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密封层的制品

申请号 CN98811652.9 申请日 199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02894C 公开(公告)日 2003-03-12
申请人 美国3M公司; 发明人 M·A·约翰逊; C·A·乔治; R·J·贝彻;
摘要 可制成带状的多层制品(10)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的芯层(14)、所述芯层第一主表面上的密封层(12)和该芯层第二主表面上的任选粘合层(16)。所述的密封层和 粘合剂 都有可用于 接触 各自基底的表面。据揭示各种热固性和发泡芯层以及热固性和热塑性密封层。上述制品可用于将两个基底密封在一起,特别是当一个基底是玻璃时。因此,本制品特别适用于把 汽车 的挡 风 玻璃密封在框上。同时也揭示了用于制造这些制品的各种组件和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品,它包括(a)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 的芯层,和(b)所述芯层第一主表面上的热固性密封层,
所述的密封层(i)包含没有压敏粘合性的热固性组合物,(ii)具有可接触第一基底 的表面,且(iii)平均层厚至少为0.25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含热固性组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含热固性组合物,且所 述的制品还包含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上的热固性粘合层,所述的热固性粘合层具有 可用于接触第二基底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含闭孔发泡材料,
所述的密封层包含热固性组合物,该热固性组合物包括环树脂、半结晶聚酯 和固化剂的共混料,所述的固化剂选自(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 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
该热固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聚酯的熔融温度但低于(a) 或(b)的温度时,该热固性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当固化剂是热活化固化剂, (a)为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当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b)为固化剂的热分解温 度,
直到受到重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包括光活性固化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包括热活性固化剂。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固性组合物包含 固化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包括光活性固化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包括热活性固化剂。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层是包括(a)、 (b)和(c)的共混料:(a)环氧树脂、(b)选自聚丙烯酸酯、半结品聚酯和它们的混合物 的树脂、(c)选自(i)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ii)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 的光活化固化剂的固化剂。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当加热到高于所述热固性 组合物的软化温度但约低于200℃的温度时,所述的密封层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 到受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层包含热固性 组合物,且包括选自(a)和(b)的固化剂:(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 (b)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
该热固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热固性组合物的软化温度 但低于(a)或(b)的温度时,该热固性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当固化剂是热活化 固化剂,(a)为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当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b)为固化剂的热 分解温度,
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13.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层包含热固性 组合物,该热固性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半结晶聚酯和固化剂的共混料,所述的固 化剂选自(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 化固化剂,
该热固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聚酯的熔融温度但低于(a) 或(b)的温度时,该热固性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当固化剂是热活化固化剂, (a)为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当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b)为固化剂的热分解温 度,
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所述聚酯的 熔融温度但约低于200℃的温度时,该热固性密封层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 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包括光活性固化剂。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层包括可湿固 化的聚酯。
1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极限拉伸强度 不超过所述密封层的极限拉伸强度。
1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括发泡材 料。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括闭孔发泡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选自丙烯 酸、聚氨酯或聚烯发泡材料的发泡材料。
21.如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层包括压敏 粘合剂
22.如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所述芯层的 第二主表面上的粘合层。
2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和所述粘合层是相互隔 热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和所述粘合层是相互隔 热的。
25.如权利要求1-6、14-15或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 是带。
2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 的边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包括玻璃。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包括适用于汽车的挡 玻璃。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以第一 周长为特征,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主表面以第二周长为特征,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粘附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上,使所述芯层基本上围绕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 主表面的整个第一周长延续,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使所述芯层基本上环绕边缘区。
3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所述的密封层是包括(a)、(b)和(c)的共混料:(a) 环氧树脂、(b)选自聚丙烯酸酯、半结晶聚酯和它们的混合物的树脂、(c)选自(i)以 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同化剂和(ii)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的固 化剂。
31.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当加热到高于所述组合物的软化温度但约低于 200℃的温度时,所述的密封层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 止。
3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所述的密封层包括选自(a)和(b)的固化剂:(a) 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
该热固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热固性组合物的软化温度 但低于(a)或(b)的温度时,该热固性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当固化剂是热活化 固化剂,(a)为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当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b)为固化剂的热 分解温度,
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3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所述的密封层包含密封剂组合物,该密封剂组 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半结晶聚酯和固化剂的共混料,所述的固化剂选自(a)以热活化 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
该密封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聚酯的熔融温度但低于(a) 或(b)的温度时,该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当固化剂是热活化固化剂,(a)为固 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当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b)为固化剂的热分解温度,
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3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所述芯层的极限拉伸强度不超过所述密封层的 极限拉伸强度。
3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
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固定到
(i)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
(ii)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区上;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且所述芯层包含发泡材料。
3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底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 缘区隔开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当所述芯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 面上时,它还包括介于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与(a)所述基底第一主表面之间的粘合 层,当所述芯层固定在所述的边缘区时,它还包括介于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和/或(b) 边缘区之间的粘合层;
所述芯层赋于制品减振性能。
3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基底包括玻 璃,且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 金属。
3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基底包括玻 璃,且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 上漆的基底。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基底包括挡风玻璃,所 述的第二基底包括支承所述挡风玻璃的框。
40.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1.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2.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3.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4.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5.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6.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还包括所述芯层第二主 表面上的第二基底,所述的第二基底包括金属、上漆的基底或支承所述挡风玻璃。
47.如权利要求1-6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平均 层厚至少为1毫米。
48.如权利要求1-6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平均 层厚至少为1.5毫米。
49.如权利要求1-6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平均 层厚至少为所述芯层厚度的30%。
50.如权利要求1-6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的平均 层厚至少为所述芯层厚度的50%。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在两个基底之间建立密封的方法,特别是至少一个基底是玻璃 时建立密封的方法。

有许多需要将玻璃基底固定在框内(如金属框、塑料框或油漆的木框)的应 用。例如,在车辆制造过程中将挡玻璃固定在汽车的金属或塑料框内,以及 在制造后替换破碎挡风玻璃

用常规的密封剂粘合剂(如聚酯胶)难以对玻璃产生强的粘接。为了提 高粘合性,在装入框内前一般在玻璃表面上涂底漆。

聚氨酯胶通常用于在涂有底漆的玻璃和框之间产生密封。然而,这种胶难 以重复地涂布均匀。另一个问题是把玻璃推入框内会使聚氨酯胶流出和挤出粘 合层。这会产生厚度不均匀的粘合层以及可成为破损点的玻璃-框接触点,因 为在这些点处任何施加到框上的应都会直接传递到玻璃上。当汽车挡风玻璃 安装在表面非常不平的框内时,这尤其是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 在框的四周不同点处放在不连续的“间隔物”。虽然这些间隔物有助于避免产 生玻璃-框接触点,但它们也成为应力集中点,因为密封剂固化时会收缩,而 间隔物不会收缩。这样,必须用过量的密封剂容纳这些间隔物。

如果聚氨酯密封胶需要较长的时间固化和产生粘接强度(如湿固化的聚氨 酯密封胶),则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在这薄弱的固化期间,玻璃可能在框内振 动,使密封层和玻璃易于损坏。在密封层中可能产生间隙,从而产生风的噪声, 并损坏密封层的完整性。与振动有关的噪声也是不合需要的。另外,对环境湿 气的依赖意味着该固化方法会随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发明概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如带状)包括(a)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 可适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的发泡芯层,和(b)所述芯层第一主表面上的热固 性密封层。该密封层具有可用于接触基底的表面。

“密封剂组合物”或“密封层”是填缝材料。因此,在形成密封的时候, 本发明的密封剂组合物具有足够低的弹性,使得该密封剂组合物能流入和填充 涂布基底中的间隙。在密封剂固化(对于热固性密封剂组合物)或冷却凝固(对于 热塑性密封剂组合物)后,仍能充分填补间隙,从而密封基底。密封层用于接 触基底的两个表面和密封层的本体组合物都满足这些标准。可用于本发明的密 封剂组合物一旦固化(对于热固性密封剂组合物)或冷却凝固(对于热塑性密封 剂组合物)时是没有粘性的(即触摸时没有粘性)。

另外,密封剂组合物不满足压敏胶带协会(PSTC),Glenview,IL确立的压敏 粘合剂的定义。根据PSTC的术语表(1985年8月修订),压敏粘合剂在室温下 是干粘性和永久粘性的,且在仅仅接触时牢固地粘附在各种不相似的表面,而 不需要比手指或手压力更大的压力。压敏粘合剂不需要用溶剂或热活化, 就可对纸、塑料、玻璃、木材、水泥和金属之类的材料产生强的粘合附着力。 它们有足够的内聚附着力和弹性,这样即使有干粘性,也可用手指处理,并可 从光滑的表面上剥离,而不会留下痕迹。

“热固性”组合物是一种可固化(即交联)的组合物,例如置于热或光化辐射 (虽然暴露在湿气中或其它化学方法也是可行的)下产生基本上不熔化的(即热 固性的)材料。也可组合使用各种固化方法(如热和光化辐射的组合)。这些组合 物可包括固化剂(如热或光活化固化剂)。

“热塑性”组合物是一种能重复地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材料。

“抗熔融流动的”材料是在密封层可宏观流动的条件下阻碍宏观物质流动 的材料。当受到最高约200℃的温度时,抗熔融流动的材料一般能抵抗宏观物 质流动。

“可适应、可压缩的”材料是在两个所需基底间产生密封期间受到应力时 易于变形但消除应力时会弹性回复的材料,虽然视给定用途中材料所受的应力 可以发生一些永久应变或形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固性密封层包括(a)、(b)和(c)的共混料:(a)环树脂、 (b)选自聚丙烯酸酯、半结晶聚酯和它们的混合物的树脂、(c)选自(i)以热活化 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ii)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的固化 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加热到高于组合物的软化温度但约低于200℃的温 度时,热固性密封层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这 种力包括密封过程中将两个基底推在一起的压力。确定给定组合物是否具有这 个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是将组合物试样放在一加热炉中保持一定度的板 上,将该试样加热到所需的温度,观察试样在给定时间内失去初始形状和沿表 面流下的程度。因为该试验是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条件下进行的,任何的流动都 是仅由温度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引起的。该试验更详细地描述在“实施例”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层包括热固性密封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选 自(a)和(b)的固化剂:(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以热分解温 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该密封剂组合物的特点是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该 组合物的软化温度但低于(a)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固化剂是热 活化固化剂)或(b)固化剂的热分解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 的温度时,该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按上述的一般试验方法进行测量。

优选密封剂组合物的例子包括环氧树脂、半结晶聚酯和固化剂的共混料。 所述的固化剂选自(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和(b)以热分解温度 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该密封剂组合物的特点是固化前,当加热到高于聚酯 的熔融温度但低于(a)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固化剂是热活化固 化剂)或(b)固化剂的热分解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固化剂是光活化固化剂)的温度 时,该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按上述 的一般试验方法进行测量。较好的是,当加热到高于聚酯的熔融温度但约低于 200℃的温度时,该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 为止。

芯层的拉伸强度较好不超过密封层的拉伸强度。合适芯层的例子包括泡沫 材料。虽然开孔发泡材料和闭孔发泡材料都是可以使用的,但优选的是闭孔发 泡材料。合适发泡材料的例子包括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和聚烯发泡材料。也 可使用压敏粘合剂形式的芯层,如压敏粘合剂发泡材料。

本发明的制品还可包括放置在芯层第二主表面上的粘合层。在这些实施方 式中,密封层和粘合层较好是相互隔热的。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包括(a)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 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的热固性芯层。密封层具有用于接触基底的表面。热 固性芯层例如可以是闭孔发泡材料或压敏粘合剂。有用的热固性密封层包括上 述的密封层。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包括(a)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 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的芯层以及(b)位于芯层第一主表面上的热塑性密封 层。密封层具有用于接触基底的表面,且由选自聚氨酯、聚酯、聚芳族嵌段共 聚物或聚氧烷的热塑性聚合物制成。有用的芯层包括上述的芯层。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包括(a)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 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的热固性芯层、(b)位于芯层第一主表面上且有用于接 触基底的表面的密封层、和(c)位于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上且有用于接触第二基 底的表面的热固性粘合层。可用的芯层和密封层包括上述的材料。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包括(a)具有被限定厚度的边缘区隔开的 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基底;(b)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应、可压缩、 抗熔融流动的芯层;(c)位于所述芯层第二主表面上且有用于接触第二基底的 表面的热固性粘合层。合适芯层和密封层的例子包括上述的材料。在第二主表 面处,芯层固定到(i)基底的第一主表面和/或(ii)基底的边缘区上。该芯层赋予 制品减振性能。

