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和玻璃

申请号 CN200780045110.8 申请日 2007-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1548207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镰田晃; 松并由木;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光学膜,所述的光学膜具有 相位 差膜和形成在所述 相位差 膜两个表面上的偏振膜,其中将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所述偏振膜表面基本上垂直取向。本发明还提供使用所述光学膜的玻璃。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膜,所述的光学膜包含:
相位差膜,和
形成在所述相位差膜两个表面上的偏振膜,
其中将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所述偏振膜表面基本上垂直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半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将所述偏振器的 吸收轴相对于所述偏振膜表面以80度至90度的度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偏振器包含 各向异性吸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是二色 性颜料、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纳米管中的任何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的 材料是选自金、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被安置在等离子显 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正面
8.一种玻璃,其包含:
基底,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当将所述的玻璃放置成阳光从所述基底的一个表面入射时,所述 光学膜被形成在所述基底的阳光没有入射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其中所述的基底是层压玻璃,其中在 两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中间层,并且所述中间层包含所述光学膜。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玻璃建筑材料等的光 学膜,并且还涉及使用该光学膜的玻璃。

背景技术

常规上,已经提出了各种热射线反射玻璃,它们可以通过反射和吸收 阳光的辐射热以及调节环境条件如室温,降低应或由空调设备引起的负 担(例如,参见文献1至专利文献3)。
由于这些热射线反射玻璃对于阻挡阳光的辐射热是高度有效的,并且 具有节能效果和对可见光的高透光率,因此,它们可以保持室内明亮。此 外,那些热射线反射玻璃还具有对可见光的高反射率和镜面效果,并且可 以对建筑结构提供新的美外观,因此它们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已经成为必 要的。
热射线反射玻璃可以例如通过以简单材料或金属化物薄膜形式在 玻璃表面上形成金属如Au,Ag,Al,Cu,Ni,Cr,Fe,Ti和Zr而得到。 作为薄膜的生产方法,主要使用真空蒸发方法或溅射方法。为此,必须设 置大规模生产设备,从而产生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偏振膜,该偏振膜考虑到生产方法和 二色性数据而似乎具有垂直取向的偏振器。但是,仅使用非专利文献1中 公开的偏振膜,对倾斜方向的遮光度不足,并且现在的情形是需要进一步 的改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7-1060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8-171015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9-301741
非专利文献1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398(2004),第224-227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学膜,通过将所述的光学膜放置在等离子显示 器或液晶显示器的正面,可以急剧地降低从室外到室内的光侵入,从而改 善室内的亮度对比,并且可以吸收来自倾斜方向的阳光,在用作建筑玻璃 如窗玻璃时,光学膜可以吸收来自倾斜方向的阳光,从而防止室温的上升 并且还可以显示优异的分割效应(partition effect),即室内可以从正视看见 而不能从倾斜度看见,因为从倾斜角度看来室内是暗的,并且本发明还 旨在提供一种使用该光学玻璃的玻璃。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如下:
<1>一种光学膜,所述的光学膜具有相位差膜和形成在所述相位差膜 两个表面上的偏振膜,其中所述偏振膜至少含有偏振器,并且将偏振器的 吸收轴相对于所述偏振膜表面基本上垂直取向。
由于根据第<1>项的光学膜在相位差膜的两个表面上都具有偏振膜, 该偏振膜至少含有偏振器,并且该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所述偏振膜表面 基本上垂直取向,因此通过将该光学膜放置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 的正面,可以吸收来自倾斜方向的光而不吸收来自正视的可见光,从而急 剧地降低从室外光到室内的光侵入,从而改善室内的亮度对比,并且当用 作建筑玻璃如窗玻璃时,光学膜可以防止室温的上升并且显示防止窥视的 优异效果。当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隔体时,可以防止自倾斜方向的窥视。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相位差膜是半波片。
<3>根据第<1>至<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将偏振器的吸 收轴相对于偏振膜表面以80度至90度的角度取向。
<4>根据第<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偏振器包 含各向异性吸收材料
<5>根据第<4>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吸收材料是二色 性颜料,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纳米管中的任何一种。
<6>根据第<5>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的 材料是选自金,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第<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被安置在等离子 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正面。
<8>一种玻璃,其具有基底和根据第<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 学膜,其中当将所述的玻璃放置成阳光从所述基底的一个表面入射时,所 述光学膜被形成在所述基底的阳光没有入射的表面上。
<9>根据第<8>项所述的玻璃,其中所述的基底是层压玻璃,其中在 两平板玻璃之间形成中间层,并且所述中间层包含所述光学膜。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偏振器在偏振膜表面中的取向状态的平面图。
图1B是图1A中的偏振器的A-A线处的一剖视图。
图1C是图1A中的偏振器的A-A线处的另一剖视图。
图2是显示金纳米棒吸收光谱的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玻璃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显示将本发明的光学膜作为层压玻璃的中间层提供的一个实例 的图。
图5是显示将本发明的光学膜作为层压玻璃的中间层提供的另一个实 例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光学膜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7是显示在改变相对于光学膜的光入射角的同时,实施例1光学膜的 透光率的测量结果的曲线图。
图8是在全方位角方向上测量的实施例1光学膜的透光率结果的同中 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学膜)
本发明的光学膜具有相位差膜和在相位差膜两表面上的偏振膜,并且 还具有根据需要的其它结构。
<偏振膜>
偏振膜至少含有偏振器,并且还含有其它成分如分散剂.溶剂和粘合 剂树脂
-偏振器-
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偏振膜表面基本上垂直取向。通过如上将偏振 器的吸收轴在相对于偏振膜表面(平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取向,该 膜在从正视观察时具有高的透光率,并且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时,由于仅侧 光可以从倾斜方向通过光学膜,因此它具有低的透光率。
偏振器的吸收轴是指当从所有方向观察偏振器时,与其中吸收比成为 最低值的方向平行的轴。
术语"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是指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偏振膜表面(水 平表面)以80度至90度的角度取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优选相对于偏振膜表面 以85度至90度的角度取向,并且更优选垂直取向(以90度的角度)。在偏振 器的吸收轴相对于偏振膜表面的角度低于80度时,从正视观察时的透光率 可能降低。
这里,偏振器的吸收轴是否在相对于偏振膜的水平参考平面基本上垂 直的方向上取向可以通过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偏振膜的剖面来检 查。
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偏振器的取向状态。图1A是显示偏振膜2中的偏 振器P的取向状态的平面图。图1B是在图1A的A-A线处的一剖视图。图1C 是在图1A的A-A线处的另一剖视图。如图1A至1B所示,偏振器P的吸收轴 在相对于水平表面S的垂直方向(以90度)取向。在图1C中,偏振器P的吸收 轴在相对于水平表面S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以80度至90度)取向。
在偏振器由无机粒子构成时,平均纵横比为1.5以上,优选1.6以上, 并且再更优选2.0以上。当平均纵横比为1.5以上,偏振器可以发挥充分的 各向异性吸收效果。
这里,偏振器的平均纵横比可以通过测量偏振器的长轴长度和短轴长 度并且使用下面的表达式确定:(偏振器的长轴长度)/(偏振器的短轴长 度)。
对偏振器的短轴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但是,它优选为1nm至50nm,并且更优选5nm至30nm。对偏振 器的长轴长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但 是,它优选为10nm至1,000nm,并且更优选10nm至100nm。
对偏振器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对 于偏振器,示例的有二色性颜料,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和金 属配合物。这些中,二色性染料,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是特 别优选的。
