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灭菌处理的液体容器的共挤压多层膜

申请号 CN98800500.X 申请日 1998-02-17 公开(公告)号 CN1222884A 公开(公告)日 1999-07-14
申请人 巴克斯特生物技术公司; 发明人 P·布兹奥; I·因科林戈;
摘要 柔性且透明的完全由聚烯 烃 形成的膜、箔、片材等,通过成型、灌装和封口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制造注入液容器,它包括两个具有不同的 聚合物 组成的端层(A)和(C),以及“n”个中间 基层 B1,B2…Bi…Bn,这些基层具有乙烯含量和 软化 温度 梯度。
权利要求

1.膜、片材、箔和类似的柔性透明复合材料,它们是由具有高 层间相容性和粘着性的多个共挤压层组成,特别适合于通过成型-灌 装-封口方法(F-F-S)生产容器,尤其是流体袋,该流体特别是注入 液,该容器必须在大约121℃或者更高温度下,用蒸气在高压灭菌 器中进行杀菌消毒,该容器除了透明度和良好的接触焊外还必须具有 高耐穿破性和耐跌落性,所说的膜至少包括:
-外层(A),该层在所说的F-F-S加工过程中要与焊接装置形 成接触且其熔融温度至少为130℃并且要有高机械强度以在杀菌消毒 阶段能支撑填充的容器;
-内层(C),该层将会与所说的液体形成接触,一旦容器形成 并填充,它经受焊接热封或冷封;以及
-在(A)和(C)层之间的复合中间层(B),该层对于粘着性、 透明性、抗机械性能、吸震性等是特别重要的,所说的层在没有粘合 剂和交联化合物的情况下,基本上由烯聚合物组成,其特征在于:
层(A)和(C)具有不同的成分;层(A)基本上由聚合物组成, 该聚合物由可含有少量乙烯或α-烯烃的组合单体单元的丙烯组合单 体单元形成;层(C)基本上由可具有少量α-烯烃的乙烯组合单元组 成;层(B)基本上由一定数量(n)的聚合物层组成,它包括在(A) 附近上部(A-AS)中“ms”数量的基层,“mc”数量的中央基层,该 基层形成在(A)和(C)之间的中间层(B)的中央层或芯(BB), 和包含在所说的集合体B-B和C-Ci之间的下部C-Ci中“mi”数量 的层,其中ms+mi+mc=n,至少上部(A-As)和下部(C-Ci)的层或 基层“ms”和“mc”分别具有乙烯组合单体单元的含量梯度和软化温 度的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膜,其特征在于外层(A)基本上由可带 有不高于4%的少量乙烯组合单元的丙烯组合单体单元形成;层(C) 基本上由可带有少量α-烯烃的乙烯组合单体单元形成;在层(B)的 A-As和C-Ci段中的所有“ms”和“mc”基层显示出乙烯单体单元含 量的增加,但在A-As中软化温度从(A)的最高软化温度(Tmax)降 到在芯(CO,BB)中的最低温度(Tmin),分别地,在C-Ci段软化 温度从层C的所说的芯的最低温度增加到至少121℃的杀菌消毒温 度。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膜,其特征在于“mc”是在6和8之间, “ms”至少等于2,“mi”是在2和10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之一的膜,其特征在于层(A)选 自具有乙烯含量低于3.5%的丙烯聚合物,其厚度在10~80微米之 间,层(C)选自具有α-烯烃含量低于10%的乙烯聚合物,所说的“ms” 上部基层的熔融温度从140℃降低到大约90℃,所说的“mi”下部基 层的温度从90℃增加到至少12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之一的膜,其特征在于:层(A) 是由具有PE(聚乙烯)含量低于3.5的PP(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形 成的;层(C)是具有α-烯烃含量低于10%的LLDPE(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层(B)包括由无规的PP共聚物和弹性体改良剂的混合物构 成的至少第一基层B2,该弹性体改良剂选自乙烯-丙烯-单体二烯的三 元共聚物EPDM或SEBS;以及基层B3,B4,B5,B6,B7等,它们是 由聚乙烯形成的,该聚乙烯选自具有少量α-烯烃和MDPE的聚合物型 的VLLDPE和LDPE。
6.主要根据表1的复合多层膜。
7.容器,特别是盛液体,尤其是盛医用液体的袋,可在121℃ 或者更高的温度下用水蒸气在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消毒,它们是由聚烯 烃共挤压多层膜组成,至少在共挤压多层膜中的一层上要有软化温度 低于121℃的基层,其特征在于外层(A)和内层(C)(在121℃或 者更高的温度下消毒期间,即当中间层(B)的“n”个基层中的至少 大部分处在部分熔融的条件下并且使容器具有耐机械性能)的厚度随 着含在袋中液体重量和(B)的总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B)的 总厚度是在50微米之上时是在40微米之上,并且,对于至少1升的 液体量,(B)基层的数量“n”也要随着所说的最后液体量的增加而 增加。