本发明也涉及把这些制品粘接到第二基底上的方法,即通过使密封层与第 二基底接触而用密封层把第二基底粘接到第一基底上。

优选基底的例子是玻璃,如适于用在汽车上的挡风玻璃。这种基底例如可 结合到金属基底、上漆的基底(如上漆的金属基底)中。如果是挡风玻璃,可以 是汽车窗框。表面能较高的基底特别适用于相互连接。第二基底的另一个实例 是可装入带密封剂的制品的U形托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挡风玻璃和安装在槽内的基底的情况下特别有用的 是,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以第一周长为特征,基底的第二主表面以第二周长为特 征,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粘附到(i)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上,使芯层基本上围绕第 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的整个周长延续,和/或(ii)基底的边缘区上,使芯层基本 上环绕边缘区。

在第六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品包括(a)具有以第一周长为特征的第一主 表面和以第二周长为特征的第二主表面的基底,基底的第一和第二表面被有限 厚度的边缘区隔开;(b)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可适应、可压缩、抗熔融流动 的芯层;(c)位于所述芯层第一主表面上的密封层;和(d)通过密封层粘合到第 一基底的第二基底。在第二主表面处芯层粘附到(i)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上,使芯 层基本上围绕第一基底的第一主表面的整个周长延续,和/或(ii)基底的边缘区 上,使芯层基本上环绕边缘区。芯层赋予制品减振性。合适芯层和密封层的例 子包括上述的材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底包括玻璃,第二基底包括金属。在第 二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底包括玻璃,第二基底包括上漆的基底(如上 漆的金属基底)。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底是挡风玻璃,第二 基底是一个用于支承挡风玻璃的框(如汽车中形成的框)。

在第七个方面,本发明的特点是密封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半结晶聚酯 和固化剂的共混料。所述的固化剂选自(a)以热活化温度为特征的热活化固化剂 和(b)以热分解温度为特征的光活化固化剂。该密封剂组合物的特点是固化前, 当加热到高于聚酯的熔融温度但低于(a)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在这种情况下, 固化剂是热活化固化剂)或(b)固化剂的热分解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固化剂是光 活化固化剂)的温度时,该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形状,直到受到重力以外的外 力作用为止。按上述的一般试验方法进行测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剂组合物还包括例如选自颗粒(如二氧化硅颗 粒)、短切纤维、泡(如玻璃、陶瓷或聚合物泡)或它们混合物的触变剂。固化前, 当加热到高于聚酯的熔融温度但约低于200℃的温度时,组合物基本上保持其 形状,直到受重力以外的外力作用为止。

本发明提供易用制品型密封剂,如在两个基底间形成密封的带。当至少一 个基底是玻璃时,这种带特别有用。密封剂和基底之一可制成单一的备用制 品。密封剂可以均匀和一致地涂布。而且在基底推入框内时,密封剂不会过量 地挤出。这样就简化了密封操作后的清洁工作。在没有涂布底漆时,也可使用 密封剂。

一旦放在两个基底之间,优选的密封剂迅速产生强度,形成原始强度良好 的密封层。因此,这种密封层减少或避免了对密封操作过程中支承一个基底或 两个基底的特别措施的需求。强度的迅速增加也避免了完全固化前与施加在基 底上应力(如基底相对于框移动产生的应力)有关的问题。因此,例如在挡风玻 璃安装过程中,可以在完全固化前,开走新安装了挡风玻璃的车辆。

迅速形成原始强度的能力结合减少工艺步骤(如上底漆和清除从粘合层中 挤出的过量密封剂)的能力简化了密封方法。这又易于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中使 用密封剂。另外,这赋予汽车装配工艺更大的灵活性。例如,不用在生产过程 的前期安装挡风玻璃,以便在从生产线上开走汽车前有时间让密封剂固化,而 可以在生产过程的后期安装挡风玻璃。

优选的密封剂可以储存很长的时间,而不降解,因为在组合物置于热和光 化辐射前不会开始固化。有利的是,优选的热或光化辐射固化的密封剂可以在 相对不依赖于限制使用温度和湿度敏感材料(如湿固化密封剂)的环境条件下进 行固化。

固化后,密封剂形成具有良好拉伸强度的坚韧、可延展的材料。因此,即 使当密封层受到汽车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环境湿气和应力时,它能保持基底和框 之间的良好密封。另外,该密封剂在固化时收缩率低,从而保持密封和减少对 基底的应力。特别在玻璃基底的情况下,这些应力可以使玻璃破裂。

可压缩、可适应的芯层可用作整体粘合层间隔物,并形成减振垫,从而使 基底浮在框内。由于芯层在基底表面周围较好是基本上连续的,所以它能较好 承受和消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施加在制品上的应力。另一个优点是优选的结构 在高剪切速率毁坏性冲击下可把所受的应力传递给基底。另外,芯层的可压 缩、可适应性可以有更大的密封能力,从而减少密封剂的所需用量并将挤出量 减至最小。

通过阅读如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可以明白其它的特征 和优点。

                           附图简介

参照如下的附图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 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多层制品的放大、局部、截面图;

图2是具有固定到一个主表面上的本发明多层带的汽车挡风玻璃的平面 图;

图3是沿图2中3--3线所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方法把挡风玻璃装入汽车中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明用本发明的多层带把挡风玻璃固定在汽车框内的示意截面图。

图6是具有固定在边缘表面上的本发明多层带的基底平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线7--7所作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表示用本发明多层带密封到托架中的基底的截面图。

                   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制品

图1表明用于在两个基底间形成密封的带状多层制品10。带10包括密封层 12、芯层14、任选的粘合层16以及任选的临时可剥离衬里18。这种可剥离衬 里用于保护粘合层(如有)或芯层。在把所保护表面粘接到基底上之前,剥离衬 里18。或者,可用任选的第二密封层代替任选的粘合层16。

虽然在附图中没有另外画出,但通常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处理和使用, 可以将带10制成卷带状。在这些结构中,带10一般绕在直径约为7.6厘米的 纸芯或塑料芯上。在这些结构中,该带可以与用于分隔卷中相邻层的临时可剥 离衬里一起缠绕。通过选择密封层可以便于提供卷状带10。该密封层具有易于 卷起的厚度和模量而不施加会使制品中芯层14产生永久变形的力、不使制品 中的任何一层渗出制品中的最宽层、或当在常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时 不使制品压扁。

带10可用于将各种基底密封在一起。这些基底可以相同或不同。合适基底 的例子包括玻璃、金属、塑料、木材和陶瓷基底。代表性的塑料基底包括聚氯 乙烯、乙烯-丙烯-二烯单体橡胶、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工程热塑性塑 料(如聚苯醚、聚醚醚、聚酸酯)、和热塑性弹性体(包括热塑性弹性体聚烯 烃)。玻璃和可用作玻璃替代物的聚合物(如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称 为窗用玻璃材料。带10特别有效地密封表面能量(按大于35毫焦/米2的 Zisman临界润张力判断)较高的基底,如金属、上漆的金属和许多聚合物。基 底的表面例如可涂布漆、耐磨损涂料、或防眩涂料。对于挡风玻璃来说,玻璃 可包括陶瓷-釉料层。

带10特别用于将玻璃基底密封到如金属和塑料之类的基底上。例如,制品 10特别用于将挡风玻璃密封到车辆中的金属或塑料框中。

芯层14支承密封层12。芯层14的一个目的是用作当带10用于在一对基底 间形成密封时的整体间隔物。因此,在装有带的基底对另一基底施压过程中, 芯层14防止当密封剂发生移动时两个基底碰撞在一起。当一个基底是玻璃时, 这种碰撞是特别不利的,因为产生的应力会使玻璃破裂。芯层14也分散由密 封剂固化产生的应力,从而将密封层中的应力减至最小。

芯层14也较好用作内减振器,以最大程度减少当两个基底密封在一起时与 不同频率的基底运动有关的噪音。该芯层也把与之粘附的基底与传递到该基底 的应力和其它基底隔开。例如,对于安装在汽车中的挡风玻璃,该芯层减少由 吹在挡风玻璃上的风引起的振动以及由汽车窗框引起的振动。

芯层14的另一个功能是使粘合层16与密封层12隔热,不论该粘合层与带 10构成整体还是在使用带之前分别涂在基底表面上。这样,在密封剂和粘合层 中发生的各自固化反应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从而提供多步固化带的可能性。 而且,也提供了提高密封剂和粘合层组合物的配制自由度的优点。

芯层14的再一个功能是用作破损区,这样带的内聚破损(与带/基底界面处 的破损不同)较好发生在芯层,而不是发生在密封层或粘合层(如有的话)中。当 把挡风玻璃之类的玻璃基底粘接到汽车中的金属或塑料框中时,这个特点特别 有利,因为它确保受到应力时玻璃与带之间和带与车辆之间的粘合层保持完整 无损,从而提高了整个性能。

为了获得这些功能,把芯层14设计成可压缩和可适应的。这些特征例如能 使芯层14对粘贴带的基底减震,并能吸收和分散施加在该密封结构上的应力。 另外,可压缩性和可适应性有助于达到整体接触和密封形成。

芯层14也设计成抗熔融流动的,从而在密封操作中在所用的温度和压力作 用下不会发生宏观物质流动。

为了促进带10的内聚破坏,芯层14宜制成比密封层或粘合层(如有的话) 的强度弱。这就是说,芯层的极限拉伸强度不超过密封层或粘合层(如有的话) 的极限拉伸强度,从而有利于芯层内的内聚破坏。例如,芯层的极限拉伸强度 较好不超过密封层或粘合层的80%极限拉伸强度(按如下实施例部分所述的试 验方法测量)。“极限拉伸强度”是指在实施例部分中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下和在带中各个热固性层固化后测得的拉伸强度。

芯层14的极限拉伸强度(按实施例部分中所述的试验方法测量)一般不超过 6.9MPa,较好不超过5.2MPa,更好不超过3.5MPa。特定的最大拉伸强度值 与带10的设计用途有关。例如,在安装到汽车中的挡风玻璃的情况下,芯层 的极限拉伸强度较好不超过3.5MPa。

为了进一步把内聚破坏局限于芯层内,可把一个粘结层(tie layer)(附图中未 另外画出)放在密封层和芯层之间,以提高两层间的粘合性。类似地,也可把 第二个粘结层(附图中未另外画出)放在芯层和粘合层(如有的话)之间。提高各 层间的粘合性就可提高破坏方式是芯层内内聚破坏而不是带/基底界面处破坏 的可能性。

可用作粘结层的材料例如包括聚合物薄膜、压敏粘合剂、压力活化的粘合 剂、热活化的粘合剂等。上述的任何材料可以是潜在固化的或不是潜在固化 的。选择粘结层通常是以各层的组成为依据的。例如,在含有酸官能团的芯层 和密封层的情况下,热塑性聚酰胺是有用的粘结层。在含环氧树脂的密封层和 丙烯酸类芯层的情况下,环氧树脂和聚酰胺的共混料的水分散体是有用的粘结 层。这种分散体可购自Union Camp Corp.,Wayne,NJ,商品名为MicromidTM 142LTL。提高带10中各层间粘合性的其它方法包括使芯层带有官能团(如羧 基),从而使芯层能与粘合层/密封层或两者共价结合。例如也可用电晕放电法 对芯层的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与邻接层的粘合性。

