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转换膜、农业用膜、结构物及涂膜形成用组合物

申请号 CN200880011302.1 申请日 2008-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1652249A 公开(公告)日 2010-02-17
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有贺广志; 下井保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与以往的 波长 转换膜相比可长时间维持光波长转换功能的波长转换膜。波长转换膜(10)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由1层或2层以上构成,其中的至少1层是包含热塑性 树脂 的基材膜层(12)。
权利要求

1.一种波长转换膜,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其 特征在于,
由1层或2层以上构成,
其中的至少1层是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基材膜层这1 层构成,该基材膜层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所述波长转换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
由2层以上构成,
其中1层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所述波长转换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
由2层以上构成,
其中1层是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
另1层是包含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膜层至 少由2层构成。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
至少1层是所述基材膜层,
其余层中的至少1层是包含树脂的涂膜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至少1层所述涂膜层 包含氟树脂作为所述树脂。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至少 1层所述基材膜层包含热塑性氟树脂作为所述热塑性树脂。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热塑性氟树脂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氟乙烯。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波长转换材料是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波长转换材料是用选自、氧化、氧化锆及交联丙烯酸树脂的1 种以上的材料覆盖荧光色素而得到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色 素是π共轭类芳香族色素或噁嗪类色素。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是金属氧化物。
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紫外线阻断材料是用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锆及氧化铝的1种以上的材料覆 盖金属氧化物而得到的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 化物是选自氧化铈、氧化锌、氧化及氧化的1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
16.一种农业用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波长转换膜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农业用膜,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于所述 波长转换膜的一面或两面的防粘附层。
18.一种涂膜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波长转换材料、无机 类紫外线阻断材料、树脂及液状介质。
19.一种结构物,该结构物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长转换膜用作屋顶材 料或墙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膜铺设成使紫外线阻断层成为太阳光的入射侧。
20.一种结构物,该结构物将包含波长转换材料但不包含无机类紫外 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以及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这2张树脂 膜作为1组用作屋顶材料或墙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铺设成使所述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成为太阳光的入射 侧。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波长转换膜、使用该波长转换膜的农业用膜、将波长转换 膜用作屋顶材料或墙面装饰材料的结构物、用于形成波长转换膜的涂膜层 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用棚舍内栽培植物的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植物的收获量、 品质均有飞跃性的提高,因此正大量实施。此外,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植 物的收获量和品质、调整收获时期、缩短栽培时间,进行了以下尝试:利 用在农业用棚舍中使用的农业用膜将对植物有害的紫外线转换为在光合作 用中有用的蓝色系的光,将光合作用效率较低的绿色~黄色系的光转换为 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的橙色~红色系的光。
作为具有将特定波长的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功能(以下记作波长 转换功能)的波长转换膜,提出了以下的膜。
将包含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的非氟类树脂膜和包含2种荧光色素作为 波长转换材料的非氟类树脂膜层叠而成的农业用波长转换材料(专利文献 1)。
但是,该波长转换膜具有以下问题。
(1)长期使用时,波长转换功能显著下降。
(2)膜本身的可见光线透射率低。即,膜本身吸收较多的光,因此转换 后的波长的光的强度低于入射前的太阳光中的该波长的光的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70865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的波长转换膜相比可长期维持光波长转换功能 的波长转换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以往的波长转换膜相比转换后的波长的光 的强度高的波长转换膜。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该 波长转换膜的特征在于,由1层或2层以上构成,其中的至少1层是包含热塑 性树脂的基材膜层。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优选如下所述的膜:仅由所述基材膜层这1层构 成,该基材膜层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由2 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所述波长转换材 料;或者由2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是包含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 外线阻断层,另1层是包含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中,基材膜层可以由至少2层构成。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中,也可以有至少1层是所述基材膜层,其余层中 的至少1层是包含树脂的涂膜层。
较好的是所述涂膜层的至少1层包含氟树脂作为所述树脂。
较好的是所述基材膜层的至少1层包含热塑性氟树脂作为所述热塑性 树脂。
较好的是所述热塑性氟树脂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氟乙烯。
较好的是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是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
较好的是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是用选自、氧化、氧化锆及交 联丙烯酸树脂的1种以上的材料覆盖荧光色素而得到的材料。
较好的是所述荧光色素是π共轭类芳香族色素或噁嗪类色素。
较好的是所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是金属氧化物。
较好的是所述紫外线阻断材料是用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锆及氧化铝的1 种以上的材料覆盖金属氧化物而得到的材料。
较好的是所述金属氧化物是选自氧化铈、氧化锌、氧化及氧化的1 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的农业用膜的特征在于,由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构成。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农业用膜还具有形成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一面或两 面的防粘附层。
本发明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波长转换材料、无机类 紫外线阻断材料、树脂及液状介质。
本发明的结构物将波长转换膜用作屋顶材料或墙面装饰材料,该结构 物的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膜由2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是包含所述无机 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另1层是包含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 转换层,且所述波长转换膜铺设成使紫外线阻断层成为太阳光的入射侧。
