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051820.7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6900399A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申请人 宁波高新区金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峰磊;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植物 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包括种植袋、 支撑 架、支撑杆、底部 基座 ,所述的种植袋是由外层的 薄膜 、中层的尼龙网和内层的支撑网组成或由外层的薄膜和内层的尼龙网组成,薄膜上设有若干条划痕种植口,每条划痕种植口为斜向或纵向排列;所述的种植袋顶部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与尼龙网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由固定环、 连接杆 及支撑管组成,支撑管用连接杆与外侧的固定环相连接,种植袋用粘结或卡口或封边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上;支撑架中心设有支撑管,并与支撑杆相连接,由支撑杆支撑起整个种植袋,该支撑杆固定于底部基座上;本发明不仅安装架构简单,适用性更加广泛;而且外层使用薄膜后节 水 量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包括种植袋(1)、支撑架(2)、支撑杆(3)、底部基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袋(1)是由外层的薄膜(11)、中层的尼龙网(12)和内层的支撑网(13)组成或由外层的薄膜(11)和内层的尼龙网(12)组成,薄膜(11)上设有若干条划痕种植口(14),每条划痕种植口(14)为斜向或纵向排列;所述的种植袋(1)顶部设有支撑架(2),该支撑架(2)与尼龙网(12)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由固定环(21)、连接杆(22)及支撑管(23)组成,支撑管(23)用连接杆(22)与外侧的固定环(21)相连接,种植袋(1)用粘结或卡口或封边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21)上;支撑架(2)中心设有支撑管(23),并与支撑杆(3)相连接,由支撑杆(3)支撑起整个种植袋(1),该支撑杆(3)固定于底部基座(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袋(1)通过南北走向排列或东西走向排列或斜排列固定在种植架(5)上,且各种植袋(1)间的间距为2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11)选用高压PE黑薄膜或低压PE薄膜袋,且薄膜(11)上的划痕种植口(14)长度为3-6cm,每条划痕种植口(14)间的上下间距为6-30cm,左右间距为5-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袋(1)的直径为10-50cm,高30—200cm;尼龙网(12)的孔径为20-60目,支撑网(13)选用孔径为0.8-
2cm聚丙烯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3)选用管、不锈钢或玻璃纤维管。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种植方法为:将立体种植装置的底部基座(4)固定在地面或阳台上,再将装配完成灌有基质或泥土的种植体浇透,轻轻拍打种植体待内部基质或泥土结实稳定后;利用种植体上薄膜划痕种植口(14)用播种法放入种子或用栽培法插入苗木,每个种植体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并利用划痕种植口(14)的不同排列方式进行交替或交叉种植;植物体生长时不同科目之间的植物根系在种植体内相互交叉盘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不能同属同一科目,且不能种植植物间相互抵触性植物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体浇透水所采用的浇灌方式为种植袋顶部浇灌或滴灌

说明书全文

一种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依旧这么大,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因各种原因不断的减少;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疏菜、果等食物的供给,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及方法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众所周知,我们现有的种植方式是普遍利用土地的平面方式进行种植,而且在单一田地里大多数只种植单一种类的作物,这样不仅限定了多少土地就只能种植多少农作物,而且受到当地土质或气候影响农作物只能选择性的种植,在我们熟知的生态链体系里要求植物多样性的法则无法实现,最后导致作物病虫害发生率逐年提高,农药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因此传统的种植方式在目前土地面积大量流失的今天,受到大大的约束。