芯层14的厚度必须足以能使芯层起到粘合层隔离作用,较好也起到减振和 隔热作用。给定芯层的特定厚度根据带10的所需用途进行选择。例如,在安 装车辆挡风玻璃的情况下,芯层的厚度必须足够小,以便该带能装入挡风玻璃 框内。芯层14的厚度一般至少约为1毫米,较好至少约为2毫米,更好至少 约为3毫米。

芯层14的优选材料是粘弹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 料,优选的是热固性材料。适用作芯层14的材料的例子包括热固性材料(聚丙 烯酸酯和聚氨酯)和热塑性材料(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合适的市售材料 的例子由3M公司出售,商品名为Structural Bonding Tape No.9214。

聚氨酯基芯层可制成固态弹性体或多孔状泡沫体,且可由一组分或两组分 组合物制成。一组分组合物可以是湿活化的,有意加入的水或从环境中获得的 水可引发固化反应。或者使用封端异氰酸酯,并用热使其解除封端,并引发固 化反应。两组分异氰酸酯包括含有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基树脂的第一组分和含 有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和固化剂的第二组分。

压敏粘合剂也是适用的。这种粘合剂可以让带10的游离端熔合在一起,形 成构成连续密封层的接头,较好是带端保持在相同平面中的接头,如左右接 头、嵌接头或对接接头。另外,当芯层14是压敏粘合剂时,可以将芯层直接 粘合到基底上,从而不需要单独的粘合层(整体或其它形式的)。

芯层14较好是发泡材料,特别优选的是热固性丙烯酸类泡沫材料。发泡材 料可以有开孔或闭孔结构,虽然闭孔发泡材料是优选的。合适发泡材料的例子 例如描述在Levens的美国专利4,223,067和Esmay等的美国专利4,415,615中。 也可使用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基发泡材料,它们的一般制备方法是由挤 出机挤出树脂组合物,并在交联前或后使这些物质发泡。这些发泡材料的供应 商包括Voltek Div.of Sekisui America Corp.,Lawrence,MA或Sentinel Products Corp.,Hyannis,MA。

其它可加入芯层14的材料例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增塑剂增粘剂、流 动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如硅烷和酸酯)、着色剂、触变剂和其它填料。

密封层12较好是连续层。然而,只要在最终制品中密封剂能在加热加压下 熔合形成有效的密封层,也可使用非连续层。为了便于与不规则表面形成良好 的密封,可使密封到第二基底上的密封层12的表面有纹理。另外,可以使用 一层或多层密封剂组合物。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密封剂组合物一旦固化(对于热固性密封剂组合物)或冷 却凝固(对于热塑性密封剂组合物)时是非粘性的(即在触摸时它们是不粘的)。 为了便于提供这些组合物和便于制造和处理卷状的带10,密封剂组合物的室温 (即23℃左右)剪切模量较好至少约为3×106达因/厘米2,更好约为107-1010达 因/厘米2。该剪切模量在1Hz的频率下测量。

密封层12的宽度取决于用途。然而,密封层12的宽度一般不超过芯层14 的宽度。

密封层12的目的是形成和保持一对基底间的密封。固化后(对于热固性材 料)或冷却时(对于热塑性材料),该密封剂具有较高的极限拉伸强度,而不会发 脆,以便将破坏局限于芯层中。特定的最小拉伸强度值依用途而定。然而,当 按实施例部分所述的试验方法测量时,拉伸强度的数量级一般至少约为3.5 MPa,较好至少为5.2MPa,更好至少为6.9MPa。例如,对于安装汽车中的挡 风玻璃来说,密封层的极限拉伸强度较好超过3.5MPa。

在使密封剂组合物流动和形成密封层(例如通过加热和/或加压)后,密封层 12较好迅速形成粘结强度,从而产生原始强度良好的结构。一种强度形成的速 度的量度是按实施例部分中所述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密封层相对于芯层的搭接 剪切粘合力。开始加热加压后30分钟内,较好在15分钟内,更好在5分钟内, 密封层的搭接剪切粘合力较好大于芯层的搭接剪切粘合力。当然,密封剂组合 物对密封的基底表面也必须有足够的粘合力,公认的是所需的粘合力依用途而 定。这可以用较好至少为25psi,更好至少为50psi和最好至少为100psi的剪 切粘合力值表示。然而,在某些用途中,更高的值(如至少约为300psi,更好至 少约为500psi,最好至少约为700psi)也是合乎需要的。这些值是指当把约1 毫米厚的密封层放在约0.9毫米厚电基底(购自Advanced Coating Technlogies Inc.,Hillsdale,MI)和阳极电镀基底(购自Hiawatha Panel & Name Plate Co.,Inc.,Minneapolis,MN)之间时在夹具分离速度为50.8毫米/分钟 的条件下的剪切粘合力的测量值。

密封层12的厚度与预定的制品10的特定密封用途有关。然而,密封层12 的厚度一般至少约为0.25毫米,较好至少约为1毫米,更好至少约为1.5毫米。 这些厚度也可用于制备卷带状的制品10。在某些用途中,芯层14和密封层12 的相对厚度会影响多层制品的性能,因为芯层作用在密封层上的压力有助于在 基底上形成良好的密封层。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密封层12的厚度较好至少 为芯层14的厚度的30%,更好至少为芯层厚度的50%。

可熔融流动的组合物可用作密封层12。合适的组合物包括热固性材料(如环 氧树脂)或这些材料与热塑性材料能形成可混溶或物理共混料的混合物。这些 共混料的例子例如描述在Johnson等于1995年4月12日提出的申请号为 08/421,055的“可熔融流动的材料以及表面密封方法”(该申请转让给本申请的 同一受让人,并参考引用于本申请中)和(b)Kitano等美国专利5,086,088中(也 参考引用于本申请中)。

一类合适的材料是上述Johnson等的申请中所述的环氧树脂与半结晶聚合 物(如聚酯)的共混料。半结晶聚合物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有助于迅速形成密 封剂强度,从而使密封层有高的原始强度。

“半结晶”的聚合物具有结晶熔点(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熔点的 最大值较好约为200℃。当已加热到非晶态的片材冷却时变浑浊或不透明,也 可观察到聚合物的结晶性。当该聚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并用刮刀涂布在衬里 上形成片材时,它是非晶态的,且观察到该片材是清澈和相当透光的。当片材 中的聚合物冷却时,产生结晶区,结晶的特征是片材由混浊状态变化到半透明 或不透明状态。通过混合入非晶态聚合物和具有不同结晶度的半结晶聚合物的 相容混合物,可以改变聚合物中的结晶度。片材的浑浊提供了判断聚合物中结 晶发生到何种程度的非破坏性便利方法。使用过程中,当基于含环氧树脂的材 料和聚酯组分的优选密封剂软化时,该密封剂流入和填充需密封表面中的间 隙,该环氧树脂和聚酯组分形成裸眼看不到宏观相分离的均相体系。

该聚合物可包含在给定温度下能调节结晶速度和原始强度形成速度的成核 剂,有用的成核剂包括微晶蜡。合适的蜡例如由Petrolite Corp.以UnilinTM700 出售。

优选的聚酯是羟基封端和羧基封端的聚酯,在室温下是半结晶。可能存在 的其它官能团包括-NH、-CONH、-NH2、-SH、酸酐、氨基甲酸酯基、环氧基。

较佳的聚酯在室温下是固体。较佳的聚酯材料具有约7,500-200,000的数均分 子量,以约10,000-50,000为佳,最好是约15,000-30,000。

对本发明有用的聚酯组分包括二羧酸(或它们的二酯等同物,包括酸酐)和二醇 的反应产物。二酸(或二酯等同物)可以是含4~12个碳原子的饱和的脂族二酸(包 括支链的、直链的或环上有5~6个碳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和/或含8~15个碳原子 的芳香族酸。合适的脂族二酸的例子是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 壬二酸、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4-环己烷二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2- 甲基丁二酸、2-甲基戊二酸、3-甲基己二酸等。合适的芳香族酸包括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4,4′-二苯甲酮二羧酸、4,4′-二苯甲烷二羧酸、4,4 ′-二苯硫醚二羧酸和4,4′-二苯胺二羧酸。二酸中的二个羧基间的结构宜仅含碳 和氢。最好该结构是亚苯基。也可使用上述二酸的掺合物。

二醇包括含2~12个碳原子的支链的、直链的和环状脂族二醇。合适的二醇的 例子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 醇、2-甲基-2,4-戊二醇、1,6-己二醇、环丁烷-1,3-二(2′-乙醇)、环己烷-1,4- 二甲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和新戊二醇。也可使用长链二醇,包括聚 亚氧烷基二醇,其中的亚烷基含2~9个碳原子,最好为2~4个碳原子。还可使用 上述二醇的掺合物。

有用的末端为羟基的市售聚酯材料包括可由Huls America公司购得的各种饱 和直链的、半晶状共聚聚酯,例如DynapolTM S330、DynapolTM S1401、DynapolTM S1402、DynapolTM S1358、DynapolTM S1359、DynapolTM S1227和DynapolTM S1229。 可由Huls America公司购得的有用的、饱和直链的无定形共聚聚酯包括DynapolTM S1313和DynapolTM S1430。

有用的含环氧基物质是含有至少一个可通过开环反应进行聚合的环氧环的环氧 树脂。这些物质(统称为环氧化物)包括单体环氧化物和聚合环氧化物,可以是脂 族的、脂环族的或芳香族的。这些物质一般每分子中平均具有至少二个环氧基(最 好每分子中具有二个以上的环氧基)。每个分子中的环氧基的“平均”数的定义为: 含环氧基物质中的环氧基数除以所存在的环氧分子的总数。聚环氧化物包括具有环 氧端基的线型聚合物(如聚亚氧烷基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具有主链环氧基单元的 聚合物(如聚丁二烯聚环氧化物)和具有环氧侧基的聚合物(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 油酯聚合物或共聚物)。含环氧基物质的分子量可为58至约100,000或更大。还可 使用各种含环氧基物质的混合物。

有用的含环氧基物质包括那些含环氧环己烷基团的化合物,如环氧环己烷甲酸 酯,代表性的化合物有3,4-环氧环己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3,4-环氧-2- 甲基环己烷甲酸3,4-环氧-2-甲基环己基甲酯和己二酸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 甲)酯。关于这类有用的环氧化物的更详细的一览表,可参见美国专利 No.3,117,099。

特别有用的又一类含环氧基物质是缩水甘油醚单体,如由多元酚与例如表氯醇 反应制得的多元酚的缩水甘油醚(如2,2-双(2,3-环氧丙氧基苯酚)丙烷的二缩水 甘油醚)。可用于本发明的这类环氧化物的其它的例子描述在美国专利3,018,262 中。其它有用的含环氧基物质的缩水甘油醚描述于美国专利5,407,978中。

有许多可用的市售含环氧基物质。具体来说,易于购得的环氧化物包括环氧十 八烷、表氯醇、氧化苯乙烯、氧化乙烯基环己烯、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酯、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如具有下述名称的商品:Shell化学公司的EPON SU-8、EPON SU-2.5、EPON828、EPON1004F、和EPON1001F,以及Dow化学公司的 DER-332和DER-334)、双酚F的二缩水甘油醚(如Ciba-Geigy公司的ARALDITE GY281)、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如联合碳化物公司的ERL4206)、3,4-环氧环己 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如联合碳化物公司的ERL-4221)、2-(3,4-环氧环己 基-5,5-螺-3,4-环氧)环己烷-间二噁烷(如联合碳化物公司的ERL-4234)、己二 酸二(3,4-环氧环己)酯(如联合碳化物公司的ERL-4299)、二环氧双戊烷(如联合 碳化物公司的ERL-4269)、环氧化的聚丁二烯(如FMC公司的OXIRON2001)、环氧 硅烷(如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的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环 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阻燃环氧树脂(如Dow化学公司生产的溴化双酚型 环氧树脂DER-542)、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如Ciba-Geigy公司的ARALDITE RD-2)、氢化双酚A-表氯醇基的环氧树脂(如Shell化学公司的EPONEX1510)和 线型树脂的多缩水甘油醚(如Dow化学公司的DEN-431和DEN-438)。