本发明的结构物将包含波长转换材料但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的树脂膜以及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这2张树脂膜作为1组用 作屋顶材料或墙面装饰材料,该结构物的特征在于,铺设成使所述包含无 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成为太阳光的入射侧。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与以往的波长转换膜相比,可长期维持光波长转 换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中,如果热塑性树脂是热塑性氟树脂,则 与以往的波长转换膜相比,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强度高。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是例1、5、7、8的紫外线阻断层膜的总光线透射率的图。
图11是太阳光及例1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2是太阳光及例2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3是太阳光及例3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4是太阳光及例4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5是太阳光及例5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6是太阳光及例7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7是太阳光及例9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8是太阳光及例10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19是太阳光及例11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图20是太阳光及例15的波长转换膜的透射光的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
符号说明
10  波长转换膜
12  基材膜层
14  紫外线阻断层
16  波长转换层
18  涂膜层
20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波长转换膜>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具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波长转换膜的 某处至少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更具体而言,可例 举如下结构的膜。
(1)仅由基材膜层这1层构成,该基材膜层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和波长换转材料(例如下述第六实施方式);
(2)由2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换转材 料
(2-1)基材膜层包含波长转换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例如下述第八实施 方式),
(2-2)包含树脂的涂膜层包含波长转换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例如下述 第七实施方式、下述第九实施方式);
(3)由2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 断层,另1层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
(3-1)基材膜层由1层紫外线阻断层和1层波长转换层构成(例如下述第 一实施方式),
(3-2)基材膜层是紫外线阻断层或波长转换层中的一层,包含树脂的涂 膜层是紫外线阻断层或波长转换层中的另一层(例如下述第二实施方式),
(3-3)包含树脂的涂膜层中的1层是紫外线阻断层,包含树脂的涂膜层 中的另1层是紫外线阻断层(例如下述第三实施方式、下述第四实施方式、 下述第五实施方式)。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膜”也包括“片材”。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膜 10具有基材膜层12,该基材膜层12由至少2层构成,包含热塑性树脂。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成的层。
2层基材膜层12中的一层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 断层14,另一层也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
紫外线阻断层14的热塑性树脂和波长转换层16的热塑性树脂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热塑性烯类树脂、热塑性氯类树脂、热塑 性丙烯酸类树脂、热塑性聚酯类树脂、热塑性氟树脂等,优选热塑性烯烃 类树脂、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热塑性氟树脂,特优选热塑性氟树脂。
作为热塑性烯烃类树脂,可例举α-烯烃的均聚物(聚乙烯、聚丙烯 等)、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 -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等)、α-烯烃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乙 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下记作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等。
作为热塑性氯类树脂,可例举聚氯乙烯、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 聚物、聚偏氯乙烯等。
作为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可例举将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 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 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癸 酯等的1种以上聚合而得的树脂。
作为热塑性聚酯类树脂,可例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二甲酸丁 二酯等。
作为热塑性氟树脂,可例举氟乙烯类聚合物、偏氟乙烯类聚合物(以下 记作PVDF)、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类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 烯类共聚物(以下记作THV)、四氟乙烯-丙烯类共聚物、四氟乙烯-偏氟乙 烯-丙烯类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类共聚物(以下记作ETFE)、六氟丙烯 -四氟乙烯类共聚物(以下记作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四氟乙烯类共聚 物(以下记作PFA)等,从透明性及耐候性好的度考虑,优选ETFE、HFP、 PFA、THV或PVDF,更优选ETFE或PVDF。
(紫外线阻断层)
紫外线阻断层14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 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选自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钛、 氧化铁的1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优选氧化铈 或氧化锌。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从以下角度考虑,更优选用选自二氧化 硅、氧化锆及氧化铝的1种以上的无机氧化物覆盖所述金属氧化物而成的材 料。
(i)存在于氟树脂中时,抑制由膜在熔融成形时及室外使用时产生的氟 化氢所导致的金属氧化物的腐蚀,长期维持紫外线阻断功能。
(ii)抑制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的光活性,抑制树脂膜 的劣化和波长转换材料的分解。
为了提高在构成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中的分散性,最好进一步用硅 、硅烷偶联剂等对所述无机氧化物的表面进行疏化处理。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其平均粒径较好为0.01~0.5μm,更好 为0.02~0.2μm。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在紫外线阻断层14(100质量%)中较好 为0.03~6质量%,更好为0.1~3质量%。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如 果在0.03质量%以上,则可获得具有足够的紫外线阻断功能的紫外线阻断 层14。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如果在6质量%以下,则可获得具有足 够的可见光线透射率的紫外线阻断层14。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为6~250μm,更好为10~150μm,特好为 20~100μm。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如果在6μm以上,则可获得具有足够 的强度的波长转换膜10。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如果在250μm以下,则可 获得具有足够的可见光线透射率的紫外线阻断层14。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为80%以上,更好为85%以上。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如果在80%以上,则可获得转换后的波 长的光的强度足够高的波长转换膜10。
紫外线阻断层14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为50%以下,更好为40%以下。 紫外线阻断层14的紫外线透射率如果在50%以下,则可充分抑制波长转换 材料的分解。
可见光线透射率及紫外线透射率按照JIS R3106:1998“平板玻璃类的 透射率、反射率、辐射率、太阳辐射热取得率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波长转换层)
波长转换层16是将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含热塑性树 脂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波长转换材料是在紫外线区域或可见光线区域内具有吸收波长和发光 波长的材料。因此,不含单纯地吸收某个特定波长的光或单纯地反射某个 特定波长的光的材料、例如着色颜料(白色氧化钛、酞菁蓝等)。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有机类波长转换材料或无机类波长转换材 料。
作为有机类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吸收紫外线或可见光线、发出荧光 色的荧光色素(荧光颜料)。
