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膜及使用该粘结膜的粘结标签

申请号 CN201080016026.5 申请日 2010-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2388113B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申请人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岩渕弘晃; 室井孝司; 曾根和惠; 吉井理纱; 松尾奈津希;
摘要 本 发明 的粘结膜具有第一膜状基材和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由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的一个面上,并含有粘结剂,且根据JIS K7105-1981所规定的黄 色度 为3.0以下。本发明提供的粘结膜用于 层压 膜或粘结标签用途时,可以赋予印刷层等的待结合面或容器等的待粘结体以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粘结标签,具有第二膜状基材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膜状基材具有第一主表面及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膜状基材的第一主表面上,并含有粘结剂,其中,
粘结膜具有第一膜状基材和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由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的一个面上并含有粘结剂,且根据JIS K7105-1981所规定的黄色度为3.0以下,所述粘结膜的所述第一粘结层层叠于所述第二膜状基材的第二主表面上,
所述粘结剂含有原料聚合物和交联剂,所述原料聚合物由(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合物构成,所述交联剂为从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式异氰酸酯化合物、环化合物及金属螯合物组成的组群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的与所述第一粘结层相反侧的面上还层叠透明的容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波长为400~700nm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曲线中,所述多层层叠聚酯膜的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位于400~4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波长为400~700nm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曲线中,所述多层层叠聚酯膜的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位于480~58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波长为400~700nm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曲线中,所述多层层叠聚酯膜的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位于580~68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粘结层的与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相反侧的面上还层叠剥离膜。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状基材的第二主表面具有根据JIS P8148-2001所规定的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膜状基材的所述第二主表面上设置印刷层,所述印刷层具有根据JISP8148-2001所规定的白色度为
60%以上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结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粘结层的与所述第二膜状基材相反侧的面上进一步层叠剥离膜。

说明书全文

粘结膜及使用该粘结膜的粘结标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粘结膜及使用该粘结膜的粘结标签。

背景技术

[0002] 历来,标签形式或贴纸形式的粘结膜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作为这些粘结膜之一,例如公开有层压用粘结膜(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该层压用粘结膜通过层压于印刷层等的待粘结面上来使用。这样,可以保护印刷层等的待粘结面,并且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赋予待粘结面以高质感或光泽感等美观性。层压用粘结膜通常具有由基材和粘结层层叠而成的结构,所述基材用于保护待粘结面或具有赋予待粘结面以美观性等功能,所述粘结层用于粘接粘结膜本身与待粘结面。
[0003] 这里,层压用粘结膜赋予待粘结面的美观性主要由构成粘结膜的基材所具有的色调等所决定。
[0004] 但是,由构成传统上公开的层压用粘结膜的基材所赋予的美观性,当从不同方向、度观察被层压的状态时不会改变。另外,例如待粘结面为印刷层时,也未充分考虑到对该印刷层的色调会产生的影响。
[0005] 相对于此,若能通过在各种商品标签的印刷层上贴附层压用粘结膜从而赋予该印刷层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那么从该商品的市场战略角度而言是非常可喜的。传统上公开的层压用粘结膜的现状是,在赋予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0006] 另外,粘结膜的用途除了层压用途以外,已知的还有将其用于普通粘结标签,尤其是还有用作贴附于化妆品或饮料用的瓶状透明容器外表面的粘结标签。一般的粘结标签通过在基材的表层设置印刷层来赋予美观性。但是,即使用于该粘结标签用途的粘结膜也与上述相同,其美观性不会因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观察贴附标签后的层压体而发生改变。