有用的的光活性固化剂是阳离子固化剂,且包括芳香族碘鎓配盐、芳香族锍配盐 和茂金属盐。这些固化剂例如描述于美国专利5,089,536(Palazzotto)。如美国专 利5,252,694(Willett)中所述,过氧化物和草酸酯可与茂金属盐一起使用,以提 高固化速度。有用的市售光活性固化剂包括FX-512(3M公司的芳族锍配盐)、CD- 1010(购自Sartomer的芳族锍配盐)、CD-1012(购自Sartomer的二芳基碘鎓配盐)、 芳族锍配盐(联合碳化物公司)、UVI-6974(芳族锍配盐(联合碳化物公司))、和 IRGACURE261(茂金属配盐(Ciba-Geigy))。例如为了提高光活性固化剂的效率和/ 或调节光敏性的波长,也可加入光敏剂。光敏剂的例子包括芘、氟蒽 (fluoroanthrene)、偶苯酰、、对三联苯、二氢苊、菲、联苯和樟脑醌。

许多热活化固化剂也可加入该组合物中。有用的热活化固化剂例如包括胺、酰 胺、路易斯酸配合物和酸酐型物质,其中优选的是双氰胺、咪唑和多胺盐。这些物 质可由各种来源得到,如购自Omicron Chemical的OmicureTM、购自Ajinomoto Chemical的AjicureTM和购自Air Products的CurezolTM。

在某些情况下,较好在组合物中加入促进剂,以便在较低温度下会完全固化, 或加热较短时间就可完全固化。咪唑类物质是有用的,合适的例子包括2,4-二氨 基-6-(2′-甲基咪唑基)-乙基三嗪异氰脲酸酯;2-苯基-4-苄基-5-羟甲基咪唑和咪 唑-邻苯二甲酸酯镍。

其它对密封层14有用的共混料包括例如在Kitano等的美国专利5,086,088所 述的环氧-丙烯酸酯共混料。这些共混料较好是如下组合物的光聚合反应产物。该 组合物含有如下组分:(i)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预聚物(即部分聚合成粘度通 常为100-10000厘泊的粘浆)或单体浆;(ii)任选的增强共聚单体;(iii)环氧树 脂;(iv)光引发剂;和(v)环氧树脂的热活性固化剂。如下组合物的热聚合反应产 物也是有用的。该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i)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预聚物(即 部分聚合成粘度通常为100-10,000厘泊的粘浆)或单体浆;(ii)任选的增强共聚单 体;(iii)环氧树脂;(iv)热引发剂;和(v)环氧树脂的光活性固化剂。合适的环氧 树脂和热活化固化剂包括上述的物质。有用的光引发剂的例子包括醌、二苯甲酮 类、三酰基咪唑、酰基氧化膦、双咪唑、氯烷基三嗪、苯偶姻醚、偶苯酰缩酮、噻 吨酮和苯乙酮衍生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有用的热引发剂的例子包括有机过氧化物 和偶氮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当基于含环氧基物质和聚丙烯酸酯组分的共混料的 优选密封剂软化时,它流入和填充需密封表面中的间隙,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组 分形成均匀的单相体系。这由裸眼看不到宏观相分离所证实。

选择不同组分的相对量可以一方面平衡极限拉伸强度和耐热性,另一方面平衡 柔性和原始强度增强速率。例如,增加环氧树脂的量可提高极限拉伸强度和耐热 性,但降低柔性和原始强度增强速率。相反,增加聚酯和聚丙烯酸酯的量可提高柔 性和原始强度增强速率,但降低极限拉伸强度和耐热性。

在环氧-聚丙烯酸酯和环氧-聚酯共混料的情况下,每100份组合物一般含有 0.01-95份含环氧基物质和99.99-5份聚酯或聚丙烯酸酯组分。更优选的是,每100 份组合物含有0.1-80份含环氧基物质和99.9-20份聚酯或聚丙烯酸酯组分。最优 选的是,每100份组合物含有0.5-60份含环氧基物质和99.5-40份聚酯或聚丙烯 酸酯组分。

可用于密封层12的其它可熔融流动的热固性组合物包括聚氨酯基材料,如湿 固化的聚氨酯,它也可以是热熔融组合物。这些组合物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多异氰 酸酯(如二异氰酸酯,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 二异氰酸酯或己二异氰酸酯,包括这些物质的异氰酸酯衍生物)、一种或多种多羟 基官能物质(如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任选的湿固化反应的催化剂(如 二丁基二月桂酸)和任选的各种基本上不影响湿固化反应的添加剂或辅助剂(如 填料、着色剂、珠、泡、纤维、增塑剂、增粘剂、流动控制剂、触变剂、附着力促 进剂等)。

密封剂12也可用热塑性组合物制成。合适热塑性组合物的例子包括聚酯、 热塑弹性体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或苯乙烯-异戊二烯基嵌段共聚物)、 苯氧基树脂、聚氨酯、聚硅氧烷和聚酰胺。聚酯、嵌段共聚物和聚氨酯是特别 优选的热塑性材料。用于密封层中的热塑料组合物较好是不包括分散相(如交 联颗粒)的均匀单相物质。密封层12选用的热塑性组合物的软化温度(用环球软 化试验测量)较好超过加入带密封剂制品的最终结构的使用温度。最终结构的 使用温度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终结构所受的最高温度。

密封层12优选的组合物是加热到该密封剂的软化温度之上的温度时能抗流 动且基本上保持形状一直到安装过程中装有带的基底与其它基底接触受压为 止的密封剂组合物。对于热固性组合物,该温度低于(a)固化剂的热活化温度(对 于热活化的固化剂)、或(b)固化剂的热分解温度(对于光活性的固化剂)。在热和 压力的影响下,这些组合物会发生有控制的流动,以适应和有效的密封不平整 的表面。

该软化温度表示使该组合物有足够的延展性从而可在基底上安装和固定就 位的最低温度。软化温度与特定的密封剂组合物有关。在含有结晶或半结晶组 分的密封组合物的情况下,它一般相当于该组分的熔融温度。其温度上限一般 约为200℃。

为了确定特定的密封剂组合物是否满足上述性能标准,对该组合物进行如 下实施例部分所述的试验方法。简要地说,该试验包括将组合物的试样放在炉 中保持一定角度的板上,将该试样加热到所需的温度,观察在给定时间内试样 失去初始形状并沿着板的表面流下的程度。

满足这些要求的组合物的例子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材料。在热固性材料 的情况下,该组合物可含有一种或多种光活性固化剂、热活化固化剂或它们的 混合物。优选使用光活性固化剂。

满足这些要求的具体组合物包括上述的环氧/聚酯和环氧/聚丙烯酸酯组合 物,但需要特别设计和配制,以使其仅在热和重力的影响下不会发生熔融流 动,而在加压下才会流动。一种有用的配制方法包括在该组合物中加入有效量 (即获得所需流变性的量)的一种或多种触变剂。一般来说,触变剂的总量不超 过未固化密封剂组合物的总重量的20%重量,较好不超过10%重量,更好不 超过5%重量,最好为3-5%重量。

对于热固性组合物,合适的触变剂基本上不影响固化,或使组合物降解。 触变剂的代表性例子包括颗粒填料、珠(可以是玻璃、陶瓷或聚合物型的)、泡(可 以是玻璃、陶瓷或聚合物型的)、短切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合适的颗粒填料 例如包括疏水性和亲水性二氧化硅、碳酸、氧化钛、膨润土、粘土和它们的 混合物。合适的纤维包括聚合物纤维(如芳族聚酰胺、聚乙烯、聚酯、聚酰亚 胺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纤维和陶瓷纤维(如纤维)。

其它可加入密封层12的物质例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增塑剂、增粘剂、 流动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如硅烷和钛酸酯)、着色剂和其它填料。

粘合层16较好是连续层。粘合层16的宽度视用途而定。然而,粘合层16 的宽度较好不超过芯层14的宽度。另外,也可使用单层或多层粘合组合物。

使用过程中,粘合层16放在芯层14和固定带10的基底表面之间。粘合层 16的目的是提高基底与芯层14之间的粘合性。如图1所示,它可以与带10 构成一个整体,或在把带10固定到基底上之前单独涂在基底的表面上。当基 底是玻璃时,粘合层是特别有用的。

粘合层16的厚度依带的具体用途而定。然而,粘合层16的厚度一般不超 过500微米,较好不超过250微米,更好不超过125毫米。

适用于粘合层16的材料是在安装温度下有粘性的。可以使用热塑性和热固 性材料。通常选择与密封层相比具有不同组成、厚度或两者的粘合层。粘合层 16的特定材料的选择视带10所固定的基底而异。例如,在玻璃基底的情况下, 热固性材料是优选的,而在包封的玻璃基底的情况下(聚合物包封玻璃的周围 边缘),优选使用热塑性粘合材料。

固化后(在热固性材料的情况下)或冷却时(在热塑性材料的情况下),粘合层 具有较高的极限拉伸强度,而不会脆化,以有利于把破坏局限在芯层中。特定 的最小拉伸强度值依用途而定。然而,当按如下实施例部分所述的试验方法测 量时,拉伸强度一般至少为3.5MPa,较好至少为5.2MPa,更好至少为6.9MPa。 例如,对于安装在车辆上的挡风玻璃来说,粘合层的极限拉伸强度较好大于 3.5MPa。

热固性材料可含有光活性固化剂(即可光固化材料)或热活化固化剂(即可热 固化材料)。粘合层16的固化条件较好与密封层12的固化条件不同。例如, 如果密封层12和粘合层16都是可光固化材料,引发密封层12固化所需的辐 射波长不同于引发粘合层16固化所需的辐射波长。类似地,如果密封层12和 粘合层16都是热固化材料,它们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固化。例如,一般将粘 合层16配制成在90-200℃范围内固化,较好在120-170℃范围内固化,更好在 140-160℃范围内固化。也可将光固化材料用于密封层12,和将热固化材料用 于粘合层16。反之亦然。

适用于粘合剂16的材料的例子包括例如在Kitano等的美国专利5,086,088 中所述的环氧/聚丙烯酸酯共混料;环氧/非晶态聚酯共混料;聚烯烃粘合剂(如 聚乙烯、聚丙烯、聚己烯、聚辛烯、它们的共混料和共聚物);乙烯-乙烯基单 体(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粘合剂;环氧粘合剂、硅氧烷粘合剂、硅氧烷- 丙烯酸酯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粘合剂(如丁基橡胶);基于热塑弹性 体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或苯乙烯- 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粘合剂。这些材料可制成薄膜或整体形式,且 可以热熔体材料供应。视粘合层粘合的基底而异,为提高粘合性较好使用底涂 层。合适的市售材料的例子是3M公司的Structural Bonding Tape No.9214。

其它可加入粘合层16的材料例如包括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增粘剂、 流动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如硅烷和钛酸酯)、着色剂、触变剂和其它填料。

在制品10使用前,用任选的临时保护性衬里18(如有的话)保护粘合层16(如 有的话)或芯层14免遭损坏、光活化辐射照射和灰尘或其它污染物污染。在把 制品10粘接到基底上之前,一般将这种保护性衬里剥离。衬里18可包括许多 结构,包括那些常用于保护粘合剂表面的衬里。例如,该衬里可以是在与粘合 层或芯层接触的一面上有防粘物质(如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硅氧烷、 氟硅氧烷)的纸或聚合物卷材。稍有粘性的衬里也可用来保护非粘性的表面。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多层制品可用许多方法制造。例如在低得足以避免活化密封剂组 合物中的的热活化固化剂或分解光活性固化剂的高温下,在合适的混合器(如 分批混合器、挤出机等)中熔融和搅拌密封剂组合物的组分。混合后,密封剂 组合物可许多不同的方法制成最终形状。例如,密封剂组合物可用加热的刮刀 涂布器涂布在剥离衬里上。或者,可在挤出机中配混密封剂组合物组分,然后 通过所需形状的模头将其挤出,产生成形的密封剂带;即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 带。在另一种方法中,可将该组合物挤成一团,然后使其在一对间隔一定距离 的电动冷铸辊之间通过,形成密封剂组合物的平片材,然后可将其压延成所需 的厚度。在另一种方法中,可将平模头连接到挤出机上,从而将密封剂组合物 挤成平的片材,或者挤在剥离衬里上,或者直接挤在另外提供的芯层上。用如 下方法可在密封层的主表面上形成一个结构,即使密封剂片材从一对夹辊之间 挤过,其中至少一个夹辊用所需的图案进行压花。密封剂组合物片材也可在以 后的任何时间进行压花,即将该片材加热(如有必要的话),然后用带有所需图 案的压花辊(可以是加热或未加热的)对其进行压制。

