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膜、电子装置外壳及该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010559077.4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2480861A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申请人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凯荣;
摘要 一种 电子 装置 外壳 ,包括装饰膜及 覆盖 于该装饰膜的透明的注射体,该装饰膜包括透明的基体层及一形成于该基体层上的遮蔽层,该基体层未形成遮蔽层的区域形成视窗部,该装饰膜及该注射层均为中空筒体,且该注射体通过嵌入成型环绕于该装饰膜以其该遮蔽层的外侧。本 发明 还提供一种用以制造上述电子装置外壳的装饰膜及制造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外壳,包括装饰膜及覆盖于该装饰膜的透明的注射体,该装饰膜包括透明的基体层及一形成于该基体层上的遮蔽层,该基体层未形成遮蔽层的区域形成视窗部,其特征在于:该装饰膜及该注射层均为中空筒体,且该注射体通过嵌入成型环绕于该装饰膜以其该遮蔽层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注射体及该基体层均由透明的热塑性树酯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为油墨、油漆及金属层中的一种。
4.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的基体层及一形成于该基体层上的遮蔽层,其特征在于:该基体层未形成遮蔽层的区域形成视窗部,且该装饰膜为中空筒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该基体层均由透明的热塑性树酯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为油墨、油漆及金属镀层中的一种。
7.一种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吹塑成型透明的基体层,该基体层为中空筒体;
于该基体层上形成遮蔽层,该遮蔽层覆盖该基体层的部分区域,以于该基体层上形成透明的视窗部;
将上述基体层作为嵌件,注射成型一透明的注射体与该基体层为一体,该注射体形成于该基体层的外侧,该注射体为中空筒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吹塑成型透明的基体层的步骤包括,提供一吹塑设备,热塑性树脂经吹塑设备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中空套筒状的基体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射成型该注射体的步骤包括,提供一注射模具,该注射模具具有与该电子装置外壳相对应的模腔,将上述形成有遮蔽层的基体层置于该模腔内,于上述模腔内注射熔融的透明的热塑性塑料以覆盖于该遮蔽层上形成该注射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吹塑成型透明的基体层后,将该基体层裁切,以获得特定长度的基体层。

说明书全文

装饰膜、电子装置外壳及该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外壳,本发明还涉及提供一种用以制造上述电子装置外壳的装饰膜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外壳是电子装置主要零组件之一,其广泛用于电话、音乐播放器等电子装置上。
[0003] 现有的电子装置外壳一般包括多个外壳件(比如包括上盖和下盖),这些外壳件分别成型,然后将这些外壳件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一完整的外壳。为了能够组装在一起,所述外壳件上必须设置相应的卡勾、卡扣等扣合结构,使得外壳的制程和组装复杂。而且,通过组装形成的外壳从视觉及触觉上皆可感觉到组装缝隙及台阶,影响美观。同时,和灰尘等容易从组装缝隙中进入到电子装置内部,可能会影响电子装置的功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观整体感强、组装简便的电子装置外壳。
[0005]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以制造上述电子装置外壳的装饰膜及制造方法。
[0006] 一种电子装置外壳,包括装饰膜及覆盖于该装饰膜的透明的注射体,该装饰膜包括透明的基体层及一形成于该基体层上的遮蔽层,该基体层未形成遮蔽层的区域形成视窗部,该装饰膜及该注射层均为中空筒体,且该注射体通过嵌入成型环绕于该装饰膜以其该遮蔽层的外侧。
[0007] 一种装饰膜,包括透明的基体层及一形成于该基体层上的遮蔽层,该基体层未形成遮蔽层的区域形成视窗部,且该装饰膜为中空筒体。
[0008] 一种电子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吹塑成型透明的基体层,该基体层为中空筒体;
[0010] 于该基体层上形成遮蔽层,该遮蔽层覆盖该基体层的部分区域,以于该基体层上形成透明的视窗部;
[0011] 将上述基体层作为嵌件,注射成型一透明的注射体与该基体层为一体,该注射体形成于该基体层的外侧,该注射体为中空筒体。
[0012] 上述电子装置外壳外壳,采用一形成有视窗部的装饰膜,并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成型注射体与装饰膜结合而一体成型电子装置外壳。装饰膜中基体层与遮蔽层相互配合,共同使电子装置外壳具有深度层次感的立体视觉效果。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外壳的立体图;
[0014] 图2是图1沿II-II线的剖视图;
[0015] 图3是注塑成型电子装置外壳的示意图。
[0016]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 手机外壳 100
[0018] 注射模具 200
[0019] 注射体 10
[0020] 装饰膜 20
[0021] 基体层 22
[0022] 遮蔽层 24
[0023] 视窗部 222
[0024] 公模 220
[0025] 母模 240
[0026] 模腔 2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请参阅图1,本发明电子装置外壳以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机外壳为例加以说明。手机外壳100为一中空筒体,包括一注射体10及一贴附于注射体10内侧的装饰膜20。
[0028] 注射体10为一中空筒体,且环绕于装饰膜20的外侧。注射体10由透明的热塑性树酯形成,例如,聚酸酯(PC)、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硫醚(PPS)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流动性较高的聚碳酸酯(PC)或聚碳酸酯与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的混合料。
[0029] 请一并参阅图2,装饰膜20为一中空筒体,包括一基体层22及一形成于基体层22上的遮蔽层24。基体层22为一透明薄膜,且由透明的热塑性树酯形成,例如,聚碳酸酯(PC)、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硫醚(PPS)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流动性较高的聚碳酸酯(PC)或聚碳酸酯与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的混合料。遮蔽层24可由不透光的油漆或油墨形成,其形成于基体层22的外表面上,以于基体层22上形成一视窗部
222(即未形成遮蔽层24的区域)。视窗部222用于与该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对应。
[0030] 上述手机外壳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 提供一吹塑设备,热塑性树脂经吹塑设备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筒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成型模具中,而后关闭该成型模具并在筒状塑料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筒状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中空套筒状的基体层22。基体层2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为0.17~0.23mm。
[0032] 将上述基体层22裁切,以获得特定长度的基体层22。
[0033] 请一并参阅图3,通过表面印刷技术于基体层22上形成一遮蔽层24以形成装饰膜20。遮蔽层24覆盖基体层22的部分区域,以于基体层22上形成透明的视窗部222。本实施例的遮蔽层24为形成于基体层22外侧的油漆层。
[0034] 提供一注射模具200,注射模具200包括一公模220及一母模240,且公模220及母模240之间形成有与手机外壳100相对应的模腔260。
[0035] 将装饰膜20置于注射模具200内,且装饰膜20以其外侧与模腔260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0036] 于上述模腔260内注射熔融的透明的热塑性塑料。该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可为聚碳酸酯(PC)、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硫醚(PPS)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流动性较高的聚碳酸酯(PC)或聚碳酸酯与丙烯睛-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物(ABS)的混合料。该熔融热塑性塑料充填所述模腔260,并成形成覆盖于所述装饰膜20的外侧的注射体10,同时与所述装饰膜20一体成型为手机外壳100。
[0037] 冷却所述注射模具,将形成的该手机外壳100取出。
[0038] 上述手机外壳100,采用一形成有视窗部222的装饰膜20,并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成型注射体10与装饰膜20结合而一体成型手机外壳100。装饰膜20中基体层22与遮蔽层24相互配合,共同使手机外壳100具有深度层次感的立体视觉效果。
[0039] 可以理解,为使装饰膜20与注射体10之间连接更牢固,可于装饰膜20相对注射体10的一面设置一粘结层。成型过程中,粘结层粘结装饰膜20与注射体10从而使二者连接更牢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