作为荧光色素,可例举以下荧光色素。
在紫外线区域(300nm~400nm)内发光的色素:亚三联苯(日文:タ一フ エニレン)类色素、噁唑(日文:オキソザ一ル)类色素。
在蓝色到绿色的波长区域(400nm~500nm)内发光的色素:香豆素类色 素等。
根据取代基的不同而在绿色到红色的波长区域(500nm~800nm)内发光 的色素:吲哚类色素等。
在黄色到红色的波长区域(500nm~800nm)内发光的色素:孔雀绿类色 素、若丹明类色素等。
在深红色的波长区域(630nm~750nm)内发光的色素:噁嗪类色素等。
根据取代基的不同而在较广的波长区域内发光的色素:π共轭类芳香 族色素(蒽类色素、芘类色素、苝类色素等)等。
其中,从在对光合作用最为重要的600~700nm处具有极大发光的角度 考虑,优选π共轭类芳香族色素或噁嗪类色素,更优选π共轭类芳香族色 素,特优选苝类色素。
作为无机类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吸收紫外线或可见光线、发出可见 光线的夜光颜料。
夜光颜料通常是具有2~20μm左右的粒径的白色颜料。粒径越大,波 长转换效率越高,但如果粒径达到亚微米级,则波长转换功能经常会下降, 吸收和发光极度下降。因此,包含夜光颜料的农业用膜的遮蔽太阳光的效 果大于增强太阳光中的特定波长的光的效果,因此虽然不适用于不能缺少 强太阳光的植物的栽培,但在太阳落山后也可向植物供给光。
波长转换材料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2种以上组合使用。将2种以上的波 长转换材料组合使用时,组合中的一种波长转换材料的发射光谱和另一种 波长转换材料的吸收光谱也可以部分重叠。此外,也可将有机类波长转换 材料和无机类波长转换材料组合。此外,波长转换材料多为吸收高能量的 低波长光、发出低能量的高波长光的降频转换型,但也可以是相反的升频 转换型。
从以下角度考虑,波长转换材料优选用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 锆及交联丙烯酸树脂的1种以上的材料覆盖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而得到的 材料。即使用该材料覆盖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也可维持基于荧光色素或 夜光颜料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构象变化的波长转换功能。
(i)存在于氟树脂中时,可抑制由膜在熔融成形时及室外使用时产生的 氟化氢所导致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分解,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ii)抑制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所导致的波长转换材料 的分解,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iii)波长转换材料在构成波长转换层16的树脂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性 不随树脂的种类而发生大的改变,因此波长转换功能不随树脂的种类而发 生大的改变。
(iv)即使因太阳光而导致温度上升,也可抑制波长转换材料的挥发, 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v)即使因结露而导致水附着于波长转换膜10的表面,由于波长转换材 料在水中的溶解所导致的损失小,因此即使减少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也 可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vi)用交联丙烯酸树脂覆盖时,波长转换材料的耐化学品性和耐溶剂 性得到改善。
作为覆盖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方法,可例举以下方法。
(a)通过溶胶-凝胶法用无机氧化物覆盖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表面 的方法。
(b)用未交联的丙烯酸树脂液覆盖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后,使丙烯酸树 脂交联的方法。
(c)在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存在下使单体聚合,使交联丙烯酸树脂在 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表面析出的方法。
(a)方法:
具体而言,在溶剂中,在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存在下,利用催化剂 使金属醇盐水解,使无机氧化物在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表面析出。
作为金属醇盐,可例举下式(1)所示的金属醇盐。
M(OR)n…(1)。
这里,M为金属元素(Si、Al、Zr等),OR为烷氧基,n为金属元素的氧 化值。
作为金属醇盐,优选Si(OR)4、Al(OR)3、Zr(OR)4,更优选Si(OR)4。
作为Si(OR)4,可例举Si(OCH3)4、Si(OC2H5)4(四乙氧基硅烷)、Si(O-异 -C3H7)4、Si(O-叔-C4H9)4、Si(O-仲-C4H9)4等。
作为Al(OR)3,可例举Al(OCH3)3、Al(OC2H5)3、Al(O-异-C3H7)3、Al(OC4H9)3 等。
作为Zr(OR)4,可例举Zr(OCH3)4、Zr(OC2H5)4、Zr(O-异-C3H7)4、Zr(OC4H9)4 等。
作为溶剂,可例举醇,优选数1~5的醇(甲醇、乙醇、丙醇、丁醇、 戊醇等)。
作为水解的催化剂,可例举酸(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等)、(水 等)。
溶胶-凝胶法中,虽然会发生复杂的水解、脱水反应和脱醇反应,但 最终析出固体状的SiO2。
无机氧化物的覆盖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较好为 10~100质量份,更好为40~80质量份。无机氧化物的覆盖量如果在10质量 份以上,则可充分发挥上述效果。无机氧化物的覆盖量如果在100质量份以 下,则覆盖无需花费很长时间,可高效地进行覆盖。
为了提高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也可以用硅酮、硅烷偶联剂等对无机氧 化物的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
(b)方法:
具体而言,以雾状向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供给低分子量的丙烯酸树脂 液后,利用电子射线使丙烯酸树脂交联。
交联丙烯酸树脂的厚度较好为0.01~1μm。
交联丙烯酸树脂的覆盖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较 好为2~15质量份。
(c)方法:
具体而言,在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的存在下,在80℃、氮气中对甲基 丙烯酸甲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 热,加入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使上述单体聚合,藉此使交联丙 烯酸树脂在波长转换材料的表面析出。
交联丙烯酸树脂的厚度较好为0.01~1μm。
交联丙烯酸树脂的覆盖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荧光色素或夜光颜料较 好为2~15质量份。
未被覆盖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在波长转换层16(100质量%)中较好 为0.005~2质量%,更好为0.008~1质量%,进一步更好为0.01~0.1质量 %,特好为0.015~0.05质量%。
被无机氧化物覆盖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在波长转换层16(100质量%) 中较好为0.005~3.0质量%,更好为0.01~2.0质量%。
被交联丙烯酸树脂覆盖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在波长转换层16(100质 量%)中较好为0.1~10质量%。
但是,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如果过多,则不仅波长转换效率下降,而 且光的吸收量多,且吸收波长区域广,因此体现出很强的遮光效果。
此外,最好调整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使透过波长转换膜的光的有效 光合作用量子数(PAR)达到太阳光的PAR的30%以上。透射光的PAR如果不足 30%,则光量不足所导致的生长阻碍的影响大于波长转换对光合作用的促 进效果。
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较好为40~300μm,更好为50~100μm。波长转 换层16的厚度如果在40μm以上,则可获得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波长转换膜 10。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如果在300μm以下,则可获得具有足够的可见光 线透射率的波长转换层16。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以下方法制造。
(a)使熔融成形(挤出成形、注射成形等)而得的紫外线阻断层14的膜和 熔融成形而得的波长转换层16的膜在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热辊压机,利用热 熔接将它们一体化的方法。
(b)将紫外线阻断层14的膜或波长转换层16的膜熔融成形,将另一方的 膜的材料熔融挤出,层叠于该膜的表面的方法。
(c)将紫外线阻断层14的膜和波长转换层16的膜的材料同时熔融,在模 具内熔融成形为一体化的膜的方法。
例如,一方的基材膜层12包含PVDF的情况下,可将其与包含热塑性丙 烯酸类树脂的另一方的基材膜12热压接。此外,一方的基材膜层12包含PVDF 或ETFE、且经过表面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的情况下,可将包含具有缩水 甘油基的聚乙烯类树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的Bondfast等)的另一方的基 材膜层12的材料熔融挤出,层叠于一方的基材膜层12的表面。
〔第二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表面 的包含树脂的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14。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
紫外线阻断层14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 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为4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的范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 范围内。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涂膜层18也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
