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酸二苯酯的聚碳酸酯和含有该聚碳酸酯的板材

申请号 CN200380101148.4 申请日 2003-10-07 公开(公告)号 CN1703453A 公开(公告)日 2005-11-30
申请人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发明人 R·戈尔尼; S·安德斯; W·尼辛; H·潘特克; J·马森; M·莫特拉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含有 碳 酸二苯酯的聚碳酸酯和含有该聚碳酸酯的板材。其中的聚碳酸酯特别优选是双酚A均聚碳酸酯。双酚A是2,2-二(4-羟苯基)丙烷。
权利要求

1.包含聚酸酯和以组合物质量计含量为50ppm至300ppm的 碳酸二苯酯的组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以组合物的质量计,组 合物中含有至少80重量%的聚碳酸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组合物还另含有3至5 重量%的UV吸收剂。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的聚碳酸酯为双酚 A均聚碳酸酯。
5.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由双 酚和碳酸二芳酯通过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聚碳酸酯。
6.包含有至少一层A和至少一层B的多层制品,其中的层A含有 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而层B含有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组合 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制品,其中的制品具有B-A-B的层 序列。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层制品,其中的层A含有双酚A均 聚碳酸酯。
9.如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多层制品,其中的多层制品是多 层板材。
10.制备如权利要求6至9之一所述的多层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将层A中所含的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与层B中所含的组合物共挤 出。

说明书全文

申请涉及含有酸二苯酯的聚碳酸酯和含有这种聚碳酸酯的板 材。其中的聚碳酸酯特别优选是双酚A均聚碳酸酯。双酚A是2,2-二(4- 羟苯基)丙烷。

这里所用的术语双酚(Bisphenol)也即术语二酚(Diphenol)。

EP-A0110221中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板材,并且该板材可提供多 种用途。板材的制备是通过诸如挤出含聚碳酸酯的组合物(所谓的聚 碳酸酯模塑组合物)来实现的。而多层板材则可通过诸如共挤出含有 较高量UV吸收剂的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而得到。

所谓的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应理解为是一种含有聚碳酸酯并且可 热塑成形为成型体的组合物。所谓的共挤出模塑组合物应理解为是一 种可用于共挤出法制备多层产品,特别是多层板材的组合物。

在挤出这类板材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来自于模塑组 合物的挥发性组分会沉淀在用于制备板材的装置上。

在制备所谓的多层板(也称为蜂窝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所谓 校准器上会出现沉积现象。

校准器是挤出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设备。该设备记载 在,例如,塑料手册,3/1卷,Polycarbonate,Polyacetale,Polyester, Celluloseester,1992,Carl Hanser出版社,慕尼黑,维也纳,251页及 以下,3.8.12.2章。

在制备密实板的过程中,沉积也特别会出现在作为用于制备密实 板的装置组件的辊筒上。

这种沉积现象可能会导致板材表面产生缺陷

可沉积的挥发组分有诸如UV吸收剂、脱模剂和所用模塑组合物 中的其它一些低分子量组分。

EP-A0320632记载了一种由可含有UV吸收剂和可含有润滑剂的聚 碳酸酯形成的共挤出板材。其缺点在于,在较长的挤出时间内,板材 的表面会由于挥发成分从聚碳酸酯熔体中蒸发出来——特别是在共挤 出过程中——而受到不利影响。

UV吸收剂从聚碳酸酯熔体中多次蒸发出来,从而导致在校准器 或辊筒上形成沉淀层并最终对板材表面造成破坏(例如白斑或皱纹 等)。此外在校准器上,聚碳酸酯的摩擦碎裂会导致共挤出的聚碳酸 酯板材上形成粉末状沉淀。

EP-A0649724中记载了一种由重均摩尔质量 Mw为27,000至 29,500g/mol的支化聚碳酸酯制备多层塑料板的方法,其中通过共挤出 芯层和至少一层含有1至15重量%UV吸收剂的被覆层而制得产品。如 果在用于制备该塑料板的模塑组合物中使用了EP-A0300485中所记载 的脱模剂,即甘油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和两者以甘油单 硬脂酸酯为主要成分形成的混合物,则时间一久,板材的表面还是会 出现劣化的情况。

聚碳酸酯制成的板材还公开在EP-A0735074,DE-A19727709, WO2001/05867,WO200105866,EP-A0709421,EP-A0712878, WO2001/36511,JP-A2000254954,JP-A2000281817,JP-A2000302893 和JP-A2000302894中。其中的聚碳酸酯是通过二酚和碳酸二芳酯的酯 交换反应制得的。