-二色性颜料-
二色性颜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和蒽醌颜料。这些中的每一种可以单 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将二色性颜料定义为具有光吸收功能的化合物。二色性 颜料可以具有任何吸收最大值和光吸收带,但是优选使用在黄色区(Y)、 品红区(M)和青色区(C)具有吸收最大值的二色性颜料。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的二色性颜料,优选使用在Y,M和C区具有吸收最大值的二色性颜料的混 合物,并且更优选混合二色性颜料,以在使用的可见区(400nm至750nm) 全部有吸收。这里,黄色区覆盖430nm至500nm的范围,品红区覆盖500nm 至600nm,并且青色区覆盖600nm至750nm。
这里,下面将说明用于二色性颜料的发色团。对二色性颜料的发色团 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其实例包括偶氮 颜料,蒽醌颜料,苝颜料,部花青颜料,偶氮次甲基颜料,酞菁颜料,靛 青颜料,甘菊环颜料,二噁嗪颜料,聚噻吩颜料和吩噁嗪颜料(吩噁嗪-3- )。这些中,偶氮颜料,蒽醌颜料和吩噁嗪颜料(吩噁嗪-3-酮)是特别优选 的。
偶氮颜料的实例包括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四偶氮 颜料和五偶氮颜料。这些中,特别优选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和三偶氮 颜料。
偶氮颜料中含有的环结构除了可以是芳族基团(苯环,环等),还可 以是杂环(喹啉环,吡啶环,噻唑环,苯并噻唑环,噁唑环,苯并噁唑环, 咪唑环,苯并咪唑环,嘧啶环等)。
蒽醌颜料的取代基优选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例如,烷氧基, 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烷基基和芳基氨基。对取代基的数量没有特 别限制,但是,优选双取代、三取代和四取代。特别优选双取代和三取代。 取代基可以在任何位置取代,但是,它优选为1,4-双取代结构,1,5-双取代 结构,1,4,5-三取代结构,1,2,4-三取代结构,1,2,5-三取代结构,1,2,4,5- 四取代结构或1,2,5,6-四取代结构。
对于酚噁嗪酮(phenoxazone)颜料(酚噁嗪-3-酮)的取代基,它优选含有 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并且其实例包括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 硫基,烷基氨基和芳基氨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二色性颜料优选具有由下面的通式(1)表示的取代基:
-(Het)j-{(B1)p-(Q1)q-(B2)r}n-C1               ...通式(1)
但是,通式(1)中,"Het"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B1和B2分别表示亚芳 基(allylene),杂亚芳基或二价环状脂族基,Q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C1表 示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基或酰氧基;"j"表示0或1的整 数;"p","q"或"r"分别表示0至5的整数;"n"表示1至3的整数;(p+r)×n= 3至10的整数,即,"p"加上"r"之后乘以"n"的整数的值是整数3至10中任何 之一个中的整数,当"p","q"或"r"为2以上,{(B1)p-(Q1)q-(B2)r}中的每个为2 以上,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当"n"为2以上的整数时,{(B1)p-(Q1)q-(B2)r} 中的每个为2以上,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Het"是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特别优选为硫原子。
B1和B2分别表示亚芳基,杂亚芳基或二价环状脂族烃基,并且它们都 不需要具有取代基。
由B1或B2表示的亚芳基优选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6至10 个碳原子的亚芳基。例如,优选的亚芳基是苯环,萘环和蒽醌基团的基团。 更优选的亚芳基是苯环和取代的苯环的基团,并且再更优选的亚芳基是 1,4-亚苯基。
由B1或B2表示的杂亚芳基优选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杂亚芳基,并 且更优选为具有2至9个碳原子的杂亚芳基。杂亚芳基的优选实例包括以下 的基团:吡啶环,喹啉环,异喹啉基,嘧啶环,吡嗪环,噻吩环,呋喃环, 噁唑环,噻唑环,咪唑环,吡唑环,噁二唑环,噻二唑环或三唑环,以及 通过稠合上述基团而形成的稠合杂亚芳基。
由B1或B2表示的二价环状脂族烃基优选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更优 选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环状脂族烃基。优选的二价环状脂族烃基是 例如,环己烷二基和环戊烷二基,更优选的二价环状脂族烃基是环己烷 -1,2-二基,环己烷-1,3-二基,环己烷-1,4-二基,环戊烷-1,3-二基,并且特 别优选的二价环状脂族烃基是环己烷-1,4-二基。
由B1或B2表示的二价亚芳基,杂亚芳基和二价环状脂族烃基中的每一 个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取代基的实例包括下列取代基V。
<取代基V>
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和氟原子);巯基原子,羧 基,磷酸基团;磺基;羟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 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5个碳原子的氨基甲酰基(例如,甲基氨基甲酰基, 乙基氨基甲酰基和吗啉代氨基甲酰基);具有0至1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 至8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5个碳原子的氨磺酰基(例如,甲基氨磺 酰基,乙基氨磺酰基和哌啶子基磺酰基);硝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 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 氧基,乙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和2-苯基乙氧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 优选具有6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例如, 苯氧基,对甲基苯氧基,对氯苯氧基和萘氧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 选具有2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酰基(例如,乙酰 基,苯甲酰基和三氯乙酰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12个碳原 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和苯甲酰氧 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8 个碳原子的酰基氨基(例如乙酰基氨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 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 乙磺酰基和苯磺酰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并 且更优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乙磺酰基和苯磺酰 基);未取代或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2个碳原子,并且 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氨基(例如,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苄 基氨基,苯胺基,二苯基氨基,4-甲基苯基氨基,4-乙基苯基氨基,3-正 丙基苯基氨基,4-正丙基苯基氨基,3-正丁基苯基氨基,4-正丁基苯基氨 基,3-正戊基苯基氨基,4-正戊基苯基氨基,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4-三氟 甲基苯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3-吡啶基氨基,2-噻唑基氨基,2-噁唑基氨 基和N,N-甲基苯基氨基);具有0至15个碳原子,优选具有3至10个碳原子, 并且更优选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铵基(例如,三甲基铵基和三乙基铵基); 具有0至15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6个碳 原子的肼基(例如,三甲基肼基);具有1至15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 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酰脲基(例如酰脲基,N,N-二甲 基酰脲基);具有1至15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 有1至6个碳原子的酰亚胺基(例如,琥珀酰亚胺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 优选具有1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硫基(例如, 甲硫基,乙硫基和丙硫基);具有6至8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6至40个碳原子, 并且更优选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硫基(例如,苯硫基,对甲基苯硫基, 对氯苯硫基,2-吡啶基硫基,1-萘基硫基,2-萘基硫基,4-丙基环己基-4′- 联苯基硫基,4-丁基环己基-4′-联苯基硫基,4-戊基环己基-4′-联苯基硫基 和4-丙基苯基-2-乙炔基-4′-联苯基硫基);具有1至8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 至4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杂芳硫基(例如,2-吡啶 基硫基,3-吡啶基硫基,4-吡啶基硫基,2-喹啉基硫基,2-呋喃基硫基和2- 吡咯基硫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 2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和2-苄氧基 羰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6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6 至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未取代的具有1至18个碳 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例 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取代的具有1至18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 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羟基甲基, 三氟甲基,苄基,羧基乙基,乙氧基羰基甲基,乙酰基氨基甲基,这里, 取代的烷基的实例也包括具有2至18个碳原子,优选具有3至10个碳原子, 并且更优选具有3至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基(例如,乙烯基,乙炔基,1- 环己烯基,次苄基和亚苄基)};未取代或取代的具有6至20个碳原子,优选 具有6至15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 萘基,对羧基苯基,对硝基苯基,3,5-二氯苯基,对氰基苯基,间氟苯基, 对甲苯基,4-丙基环己基-4′-联苯基,4-丁基环己基-4′-联苯基,4-戊基环己 基-4′-联苯基和4-丙基苯基-2-乙炔基-4′-联苯基);和未取代或取代的具有1 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1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4至6个碳原子 的杂芳基(例如,吡啶基,5-甲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吗啉代基团和 四氢化糠基(tetrahydrofulfuryl))。