[0007] 相对于此,若能通过在各种商品(例如化妆品或饮料)的容器上贴附粘结标签而赋予该容器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等目光的美观性,则这从该商品的市场战略角度来看是非常可喜的。这样一来,用于粘结标签的粘结膜的现状是,在赋予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具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38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段,在可用于层压膜用途或粘结标签用途等的粘结膜中,该手段能够赋予印刷层等的待粘结面或容器等的待粘结体以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
[0013]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将粘结膜制成为具有膜状基材和粘结层的层叠结构的实验,所述膜状基材由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并且最终发现,当该粘结层的黄色度在预定值或更低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进一步完成本发明。
[0015] 即,本发明的粘结膜具有第一膜状基材和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由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状基材的一个面上、含有粘结剂、并且具有的由JIS K7105-1981所规定的黄色度为3.0以下。
[0016] 发明效果
[0017] 通过本发明的粘结膜,能够赋予印刷层等的待粘结面或容器等的待粘结体以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的截面图。
[0019] 图2表示实施例1中的三种多层层叠聚酯膜及透明单层聚酯膜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的测定结果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粘结标签的截面图。
[0021]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三种多层层叠聚酯膜及透明单层聚酯膜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分光透射率的测定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说明中,同一构成要素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夸大了附图的尺寸比例,有可能与实际比例不同。
[0023] (第一实施方式)
[0024]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粘结膜10首先具有粘结膜本体11。该粘结膜本体11由第一膜状基材12和第一粘结层13层叠而成。在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10中,在粘结膜本体11上进一步层叠有剥离膜14。另外,本文中的用语“第一”是为了与后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层叠型粘结膜的另一部件的膜状基材或粘结层相区分。因此,用语“第一”或后述“第二”不一定具有其自身作为序数词的意义。
[0025]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膜状基材12由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图中未标示多层层叠构造)。该多层层叠聚酯膜具有以多个由聚酯构成的膜层叠而成的构造。
[0026] 构成第一膜状基材12的多层层叠聚酯膜的组成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05-59332号公报中。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构成第一膜状基材12的多层层叠聚酯膜,也可以使用自己制备的膜。作为市售的多层层叠聚酯膜产品,例如可以使用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所出售的超多层膜:帝人 Tetoron 膜MLF系列的MLF-13.0、MLF-16.5及MLF-19.0。这些MLF系列,各自在不同的波长区域具有反射域。图2是表示上述MLF系列三种市售品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的测定结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MLF-13.0在400~480nm波长上显现出反射率达30%以上的特殊的反射区域,MLF-16.5在480~580nm波长上显现出反射率达30%以上的特殊的反射区域,MLF-19.0在580~680nm波长上显现出反射率达30%以上的特殊的反射区域。另外,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除此之外的市售品。
[0027] 作为自己制备该膜的方法示例,具体地说,可以采用如日本特开2005-59332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其中交替层叠由组分不同的聚酯组合物构成的折射率不同的两个层(以下,折射率较大的一层也称作“第一层”,折射率较小的一层也称作“第二层”)。此处,第一层及第二层各自的厚度为0.05~0.5μm左右。另外,第一层及第二层的总层数例如可以在11~300层左右,优选为100~200层。并且,第一膜状基材12的厚度优选为6~100μm,更加优选为12~50μm。