而现代农业的兴起,虽然有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但其根本还是没有改变平面种植的方式,而且在种植过程中所需投入的成本会高于传统种植方式。而且现有的种植技术依旧以单一种植方式为主,无法实现作物在单一区域内达到共同生长。要解决现有的问题必须要引入生态链即植物多样性法则,我们知道单一作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腐败的组织细胞,导致重茬的发生,作物的重茬问题会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解决。尽管现在也有不少的科研单位已经开始立体种植的研究,并以套种方式为主,但在种植装置上依旧延续了管状立体方法,没有结合农作物本身生长方式,不仅成本过高,而且栽培场地选择有比较苛刻的要求,不能普遍推广。本发明最大的优点在于,适合各类植物体的种植,特别引入共生体种植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各种作物的重茬问题,并利用不同科目之间的作物在种植体内因新陈代谢会产生不同的腐败细胞形成各种菌类,利用不同菌类相互之间的抑制作用来实现植物体共生,在种植体内各种作物盘根错节产生的各种菌群只要搭配合理就会成为各作物有益的养分,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以实现植物多样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不仅安装架构简单,适用性更加广泛;利用本发明的独有设计,结合种植时各种植物的搭配以达到植物体共生的目的,从而实现植物多样性法则,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种植袋、支撑架、支撑杆、底部基座,所述的种植袋是由外层的薄膜、中层的尼龙网和内层的支撑网组成或由外层的薄膜和内层的尼龙网组成,薄膜上设有若干条划痕种植口,每条划痕种植口为斜向或纵向排列;所述的种植袋顶部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与尼龙网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由固定环、连接杆及支撑管组成,支撑管用连接杆与外侧的固定环相连接,种植袋用粘结或卡口或封边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上;支撑架中心设有支撑管,并与支撑杆相连接,由支撑杆支撑起整个种植袋,该支撑杆固定于底部基座上。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袋通过南北走向排列或东西走向排列或斜排列固定在种植架上,且各种植袋间的间距为20-80cm。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的薄膜选用高压PE黑薄膜或低压PE薄膜袋,且薄膜上的划痕种植口长度为3-6cm,每条划痕种植口间的上下间距为6-30cm,左右间距为5-25cm。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袋的直径为10-50cm,高30—200cm;尼龙网的孔径为20-60目,支撑网选用孔径为0.8-2cm聚丙烯网。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选用管、不锈钢或玻璃纤维管。
[0009] 一种利用如上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种植方法为:将立体种植装置的底部基座固定在地面或阳台上,再将装配完成灌有基质或泥土的种植体浇透水,轻轻拍打种植体待内部基质或泥土结实稳定后;利用种植体上薄膜划痕种植口用播种法放入种子或用栽培法插入苗木,每个种植体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并利用划痕种植口的不同排列方式进行交替或交叉种植;植物体生长时不同科目之间的植物根系在种植体内相互交叉盘绕。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不能同属同一科目,且不能种植植物体间相互抵触性作物。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体浇透水所采用的浇灌方式为种植袋顶部浇灌或滴灌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主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从种植的生长方式上得以最大的改变,从种植装置上讲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廉,可实现立体种植要求;从栽培操作上讲,种植方法简便,管理方便,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使用效率,防止杂草丛生;从农作物生长习性上讲,结合植物根系的生长规律,巧妙利用薄膜、尼龙网及支撑网的完美组合使得植物根系有了更大的生长空间,便于吸收养分,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提高植物控病虫害能力,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节约灌溉用水。