作为树脂清漆所含的树脂,可例举氟树脂、非氟树脂,从以下角度考 虑,优选氟树脂。
(i)涂膜层18不易附着花粉、油分等,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 不易下降。
(ii)由于氟树脂的耐久性高,因此可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iii)将波长转换材料分散于树脂时,波长转换材料的发射光谱和发光 强度根据树脂的种类而不同。氟树脂与其它树脂相比,波长转换材料的发 光强度更高。具体而言,依次为氟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丙烯酸有机硅树脂、聚乙烯。认为其理由如下。
斥水·斥油性的氟树脂和波长转换材料的相容性最差,因此波长转换 材料无法完全地微分散,而是聚集,结果产生强发光。此外,吸收·发出 的光不易被氟树脂吸收。
作为氟树脂,从可溶于有机溶剂、可容易地涂布于基材膜层12的角度 考虑,优选THV、作为氟代烯烃和烃类单体的共聚物的具有官能团的含氟聚 合物。
作为THV,可例举戴尼昂(Dyneon)公司制的THV。
作为氟代烯烃和烃类单体的共聚物的具有官能团的含氟聚合物,可例 举旭硝子株式会社制的lumiflon等。
作为氟代烯烃,优选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偏氟乙烯、全氟丙基乙 烯基醚等氟代烯烃,特优选四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作为烃类单体,优选乙烯基醚类、烯丙基醚类、异丙烯基醚类等链烯 基醚类单体,羧酸乙烯基酯类、羧酸烯丙基酯类、不饱和羧酸酯类等链烯 基酯类单体。作为烃类单体,特好的是由1种以上的乙烯基醚类构成,或由 1种以上的乙烯基醚类和1种以上的其它烃类单体(特优选羧酸乙烯基醚类) 的组合构成。作为乙烯基醚类,有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等烷基乙 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等环烷基乙烯基醚,羟烷基乙烯基醚等。作为羧 酸乙烯基酯类,有乙酸乙烯酯、三甲基乙酸乙烯酯等。
相对于氟代烯烃和烃类单体的共聚物中的所有重复单元,氟代烯烃单 元的比例较好为30~70摩尔%,特好为40~60摩尔%。
官能团优选羟基、羧基或环氧基。此外,含氟聚合物也可具有2种以上 的官能团,例如可使用具有羟基和羧基的含氟聚合物。羟基、羧基、环氧 基等官能团可通过使具有这些官能团的烃类单体共聚而获得。作为具有这 些官能团的烃类单体,可例举例如4-羟基丁基乙烯基醚、缩水甘油基乙烯 基醚、缩水甘油基乙烯基酯等。特优选的含氟聚合物是含有羟基的含氟聚 合物。其羟值较好为10~150mgKOH/g树脂。
作为非氟树脂,可例举丙烯酸多元醇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有机 硅树脂层、聚乙烯、聚丙烯等。
作为丙烯酸多元醇树脂,可例举大成精细化工(大成フアインケミカル) 株式会社制的アクリレツトQT507-28等。
作为丙烯酸树脂,可例举三菱丽阳(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制的 DIANAL BP80等。
作为丙烯酸有机硅树脂,可例举智索(チツソ)株式会社制的Silacoat SCT-8102等。
(波长转换层)
波长转换层16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涂 膜层18、即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以干燥后的涂膜计较好为1~50μm,更好为2~30 μm,特好为3~20μm。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将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 涂布于熔融成形而得的紫外线阻断层14的基材膜层12的表面,干燥,从而 形成涂膜层18(波长转换层16)。
作为树脂清漆,可例举将树脂溶于有机溶剂而得的类型、将树脂分散 于水等而得的类型。
作为有机溶剂,可例举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醇、Solvesso、 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等。
有机溶剂从基材膜层12的表面对树脂清漆的排斥、转印率、干燥性、 树脂清漆的保存稳定性等角度出发适当地选择最合适的有机溶剂。
作为涂布方法,可例举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等。凹版印刷法中, 作为有机溶剂,从很好地浸润基材膜层12的表面且沸点不高的角度考虑, 优选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涂膜层18(波长转换层16)可以形成于整个基材膜层12(紫外线阻断层 14),也可以形成于基材膜层12的表面的一部分(例如点状)。
涂布树脂清漆时,为提高基材膜层12(紫外线阻断层14)和涂膜层18(波 长转换层16)的密合性,也可对基材膜层12(紫外线阻断层14)进行表面处 理。
作为表面处理,可例举电晕放电处理、金属钠处理、机械性的糙面化 处理、准分子激光处理等,从价格低廉的角度考虑,优选电晕放电处理。
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时,在基材膜层12的制造流水线上配置电晕放电处 理机,逐个对该膜进行处理,这在制造工艺上有利。处理条件根据所处理 的膜的材料、所希望的处理程度来选择。作为电晕放电处理的条件,较好 的是强度0.1~10kW、处理时间0.5~100m2/分。
为获得基材膜层12(紫外线阻断层14)和涂膜层18(波长转换层16)的良 好的密合性,较好的是进行表面处理,使基材膜层12的表面张达到 0.035N/m以上。该膜的表面张力更好为0.04N/m以上。
通过实施表面处理,氧官能团及/或氮官能团被导入基材膜层12(紫外 线阻断层14)的表面,该膜的表面的官能团和树脂清漆的树脂或固化剂的氧 官能团(羟基、羧基等)形成化学键,基材膜12(紫外线阻断层14)和涂膜层 18(波长转换层16)的密合性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两面 的包含树脂的2层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基材膜层12的厚度较好为2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2层涂膜层18中的1层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 14,另1层也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和波长转换层16的树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层14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一个表面涂布包含无机类紫外线 阻断材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 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波长转换层 16的厚度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
波长转换层16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另一个表面涂布包含波长转换材 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这里,作为形成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清漆的树脂,优选使用氟树脂。
〔第四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一个 表面的包含树脂的2层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基材膜层12的厚度较好为2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或涂膜层18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 的层。
2层涂膜层18中的1层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 14,另1层也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和波长转换层16的树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层14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一个表面涂布包含无机类紫外线 阻断材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 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波长转换层 16的厚度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
波长转换层16是通过在紫外线阻断层14的表面涂布包含波长转换材料 的涂膜层18、即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这里,作为形成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清漆的树脂,优选使用氟树脂。
〔第五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氟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一个表面 的包含树脂的2层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基材膜层12的厚度较好为2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或涂膜层18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 的层。
2层涂膜层18中的1层也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另1层也 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14。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和波长转换层16的树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波长转换层)
波长转换层16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一个表面涂布包含波长转换材料 的涂膜层18、即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层16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层14是通过在波长转换层16的表面涂布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 断材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波长转换层 16的厚度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这里,作为形成紫外线阻断层14的树脂清漆的树脂,优选使用氟树脂。