说明书全文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膜,片材,箔和类似的柔性透明复合材料,它们是 由具有较高层间相容性和粘着性的多个共挤压层组成,特别适合于通 过成型-灌装-封口方法(F-F-S)生产容器,尤其是流体(特别是注 入液)的袋,该容器必须在大约121℃或者更高温度下,用蒸气在 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杀菌消毒,该容器除了透明度和良好的接触焊 (welding resistance)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耐穿破性和耐跌落性, 所说的膜至少包括:

-外层(A),该层在所说的F-F-S加工过程中要与焊接装置形 成接触且其熔融温度至少为130℃并且要有高机械强度在杀菌消毒阶 段能支撑填充的容器;

-内层(C),该层将会与所说的液体形成接触,一旦容器形成 并填充液体,它经受焊接热封或冷封;以及

-在(A)和(C)层之间的复合中间层(B),该层对于粘着性, 透明性,抗机械性能,吸震性等是特别重要的,所说的层在没有粘合 剂和交联化合物的情况下,基本上由烯聚合物组成。

现有技术的说明

专利申请(瑞士专利申请号为3771/93,对应于EP-A- 0658421)中描述了基本为上述类型的多层共挤压膜,即具有在本说 明书序言和相关的权利要求1中作为现有技术所说明的特征。在所说 的申请中(在这里将引入对该申请的描述),外层(A)和内层(C) 具有相同的对称成分(即相同的无菌聚烯烃PO-STERI),而中间层(B) (不可灭菌,其熔点低于121℃,厚度为50~200微米)是由聚烯烃 构成的,该聚烯烃选自热塑性聚烯烃,密度低于0.9g/m3的乙烯-丁烯 共聚物和相关的混合物。层(A和C)(其厚度为10~80微米)的材 料选自丙烯聚合物和丙烯与乙烯和/或丁烯的共聚物;乙烯聚合物或 乙烯与具有六个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物;带有或不带有少量弹性体 的相关混合物。在下面使用的符号表示:PP是丙烯聚合物,PE是乙 烯聚合物,该聚合物可能是线性(L)的并具有低密度(L)中密度(M) 或高(H)密度(D)。

实施例中,层(A)和(C)两者可同时是PP或C8-LLDPE(线 性的具有少量辛烯的低密度聚乙烯(8))而(B)也可以是回收的材 料和重新造粒的聚烯烃材料。类似的在EP-A-0216506(归类为X即 在所说的EP-A-0658421的检索报告中被认为是相关的文件)中描述 了一种医疗袋,该袋是通过层压形成的,它是由层(A)和(C)组成 的,这两层是相同的并选自LDPE,HDPE或乙烯-α烯烃的共聚物,其 密度至少为0.920g/cm3,而(B)是乙烯-α烯烃的共聚物,其密度低 于0.935g/cm3。具有对称成分的层(A)和(C)的必要性一般基于这 样的事实:在这样做时可减少中间层(B)在所说的层(A)和(C) 之间赋予充分的相容性和粘着性的难度,仅仅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成 分,所以层(A)和(C)是可共存的。

