),双面双梳栉经平组织(ダブルトリコット)等2重经针织物(2重経編地)。如果为纺织物组织,可举出经二重纺织物、纬二重纺织物等采用多层结构的多层纺织物。其中,从获得优异的干燥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编织物组织。
[0066] 上述布帛中,作为丝织密度或者编织密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获得优异的干燥性、优异的吸水性、以及优异的质感等方面考虑,如果是纺织物,则优选经密度50~200根/2.54cm、纬密度50~200根/2.54cm的范围。另外,如果是编织物,则优选30~100横列/2.54cm、20~80纵列/2.54cm的范围。另外,为了不损害轻量性,优选最终得到的单位面2 2
积质量为200g/m 以下(更优选为20~200g/m)。
[0067] 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可使用上述复合丝利用通常的编织机或织机容易地进行编织而制成。另外,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多层结构布帛实施常法的染色精加工、吸水加工、防水加工、起毛加工、紫外线遮挡或抗菌剂、除臭剂、防虫剂、蓄光剂、回归反射剂,负离子生成剂等赋予功能的各种加工。这里,作为吸水加工(吸汗加工),优选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等亲水化剂在染色时通过同浴加工或后处理固定工序赋予以布帛。优选上述亲水化剂的附着量相对于布帛的重量为0.25~0.50重量%的范围。
[0068] 这样得到的多层结构布帛中,由于在任一方的最外层配置上述复合丝,并且该复合丝体积大(有蓬松性),所以出的汗被迅速吸收并移至其它层,因此能够得到极其优异的干燥性。另外,汗回流少且舒适性优异。
[0069] 这里,优选配置有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表面的水分残余率为20%以下。但是,水分残余率通过下述方法而测定。在调节为温度20℃、湿度65%RH的室内,在剪裁为10cm见方2
的试样中向试样里面滴加0.1cc蒸馏水3分钟,然后,用滤纸夹持试样,加载10g/cm 的负载,由30秒后的滤纸的增加重量算出水分残余率。
[0070] 水分残余率[%]=((滴加水后的滤纸重量[gr])-(滴加水前的滤纸重量[gr])÷0.1×100
[0071] 另外,下述定义的发粘性优选为98cN(100gf)以下。其中,粘性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在直径8cm的金属辊载置长度15cm、宽度6cm的试样,将一端安装于应·应变仪,在布帛的另一端安装重为9.8cN(10gf)的线夹(clip)。接着,边以7cm/sec的表面速3
度旋转金属辊,边用注射器将5cm 的水注入到金属辊与试样之间,此时用应力·应变仪测定试样中的张力,用其最大值来评价发粘性。
[0072] 另外,下述定义的干燥性优选为30分钟以下。其中,干燥性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在调节为温度20℃、湿度65%RH的室内,向剪裁为10cm见方的试样滴加1cc的蒸馏水后,经时测量试样重量并通过待已滴加的水分完全变干的时间评价干燥性(干燥时间)。
[0073] 接下来,本发明的纤维制品为选自以配置了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位于肌肤侧方式使用上述多层结构布帛而成的衣料(例如,运动用衣料或者内衣用衣料或者女士用衣料或者男士用衣料)、医疗用品、卫生用品(例如,尿布或护理床单)、室内装饰用品(例如沙发布边、椅子布边),车辆内装材料(例如,汽车座套材料)以及寝具用品(例如,被褥布边、枕布边)中的任一种纤维制品。
[0074] 上述纤维制品,将上述多层结构布帛以配置有上述复合丝的最外层位于肌肤侧的方式而使用,所以出的汗被迅速吸收并迅速移至其它层,因此能够得到极其优异的干燥性。另外,汗回流少且舒适性优异。
[0075] 实施例
[0076] (1)扭矩
[0077] 将试样(卷缩丝)约70cm水平展开,在中央部悬挂0.18mN×公称特数(表示テックス)(Tex)(2mg/de)的初负载后,将两端合丝。
[0078] 丝通过残留扭矩而旋转并从开始至初负载静止在保持该状态下,得到捻丝。将这样得到的捻丝在17.64mN×公称特数(0.2g/de)的负载下用丝条捻度机测定25cm长的捻度。将得到的捻度(T/25cm)放大4倍而得到扭矩(T/m)。
[0079] (2)交错度
[0080] 将交织丝(交错丝)在8.82mN×公称特数(0.1g/de)的负载下选取1m的长度,除重后,读取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的结节点的数量,以个/m表示。
[0081] (3)卷缩率
[0082] 将测试用丝条缠绕在周长为1.125m的测长器的周围,制备干纤度为3333dtex的绞丝。将上述绞丝悬挂于刻度板的挂钉,在其下部施加5.9cN(6gf)的初负载,再施加588cN(600gf)负载,测定此时的绞丝的长度L0。其后,立即从上述绞丝除去负载,并从刻度板的挂钉上取下,将该绞丝在沸水中浸渍30分钟,实现卷缩。从沸水中取出沸水处理后的绞丝,用滤纸吸去绞丝所含的水分,并在室温下风干24小时。将该风干后的绞丝悬挂于刻度板的挂钉,在其下部施加588cN(600gf)的负载,1分钟后测定绞丝的长度L1a,之后,从绞丝取下负载,一分钟后测定绞丝的长度L2a。测试纤丝丝条的卷缩率(CP)通过下述式算出。
[0083] CP(%)=((L1a-L2a)/L0)×100
[0084] (4)水分残余率
[0085] 在调节为温度20℃、湿度65%RH的室内,在剪裁成10cm见方的试样中,向试样里面2
滴加0.1cc蒸馏水3分钟后,用滤纸夹持试样,施加10gf/cm 的负载,由30秒后的滤纸的增加重量计算水分残余率。
[0086] 水分残余率[%]=((滴加水后的滤纸重量[gf])-(滴加水前的滤纸重量[gf])÷0.1×100
[0087] (5)发粘性
[0088] 在直径8cm的金属辊载置长度15cm、宽度6cm的试样,将一端安装于应力·应变仪,在试样的另一端安装重为9.8cN(10gf)的线夹。接着,边以7cm/sec的表面速度旋转3
金属辊,边用注射器将5cm 的水注入到金属辊与试样之间,此时用应力·应变仪测定试样中的张力,用其最大值来评价发粘性。将98cN(100gf)以下评价为良好。
[0089] (6)干燥性
