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580042934.4 申请日 2015-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6573436A 公开(公告)日 2017-04-19
申请人 塞托普拉特胶带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T·利尔曼; P·拉姆布施; K·鲁瑙; A·F·霍曼;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细长物品(2)的包覆物(1)、尤其是 电缆 束的护套的方法。在此首先将两个分别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借助载体带(5)结合成一个 层压 件(3、4、5)。为此,所述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在定义一个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6)的情况下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5)结合。根据本发明,载体带(5)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并且在制成层压件(3、4、5)时或之后才至少在自由区域(6)中被设置自身的胶粘层(7)。
权利要求

1.用于制造细长物品(2)的包覆物、尤其是电缆束的护套的方法,其中,两个分别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借助载体带(5)结合成一个层压件(3、4、5)并且为此所述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在定义一个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6)的情况下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5)结合,并且载体带(5)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其特征在于,载体带(5)在制成层压件(3、4、5)之后才至少部分地在自由区域(6)中被设置胶粘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彼此间具有轴向距离(A),该轴向距离小于相应胶粘带(3、4)的最小宽度(B1、B2)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设置在载体带(5)的一个共同的前面(5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具有相同至不同的宽度(B1、B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的宽度比(B1:B2)为1:1至1: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带(5)的宽度(C)大约等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中的较宽胶粘带的宽度(B2)至所述两个胶粘带(3、4)相加的宽度(B1、B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胶粘带(3、4)的侧向突出部 的宽度比介于1:1至1:5的范围中并且优选介于1:1至1:3的范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3、4、5)在其两个突出部 上以所属胶粘带(3、4)的相应胶粘层(3)朝向外侧定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件(3、4、5)以其一个突出部 上的胶粘层(3)平行于细长物品(2)定向并且固定在其上,随后围绕物品(2)沿纵向卷绕,最后以另一第二突出部 的胶粘层(3)与纵向卷绕件粘合。
10.用于制造细长物品(2)的包覆物(1)的护套,包括两个分别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3)并且沿轴向彼此间隔开的胶粘带(3、4),所述两个胶粘带借助载体带(5)结合成一个层压件(3、4、5),其中,所述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在定义一个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6)的情况下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5)连接,并且载体带(5)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其特征在于,载体带(5)在制成层压件(3、4、5)之后才至少部分地在自由区域(6)中被设置胶粘层(7)。