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和其成型体

申请号 CN201580017112.0 申请日 2015-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6457803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井和也; 下岛宏明;
摘要 提供可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下述层A和层B,所述层A含有丙烯 聚合物 成分(A1)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A1)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所述层B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B1)和 无机填料 (B2),(B1)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B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层A的厚度和层B的厚度的总计设为100%时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为0.5%以上且10%以下,层B的厚度的比例为90%以上且99.5%以下,配置层A以构成至少一个表面。
权利要求

1.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其是具有下述层A和层B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其中,将层A的厚度和层B的厚度的总计设为100%时,层A的厚度的比例为0.5%以上且10%以下,层B的厚度的比例为90%以上且99.5%以下,层A以构成上述层叠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方式而被配置,层A: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A1)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A1)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A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其中,(A1)的含量和(A2)的含量的总计为100重量%,
层B: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B1)和无机填料(B2),(B1)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B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其中,(B1)的含量和(B2)的含量的总计为10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其中,无机填料(B2)满足下述的条件(1-a)、条件(1-b)和条件(1-c),
条件(1-a):无机填料(B2)的按照JIS R1629、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中位径D50(L)为
10μm以上且25μm以下,
条件(1-b):无机填料(B2)的按照JIS R1619、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的中位径D50(S)为2μm以上且8μm以下,
条件(1-c):无机填料(B2)的利用下式(1)求得的纵横比常数为2以上且15以下,纵横比常数={D50(L)-D50(S)}/D50(S)      式(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其中,无机填料(B2)为滑石。
4.成型体,其通过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在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加热压缩而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体,其满足下述条件(2),
条件(2):成型体中含有的无机填料(B2)的利用下式(2)求得的取向度为80%以上,取向度(%)={(180-hwd)/180}×100      式(2)
在式(2)中,hwd表示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点阵平面的方位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体,其满足下述条件(3),
条件(3):成型体中含有的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由下式(3)求得的晶体取向度为75%以上,
晶体取向度(%)={(180-hw040)/180}×100      式(3)
在式(3)中,hw040表示源于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结构的(040)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说明书全文

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和其成型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可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和其成型体。

背景技术

[0002] 含有丙烯聚合物的成型体的价格非常便宜、且轻量,因此可在汽车内外装饰部件、家电部件等的各种工业部件中利用。
[0003] 作为含有丙烯聚合物的成型体的制作方法之一,已知有压延成型法。压延成型法是可改良成型体的耐冲击性的方法。近年来,开发了将含有丙烯聚合物的层叠体进行了压延成型的成型体。
[0004]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改良耐冲击性,而由含有薄片状填料的热塑性树脂层、和本质上不含薄片状填料的热塑性树脂层形成的层叠片。
[0005]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1335。

发明内容

[0006]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片材的耐冲击性不能令人充分满意。在所述状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和其成型体。
[0007] 本发明涉及具有下述层A和层B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其中,将层A的厚度和层B的厚度的总计设为100%时,层A的厚度的比例为0.5%以上且10%以下、层B的厚度的比例为90%以上且99.5%以下,层A以构成上述层叠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方式而被配置,层A:是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A1)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A1)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A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层(其中,将(A1)的含量和(A2)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
[0008] 层B:是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B1)和无机填料(B2)、(B1)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B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层(其中,将(B1)的含量和(B2)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