可是经验证明,使单层(即使很厚)材料(B)特别是在杀菌消 毒后使层(A)和(C)具有充分的粘着性既不容易也不是很有把握, 尽管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分。实际上在注入液袋的情况下要面临双倍的 问题,不仅要考虑例如依据粘度来评价和选择(A)和(C)层以使它 们配合得更合适,而且还要依据(例如)由“药典(PHARMACOPEA)” 的可接受性来考虑问题,对于“药典(PHARMACOPEA)”将要考虑中 间层的附着系数,该附着系数必须很高并且要求很严,对于保证结构 达到可接受的状态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现在要求袋要能装更多的液 体,所以就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共挤压膜以及相关的容器,该容器具有 “最大的maximorum”性能,特别是极佳数值的最佳组合:不同组成 的端层(A)和(C)之间的粘着性的最佳组合;在没有溶液中分解产 物转移的情况下,相容性,透明性,柔软度,抗跌落性,密封强度的 最佳组合,等等。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和其它目的可用膜和相关容器(该容器具有的 特征列举在权利要求中)来实现。实际上已发现通过有利地使用不同 组成的层(A)和(C)以及在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基层B1,B2…Bn,这 些基层的组合单体乙烯(E)单元的含量以及它们的熔融(软化)温 度严格地呈梯度分布,得到能满足(甚至例如在最苛刻条件下)稳定 性(resistance),可加工性,外观等以及药典(Pharmacopea)特 殊要求的膜和袋是可能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优点将从下面参考两个实施例和附图的描 述而变得一目了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多层膜的示意截面图,图2和3是一曲线图, 它象征性的表示出在各层中各自熔融温度、乙烯含量的空间变化。

优选实施方案的说明

仅仅是出自立即固定的想法,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特征,在图1 中所显示的复合材料膜包括非对称的两个端层(A)和(C),即具有 不同组成(和特征)的端层(A)和(C)以及一定数量的“n”个中 间基层B1,B2…Bi…Bn-1,Bn,它们的乙烯含量和熔融温度或软化温 度(Tfr)呈梯度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特征:

-实际形成中心层或芯CO的中央基层B1…Bmc的下标号“mc” 具有最小的软化温度并且E-含量和软化温度的梯度最小或者甚至为 零;

-实际形成上部中心层Bs的B1~Bms基层的下标号“ms”表示 出乙烯含量的增加和熔融温度从(A)(大约140℃)的最高温度(Tmax) 到低于杀菌消毒温度(121℃Tster)的最低温度的降低;

-位于芯CO基层下面的基层的下标号“mi”显示出乙烯含量的 仍在增加并且软化温度也从上面提及的最低温度(Tmin;低于121℃) 到层(C)温度(Tc至少等于杀菌消毒温度Tster即121℃)增加。 显然,ms+mc+mi=n。

图2表示的是端层(A),(C)以及由一系列子层(B1,B2…Bn) 组成的中间层(B)。

层(A)基本上由可带有少量乙烯的丙烯组合单体单元组成;优 选(A)选自具有低含量PE的PP均聚物;在分界线的情况下,还可 能是HDPE,其中混有PP-PE嵌段共聚物;层C基本上由可具有少量 α-烯烃的乙烯组合单元组成;优选C选自:LLDPE,优选为与α-烯烃 共聚物的形式,α-烯烃主要为辛烯,次要为丁烯,己烯;所说的LLDPE 和LDPE的共混料可用高压加工的方法制备。