〔第六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由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膜层12构成。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 换·紫外线阻断层20。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 换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含热塑性树脂、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 转换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10的厚度较好为4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为65%以上,更好为70%以上。 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如果在65%以上,则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 强度充分地提高。
波长转换膜10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为40%以下,更好为30%以下。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将包含氟树脂、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 换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的方法制造。
〔第七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氟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表面的包 含树脂的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基材膜层12的厚度较好为40~150μm,更好为50~100μm。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涂膜层18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 换·紫外线阻断层20。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包含无机 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 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的厚度较好为1~50μm,更好为2~20μm。
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 范围内。波长转换膜10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 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第八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热塑性树脂的2层基材膜层12。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2层基材膜层12中的1层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 层14,另1层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 换·紫外线阻断层20。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14的热塑性树脂和波长转换层16的热塑性树脂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紫外线阻断层)
紫外线阻断层14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 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为6~250μm,更好为10~150μm。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 换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含热塑性树脂、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 转换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的厚度较好为40~300μm,更好为50~100 μm。
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 范围内。波长转换膜10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 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第九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波长转换 膜10包括包含氟树脂的基材膜层12、以及形成于该基材膜层12的表面的包 含树脂的涂膜层18。
(基材膜层)
基材膜层12是将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基材膜层12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紫外线阻断层14。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热塑性树脂。
(紫外线阻断层)
紫外线阻断层14是将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基材膜层12、即包 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材料熔融成形而得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紫外线阻断层14的厚度较好为6~250μm,更好为10~150μm。
(涂膜层)
涂膜层18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涂膜层18也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 换·紫外线阻断层20。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是通过在基材膜层12的表面涂布包含无机 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涂膜层18、即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 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的树脂清漆而形成的层。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的厚度较好为1~50μm,更好为2~20μm。
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 范围内。波长转换膜10的紫外线透射率较好的是处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 的范围内。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波长转换膜10可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由于以下原因,以上说明的波长转换膜10可长期维持光波长转换功能。
(i)由于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因此波长转换膜10的紫外线透射 率低。其结果是,由紫外线导致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光分解被抑制,波长转 换功能得以长期保持。通过用二氧化硅等覆盖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的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金属氧化物与波长转 换材料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波长转换功能得以更长期地保持。
(ii)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与以往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不同,不会 对波长转换材料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在热塑性树脂中分 布不均时,有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的非晶质部分越多,就越容易发 生迁移,而将有机类波长转换材料和有机类紫外线吸收材料并用时,有机 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的非晶质部分变得更多。
此外,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与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相比,与有机 类波长转换材料的相互作用较少,因此与使用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时相 比可长期保持波长转换功能。
以往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是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即使有机 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波长转换材料分别包含在不同的层中,有机类紫外线吸 收剂也会因太阳光的热而迁移,移动至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层。有机类紫 外线吸收剂与有机类波长转换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使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 转换功能下降。因此,即使在紫外线阻断层与波长转换层层叠的情况下, 紫外线阻断层中使用的紫外线阻断材料也优选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iii)基材膜层12包含氟树脂时,由紫外线导致的劣化少。因此,波长 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的下降较少,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强度随时间 的下降较少。另一方面,非氟类树脂与氟树脂相比,即使掺入紫外线吸收 剂,可见光线透射率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波长转换材料所吸收 的光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结果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强度也随时间的推移 而下降。