[0009]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和其成型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层A]本发明的层A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A1)、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以下有时分别将丙烯聚合物成分(A1)记述为成分(A1)、另外将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记述为成分(A2)。
[0011] 丙烯聚合物成分(A1)是指丙烯均聚物或丙烯无规共聚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0012] 丙烯均聚物是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形成的聚合物。作为丙烯均聚物,可以列举例如具有全同立构结构的丙烯均聚物、或具有间同立构结构的丙烯均聚物。作为丙烯均聚物,优选是具有全同立构结构的丙烯均聚物。
[0013] 在为具有全同立构结构的丙烯均聚物时,其利用13C-NMR法测定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 )(以下表述为[mmmm])优选为0.90以上,更优选为0.95以上。
[0014] 这里,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表示使用13C-NMR测定的分子链中的五单元组单元的全同立构链的存在比例,其是处于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5个连续且形成内消旋键合()的链的中心的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分率。具体地,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是作为在用13C-NMR光谱观测的甲基区域的全部吸收峰中所占的[mmmm]峰的分率而算出的值。其中,[mmmm]峰是源于处于5个连续且形成内消旋键合的链的中心的丙烯的峰。
[0015] 应予说明,该[mmmm]可以按照A.Zambelli等的报告(Macromolecules,1973年,6号)中记载的方法来求得。
[0016] 另一方面,在为具有间同立构结构的丙烯均聚物时,利用13C-NMR法测定的间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以下表述为[rrrr])优选为0.85以上,更优选为0.90以上。
[0017] 其中,间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表示使用13C-NMR测定的分子链中的五单元组单元的间同立构链的存在比例,其是处于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5个连续且形成外消旋键合的链的中心的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分率。具体地,间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是作为在用13C-NMR光谱观测的甲基碳区域的全部吸收峰中所占的[rrrr]峰的分率而算出的值。其中,[rrrr]峰是源于处于5个连续且形成外消旋键合的链的中心的丙烯的峰。
[0018] 应予说明[,rrrr]可以利用日本特开2008-16931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求得。
[0019] 丙烯无规共聚物是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或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0020] 作为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可以列举例如1-丁烯、异丁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1-辛烯、
1-壬烯、1-癸烯等,优选为1-丁烯、或1-己烯。
[0021] 作为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可以列举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异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2-甲基-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3-甲基-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2-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3-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4-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壬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等。作为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优选是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
[0022] 作为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可以列举例如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异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2-甲基-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3-甲基-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2-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3-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4-甲基-1-戊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壬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等。作为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优选是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0023] 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6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上且30重量%以下。其中,将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可利用13C-NMR法求得。
[0024] 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6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且99.9重量%以下。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的、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其中,将由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设为100重量%。源于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可利用13C-NMR法求得。
