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保护片

申请号 CN201010576288.9 申请日 2010-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2108265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9
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内田翔; 泽﨑良平; 林圭治; 武田公平;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片,其在支承基材上具备 粘合剂 层,粘合剂层对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 力 ,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不会出现糊状残留。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作为支承基材的一个最外层的表 面层 (Ⅰ)上具备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含有热塑性弹性体,该表面层(Ⅰ)含有大于50重量%的直链低 密度 聚乙烯。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支承基材的一个最外层的表面层(Ⅰ)上具备粘合剂层,
该粘合剂层含有热塑性弹性体,
该表面层(Ⅰ)含有大于50重量%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Ⅰ)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1为0.5μ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基材由2层以上的结构构成,
具有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2为0.5μm~2.0μm的表面层(Ⅱ),作为所述表面层(Ⅰ)的相反侧的最外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基材由3层以上的结构构成,
具有机械物性控制层,作为中间层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Ⅰ)的厚度为2μm~20μ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Ⅱ)的厚度为2μm~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含有比例为50重量%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3
所述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42g/cm 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雾度值为20%~80%。

说明书全文

表面保护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表面保护片。

背景技术

[0002] 表面保护片可以用于粘贴在金属板、树脂板、玻璃板等被附体上而发挥保护作用等。
[0003] 作为表面保护片所要求的特性,可以列举贴附在被附体上后在加工和搬运时不会对被附体造成损伤、在被附体上贴附时不浮起且不剥落、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贴附在被附体上后在剥离时不出现糊状残留等。
[0004] 作为表面保护片的粘合剂层所能够使用的粘合剂,一直以来通常使用在天然橡胶或改性天然橡胶中配合了增粘剂等的天然橡胶类粘合剂。但是,天然橡胶类粘合剂由于耐候性差等的原因,贴附在被附体上后在剥离时大多会出现糊状残留。
[0005] 因此,作为能够抑制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出现糊状残留的粘合剂,提出了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日本特开平8-1295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0484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9492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19435号公报)。
[0006] 但是,含有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剂层存在对于现有的支承基材的锚定力不足的问题。由于该锚定力不足,结果不能抑制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出现的糊状残留。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片,其在支承基材上具备粘合剂层,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力,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不会出现糊状残留。
[0008]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作为支承基材的一个最外层的表面层(Ⅰ)上具备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含有热塑性弹性体,该表面层(Ⅰ)含有大于50重量%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
[000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层(Ⅰ)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1为0.5μm以下。
[00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承基材由2层以上的结构构成,具有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2为0.5μm~2.0μm的表面层(Ⅱ),作为上述表面层(Ⅰ)的相反侧的最外层。
[00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承基材由3层以上的结构构成,具有机械物性控制层,作为中间层之一。
[001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层(Ⅰ)的厚度为2μm~20μm。
[001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层(Ⅱ)的厚度为2μm~20μm。
[001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含有比例为50重量%以上。
[0015]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42g/3
cm 以下。
[001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雾度值为20%~80%。
[0017] 发明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表面保护片,其在支承基材上具备粘合剂层,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力,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不会出现糊状残留。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片的截面示意图。
[0020] 符号说明
[0021] 1:支持基材;2:粘合剂层;10:表面层(Ⅰ);20:表面层(Ⅱ);30:机械物性控制层;100:表面保护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A.表面保护片的整体构成
[0023]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具备支承基材和粘合剂层。支承基材具有表面层(Ⅰ)作为一个最外层。粘合剂层设置在表面层(Ⅰ)上。
[0024]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片的截面示意图。表面保护片100具备支承基材1和粘合剂层2。支承基材1具有表面层(Ⅰ)10作为一个最外层。优选如图1所示,支承基材1具有表面层(Ⅱ)20作为表面层(Ⅰ)10的相反侧的最外层、具有机械物性控制层30作为中间层。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不限定为图1所示的具体形态,例如,也可以具有多层中间层,还可以不具有中间层。另外,支承基材可以由2层以上的结构构成,还可以由3层以上的结构构成。