此外,以上说明的波长转换膜10中,基材膜层12包含氟树脂时,波长 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射率高。因此,转换后的波长的光几乎不被波长转 换膜10吸收。其结果是,与以往的波长转换膜相比,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 强度提高。具体而言,转换后的波长的光的强度高于入射前的太阳光中的 该波长的光的强度。
此外,以上说明的波长转换膜10如果包括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的紫外线阻断层14和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16,则通过使紫外线 阻断层14比波长转换层16更靠近太阳光的入射侧,可确实地减少到达波长 转换层16的紫外线。其结果是,可更长期地维持光波长转换功能。
另外,紫外线阻断层14包含氟树脂时,透过紫外线阻断层14到达波长 转换层16的光中包含的紫外线是太阳光中包含的紫外线的50%以下,因此 波长转换层16的树脂也可以是非氟树脂。但是,由于以下原因,波长转换 层16的树脂最好也是氟树脂。
(i)波长转换层16不易附着花粉、油分等,波长转换膜10的可见光线透 射率不易下降。
(ii)由于氟树脂的耐久性高,因此可长期维持波长转换功能。
(iii)斥水·斥油性的氟树脂和波长转换材料的相容性差,因此波长转 换材料无法完全地微分散,而是聚集,结果产生强发光。此外,吸收·发 出的光不易被氟树脂吸收。因此,氟树脂与其它树脂相比,波长转换材料 的发射光谱和发光强度更高。
<涂膜形成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包含波长转换材料、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 料、树脂及液状介质。
作为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无机类紫 外线阻断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 围内。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可例举第一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较好的是处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范围内。
作为树脂,可例举第二实施方式中例举的树脂。
作为液状介质,可例举有机溶剂、水等。
本发明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用于形成波长转换膜10的涂膜层18(波长 转换·紫外线阻断层20)。
用本发明的涂膜形成用组合物形成的涂膜层18中,波长转换材料的渗 出被抑制。另一方面,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波长转换材料的组合中,波 长转换材料渗出。
<农业用膜>
本发明的农业用膜由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构成。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可吸收太阳光中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发出对植 物的生长有效的不同的波长区域的光,因此适合用作农业用棚舍等的农业 用膜。作为本发明的农业用膜,可例举农业用棚舍的屋顶材料、设置于农 业用棚舍内部的幕布、大棚用原材料等。此外,本发明的农业用膜也可贴 附于玻璃表面使用。作为由2层空气室(airhouse)构成的农业用棚舍的屋顶 材料使用时,可作为植物侧的内侧膜使用,或作为与外界气体接触的外侧 的膜使用。
本发明的农业用膜只要是可用于设施栽培和园艺的膜即可,可以是任 意形状的膜。可将膜裁剪成较细的形状进行编织,成形为网状、编织布状 的膜。
作为本发明的农业用膜,优选如下所述的波长转换膜:使太阳光入射 时,在400~7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至少一部分的波长处,透射光的强度(转 换后的光的强度)高于入射光的强度。
即,太阳光的波长(300nm~2500nm)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线是植物 的生长所不可或缺的波长的光。转换后的光的波长区域的调整可通过适当 地选择波长转换材料来进行。
另外,作为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的光,报道了以下的光。
促进发芽和发根的红色光(660nm附近),
抑制发芽和发根的远红外光(730nm附近),
抑制胚轴伸长的近紫外光(370nm~380nm附近),
赋予向光性(日文:屈光性)的蓝色光(440nm~480nm附近),
促进叶柄伸长的远红外光(730nm附近),
促进变绿(促进叶绿素生物合成)的636nm和650nm附近,
促进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的430nm和670nm(极大波长)附近,
对短日性和长日性的光周期性造成影响,促进或抑制开花的红色光和 远红外光,
通过苯酚类色素、花色素类色素的增加而改变果实和花的颜色的紫外 光等。
光的强度以有效光合作用量子数(PAR)表示。即,光合作用和太阳光能 量的关系不应通过照度、而是应该通过PAR来论述。PAR是作为可见光线的 400~700nm的光中的各波长的光谱辐射能(光谱辐射强度)的积分值。
关于本发明的农业用膜的透射光的PAR,从促进植物生长的角度考虑, 将PAR分割为400~500nm、500~600nm、600~700nm这3个区域时,在任一 区域内,本发明的农业用膜的透射光的PAR相对于太阳光的PAR都必须在10 %以上。
通过涂布形成波长转换层16时,PAR可通过改变涂布面积来调整。
波长转换层16形成于基材膜层12的表面的一部分时,波长转换膜10的 PAR可从下式(2)求得。
波长转换膜10的PAR=(形成有波长转换层16的部分的透射光的PAR)× (形成有波长转换层16的部分的面积比)+(未形成波长转换层16的部分的 透射光的PAR)×(未形成波长转换层16的部分的面积比)…(2)。
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波长转换层16所含的波长转换材料的浓度、波 长转换层16的厚度、波长转换层16的面积等,可任意地调整波长转换膜10 的透射光的PAR。
本发明的农业用膜也可以在波长转换膜的一面或两面形成由二氧化 硅、氧化铝等构成的防粘附层。
此外,根据树脂的折射率,波长转换材料所发出的光中的60~80%可 能会在农业用膜和空气的界面上被反射,在膜内传播。多数情况下,波长 转换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重叠,因此膜内的光的一部分再次被波长 转换材料吸收。可以施加处理以避免该能量损耗,使波长转换材料所发出 的光能有效地从膜内射出。作为该处理,可例举下述处理。
(i)使农业用膜包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微粉。
(ii)如日本专利特开昭63-160520号公报所记载地,对农业用膜的内 表面实施规则的凹凸加工。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农业用膜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因此通过将其用于 农业用棚舍,可实现植物的收获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收获时期的调整、 栽培时间的缩短等。
<太阳光发电用覆盖膜>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可吸收太阳光中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发出对太 阳光发电有效的不同的波长区域的光,因此也适合用作太阳光发电面板的 覆盖膜。
<显示板>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不仅对太阳光、对荧光灯之类的人造光也具有波 长转换功能,因此也可用作背光式显示板的滤光片。如果将本发明的波长 转换膜用作显示板的滤光片,则由于显示部分发光而可见,因此视觉辨认 度提高。
为了保持光线透射率,用作显示板的滤光片时的波长转换膜的厚度较 好为25~100μm左右,根据显示板的结构设定最合适的厚度的膜即可。
<结构物>
本发明的结构物是将波长转换膜(农业用膜)用作屋顶材料或墙面装饰 材料的结构物。
作为结构物,可例举农业用棚舍、大棚等。
波长转换膜由2层以上构成、其中1层是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 紫外线阻断层、另1层是包含波长转换材料的波长转换层的情况下,波长转 换膜铺设成使紫外线阻断层成为太阳光的入射侧。
此外,将包含波长转换材料但不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 以及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膜这2张树脂膜作为1组用作屋顶材 料或墙面装饰材料的情况下,铺设成使包含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树脂 膜成为太阳光的入射侧。
实施例
下面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 子。
例1~6、9~11、15、18为实施例,例7、8、12~14、16、17、19~22 为比较例。
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可见光线透射率、紫外线透射率)
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采用分光光度计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UV-3100PC),按照JIS R3106“平板玻璃类的透 射率、反射率、辐射率、太阳辐射热取得率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促进耐候性试验)
对于波长转换膜,采用以JIS K7350-4为基准的具备开放式碳弧灯的阳 光耐候性试验机(サンシヤインウエザメ一タ)(须贺试验机株式会社制, 300阳光耐候性试验机)进行5000小时的耐候性试验。
促进耐候性试验针对光从紫外线阻断层侧入射的暴露形态进行。
(光谱辐射能)
采用可见光谱辐射计(英弘精机株式会社制,MS700)同时测定:(i)不 透过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透过预先保存好的促进耐候性试验前 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i)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波长 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对于例1~9,测定日为2007年2月5日和2月 6日,选择天气稳定的时间。对于例10~22,测定日为2007年11月13日,选 择天气稳定的时间。
(光合作用有效量子数)
从光谱辐射能求出400~700nm的光合作用有效量子数(PAR)。将该PAR 分割为400~500nm(蓝色)、500~600nm(绿色)、600~700nm(红色)这3个区 域,对于各波长区域,求出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前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 的PAR相对于不透过膜的太阳光的PAR的比值、以及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后 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PAR相对于不透过膜的太阳光的PAR的比值。