[0025] 丙烯聚合物成分(A1)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以下记为DSC)求得的熔点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55℃以上,更优选为160℃以上。另外,丙烯聚合物成分(A1)的利用DSC求得的熔化热量优选为60J/g以上,更优选为80J/g以上,更优选为90J/g以上。
[0026] 熔点是指丙烯聚合物成分(A1)中所含的结晶相的熔化温度。具体地,在将丙烯聚合物成分(A1)升温时所得的DSC曲线中,是最高温侧的吸热峰的峰顶温度。
[0027] 熔化热量是指用于使丙烯聚合物成分(A1)中所含的结晶相转变为熔融状态所需要的热量,具体地,作为将丙烯聚合物成分升温时而得的DSC曲线中的全部吸热峰的峰面积的总计而求得。
[0028] 应予说明,熔点和熔化热量使用DSC、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测定。(i)将结晶性丙烯聚合物成分(A1)约10mg在氮气氛下、于220℃进行5分钟的热处理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冷却至50℃。(ii)接着,在50℃保温1分钟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50℃加热至180℃。
[0029] 丙烯聚合物成分(A1)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0.05g/10分钟以上且20g/1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0.1g/10分钟以上且10g/10分钟以下。熔体流动速率是按照JIS K6758中规定的方法,在23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定的值。丙烯聚合物成分(A1)的熔体流动速率的值越小,成型体的耐冲击性越优异。
[0030] 在本发明中,丙烯聚合物(A1)可以使用使公知的固体状催化剂成分、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成分接触、和根据需要进而与电子给予体接触而形成的催化剂体系、使具有环戊二烯基环的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烷基烷接触而形成的催化剂体系、使具有环戊二烯基环的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与该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并形成离子性的络合物的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接触而形成的催化剂体系等,利用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制造。
[0031] 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为烯烃系弹性体或苯乙烯系弹性体,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0032] 在本发明中,烯烃系弹性体是指具有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和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共聚物。作为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可以列举例如1-丁烯、异丁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甲基-1-戊烯、3-甲基-
1-戊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壬烯、1-癸烯等。作为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优选是丙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更优选是丙烯或1-丁烯。烯烃系弹性体可以具有2种以上的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
[0033] 烯烃系弹性体除了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也可以具有源于其它单体的构成单元。作为该其它单体,可以列举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等碳原子数为4~8的共轭二烯;二环戊二烯、5-亚乙基-2-降片烯、1,4-己二烯、1,5-二环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等碳原子数为5~15的非共轭二烯;乙酸乙烯酯等的乙烯基酯化合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的不饱和羧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的不饱和羧酸等。作为其它单体,优选是5-亚乙基-2-降冰片烯或二环戊二烯。烯烃系弹性体也可以具有2种以上的源于其它单体的构成单元。
[0034] 作为烯烃系弹性体,可以列举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环戊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4-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等。烯烃系弹性体可以仅仅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作为烯烃系弹性体,优选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更优选是乙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1-丁烯)共聚物。
[0035] 烯烃系弹性体的、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烯烃系弹性体的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以上且7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其中,将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
[0036] 烯烃系弹性体除了具有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而且还具有源于其它单体的构成单元时,源于其它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且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上且25重量份以下。其中,将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份。
[0037] 源于丙烯或碳原子数为4~10的α-烯烃的构成单元的含量、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其它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可利用13C-NMR法求得。
[0038] 烯烃系弹性体可以使用公知的催化剂,利用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制造。作为公知的催化剂,可以列举例如由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形成的催化剂体系、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等。作为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溶液聚合法、淤浆聚合法、高压离子聚合法、气相聚合法等。