这些取代基V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具有其中稠合苯环和萘环的结构。此 外,这些取代基V中的每一个可以被上面在取代基V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 每一个取代。
取代基V的优选实例包括上述烷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卤素原 子,氨基,取代的氨基,羟基,烷硫基和芳硫基。更优选实例是上述烷基, 芳基和卤素原子。
通式(1)中,Q1表示二价连接基团。其优选实例是由选自碳原子,氮原 子,硫原子和氧原子中的至少一个原子构成的原子团的连接基团。由Q1 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的实例包括具有0至60个碳原子的二价连接基团,其 每一个由选自以下中的一个或2个以上组合构成:优选具有1至20个碳原 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 丙基,亚丁基,亚戊基和环己基-1,4-二基),优选具有2至20个碳原子,并 且更优选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烯基(例如,亚乙烯基),具有2至20个碳 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亚炔基(例如,亚乙炔基),酰胺 基,醚基,酯基,磺酰胺基,磺酸酯基,酰脲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硫 醚基,羰基,-NR-基团(这里,R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由R表示的烷 基优选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并 且由R表示的芳基优选为具有6至14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6至10个碳 原子的芳基),偶氮基,氧化偶氮基和杂环二价基(优选具有2至20个碳原 子,并且更优选4至10个碳原子的杂环二价基,并且其实例包括哌嗪-1,4- 二基)。
由Q1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的优选实例包括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 醚基,硫醚基,酰胺基,酯基,羰基及其组合基团。
Q1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并且取代基的实例包括上述取代基V。
通式(1)中,C1表示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基或酰氧 基。由C1表示的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酰基或酰氧基包括 由上述基团中的任何一个取代的相应取代基。
C1表示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2个碳原子,并且再更优选 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环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 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叔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环己基,4-甲 基环己基,4-乙基环己基,4-丙基环己基,4-丁基环己基,4-戊基环己基, 羟基甲基,三氟甲基和苄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 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2- 甲氧基乙氧基和2-苯基乙氧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2至12个碳 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和苯甲酰氧 基),具有1至3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1至8 个碳原子的酰基(例如,乙酰基,甲酰基,新戊酰基,2-氯乙酰基,硬脂酰 基,苯甲酰基和对-正辛氧基苯基羰基),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 2至12个碳原子,并且更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 基羰基,乙氧基羰基和2-苄氧基羰基)。
优选地,C1是烷基或烷氧基,更优选地,C1是乙基,丙基,丁基,戊 基,己基或三氟甲氧基。
C1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并且取代基的实例包括上述取代基V。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烷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氰基, 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氨基, 烷硫基,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氰 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氨 基,烷硫基,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或烷基。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烷氧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特别 是,氟原子),氰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 酰基氨基,氨基,烷硫基,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烷氧基羰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 氰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 氨基,烷硫基,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酰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氰基, 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烷硫基, 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
取代基V中,由C1表示的酰氧基的取代基例如,优选为卤素原子,氰 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氧基,酰基氨基,氨 基,烷硫基,芳硫基,杂芳硫基,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
通式(1)中,"j"是0或1的整数,并且优选为0(零)。
"p","q"和"r"分别为0至5的整数;"n"为1至3的整数;由B1和B2表示的 基团的总数,即,(p+r)×n为3至10的整数,并且更优选为3至5的整数。
当"p","q"或"r"为2以上,{(B1)p-(Q1)q-(B2)r}中的每个为2以上,可以彼 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当"n"为2以上的整数时,{(B1)p-(Q1)q-(B2)r}中的每个为 2以上,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p","q","r"和"n"的优选组合如下:
(i)p=3,q=0,r=0,n=1
(ii)p=4,q=0,r=0,n=1
(iii)p=5,q=0,r=0,n=1
(iv)p=2,q=0,r=1,n=1
(v)p=2,q=1,r=1,n=1
(vi)p=1,q=1,r=2,n=1
(vii)p=3,q=1,r=1,n=1
(viii)p=2,q=0,r=2,n=1
(ix)p=1,q=1,r=1,n=2
(x)p=2,q=1,r=1,n=2
这些组合中,特别优选的组合是(i)p=3,q=0,r=0,n=1;(iv)p=2, q=0,r=1,n=1;和(v)p=2,q=1,r=1,n=1。
注意,-{(B1)p-(Q1)q-(B2)r}n-C1优选含有显示液晶性的部分结构。对于 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液晶",可以使用任何相,但是,它优选为向列液晶, 近晶液晶或碟状(discotic)液晶,并且特别优选为向列液晶。
下面是-{(B1)p-(Q1)q-(B2)r}n-C1的具体实例,但是其具体实例并不限于 此。在下面的化学式中,每个波浪线表示连接位置。


本发明中使用的二色性颜料优选具有一个以上由-{(B1)p-(Q1)q-(B2)r}n- C1表示的取代基,更优选具有1至8个由-{(B1)p-(Q1)q-(B2)r}n-C1表示的取代 基,再更优选具有1至4个由-{(B1)p-(Q1)q-(B2)r}n-C1表示的取代基,并且特 别优选具有1至2个由-{(B1)p-(Q1)q-(B2)r}n-C1表示的取代基。
由通式(1)表示的取代基的优选结构是下列组合:
[1]其中"Het"是硫原子,B1表示芳基或杂芳基,B2表示环己烷-1,4-二 基,C1表示烷基,"j"是整数1,"p"是整数2,"q"为0(零),"r"是整数1,并 且"n"是整数1的结构。
[2]其中"Het"是硫原子,B1表示芳基或杂芳基,B2表示环己烷-1,4-二 基,C1表示烷基,"j"是整数1,"p"是整数1,"q"为0(零),"r"是整数2,并 且"n"是整数1的结构。
由通式(1)表示的取代基的特别优选结构是下列组合:
[1]由下面的通式(a-1)表示的结构,其中"Het"是硫原子,B1表示1,4- 亚苯基,B2表示反式-环己基,C1表示烷基(优选表示甲基,乙基,丙基, 丁基,戊基或己基),"j"是整数1,"p"是整数2,"q"为0(零),"r"是整数1, 并且"n"是整数1。
[2]由下面的通式(a-2)表示的结构,其中"Het"是硫原子,B1表示1,4- 亚苯基,B2表示反式-环己烷-1.4-二基,C1表示烷基(优选表示甲基,乙基, 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j"是整数1,"p"是整数1,"q"为0(零),"r"是 整数2,并且"n"是整数1。

                                       通式(a-1)

通式(a-1)和(a-2)中,Ra1至Ra12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取代基的实 例包括取代基选自上述取代基V的取代基。