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尤其是电缆束的护套的方法,其中,两个分别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的胶粘带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借助载体带结合成一个层压件并且为此所述两个胶粘带沿纵向延伸方向在定义一个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的情况下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结合,并且载体带构造成无胶粘层的。

背景技术

[0002] 在开头所描述的、如在DE 102011079114 A1范围中所描述的方案的方法中涉及一种胶粘带或覆盖物,该覆盖物根据图3中的实施例在其上侧分别在边缘区域中具有两个胶粘带。实际上两个胶粘带这样施加在相关边缘区域中,使得胶粘带与覆盖物的边缘重叠。覆盖物优选是不设有胶料并且由染色纺织载体制成的覆盖物。
[0003] 在另一种如US 4327246所描述的方法中这样规定,两个胶粘带设有一个共同的载体。两个胶粘带沿走向分别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为了集束细长物品,相关胶粘带平行于此定向并且随后围绕细长物品卷绕。作为该纵向卷绕的替代方案,在与此相关的US 4327246范围中也描述了胶粘带可以以螺旋形或盘旋形运动围绕细长物品引导。
[0004] 一种类似的操作方法在EP 1875573 B1范围中被描述。在此总共使用三个胶粘带。首先将第一和第二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沿走向分别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然后在该护套的第一胶粘带的自由边缘上,第三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再次沿走向在胶料侧具有偏移地层合到第一胶粘带上。第三胶粘带在此与第二胶粘带设置在第一胶粘带的相同侧上。
[0005]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电缆束的各导线包覆起来并且很好地保护其以防因在锐利边缘、毛刺和焊点上的刮蹭和摩擦受到机械损伤。但制造十分复杂,因为总体上要将三个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按特定的方法顺序具有偏移地相互层合。在此会发生胶料接触,从而不能(再)进行可能的校正。此外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的操作也很复杂并且必要时必须使用保护膜。
[0006] EP 1312097 B1涉及一种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包覆物。该包覆物具有纺织覆盖物,在该覆盖物中在一个窄的边缘区域中设有自粘胶粘带。此外设有另一第二自粘胶粘带。两个胶粘带在覆盖物的所属纵向边缘上延伸。总之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简单、价廉且快速的包覆。为此目的,覆盖物本身不具有胶料,因此不参与粘合。本发明着眼于此。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基于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改善这种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以便简化生产并且总体上降低成本。
[0008]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同类型的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带在制成层压件之后才至少部分地在自由区域中被设置胶粘层。
[0009] 也就是说,两个自粘胶粘带之间的自由区域完全或部分设有在事后施加的胶粘层。在此情况下可以自由区域的全表面胶粘层工作。但也可以是自由区域的带状涂层并且这也属于本发明。在此情况下载体带在自由区域中具有或多或少的已形成的胶粘层,其最终在包覆细长物品时用于封闭包覆物。
[0010] 因此本发明首先有意避免操作和加工三个分别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这例如在EP 1875573 B1的教导中是必要的。而是仅将两个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的胶粘带彼此结合成层压件。根据本发明不设有胶粘层的载体带确保了这点。通过这种方式简化了相应操作并且两个胶粘带可简单地与载体带结合,尤其是因为两个胶粘带为此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定向。