〔例1〕
波长转换材料的制造:
将12g苝类色素(巴斯夫(BASF)公司制,lumogen F Red 305)、100g乙 醇投入珠磨机,使色素分散于乙醇,得到色素分散液。
将10g四乙氧基硅烷、60g异丙醇投入反应器,一边在室温下搅拌一边 用10分钟时间向反应器内滴加56g色素分散液,然后持续搅拌,制成均匀的 分散液。接着,一边在室温下对反应器内进行搅拌,一边用30分钟时间向 反应器内滴加作为催化剂的二乙醇胺水溶液,然后持续搅拌40分钟,使分 散液溶胶化,然后加温至60℃使其凝胶化。将反应器内冷却后,过滤分离 反应物,用乙醇和水洗涤,除去溶剂、分散剂、催化剂,在120℃下干燥1 小时。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所得粉体10秒钟,得到平均粒径为1.5μm的粉 体。
作为原料的苝类色素在100cm3的甲苯中溶解7g,在1L蒸馏水中溶解 0.4g,与此相对,所得粉体在甲苯和蒸馏水中完全不溶解。由此可以确认, 该粉体被二氧化硅覆盖。苝类色素和二氧化硅(换算成SiO2)的质量比(苝类 色素/二氧化硅)为100/45。
将10g该粉体分散于30g溶解有5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 着,在70℃下使异丙醇挥发后,在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二氧化硅的表 面经疏水化的粉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体,得到波长转换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制造:
将100g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铈(日本电工株式会社制,SC4060)分散 于300g溶解有5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着,在70℃下使异丙 醇挥发后,在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二氧化硅的表面经疏水化的粉体。 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体,得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40g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ETFE(旭 硝子株式会社制,Fluon ETFE88AXB)颗粒化。用T模(日文:Tダイ)在320 ℃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紫外线阻断层膜。
测定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图 10及表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5g波长转换材料和4kg的ETFE(旭硝子株式 会社制,Fluon ETFE88AXB)颗粒化。用T模在320℃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 在紫外线阻断层膜的表面反复层叠厚100μm的波长转换层膜,得到波长转 换膜。
进行该波长转换膜的促进耐候性试验。
接着,同时测定:(i)不透过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透过预先 保存好的促进耐候性试验前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i)透 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光谱辐射能的 光谱图示于图11。
此外,从光谱辐射能求出PAR,求出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前后的波长转 换膜的太阳光的PAR相对于太阳光的PAR的比值。结果示于表1。
与太阳光相比,透过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PAR整体减少,只有600nm~ 700nm的红色光的PAR增加。此外,耐候性试验前后的光谱辐射能的变化小。
〔例2〕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作为波长转换材料,采用未覆盖二氧化硅的苝类色素(巴斯夫公司制, lumogen F Red 305)来代替覆盖有二氧化硅的苝类色素,除此之外与例1同 样地进行操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2。
〔例3〕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将0.3g例1的波长转换材料分散于40g氟树脂清漆(旭硝子株式会社制, lumiflon 600,树脂固态组分为50质量%的二甲苯溶液),得到分散液。将 该分散液涂布于例1的紫外线阻断层膜的表面,使得干燥后的涂膜的厚度达 到10μm,干燥,形成波长转换层的涂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3。
〔例4〕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将0.4g苝类色素(巴斯夫公司制,lumogen F Red 305)分散于40g氟树 脂清漆(旭硝子株式会社制,lumiflon 600,树脂固态组分为50质量%的二 甲苯溶液),得到分散液。将该分散液涂布于例1的紫外线阻断层膜的表面, 使得干燥后的涂膜的厚度达到10μm,干燥,形成波长转换层的涂膜,得到 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4。
〔例5〕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制造:
将100g被二氧化硅覆盖的氧化锌(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Maxlight ZS32)分散于300g溶解有5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着,在70 ℃下使异丙醇挥发后,在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二氧化硅的表面经疏水 化的粉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体,得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40g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ETFE(旭 硝子株式会社制,Fluon ETFE88AXB)颗粒化。用T模在320℃下将该颗粒挤 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紫外线阻断层膜。
测定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图 10及表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将0.4g苝类色素(巴斯夫公司制,lumogen F Red 305)分散于40g丙烯 酸多元醇(表中记作APO)树脂清漆(大成精细化工株式会社制,アクリレツ トQT507-28,固态组分:50质量%,甲苯:25质量%,乙酸丁酯:25质量 %),得到分散液。将该分散液涂布于紫外线阻断层膜的表面,使得干燥后 的涂膜的厚度达到10μm,干燥,形成波长转换层的涂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5。
〔例6〕
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280℃下将40g例5的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 PVDF(吴羽(クレハ)株式会社制,KUREHA KF polymer)颗粒化。用T模在300 ℃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紫外线阻断层膜。
测定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表 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除使用例6的紫外线阻断层膜以外,与例5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波长 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例7〕
基材膜的制造:
除不添加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以外,与例1的紫外线阻断层膜同样地 进行操作,得到厚100μm的基材膜。
测定基材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图10及表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除使用例7的基材膜来代替例1的紫外线阻断层膜以外,与例1同样地进 行操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6。
促进耐候性试验后,PAR增加。这是因为波长转换材料因紫外线而分解, 与初始的波长转换特性有很大的差异。
〔例8〕
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制造:
用设定在200℃的热辊将2.0质量份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共同药品 (共同薬品)株式会社制,Biosorb 910)和100质量份的EVA(三井杜邦化学(三 井デユポ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制,EVAFLEX EV-450)捏合3分钟,接着通过 180℃的70吨热压加压成形,得到厚100μm的紫外线阻断层膜。
测定紫外线阻断层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图 10及表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对紫外线阻断层膜的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提高浸润性,然后与例4 同样地形成波长转换层的涂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前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PAR相对于太阳光的 PAR的比值在整个波长区域内均在1以下。此外,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 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PAR发生了大幅变化。
〔例9〕
包含波长转换材料和紫外线吸收材料的氟树脂单层膜的制造:
将0.5g例2的苝类色素(lumogen F Red 305)浸渍于溶解有0.05g苯基甲 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中,然后在140℃下干燥,得到经10%苯基甲基硅油处 理的lumogen F Red 305。