优选地,Ra1至Ra12分别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特别是,氟原子),烷 基,芳基或烷氧基。在由Ra1至Ra12中的任何一个表示的烷基,芳基和烷氧 基中,优选的基团与在上述取代基V中所述的烷基,芳基和烷氧基相同。
通式(a-1)和(a-2)中,Ca1至Ca2分别表示烷基,优选为具有1至20个碳原 子烷基,并且更优选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特别优选地,Ca1至Ca2 分别表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或壬基。
偶氮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是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三偶 氮颜料,四偶氮颜料或五偶氮颜料,但是,优选为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 料或三偶氮颜料。
偶氮颜料中含有的环结构除了芳族基团(苯环,萘环等)外,还可以是 杂环(喹啉环,吡啶环,噻唑环,苯并噻唑环,噁唑环,苯并噁唑环,咪唑 环,苯并咪唑环,嘧啶环等)。
蒽醌颜料的取代基优选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并且其优选实 例是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芳硫基,烷基氨基和芳基氨基。
对取代基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双取代、三取代和四取代。 特别优选双取代和三取代。取代基可以在任何位置取代,但是,它优选为 1,4-双取代结构,1,5-双取代结构,1,4,5-三取代结构,1,2,4-三取代结构, 1,2,5-三取代结构,1,2,4,5-四取代结构或1,2,5,6-四取代结构。
对于蒽醌颜料,它更优选为由下面的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对于酚噁 嗪酮颜料,它更优选为由下面的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2)
通式(2)中,R1、R2、R3、R4、R5、R6、R7和R8中的至少一个是 -(Het)j-{(B1)p-(Q1)q-(B2)r}n-C1,并且其余的分别是氢原子或取代基。

                        通式(3)
通式(3)中,R11、R12、R13、R14、R15、R16和R17中的至少一个是 -(Het)j-{(B1)p-(Q1)q-(B2)r}n-C1,并且其余的分别是氢原子或取代基。
这里,"Het",B1,B2,Q1,p,q,r,n和C1分别与通式(1)中的Het, B1,B2,Q1,p,q,r,n和C1相同。
通式(2)中,对于由R2、R3、R4、R5、R6、R7和R8中的任何一个表示的 取代基,示例的是上述取代基V,但是,取代基优选为具有6至80个碳原子 的芳硫基,更优选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芳硫基,并且再更优选具有6至30 个碳原子的芳硫基(例如,苯硫基,对-甲基苯硫基,对氯苯硫基,4-甲基 苯硫基,4-乙基苯硫基,4-正丙基苯硫基,2-正丁基苯硫基,3-正丁基苯硫 基,4-正丁基苯硫基,2-叔丁基苯硫基,3-叔丁基苯硫基,4-叔丁基苯硫基, 3-正戊基苯硫基,4-正戊基苯硫基,4-戊基戊基苯硫基,4-己基苯硫基,4- 庚基苯硫基,4-辛基苯硫基,4-三氟甲基苯硫基,3-三氟甲基苯硫基,2- 吡啶基硫基,1-萘基硫基,2-萘基硫基,4-丙基环己基-4′-联苯基硫基,4- 丁基环己基-4′-联苯基硫基,4-戊基环己基-4′-联苯基硫基和4-丙基苯基-2- 乙炔基-4′-联苯基硫基);具有1至80个碳原子,优选具有1至40个碳原子并 且再更优选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杂芳硫基(例如,2-吡啶基硫基,3-吡啶 基硫基,4-吡啶基硫基,2-喹啉基硫基,2-呋喃基硫基,2-吡咯基硫基); 未取代或取代的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丁硫基和苯乙硫基);未 取代或取代的氨基(例如,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苄基氨基,苯胺 基,二苯基氨基,4-甲基苯基氨基,4-乙基苯基氨基,3-正丙基苯基氨基, 4-正丙基苯基氨基,3-正丁基苯基氨基,4-正丁基苯基氨基,3-正戊基苯基 氨基,4-正戊基苯基氨基,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 2-吡啶基氨基,3-吡啶基氨基,2-噻唑基氨基,2-噁唑基氨基,N,N-甲基 苯基氨基,N,N-乙基苯基氨基);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和氯原子);未取 代或取代的烷基(例如,甲基和三氟甲基);未取代或取代的烷氧基(例如, 甲氧基和三氟甲氧基);未取代或取代的芳基(例如,苯基);未取代或取代 的杂芳基(例如,2-吡啶基);未取代或取代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和 未取代或取代的杂芳氧基(例如,2-噻吩基氧基)。
R2、R3、R4、R5、R6、R7和R8的优选实例包括氢原子,氟原子,氯原 子和未取代或取代的芳硫基,烷硫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基, 芳基,烷氧基或芳氧基。其特别优选的实例是氢原子,氟原子和未取代或 取代的芳硫基,烷硫基,氨基,烷基氨基或芳基氨基。
进一步优选地,通式(2)中,R1、R4、R5和R8中的至少一个是 -(Het)j-{(B1)p-(Q1)q-(B2)r}n-C1。
通式(3)中,R11、R12、R13、R14、R15、R16或R17表示的取代基是卤素原 子,烷基,芳基,烷硫基,芳硫基,杂环硫基,羟基,烷氧基,芳氧基, 氨基甲酰基,酰基,芳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和酰胺基。其特别优选的实 例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硫基和酰胺基。
由R16表示的取代基是氨基(包括烷基氨基和芳基氨基),羟基,巯基, 烷硫基,芳硫基,烷氧基或芳氧基。其特别优选的实例是氨基。
下面是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色性颜料的具体实例,但是其实例不限于 此。



但是,在上述结构式中,"Et"表示乙基并且"t-Bu"表示叔丁基。

下面是可用于本发明中的偶氮二色性颜料的具体实例,但是其实例不 限于此。

下面是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噁嗪二色性颜料和部花青二色性颜料的 具体实例,但是其实例不限于此。

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取代基的二色性颜料可以通过已知方法的组合 合成,例如,可通过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192664中所述的 方法合成。
-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
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是几纳米至100nm的纳米尺寸的棒状金属细 粒。棒状金属细粒是指纵横比(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为1.5以上的粒子。
这样的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显示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并且显 示出在紫外波长区至红外波长区的吸收性。例如,具有1nm至50nm,长 轴长度为10nm至1,000nm并且纵横比为1.5以上的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 可以在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之间改变其吸收位置,并且因此其中这种各向 异性金属纳米粒子在相对于偏振膜的水平表面倾斜的方向上取向的偏振 膜是各向异性吸收膜。
这里,图2显示出短轴长度为12.4nm并且长轴长度为45.5nm的各向异 性金属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这种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短轴的吸收在 530nm波长附近,并且是红移的。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长轴的吸收在780 nm波长附近,并且是蓝移的
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的金属种类的实例包括金,银,铜,铂,钯, 铑,锇,钌,铱,,锌,钴,镍,铬,,钽,钨,铟,铝或它们 的合金。这些中,优选金,银,铜和铝,并且特别优选金和银。
以下,作为各向异性金属纳米粒子的优选实例,将说明金纳米棒。
--金纳米棒--
对金纳米棒的生产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 宜地选择,且示例的是(1)电解法,(2)化学还原法和(3)光致还原法。
在(1)电解法[Y.-Y.Yu,S.-S.Chang.C.-L.Lee,C.R.C.Wang,J.Phys. Chem B,101,6661(1997)]中,将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的水溶液通过使恒定 的电流通过它而电解,并且将金簇从阳极金属板上洗脱,而产生金纳米棒。 对于表面活性剂,使用具有其中四个疏水性取代基结合到氮原子上的结构 的四铵盐,并且还向其中加入不形成自发分子聚集体的化合物,如溴化四 (十二烷基)铵(TDAB)。当生产金纳米棒时,金的供给源是从阳极金板上洗 脱的金簇,并且不使用金盐如氯金酸。在电解期间,用声波辐照阳极金 板,并且将银板浸渍在溶液中,以促进金纳米棒的生长。
在电解方法中,通过对使用的电极分开地改变浸渍的银板的面积,可 以控制生产的金纳米棒的长度。通过控制金纳米棒的长度,可以将近红外 光区吸收带的位置设置在约700nm至约1,200nm之间。当将反应条件保持 恒定时,可以产生以一定形状形成的金纳米棒。但是,由于在电解中使用 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是一种含有过量四铵盐、环己烷和丙酮的复杂体系并且 存在不确定的要素如超声波辐照,因此难以在理论上分析所生产的金纳米 棒和各种制备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难以优化金纳米棒制备条件。此 外,考虑到电解特性,其固有地不容易放大,因此电解方法不适宜于制备 大量的金纳米棒。
在(2)化学还原法[N.R.Jana,L.Gearheart,C.J.Murphy,J.Phys.Chem. B,105,4065(2001)]中,使用NaBH4将氯金酸还原,以产生金纳米粒子。 金纳米粒子被用作"晶种",并且使"晶种"在溶液中长大,由此得到金纳米 棒。生产的金纳米棒的长度取决于"晶种"和加入到长大溶液的氯金酸之间 的定量比率而确定。该化学还原方法可以制备具有比由电解法制备的金纳 米棒的长度更长的金纳米棒,并且已经报道了具有长于1,200nm并且在近 红外光区具有吸收峰的金纳米棒。
但是,化学还原法需要制备"晶种"和两个反应槽并且将其进行生长反 应,在数分钟后"晶种"的产生结束,但是,难以提高制备的金纳米棒的浓 度。产生的金纳米棒的浓度是由(1)电解法产生的金纳米棒的浓度的十分 之一以下。
在(3)光致还原法[F.kim,J.H.Song,P.Yang,J.Am.Chem.Soc,124, 14316(2002)]中,将氯金酸加入到与在(1)电解法中使用的基本上相同的 溶液中,并且通过辐照紫外线而还原氯金酸。对于紫外线辐照,使用低压 汞灯。光致还原法可以在不产生晶种的情况下产生金纳米棒,并且具有的 特征在于所制备的金纳米棒的形状是均匀化的。此外,(1)电解法需要通 过离心分离而将粒子分级,原因在于大量球形粒子共存,但是,光致还原 法不需要分级处理,原因在于该方法导致较少量的球形粒子。光致还原法 具有优异的重现性并且在恒定操作下可以基本上确定地得到相同尺寸的 金纳米棒。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纤维直径为1nm至1,000nm,长度为0.1μm至1,000μm并 且纵横比为100至10,000的长管状碳。