[0028] 通过改变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厚度,可以改变图2所示图表中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具体而言,通过增大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厚度,使显现出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区域向长波长一侧移动。具体而言,在多层层叠聚酯膜的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曲线中,为使显现出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区域位于400~480nm波长(蓝光),则交替层叠的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厚度优选为60~70nm左右。同样,为使显现出反射率为30%以上的波长区域位于480~580nm波长(绿光),则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厚度优选为70~85nm左右。并且,为使显现出反射率在30%以上的波长区域位于580~680nm波长(红光),则第一层及第二层的厚度优选为85~100nm左右。可以通过以入射到膜的光的反射光干涉而成立的下述式1算出这些优选的厚度。
[0029] (数学公式1)
[0030] 或λ=4n·d·cosθ
[0031] 式中,d为膜的厚度(nm),n为折射率,λ为反射率增大的波长(nm),θ为入射角(从法线到该膜的角度)(°)。
[0032] 在测定上述反射率增大的波长时,当光从薄膜主表面的法线方向入射时,θ≈0(°)(即,cosθ≈1)。并且,作为多层层叠聚酯膜组成材料的聚酯的折射率约为1.7,将这些值代入上式,则λ≈6.8d。可以从该式中算出上述厚度的优选范围。
[0033] 第一粘结层13含有粘结剂(图中未标示)。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10在粘结层13的黄色度上也有特征体现。此处,“黄色度”也被称为“黄色指数”,JISK7105-1981中对其进行了规定。另外,在后述实施例中记载了用于测定黄色度的具体方法。
[0034]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层13的黄色度为3.0以下。此处,使用粘结膜10时,将粘结层13朝向作为待粘结面的印刷面(参照后述第2实施方式)或诸如液体容纳容器等容器的外表面(参照后述第3实施方式)进行层叠。并且,在层叠后,能够以透过粘结膜10的第一膜状基材12或粘结层13的方式目视观察到基材表面所印刷的印刷图案(文字或图案等)或容器的内容物。此时,若粘结层13的黄色度大于3.0,可能会对作为印刷层印刷的图形或容器内容物的色调造成负面影响。另外,粘结层13的黄色度优选2.0以下,进一步优选1.0以下。另一方面,对粘结层13的黄色度下限值无特殊限制,但基本上在
0.1以上。
[0035] 关于粘结层13中所含有的粘结剂的具体组成,可以无限制的采用黄色度为上述形态的任意化合物。作为粘结层13所含的粘结剂示例,可以是含有原料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组合物,所述原料聚合物由(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构成。此处,构成(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与一元醇的酯,作为该一元醇所具有的烷基,具体可例举正辛基、异辛基、2-乙基己基、正丁基、异丁基、甲基、乙基、异丙基等。另外,(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可以包含这些(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36] 相对于100摩尔%总重复单元,来自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在(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的总重复单元中的比例优选为30~99摩尔%,更优选为50~95摩尔%。
[0037] 另外,在(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下述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来自具有羧基、羟基、缩甘油基等有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这样的成分,可以例举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等。相对于100摩尔%总重复单元,这些重复单元在(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的总重复单元中的比例优选为0.01~15摩尔%,更优选为0.3~10摩尔%。
[0038] 为了提高粘结剂的凝聚,还可适当地与作为共聚单体成分的乙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共聚。
[0039] 另外,为了提高粘结力还可以添加增粘剂,可列举例如黄色度较小的氢化萜烯树脂、氢化松香等。
[0040] 对粘结剂中所含的交联剂无特殊限制。但是从提供一种满足上述黄色度(黄色指数)要求的粘结层13方面来看,优选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脂环式异氰酸酯化合物、环化合物或金属螯合物作为交联剂。这些交联剂可以仅单独使用其中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另外,只要对本发明的发明效果无负面影响,也可以进一步同时使用上述以外的交联剂。
[0041] 对上述各种交联剂的具体形态无特殊限制,可以适当参照现有公知的常识。作为交联剂的一例,可以例举如作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六甲撑二异氰酸酯,此外,作为脂环式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佛尔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上述化合物的缩二脲体、异氰脲酸酯体、以及加合物等形态,所述加合物为上述化合物与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蓖麻油等含有低分子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物。作为环氧化合物,具体可以例举如N,N,N’,N’-四缩水甘油间苯二甲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1,3-双(N,N-缩水甘油基甲基)环己烷等。另外,作为金属螯合物,可以例举如三乙酰丙酮、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丙酮)等。