JP-A07053709中公开了一种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聚碳酸酯的方 法,并且所述聚碳酸酯含有少于0.4ppm的碳酸二苯酯。

WO00/77073公开了一种通过熔体中的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聚碳酸 酯的方法,其中的聚碳酸酯含有低于5ppm的碳酸二苯酯和其它低分 子量的化合物。

因此本申请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聚碳酸酯且可被挤出或共挤 出成为板材的组合物,同时还能克服上述那些现有技术中可能出现的 缺陷。

该任务的解决方法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聚碳酸酯和以组合物质量计 的50ppm至300ppm的碳酸二苯酯的组合物。本发明的主题在于这种组 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通过酯交换反应由二酚和碳酸二芳酯制得聚碳酸酯。

此外,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多层制品,优选是一种多层板, 其包括至少一层A和至少一层B,其中的层A含有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 酯而层B含有本发明的组合物。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层A含有双酚A均聚碳酸酯。

另外,本发明的主题还在于一种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多层制品的方 法,其中包括共挤出层A中所含的聚碳酸酯或聚酯碳酸酯和层B中所含 的组合物。

本发明组合物的一大优点即在于,在通过挤出或共挤出工艺由该 组合物制备板材的过程中,即使连续操作的时间更长,挤出板材的表 面也能获得良好的质量,从而也就不会出现损害板材表面质量的沉积 现象。

含有聚碳酸酯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50ppm至300ppm、优选 70ppm至250ppm、特别优选100ppm至200ppm的碳酸二苯酯,以组合 物质量计。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至少80重量%的聚碳 酸酯,以组合物的质量计。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双酚A均聚碳酸酯。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另含有UV吸收剂。其 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不同的UV吸收剂。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UV吸收剂的存在量为0至1重量%,以组 合物质量计。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另含有难挥发的UV吸收 剂。其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不同的难挥发性UV吸收剂。

在一特殊实施方式中,难挥发性UV吸收剂的存在量为1至20重量 %,以组合物质量计。

存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聚碳酸酯可以常规方法制备。其可以, 比如,通过二酚和碳酸二芳酯的酯交换发应而制得。其可以,例如, 从光气和双酚或双酚钠制得(特别是根据所谓的相界面法)。

这两种方法(酯交换和相界面法)记载在Schnell,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Polycarbonates,Polymer Reviews,第九卷,Interscience出版 社,纽约,伦敦,悉尼,1964,和D.C.PREVORSEK,B.T.DEBONA 和Y.KESTEN,Corporate Research Center,Allied Chemical Cororation,聚合物科学杂志(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Moristown, 新泽西07960,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的合成,聚合物化学版,第九卷, 第75至90页(1980),和“Polycarbonates”,D.Freitag,U.Grigo,P.R. Mller,N.Nouvertne,Bayer AG,聚合物科学和工程辞典(Encyclopedia of Polymere Science),第11卷,第二版,1988,第648至718页和 U.Grigo,K.Kircher和P.R.Mller“Polycarbonate”in Becker/Braun, 塑料手册(Kunststoff-Handbuch),3/1册,聚碳酸酯,聚缩,聚酯, 纤维素酯,Carl Hanser出版社,慕尼黑,维也纳1992,第117至299页 中。

本发明组合物的聚碳酸酯优选由二酚和碳酸二芳酯通过酯交换反 应制得。酯交换反应过程优选在熔体中进行。在该制备过程中,聚碳 酸酯可以事先含有碳酸二苯酯。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以上方法制 得,而不必向聚碳酸酯中添加碳酸二苯酯。至少,与原料为其中不含 碳酸二苯酯的聚碳酸酯的情况相比,只需添加较少量的碳酸二苯酯。

以下记载了一种通过酯交换反应由二酚和碳酸二芳酯制备聚碳酸 酯的可能的方法。该聚碳酸酯——也可是聚酯碳酸酯——是通过合适 的二酚和碳酸二芳酯的熔融酯交换反应,并且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的 条件下制得的。聚碳酸酯也可通过含羟端基或碳酸酯端基的碳酸酯低 聚物,与合适的二酚以及碳酸二芳酯之间的缩合反应而制得。