[0011] 与根据EP 1312097 B1的教导不同,根据本发明有意为载体带设置附加胶粘层,更确切地说至少部分地在两个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之间的自由区域中进行设置。此外两个单面有粘性的胶粘带根据本发明与载体带并不在狭窄的边缘区域中连接。而且,载体带的宽度大多等于两个胶粘带中较宽胶粘带的宽度并且最大可具有约两个胶粘带相加的宽度。此外通常这样确定两个胶粘带之间的自由区域的尺寸,使得其大约是较窄胶粘带宽度的一半至该宽度的两倍。也就是说,轴向距离小于相应胶粘带的最小宽度的两倍。
[0012] 载体带通常是纺织带材。原则上在此也可使用塑料膜、纸膜、纸幅或其它面状材料。当载体材料构造为纺织带材时,面状的无纺布材料、织物、针织物、亦或毛毡或泡沫材料2
层已证明是有利的。所有这些材料的共同点在于单位面积质量通常低于500g/m 并且尤其是甚至低于200g/m2。
[0013] 此外根据本发明载体带构造成无胶粘层的,即不具有胶粘层。当然原则上也可想到涂层、如漆层。出于成本原因通常会省却涂层并且载体带不仅没有胶粘层,而且通常甚至也不设计涂层。
[0014] 基于载体带的无胶粘层设计,载体带可毫无问题地与两个单面设有胶粘层的胶粘带结合成层压件。因为为此只需将两个相应胶粘带沿纵向延伸方向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结合。也就是说,载体带与所属胶粘带的相应胶粘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简单且抓取地粘合。
[0015] 在此大多这样规定,将两个胶粘带设置在载体带的一个共同的前面上。此外这样规定,两个胶粘带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定义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也就是说,在两个胶粘带之间延伸有所谓的自由区域,该自由区域由胶粘带的相应边缘沿纵向延伸方向限定。在该自由区域中可以看到载体带或者说其前面,而载体带的其余前面被两个胶粘带覆盖或者说遮挡。
[0016] 根据本发明至少该自由区域现在在制成层压件之后被设置胶粘层。这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这样进行,即:胶粘剂层借助掩膜这样施加到载体带的前面上,使得自由区域被胶粘层填满。作为替代方案,胶粘层也可由转印带或转印膜携带并且随后借助转印带或转印膜设置到载体带前面上的自由区域中或者说施加到前面上。与此相应,载体带的后侧没有胶粘层或通常甚至是完全无涂层的。
[0017] 在此总体上这样规定,自由区域至少部分地被设置胶粘层。也就是说,事后施加到载体带上的胶粘层覆盖自由区域,更确切地说至少部分地覆盖自由区域。当然胶粘层也可超过自由区域。根据本发明当自由区域在制成层压件之后被设置相关胶粘层并且该胶粘层超过相关自由区域时是这种情况。
[0018] 在此通常这样规定,施加到载体带上的胶粘层完全填满自由区域或与所属胶粘带的一个边缘或两个边缘重叠。在此情况下可允许关于自由区域总宽度的通常10%至最大20%的重叠,以避免不必要地提高用于载体带胶粘层的胶粘剂。而且,该尺寸规定确保自由区域在任何情况下被用于载体带的胶粘层填满,并且也附加地允许关于自由区域宽度的最大20%的给定限度内的边缘侧重叠。
[0019] 如上所述,两个胶粘带沿纵向延伸方向在考虑轴向距离的情况下与载体带结合成层压件。在此已证明有效的是,两个胶粘带之间的轴向距离通常是最小宽度的一半至相应胶粘带最小宽度的两倍。这一尺寸规定考虑了根据所描述方法制造的层压件沿纵向围绕细长物品卷绕的情况。在此自由区域中的胶粘层通常确保如此实现的纵向卷绕件的端侧封闭,因此自由区域的所述宽度和因此轴向距离在此情况下是足够的。
[0020] 总体上两个胶粘带可具有相同宽度。但也可使用不同宽度的胶粘带。这最终取决于待包覆细长物品的直径大小。当两个胶粘带具有不同宽度时,通常观察到1:1至1:10并且优选1:1至1:5的宽度比。此外通常这样设计,使得载体带的宽度可大致等于两个胶粘带中较宽胶粘带的宽度并且最大可为两个胶粘带相加的宽度。
[0021] 通过这种方式首先提供了层压件的稳定设计。此外该尺寸规定确保两个胶粘带分别在具有侧向突出部的情况下与载体带结合。所述侧向突出部在宽度方面(分别)大约等于自由区域或者超过其。借助侧向突出部确保如此实现的包覆物在纵向包覆时与细长物品可靠粘合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毫无问题地保护其不受刮蹭、毛刺等损伤。
[0022] 此外已证明有效的是,两个胶粘带在具有大约相同的侧向突出部的情况下与载体带结合。这使得层压件在这两个突出部上以所属胶粘带的相应胶粘层朝向外侧定向。也就是说,基于突出部,层压件在突出部区域中具有所属胶粘带的分别朝向外侧的胶粘层。