对于碳纳米管的生产方法,例如,有本领域中已知的放电法,激光蒸 发法,热CVD法和等离子体CVD法。将可以由电弧放电法或激光蒸发法得 到的碳纳米管分类成仅由一层石墨烯(graphene)片形成的单层碳纳米管 (SWNT:单壁纳米管)和由多个石墨烯片形成的多层碳纳米管(MWNT: 多壁纳米管)。
同时,在热CVD法或等离子体CVD法,可以主要生产多壁纳米管。单 壁纳米管具有其中一个石墨烯片围绕材料缠绕的结构,在所述的材料中, 由称作SP2键的最强键以六边形将碳原子结合彼此结合。
碳纳米管(SWNT,MWNT)是直径为0.4nm至10nm并且长度为0.1μm 至几十微米的管状材料,具有一个石墨烯片或几个石墨烯片卷绕成圆柱形 状的结构。它的独特特性在于:它取决于一个或多个石墨烯片卷绕的方向 而成为金属或半导体。这样的碳纳米管具有在其纵向上容易发生光吸收和 发射而在其横向上几乎不发生光吸收和发射的特性,并且可以用作各向异 性吸收材料和各向异性散射材料。
偏振器在偏振膜中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至90.0质量%,并且更优选 1.0质量%至30.0质量%。当含量高于0.1质量%时,可以得到充分的偏振性 能。同时,当偏振器在偏振膜中的含量为90.0质量%以下时,可以没有困 难地形成偏振膜,并且可以保持偏振膜的透射性。
根据偏振膜的形成方法(取向方法),偏振膜除含有偏振器外,还含有 其它组分如分散剂、溶剂和粘合剂树脂。
-偏振膜的生产方法-
对偏振膜的生产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偏振器的长轴在相对于基底 表面(水平表面)的垂直方向上取向即可,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生产方法的实例包括(1)客体-主体液晶法和(2)阳极氧化氧化铝 法。
(1)客体-主体液晶法是一种形成偏振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至少将 紫外固化性液晶化合物和含有偏振器的偏振膜涂布溶液涂覆到在其表面 上具有取向膜的基底的表面上,将涂覆的表面干燥以形成涂层,并且在其 中将涂层加热至出现液晶相的温度的状态下,用紫外线辐照涂层,从而形 成偏振膜,在所述的偏振膜中,偏振器的长轴在相对于基底表面基本上垂 直的方向上取向。
-基底-
对基底的形状、结构、尺寸等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 用而适应地选择。基底形状的实例包括板和片。可以将基底为单层结构或 多层结构,并且可以适宜地选择该结构。
对用于基底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适宜地使用无机材料和有 机材料这两种材料。
无机材料的实例包括玻璃,石英。有机材料的实例包括乙酸酯树 脂如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 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降 片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 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酯树脂。可以将这些材料中的 每一种单独使用或组合其两种以上使用。
基底可以是适宜地合成的基底,或可以使用可商购产品。
对基底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 择,它优选为10μm至500μm,并且更优选50μm至300μm。
-取向膜-
取向膜是用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乙烯醇等聚醚 酰亚胺的膜在基底的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
取向膜可以是进行光调准(photo-alignment)处理的膜。在光调准中,通 过用具有引起光化学反应的波长的线性偏振光束或非偏振光辐照光活性 分子如偶氮苯聚合物,聚肉桂酸乙烯酯等,在光调准膜的表面上产生各向 异性,通过入射光的作用而在膜的最外表面上产生分子长轴的取向,并且 形成驱动力,该驱动力使液晶与在取向的最外表面上的分子接触
光调准膜的材料的实例除了包括上述材料外,还包括能够通过下列反 应之一在膜表面上产生各向异性的材料:通过辐照具有引起光活性分子的 光化学反应的波长的线性偏振光束的光异构化,光二聚,光环化,光交联, 光降解和光降解-结合。例如,可以使用在"Journal of the Liquid Crystal Society of Japan,Vol.3No.1,第3页(1999),Masaki Hasegawa著","Journal of the Liquid Crystal Society of Japan,Vol.3No.4,第262页(1999)",由 Yasumasa Takeuchi著"等中所述的各种光调准膜。
当将液晶涂覆到上述取向膜的表面上时,通过使用在取向膜表面上的 细小凹槽并且在最外表面上的分子取向中的至少任何一个作为驱动力而 将液晶取向。
对紫外固化性液晶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 适应地选择,只要它具有可聚合基团并且可以通过紫外线的辐照而硬化即 可。例如,优选示例由下面的结构式中的任何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对于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可商购产品。可商购产品的实例包括商品 名:PALIOCOLOR LC242,由BASF 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E7,由 Merck Japan制造;商品名:LC-SILICON-CC3767,由Wacker-Chemical制 造;和商品名:L35,L42,L55,L59,L63,L79和L83,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制造。
相对于偏振膜涂布溶液的总固含量,液晶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 %至90质量%,并且更优选20质量%至80质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偏振器的吸收轴基本上垂直于基底表面取向。为 此,用作介质的液晶层必须在相对于基底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取向。 在一些情况下,在已经在基底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偏振膜上形成的液晶 层,通过控制其末端以成为疏水性的而从取向膜侧一直到空气界面侧基本 上垂直取向,但是,该取向在将其原样放置时可能在空气界面处倾斜地移 动。为了避免此问题,将与所使用的液晶层具有高相互作用的聚合物表面 活性剂加入至液晶层,在聚向的老化过程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空气界 面侧上被举起并且使相邻的液晶基本上垂直取向。结果,整个液晶层可以 在从取向膜表面侧一直到空气界面侧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均匀取向。
对于这样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优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且与将要 使用的液晶化合物具有强相互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从可商购的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中选择。例如,优选示例由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Inc. 制造的MEGAFAC F780F等。
相对于偏振膜涂布溶液的总固含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为 0.01质量%至5.0质量%,并且更优选0.05质量%至3.0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
偏振膜涂布溶液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对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 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自常规的光聚合引发剂。其实例 包括对甲氧基苯基-2,4-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对叔丁氧基苯乙烯基)-5- 三氯甲基-1,3,4-噁二唑,9-苯基acrydine,9,10-二甲基苯并吩嗪,二苯甲酮 /米蚩酮,六芳基联咪唑/巯基苯并咪唑,苄基二甲基缩酮和噻吨酮/胺。 这些光聚合引发剂的每一种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其两种以上使用。
对于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可商购产品。可商购产品的实例包括商 品名:IRGACURE 907,IRGACURE 369,IRGACURE 784和IRGACURE 814;和商品名:LUCIRIN TPO,由BASF Corporation制造。
相对于偏振膜涂布溶液的总固含量,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1 质量%至20质量%,并且更优选0.5质量%至5质量%。
偏振膜涂布溶液可以例如通过将紫外固化性液晶化合物,偏振器和根 据需要选择的其它组分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制备。
对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其实 例包括卤代烃如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四氯乙烷,1,2- 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和邻二氯苯;酚类如苯酚,对氯苯 酚,邻氯苯酚,间甲酚,邻甲酚和对甲酚;芳族烃如苯,甲苯,二甲苯, 甲氧基苯和1,2-二甲氧基苯;酮溶剂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 丁基酮,环己酮,环戊酮,2-吡咯烷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酯溶剂如乙 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醇溶剂如叔丁醇,甘油,乙二醇,三甘醇,乙二醇单 甲醚,二甘醇二甲醚,丙二醇,双丙甘醇和2-甲基-2,4-戊二醇;酰胺溶剂 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腈溶剂如乙腈和丁腈;醚溶剂如二乙醚, 二丁醚,四氢呋喃和二噁烷;和二硫化碳,乙基溶纤剂和丁基溶纤剂。这 些溶剂的每一种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在将偏振膜涂布溶液涂覆到其上形成有取向膜的基底的表面上并且 干燥形成涂层以后,为了固定偏振器的取向条件,将涂层在将涂层加热至 出现液晶相的温度的状态下用紫外线辐照。采用此处理,可以形成偏振膜, 其中偏振器的吸收轴在相对于基底表面(水平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 取向。
对于涂布方法,例如,示例的是旋涂法,流延法,辊涂法,流涂法, 印刷法,浸涂法,流铸法,棒涂法和照相凹板式涂布法。
对紫外线辐照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例如,用于辐照的紫外线的波长优选为160nm至380nm,并且更 优选250nm至380nm。例如,辐照时间优选为0.1秒至600秒,并且更优选 0.3秒至300秒。对加热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但是加热温度优选为60℃至120℃。
对于紫外线的光源,例如,示例的是低压汞灯(灭菌灯,荧光化学灯和 黑光),高压放电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和短电弧放电灯(超高压汞 灯,氙灯和汞氙灯)。