在一个优选的制造方法中,密封剂组合物含有含环氧基物质和聚酯组分, 用调节到具有合适机筒温度分布的双螺杆挤出机配混这些组分。挤出机的供料 端一般设定在较低的温度,如60-70℃,并沿机筒长度增加温度,使温度高得 足以把密封剂组合物组分混合成均匀的共混料,且低得足以在挤出机的模头端 避免活化固化剂,如60-100℃。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也应与挤出机温度分布相 平衡,从而避免活化任何固化剂。挤出机较好沿通向模头的机筒上设置一个或 多个排气口,这样可抽真空排除夹杂的空气和湿气。将该组合物挤入压延辊隙 或使其通过合适的成形模头,从而制成具有所需厚度和宽度的密封剂组合物片 材。

在制备本发明中所用的密封剂组合物时,也可使用分批混合技术。对于某 些密封剂(如湿固化的密封剂),这种方法是优选的。

芯层也可用多种方法制备,视其组成而定。

例如,对于热固性丙烯酸类芯层,先将合适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单体混合在一起,然后与合适的光或热活化聚合引发剂混合。然后较好用惰性 气体(如氮气)通入单体组合物中,以清除组合物中的大部分氧气,再用紫外光 源照射或对其加热,以引发单体混合物的聚合反应。一旦达到所需的粘度,通 过稳定光源或冷却组合物,通入氧气或它们的组合来猝灭反应,从而产生有浆 状稠度的粘性聚合物/单体混合物。

聚合物/单体混合物可与各种组分共混,如其它引发剂、颗粒添加剂(如亲水 型和/或疏水型热解法二氧化硅)、填料(如玻璃、陶瓷或聚合物泡,或玻璃、陶 瓷或聚合物珠)、触变剂、着色剂、稳定剂、抗氧剂、增塑剂、增粘剂、表面 活性剂和其它流动控制剂、附着力促进剂(如硅烷或钛酸酯)和交联剂。然后将 该组合物脱气和/或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最后涂布在一对剥离衬里(如涂有 硅氧烷的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酯乙二醇酯薄膜)之间。对于需通过紫外辐射 照射进一步聚合的组合物来说,剥离衬里较好能透过紫外辐射。

或者将组合物入发泡机中。在发泡机中将氮气之类的惰性气体通入该组 合物,产生多孔状泡沫体。然后将该多孔状泡沫体涂在一对剥离衬里(如上述 的衬里)之间。如技术文献中所述,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氮气流速和 发泡机中的压力,可以控制最终泡沫产品中的均匀性、密度、孔大小、拉伸强 度和伸长率。

如果该组合物用光化辐射聚合,一对剥离衬里之间含有聚合物/单体浆的复 合结构例如用紫外光源照射,较好用低强度(按NIST装置测量,例如低于20 毫瓦/厘米2,更好低于10毫瓦/厘米2)的紫外光源照射。聚合该组合物所需的 辐射能量视其厚度和化学组成而异,一般为200-2000毫焦耳。较好使用足够 的辐射来将挥发性单体含量降低到5%以下,较好降低到2%以下(按组合物的 总重量计)。或者可通过加热聚合该组合物。

如果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需要控制复合结构的温度(较好低于85℃)。 这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包括对复合结构表面吹冷风,将复合结构浸在水浴 中,让复合结构通过冷却板等。

在聚氨酯基芯层的情况下,恰好在将形成的组合物涂布到两个剥离衬里(如 上述的)之间之前,将芯层组分(单组分或两组分体系)混合。可用少量的热加快 固化反应,虽然许多聚氨酯也可在室温下固化。或者在混合后将聚氨酯组合物 涂布在剥离衬里和密封层之间、密封层和粘合层之间或剥离衬里和粘合层之 间。当把聚氨酯组合物直接涂在密封层和/或粘合层上时,较好不用其它的层, 如粘结层。

也可使用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基发泡材料,它一般通过从挤出机中挤 出树脂组合物并在交联前或后使其发泡而制得。

粘合层也可用许多方法制成。压敏粘合剂粘合层由可用溶剂法、乳液法或 无溶剂法制得的组合物制成。对于溶剂基和乳液基体系,将该组合物涂布在剥 离衬里(如上述的剥离衬里)上,然后放在炉中加热蒸发掉溶剂或水,以形成粘 合剂薄膜。这些粘合剂是众所周知的,例如记载在美国专利Re 24,906(Ulrich) 中。对于无溶剂组合物,先将预聚的组合物涂布在剥离衬里上,然后置于在能 源中形成粘合剂薄膜。这些方法例如记载在美国专利4,181,752(Martens等)和 5,086,088(Kitano等)中。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粘合层组合物可用下述方法制成,即先在高速Cowles 混合机中混合丙烯酸类单体(如丙烯酸正丁酯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环氧树脂 (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光引发剂、热固化剂和热解法二氧化硅。然后将该 组合物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剥离衬里之间,并按上述制备丙烯酸类泡沫 芯层的方法用紫外辐射源照射,结果制成有潜在活性的可固化压敏粘合剂。

当丙烯酸类泡沫芯层与上述这类无溶剂的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层结合时,一 种方法特别有用。用于丙烯酸类泡沫芯层的组合物可涂布在上述可透过紫外辐 射的剥离衬里上,然后将用于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层的组合物涂布在芯层组合物 上。然后在粘合层组合物上放置第二片可透过紫外辐射的剥离衬里,对整个结 构照射紫外辐射,以同时固化丙烯酸类泡沫芯层和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层,从而 得到制成的复合物。可以预料,例如用上述的技术结合聚氨酯基芯层的制造方 法可以同时制造粘合层和芯层、芯层和密封层、或芯层、粘合层和密封层。

本发明的多层制品也可通过将预制的密封层、芯层和粘合层(如有的话)层压 在一起制成。例如,在压力的作用下易于将粘合层和/或密封层层压到芯层上, 得到带制成品。当分别制备芯层、密封层和粘合层时,使用底涂层和粘结层可 提高这些层间的粘合性。底涂层或粘结层可用下述方法涂布,即先把相容材料 挤出涂布在密封层或芯层上,在任一层上涂布底涂料,任选地干燥底涂料或粘 结层,然后将这些层压在一起,制成本发明的多层制品。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层可直接挤出或涂布在芯层上。

一旦制成带,可任选地层压剥离衬里,以保护密封层和/或芯层或粘合层(如 有的话)的暴露表面。该带可转化成所需的最终形状,例如将其切成所需的宽 度,卷成卷状,如有需要可绕在合适的塑料或纸芯上。或者,将该带切成不连 续的长度或冲切成所需的形状。

用途

上述的带可用于在许多基底间形成密封。然而,简明起见,根据车辆上安 装挡风玻璃的过程说明密封方法。

参照图2和3,先通过粘合层16将带10粘合到挡风玻璃20的面22上,使 该带基本环绕面22的周长,并平整地粘合到玻璃上,且当该带在挡风玻璃转 角处约转90度时,没有皱纹、折叠和裂口。这种安装避免形成与以前使用不 连续间隔物有关的应力集中点。如果粘合层在室温下没有粘性,则将其活化以 将带10永久地粘合到玻璃上,较好不活化密封层12。所用的特定活化方法取 决于密封层和粘合层的组合物。合适活化方法的例子包括热活化和光化辐射活 化(如紫外辐射或可见光辐射)。在热辐射的情况下,可将带、玻璃或两者加热。 因为密封层没有活化,所以制成的安装了带的挡风玻璃可以包装或可与其它安 装了带的挡风玻璃紧靠在一起放在架子上,而不会把密封剂转移到相邻的挡风 玻璃上。该带也防止挡风玻璃相互碰撞,这样减少了用于隔离相互靠近放在架 子上或包装在一起的挡风玻璃并需要分别加以处理或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聚 合物泡沫材料或纤维素间隔物)的成本。

下一步是例如通过用一排加热灯照射将密封剂加热到密封剂软化但不会流 动的程度。如图4和5所示,然后将带有加热软化的密封剂的挡风玻璃安装在 车辆26的窗框24内。也可以在把挡风玻璃安装到车辆中后,加热软化密封剂。 在安装过程中,施加压力,使软化了的密封剂流动,并相对于车辆不平整的表 面用芯层12“自平整”。密封剂从高处流走,并填充到凹处(点焊和洞),产生 有效的密封。在严重扭曲的金属表面中,芯层12在与不平整的表面形成密封 的过程中会自动压缩,并发生永久变形。

在密封层与车辆窗框紧密接触后,大型金属车辆材料的散热能有效地使密 封层骤冷,让其迅速固化,重新结晶(对于含有结晶或半结晶组分的密封剂组 合物),并形成耐久、永久的粘合层。

这种方法的一种变化形式包括使用可光固化的密封层(即含有光活性固化 剂的密封层)。使用可光固化密封剂组合物是有利的,因为该带可固定在挡风 玻璃上,并通过制造玻璃的压热循环来活化粘合层,而同时软化密封剂组合物 但不使其流动。离开压热器后,将该结构冷却,使软化的密封层重新凝固。然 后,例如通过加热和光化辐射来活化密封剂组合物,然后将装有带的挡风玻璃 安装在车辆窗框中。辐射同时软化和引发密封剂组合物的固化。一旦安装好, 车体造成的散热有效地骤冷密封层,使其重新凝固和重新结晶(在在含有结晶 或半结晶组分的组合物的情况下)。这时,密封层的原始强度足够高,虽然密 封剂还在继续固化,但人可以坐在车内将其开走。

在可光固化的密封剂组合物的情况下,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必须保 护该组合物不会过早活化。例如用能屏蔽辐射的剥离衬里覆盖密封剂组合物可 做到这一点。或者,将整个装有带的结构储存在屏蔽辐射的容器中。

虽然在一个整合带中较好包括密封层、芯层和粘合层,但也可以分别或按 不同的组合将这些材料粘贴玻璃表面上。例如,可以将含有芯层和粘合层的带 粘贴到玻璃上,然后粘贴单独的密封层。或者将粘合层以底漆的形式涂在玻璃 表面上,然后将两层带(包括密封层和芯层)粘贴到涂有底漆的表面上。

虽然在挡风玻璃之类的基底的情况下较好将带粘贴在基底的表面上,但如 图6和7所示也可以把带粘贴在基底32的边缘30上,这样带10基本上环绕 基底。这种结构例如可用于建筑用途中,以把基底粘接到窗框之类的槽中。

除需在挡风玻璃的表面和车辆框之间形成密封的挡风玻璃以外,也可以把 带本发明的带10的基底40密封在U形托架42中,如图8所示。

现在参照如下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果没有另作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可以来源于一般的商业渠道,如 位于Milwaukee,WI.的Aldrich Chemical Co.。如果没有另作说明,实施例中的 所有用量按重量份计。密封层是通过将相应的密封剂组合物压延到所需的厚度 制得的。因此,密封层A由密封剂组合物A组成,密封层B由密封剂组合物 B组成,以此类推。如果没有另作说明,密封层、芯层和粘合层的厚度都为1.0 毫米。以下一列表说明了实施例中所用材料的商业来源。如果没有另作说明, Fusion Systems Processor(灯具和传送装置)装备V型灯。

环氧树脂A是美国专利5,407,978(Bymark等)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双酚A 封端的脂族环氧树脂。

底漆组合物A包含2.45份NipolTM 1002、1.23份EponTM 828、2.05份 VersamidTM 115、42.20份丁酮、50.84份甲苯和1.23份1-丁醇。

