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及表带

申请号 CN201610037729.5 申请日 2016-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686255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申请人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贾志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表带 制造方法及表带。该表带制造方法包括: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 面层 和基底层;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通过本方案制造的表带实现了佩戴舒适、环保且不易 变形 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面层和基底层;
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
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包括:
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通过打磨的方式制作为粗糙面;或
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通过微放电的方式制作为粗糙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包括:
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固态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液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TPSIV材质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粘接、缝制、热压或互嵌方式形成表带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固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包括:
将所述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固态硅胶放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80至250℃,持续0.6至4分钟,使所述硅胶硫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液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包括:
将所述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液态硅胶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140至240℃,持续0.4至2分钟,使所述液态硅胶固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TPSIV材质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包括:
将所述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TPSIV材料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150至220℃,持续10至80秒,使所述TPSIV材料固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包括:
裁剪所述表带材料并进一步定型形成表带;
加装单面或双面表扣。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表带制造方法制作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由表面层和基底层复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使用的材料包括硅胶和TPSIV。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尼龙、陶瓷、帆布、纤维、纳米和皮革。

说明书全文

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及表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及表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表带材料有胶、塑胶、TPSIV(热塑性硫化硅胶)、皮革、尼龙、帆布、金属、陶瓷等,材质多种多样,各种材质表带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各自的缺点。
[0003] 从环保亲肤方面来看,硅胶表带是最好的,而且价格低廉,易成型,但是由于其成品材质偏软,容易变形。同样,TPSIV、塑胶表带的抗变形性也较差且个性化不强。皮质表带随不易变形,但耐用性较差,一般只能使用半年到一年且吸汗不耐脏。金属表带的材质较重且冬天较冷,陶瓷表带虽然解决了金属表带较重且冬天较冷的问题,但其本身存在污垢易积存难处理的缺点。尼龙、帆布材料的表带较耐用,适合运动款手表,但容易吸汗且吸汗后不易佩戴。
[0004]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无法实现一种表带同时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及表带,以制造一种表带实现佩戴舒适、环保且不易变形的目的。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制造方法,包括:
[0007] 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面层和基底层;
[0008] 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
[0009] 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0010] 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
[0011]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表带制造方法制作的表带,所述表带由表面层和基底层复合而成。
[0012] 本发明通过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面层和基底层,将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再将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后,加工该表带材料得到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的不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表带同时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9] 实施例一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生产加工表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表带生产加工工具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1] 步骤101、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面层和基底层;
[0022] 其中,表带结构分为表面层和基底层两层,基底层和皮肤接触,典型的可使用亲肤性优良的硅胶材料或TPSIV(Thermo Plastic Silicone Vulcanizate)即热塑性有机硅弹性体材料。表面层材料典型的可选用不易变形的皮质材料(如真皮、PU皮和超纤皮等)或帆布材料等,选取的表面层材料以耐高温为最优。
[0023] 步骤102、将所述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
[0024] 其中,制作为粗糙面便于表面层和基底层之间的复合,使得表面层和基底层可紧密接触。
[0025] 步骤103、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0026] 其中,将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使用粗糙面接触以防止表面层和基底层二者脱离。
[0027] 步骤104、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
[0028] 其中,表面层和基底层复合完毕后,即可按照正常的表带加工程序加工生产表带。
[0029]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生产加工表带的表面层和基底层,将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再将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后,加工该表带材料得到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表带同时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
[003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表面层的一侧制作为粗糙面包括:将表面层的一侧通过打磨的方式制作为粗糙面;或将表面层的一侧通过微放电的方式制作为粗糙面。
[003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复合形成表带材料包括: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固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液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TPSIV材质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或将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所述基底层通过粘接、缝制、热压或互嵌方式形成表带材料。
[00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工所述表带材料得到表带包括:裁剪所述表带材料并进一步定型形成表带;加装单面或双面表扣。其中,表带加工为可双面使用佩戴的模式,增加了用户的新鲜感体验。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给出了一种将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通过固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0035] 步骤201、将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36] 其中,表面层紧贴模腔壁,模具按压住表面层材料边沿防止复合过程中基底层材料流至表面层外表面一侧。