中央层B,即一系列子层(B1,B2…Bn)必须与端层(即A和C) 有较高的亲合性以保证在高温以及在环境温度下整个结构具有良好 的相容性和粘着性。只有通过使所有的层,特别是在变形时都具有支 持和吸收应的功能,才可能使结构机械特性(包括耐穿破性和耐跌 落性)达到最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基层的数量要尽可能的高,但是它们优 选要形成连续的最佳相容性配合对;这通过保持最佳的粘着性和透明 性以使其从PP类似面(A)到PE类似面(C)形成连续的层。

在实际的经验当中现已弄清,一方面“n”不可能是无限的,另 一方面,仅有一个基层(B)对于保证所要求的特征的最佳组合是不 够的,特别满意的结果是在将两个、最好为三个基层可能重复多次后 才开始出现;按这样的重复过程就可成功的产生出一系列适合于优化 中间层的粘着性和结构一致性的特性。

在所说的结构中(这里用一般的用语进行描述),即使其它的基 本特征(结晶度,在固体状态下的形态,接触等)是十分重要的, 但表示连续层中材料亲合性的参数是乙烯的含量(CE)和软化点。实 际上,对特别适合于形成基层的PP-PE共聚物而言,选择具有增加的 乙烯含量的产品,而对于线性PE,为了在两个端层间达到最佳的粘着 性优选具有增加的共聚物含量的产品。现已惊奇的发现,在乙烯较丰 富的无规共聚物和所谓的具有很低密度的聚乙烯(VLLDPE)之间具有 良好的相容性,并且这些共混料可产生通过类似PP和更类似于PE结 构的通道。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和连续挤出得到的这些共混料可进一 步通过在熔融物质混合中初始阶段的混合得到改进,这些共混料如果 加入合成的弹性体例如SBS,SEBS等聚合物或者加入聚烯烃橡胶例如 PP-PE-EPDM共聚物可变得更加适合于上述使用。在实施例中揭示了一 些这样的结构,其有助于在软包装的特殊用途上有要求的层间粘着性 和密封强度,耐跌落和耐穿破性,在水蒸气消毒后的透明性以及可加 工性达到所要求的性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关于共挤多层结构,下面实施例所揭示的结 构适合于称为“流延挤出”的平面机头共挤出。不管怎样本发明不会 限于此项技术,它还能通过吹胀共挤出再加上管式急冷或从各机头中 连续共挤出来体现,各分开的机头可使不同的材料以连续的步骤挤 出,一旦这些材料被冷却,它就会缠绕在一起成为单个片材。

实验部分

在一特别简单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结构在一个由五台单螺杆 挤出机(各挤出机可单独控制,能熔融并准确喂入最多达五种具有所 要求的往复流的不同材料)组成的流延共挤出线上实现,熔融的材料 然后被送到具所有希望顺序的平行和稳定的系统层,该系统层然后喂 到一扁平模头中在熔融状态下最终形成片材。

在螺杆口模的出口处,片材通过与一旋转圆柱体(内部流有冷却 液)接触而进行冷却,相对于从螺杆口模输出的熔融物质的速度,圆 柱体的线性速度允许根据多层结构的厚度进行控制。更外层可以提供 有传统的润滑剂(sliding agent)或防粘剂以提高袋的机械性能。 用实施例的膜样品,袋可用传统的方式形成并填充满注入液,然后在 121℃和2巴的反压下,在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杀菌消毒每60分钟为一 完整周期(加热,消毒和冷却)。下面的结构(特别是那些总结在表 1中简单的结构)以相同的挤出速度并通过保持200微米不变的总厚 度来制造。如此获得的膜的主要性能可根据传统的方法在挤出后72 小时内进行测试和确认。在表中所引用的简单材料相当于下面的类型 和性能:

A)PP COPO:具有乙烯含量为3~3.5的PP-PE无规共聚物,在 230℃测量的MFI(熔体流动指数)在9和12之间;熔点为148~152 ℃。典型的商用聚合物是BOREALIS RE764或DAPLEN KFC2004;