茂金属催化剂A是美国专利5,089,536(Palazzotto)所述的Cp(二甲 苯)Fe+SbF6-,也可称为六氟锑酸(η6-二甲苯)(η5-环戊二烯基)合(1+)。(Cp=环 戊二烯)

ScotchkoteTM 215、FX-512、K15玻璃泡(250目)和Auto Glass Urethane Windshield Adhesive No.08693聚氨酯胶料密封剂购自3M Company of St.Paul, MN。

电镀钢板(ED5100)和涂有DCT5000、DCT5002和StainguardTM IV透明涂 层的钢板购自Advanced Coating Technologies,Inc.of Hillsdale,MI.。

双氰胺(CG-1200)和CurezolTM 2MZ-Azine购自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of Allentown,PA。

丙烯酸正丁酯、N-乙烯基己内酰胺购自BASF Corp.of Mount Olive,NJ。

VitelTM 5833B购自Bostik of Middleton,MA。

Cab-O-SilTM M5购自Cabot Corp.of Boston,MA。

IrganoxTM 1010购自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of Ardsley,NY。

AerosilTM R972购自DeGussa Corp.of Ridgefield Park,NJ。

VoranolTM 230-238购自Dow Chemical Co.of Midland,MI。

IsocrylTM EP550、OctaflowTM ST70和OxymeltTM A-1购自Estron Chemical, Inc.of Calvert City,KY。

MelinexTM 054是处理过的双轴取向聚酯薄膜,购自ICI Americas of Wilmington,DE。

Fusion Systems Processor及其附件购自Fusion Systems Corp.of Rockville, MD。

VersamidTM 115购自Henkel Corp.of Ambler,PA。

DynapoleTM S1402、DynapoleTM S1313、DynapoleTM S1359、DynacollTM 7130、合成树脂SK、HydrosilTM 2627、合成树脂AP、合成树脂CA、合成树 脂LTH、聚酯A(一种羟基官能的半晶态共聚物,含有50%重量丁二醇、23% 重量对苯二甲酸和27%重量癸二酸,熔点为116℃,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 16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250克/10分钟)购自Huls America Inc.of Somerset, NJ.。

SanticizerTM 278购自Monsanto Co.of St.Louis,MO。

Penn Color 9B117颜料购自Penn Color of Doylestown,PA。

UnilinTM 700蜡购自Petrolite Corp.of St.Louis,MO。

5号迈耶棒(线绕棒)购自R & D Specialties of Webster,NY。

KB-1和SarCatTM CD 1012购自Sartomer Co.of Exton,PA。

EponTM 1001、EponTM SU-8和EponTM 828购自Shell Chemical Co.of Houston, TX。

BenzoflexTM S-404购自Velsicol Chemical Corp.of Rosemont,IL。

NipolTM 1002购自Zeon Chemicals,Inc.of Louisville,KY。

阳极化铝板购自Hiawatha Panel & Name Plate Co.,Inc.,Minneapolis,MN。

                           试验方法

45°流动试验

用下述方法清洁电镀板,即喷晒50%异丙醇水溶液,将其擦干,并放置足 够的时间,让其完全干燥。将待测的试样(一般为14.5毫米×25.4毫米)轻轻地 粘贴在该电镀板上,使该试样的窄边尖角朝下放在电镀板上。如果没有另作说 明,然后将该电镀板以45°的斜面在177℃的烘箱中放置12分钟。然后从烘箱 中取出该试样,让其冷却至室温。流动测量为试样相对于初始位置流动的距 离。

拉伸伸长试验

按常规方法进行拉伸测量,并注意如下参数。用ASTM方法D412、模头C 将试样切割成所需的尺寸。然后在制备后,测试前将试样在恒温(23±2℃)恒湿 (50±10%相对湿度)条件下调理至少24小时。用Instron拉伸试验机测量拉伸强 度和伸长率,所用的夹具间距为50.8毫米,十字头速度为508毫米/分钟。记 录峰值拉伸强度和任选的峰值%伸长率。

搭接剪切试验

按如下方法把密封剂组合物层压在阳极化的铝板和电镀铝板之间。这两种 铝板的尺寸都为25.4毫米×76.2毫米,且用50%异丙醇水溶液清洁过。上述 方法是把12.7毫米×25.4毫米的密封剂试样平齐地粘合到两块铝板的窄边 上,使整个结构的长度约为63.5毫米。如果没有另作说明,把所得的层压件放 在140℃的烘箱中加热25分钟,同时施加约2.3千克的压缩力。然后在制备后, 测试前将试样在恒温(23±2℃)恒湿(50±10%相对湿度)条件下调理至少24小 时。

用Instron拉伸试验机测量搭接剪切力,所用的十字头速度为50.8毫米/分 钟,夹具间距为50.8毫米。记录试样破坏前的最大力和破坏方式(如内聚性、粘 合性、混合的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粘合层A的制备方法。把29克丙烯酸正丁酯(BA)和29克N- 乙烯基己内酰胺(NVC)混合在一起,然后在约49℃进行加热,制成溶液。在该 溶液中,再加入42克BA和0.05克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然后把该丙烯酸酯单 体溶液、45克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EponTM 828)和25克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 低聚物(EponTM 1001)放在一个广口玻璃瓶中。把该玻璃瓶密封,并在室温(约 21℃)下放在滚筒上滚动,直到形成均匀的粘合剂溶液。在此环氧树脂/丙烯酸 酯溶液(170.05克)中,加入7克CG-1200和2.7克促进剂(CurezolTM 2MZ- Azine),并用Cowles叶片搅拌机高速搅拌15分钟,同时将温度保持在约37 ℃以下。在最后一个步骤中,加入0.24克苯偶酰二甲基缩酮光引发剂(KB-1)、 0.1克IrganoxTM 1010抗氧剂、0.38克Penn Color 9B117颜料和8克Cab-O-SilTM M5二氧化硅,然后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将此粘合剂混合物脱气,然后涂 布在两层用硅氧烷剥离材料处理过的聚酯薄膜之间,涂布厚度为0.508毫米。 将此夹心的粘合剂涂层暴露在紫外光下,形成压敏粘合带。上述的紫外光的主 要发射区为300-400纳米,峰值发射为351纳米。从上面和下面将此粘合剂照 射350毫焦耳/厘米2(NIST单位),总能量约为700毫焦耳/厘米2。粘合剂上面 的强度为4.06毫瓦/厘米2。粘合剂下面的强度为4.03毫瓦/厘米2。

实施例2-7描述各种芯层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2

通过把87.5份丙烯酸异辛酯、12.5份丙烯酸和0.04份光引发剂(购自Ciba Geigy的苯偶酰二甲基缩酮,商品名为IrgacureTM 651)混合在一起,制成组合 物。将此混合物放在低强度紫外辐射(如下所述)下照射到粘度约达2200厘泊为 止。然后再加入0.19份苯偶酰二甲基缩酮、0.5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8 份K15玻璃泡和2份疏水二氧化硅(AerosilTM R972)。将该组合物完全混合均 匀,脱气,然后将其泵入一个以300-350转/分钟运转的90毫米发泡机(购自 E.T.Oakes,Hauppage,NY)中,按每100份组合物总量计同时和连续地向此发 泡机加入氮气、黑色颜料(PennColor 9B117)以及约1.5份表面活性剂A/表面活 性剂B的60/40混合物。控制氮气的通入速度,以提供所需的泡沫密度。表面 活性剂A是C8H17SO2N(C2H5)(C2H4O)7CH3,表面活性剂B是美国专利3,787,351 的实施例2中所述的氟代脂族低聚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固体含量为50%)。黑色 颜料的加入量使得制成品的L值约为32。上述的L值用HunterLab比色计测量 (Color′L′比色计,D25光传感器,它们都购自HunterLab Associates,Reston VA)。

在205千帕的压力下将发泡后的混合物输送到辊式涂布机的辊隙中,使两 层透明、双轴取向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它们的面对的表面涂有防粘 涂层)之间的厚度约为1毫米,制成复合材料。用夹子部分压缩管子,以提供 发泡机中所需的压力值。用成排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从上面和下面照 射从辊式涂布机中排出的复合材料。上述灯泡的90%辐射位于300-400纳米之 间,最大辐射在351纳米处。该复合材料用如下的灯泡连续照射:先是强度为 2.65毫瓦/厘米2(mW/cm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165.4毫焦耳/厘米 2(mJ/cm2),接着是强度为2.70毫瓦/厘米2(mW/cm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 168.5毫焦耳/厘米2(mJ/cm2),最后是强度为5.90毫瓦/厘米2(mW/cm2)的灯泡 和上下总能量各为516.8毫焦耳/厘米2(mJ/cm2)。光强度用NIST装置测量。剥 离衬里之间的固化芯层(即芯层A)的密度约为0.64克/厘米3。

实施例3

按制备芯层A的方法制备芯层B,所不同的是按如下所述改变操作条件。 该复合材料用如下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连续照射:先是强度为4.3毫 瓦/厘米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160.7毫焦耳/厘米2,接着是强度为5.1毫 瓦/厘米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892.6毫焦耳/厘米2。剥离衬里之间的固化 芯层的密度约为0.64克/厘米3。

实施例4

按制备芯层A的方法制备芯层C,所不同的是颜料是77份20%氯化亚锡 和80%聚丙二醇与23份20%炭黑在80%聚丙二醇中的分散体的混合物。调节 该颜料的用量,使芯层的最终颜色L值为45。同时也按如下所述改变操作条 件。该复合材料用如下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连续照射:先是强度为1.25 毫瓦/厘米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73.5毫焦耳/厘米2,接着是强度为1.50 毫瓦/厘米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88.2毫焦耳/厘米2,最后是强度为4.3毫 瓦/厘米2的灯泡和上下总能量各为353.5毫焦耳/厘米2。剥离衬里之间的固化 芯层的密度约为0.64克/厘米3。

实施例5

通过把两层芯层C层压在一起制备芯层D,总厚度为2.0毫米。

实施例6

通过把三层芯层C层压在一起制备芯层E,总厚度为3.0毫米。

实施例7

从填缝枪中将Auto Glass Urethane Windshield Adhesive No.08693挤在涂有 硅氧烷剥离材料的聚酯衬里上,涂成5毫米厚的薄膜,制备芯层F。