[0025]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总厚度可以根据用途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15μm~1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100μm。
[0026]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雾度值优选为20%~80%、更优选为30%~75%。表面保护片的雾度值如果在这样的范围内,该表面保护片就会具有适合于外观调整用途的外观。通过外观调整,可以赋予刮擦的润滑性和气泡驱除性、气泡辨识性、高级感、表面保护材料辨识性(可知贴附了表面保护片)等的功能。
[0027] B.支承基材
[0028] 支承基材由多层构造构成,至少具有表面层(Ⅰ)作为一个最外层。支承基材优选具有表面层(Ⅱ)作为表面层(Ⅰ)相反一侧的最外层,具有机械物性控制层作为中间层。
[0029] B-1.机械物性控制层
[0030] 机械物性控制层可以适当选择,使得支承基材表现出希望的机械物性。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采用任意的适当厚度。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厚度优选为10μm~150μm、更优选为20μm~100μm。
[0031] 机械物性控制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
[0032]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只要能够通过熔融挤出而成型为膜,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树脂。作为该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丙烯类聚合物、聚乙烯、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等聚烯烃树脂及其改性物;α-烯烃与乙烯基化合物(例如,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酸酯;聚酯;聚氯乙烯等。作为丙烯类聚合物,可以列举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
[0033] 在使用均聚丙烯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时,该均聚丙烯的结构可以是全同立构、无规立构、间规立构的任意一种。
[0034] 在使用聚乙烯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时,该聚乙烯可以是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的任意一种。
[0035] 在机械物性控制层中,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含有,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作为含有2种以上的并用形态,可以列举掺合和共聚。
[0036] 上述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Sumitomo Noblen”系列(嵌段聚丙烯)、SunAllomer Ltd.生产的商品名“PF”、“PM”、“PC”、“PB”系列(嵌段聚丙烯)等。
[0037] 根据需要,机械物性控制层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机械物性控制层能够含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紫外线吸收剂、耐热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等。机械物性控制层中所含有的添加剂的种类、数和量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
[0038] 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二苯甲类化合物、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等。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只要在表面保护片成型时不发生渗出,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机械物性控制层中的热塑性树脂,代表性地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
[0039] 作为上述耐热稳定剂,例如,可以列举受阻胺类化合物、磷类化合物和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等。上述耐热稳定剂的含量,只要在表面保护片成型时不发生渗出,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机械物性控制层中的热塑性树脂,代表性地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
[0040] 作为上述填充剂,例如,可以列举滑石、、碳酸、粘土、母、硫酸钡、晶须(whisker)、氢氧化镁等无机填充剂。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10μm。相对于100重量份机械物性控制层中的热塑性树脂,填充剂的含量优选为1重量份~200重量份。
[0041] B-2.表面层(Ⅰ)
[0042] 表面层(Ⅰ)的厚度优选为2μm~20μm、更优选为2μm~15μm、特别优选为2μm~10μm。如果表面层(Ⅰ)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以均匀的厚度层叠,成型性和处理性良好,粘合剂层对于表面层(Ⅰ)表现出充分的锚定力,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整体的机械物性也良好。
[0043] 表面层(Ⅰ)的厚度优选不大于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厚度,更优选为机械物性控制层厚度的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机械物性控制层厚度的50%以下。如果表面层(Ⅰ)的厚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表面层(Ⅰ)的机械物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整体的机械物性和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处理性良好。
[0044] 表面层(Ⅰ)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1优选为0.5μm以下、更优选为0.4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5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0.25μm以下、更加特别优选为0.20μm以下、最优选为0.15μm以下。上述表面层(Ⅰ)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1的下限值优选为0.01μm以上。
[0045] 如果表面层(Ⅰ)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1在上述范围内,在所得到的表面保护片中,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更高的锚定力,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出现糊状残留。
[0046] 表面层(Ⅰ)含有大于50重量%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70重量%~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90重量%~100重量%、最优选为95重量%~100重量%。通过使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在所得到的表面保护片中,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力,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不会出现糊状残留。
[0047] 作为上述直链低密度聚乙烯,能够采用任意适当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例如,可以列举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从品质和物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3