[0042] 对粘结剂中交联剂的含量无特殊限制,但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共聚物),优选0.001~15质量份,更加优选0.1~10质量份。
[0043] 对粘结层13的厚度无特殊限制,优选为5~100μm,更加优选为15~50μm,可以根据待粘结面凹凸的大小来适当选择设定。
[0044] 剥离膜14具有在使用粘结膜10之前保护粘结层13并防止粘结性下降的功能。并且,在使用粘结层10时需剥离该剥离膜14。
[0045] 对剥离膜14的具体形态无特殊限制,可以适当参照现有公知的常识。剥离膜14,一般以塑料膜或纸等材料为基材构成,所述塑料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膜等;所述纸可以是玻璃纸、皮纸、磨砂纸等。这些基材的厚度通常为10~400μm左右。另外,也可以在剥离膜14的表面设置用于提高粘结层13的剥离性能的由剥离剂形成的涂层(图中未标示),所述剥离剂可以由聚氧烷树脂等构成。在设置这样的涂层的情况下,涂层的厚度通常为0.01~5μm左右。
[0046] 对制备本实施方式的粘结层10的方法无特殊限制,可以适当参照与制备粘结膜相关的现有的公知方法。作为一例,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粘结剂涂布于膜状基材上,再进行干燥、热固化等处理形成粘结层。当设置剥离膜时,可以进一步在上面贴附剥离膜。另外,在设置剥离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预先将粘结剂涂布于剥离膜上以形成粘结层,并进一步在其上贴附膜状基材。
[0047]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10,当剥离掉剥离膜14将其层叠于待粘结体时,能够赋予待粘结体更加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具体而言,可以对其赋予若观察角度改变则观察到的颜色也发生改变这一神奇功能。更详细而言,若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则在构成多层层叠聚酯膜的多个层的界面反射的可观察到的可见光波长发生变化(具体而言,若相对于结合面法线的入射角变大,则反射光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则可判断出观察到的颜色发生变化(参见后述实施例),所述多层层叠聚酯膜构成第一膜状基材。
[0048] 另外,尽管图1中未标示,但是也可以在粘结膜10的顶表面(图1中第一膜状基材12的上表面)设置用于供安装印刷层或印制层(有时用于如后所述的粘结标签用途中)的容纳层。为了提高印刷层或印制层对膜状基材的紧贴性,在该膜状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容纳层。作为容纳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酯型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聚氨酯类树脂等。作为形成容纳层的方法,可以使用棒涂法、辊涂法、刮涂法、狭缝涂布法等。另外,从减少对本发明的发明效果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方面考虑,容纳层优选为透明的。
[0049] 通过上述方式制作的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可用作设置了印刷层或印制层的粘结标签。这样的粘结标签通过更加灵活地设置未实施印刷的图案,从而起到了根据观察者的观察姿势来改变被贴附的待粘结体原本色调的效果。另外,因为印刷层的色调没有发生变化,能够传达给观察者固定的外观。因此,可将由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构成的粘结标签贴附于商品上,具有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
[0050] (第二实施方式)
[0051]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粘结标签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粘结标签20具有由层压粘结膜11与粘结标签本体12层叠形成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压粘结膜11由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粘结膜10的第一膜状基材12和第一粘结层13构成。换句话说,在从图1所示粘结膜10剥离掉剥离膜14的状态下的层积体相当于图3所示的层压粘结膜11。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粘结标签本体21具有由第二膜状基材22、第二粘结层23和剥离膜24依次层叠而成的结构,所述第二膜状基材22由印刷层22a和第二膜状基材本体22b构成。
[0052] 本发明人等进一步研究了在层压用途中的发明效果,并且惊奇地发现,当层压粘结膜11的底层为白色时,上述涉及美观性的发明效果(若观察角度改变则颜色改变)表现得更加显著。因此,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为提供一种在白色底层上层叠上述粘结膜的粘结标签(即,用于层压用途)。
[0053] 在构成粘结标签本体21的部件中,第二膜状基材本体22b、第二粘结层23及剥离膜24均不是本发明特殊的结构。因此,可以适当参照现有的公知常识。例如,第二膜状基材本体22b可以是具有第一及第二主表面的膜状基材,作为其构成材料,可以例举如优质纸、柯特纸等纸类,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膜,泡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泡沫聚丙烯等合成纸等。此处,从上述原因考虑,第二膜状基材本体22b的颜色优选为白色。将第二膜状基材本体22b制作成白色的方法无特殊限制,例如,除了将基材自身制作成白色(掺杂白色颜料、发泡构造等)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在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设置白色的外层(可兼作容纳层)。更具体而言,作为具有白色表面的膜状基材,可以例举含有二氧化或气泡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丙烯膜、聚乙烯膜、聚苯乙烯膜等。