实施例8-28描述可用于本发明中的各种密封层及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将密封层A-C挤在双面涂有硅氧烷剥离涂层的聚酯载膜上,然后使其通过 辊压机的辊隙,压至所需的层厚。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A的制备方法。用双螺杆挤出机将2∶1的DynapolTM S1402聚酯和ScotchkoteTM 215粉末涂料树脂熔融混合,压延到1.5毫米厚。代 表性的挤出机操作条件为:螺杆转速=100转/分钟,熔融温度=103.9℃,第1 区温度=81.1℃,第2区温度=85.5℃。在25.4毫米×25.4毫米试样上进行45° 流动试验。试验条件为177℃下12分钟。让该试样在30分钟内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其再放在烘箱中,再进行流动试验。流动距离为42毫米。30分钟后不 再流动,这表明形成热固性材料。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B的制备方法。将DynapolTM S1359聚酯(60体积份)、 EponTM 1001环氧树脂(10体积份)、双氰胺(7体积份)和CurezolTM 2MZ-Azine(3 体积份)的粉末混合物加入一个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注入口加入EponTM 828 环氧树脂(20体积份)。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C的制备方法。重复密封层B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 是将另一体积份AerosilTM R972二氧化硅加入到粉末混合物中,然后加入挤出 机中。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D的制备方法。将DynapolTM S1359聚酯(59份)、15 份环氧树脂A、7份双氰胺和3份CurezolTM 2MZ-Azine加入一个双螺杆挤出 机中。通过注入口加入15份EponTM 828环氧树脂。将挤出的密封层D压延至 1.75毫米厚,并用MelinexTM 054聚酯薄膜为载体绕在一根辊上。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E的制备方法。通过将90份DynapolTM S1402、10份 EponTM 1001、1份UnilinTM 700蜡和0.5份FX-512(三芳基锍盐光引发剂)混合 在一起,制备密封层E。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 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F的制备方法。通过将80克DynapolTM S1402、20克 EponTM 1001、1克UnilinTM 700蜡和0.5克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F。 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 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G的制备方法。通过将70份DynapolTM S1402、30份 EponTM 1001、1份UnilinTM 700蜡和0.5份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G。 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 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H的制备方法。通过70份DynapolTM S1402、30份环 氧树脂A、1份UnilinTM 700蜡和0.5份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H。 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 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I的制备方法。通过将70份聚酯A、30份EponTM 1001、 1份UnilinTM 700蜡和0.5份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I。在加热板上 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将其压成一 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J的制备方法。通过将70份DynapolTM S1402、30份 环氧树脂A、1份UnilinTM 700蜡和0.1份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J。 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 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K的制备方法。通过将70份DynapolTM S1402、30份 环氧树脂A、1份UnilinTM 700蜡和0.3份FX-512混合在一起,制备密封层K。 在加热板上将混合物加热至均匀为止,然后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衬里之间 将其压成一层。让该薄膜冷却至室温,进行重结晶。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L的制备方法。将聚酯A加热至177℃,然后在用硅 氧烷处理过的聚酯剥离衬里之间将其压成一层。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M的制备方法。将聚酯A加热至177℃,然后用手工 将其与5份Cab-O-SilTM M5二氧化硅混合。将该试样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酯 剥离衬里之间压成一层。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N的制备方法。用装有两个加料装置和一个液体注入 口的Berstorff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如下制剂。通过一个加料装置加入Cab-O-SilTM M5热解法二氧化硅。另一个加料装置用于加入聚酯粒料、蜡和固体环氧树脂。 液体注入口用于加入液体环氧树脂、聚醚三醇、光催化剂和敏化剂。所用的配 方是:50份聚酯A、20份EponTM 1001、12.5份EponTM 828、7.5份VoranolTM 230-238聚醚三醇、1份UinilinTM 700、2份SarCatTM CD1012光催化剂、0.5 份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7份Cab-O-SilTM M5。

将挤出物送入压延辊隙两层加工衬里之间,压延至1.5毫米厚度。上层的衬 里是涂有硅氧烷的纸衬里,下层衬里是绿色的聚乙烯衬里。使用衬里能在两个 衬里之间产生非常均匀的密封剂涂层,这样也有助于保护密封剂免受环境光的 照射。剥离纸衬里,留下绿色的聚乙烯衬里。由于快速重结晶过程提高了可卷 绕性并产生无粘性的密封剂,所以使用聚酯A明显简化了挤出操作。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描述了密封层O的制备方法。将聚酯A(57份)、15份EponTM 1001F、12.5份EponTM 828、7.5份VoranolTM 230-238、1份UnilinTM 700、5 份SanticizerTM 278、2份六氟磷酸二苯基碘鎓、0.005份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 和3份AerosilTM R972二氧化硅加热至127℃,用手工熔融混合。在涂有硅氧 烷的聚酯剥离衬里之间将试样压制成层状物。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P的制备方法。通过熔融混合10份DynapolTM S1402、 10份EponTM 1001和4份BenzoflexTM S-404增塑剂来制备密封层P。该试样的 重结晶时间比不含增塑剂的试样长得多。在涂有硅氧烷的聚酯剥离衬里之间将 试样压制成层状物。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Q-V的制备方法。表1列出了制备密封层Q-V时所用 的组分的重量份数。将这些组分熔融混合,然后在涂有硅氧烷的聚酯剥离衬里 之间将其压制成层状物。

                                     表1 组分 密封层Q 密封层R 密封层S 密封层T 密封层U 密封层V 聚酯A     45     45     45     0     0     0 DynapolTM S1402     0     0     0     45     45     45 合成树脂SK     15     0     0     0     0     0 合成树脂AP     0     15     0     15     0     0 合成树脂CA     0     0     15     0     15     0 合成树脂LTH     0     0     0     0     0     15

通过将12.7毫米×25.4毫米的一片密封层放在搭接剪切试验方法中所述的 阳极化铝板和DCT5000金属板之间,然后在加热板上加热使密封层软化,制 备搭接剪切粘合板。当密封剂仍为熔融状态时,制备搭接粘合层,使密封层区 的尺寸约为25毫米×25毫米。测试前,让这些试样冷却24小时。表2列出了 搭接剪切试验结果。

                                 表2 组分 密封层Q 密封层R 密封层S  密封层T 密封层U 密封层V 搭接剪切粘合力 (MPa)   4.62   4.04   4.75    2.10   2.37   3.43 破坏方式   AA   AA   AA    AA   AA   AA

"AA"是指在DCT5000/密封层界面上的粘合失效。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W的制备方法。通过用手工熔融混合45份DynapolTM S1402、30份DynacollTM 7130、20份EponTM 828、5份VoranolTM 230-238、1 份SarCatTM CD1012、0.005份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然后将该混合物涂布在 涂有硅氧烷的聚酯薄膜上(厚度为1.0毫米),制备密封层W。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X-Z的制备方法。表3列出了制备密封层X-Z时所用 组分的重量份数。用手工将这些组分熔融混合,然后在涂有硅氧烷的聚酯衬里 之间涂成1毫米厚。

                               表3 组分    密封层X    密封层Y    密封层Z 聚酯A     12     12     12 EponTM 828     4     4     4 合成树脂CA     4     4     4 茂金属催化剂A     0.15     0.15     0.15 OctaflowTM ST70     0.5     0     0 OxymeltTM A-1     0     1     0 IsocrylTM EP550     0     0     2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AA的制备方法。通过用手工熔融混合12份VitelTM 5833B聚酯、8份EponTM 828和0.2份茂金属催化剂A制备密封层AA。将该 混合物在涂有硅氧烷的聚酯衬里之间涂成1毫米厚。将该层状物层压在阳极化 的铝箔上,在烘箱中加热至125℃,从烘箱中取出后立即以24.4米/分钟的速 度用Fusion System Processor(灯的型号为i300MB,传送机型号为LC-6)进行光 化(总能量约为103毫焦耳),然后层压到StainguardTM IV和DCT5000板上。在 这两种情况下,观察油漆/密封层界面上的粘合失效。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描述密封层AB-AH的制备方法。表4列出了制备密封层AB-AH 所用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制备如下实施例试样,用手工将试样熔融混合,制成 均匀的混合物。用压舌板将二氧化硅手工均匀地分散在该混合物中。用隔条将 这些试样浇铸在用硅氧烷处理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里之间,产生所需 的1.0毫米厚度。

                                        表4 配方 密封层AB 密封层AC 密封层AD 密封层AE 密封层AF 聚酯A     16     16     16     16     20 VitelTM 5833B     4     4     4     4     0 合成树脂CA     8     8     8     8     8 DynapolTM S1313     4     4     4     4     4 EponTM 828     6     6     6     6     6 EponTM SU-8     2     2     2     2     2 Cab-O-SilTM M-5二氧化硅     2     0     2     2     2 1,12-十二烷二酸     0     0     3     6     1.5 茂金属催化剂A     0.2     0.2     0.2     0.2     0.2

用上述的45°流动试验评价这些密封层,得到如下结果。

                                     表5 试验结果 密封层AB 密封层AC 密封层AD 密封层AE 密封层AF 45°流动试验结果(120 ℃,20分钟) <1毫米 94毫米 <1毫米 <1毫米 <1毫米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说明芯层和密封层的厚度都取决于间隙的填充效果。按上述方法 制备1.0、2.0和3.0厚的密封层AB。将芯层B层压一起,制备2.0和3.0毫米 厚的芯层。然后将三种厚度的密封层层压到三种厚度的芯层上。然后切成10 毫米宽×127毫米长的带状试样。

玻璃板(5.08厘米×12.7厘米×0.394厘米)用1%重量的3-氨基丙基三甲氧 基硅烷甲醇溶液涂底漆,然后让其在室温下干燥。然后将带状试样层压到上过 底漆的玻璃表面上。将ED5100(25.4毫米×102毫米×0.89毫米)板与粘合层 A(厚度为0.51毫米)层压在一起,制备不同厚度的隔条,然后将其粘接到涂过 DCT5002漆的金属板上(102毫米×305毫米)。第一堆的厚度为5.6毫米,第二 堆的厚度为4.0毫米,第三堆的厚度为2.6毫米,最后一堆的厚度为1.8毫米。 各堆间的间隔为10毫米。然后将金属板在140℃烤25分钟。然后把用有带状 试样的玻璃板放在120℃的烘箱中加热约5分钟。再以16.5米/分钟的速度将 这些板在Fusion Systems Processor上照射一次。然后将有带状试样的玻璃板压 在堆状的金属板上,使该玻璃板放在该间隙上,施加手压力后释放,让试样冷 却。然后检查该间隙,以确定密封剂是否能填满该间隙,并浸湿上过漆的表面。

下表列出了结果。“C”表明形成了密封,“I”表明不完全密封。由下表 可知,芯层通过促使密封层填充间隙而有助于密封效果,否则该间隙需要更多 的密封剂。

                              表6   芯层厚度  密封层厚度   间隙深度   2.6毫米   间隙深度   4.0毫米   间隙深度   5.6毫米     1毫米     1毫米     C     I     I     2毫米     1毫米     C     I     I     3毫米     1毫米     C     I     I     1毫米     2毫米     C     C     I     2毫米     2毫米     C     C     I     3毫米     2毫米     C     C     I     1毫米     3毫米     C     C     I     2毫米     3毫米     C     C     C     3毫米     3毫米     C     C     C

实施例31

本实施例描述双层带结构A以及它在用装托架的窗子上的用途。将粘合层 A层压在1.0毫米厚密封层D的MelinexTM 054一侧。然后将所得的层压件切 割成25.4毫米×50.8毫米的条片。然后从粘合层一侧上除掉剥离衬里,将该带 粘贴到一块玻璃板一侧的边缘附近。然后在玻璃边缘的周围进行缠绕,并粘贴 到玻璃的另一面,使密封层向外。然后将一个金属U形槽状托架放在该带上滑 动。有足够的阻力保持密配合。然后将该组件放在一个烘箱中,在141℃烤25 分钟。密封层已填充了环绕玻璃的槽,而且填充的托架体积足以产生很类似于 膏状粘合剂体系的外观。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14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玻璃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31

本实施例描述双层带结构B的制备方法。将密封层W层压到已用#5迈耶 棒(线绕)涂过底漆组合物A的芯层D上。在把密封层W层压到该芯层上之前, 让底漆干燥约5分钟。然后把制成的层压件切成12.7毫米宽的带。

在一块1985Buick Somerset quarter窗玻璃的釉料表面(frit surface)底涂含有 2%重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底漆组合物A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刷在 该玻璃的釉料粘接表面上,让其在室温下空气干燥。然后将该带结构的泡沫芯 层一侧层压到玻璃上,用一个嵌接头把环绕该部件的周围的带的两端连接在一 起。

然后用覆盖衬里(overhanging liner)包住形成的部件。该衬里是层压了绿色 聚乙烯衬里层的76.2毫米宽的标签带。把该标签带粘贴在带封的表面上,使该 衬里用作密封剂的光保护物,并覆盖粘性的标签带,使其沿带的表面边缘粘 贴。用一盏石英红外灯加热该带的表面。该灯约花2分钟左右时间把该带加热 到80℃。接着用超重氮兰灯(super diazo blue lamp)(购自UVP Inc.,San Gabriel, California的Black Ray Lamp Model No.XX-15L,它装有两盏购自Philips B.V., The Netherlands的TLD15W/03型的灯泡)将该带封的玻璃组件照射25秒钟(总 能量约为137毫焦耳),然后将其安装到上漆过的金属槽口中。产生良好的流 动。密封剂能流过焊点烧孔和反面上的蘑菇状缺陷,形成良好的密封。