[0090] 在调节为温度20℃、湿度65%RH的室内,向剪裁为10cm见方的试样滴加1cc的蒸馏水后,经时测量试样重量并通过待已滴加的水分完全变干的时间(分钟)来评价干燥性。为30分以下则评价为良好。
[0091] (7)熔融粘度
[0092] 将干燥处理后的聚合物在设定在纺丝时的挤出熔融温度的孔口中进行固定并熔融保持5分钟之后,施加数种的负载进行挤出,标绘此时的剪断速度和熔融粘度。平滑地连-1接该标绘,制作剪断速度-熔融粘度曲线,观察剪断速度为1000秒 时的熔融粘度。
[0093] (8)溶解速度
[0094] 将海、岛成分分别用0.3φ-0.6L×24H的喷丝头以1000~20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卷绕丝,进而以残留伸长率成为30~60%的范围进行拉伸,制作84dtex/24fil的复丝。将其以欲溶解的温度、浴比100置于各溶剂中,由溶解时间和溶解量算出了减量速度。
[0095] (9)单丝纤维直径
[0096] 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布帛的照片之后,以n数为5测定了单纤维直径,求得其平均值。
[0097] [实施例1]
[0098] 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剂的含有率为0.3重量%)由通常的纺丝装置在280℃下进行熔融纺丝,以2800m/分钟的速度卷取,而在不拉伸的情况下卷绕,得到半拉伸的聚酯丝条90dtex/48fil(单丝纤维的截面形状:圆截面)。
[0099] 接着,使用该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度2500T/m(S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同时拉伸假捻卷缩加工。
[0100] 另一方面,使用上述聚酯丝条,在拉伸倍率1.6倍、假捻度2500T/m(Z方向)、加热器温度180℃、丝速350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同时拉伸假捻卷缩加工。
[0101] 接着,将这些具有S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与具有Z方向扭矩的假捻卷缩加工丝合丝来进行空气交织处理(交错加工),得到复合丝(110dtex/96fil、卷缩率7%、扭矩2
0T/m)。空气交织处理使用交错喷嘴,以超喂率1.0%、压空压0.3MPa(3kgf/cm)赋予60个/m的交织。
[0102] 接着,使用28机号(ゲ一ジ)圆编织机,利用上述复合丝(A)和扭矩92T/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假捻卷缩加工丝84dtex/72fil(B)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丝84dtex/72fil(C),根据图6所示的编组织,编织成凸纹针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2横列2
/2.54cm、30纵列/2.54cm、单位面积质量为58g/m)。接着,对上述编织物实施通常的染色精加工(130℃且30分钟的高压染色,最终固定为170℃的干热固定)。得到的编织物是一方的最外层由A和B及C构成且另一方的最外层由A和B构成的2层结构的编织物。对于该编织物,水分残余率为里15%/表45%,发粘性为74cN(75gf),干燥性为19分钟。另外,被由A和B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瞬时移至相反侧最外层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少,且干燥性良好。
[0103] 接着,将该编织物以由A和B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位于肌肤侧的方式而使用得到运动用衣料(短袖T恤)和内衣并进行穿着,结果从衣料向肌肤的返湿少且干燥性优异而舒适。
[0104] [实施例2]
[0105] 实施例1中,将半拉伸的聚酯丝条的总纤度/单丝数变更为56dtex/12fi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总纤度/单丝数为66dtex/24fil的无扭矩(扭矩0T/m)的复合丝(A)。
[0106] 接着,使用28机号圆编织机,利用上述复合丝(A)和扭矩206T/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假捻卷缩加工丝33dtex/12fil(B)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84dtex/72fil(C),根据图7所示的编组织,编织成反面鹿点花纹针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6
2
横列/2.54cm、37纵列/2.54cm、单位面积质量为80g/m)。接着,对上述编织物实施通常的染色精加工(130℃且30分钟的高压染色,最终固定为170℃的干热固定)。得到的编织物是一方的最外层(表面)由C构成且另一方最外层(里面)由A和B构成的2层结构的编织物。
对于该编织物,水分残余率为里4%/表38%,发粘性为51cN(52gf),干燥性为21分钟。另外,被由A和B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瞬时移至相反侧最外层面(表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少,且干燥性良好。
[0107] [实施例3]
[0108] 实施例2中,使用下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来代替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编2
织成编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2横列/2.54cm、36纵列/2.54cm、单位面积质量为74g/m)。
[0109] (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