(2)阳极氧化氧化铝法是一种形成偏振膜的方法,其中将铝沉积在表 面上形成有导电膜的基底的表面上,以形成铝沉积层,将铝沉积层氧化以 在其上形成纳米孔,在纳米孔中电铸金属,以形成纵横比为1.5以上的金属 纳米棒,由此形成偏振膜,其中金属纳米棒的吸收轴基本上垂直于基底表 面取向。
对基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是透明的,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 适宜地选择。可以使用与在客体-主体液晶法中使用的那些相同的材料。
-导电膜-
对用于导电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是透明的并且导电的,并 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其实例包括氧化锡铟(ITO),氧化锡 (NESA),氟-掺杂的氧化锡(FTO),氧化铟,氧化锌,铂,金,银,铑,铜, 铬和碳。这些中,优选氟-掺杂的氧化锡(FTO)和氧化锡铟(ITO),考虑到它 们分别具有低表面电阻率和高透光率,并且分别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并且是 化学稳定的。
导电膜可以通过气相法(例如,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电法和等 离子体CVD法)形成。
导电膜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100Ω/cm2以下,并且更优选10Ω/cm2以 下。
对导电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 择。例如,它优选为1nm至500nm,并且更优选5nm至200nm。
-铝沉积层-
对铝沉积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常规方法形成铝 沉积层。例如,示例的是气相沉积法和溅射法。对铝沉积层的形成条件没 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当地调节。
具体地,当使用厚度为约100nm的沉积铝膜作为正电极,将适宜的金 属基底用作负电极,并且将铝膜和金属基底在0.5mol/L的草酸水溶液中氧 化时,可以形成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然后将纳米多孔氧化铝膜洗涤、干燥 和电铸,由此将金属纳米棒形成为氧化铝膜的纳米孔。
对铝沉积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当地 选择。例如,它优选为500nm以下,并且更优选5nm至200nm。
-阳极氧化处理-
可以通过在水溶液如硫酸、磷酸、草酸等中电解蚀刻与作为正电极的 铝沉积层接触的电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对阳极氧化处理中使用的电解溶液的类型、浓度、温度、时间等没有 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要形成的纳米孔的数量、纳米孔的尺寸、纵横比 等而适当地调节。例如,当相邻纳米孔排的空间(间隔)为150nm至500nm 时,对于电解溶液的类型,优选示例的是稀磷酸溶液;当相邻纳米孔排的 空间为80nm至200nm时,优选示例的是稀草酸溶液,并且当相邻纳米孔 排的空间为10nm至150nm时,优选示例的是稀硫酸溶液。在任何情况下, 可以通过在阳极氧化处理之后将其表面上形成有铝沉积层的基底在磷酸 溶液中浸渍并且增大纳米孔的直径,来控制纳米孔的纵横比。
纳米孔可以通过将孔穿透铝沉积层而形成为气孔,或不使孔穿透铝沉 积层而形成为凹坑。
对纳米孔的阵列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 择。例如,优选的是将纳米孔在一个方向上平行排列。
对相邻纳米孔(排)的空间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 适宜地选择,但是,它优选为5nm至500nm,并且更优选10nm至200nm。
对纳米孔的孔直径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 调节,但是,它优选为1nm至50nm,并且更优选5nm至30nm。
对纳米孔的深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调 节,但是,它优选为10nm至1,000nm,并且更优选10nm至100nm。
对纳米孔的深度和孔直径的纵横比(深度/孔直径)没有特别限制,并且 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但是,它优选为1.5以上,并且更优选 3至15。
接着,通过在纳米孔中电铸金属,可以形成金属纳米棒。得到的金属 纳米棒的吸收轴在相对于膜的水平参考表面的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取向。
<相位差膜>
对于相位差膜,优选半波片。
对半波片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例 如,示例的是拉伸聚碳酸酯膜,拉伸降冰片烯聚合物膜,通过加入具有双 折射性能的无机粒子如碳酸锶而取向的透明膜和通过在基底上倾斜沉积 无机介电材料而形成的薄膜。
现有技术的实例包括:(1)相位差片,其中具有大延迟值的双折射膜 和具有小延迟值的双折射膜层是多层的,使得其光学轴相互正交,这描述 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s.5-27118和5-027119;(2)相位差片,其通 过将在特定波长具有1/4波长的聚合物膜与由与上述聚合物膜相同的材料 构成的并且在相同的特定波长具有半波长的另一聚合物膜层压而能够在 宽的波长区域具有1/4波长,这描述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 10-68816;(3)相位差片,其通过层压两片聚合物膜而可以在宽的波长区 域得到1/4波长,这描述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10-90521;(4)相 位差片,其通过使用改性的聚碳酸酯而可以在宽的波长区域得到1/4波长, 这描述于国际申请No.WO/00/26705;和(5)相位差片,其通过使用乙酸纤 维素膜而可以在宽的波长区域得到1/4波长,这描述于国际申请No. WO/00/65384。
通过调节拉伸放大比率和膜厚度以使膜具有适宜的双折射率值,可以 确定选择半波片或1/4波片中的哪一个。
这里,如图6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光学膜10中,将半波片5插入在两个 偏振膜2,2之间,每个偏振膜含有垂直取向的偏振器。外部光L1从倾斜方 向(入射角θ)进入光学膜10。首先,在与包括入射光束的光径的纸表面垂直 的平面中具有波面的光P1被第一偏振膜2的垂直偏振器吸收,转换成将要 离开的偏振分量S1,偏振分量S1继续前进并且通过半波片5,由此转换成 与偏振分量S1垂直的偏振光P1。转换的偏振光P1倾斜通过包括垂直偏振器 的第二偏振膜,由此急剧地降低光强度,成为弱光L2。取决于应用,半波 片的精确延迟比率和光学轴层压角取决于入射角θ是什么角度时,设置L2 为最小光学强度而确定,因此半波片的设计取决于应用而极大地不同。
本发明的光学膜通过将光学膜放置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 正面而能够急剧地降低外部光进入到室内的光侵入,从而改善室内的亮度 对比。当如下如所述,将本发明的光学膜用作建筑玻璃如窗玻璃时,它可 以防止室温的升高,并且显示出优异的分割效应,即室内可以从正视看见, 而不能从倾斜角看见,因为看见室内是暗的。
(玻璃)
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具有基底,光学膜和抗反射膜,并且根据需要还 具有其它的层。
<基底>
对于基底,玻璃(即,玻璃基底)是最适宜的。这是因为玻璃即使在它 暴露于和雨的环境下,也具有最可靠的记录(track records),即它具有12- 年的耐久性,这是车辆的大致使用寿命,并且它不干扰偏振。但是,最近, 甚至在聚合物板产品中,也提供塑料,其具有高的耐久性和高各向同性并 且几乎不干扰偏振,如降冰片烯聚合物。其它材料也可用于基底。
-基底玻璃-
对基底玻璃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地选择。 作为示例,其实例包括单层玻璃,层压玻璃,增强层压玻璃,多层玻璃, 增强多层玻璃和层压多层玻璃。
构成这样的基底玻璃的平板玻璃的类型的实例包括透明平板玻璃,模 板玻璃,包含金属丝的平板玻璃,包括线的平板玻璃,增强平板玻璃,热 反射玻璃,热吸收玻璃,低E平板玻璃和其它的各种平板玻璃。
基底玻璃可以是透明无色玻璃或透明有色玻璃,只要它是透明玻璃即 可。
对基底玻璃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当地 选择,但是,它优选为2mm至20mm,并且更优选4mm至10mm。
-层压玻璃-
将层压玻璃形成为单元结构,其中中间层介于两块平板玻璃之间。这 样的层压玻璃广泛用作车辆如汽车挡风玻璃,并且用作窗玻璃,如建筑 用窗玻璃,原因在于它是牢固的,并且玻璃的碎片即使在受到外部撞击影 响时也不飞散。在汽车用层压玻璃的情况下,为了重量减轻起见,已经使 用相当薄的层压玻璃,一块玻璃的厚度为1mm至3mm,并且将两块玻璃 经由厚度为0.3mm至1mm的粘合剂层层压,由此形成总厚度为约3mm至6 mm的层压玻璃。
中间层优选含有本发明的光学膜。
根据想要的应用,可以适宜地从上述各种平板玻璃中选择上述两块平 板玻璃。
用于中间层的热塑性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树脂,聚乙烯醇树 脂,聚氯乙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特别优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因为它可以得到各种 性质如透明性、耐候性、强度和粘合力的平衡优异的中间层。
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其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其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以下, 有时简称为PVA)与甲醛反应而得到;狭义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其可以 通过将PVA与乙醛反应而得到;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其可以通过将 PVA与正丁醛反应而得到。
对用于合成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PVA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 要的应用而适当地选择,但是,优选使用平均聚合度为200至5,000的PVA, 并且更优选使用平均聚合度为500至3,000的PVA。当平均聚合度低于200 时,使用可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形成的中间层的强度可能过分地弱。 当平均聚合度高于5,000时,在形成可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存在麻 烦。
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当 地选择,但是,优选使用缩醛化度为40mol%至85mol%的聚乙烯醇缩醛树 脂,并且更优选使用缩醛化度为50mol%至75mol%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可能难以合成缩醛化度低于40mol%或高于85mol%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原因在于其反应机理。可以根据JIS K6728测量缩醛化度。
向中间层中,除了可以加入热塑性树脂外,还可以加入增塑剂,颜料, 粘合调节剂,偶合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 外吸收剂,红外吸收剂等。