[0054]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粘结标签本体21具有印刷层22a的方式,但是该印刷层22a也可以换成印制层。另外,印刷层22a(或印制层)优选形成于预先制成的容纳层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容纳层位于印刷层22a与粘结标签本体21之间)。此处,“印刷”表示大量制作一定的图案,例如粘结标签的标记,而“印制”表示制作诸如序号等可变信息。对这些印刷层或印制层的具体形式无特殊限制,可以适当参照历来公知常识。例如,作为在膜状基材表面形成印刷层的方法,可以例举如使用白、黑、黄、红、蓝、金、、珍珠等颜色的墨水进行柔版印刷、胶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另外,作为形成印制层的方法,可以例举如热转印机、喷墨打印方式、电子拍照(静电)方式等。
[0055] 如上所述,关于构成粘结膜10或层压粘结膜11的粘结层(即,第一粘结膜13),如上所述规定了黄色度,但对于构成粘结标签20或粘结标签本体21的粘结层(即,第二粘结层23),对黄色度及其具体组成无特殊限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粘结层23形成于第二膜状基材的“第一主表面”一侧。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层22a也可以具有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该印刷层22a形成于第二膜状基材的“第二主表面”一侧。该实施方式的第二膜状基材优选白色以外的颜色。即,若第二膜状基材为白色,则即使不存在白色度较大的印刷层22a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本实施方式的发明效果。相反,若第二膜状基材为白色以外的颜色,通过设置白色度较大的印刷层22a,代替了该白色。此时,带给视觉印象的是白色以外的颜色(基材底部颜色、其他印刷)的图案所表现的图案。此处,“白色度”是表示印刷层白度的指标,根据JISP8148-2001规定的ISO白色度。另外,关于用于测定白色度的具体方法,如后述实施例中所述。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只限定为该实施方式(印刷层22a的白色度较大的实施方式)。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层22a“具有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表示在印刷层22a表面(图3中所示第一粘结层13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存在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但是,从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发明效果方面考虑,印刷层22a所具有的上述区域的白色度优选为70%以上,更加优选为80%以上。另外,对白色度的上限值无特殊限制,但事实上在大约99%以下。另外,从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发明效果方面考虑,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占印刷层22a整体的比例(面积比)优选在5%以上,更加优选在10%以上,进一步优选在50%以上。
[0058] 另外,作为形成印刷层22a的方法,可以例举柔版印刷、胶版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等。
[0059] 本实施方式的粘结标签能够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发明效果。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挥如下作用效果:若观察角度改变,则在构成第一膜状基材的多层层叠聚酯膜的多个层面的界面上反射而观察到的可见光波长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上述发明效果是由作为第一膜状基材组成材料的聚酯膜反射的光的色移引起的。当层压粘结膜11的底层为白色时这种发明效果更显著。
[0060] 另外,上面参照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实施方式为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设有印刷层,该印刷层的表面具有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应当基于权利要求所述,并不仅限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众所周知,当第二膜状基材本身为白色时,即使对于不设置具有白色区域的印刷层的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上述发明效果。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二膜状基材本体本身原样构成第二膜状基材、该第二膜状基材本体(即,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具有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的实施方式。另外,关于“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的优选方式如上面参照图3所述说明所示,因此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
[0061] 由于本发明的粘结标签具有如上所述的发明效果,将该标签用作例如各种商品等的标签时,能够赋予其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可以期待以赋予的这种美观性从包装方面来支持各种商品等的市场战略。另外,在粘结标签的上表面进一步设置印刷层(图中未标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灵活使用印刷层。即,粘结标签本体21的印刷层22a的色调因被层压粘结膜11的层压而受到影响,相反,位于粘结标签上表面的印刷层的色调却不会受到这种影响。因而,可以将色调受到影响也无所谓的(根据具体情况,甚至还有时优选色调受到影响)文字或图案等印制在粘结标签本体21的印刷层。另一方面,优选将不希望色调受到如此影响的如商标图案等徽章等印制在位于粘结标签上表面的印刷层。因层压粘结膜11而引起的色调变化对黑色或者白色的影响最大。因此,若希望向观察者准确地传达黑色或白色时,优选该色调的图案位于粘结标签上表面的结构。