[0023] 通常以不同的突出部工作。实际上第一与载体带结合的胶粘带大多相应于固定带。也就是说第一胶粘带的胶粘层确保包覆物固定在细长物品上。第二胶粘带与此相对确保在纵向卷绕细长物品之后封闭包覆物。如此实现的封闭带的突出部大多在其宽度方面大于固定带的宽度。实际上在此可观察到两个突出部和因此固定带与封闭带的宽度比介于1:1至1:5的范围中并且优选介于1:1至1:3的范围中。
[0024] 在任何情况下,两个突出部或者说固定带和封闭带的组合确保包覆物一方面固定在细长物品上并且另一方面可封闭纵向包套。在此通常这样操作,层压件以其一个突出部上的胶粘层平行于细长物品定向并且固定在其上。也就是说,借助一个侧向突出部和设置在那里的胶粘层,层压件固定或预固定在待包覆的细长物品上。随后层压件或者说如此实现的包覆物沿纵向围绕细长物品卷绕。由此产生纵向卷绕件。最后另一第二突出部借助那里的胶粘层与纵向卷绕件粘合。
[0025] 在此通常另一第二突出部或者说其胶粘层和因此封闭带与载体带在自由区域中的胶粘层接触,使得两个胶粘层相互粘合并且确保另一第二突出部和因此纵向卷绕件或者说包覆物的端部边缘特别可靠的固定。在此宽度方面的设计和设置当然根据细长物品的尺寸和尤其是直径来调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护套,其特别适合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相关护套在权利要求10中被描述。
[0026] 因此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和一种相对应的护套,这两者能确保对细长物品的良好的机械保护。在此细长物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电缆线。此外包覆物或者说护套通常结合电缆线用于汽车中。在此包覆物总体上能够保护各个电缆线或电缆束不受机械损伤。所述机械损伤例如可通过机动车中的刮蹭或摩擦引起并且根据本发明被避免。
[0027] 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以及所属的护套可特别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这在汽车行业的巨大价格竞争背景下特别重要。在此可看到显著的优势。附图说明
[0028] 下面参考仅示出一种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如下:
[0029] 图1A至1C为处于不同方法阶段中的用于制造细长物品的包覆物的方法;和[0030] 图2为安置在细长物品上的包覆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附图中示出用于细长物品2的包覆物1。细长物品2在本实施例中且不起限制作用地涉及机动车中多个组合而成的电缆线、电缆束等。现在借助包覆物1沿细长物品2或者说电缆线的纵向延伸方向包覆该细长物品或者说电缆线。包覆物1因此相应于作为护套的纵向卷绕件,如图2所示并且其制造在图1A至1C中详细示出。在此可见包覆物1以及处于伸直状态中的不同制造步骤。
[0032] 在制造包覆物1时,首先提供两个分别至少单面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这两个胶粘带3、4除了胶粘层3外还具有载体4。载体4可以是织物或针织物。通常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或聚酰胺织物。但一般而言载体4也可构造为丝绒载体或针织物以及稀松布。通常载体4是纺织载体4,其原则上也可构造为无纺布。
[0033] 胶粘带3、4具有约15mm至250mm范围内的宽度B。优选宽度B介于15mm和100mm之间的范围内。相应胶粘带3、4的单位面积重量介于40g/m2至800g/m2并且优选介于100g/m2至250g/m2之间的范围中。其厚度可介于0.1mm至5mm之间并且优选介于0.2mm至1mm之间的范围中。
[0034] 胶粘层3涉及基于天然或合成橡胶的胶料。大多使用丙烯酸胶粘剂和尤其是热熔胶粘剂。原则上也可使用基于、聚酯或聚醚的胶料。此外也可想到这样的胶料,其由质量百分比为20%至85%的聚氨酯或聚醚以及质量百分比为15%至85%的与上述成分兼容的粘合树脂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01%至3%的交联剂组合而成。作为胶粘层3的涂覆重量,本发明建议介于约30g/m2至300g/m2之间的范围内的值。
[0035] 两个单面设有胶粘层3的胶粘带3、4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借助一个载体带5结合成层压件3、4、5。为此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在定义由它们限定的自由区域6的情况下分别在胶粘层侧与载体带5结合。这可在图1A至1B的过渡中看到。