根据相界面法来制备聚碳酸酯的过程优选按以下所述进行,即使 双酚的金属盐溶液与光气在有机溶剂,如卤代中形成的溶液紧 密接触,在两相混合物的相界面上进行缩聚反应。

本发明中适宜的碳酸二芳酯是二-C6至C14芳基酯,优选为苯酚或 烷基取代的苯酚的二酯,即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和二-4-叔丁基 苯基碳酸酯。最为优选的是碳酸二苯酯。

合适的碳酸酯低聚物优选具有220至1500g/mol的平均分子质量。

合适的二C6-C14芳基酯还有包含芳基取代基混合物的不对称二芳 酯。特别优选的是碳酸苯基甲苯基酯和4-叔丁基苯基苯基碳酸酯。

合适的二芳基酯还有一种以上的二-C6至C14芳基酯的混合物。特 别优选的是碳酸二芳酯、碳酸二甲苯酯和二-4-叔丁基苯基碳酸酯的混 合物。

以1Mol的二酚计,碳酸二芳酯的用量可为1.00至1.30Mol,特别 优选为1.02至1.20Mol,极其优选为1.05至1.15Mol。

根据本发明,合适的二羟基苯化合物是符合下式(5)的那些:

(5)

其中,R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甲基、丙基、乙基、丁基、 Cl或Br,并且n表示0、1或2。

特别优选的二羟基苯化合物是1,3-二羟基苯、1,4-二羟基苯和1,2- 二羟基苯。

根据本发明,合适的二酚式符合下式(6)的那些:

(6)

其中,

Z表示C1-C8的烷叉基(Alkyhiden)或C5-C12的环烷叉基 (Cycloalkyliden)、S、SO2或单键,

R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甲基、丙基、乙基、丁基、Cl或Br,

n表示0、1或2。

优选的二酚是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1,1-二(4- 羟苯基)环己烷、1,2-二(4-羟苯基)苯、1,3-二(4-羟苯基)苯、1,4-二(4-羟 苯基)苯、二(4-羟苯基)甲烷、2,2-二(4-羟苯基)丙烷、2,4-二(4-羟苯基)-2- 甲基丁烷、2,2-二(3-甲基-4-羟苯基)丙烷、2,2-二(3-氯-4-羟苯基)丙烷、 二(3,5-二甲基-4-羟苯基)甲烷、2,2-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二 (3,5-二甲基-4-羟苯基)砜、二(4-羟苯基)砜、1,2-二[2-(4-羟苯基)异丙基] 苯、1,3-二[2-(4-羟苯基)异丙基]苯、1,4-二[2-(4-羟苯基)异丙基]苯、1,1- 二(4-羟苯基)-1-苯基乙烷、2,4-二(4-羟苯基)-2-甲基丁烷、2,2-二-(3,5- 二氯-4-羟苯基)丙烷、2,2-二(3,5-二溴-4-羟苯基)丙烷、1,1-二(4-羟苯 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特别优选的二酚是1,1-二(4-羟苯基)-1-苯基乙烷、2,2-二(4-羟苯基) 丙烷、4,4’-二羟基联苯、1,1-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二 (3,5-二溴-4-羟苯基)丙烷和1,3-二[2-(4-羟苯基)异丙基]苯。

合适的二酚还有一种以上的二酚的混合物。其中形成共聚碳酸 酯。特别优选的混合物是1,3-二[2-(4-羟苯基)异丙基]苯、1,1-二(4-羟 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二(4-羟苯基)丙烷、4,4’-二羟基联苯和 2,2-二(3,5-二溴-4-羟苯基)丙烷。

二酚中可以含有少量如结构式(5)的二羟基苯化合物。

另外还可添加支化剂,比如,含有三官能的酚羟基的化合物。该 支化剂会导致聚合物发生支化。由此提高聚合物的流体性。

合适的支化剂有,间苯三酚、3,3-二(3-甲基-4-羟苯基)-2-代-2,3- 二氢吲哚、4,6-二甲基-2,4,6-三(4-羟苯基)-2-庚烯、4,6-二甲基-2,4,6-三 (4-羟苯基)-庚烷、1,3,5-三(4-羟苯基)苯、1,1,1-三(4-羟苯基)乙烷、三(4- 羟苯基)苯基甲烷、2,2-二[4,4-二(4-羟苯基)环己基]丙烷、2,4-二(4-羟 苯基异丙基)酚、2,6-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酚、2-(4-羟苯基)-2- (2,4-二羟苯基)丙烷、六(4-(4-羟苯基异丙基)苯基)正(ortho)对苯二 甲酸酯、四(4-羟苯基)甲烷、四(4-(4-羟苯基异丙基)苯氧基)甲烷和1,4- 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靛红二甲酚、季戊四醇、2,4-二羟 基安息香酸、均苯三酸、氰尿酸。