[0062] 另外,对作为本发明粘结膜或粘结标签的适用对象的商品等的具体形式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适用于食品、化妆品、名片等商品、需要防涂改的商品等。
[0063] (第三实施方式)
[0064] 另外,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将本发明的粘结膜贴附于化妆水瓶、饮料用瓶等液体收容容器时,除了具有上述发明效果以外,还具有其他附加的效果。即,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为贴有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粘结膜的透明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容器的构成材料为透明的(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优选为无色透明),则可以透过该粘结膜观察到容器内收容的内容物。当内容物为液体时,其颜色在液面上、下会呈现出色调变化差异。即,粘结标签还可具有下述功能,即,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粘结膜贴附于液体收容容器的外表面,能清晰体现内容物残量的指示器的功能。另外,当内容物有颜色时该效果更明显,尤其当内容物为白色或黑色时该效果更加显著。另外,从使其发挥指示器的功能来考虑,在透明容器的外表面上,需要按照全面覆盖随使用而变化的液面位置的方式贴附该粘结标签。实施例
[0065]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应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66] (实施例1)
[0067] 准备了超多层膜:帝人 Tetoron 膜MLF系列的MLF-13.0、MLF-16.5及MLF-19.0(均为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这三种,作为多层层叠聚酯膜。
[0068] 测量这三种多层层叠聚酯膜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反射率及分光透射率。在这些测量中使用覆盖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3600及多功能大型实验室组装式MPC-3100(均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并且,关于分光反射率,光线以相对于多层层叠聚酯膜的主表面法线为8°的角度入射,测量由该膜反射的光。另外,关于分光透射率,光线以相对于多层层叠聚酯膜的主表面法线为0°的角度入射,测定透射该膜的光。另外,关于分光反射率,光线以相对于法线8°(即稍偏离法线)而不是0°的角度入射,这是因为若光线以0°的角度入射则对光源发生镜面反射,检测不到反射光。
[0069] 关于其结果,分光反射率的结果如图2所示,分光透射率的结果如图4所示。另外,将这些结果总结示于下述表1。另外,图2及图4所示的“PET25”表示透明单层聚酯膜“Lumirror(ルミラ一)” T-60(Toray株式会社制)(厚度为25μm)进行同样测量得出的结果。如图2及图4所示,在“PET25”中未检测出特别的光的选择性反射或透射。
[0070] (表1)
[0071]
[0072] 如图2及表1所示,关于MLF-13.0,400~480nm波长的反射结果为反射光显示蓝色,透射光显示蓝色的互补色黄色。另外,关于MLF-16.5,480~580nm波长的反射结果为反射光显示绿色,透射光显示绿色的互补色红紫色。并且,关于MLF-19.0,580~680nm波长的反射结果为反射光显示红色,透射光显示红色的互补色蓝绿色。
[0073] (制造示例1)
[0074] 使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加入60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0质量份丙烯酸丁酯、27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200质量份乙酸乙酯,再加入0.3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在氮气条件下于80℃聚合8小时。反应结束后,以甲苯调整固体成分为32质量%,得到由重均分子量为70万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构成的粘结剂溶液。向100质量份的丙烯类粘结剂溶液中加入2质量份铝螯合类交联剂(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M-5A”,三乙酰丙酮铝,固体成分4.95质量%),混合后得到粘结剂(1)。
[0075] (制造示例2)
[0076] 向丙烯酸类粘结剂溶液中添加2质量份芳香族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代替铝螯合类交联剂进行混合,除此之外与上述制造示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粘结剂(2)。
[0077] (实施例2-1)
[0078] 以多层聚酯膜、即帝人 Tetoron 膜MLF-13.0(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作为第一膜状基材,向其一表面上涂布上述制造示例1中制得的粘结剂(1)形成第一粘结层(厚度:20μm),然后贴附剥离纸7LK(由Lintec株式会社制)作为剥离膜,制得层压用粘结膜。
[0079] (实施例2-2)
[0080] 以多层聚酯膜、即帝人 Tetoron 膜MLF-16.5(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作为第一膜状基材,除此之外,其他与实施例2-1中相同,制得层压用粘结膜。
[0081] (实施例2-3)
[0082] 以多层聚酯膜、即帝人 Tetoron 膜MLF-19.0(帝人杜邦薄膜株式会社制)作为第一膜状基材,除此之外,其他与实施例2-1中相同,制得层压用粘结膜。
[0083] (比较例1)