B1)高乙烯(含量)的PP COPO:无规的PP-PE共聚物具有较高 含量的乙烯(7~10%),在230℃的MFI为12,熔点为132℃。典 型的商用制品是DAPLEN MFC 2110 SB;

B2)PP化合物:具有较低乙烯含量(低于15%)的无规共聚物, 该乙烯与类型为SEBS、EPDM的嵌段共聚物混合均匀。弹性体含量在 20%和30%之间,在230℃的MFI在2和8之间。在聚合阶段完全可 以得到与由MONTELL公司生产的称为ADFLEX C 200 F特征性能相似 的种类。

B3)VLLDPE:具有很低密度(大约0.900g/cm3)的线性聚乙烯, 它一般是由乙烯与共聚单体例如丁烯、己烯或其它α-烯烃在立构有规 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共聚得到。在这些试验中使用的产品是由 “POLIMERI EUROPA”公司商品化的“CLEARFLEX”CLDO,其共聚单体 含量低于20%,在190℃的MFI为3,熔点为115℃。

C)LLDPE:线性聚乙烯(类似于上面的VLLDPE)可通过乙烯与少 量(低于10%)的α-烯烃型共聚单体立构有规聚合来制备。在优选 的实施方案中,可按下面的方式加入另两个基层B4和B5:

B4)MDPE:用传统的方法(高压)在压力釜中制备的中密度聚 乙烯,其特征在于相对高的密度(d=0.933g/cm3),该密度会使膜 具有特别的劲度,在190℃的MFI=2.5-3.5。

B5)LDPE:在所有其它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丁烯或己烯的 共聚物。

所期望的最佳结果可通过重复象B1-B2,B2-B3,B3-B4等两层组 成的基层或象B1-B2-B3,B2-B3-B4,B3-B4-B5等三层组成的基层几 次来得到。

比较例

除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在表中还披露了两种产品,它们所 具有的结构与本发明的那些产品的结构是不一致的(实施例4和5), 因而性能很差,这就证实需要一种特殊的成分以达到在袋的特殊应用 中需要的性能。

图2和3的曲线图象征性的表示出随着乙烯组合单体单元的含量 (在图2中在X轴上的E)以及各熔融-软化温度(图3中在X轴上的 Tfr)的空间的变化(Y轴)。这两个重要参数的改变在芯CO的上 面和下面的两个主要段A-As和C-Ci中更明显(更强烈),相反在芯 CO中,E和Tfr的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E和Tfr的梯度一般存在 在所说的主要段A-As和C-Ci中,但它们在中心段CO中可能是最小 的或者可忽略不计。在所说的图中,odashed曲线代表其它可能的E 和Tfr变化的规律。

在图2的中心段BC中,乙烯的含量E可能是一定的(曲线2,零 梯度=GR=0)或呈线性变化(曲线3,恒定梯度GR=常数)或不呈 线性变化(变化的梯度GR=变数)。由上述可以看出,各种变化和改 进都可以被实现而没有脱离本发明新颖想法的精神和范围。

表1  试验 外层A 中间层 B1 中间层 B2 中间层 B3 内层C 密封强度 kg/15mm 层脱力 kg/15mm 透明度   1 PP Copo 高55my PP     Copo 高乙烯15 my PP化合物 /VLLDPE 15my VLLDPE 20my LLDPE 95my     4.5     2.1    好   2 PP Copo 60my PP化合物 25my PP化合物 /VLLDPE 25my MDPE 10my LLDPE 80my     4.9     2    好   3 PP Copo 55my PP     Copo 高乙烯25 my PP化合物 20my VLLDPE 15my LLDPE 70my     4     2    好   4 PP Copo 55my PP     Copo 高乙烯25 my PP化合物 20my MDPE 20my LLDPE 80my     2.7     0.5   不好   5 PP Copo 55my     PP化合物     65my LLDPE 80my     2.6     1.1   不好

发明背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