[0039] 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以列举例如由源于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构成单元和源于共轭二烯的构成单元形成的嵌段共聚物、上述嵌段共聚物的源于共轭二烯的双键被氢化了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等。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优选是由源于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构成单元和源于共轭二烯的构成单元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的、源于共轭二烯的双键的80%以上被氢化了的嵌段共聚物,更优选是源于共轭二烯的双键的85%以上被氢化了的嵌段共聚物。
[0040] 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橡胶(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橡胶(SEPS)、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橡胶(SIS)等的嵌段共聚物、或其加氢物等。
[0041] 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利用DSC求得的熔点优选小于150℃。另外,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利用DSC求得的熔化热量优选小于120J/g,更优选小于70J/g,更优选小于60J/g。
[0042] 这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熔点是指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中所含的结晶相的熔化温度,具体地,在将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升温时得到的DSC曲线中,是指最高温侧的吸热峰的峰顶温度。
[0043] 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熔化热量是指为了使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中所含的结晶相转变为熔融状态所需要的热量,具体地,在将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升温时得到的DSC曲线中,是全部吸热峰的峰面积的总计。
[0044] 应予说明,上述熔点和上述熔化热量使用DSC,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测定。(i)将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约10mg、在氮氛围下、于220℃进行5分钟的热处理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冷却至50℃。(ii)接着,在50℃保温1分钟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50℃加热至180℃。
[0045]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从经济性、耐冲击性的度考虑,优选使用烯烃系弹性体。
[0046] 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1g/10分钟以上且20g/1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2g/10分钟以上且15g/10分钟以下。熔体流动速率根据JIS K6758中规定的方法,在190℃、2.16kg负荷的条件下测定。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熔体流动速率的值越小,由本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得到的成型体的耐冲击性越优异。
[0047] 本发明的层A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成分(A1)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优选(A1)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本发明的层A中所含的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优选为3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其中,将(A1)的含量和(A2)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
[0048] [层B]本发明的层B含有丙烯聚合物成分(B1)、和无机填料(B2)。
[0049] 作为丙烯聚合物成分(B1),可以使用与层A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成分(A1)为同样的物质。
[0050] 作为无机填料(B2),可以列举母、玻璃片、玻璃纤维、滑石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作为无机填料(B2),优选是滑石。
[0051] (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中位径D50(L))使用云母、滑石等的鳞片状填料作为无机填料(B2)时,无机填料(B2)的、按照JIS R1629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中位径( )D50(L)从由本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得到的成型体的冲击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10μm以上且25μm以下。
[0052] 中位径D50(L)如下述这样求得:使用激光法粒度分布测定机,按照JIS R1629进行测定,得到粒度累积分布曲线,由该粒度累积分布曲线读取累积量50重量%的粒径值,由该粒径值求得。作为激光法粒度分布测定机,可以列举例如日机装株式会社MT-3300EX-II等。
[0053] (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的中位径D50(S))使用云母、滑石等的鳞片状填料作为无机填料(B2)时,无机填料(B2)的、按照JIS R1629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的中位径D50(S)优选为2μm以上且8μm以下。
[0054] 中位径D50(S)如下述这样求得:使用离心沉降法粒度分布测定机,按照JIS R1619进行测定,得到粒度累积分布曲线,由该粒度累积分布曲线读取累积量50重量%的粒径值,由该粒径值求得。作为离心沉降法粒度分布测定机,可以列举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岛津制作所SA-CP3等。
[0055] (纵横比常数)使用云母、滑石等的鳞片状填料作为无机填料(B2)时,无机填料(B2)的纵横比常数()优选为2以上且15以下。纵横比常数通过由上述中位径D50(L)和上述中
位径D50(S)的值、利用下式(1)求得。
纵横比常数={D50(L)-D50(S)}/D50(S)     式(1)。
[0056] 无机填料(B2)使用玻璃纤维等的纤维状填料时,无机填料(B2)的数均纤维长度优选为1mm以上且5mm以下。
[0057] 本发明的层B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优选为60重量%以上且75重量%以下。本发明的层B中所含的无机填料(B2)的含量为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优选为25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其中,将(B1)的含量和(B2)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重量%。