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种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种植装置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的薄膜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发明的薄膜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是本发明的底部基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种植袋;2、支撑架;3、支撑杆;4、底部基座;5、种植架;11、薄膜;12、尼龙网;13、支撑网;14、划痕种植口;21、固定环;22、连接杆;23、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7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本发明包括种植袋1、支撑架2、支撑杆3、底部基座4,所述的种植袋1是由外层的薄膜11、中层的尼龙网12和内层的支撑网13组成或由外层的薄膜11和内层的尼龙网12组成,薄膜11上设有若干条划痕种植口14,每条划痕种植口14为斜向或纵向排列;所述的种植袋1顶部设有支撑架2,该支撑架2与尼龙网12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由固定环21、连接杆22及支撑管23组成,支撑架2是连接种植袋1和支撑杆3的桥梁,支撑管23用连接杆22与外侧的固定环21相连接,种植袋1用粘结或卡口或封边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21上;支撑架2中心设有支撑管23,并与支撑杆3相连接,由支撑杆3支撑起整个种植袋1(类似于雨伞结构),该支撑杆3固定于底部基座4上。整个种植整体安装好后,可在种植袋内部灌装基质或泥土,浇透水后即可种植作物。
[0022] 所述的种植袋1通过南北走向排列或东西走向排列或斜角排列固定在种植架5上,且各种植袋1间的间距为20-80cm。
[0023] 所述的薄膜11选用高压PE黑薄膜或低压PE薄膜袋,薄膜透光率低于10%,选用黑薄膜时外侧为白色,内侧为黑色;且薄膜11上的划痕种植口14长度为3-6cm,每条划痕种植口14间的上下间距为6-30cm,左右间距为5-25cm。
[0024] 所述的种植袋1的直径为10-50cm,高30—200cm;尼龙网12的孔径为20-60目,支撑网13选用孔径为0.8-2cm聚丙烯网。
[0025] 所述的支撑杆3选用镀锌钢管、不锈钢或玻璃纤维管。
[0026] 一种利用所述的植物共生体立体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种植方法为:将立体种植装置的底部基座4固定在地面或阳台上,再将装配完成灌有基质或泥土的种植体浇透水,轻轻拍打种植体待内部基质或泥土结实稳定后;利用种植体上薄膜划痕种植口14用播种法放入种子或用栽培法插入苗木,每个种植体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并利用划痕种植口14的不同排列方式进行交替或交叉种植;植物体生长时不同科目之间的植物根系在种植体内相互交叉盘绕,达到共生的目的。
[0027] 所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体不能同属同一科目,且不能种植植物间相互抵触性植物体。
[0028] 所述的种植体浇透水所采用的浇灌方式为种植袋顶部浇灌或滴灌。
[0029] 本发明对于场地选择没有严格要求,可在一般田野,空旷山野;也适合大棚产业化种植;同样也适合庭院、阳台等小型化种植。之前已有专利201510669755.5的申请,而这次是在该专利的基础上予以改进,不仅安装架构简单,适用性更加广泛;而且外层使用薄膜11后节水量大大提高;最主要的是利用本发明的结构在种植方式上更加的简单,薄膜11与尼龙网12的贴合设计只要将薄膜11的划痕种植口14轻轻扳开接着把种苗放入就可以;由于薄膜11自身的伸缩性可将种苗仅仅的跟尼龙网12贴合,根系可以吸收尼龙网12周边的养分,便于种苗发芽和生根,直至将根系布满整个种植体内。种植袋1的组合安装都进行的全面的升级,弥补了在农作物后期生长上的缺陷。外层的薄膜11的使用解决了土壤水分容易蒸发,有效防止了杂草和藻类的生长,更为重要的是外层的薄膜11可有效可阻止浇灌过程中的水分向袋体周围流淌,避免了水滴或肥料接触到作物植株表面,影响作物生长,再则外层的薄膜11使整个种植袋1内处于遮光环境可有效防止作物根系的损伤。另外内层的支撑网13可以将整个种植袋1处于直立状态,使得整个种植袋1内的基质或泥土处于稳定;使用聚丙烯或钢丝网材料当作物的根系在种植袋1内不断的生长,特别是木本作物其根系能够很好的与网架结构纠缠在一起,使得种植袋体更加稳固,以至于成为一个根系桩,而根系的不断生长可与地下形成一个连接体。也可以通过跟换外层的薄膜11的方式,扩大种植袋1的直径,方法是剥掉外层的薄膜11用大于原本直径的薄膜袋套于外面然后在空间处填满基质或泥土即可,这时,根系又可以往添加层生长。当遇到外力的时候支撑网13起到辅助伫立状态避免倒伏。另外利用本种植法可以将多种作物共同种植于立体袋上以实现植物共生体,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已经抗病虫害能力。