烯。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优选为0.942g/cm 以下、更优选为0.910g/
3 3
cm ~0.935g/cm。
[0048] 上述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的商品名“KERNEL”系列、“HARMOREX”系列(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Prime Polymer Co.,Ltd.生产的商品名“Evolue”系列(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ULTZEX”系列(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得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等。
[0049] 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1g/10min~50g/10min、更优选为1.5g/10min~4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2.0g/10min~30g/10min。
如果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在这样的范围内,则所得到的表面保护片中,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更高的锚定力,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出现糊状残留。另外,如果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在这样的范围内,则生产率良好,如果低于该范围,则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力时的挤出量下降,导致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和成膜性下降)。熔体流动速率可以通过基于JISK 7210的方法测定。
[0050] 表面层(Ⅰ)中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51]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表面层(Ⅰ)中也可以含有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以外的任意适当的树脂成分。例如,可以列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均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嵌段聚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
[0052] 根据需要,表面层(Ⅰ)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可以在表面层(Ⅰ)中含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使用B-1项中说明的添加剂。
[0053] B-3.表面层(Ⅱ)
[0054] 表面层(Ⅱ)的厚度优选为2μm~20μm、更优选为2μm~15μm、特别优选为2μm~10μm。如果表面层(Ⅱ)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就容易获得所希望的表面粗糙度和所希望的雾度值,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整体的机械物性良好,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处理性良好。
[0055] 表面层(Ⅱ)的厚度优选不大于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厚度,更优选为机械物性控制层厚度的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机械物性控制层厚度的50%以下。如果表面层(Ⅱ)的厚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表面层(Ⅱ)的机械物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整体的机械物性和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处理性良好。
[0056] 表面层(Ⅱ)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2为0.5μm~2.0μm、优选为0.8μm~1.9μm、更优选为1.0μm~1.9μm。
[0057] 如果表面层(Ⅱ)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2在上述那样的范围内,就可以得到具有适合于外观调整用途的外观的表面保护片。
[0058] 只要是能够使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2达到0.5μm~2.0μm那样的材料,表面层(Ⅱ)可以由任意适当的材料形成。作为表面层(Ⅱ),优选采用下述的形态A~形态C。
[0059] 表面层(Ⅱ)优选含有聚乙烯和丙烯类聚合物(形态A)。
[0060] 作为丙烯类聚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丙烯类聚合物。作为丙烯类聚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另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得的聚丙烯作为丙烯类聚合物。
[0061] 上述聚乙烯和丙烯类聚合物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0062] 作为市售品的聚乙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TOSOH CORPORATION生产的商品名“Petrocene 209”、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的商品名“NOVATEC LD LJ803”、“NOVATEC LDLC701”、“NOVATEC LD LC720”等。
[0063] 作为市售品的丙烯类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商品名“Sumitomo Noblen”系列、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生产的商品名“NOVATEC PP”系列、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生产的商品名“WINTEC”、“WELNEX”系列、SunAllomer Ltd.生产的商品名“PF”、“PC”、“PM”、“PB”、“PS”、“PH”系列等。
[0064] 上述聚乙烯和丙烯类聚合物的重量比,可以根据所希望的雾度值和/或表面粗糙度,采用任意适当的重量比。该重量比(聚乙烯∶丙烯类聚合物)优选为10∶90~90∶10、更优选为20∶80~80∶20、特别优选为30∶70~70∶30。
[0065] 表面层(Ⅱ)优选含有丙烯类聚合物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形态B)。
[0066] 作为丙烯类聚合物,例如可以使用形态A中说明的丙烯类聚合物。
[0067] 作为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只要是被称为TPO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代表性地具有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构成的硬链段和作为橡胶成分(加氢(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乙烯—丙烯橡胶(EPDM、EPM、EBM等))的软链段。
[0068] 上述丙烯类聚合物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0069] 作为市售品的丙烯类聚合物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形态A中说明的市售品丙烯类聚合物。
[0070] 作为市售品的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SunAllomer Ltd.生产的商品名“Catalloy”系列等。
[0071] 上述丙烯类聚合物和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比,可以根据所希望的雾度值和/或表面粗糙度采用任意适当的重量比。该重量比(丙烯类聚合物∶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为20∶80~80∶20、更优选为30∶70~70∶30、特别优选为40∶60~60∶40。