[0036] 在该过程中载体带5分别与所属胶粘带3、4的胶粘层3粘合。在此情况下本发明总体这样规定,两个胶粘带3、4设置在载体带5的一个共同的前面5a上。在此情况下特别具有发明意义的是,载体带5在其前面5a和其后侧5b上都没有涂层并且尤其是并且总体上设计成无胶粘层的。也就是说,载体带5直接被压到相关胶粘带3、4的胶粘层3上并且附着于胶粘层3上。
[0037] 在制成如此实现的层压件3、4、5之后,载体带5才至少在自由区域6中——更确切地说至少部分地——被设置自身的胶粘层7。这可在从图1B至1C的过渡中看到。实际上本发明在本实施例中这样规定,首先无胶粘层的载体带5以其前面5a与相应胶粘带3、4的所属胶粘层3联接。为此两个胶粘带3、4沿纵向延伸方向彼此轴向间隔开地定向。这也适用于载体带5。之后连接胶粘带3、4与载体带。
[0038] 在通过这种方式定义两个胶粘带3、4的相应内侧边缘之间的自由区域6之后,为自由区域6设置胶粘层7。为此胶粘剂可通过借助掩膜喷到相关自由区域6中被施加到载体带5或者说其前面5a上。在本实施例中胶粘层7明显厚于相应胶粘层3地示出。但这仅用于说明胶粘层7的制造过程和设置。实际上胶粘层3、7通常以相同的单位面积涂覆重量(单位面2 2
积质量)施加在所属载体4或5上。这大多介于30g/m至300g/m的范围中,如在开头关于胶粘层3已说明的那样。
[0039] 作为替代方案,胶粘层7也可存在于未示出的转印膜上并且借助转印膜在自由区域6中被施加到载体带5或者说其前面5a上。此外,胶粘层7也可无接触地在自由区域6中被放置到载体带5上。在此可使用不同方法和操作方式,例如所谓的“吻合涂布”或“帘膜式淋涂”以及前面已经提到的“喷涂法”。
[0040] 在拓扑方面总体这样设计,使得两个胶粘带3、4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彼此间具有轴向距离A,该轴向距离大约是最小胶粘带3、4的一半直至该最小宽度B1、B2的两倍。在本实施例中右侧胶粘带3、4在图1A至1C中具有最小宽度B1,该宽度在当前构造得大于两个胶粘带3、4的轴向距离A。在此距离A可以是介于约20mm至50mm之间的范围中的值。因此如此定义的自由区域6也具有相应宽度A。
[0041] 可以看到,两个胶粘带3、4具有不同宽度B1、B2。当然两个胶粘带3、4也可具有相同设计的宽度B1、B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宽度比B1:B2介于约1:1至1:3之间的范围中。实际上该宽度比B1:B2可具有最大为1:10的值。
[0042] 所显示的载体带5的宽度C大约等于两个胶粘带3、4中的较宽胶粘带的宽度B2。载体带5的宽度C的最大值可等于两个胶粘带3、4相加的宽度B1、B2。即:
[0043] C≈B2至B1+B2
[0044] 此外参考附图可以看出,两个胶粘带3、4分别在具有突出部 的情况下与载体带5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载体带5的右侧边缘上和其左侧边缘上的相应侧向突出部 在其宽度方面设计得大约相等。在此层压件3、4、5的定向和设计总体确保了相关层压件3、4、5在其两个突出部 上分别以所属胶粘带3、4的相应胶粘层3朝向外侧定向。如此实现的护套或者说包覆物1借助突出部 或者说所属胶粘带3、4在那里露出的胶粘层3围绕待包覆的细长物品2卷绕,这例如在图2中详细示出。
[0045] 为此目的,层压件3、4、5首先以在本实施例中右侧胶粘带3、4的所属突出部 上的胶粘层3固定在细长物品2上。随后根据图1C显示的护套沿纵向围绕细长物品2卷绕。最后另一突出部 ——其在本示例中属于左侧胶粘带3、4——与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纵向卷绕件粘合。在此可看到特别密集的粘合,因为在此情况下根据图1C显示的左侧突出部 的胶粘层3触到载体带5的胶粘层7上并且两个胶粘层3、7彼此粘合(参见图2)。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最小宽度B1的第一胶粘带3、4的突出部 相应于所谓的固定带,借助其将第一胶粘带3、4或者说那里的突出部 参见图2固定在细长物品2上。宽度为B2的第二胶粘带3、4的突出部 大多在其宽度方面设计得大于第一胶粘带3、4的突出部 第二胶粘带3、4的突出部 相应于封闭带。由此固定带的所属突出部 或者说宽度与封闭带的突出部 或者说宽度的宽度比介于1:1至1:5的范围中并且优选介于1:1至1:3的范围中。
[0047] 很明显,根据宽度B1、B2和C的变化可形成和实现层压件3、4、5的不同总宽度和自由区域6的不同尺寸或者说其宽度A。在此不仅两个胶粘带3、4和载体带5的相应宽度B1、B2和C而且相应形成的突出部 也发挥作用。在此层压件的总宽度可在约80mm至600mm的范围内实现,从而可包覆各种不同直径的细长物品2。当然这些估值仅可理解为示例性的并且不起限制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