[0037] 步骤202、将固态硅胶放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38] 其中,固态硅胶作为基底层材料,具备环保亲肤特性,在进入模具加热复合前为固体状态。固态硅胶普通应用于生存用品、日常杂件以及汽车配件等方面,也是一种常用的表带材料。
[0039] 步骤203、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80至250℃,持续0.6至4分钟,使所述硅胶硫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0040] 其中,典型的模具温度在150±5℃至175±5℃,同时上模具温度高于下模具温度5-15℃为最佳。在固态硅胶成型时需加硫化剂加快硫化成型速度,该过程为精炼过程,一般为10至20分钟,精炼过程中需控制加入的硫的分量,添加过量易导致固态硅胶变形、流动性差、尺寸变短等,相反的,若加硫剂添加过少时,则容易造成包、硬度太软、尺寸变长等情况。精炼过程中典型的可加入离型剂,便于固态硅胶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当外部离型剂喷洒不均时,在成型时会造成脱漆或呈龟裂状,外部离型剂若喷太多会产生油裂等现象。表带材料形成后进行相应的产品检验,如确定是否有脏污,是否有缺边、缺料,产品不熟,产品破裂等不良状况。
[0041]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表带材料的复合过程中,通过将不易变形的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使其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将固态硅胶放入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再将模具温度升至80至250℃,持续0.6至4分钟,使硅胶硫化成型与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的表带以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
[0042] 实施例三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给出了一种将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通过液态硅胶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0044] 步骤301、将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45] 其中,模具的设计典型的可采用以下方式:
[0046] 热流道成型,该成型方式需要浪费部分物料,但设计简单,成本低,可用于表带材料的大批量生产。
[0047] 冷流道成型,该成型方式可实现自动化,周期短。可充分利液态硅胶剪切变稀的性质达到无浪费,无毛边成型的效果。在表带材料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冷流道成型模具典型的可使用两种基本方式:闭合式和开放式。液态硅胶的注入过程中,通过针形来控制液态硅胶的流量,而开放式则采取根据注入压的大小,利用收缩嘴和阀来控制液态硅胶的流量。闭合式注入的优点在于在较低的注射压力下可进行注塑。开放式注入方式通过阀门的高剪切速率,在注入压力降低时,进行截流。
[0048] 步骤302、将液态硅胶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49] 其中,液态硅胶注入前无需加入硫化剂其本身为高透亮食品级材料,亲肤性、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可在特定模具、特定设备、特定成型工艺条件下无需进行配料、混炼、切料、摆料等工序自动化成型的耐高温、抗老化材料。
[0050] 液态硅胶自身为双组分的液态材料,分为A组分和B组分,在液态硅胶注入升温前通过混合机将A组分和B组分以精确的1:1比例充分混合。通常表带设计过程中需要多种颜色的材质,故同时配有颜色组及颜色计量部分。A+B组分、添加剂、颜色剂等充分混合后再注入到模腔内预留空间中。
[0051] 在注入过程中,典型的方式包括:双向泵,通过上下移动注入液态硅胶材料,可很好的保持压力,由于两泵之间相连,并同步由液压气动控制,故注入可靠性较强;单向泵,为通用类型,只能单项注入液态硅胶,通常包含配套使用的止逆阀和计量筒。
[0052] 模具在升温前需要采取合模操作,随着液态硅胶的注入,空气被挤压,由于液态硅胶的粘度较低,模腔将很快被填充。在液态硅胶快速注入填充过程中,为了避免空气滞留在模腔里,需设置一通气管道,优选的宽为1-3mm,深为0.004-0.005mm。典型的,还可利用调节夹具力度达到赶走模腔内空气的目的,使用人员在夹具力较低时液态硅胶填充至模腔的90%-95%后再将夹具力度调高,同时避免积压液态硅胶以防止溢出产生毛边。
[0053] 由于液态硅胶的自身特性,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湍流和喷射需使用小注胶口,如:针状或翼状注胶口。
[0054] 步骤303、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140至240℃,持续0.4至2分钟,使所述液态硅胶固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0055] 其中,固化成型时模具温度的温度优选保持170至200℃效果最佳。液态硅胶加热成型过程中,典型的可采用电加热方式,可使用电热丝加热器、加热管或加热盘。在液态硅胶的加热固化成型过程中,模具内需要保持温度均匀,典型的可采用“油温控制法”,同时用绝缘板包裹模具,以进一步减少热损失
[0056]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使其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将液态硅胶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再将模具温度升至140至240℃,持续0.4至2分钟,使液态硅胶固化成型与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的表带以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
[0057] 实施例四
[005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表带制造方法,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给出了一种将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和基底层通过TPSIV材质复合方式形成表带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0059] 步骤401、将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所述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60] 步骤402、将TPSIV材料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
[0061] 其中,TPSIV的配方中不含溶剂油和增塑剂等易导致黄变的添加剂,可根据表带样式需求染成各种颜色,其表面不易吸附灰尘,抗油性和抗化学性高,高温老化后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
[0062] 典型的TPSIV材料可使用下述几种:
[0063] 尼龙基体TPSIV,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熔体强度和拉伸性能,优良的高温抗化学性和抗油性,温度使用范围在-45℃至150℃。
[0064] 聚烯基体TPSIV,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低温性和抗UV稳定性,具备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易于染色和回收。在-40℃下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450%。
[0065] TPU基体TPSIV,其融合了TPU和有机硅两种材料各自的性能优点,具有高耐磨性,低于TPU的表面摩擦系数,与PC、PC/ABS、ABS等具有优异的粘接性,热空气老化后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易于挤出和注塑成型
[0066] 步骤403、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150至220℃,持续10至80秒,使所述TPSIV材料固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
[0067] 其中,典型的模具温度为190±5℃最佳,材料成型周期根据复合材质尺寸适应性调整。
[0068]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表面层放入模具的模腔内,使表面层的粗糙面一侧朝向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将TPSIV材料注入所述模腔内预留的空间,将所述模具温度升至150至220℃,持续10至80秒,使所述TPSIV材料固化成型与所述粗糙面紧密复合形成表带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的表带以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
[0069] 实施例五
[007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表带可由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制造方法制作。如图5所示,该表带由基底层1和表面层2复合而成。
[0071]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基底层1和表面层2复合形成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表带均由于自身材料单一而具备相应的缺陷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表带同时满足佩戴舒适、环保且有质感不易变形的目的。
[007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基底层使用的材料包括硅胶和TPSIV。
[007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表面层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尼龙、陶瓷、帆布、纤维、纳米和皮革。
[0074]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