[0072] 表面层(Ⅱ)优选含有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态C)。
[0073] 上述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0074] 作为市售品的聚乙烯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形态A中说明的市售品聚乙烯。
[0075] 作为市售品的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DU PONT-MITSUI POLYCHEMICALS CO.,LTD.生产的“EVAFLEX”系列等。
[0076] 上述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重量比,可以根据所希望的雾度值和/或表面粗糙度采用任意适当的重量比。该重量比(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优选为20∶80~80∶20、更优选为30∶70~80∶20、特别优选为30∶70~70∶30。
[0077] 表面层(Ⅱ)中所包含的各种树脂成分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78]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表面层(Ⅱ)中可以含有上述形态A~形态C中说明的树脂以外的任意适当的树脂成分。
[0079] 表面层(Ⅱ)中可以含有长链烷基类剥离剂。如果表面层(Ⅱ)含有长链烷基类剥离剂,就能够防止例如以卷轴形态保管等的、粘合带之间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的表面层(Ⅱ)与粘合剂层的贴附。另外,不需要用隔离层覆盖表面层(Ⅱ),所以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所希望的雾度值和表面粗糙度的粘合带。
[0080] 长链烷基类剥离剂含有长链烷基类高分子。长链烷基类高分子可以通过使具有反应性基团的高分子和具有能够与该反应性基团反应的烷基的化合物在任意适当的加热溶剂中反应而得到。在该反应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催化剂。作为催化剂,例如,可以列举化合物或叔胺等。
[0081] 作为上述反应性基团,例如,可以列举羟基、氨基、羧基、来酸酐基等。作为具有该反应性基团的高分子,可以列举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其中,优选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其中,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的概念也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部分皂化物,聚乙烯醇的概念也包括聚乙酸乙烯酯的部分皂化物。
[0082] 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8~30个、更优选为12~22个。如果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在这样的范围内,就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的剥离性的表面层(Ⅱ)。作为这样的烷基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月桂基、硬脂基、山嵛基等。作为具有这样的烷基的化合物(即,具有能够与上述反应性基团反应的烷基的化合物),可以列举辛基异氰酸酯、癸基异氰酸酯、月桂基异氰酸酯、硬脂基异氰酸酯等的异氰酸酯;酰氯、胺、醇等。其中,优选异氰酸酯。
[0083] 长链烷基类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000000、更优选为20000~1000000。如果长链烷基类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就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剥离性的表面层(Ⅱ)。
[0084] 表面层(Ⅱ)中的长链烷基类剥离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2重量%~30重量%、特别优选为5重量%~20重量%。含有比例小于1重量%时,有时得不到添加长链烷基类剥离剂的效果。含有比例大于50重量%时,可能会出现渗出物。
[0085] 根据需要,表面层(Ⅱ)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表面层(Ⅱ)中可以含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使用B-1项中说明的添加剂。
[0086] B-4.其它层
[0087]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还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其它层(未图示)。可以具有其它层作为支承基材中的一个最外层的表面层(Ⅰ)以外的层。
[0088] C.粘合剂层
[0089] 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300μm、更优选为2μm~100μm、特别优选为3μm~50μm。
[0090] 只要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雾度值达到20%~80%,粘合剂层的雾度值能够采用任意适当的值。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优选为1%~80%、更优选为10%~60%。只要粘合剂层的雾度值在这样的范围内,就能够得到具有适合于外观调整用途的外观的表面保护片。
[0091] 粘合剂层含有热塑性弹性体。粘合剂层中热塑性弹性体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9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90重量%。通过使粘合剂层中热塑性弹性体的含有比例落在上述范围内,在得到的表面保护片中,能够充分粘合在被附体上,并且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更高的锚定力,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被附体上贴合后剥离时出现糊状残留。
[0092]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93] 作为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优选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等苯乙烯类AB型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SBS的氢化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S)、SIS的氢化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BS)等苯乙烯类ABA型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SBSB)等苯乙烯类ABAB型四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BS)等苯乙烯类ABABA型五嵌段共聚物;具有这些以上的AB重复单元的苯乙烯类多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将苯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乙烯性双键氢化而得到的氢化物等。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0094] 作为市售品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Kraton Polymer公司生产的“G1657”(苯乙烯类弹性体)等。
[0095] 作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以外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CEBC(JSR株式会社生产、Dynaron 6000系列)、SEBC(JSR株式会社生产、Dynaron 4000系列)。
[0096] 除了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以外,粘合剂层还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粘合剂。作为这样的粘合剂,可以列举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类粘合剂等。