[0058] 本发明的层A也可以含有无机填料(B2)。层A含有无机填料(B2)时,无机填料(B2)的含量相对于层A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以上且45重量份以下,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且25重量份以下。
[0059] 本发明的层B也可以含有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层B含有热塑性弹性体(A2)时,热塑性弹性体(A2)的含量相对于层B100重量份,为0.5重量份以上且12重量份以下,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且5重量份以下。
[0060]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层A和层B的各成分的混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班伯里混炼机、热辊等的混炼机将各成分熔融混炼的方法;在用于制造丙烯聚合物成分(A1)、丙烯聚合物成分(B1)、或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的聚合反应中,将各成分混合的方法等。
[0061]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层A和层B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加压成型法、挤出成型法、注塑成型法等。
[0062] [压延成型用层叠体]本发明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是含有至少1层的层A和至少1层的层B的层叠体。
[0063] 在本发明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层A以构成该层叠体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方式而被配置。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可以是由1层的层A和1层的层B形成的二层层叠体,也可以是在层B的两侧分别配置了层A的三层层叠体,也可以是由至少1层的层A和多层的层B形成的、层A以构成至少一个表面的方式而被配置的多层层叠体。
[0064] 对于本发明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将层A的总厚和层B的总厚的总计设为100%时,层A的厚度的比例优选为0.5%以上且10%以下,层B的厚度的比例优选为90%以上且99.5%以下。更优选层A的厚度的比例为0.8%以上且5%以下,层B的厚度的比例为95%以上且99.2%以下。
[0065] 为了使成型体中的无机填料(B2)的分散性提高,在本发明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也可含有改性聚合物。作为改性聚合物,可以列举例如来酸改性聚丙烯等。
[0066] 为了使耐冲击性良好,优选改性聚合物相对于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总量每100重量份,含有3重量份至15重量份。
[0067] 本发明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结晶成核剂。
[0068] 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粘合剂、防雾剂、抗粘连剂等。
[0069] 作为结晶成核剂,可以列举山梨糖醇系成核剂、有机磷酸酯金属盐系化合物、有机羧酸金属盐系化合物、松香系化合物等的α晶型成核剂、或酰胺系化合物、 喹吖啶系化合物等的β晶型成核剂。为了充分得到添加的効果,结晶成核剂的含量在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设为100重量份时优选为0.001重量份以上,为了抑制结晶成核剂的分散性的恶化,更优选相对于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总量每100重量份,结晶成核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以下。
[0070] 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可以利用共挤出法、将层A和层B加热、压接的方法、将层A与层B经由粘接层粘接的方法等、公知的叠层方法制造。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也可以是将层A和层B不粘接而进行了重叠的层叠体。
[0071] 本发明的成型体通过将本发明的层叠体进行压延成型而得到,具体地,通过在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加热压缩来得到。本发明的成型体优选在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面,与在加热压缩时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所含的各成分流动的方向平行地取向。
[0072] 成型体中的无机填料(B2)的取向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成型体的广角X射线散射来评价。
[0073] 无机填料(B2)的取向状态可通过无机填料(B2)的取向度定量化。无机填料(B2)的取向度可以使用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图像的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点阵平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利用下式(2)求得。应予说明,计算方位角度强度分布时的散射角度宽度设为从源于上述点阵平面的衍射峰位置算起±0.5°的范围。取向度(%)={(180-hwd)/180}×100     式(2)
(式(2)中,hwd表示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点阵平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0074] 可以说上述取向度的值越大,无机填料(B2)的面越是与在加热压缩时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所含的各成分流动的方向平行地取向。
[0075] 本发明的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B2)的取向度为80%以上,为了使耐冲击性良好,优选为85%以上。
[0076] 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内的原子以三维的周期性而重复排列,因此考虑其周期性,晶体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平行六面体三维地堆积成的物质。将这样的平行六面体称为单位晶格。将该单位晶格的三边分别称为a轴、b轴、c轴。对于α晶体聚丙烯晶体的单位晶格,将分子链方向称为c轴,在其它的晶体轴的2边中,将短轴称为a轴、长轴称为b轴。
[0077] 本发明的成型体优选在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结构中,α晶体的c轴或a轴与加热压缩时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取向。通过使结晶性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α晶体的c轴或a轴沿在加热压缩时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所含的各成分流动的方向取向,可以提高成型体的冲击强度。
[0078] 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的取向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成型体的广角X射线散射来进行评价。