适于制备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的催化剂是诸如具有通式(7)的那 些:

(7)

其中,R1,R2,R3和R4可相同或不同地表示C1至C18的亚烷基、C6 至C10的芳基或C5至C6的环烷基,而X-表示阴离子,其中相应的酸碱对 ( H++X-�HX )的pKb为<11。

优选的催化剂是氟化四苯基鏻、四苯基鏻四苯基酸盐和苯酚四 苯基鏻。

特别优选的是苯酚四苯基鏻。

优选鏻盐催化剂的量为10-2至10-8Mol/Mol二酚,特别优选的催化 剂量为10-4至10-6Mol/Mol二酚。

任选地除了鏻盐外还可使用其他一些助催化剂,用以提高聚合反 应的速度。它们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如锂、钠和的氢氧化物、 醇盐和芳氧化物,其中优选的是钠的氢氧化物、醇盐或芳盐。

特别优选的是氢氧化钠和苯酚钠。

助催化剂的用量可以为,比如,1至200ppb、优选5至150ppb、特 别优选为10至125ppb,各以钠计。

制备聚碳酸酯的反应条件是,反应在温度为150至400℃的反应步 骤中进行,在各步中的停留时间可以是15分钟至5小时,且压为1000 至0.01mbar。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其他助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共挤出模塑组合物)能赋予任意的、作为基质 材料的聚碳酸酯模塑组合物以诸多优点。其中很特别的一项优点就在 于,共挤出模塑组合物和基质材料能配备相同的脱模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共挤出模塑组合物来生产密实的塑料板材 或所谓的多层板(也称为蜂窝板,例如双层隔板)。

所生产的板材还可以是在其一面或两面上具有含本发明的共挤出 模塑组合物的另外覆盖层,并且其中的模塑组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UV 吸收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使得简化聚碳酸酯成型体的生产过程成为了现 实,特别是板材和由这种板材制得的成型体,比如温室暖房、公共 汽车站、广告牌、路标牌、安全遮板、汽车车窗、窗户屋顶的玻璃。

还可以对涂覆有本发明组合物的挤出体进行后续加工,比如深冲 或表面处理,比如涂覆防刮涂漆、防水涂层和类似物,通过这些方法 制得成型体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主题。

共挤出本身是文献中已知的(参见,例如,EP-A0110221和EP- A0110238)。在本申请情况下,优选的是以下方法:在共挤出管接头 (adapter)上将用于生产芯层的挤出机和生产覆盖层的挤出机相连 接。管接头的设计要使得构成覆盖层的熔体以薄层形式粘覆在芯层熔 体上。然后,在其后相连的喷嘴中将如此制得的多层熔体束加工成所 需的形状(多层板或密实板)。接着,以公知的方法借助压延加工(密 实板)或真空定型加工(多层板)在控制条件下冷却熔体并接着将其 切割成若干段。适当时还可在定型之后将其置入回火炉以消除应力。 也可将喷嘴本身进行设计,使得熔体能在那里结合,从而代替设置在 喷嘴前的管接头。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用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特殊实施 方式。本发明不应局限在实施例的范围内。

聚碳酸酯1的制备:

通过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在熔融状态下的缩聚反应,并在使用苯 酚四苯基鏻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聚碳酸酯1。根据ISO1133,在300 ℃和1.2kg装料量的条件下测得聚碳酸酯1的熔流指数(MFR)为 5.8g/10min。

组合物(配混物)的制备:

双轴挤出机上各物料混合物的配方列于下表中,它们是在310℃ 下混合和挤出(配混)的,然后对其进行造粒。其中的百分比都是重 量%。  配混物   基质材料   UV吸收剂   脱模剂   其它     A   Makrolon3108   5%Tinuvin360*)   0.1%PETS***)     B     聚碳酸酯1   5%Tinuvin360*)   0.1%PETS***)     C   Makrolon3108   4%Tinuvin1577**)      -     D     聚碳酸酯1   4%Tinuvin1577**)      -     E     聚碳酸酯1   5%Tinuvin360*)   0.1%PETS***) 0.04%碳酸   二苯酯

*)2,2’-亚甲基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 酚];其可从Ciba Spezialittenchemie公司,Lampertheim,德国购得