[0097] 根据需要,粘合剂层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以列举烯烃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液态丙烯酸类共聚物、聚乙烯亚胺、脂肪酸酰胺、磷酸酯、一般的添加剂等。在粘合剂层中所含有的其它成分种类、数和量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增粘剂;软化剂;防老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和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剂或颜料等。
[0098] 配合增粘剂的作用在于提高粘合力。为了避免由于凝聚力下降而导致出现糊状残留的问题,增粘剂的配合量根据被附体而适当决定为任意适当的配合量。通常,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优选为0~60重量份、更优选为0~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40重量份。
[0099]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列举脂肪族类共聚物、芳香族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类共聚物系或脂环式类共聚物等的石油类树脂、香豆酮—茚类树脂、萜烯类树脂、萜烯酚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类树脂、(烷基)酚醛类树脂、二甲苯类树脂或它们的氢化物等。增粘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100] 作为增粘剂,从剥离性和耐候性等方面出发,例如,优选荒川化学工业社生产的“ARCON P-125”等的加氢类增粘剂。另外,增粘剂可以使用作为烯烃树脂或与热塑性弹性体的掺合物而销售的市售品。
[0101] 配合软化剂的作用在于提高粘合力。作为软化剂,例如,可以列举低分子量的二烯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作为该衍生物,例如,可以例示在一个末端或两个末端具有OH基或COOH基的衍生物。具体可以列举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一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二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一醇等。为了进一步抑制对被附体的粘合性的提高,优选氢化聚丁二烯和氢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类聚合物的氢化物和烯烃类软化剂等。具体可以列举KURARAY CO.,LTD.生产的“Kuraprene LIR-200”等。这些软化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102] 软化剂的分子量可以适当设定为任意适当的量。如果软化剂的分子量过小,可能导致从粘合剂层向被附体的物质转移和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如果软化剂的分子量过大,就会存在缺乏提高粘合力的效果的倾向,所以,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更优选为10000~50000。
[0103] 在使用软化剂时,其添加量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量。如果软化剂的添加量过多,就会存在在高温或在室外暴露时糊状残留增加的倾向,所以,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相对于100重量份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如果软化剂的添加量大于40重量份,在高温环境下、室外暴露时的糊状残留就会变得显著。
[0104] 根据需要,可以对粘合剂层的单面或两面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焰火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
[0105] D.表面保护片的制造方法
[0106]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制造。代表性地可以列举:通过共挤出制造支承基材,在该支承基材上热熔涂布粘合剂的方法(制造方法1);通过共挤出制造支承基材,在该支承基材上涂布溶解有粘合剂的有机溶剂涂布液或粘合剂分散的乳液的方法(制造方法2);将形成支承基材各层的材料和形成粘合剂层的材料共挤出的方法(制造方法3)等。
[0107] 可以使用挤出机和共挤出用模头,根据吹塑法、T模法等进行共挤出法。
[0108] 由上述制造方法1或2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时,可以对设有粘合剂层的支承基材表面、即表面层(Ⅰ)的表面实施易粘合处理。作为易粘合处理,例如,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处理、ITRO处理(硅酸化焰火处理)、增粘涂层处理等。
[0109] 作为在上述制造方法2中的有机溶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列举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溶剂;乙酸乙酯等脂肪族羧酸酯类溶剂;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溶剂等。这样的有机溶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110] 由上述制造方法2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时,有机溶剂涂布液中可以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环氧类交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等。
[0111] 由上述制造方法2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时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涂布方法。作为涂布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用棒涂机、凹版涂布机、旋涂机、辊涂机、刮刀涂布机、敷贴器等的方法。
[0112]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也可以含有剥离剂。作为剥离剂,可以列举长链烷基类剥离剂和有机硅类剥离剂。作为使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含有剥离剂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在上述制造方法1~3中,使表面层(Ⅱ)含有剥离剂并进行共挤出的方法;和在上述制造方法1~3中,在形成支承基材后,将剥离剂溶解在溶剂等中进行涂布的方法等。
[0113] 实施例
[0114]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其中,实施例等中的试验和评价方法如下。并且,份表示重量份。
[0115] 《算术平均粗糙度Ra1》
[0116] 利用双面胶带,将支承基材的不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Ⅱ)的表面粘贴在光滑的玻璃上,之后,对于支承基材的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表面,使用光学式测量仪NT9100(Veeco公司生产),在Measurement Type:VSI(Infinite Scan),Objective:10.0X、FOV:1.0X、Modulation Threshold:0.1%的条件下,以n=3进行测定。测定后,以Terms Removal:Tilt Only(Plane Fit),Window Filtering:Fourier Filtering,Fourier Filtering(High Pass/Gaussian/High Cut Off 5/mm)进行数据解析,将此时显示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作为Ra1。
[0117] 《算术平均粗糙度Ra2》