[0079] 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的取向状态可以通过晶体取向度( )定量化。晶体取向度可以使用二维广角X射线散射图像的(040)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利用下式(3)求得。应予说明,计算方位角度强度分布时的散射角度宽度设为从源于上述(040)面的衍射峰位置算起±0.5°的范围。晶体取向度(%)={(180-hw040)/180}×100     式(3)
(式(3)中,hw040表示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α晶体中的(040)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0080] 可以说晶体取向度的值越大,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α晶体的c轴或a轴越是与在加热压缩时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中所含的各成分流动的方向平行地取向。
[0081] 本发明的成型体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取向度为75%以上,优选为80%以上。
[0082] 本发明的成型体可通过将前述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在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熔点附近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压缩而得到。
[0083] 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进行加热压缩时,用于加热压缩的装置中的与压延成型用层叠体接触的加压部的温度为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熔点(Tm)附近的温度,优选为熔点(Tm)-20℃以上、且熔点(Tm)+10℃以下,更优选为熔点(Tm)-10℃以上、且熔点(Tm)+5℃以下。
[0084] 为了使成型体的耐冲击性良好、或为了防止层叠体中所含的成分的热劣化,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进行加热压缩的时间优选为15秒以上且6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1分钟以上且小于30分钟,进而优选为10分钟以上且小于15分钟。
[0085] 作为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进行加热压缩的装置,可以列举例如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加压成型机、履带(トラックベルト)型的加热加压成型机、可加压的带型的密封器、压延辊成型机等。另外,作为进行加热压缩的方法,优选利用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加压成型机,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从厚度方向进行加热压缩的方法。
[0086] 作为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进行加热压缩的方法,也可在进行加热压缩的装置的、与压延成型用层叠体接触的加压部涂抹润滑剂。作为润滑剂,可以列举例如油等。通过涂抹润滑剂,可减轻压延成型用层叠体与加压部的摩擦阻,更为顺畅地将压延成型用层叠体进行加热压缩,因此与成型周期的提高和进行加热压缩的装置的负荷降低有关。
[0087] 本发明中得到的成型体可以使用真空成型法、压空成型法、加压成型法等公知的方法,进而成型加工为需要的形状。
[0088] 本发明中得到的成型体可与其它的树脂、金属、纸、皮革进行贴合,作为多层结构来使用。
[0089] 实施例以下,对于本发明,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丙烯聚合物成分、热塑性弹性体成分和无机填料示于下述。
[0090] (1)丙烯聚合物成分(A1)、丙烯聚合物成分(B1)使用日本特开平10-2123219号公报中记载的催化剂,利用气相聚合法,通过控制聚合反应器内的氢浓度、和聚合温度,得到丙烯均聚物。
[0091] (A1-1)丙烯均聚物MFR(230℃、2.16kg负荷):7.8g/10分钟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0.977
熔点:163℃
熔化热量:106J/g。
[0092] (B1-1)丙烯均聚物MFR(230℃、2.16kg负荷):7.8g/10分钟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0.977
熔点:163℃
熔化热量:106J/g。
[0093] (2)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A2-1)乙烯-(1-丁烯)共聚物
(商品名)エンゲージ ENR7447:ダウデュポンエラストマー公司制
MFR(190℃、2.16kg负荷):5.0g/10分钟
熔点:47℃
熔化热量:47J/g
乙烯含量:70重量%
1-丁烯含量:30重量%。
[0094] (3)无机填料(B2)(B2-1)滑石
(商品名)HAR W92:Imerys制
D50(L):11μm
D50(S):2.5μm
原料成分和成型体的物性按照下述所示的方法测定。
[0095] (1)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g/10分钟)按照JIS K 675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在测定温度为230℃或190℃、负荷为2.16kg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0096] (2)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在直径10mm的试验管中,使约200mg的树脂样品完全溶解在3ml的邻二氯苯中,制备试样,进行该试样的13C-NMR的光谱的测定。13C-NMR的光谱的测定条件示于以下。
[0097] <测定条件>机型:Bruker Avance600
测定温度:135℃
脉冲重复时间:10秒
脉冲宽度:45°
积算次数:2500次
由测定结果,按照A.Zambelli等的报告(Macromolecules,1973年,6号,925项至926项)中记载的方法,计算[mmmm]。
[0098] (3)熔点(Tm、单位:℃)、和熔化热量(ΔH,单位:J/g)将丙烯聚合物成分或热塑性弹性体成分进行热压成型(在230℃预热5分钟后,用1分钟升压至5.0MPa,保持压力2分钟,接着在30℃、5.0MPa冷却5分钟),制作厚度约0.5mm的片材。
使用差示扫描型量热仪(パーキンエルマー公司制、Diamond DSC),测定丙烯聚合物成分和热塑性弹性体成分的熔点和熔化热量。测定条件示于以下。
[0099] <测定条件>将制作的片材10mg在氮氛围下于220℃热处理5分钟后,以5℃/分钟的降温速度冷却至
50℃,接着在50℃保温1分钟后,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从50℃加热至180℃。
[0100] <Tm和ΔH的算出方法>在DSC的升温时得到的DSC曲线中,将最高温侧的吸热峰的峰顶温度设为Tm(℃)。另外,在上述DSC曲线中,将源于吸热的全部峰的峰面积设为ΔH(J/g)。
[0101] (4)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和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在直径10mm的试验管中,使约200mg的树脂样品完全溶解在3ml的邻二氯苯中,制备试样,进行该试样的13C-NMR的光谱的测定。13C-NMR的光谱的测定条件示于以下。
[0102] <测定条件>机型:Bruker Avance600
测定温度:135℃
脉冲重复时间:10秒
脉冲宽度:45°
积算次数:2500次
由测定结果,按照M.Kakugo等的报告(Macromolecules,1982年,15号,1150项至1152项)中记载的方法,算出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源于1-丁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通过从