[0110] 作为岛成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0℃的熔融粘度为1200泊,消光剂的含量:0重量%),作为海成分使用将6摩尔%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和6重量%的数均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0℃的熔融粘度为1750泊)(溶解速度比(海/岛)=230),将海:岛=30:70、岛数=836的海岛型复合未拉伸纤维以纺丝温度280℃、纺丝速度1500m/分钟进行熔融纺丝并暂时卷绕。
[0111] 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以拉伸温度80℃、拉伸倍率2.5倍进行辊拉伸,接着在150℃下热固定并卷绕。得到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为总纤度56dtex/10fil,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纤维横截面,结果岛的形状为圆形状且岛的直径为710nm。
[0112] 接着,为了除去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的海成分,将编织物以3.5%NaOH水溶液,在70℃下进行了30%碱减量,然后,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染色精加工。
[0113] 得到的编织物是里面由C构成且表面由A和B(单丝纤维直径为710nm的纳米纤维)构成的2层结构的针织物。对于该针织物,水分残余率为里5%/表22%,发粘性为53cN(54gf),干燥性为22分钟。另外,被由A和B(单丝纤维直径为710nm的纳米纤维)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瞬时移至相反侧最外层面(表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少,且干燥性良好。
[0114] [实施例4]
[0115] 使用28机号圆编织机,利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复合丝(A)和扭矩206T/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假捻卷缩加工丝33dtex/12fil(B)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丝84dtex/72fil(C),根据图8所示的编组织和丝设计,编织成接结两侧的编织物(坯布2
的密度为47横列/2.54cm、35纵列/2.54cm、单位面积质量为85g/m)。
[0116] 接着,对上述编织物实施通常的染色精加工(130℃且30分钟的高压染色,最终固定为170℃的干热固定)。
[0117] [实施例5]
[0118] 实施例4中,使用实施例3中使用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来代替B,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编织成编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7横列/2.54cm、35纵列/2.54cm、单位面积质量2
为97g/m)。对该编织物进行与实施例3同样地染色精加工。
[0119] 得到的编织物是一方的最外层(表面)由C构成、中间层由单纤维直径为710nm的纳米纤维构成、另一方最外层(里面)由A构成的3层结构的编织物。对于该编织物,水分残余率为里3%/表34%,发粘性为48cN,干燥性为29分钟。另外,被由A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瞬时移至相反侧最外层面(表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少,且干燥性良好。
[0120] [比较例1]
[0121] 实施例2中,使用扭矩92T/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假捻卷缩加工丝84dtex/72fil来代替A和C而得到编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8横列/2.54cm、37纵列2
/2.54cm、单位面积质量为76g/m)。
[0122] 接着,对上述针织物实施通常的染色精加工(130℃且30分钟的高压染色,最终固定为170℃的干热固定)。得到的编织物是一方的最外层面(里面层)由C构成且另一方的最外层(表面层)由A和B构成的2层结构的编织物。对于该编织物,返回(後戻り)为里25%/表20%,发粘性为125cN(128gf),干燥性为38分钟。另外,在一方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也残留在里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多,且干燥性不良。
[0123] [比较例2]
[0124] 实施例4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丝84dtex/72fil来代替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得到编织物(坯布的密度为47横列/2.54cm、35纵列/2.54cm,单位面积2
质量为90g/m)。接着,对上述编织物实施通常的染色精加工(130℃且30分钟的高压染色,最终固定为170℃的干热固定)。得到的编织物是一方的最外层(表面)由C构成、中间层由B构成、另一方最外层(里面)由C构成的3层结构的编织物。对于该编织物,水分残余率为里25%/表20%,发粘性为136cN(139gf),干燥性为43分钟。另外,在由C构成的最外层面(里面)吸收的汗也残留在里面,从里面向肌肤的返湿多,且干燥性不良。
[012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6]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纺织物组织或者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组织的干燥性优异的多层结构布帛以及纤维制品,其工业的价值极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