接着,将40g的通过与例5相同的操作得到的经苯基甲基硅油处理的覆 盖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锌与2g的上述经表面处理的lumogen F Red 305在4kg 的ETFE树脂中混合,然后在300℃下用双轴挤压机将其颗粒化,在320℃下 成形,得到厚100μm的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17。
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前后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辐射强度分布相对 于太阳光的PAR发生了变化,而600~700nm处的PAR的比值仅从1.07变为 1.06,可知具有足够的波长转换功能。因此,本例的氟树脂单层膜是兼具 波长转换层和紫外线吸收层的功能的单层膜。
[表1]

〔例10〕
波长转换材料的制造:
将10g苝类色素(巴斯夫公司制,lumogen F Red 305)分散于25g溶解有 4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着,在70℃下使异丙醇挥发后,在 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表面疏水化的粉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体, 得到波长转换材料。
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制造:
将100g被二氧化硅覆盖的氧化铈(日本电工株式会社制,SC4060)分散 于300g溶解有5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着,在70℃下使异丙 醇挥发后,在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二氧化硅的表面经疏水化的粉体。 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体,得到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40g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ETFE颗 粒化。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2g波长转换材料和4kg的ETFE颗粒化。用T 模在300℃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波长转换膜。
测定该波长转换膜的可见光线透射率和紫外线透射率。结果示于表2。 此外,进行该波长转换膜的促进耐候性试验。
接着,同时测定:(i)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透过预先保存好的促 进耐候性试验前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iii)透过促进耐候 性试验后的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光谱辐射能。光谱辐射能的光谱图示于 图18。
此外,从光谱辐射能求出PAR,求出透过促进耐候性试验前后的波长转 换膜的太阳光的PAR相对于太阳光的PAR的比值。结果示于表2。
与太阳光相比,透过波长转换膜的太阳光的PAR整体减少,只有600nm~ 700nm的红色光的PAR增加。此外,耐候性试验前后的光谱辐射能的变化小。
〔例11〕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除了将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量设为10g以外,与例10同样地进行操 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及图19。
〔例12〕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作为紫外线阻断材料,采用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二苯酮类紫外线 吸收剂(日本汽巴(Chiba Japan)株式会社制,CHIMASSORB 81/FL)。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16g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ETFE颗 粒化。采用该颗粒以及与例10同样地用波长转换材料制成的颗粒,用T模在 200℃下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3〕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除了将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量设为4g以外,与例12同样地进行操 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4〕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300℃下将8g例10的波长转换材料和8kg的ETFE颗粒 化。用T模在200℃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5〕
波长转换材料的制造:
将100g的SMARTLIGHT RL 1000(日本汽巴株式会社制)分散于250g溶解 有4质量%苯基甲基硅油的异丙醇溶液。接着,在70℃下使异丙醇挥发后, 在170℃下干燥1小时,得到表面疏水化的粉体。用冲击式粉碎机粉碎该粉 体,得到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180℃下将80g例10的波长转换材料和4kg线状低密度 聚乙烯(LLDPE)颗粒化。用双轴挤压机在180℃下将80g例15的波长转换材料 和4kg的LLDPE颗粒化。用T模在200℃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 的波长转换膜。
对该波长转换膜进行2500小时的耐候性促进试验。结果示于表2及图 20。
〔例16〕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作为紫外线阻断材料,采用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二苯酮类紫外线 吸收剂(日本汽巴株式会社制,CHIMASSORB 81)。用双轴挤压机在180℃下 将8g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和4kg的LLDPE颗粒化。采用该颗粒以及与例15 同样地用波长转换材料制成的颗粒,用T模在200℃下挤出成形,得到厚100 μm的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5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7〕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用双轴挤压机在180℃下将80g例15的波长转换材料和8kg的LLDPE颗粒 化。用T模在200℃下将该颗粒挤出成形,得到厚100μm的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5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8〕
基材膜的制造:
除不添加波长转换材料和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以外,与例10的同样 地进行操作,得到厚100μm的ETFE的基材膜。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将0.05g苝类色素(巴斯夫公司制,lumogen F Red 305)和1.0g的覆盖 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锌分散于40g氟树脂清漆(旭硝子株式会社制,lumiflon 600,树脂固态组分为50质量%的二甲苯溶液),得到分散液。将该分散液 涂布于基材膜的表面,使得干燥后的涂膜的厚度达到10μm,干燥,形成涂 膜层,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19〕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作为紫外线阻断材料,采用0.4g的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二苯酮类 紫外线吸收剂(日本汽巴株式会社制,CHIMASSORB 81),除此之外与例18同 样地进行操作,得到波长转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20〕
波长转换膜的制造:
除不采用紫外线阻断材料以外,与例18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波长转 换膜。
对于该波长转换膜,与例10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21〕
与例10同样地对厚100μm的ETFE的基材膜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22〕
与例15同样地对厚100μm的LLDPE的基材膜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可以说,例10~22中,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500~600nm的PAR比越小, 则越保留有吸收光的能力,600~700nm的PAR比越大,则越保留有发光能力。
例10、11的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500~600nm的PAR比未增大,600~ 700nm的PAR比未减小,可以说耐候性优良。例10与例11相比,无机类紫外 线阻断材料的添加量更多,500~600nm的PAR比的变化更小,耐候性更优良。
例12与例13相比,促进耐候性试验后的500~600nm的PAR比、600~ 700nm的PAR比的变化更大。例12与例13相比,虽然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 的添加量更多,紫外线透射率更低(更好地屏蔽紫外线),但可以说波长转 换材料正在逐渐劣化。此外,与未添加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例14相比,也可 以说正在逐渐劣化。
例18~20也一样,添加了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例18可以说是耐候 性最好的。
例15~17中,500~600nm处的PAR比不随促进耐候性试验而变化。由 600~700nm处的PAR比可见,添加了无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例15可以说是 耐候性最好的,添加了有机类紫外线阻断材料的例16可以说是耐候性最差 的。
[表2]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作为农业用膜、太阳光发电用覆盖膜等有用。
另外,在这里引用2007年4月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00328 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 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