[0084] 使用透明单层聚酯膜“Lumirror”(ルミラ一) T-60(由Toray株式会社制)作为第一膜状基材,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中相同,制得层压用粘结膜。
[0085] (比较例2)
[0086] 使用制造示例2中制得的粘结剂(2)代替粘结剂(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中相同,制得层压用粘结膜。
[0087] (评价例)
[0088] (颜色变化1:在第一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颜色变化)
[0089] 将上述实施例2-1~2-3及比较例1制得的层压用粘结膜各自分别剥离掉剥离膜,并贴附于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白色度为93%的粘结标签本体PETWH50(A)PAT18LK(由Lintec株式会社制)的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上,制得粘结标签。
[0090] 关于每一制得的粘结标签,通过下述方法观察映入层压用粘结膜的第一膜状基材表面的荧光灯图像的颜色变化。
[0091] 在发光峰值位于450nm、540nm及610nm波长处的三波长荧光灯下,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荧光灯的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为8度的角度入射,观察从荧光灯图像的映入角度(8度)映入的荧光灯的色调。
[0092] 另外,同样地,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得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45度的角度入射,观察映入的荧光灯图像的色调。结果如下表2所示(颜色变化1)
[0093] (颜色变化2: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光的颜色变化)
[0094] 关于上述制得的每一粘结标签,通过下述方法观察透过层压用粘结膜的第一膜状基材并在白色度为93%的第二膜状基板表面反射的光的颜色变化。
[0095] 在发光峰值位于450nm、540nm及610nm波长处的三波长荧光灯下,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荧光灯的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为8度的角度入射,从稍微偏离荧光灯图像的映入角度(8度)的角度观察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
[0096] 另外,同样地,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45度的角度入射,观察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结果如下表2所示(颜色变化2)[0097] (表2)
[0098]
[0099] 如表2所示可知,根据光线入射角变化和观察角度变化,所观察到的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粘结膜(粘结标签),惊奇的发现,若光的入射角改变,则在第一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和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各自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若观察角度不同,则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与在第一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不同。
[0100] (层压用粘结膜的黄色度)
[0101] 将实施例2-1、比较例1及比较例2制得的层压用粘结膜在70℃环境下持续加热10天。然后,分别从粘结膜剥离掉剥离膜,根据JIS K7105-1981中规定的透射法测定黄色度YI。其结果如以下表3所示。
[0102] (颜色变化3)
[0103] 将实施例2-1、比较例1及比较例2制得的层压用粘结膜在70℃环境下持续加热10天。其后,分别将粘结膜剥离掉剥离膜,贴附于第二膜状基材表面白色度为93%的粘结标签本体PETWH50(A)PAT1 8LK的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制得粘结标签。
[0104] 在发光峰值位于450nm、540nm及610nm波长处的三波长荧光灯下,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荧光灯的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为8度的角度入射,从稍微偏离荧光灯图像的映入角度(8度)的角度观察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的光的色调。
[0105] 另外,同样地,调整粘结标签的位置,使光从相对于粘结标签表面法线45度的角度入射,观察第二膜状基材表面反射光的色调。结果如下表2所示(颜色变化2)[0106] 其结果如下图3所示。(颜色变化3)
[0107] (表3)
[0108]
[0109] 如表3所示,本发明通过将金属螯合物用作粘结剂的交联剂,并将构成粘结膜的粘结层的黄色度控制在3.0以下,能够发挥出在第二膜状基材表面上反射光的色调根据光的入射角度而变化的性能。在第二膜状基材的表面或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印刷层具有白色度为60%以上的区域时,该性能更加显著。
[0110] 由于本发明的粘结膜(粘结标签)发挥上述发明效果,因此在将该膜(标签)用作各种商品等的标签时,能够赋予该商品进一步吸引消费者或购买者目光的美观性。通过赋予该美观性,能够从包装方面进一步强力支持各种商品等的市场战略。
[0111] 符号说明
[0112] 10粘结膜
[0113] 11粘结膜本体(层压用粘结膜)
[0114] 12第一膜状基材
[0115] 13第一粘结层
[0116] 14、24剥离膜
[0117] 20粘结标签
[0118] 21粘结标签本体
[0119] 22第二膜状基材
[0120] 22a印刷层
[0121] 22b第二膜状基材本体
[0122] 23第二粘结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