[0030] 实施例1
[0031] 结合附图1至7对本发明做具体案例:本发明所设计的种植共生体种植装置包括种植袋1、支撑架2、支撑杆3、底部基座4,所述的种植袋1是由外层选用高压PE黑白的薄膜11、中层选用孔径40目的尼龙网12和内层选用孔径1cm聚丙烯网作为支撑网13,并制作成直径20cm,高120cm的圆柱型种植体。在薄膜11上设有长4cm,左右间距为12cm,上下间距20cm的划痕种植口14,每条划痕种植口14纵向排列;在所述的种植袋1顶部设有支撑架2,该支撑架
2与尼龙网12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由固定环21、连接杆22及选用玻璃纤维管作为支撑管23组成,支撑架2是连接种植袋1和支撑杆3的桥梁,支撑管23用连接杆22与外侧的固定环21相连接,种植袋1用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21上;支撑架2中心设有支撑管23,并与支撑杆3相连接,由支撑杆3支撑起整个种植袋1(类似于雨伞结构),该支撑杆3固定于底部基座4上。整个种植整体安装好后,在种植袋内部灌装泥土,利用滴灌方式浇透水后即可种植作物。其种植方法为:将立体种植装置的底部基座4安放在已平整好的田地里,并以东西走向每各种植体之间距离30cm进行整齐排列,再将装配完成灌有泥土的种植体浇透水,轻轻拍打种植体待内部泥土结实稳定后;利用种植体上薄膜划痕种植口14用播种法放入白菜、莴苣、芹菜和菠菜的种子,播种时可将种子交叉放入划痕种植口14中,播种完后保持周围环境温度在10℃以上,等蔬菜发芽后自然会往种植体外围生长,保持良好的光照状态,并适当施加水肥,利用支撑杆22与底部基座4相连接只要转动底部基座4便可调整植物的向阳方向,可每个星期调整一次背光面。随着各种蔬菜地不断生长作物之间的植物根系也在种植体内相互交叉盘绕,达到共生的目的。同时种植体内各种作物所代谢的细菌不断的繁衍,使得芹菜根菌的代谢物能够被白菜根系所吸收,而莴苣根系的代谢物能够被菠菜根系所吸收,在种植体内部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平衡链,同时在彼此间菌群的相互代谢与吸收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养分供给,不仅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提高了作物产量;更减省了农业化肥的使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方便了农户的日常管理。等这些蔬菜采收后,又可以在划痕种植口14种植西瓜、牧草等作物,可大大降低西瓜重茬的发生,本装置可周而复始使用。
[0032] 实施例2
[0033] 结合附图1至7对本发明做具体案例:本发明所设计的种植共生体种植装置包括种植袋1、支撑架2、支撑杆3、底部基座4,所述的种植袋1是由外层选用高压PE黑白的薄膜11、内层选用孔径40目的尼龙网12并制作成直径30cm,高100cm的圆柱型种植体。在薄膜11上设有长6cm,左右间距为20cm,上下间距30cm的划痕种植口14,每条划痕种植口14斜向排列;在所述的种植袋1顶部设有支撑架2,该支撑架2与尼龙网12层卷边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架2由固定环21、连接杆22及选用玻璃纤维管作为支撑管23组成,支撑架2是连接种植袋1和支撑杆3的桥梁,支撑管23用连接杆22与外侧的固定环21相连接,种植袋1用卡口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环21上;支撑架2中心设有支撑管23,并与支撑杆3相连接,由支撑杆3支撑起整个种植袋1(类似于雨伞结构),该支撑杆3固定于底部基座4上。整个种植整体安装好后,在种植袋内部灌装泥土,利用浇灌方式浇透水后即可种植作物。其种植方法为:将立体种植装置的底部基座4安放在阳台上,再将装配完成灌泥土的种植体浇透水,轻轻拍打种植体待内部泥土结实稳定后;利用种植体上薄膜划痕种植口14用种植法插入梅花、兰花、菊花和水竹的秧苗,播种时可将苗木交叉放入划痕种植口14中,种植完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可适当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等苗木成活后自然会往种植体外围生长,保持良好的光照状态,并适当施加水肥,利用支撑杆22与底部基座4相连接只要转动底部基座4便可调整植物的向阳方向,可每个星期调整一次背光面。随着各种花苗地不断生长作物之间的植物根系也在种植体内相互交叉盘绕,达到共生的目的。同时种植体内各种作物根系所代谢的细菌不断的繁衍相互吸收和抑制,使得种植体内部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平衡链,同时在彼此间菌群的相互代谢与吸收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养分供给,不仅提高了花卉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方便了人们日常管理,减省了放置空间。
[0034]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