**)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酚;其可从Ciba Spezialittenchemie公司,Lampertheim,德国购得

***)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其可从Cognis公司,杜塞尔多夫,德国购 得

Makrolon3108是一种直链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熔流指数 (MFR)为6.5g/10min,该值是根据ISO1133在300℃和1.2kg载料量 的条件下测得的;Makrolon3108可从Bayer AG公司,D-51368 Leverkusen,德国购得。

配混物中碳酸二苯酯(DPC)的含量经由HPLC(高压液体色谱 法)测得。结果列于下:   配混物    DPC含量     A     36ppm     B     133ppm     C     36ppm     D     133ppm     E     330ppm

虽然根据配方,添加了400ppm,但配混物E也只含有330ppm的 碳酸二苯酯。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碳酸二苯酯在配混物的制备过程 中蒸发掉了。

双层隔板的制备:

具有10mm厚度的双层隔板(也称为蜂窝板)记载在,比如EP- A0110238中,它们是由以下的模塑组合物制得的:使用Makrolon1243 (Bayer AG公司,D-51368 Leverkusen,德国购得的支化双酚A均聚碳酸 酯,其熔流指数(MFR)为6.5g/10min,其是根据ISO1133且在300℃ 和1.2kg载料量的条件下测得的)作为基质材料。将其与上表中所列的 配混物A、B和E共挤出。配混物A、B和E包含聚碳酸酯1或以相界面 法制得的Makrolon3108。共挤出层的厚度各为约50μm。

密实板的制备:

厚度为2mm的密实板是由Makrolon3103(Bayer AG公司,D- 51368 Leverkusen,德国购得的直链双酚A均聚碳酸酯,其熔流指数 (MFR)为6.5g/10min,其是根据ISO1133且在300℃和1.2kg载料量 的条件下测得的)制得的。将其与上表中所列的且基于聚碳酸酯1的 配混物C和D或以相界面法制得的Makrolon3108共挤出。共挤出层的 厚度各为约60μm。

用于制备多层板材的机器和设备列于以下:

用于制备多层板的装置由如下部件组成:

-具有33D长度的螺杆和带有排气口的70mm直径的主挤出机

-共挤出管接头(给料系统)

-用于施涂覆盖层的共挤出机,其具有长度25D的螺杆和30mm 的直径

-350mm宽的特殊的平板喷嘴

-校准器

-辊轴运输带

-脱开装置

-切割装置(锯)

-接收台(Ablagetisch)。

用于生产密实板的装置由如下部件组成:

-具有长度为33D的螺杆且带有排气口的直径为60mm的主挤出 机

-共挤出管接头(给料系统)

-用于施涂覆盖层的共挤出机,其具有长度25D的螺杆和30mm 的直径

-350mm宽的特殊的平板喷嘴

-抛光压延机

-辊轴运输带

-脱开装置

-切割装置(锯)

-接收台(Ablagetisch)。

将基质材料的聚碳酸酯颗粒导入到主挤出机的装料漏斗中,而将 含UV吸收剂的共挤出材料导入共挤出机中。在各塑化系统圆柱体/螺 杆内熔融和输送各材料。使两种材料熔体共同流入共挤出管接头内, 并在离开喷嘴和在校准器中冷却后相互结合。其它一些设备用于传 送、切割和堆积挤出的板材。

共挤出试验的评价:

与配混物A的共挤出(比较例):

-在2.5小时之后首次出现大面积缺陷

-在4小时之后出现板材表面的破裂

-从中得到的总体评价是:差

与配混物B的共挤出(本发明的):

-2.5小时之后首次出现较小的沉淀

-3.5小时之后首次出现较大面积缺陷

-观察不到板材表面的破裂

-从中得到的总体评价是:好

与配混物C的共挤出(比较例):

-30分钟后首次在辊轮上出现沉淀。这已对板材质量构成些微的不 利影响

-3小时后在辊轮上出现更浓密的沉淀并可显著观察到粗糙的板材表 面

-从中得到的总体评价是:差

与配混物D的共挤出(本发明的):

-经过为期4小时的全部挤出时间后,辊轮上的沉淀明显少于与配混 物C共挤出时的情况

-板材表面没有受到不利影响

-从中得到的总体评价是:好

与配混物E的共挤出(比较例):

-1.5小时后首次出现较少的沉积物

-1小时和45分钟后首次出现大面积缺陷

-从中得到的总体评价是: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