[0118] 利用双面胶带,将支承基材的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表面粘贴在光滑的玻璃上,之后,对支承基材的不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Ⅱ)的表面,使用光学式测量仪NT9100(Veeco公司生产),在Measurement Type:VSI(Infinite Scan),Objective:2.5X、FOV:1.0X、Modulation Threshold:0.1%的条件下,以n=3进行测定。测定后,以Terms Removal:Tilt Only(Plane Fit),Window Filtering:None进行数据解析,将此时显示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作为Ra2。
[0119] 《雾度值》
[0120] 使用雾度计HM-150(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社生产)进行测定。根据JISK7136,通过雾度值(%)=Td/Tt×100(Td:扩散透射率、Tt:全部光线透射率)算出雾度值。
[0121] 《锚定力(Anchoring force)》
[0122] 以线压78.5N/cm、速度300mm/分钟将表面保护片的粘合剂层表面之间贴合,利用双面胶带,在具有足够强度的固定用板(例如,SUS430BA板)上粘贴与表面保护片的粘合剂层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
[0123] 粘贴30分钟后,使用内向(Instron)型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生产,Autograph),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180°剥离的条件下,剥离预先将粘合剂层之间贴合的表面保护片的一侧。此时,对于固定用板一侧的、表面保护片的支承基材和粘合剂层之间产生破坏(锚定破坏)的样品,将其破坏所需的力作为锚定力(N/20mm)。
[0124] 另外,对于剥离时在固定用板一侧的表面保护片的支承基材和粘合剂层间以外产生破坏的样品,判断为不发生锚定破坏(在表1中记为“-”)。
[0125] 《糊状残留》
[0126] 作为被附体,使用丙烯酸板(Mitsubishi Rayon Co.,Ltd.生产、ACRYLITE L)、ABS板、SUS板(SUS430BA)。其中,关于SUS板,使用利用甲苯洗净其表面的SUS板。
[0127] 在各被附体上,以线压78.5N/cm、速度300mm/分钟贴合表面保护片,在80℃放置1天。
[0128] 之后,恢复到室温,以速度300mm/分钟、90°剥离的条件剥离表面保护片,目测观察在各被附体表面上有无糊状残留。
[0129] ○:无糊状残留
[0130] ×:有糊状残留
[0131] [实施例1]
[0132] 作为支承基材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材料。
[0133] (不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Ⅱ)的形成材料):准备50份无规聚丙烯(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生产、NOVATEC PP EG8)和50份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NOVATEC LD LJ803)的混合物。
[0134] (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形成材料):准备嵌段聚丙烯(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Noblen KS23f8)。
[0135] (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准备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
[0136] 通过T模熔融共挤出,使上述支承基材的形成材料成型,得到支承基材(1)。不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Ⅱ)的厚度为8μm,机械物性控制层的厚度为40μm,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厚度为8μm。
[0137] 另外,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100份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Kraton Polymers生产、G1657)和30份增粘剂(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ARCON P-125)的混合物。
[0138] 将上述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溶解在稀释溶剂(甲苯)中,涂布在支承基材(1)上并使其干燥,形成厚度为5μm的粘合剂层,得到表面保护片(1)。
[0139]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1)的评价结果。
[0140] [实施例2]
[0141]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HARMOREX NF464)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2)。
[0142]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2)的评价结果。
[0143] [实施例3]
[0144]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直链低密度聚乙烯(Prime Polymer Co.,Ltd.生产、Evolue SP2120)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3)。
[0145]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3)的评价结果。
[0146] [实施例4]
[0147]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直链低密度聚乙烯(Prime Polymer Co.,Ltd.生产、Evolue SP1071C)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4)。
[0148]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4)的评价结果。
[0149] [实施例5]
[0150]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直链低密度聚乙烯(Prime Polymer Co.,Ltd.生产、ULTZEX 2021L)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5)。
[0151]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5)的评价结果。
[0152] [比较例1]
[0153]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Toso Corporation生产、Petrocene 186)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C1)。
[0154]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C1)的评价结果。
[0155] [比较例2]
[0156] 作为与粘合剂层接触的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 生 产、NOVATEC HD HF560)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生产、KERNEL KF28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表面保护片(C2)。
[0157] 在表1中表示表面保护片(C2)的评价结果。
[0158]
[0159] 由表1可以判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具有高的锚定力,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不会出现糊状残留。而在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作为表面层(Ⅰ)的形成材料的比较例1~2中,粘合剂层对于支承基材的锚定力低于实施例,另外,根据被附体的种类,在被附体上贴附后剥离时会发生糊状残留。
[0160]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适合在电子部件制造用、构造用、汽车用等的各种用途领域中,用于在金属板、树脂板、玻璃板等被附体上贴附而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还可以用于外观调整用途、装饰用途、标记用途等。另外,通过适当选择表面层(Ⅱ)等,也适合用作光学部件用、例如棱镜片或涂覆板等的表面保护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