对中间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宜 地选择。例如,示例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将含有热塑性树脂和其它组分的 组合物均匀捏合,并且将捏合的产物通过常规方法如挤出法、压延法、压 制法、流延法和吹胀法形成为片材。
对中间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当地选 择,但是,它优选为0.3mm至1.6mm。
在本发明中,出于生产率和耐久性的观点,优选的是中间层含有本发 明的光学膜。当中间层是本发明的光学膜时,中间层与光学膜相同,只是 中间层含有偏振器并且偏振器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取向。注意光学膜也 可以仅在层压玻璃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对层压玻璃的生产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 宜地选择。例如,使用中间层将本发明的光学膜夹在两块透明玻璃板之间, 将层压玻璃结构放置于真空包如橡胶包中,将真空包连接到抽气系统,在 降低压力和抽真空或抽气使得真空包中的压力设置为约-65kPa至-100kPa 的减压度的同时,将层压玻璃结构初步粘合,然后将初步粘合的层压玻璃 结构放置在高压釜中,于120℃至150℃的温度加热并且在0.98MPa至 1.47MPa的压力下加压,以将其实际粘合,由此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层压玻 璃。
对于玻璃中的其它层,可以根据需要形成抗反射膜,硬涂层,前散射 层,底漆层,抗静电层,底涂层,保护层等。
<抗反射膜>
当放置本发明的玻璃使得阳光从基底的一个表面入射时,玻璃优选至 少在基底不入射阳光的最外表面上,即至少在与基底所述的一个表面相反 的表面的最外表面上,具有抗反射膜。当本发明的玻璃用作建筑玻璃或车 辆挡风玻璃时,更优选的是玻璃在基底不入射阳光的表面(车辆的内表面) 上具有光学膜并且在光学膜上具有抗反射膜。
对抗反射膜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和 耐热性并且能够抑制反射率至5%以下即可,并且可以根据想要的应用而适 当地选择。其实例包括(1)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细凸凹的膜,(2)使用具有高 折射率的膜和具有低折射率的膜的组合的双层膜结构,和(3)其中在层压 结构中顺序地形成具有高折射率的膜、具有中等折射率的膜和具有低折射 率的膜的三层膜结构。这些中,特别优选膜(2)和膜(3)。
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溅射法、沉积法、CVD法等,直接在基底表 面上形成这些抗反射膜中的每一种。此外,可以通过由浸涂法、气刀涂布 法、幕涂法、辊涂法、线棒涂布法、照相凹板式涂布法、微型照相凹板涂 布法或挤出涂布法在透明基底上形成抗反射膜,并且使形成的抗反射膜粘 附在或粘合到基底表面上,形成这些抗反射膜中的每一种。
抗反射膜优选至少具有这样的层结构,其中将具有比低折射率层的折 射率高的折射率的高折射率层的至少一层和低折射率层(最外层)以此顺序 形成在透明基底上。当形成各自具有比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的 两层折射率层时,优选这样的层结构,其中将中等折射率层、高折射率层 和低折射率层(最外层)以此顺序形成在透明基底上。设计具有这样层结构 的抗反射膜,以具有满足以下关系的折射率:"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中等 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透明基底的折射率>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注意,各 折射率是相对折射率。
-透明基底-
对于透明基底,优选使用塑料膜。塑料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酰化纤维 素,聚碳酸酯,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等),聚苯乙烯,聚烯烃,聚砜,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和聚醚酮。
-高折射率层和中等折射率层-
抗反射层中具有高折射率的层优选由可固化膜构成,所述的可固化膜 含有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具有高折射率的无机细粒并且含有基质粘 合剂。
对于具有高折射率的无机细粒,示例的是折射率为1.65以上的无机化 合物,并且优选示例的是折射率为1.90以上的无机化合物。其实例包括Ti, Zn,Sb,Sn,Zr,Ce,Ta,La,In,Al等的氧化物或含有这些金属原子的 复合氧化物。这些中,优选主要含有二氧化钛的无机细粒(以下,可以称作 "特定氧化物"),其含有选自Co、Zr和Al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特别优选 的元素是Co。
相对于Ti的含量,Co、Al和Zr的总含量优选为0.05质量%至30质量%, 更优选0.1质量%至10质量%,再更优选0.2质量%至7质量%,特别优选0.3 质量%至5质量%,并且最优选0.5质量%至3质量%。
在主要含有二氧化钛的无机细粒内部或表面上存在Co、Al和Zr。最优 选的是在主要含有二氧化钛的无机细粒内部存在Co、Al和Zr,并且最优选 的是在主要含有二氧化钛的无机细粒的内部和表面上存在Co、Al和Zr。这 些特定的金属元素可以作为氧化物存在。
此外,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无机细粒,示例的是无机细粒,其是由钛元 素和至少一种选自折射率为1.95以上的金属元素中的金属元素(以下,有时 简称为"Met")构成的复合氧化物的粒子,并且所述复合氧化物掺杂有至少 一种选自Co离子,Zr离子和Al离子中的金属离子(可以称作"特定复合氧化 物")。
这里,在复合氧化物中,折射率为1.95以上的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元素 的实例包括Ta,Zr,In,Nd,Sb,Sn和Bi。这些中,特别优选Ta,Zr,Sn 和Bi。
对于掺杂到复合氧化物中的金属离子的含量,优选的是考虑到保持折 射率,相对于构成复合氧化物的总金属含量[Ti和Met],含有的金属离子在 不超过25质量%的范围内。相对于构成复合氧化物的总金属含量,金属离 子的含量更优选为0.05质量%至10质量%,再更优选为0.1质量%至5质量%, 并且特别优选为0.3质量%至3质量%。
掺杂的金属离子可以以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中的任何形式存在,并且 优选从复合氧化物的表面至其内部以适宜的量存在。更优选的是掺杂的金 属离子在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和复合氧化物的内部存在。
制备如上所述超细粒子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用表面整理剂处理粒 子表面的方法;制备芯壳结构的方法,其中将具有高折射率的粒子用作芯; 和组合使用特定分散剂的方法。
在用其处理粒子表面的方法中使用的表面整理剂的实例包括在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JP-A)Nos.11-295503,11-153703和2000-9908中所述的阴离 子化合物或有机金属偶合剂。
对于上述使用高折射率粒子作为芯制备芯壳结构的方法,可以使用使 用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1-166104和美国专利申请No. 2003/0202137中所述的技术。
此外,组合使用特定分散剂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JP-A)No.11-153703,美国专利No.6210858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 2002-2776069中所述的技术。
对于用于形成基质的材料,示例的是热塑性树脂膜和可固化树脂膜。
此外,优选使用选自下列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含有两上以上的可自由 基聚合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物基团的多官能化合物成分,含有可水解基团的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部分缩合成分。成分的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 开(JP-A)Nos.2000-47004,2001-315242,2001-31871和2001-296401中所 述的化合物。
此外,还优选可由金属醇盐的水解缩合物得到的胶体金属氧化物和可 以由金属醇盐组合物得到的可固化膜。其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JP-A)No.2001-293818中所述的组合物。
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70至2.20。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5 nm至10μm,并且更优选10nm至1μm。
控制中等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以使其是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和高折射 率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值。中等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50至1.70。中等 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5nm至10μm,并且更优选10nm至1μm。
-低折射率层-
优选将低折射率层层压在高折射率层上。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 1.20至1.55,并且更优选1.30至1.50。
优选将低折射率层构造成最外表面层,以得到耐磨性和防污性能。作 为极大地提高耐磨性的方法,有效的是赋予最外表面滑动性,并且对于赋 予滑动性,优选掺杂有硅氧烷化合物或含氟化合物的薄层。
含氟化合物的折射率优选为1.35至1.50,并且更优选1.36至1.47。对于 含氟化合物,优选含有在35质量%至80质量%范围内的氟原子并且含有可 交联或可聚合官能团的化合物。
其实例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9-222503中的第[0018] 至[0026]段、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11-38202中的第[0019]至[0030] 段、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1-40284中的第[0027]至[0028]段中 所述的化合物,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s.2000-284102和 2004-45462中所述的化合物。
对于硅氧烷化合物,它优选为具有聚硅氧烷结构,在高分子链中含有 可固化官能团或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在膜中具有交联结构的化合物。例如, 示例的是反应性硅氧烷[如SYRAPLANE(由CHISSO CORPORATION制造) 和在其两个末端含有硅烷醇基团的聚硅氧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 11-258403)]。
优选在涂布过程的同时或在涂布过程之后,通过用光辐照和/或加热含 有聚合物引发剂、敏化剂等的用于形成最外表面层的涂布组合物,进行含 有氟的聚合物和/或具有可交联或可聚合物基团的硅氧烷的交联反应或聚 合反应。对于聚合物引发剂和敏化剂,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那些。