100重量%中减去源于乙烯的构成单元的含量而算出。
[0103] (6)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中位径D50(L)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的中位径D50(L)用以下的方法求得。使用Microtrac粒度分析仪(日机装株式会社制“MT-3300EX II)按照JIS R1629测定使用均化器分散在乙醇中的试样,得到粒度累积分布曲线,由该粒度累积分布曲线读取累积量50重量%的粒径值,由该粒径值求得D50(L)。
[0104] (7)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的中位径D50(S)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的中位径D50(S)用以下的方法求得。使用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SA-CP3”)按照JIS R1619测定使用声波洗涤装置分散在乙醇中的试样,得到粒度累积分布曲线,由该粒度累积分布曲线读取累积量50重量%的粒径值,由该粒径值求得D50(S)。
[0105] (5)广角X射线散射在以下的条件下测定成型体的广角X射线散射。
[0106] <测定条件>机型:リガク制 ultraX18
X射线源:CuKα射线
电压:40kV
电流:200mA
检测器:X射线光子计数型2维检测器PILATUS
测定法:透过法。
[0107] <测定方法>(1)与含有制造成型体时通过加热压缩而使树脂组合物流动的方向的第一轴、和与该轴正交的上述成型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二轴这两者的平面平行地将上述成型体切断,形成切断面。(2)在上述切断面的离上述成型体的两表面等距离的深度位置照射X射线,测定广角X射线散射曲线图( )。
[0108] <成型体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取向度测定>使用以下的方法来评价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晶体取向度。
[0109] (1)使用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广角X射线散射曲线图,求得源于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α晶体的(040)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
[0110] (2)由所得的方位角强度分布求得峰位置的半值宽度,利用下式(3)求得晶体取向度。晶体取向度(%)={(180-hw040)/180}×100     式(3)
(式中,hw040表示聚丙烯聚合物成分(B1)的(040)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0111] <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B2)的取向度测定>使用以下的方法来评价无机填料(B2)的晶体取向度。
[0112] (1)使用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广角X射线散射曲线图,求得源于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点阵平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
[0113] (2)由所得的方位角强度分布求得峰位置的半值宽度,利用下式(2)求得无机填料(B2)的取向度。取向度(%)={(180-hwd)/180}×100     式(2)
(式中,hwd表示无机填料(B2)的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点阵平面的方位角强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单位:度)。)。
[0114] <悬臂梁冲击强度(单位:kJ/m2)>由成型体切出宽度12.8mm、长度63.5mm的尺寸的试验片,用于测定。测定条件根据JIS K 7110,测定23℃下的悬臂梁冲击强度。
[0115] [实施例1](层A的制作)
将丙烯均聚物(A1-1)、热塑性弹性体成分(A2)、和无机填料(B2)以表1所示的配合量、在保持粉末状态的情况下均匀地混合,使用15mm双螺杆挤出机KZW15-45MG(テクノベル制),在料筒设定温度:220℃、螺杆转速:5100rpm、挤出量:约4kg/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将熔融混炼过的物质放入厚度0.1mm、具有框形状的隔离物的框内,将隔离物和熔融混炼过的物质用比隔离物大的0.5mm厚的铝板以三明治状夹住,将其进而用比铝板大的2mm厚的不锈板夹住,将由此形成的物质放入使加压板的设定为230℃的热压成型机中,预热5分钟后,升压至10MPa,保持压力5分钟,然后在30℃、30MPa冷却5分钟,制作厚度0.1mm的片材。将该片材切割成48mm×48mm的大小,得到层A。
[0116] (层B的制作)将丙烯均聚物(A1-1)、和无机填料(B2)以表1所示的配合量、在保持粉末状态的情况下均匀地混合,使用15mm双螺杆挤出机KZW15-45MG(テクノベル制),在料筒设定温度:220℃、螺杆转速:5100rpm、挤出量:约4kg/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使用东洋机械金属制SI30III型注塑成型机将熔融混炼了的物质在成型温度220℃、金属模具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大小为48mm×48mm×厚度3mm的成型体。将4片该成型体重叠,得到厚度
12mm的层B。
[0117] (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制作)通过在上述层B的上面叠合1片层A,制作压延成型用层叠体1。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
[0118] (成型体的制作)将上述压延成型用层叠体放入加压板的设定为160℃的热压成型机中,升压至100t并保持压力5分钟,在维持压力的状态下冷却至80℃后,泄压,得到厚度2mm的成型体。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19] [实施例2]除了使层A的厚度为1mm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0] [实施例3]除了将层A的组成如表1所示的那样改变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1] [实施例4]除了将层A的组成如表1所示的那样改变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2] [比较例1]除了使层A的厚度为2mm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3] [比较例2]除了将层A的组成如表1所示的那样改变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4] [比较例3]除了使层A的厚度为0.04mm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5] [比较例4]除了将层A的组成如表1所示的那样改变以外,其它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6] [比较例5]除了将层A的组成如表1所示的那样改变以外,其它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成型体。压延成型用层叠体的层A的厚度的比例示于表1,所得的成型体的物性示于表2。
[0127] [表1]
[0128] [表2]
[0129]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用于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材料的压延成型用层叠体,通过将该层叠体进行压延成型,可以得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