实施例32

本实施例描述双层带结构C-E的制备方法。将密封层X-Z层压到芯层C(涂 过底漆组合物A)上,然后将这些芯层层压到阳极化的铝箔上。用由Fusion Systems Processor产生的紫外光照射这些密封层(总能量约为137毫焦耳),然 后在室温下粘贴到漆过DCT5000的金属板上,再把这些板冷藏。使这些试样 老化过夜,用手撕开,然后用刮刀刮擦,以迫使其粘合失效。

                            表7  双层带结构  所用的密封层  冷藏后的第  一次撕开  冷藏后的刮擦  室温下的第  一次撕开  室温下的刮擦     C     X     AD     AD     AD     AD     D     Y     FS     Coh     FS     Coh     E     Z     FS     Coh/AD     FS     Coh/AD

表7中,“FS”是指泡沫芯层裂开(芯层内聚破坏);“AD”是指在密封层/ 油漆层界面上的粘合失效;“Coh”是指密封层的内聚破坏。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描述双层带结构F的制备方法。

作为对比例,将HydrosilTM 2627玻璃底漆涂在50.7毫米×100.1毫米的玻 璃上。将6.3毫米直径的Auto Glass Urethane Windshield Adhesive No.08693珠 施加在玻璃上,然后把该组件层压到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

按照本发明,将芯层E施加在另一块按上述方法上过底漆的玻璃板上。将 6.3毫米直径的Auto Glass Urethane Windshield Adhesive No.08693珠施加在泡 沫芯层上,然后按上述方法将此组件粘贴到上过漆的金属板上。

在这两种情况下,对每种试样施加足够的压力,以把聚氨酯挤到金属板上。 一星期后检查试样,可以看到每种结构都牢固地粘合到金属板上;然而,对于 包含芯层E的试样,玻璃具有与金属板相对移动而不会发生粘合破坏的较高能 力。

实施例34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A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把玻璃粘 接到金属上的用途。把芯层A层压到密封层D的聚酯一侧。而把0.25毫米厚 的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A的另一面上。将此层压件切成19毫米宽×100毫米 长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把25.4毫米×100.2毫 米电镀金属板放在密封层的上面。用弹簧夹把电镀板的末端固定到玻璃板上, 产生模拟挡风玻璃重量的法向力。把25.4毫米×50.8毫米的阳极化铝板放在密 封层的另一边上,然后把该试样放在177℃的烘箱中25分钟。从烘箱中取出 时,粘合层A已改变了颜色,这表明该带已达到热固性状态。在这两种情况下, 都观察到密封层的流动和形成金属板上的粘合层。

当阳极化板发生变形时,在与金属板垂直的方向上就发生明显的丙烯酸类 泡沫芯层形变,但该组件仍完整无缺。

实施例35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B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 的窗子上的应用。用手工把30密耳厚的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B上。然后把密 封层F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

从该复合层压件上切下25.4毫米×76.2毫米的试样条,把粘合层层压到50.8 毫米×127毫米的一块平板玻璃上。然后把该组件放在140℃的强制空气对流 烘箱中,带向上,加热20分钟。烘烤后发现,粘合层的外观发生了变化,它 的外观是杂灰色,而密封层已被软化/熔融,它的外观是半透明的。密封层没 有流到带的边缘上,因此没有包封该带的粘合层和泡沫层。密封层冷却时,重 新凝固成无粘性的状态。

然后让该组件老化过夜,第二天在距离约25.4毫米的地方用低强度UV辐 射照射5分钟。照射后,用热风器将该带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密封剂 物质变得半透明,外观有光泽。这表明密封剂物质发生了软化。将25.4毫米× 100.2毫米上漆过的(DCT5002)钢条弯曲成倒U形,槽的深度约为3毫米。用 手沿其长度对软化的密封剂物质施加压力,以模拟密封剂填充深度超过密封层 本身厚度的间隙的能力。可以目测到密封层有效地流向槽腔,且能与金属板的 最深部分接触。

在流动和粘合过程中,观察到密封剂润湿整个油漆表面,然后当释放手压 力时,密封剂从边缘缩进去,产生微小的凹处。为试验这种凹处是否密封,向 凹处倒入水。发现水仍留在凹处中。这表明达到了有效的密封。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C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 的窗子上的应用。带结构C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E上, 而把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 米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 10厘米处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 分钟。然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 板接触。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D以及它在装托架的窗子上的 应用。带结构D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F上,而把粘合 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米的条块, 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10厘米处 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分钟。然 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板接触。 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E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 的窗子上的应用。带结构E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C层压到密封层G上, 而把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C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 米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 10厘米处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 分钟。然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 板接触。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39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F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 的窗子上的应用。带结构F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H上, 而把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 米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 10厘米处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 分钟。然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 板接触。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40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G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 的窗子上的应用。带结构G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I上, 而把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 米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 10厘米处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 分钟。然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 板接触。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 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41

本实施例描述包含聚酯粘结层的三层带结构的制备方法以及它在装托架的 窗子上的应用。带结构H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J上,而 把粘合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米 的条块,然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10 厘米处用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分 钟。然后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板 接触。把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在70℃或在37.8℃和100 %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强 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底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42

本实施例描述三层带结构I的制备方法以及它把玻璃粘合到金属上的应 用。带结构I按如下方法制备,即把芯层B层压到密封层K上,而把粘合层A 层压到芯层B的另一面上。将该层压件切成12.7毫米×25.4毫米的条块,然 后把粘合层层压到4毫米厚的玻璃板上。在离层压件的密封层约10厘米处用 实施例2中所述的Sylvania荧光不可见光灯泡对其进行紫外辐射5分钟。然后 把该层压件放在漆有DCT5002的金属板上,使密封层朝上与金属板接触。把 该试样放在141℃的烘箱中加热20分钟。

在70℃或在37.8℃和100%相对湿度下保持20天后,用拉伸伸长试验方法 对金属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层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芯层破裂。没有观察到任何基 底上的脱层或粘合失效。

实施例43

本实施例描述三层带结构J的制备方法。把密封层L本身层压至4层厚, 使最终的厚度约为4.0毫米。然后将这4层层压试样再层压到1.0毫米厚的一 片芯层B上,再把粘合层A层压到丙烯酸类泡沫材料的另一面。然后将此多 层试样切成25.4毫米×12.7毫米大小,水平地层压到一块玻璃板的一边处。然 后以垂直方式将玻璃放在架子上而试样带在该下班的上边缘处,放在温度设定 为141℃的烘箱中加热25分钟。从烘箱中取出后,整个密封层已流出。

实施例44

本实施例描述三层带结构K的制备方法。把密封层M本身层压至4层厚, 使最终的厚度约为4.0毫米。然后将这4层层压试样再层压到1.0毫米厚的一 片芯层B上,再把粘合层A层压到丙烯酸类泡沫材料的另一面。然后将此多 层试样切成25.4毫米×12.7毫米大小,水平地层压到一块玻璃板的一边处。然 后以垂直方式将玻璃放在架子上而试样带在该玻璃的上边缘处,放在温度设定 为141℃的烘箱中加热25分钟。从烘箱中取出后,密封层已沿着玻璃板的表面 流下约25.4毫米。

实施例45

本实施例描述三层带结构L的制备方法。把密封层N本身层压至4层厚, 使最终的厚度约为4.0毫米。然后将这4层层压试样再层压到1.0毫米厚的一 片芯层B上,再把粘合层A层压到丙烯酸类泡沫材料的另一面。然后将此多 层试样切成25.4毫米×12.7毫米大小,水平地层压到一块玻璃板的一边处。然 后以垂直方式将玻璃放在架子上而试样带在该玻璃的上边缘处,放在设定为 141℃的烘箱中加热25分钟。从烘箱中取出后,没有观察到密封层流动,该密 封剂仍有方形的边缘。冷却后将该材料重新在141℃加热5分钟。从烘箱中取 出后,把钻有0.63毫米孔洞的25.4毫米×100.2毫米电镀金属板压在含10%二 氧化硅的密封剂上。观察到密封剂易于从板的周围流出,流入孔中,在背面膨 胀,从而把金属板机械地定到密封剂上。该密封剂迅速冷却,重新结晶,形 成牢固的粘合层/密封层。

实施例46

本实施例描述三层带结构M的制备方法。把粘合层A层压到3.0毫米厚的 芯层E上,再层压到1.5毫米厚的密封层O上。

实施例47

本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玻璃窗安装方法。玻璃和金属槽口(cut-out)取自 1985Buick Somerset quarter window(据认为用聚氯乙烯(PVC)封装)。两个表面 都加以清洁,金属在使用前用常规汽车修补漆进行重新油漆。将三层带结构M 制成约12.7毫米宽的条块。在室温条件下把带的粘合层粘合到玻璃的周围,然 后用石英红外灯进行加热,以活化粘合层。在这些过程中,PVC封装剂开始冒 烟。让该试样冷却,然后用红外辐射照射密封层表面,对该带重新进行加热。 软化后,用实施例31中所述的超重氮兰光灯对该层压结构照射10秒钟。照射 量约为110毫焦耳/厘米2。然后对玻璃面施加均匀的压力,将该试样迅速安装 到金属槽口中。

实施例48

本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另一种玻璃窗安装方法。类似于实施例47,用红外 辐射把玻璃预热到82.2℃左右。三层带结构M可容易地粘贴到玻璃周围。端 部并排重叠约76.2毫米,以达到密封。对背面再进行红外加热(通过玻璃)。约 20分钟后,让该试样冷却。用红外辐射重新加热密封层,然后用实施例31中 所述的超重氮兰光灯照射该层压结构,并将其安装到金属槽口中达到良好的密 封。

实施例49

本实施例描述用3层带结构将金属密封到玻璃上的方法。将粘合层A层压 到芯层F的一个表面上,然后将该试样切割成宽度为12.7毫米的条块,再把 该条块层压到一块玻璃基底上,放在140℃的烘箱中加热25分钟。从烘箱中取 出试样后,让其冷却至室温,把直径为10毫米的珠状Auto Glass Urethane Windshield Adhesive No.08693施加在芯层F上,用足够的压力把形成的组件层 压到DCT5002金属板上,以把密封剂挤在该表面上。让该薄膜在环境条件下 固化过夜,从而形成良好的密封层。    

实施例50

本实施例描述用3层带结构在金属与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的方法。重复实施 例49的步骤,所不同的是用密封层AB代替聚氨酯胶料。因此,把密封层AB 层压到芯层F的表面上,然后把该组件在120℃加热约5分钟。然后以16.5米 /分钟的速度用Fusion Systems Processor对该试样照射一次。再把该试样放在 DCT 5002金属板上,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保证润湿良好。

实施例51

本实施例描述用3层带结构在金属与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的方法。在本实施 例中,把25.4毫米宽带子的粘合层A粘贴在102毫米×203毫米玻璃板的周 围。然后在140℃使粘有带子的玻璃固化25分钟。

把密封层AF层压到芯层B的两层层压件(2毫米厚)上,再裁成12.7毫米宽。 然后把该条块层压到固化后的粘合层A上。观察到在固化的粘合层和芯层之间 形成强力粘合。在用上述制成的层压件环绕玻璃的边缘后,用嵌接头连接两 端。约5分钟将该组件加热至120℃,以16.5米/分钟的速度用Fusion Systems Processor照射。然后将该组件层压到DCT5002金属板上,形成良好的密封层。

实施例52

本实施例描述用3层带结构在金属与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的方法。在本实施 例中,将密封层A层压到芯层B的双层层压件上(厚度为2毫米),然后裁成12.7 毫米宽的带子。把该带的粘合层A一侧层压到用异丙醇清洁过的102×203毫 米玻璃板的周围。用嵌接头连接该带子的两端,把该试样在140℃加热25分 钟,然后让其冷却。冷却后,把密封层AB(12.7毫米宽)层压到芯层上,将两 端连接在一起。然后在120℃将该组件加热约5分钟,以16.5米/分钟的速度 用Fusion Systems Processor照射。然后将该组件层压到DCT5002金属板上, 形成良好的密封层。

其它实施方式包括在如下的权利要求书中。虽然已参照上述的特定实施方 式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此,它由所附的权利要求 书所限定。

                           背景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