此外,对于低折射率层,优选溶胶-凝胶固化膜,所述溶胶-凝胶固化 膜是通过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硅烷偶合剂和含有特定的含氟烃基的硅烷 偶合剂在催化剂的共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而固化的。其实例包括含多氟烷 基的硅烷化合物或部分水解缩合物(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s. 58-142958,58-147483,58-147484,9-157582,11-106704中所述的化合物); 和含作为含氟长链基团的多-‘全氟烷基醚基’的甲硅烷基化合物(日本专利 申请公开(JP-A)Nos.2000-117902,2001-48590和2002-53804中所述的化合 物)。
优选除了上述添加剂外,低折射率层还含有平均初级粒径为1nm至 150nm的低折射率无机化合物,如填料(例如,二氟化硅和含氟粒子(例如, 氟化镁、氟化和氟化钡))。
特别地,优选将中空无机细粒用于低折射率层中,以进一步抑制折射 率的增大。中空无机细的折射率优选为1.17至1.40,更优选1.17至1.37并且 再更优选1.17至1.35。这里所述的折射率是指整个粒子的折射率,而不是 指仅形成中空无机细粒的外壳的折射率。
低折射率层中的中空无机细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低折射率层厚度的 30%至100%,更优选35%至80%并且再更优选40%至60%。
具体地,当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100nm时,无机细粒的粒径优选为30 nm至100nm,更优选35nm至80nm并且再更优选40nm至60nm。
使用阿贝折射仪(由ATAGO Co.,Ltd.)制造,可以测量中空无机细粒 的折射率。
对于其它添加剂,低折射率层可以含有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 11-3820中的第[0020]至[0038]段中所述的有机细粒;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JP-A)No.11-3820中的第[0020]至[0038]段中所述的硅烷偶合剂、润滑剂、 表面活性剂等。
当将低折射率层安置成最外表面层的下层时,低折射率层可以通过气 相法(例如,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电镀法和等离子体CVD法)形成, 但是,考虑到涂布法的便宜生产成本,它优选由涂布法形成。
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30nm至200nm,更优选50nm至150nm,并 且再更优选60nm至120nm。
-玻璃的应用-
本发明的玻璃,如图3中所示,不吸收来自正面方向的可见光,原因 在于光学膜10中的偏振器P的吸收轴基本上垂直于玻璃基底表面,但是可 以防止室温升高,原因在于该玻璃吸收倾斜方向的光。
此外,当通过玻璃从基本上正面的方向上观察外面的景色时,如图3 中的观察点A所示,外面的景色是可观察的,但是当如图3中的观察点B所 示从倾斜方向上观察时,外面的景色是不可观察的,原因在于它看起来是 暗的。可以获得玻璃隔体,所述的玻璃隔体取决于观察玻璃的角度而改变 看见外面的景色的方式。
当将本发明的玻璃用作窗玻璃时,优选如图3中所示,将光学膜10形 成在构成窗玻璃的基底玻璃1的不入射阳光的表面(背表面)上。在两块平板 玻璃1a,1b之间具有中间层的层压玻璃的情况下,优选如下构造光学膜10。 如图4中所示,优选将光学膜(2,5,2)包括在中间层中,或如图5中所述, 优选将光学膜(2,5,2)形成在层压玻璃的不入射阳光的表面(背表面)上。
由于本发明的玻璃具有优异的分割效应并且可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光 侵入,以及防止室温的升高,因此玻璃可以适宜地用于以下建筑的开口部 (opening portion)和隔体:典型的单个房屋,集体住房,办公建筑,商店, 公共设施,工厂设备等,此外,还可以适宜地用于汽车窗户、车辆窗户、 船舶窗户、飞机窗户等。
本发明可以解决常规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光学膜和一种玻璃,通过将 光学膜放置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的正面而可以急剧地降低外部 光到室内的光侵入,从而改善室内的亮度对比,并且当用作建筑玻璃如窗 玻璃时,它们可以吸收来自倾斜方向的阳光,从而防止室温的升高,并且 还可以显示优异的分割效应,即从正视可以看见室内,而从倾斜角度不能 看见室内,原因在于室内看起来是暗的。
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地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 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半波片的制备>
将聚碳酸酯膜(商品名:PURE ACE,由Teijin Chemicals,Ltd.制造) 加热并且拉伸以设置在275nm的双折射率值(在550nm波长的延迟值),由 此制备半波片。
<由客体-主体法制备形成有其中二色性颜料取向的偏振膜的膜>
-偏振膜的形成-
用聚乙烯醇(PVA)的取向膜溶液(甲醇溶液)以1,000rpm将半波片的 两个表面旋涂30秒,然后于100℃干燥3分钟,由此制备厚度为1.0μm的 PVA垂直取向膜。
-偏振膜涂布溶液的制备-
向其中3.04g的具有可光聚合基团的液晶化合物(商品名: PALIOCOLOR LC242,由BASF Corporation制造)溶解于5.07g的甲基乙基 酮(MEK)的液晶溶液中,加入1.11g的引发剂溶液[0.90g的IRGACUEE 907 (由Chiba Specialty Chemicals K.K.制造)和0.30g的KAYACURE DETX(由 Nippon Kayaku Co.,Ltd.制造)溶解于8.80g的甲基乙基酮(MEK)]。将组分 搅拌5分钟,以完全溶解。
接着,0.15g的二色性颜料[G205和G472,由Hayashibara Biochemistry Laboratories Inc.制造,以1:2(质量比率)的混合比率混合]加入到所获得的 溶液中,并且将组分搅拌5分钟,由此制备偏振膜涂布溶液。注意G205和 G472都是偶氮颜料。
-二色性颜料的取向和固化-
用得到的偏振膜涂布溶液将形成有PVA取向膜的半波片以500rpm旋 涂15秒,然后放置在电热板上,使得与涂布表面相反的表面与电热板表面 接触。将半波片于90℃干燥1分钟,并且在加热状态下用紫外线(UV)(使用 高压汞灯(1kW,330mJ/mm2))辐照,由此形成厚度为2.5μm的其中二色性 颜料基本上垂直取向的偏振膜。将偏振膜形成在半波片的两个表面上。采 用上述方法,制备出实施例1的光学膜。
<二色性颜料的取向>
在改变试验光到膜上的入射角的情况下,测量得到的光学膜的透射性 能。图7显示了测量结果。如图7中所示,随着入射角增大,透光率显著降 低。图8是全方位角方向上测量的实施例1的光学膜的透光率结果的同中心 曲线图。如图8中所示,当方位角面对半波片的光学轴时,透光率温和地 降低,但是,与通常使用的单色膜的透光率相比,极大地降低。特殊的点 是:当方位角面对相对于半波片光学轴的45度角度时,随着入射角增大, 透光率显著降低。采用厚度增大的偏振膜,可以使透射光的量降低至接近 于零。
-光学性能的评价-
如下评价得到的光学膜的分割效应和耐光性。表1显示评价结果。
<分割效应的评价>
与得到的光学膜的透光率相关的入射角相关性是非常独特的。即使当 在两个方向上,即在所用半波片的相位超前轴方向和延迟相位轴方向上, 倾斜仰角,透光率也温和地降低,并且半波片仅是其中偏振器垂直取向的 膜。但是,在通过在相位超前轴方向和延迟相位轴方向之间的中间区域的 方位角上,半波片的光学性能最大程度地起作用,并且透光率随着仰角减 小而快速地降低,且透光率可以降低至10%以下。因此,在分割效应的评 价中,将相位超前角和面对相对于半波片光学轴的45度角度的方位角定义 为方位角,确定仰角为45度,并且测量来自入射角的可见光的透光率,从 而评价分割效应。值越大表明试样的分割效应越大。
<耐光性的评价>
使用超高压汞灯将半波片进行光辐照试验,并且基于辐照1,000小时后 分割效应的变化,评价其耐光性。
(实施例2)
<由阳极氧化氧化铝法制备形成有其中金纳米棒取向的偏振器的膜>
-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半波片的形成-
将聚碳酸酯膜(商品名:PURE ACE,由Teijin Chemicals,Ltd.制造) 加热并且拉伸以设置在275nm的双折射率值(在550nm波长的延迟值),由 此制备半波片。在半波片的两个表面上,形成ITO(锡掺杂的氧化铟)膜, 以形成120nm的膜厚度,由此制备出形成有电阻率为10Ω/方形的透明导电 膜的半波片。
-铝沉积膜的形成-
在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半波片的透明导电膜的表面上,通过RF溅射法 形成膜厚度为150nm的铝沉积膜。
-由阳极氧化形成纳米孔-
将由铝沉积膜和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半波片构成的层压材料在0.3M 的草酸水溶液中以DC 10V的恒定电压水解30分钟,以制备表面上形成有 纳米孔的阳极氧化膜。纳米孔的平均孔直径为20nm,平均深度为100nm 和平均纵横比为5。
-由电铸形成金纳米棒-
将其上形成有纳米孔的阳极氧化膜在用H2SO4将其pH调节至2.5的0.5 mM的HAuBr4水溶液中,在将水溶液的温度设置在20℃的条件下,用10V 的AC电解10分钟,以在阳极氧化膜的纳米孔中电沉积金纳米棒。
注意,在电解中使用的对电极是碳板。电沉积的金纳米棒的长度是非 均匀的,因此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上存在溢出金的位置。然后,在最后的 情形下,通过相反地溅射膜少许,而稍微研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从而使 纳米棒的长度均匀。
<金纳米棒的取向>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得到阳极氧化物膜的切片,发现500 块金纳米棒中80数量%以上的吸收轴相对于膜的水平表面以85度至90度取 向。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评价实施例2得到的光学膜的分割效应和 耐光性。表1显示评价结果。
(实施例3)
-层压玻璃的制备-
将实施例1的光学膜夹在两片透明PVB膜之间,用浮法玻璃覆盖PVB 膜的两个表面,将层压材料放置在橡胶包中,将橡胶包在2,660Pa的真空 度下脱气20分钟,并且以脱气的状态放置在烘箱中,并且在90℃的温度保 持30分钟的同时,进一步进行真空压制。将如上初步粘合的层压玻璃在135 ℃和118N/cm2的压力的条件下,在高压釜中压力粘合20分钟,由此制备层 压玻璃。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评价得到的层压玻璃的分割效应和耐光 性。表1显示评价结果。
(比较例1)
-光学膜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例1的光学膜,不同之处在于, 不形成在其表面上具有取向的二色性颜料的偏振器。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评价得到的光学膜的分割效应和耐光性。 表1显示评价结果。
(比较例2)
-层压玻璃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方式,制备比较例2的层压玻璃,不同之处在于, 将由碘和PVA构成的偏振片(由Sanritz Corporation制造)用作偏振器。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评价得到的层压玻璃的分割效应和耐光 性。表1显示评价结果。
表1
  分割效应 耐光性 实施例1 7% 11% 实施例2 3% 3% 实施例3 7% 8% 比较例1 82% 82% 比较例2 43% 76%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玻璃具有优异的分割效应并且可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光侵入, 以及防止室温的升高,该玻璃可以适宜地用于以下建筑的开口部和隔体: 典型的单个房屋,集体住房,办公建筑,商店,公共设施,工厂设备等, 此外,还可以适宜地用于汽车窗户、车辆窗户、船舶窗户、飞机窗户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